标题: 一段鲜为人知的烟台历史----一只鸡引发的兵变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2-24 13: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镇海春秋不是明末五流小说吗?

什么时候成为史料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2-24 13: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下小蒙 于 2015-2-24 13:27 发表

想问一句三红:“《明史》可靠吗?

《明史》有瑕疵,但仍不失为研究明朝历史的重要史料。

至于《镇海春秋》,呵呵,用《镇海春秋》研究历史,犹如用《水浒》研究北宋,用《西游记》研究唐初。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2-24 13: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据假相创作的时事小说的真实性——评《镇海春秋》与《辽海丹忠录》 (《明清小说研究》2012年01期)


图片附件: 1.JPG (2015-2-24 13:45, 159.72 K)



图片附件: 2.JPG (2015-2-24 13:45, 192.55 K)



图片附件: 3.JPG (2015-2-24 13:45, 193.96 K)



图片附件: 4.JPG (2015-2-24 13:45, 188.89 K)



图片附件: 5.JPG (2015-2-24 13:45, 200.56 K)



图片附件: 6.JPG (2015-2-24 13:45, 194.19 K)



图片附件: 7.JPG (2015-2-24 13:45, 201.31 K)



图片附件: 8.JPG (2015-2-24 13:45, 202.99 K)



图片附件: 9.JPG (2015-2-24 13:45, 179.75 K)



图片附件: 10.JPG (2015-2-24 13:45, 87.67 K)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2-25 11: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下小蒙 于 2015-2-25 08:17 发表

转百度知道:袁崇焕使人箭射满桂一事,《明季北略》讲得绘声绘色,《明史》却说是城上的明军放炮误伤了满桂,《崇祯实录》上面也说道:“桂前被流矢,视之,皆袁军矢也。

《崇祯实录》并不是属于《明实录》,——想想也知道,《实录》这东西都是朝廷给前代皇帝修的,崇祯死后都亡国了,谁给他修啊。

《崇祯实录》的作者当然是清朝人,具体是谁现在难以考究,也许是私人修史,也有学者认为出自明史馆之手。

如果是私人修史,那他所见到的史料必然是有限的,采用《镇海春秋》等不靠谱的一些记载是非常有可能的。

如果如题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这书出自明史馆之手,是明史馆为了修明史而制作的资料汇编,但在这件事情上《明史》的记载和《实录》不同,显然是在正式定稿时经过考虑,认为这种袁崇焕箭射满桂的说法太过荒诞不经,显然失实而为采信而已。

如果《崇祯实录》真的出自明史馆,您对同一批人写的这两本书的态度差别也太大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5-2-25 13: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我说过了,《明史》是有瑕疵的。

但即便再有瑕疵,《明史》也是研究那段历史的最重要、最权威的史料之一。比之《明季北略》等史料的价值要高多了,遑论《镇海春秋》这样的五流小说。

只抱着“三万万”不放,而看不到《明史》的优秀之处,不过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罢了。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4 12: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323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