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国历史勇武最高强者
性别:未知-离线 恒双羽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9
编号 105089
注册 2007-1-29


发表于 2011-2-20 13:5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曹操南征后,刘表死,刘琮继位后向曹操请降。
刘备屯兵樊城,并没有得到消息。
直到曹军到达宛城,刘备军才得到消息,然后率领手下撤退。
经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建议刘备进攻襄阳的刘琮,可以夺取荆州。
但是刘备以不忍为由没有答应,但是刘琮手下官员和荆州百姓有许多愿意追随刘备撤退。

到当阳时候,已经有十余万人(百姓为主),辎重数千,日行十余里。
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水军前进快速),使会江陵(约定在江陵汇合)。
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
(有人建议刘备轻装急行,以避曹军追击。)
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刘备以百姓为由,没有同意。)

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
(曹操得知江陵有相当数量军队,器械等属于军事要地,担心被刘备占据,所以弃辎重,加快进军到襄阳。)
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
(到襄阳以后听说刘备已经过去了,率领骑兵五千继续追赶,一昼夜前进三百里,追到当阳的长坂。)
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刘备顾不上妻“老婆”,子“子女”,与身边官员将士等数十有马匹的人逃脱了。其他人众,物资被曹操那五千骑兵缴获了。)

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
(刘备逃奔汉津,正好遇到关羽水军,得以渡河。之后遇到刘琦部队,一起去了夏口。)


这里可以看到刘备原定行军目的地是占据江陵,所以派关羽水军先奔江陵,但是意外的在当阳的长坂被曹军的五千骑兵追上了,一战而溃,失去了兵力。
最后是因为关羽水军接应渡河,才幸免于难。

曹军的五千骑兵的目的如果是阻止刘备占据江陵的话,那么任务已经算圆满完成了。
如果是是追杀刘备为目的,那么因为关羽水军的接应,也无法渡河继续追击。

从这里可以看到无论长坂赵云云身抱弱子,还是张飞据水断桥,所面对的都是曹操督率的五千骑兵。
那么那五千骑兵的将领是谁呢?
是曹纯;
从征荆州,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率。进降江陵,从还谯。
和文聘;
授聘兵,使与曹纯追讨刘备于长阪。


可以想象一下,曹纯追随曹操轻装到襄阳。曹纯带的恐怕就是虎豹骑。
到襄阳后又与文聘合兵继续追击。
如果文聘的骑兵是荆州的算是生力军,如果是曹操带来的那就跟曹纯一样是马不停蹄。
继续追击一日夜,行进三百里。追上刘备后就是一场遭遇战。
五千骑兵也算长途奔袭刘备大获全胜,而刘备身边还有诸葛亮张飞赵云,也没起什么扭转作用。

而刘备于数十骑中,使飞将二十骑拒后。可见已经到危亡关头,万般无奈了。
之前没能打胜人家五千骑,现在派张飞率领二十骑断后,正常来说就跟送死没差多少了。
但是这个时候张飞据水断桥已经不是勇武可以言概的了,那就是自知必死的拼命了。
往往战场余生者都是不怕死的人。

在这一刻,张飞的对手犹豫了。即便桥面狭窄不敢冲,那么射箭也行啊。
没有详细的交战记载,只知道张飞成功断后,并且安然离开了。


刘备改道一说,根本不合理,如果刘备改道,就无法与鲁肃相遇以及关羽及时汇合,那个时代通信相当落后。
刘备应该是遇到鲁肃以后,才决定舍弃原目标江陵,而去汉津渡口,正巧遇到向江陵进发的关羽船队,
这样刘备和关羽在汉津渡口提前汇合,都没有去江陵,而是转往夏口。
那么翻回头来看,张飞断桥是发生在当阳长坂这一战当中,而不是所谓的奔汉津路岔口。
顺序应该是,刘备军备曹军骑兵突袭,战乱中,刘备顾不得其他在少数随从护卫下逃跑了。
然后是赵云保护阿斗和甘夫人追随刘备。
再后是刘备再次快被曹军(不会是全部五千,只能是一部分了)追上,派张飞断后。
刘备成功逃跑,张飞也或者回来,鲁肃见到刘备,陈述了孙权的意思。
刘备由于丧失了兵力,无力夺取江陵,所以决定改道汉津渡口。
遇到关羽水军,成功渡河,之后又遇刘琦,一起奔夏口。

江陵重于刘备一说,也不合理,荆州之主向曹操投降了,江陵已经属于曹操了,只要不被刘备占领,
那就还是曹操的。
五千骑兵利于野战,不利于城战,这也就意味着,这五千骑兵
第一任务是击溃甚至击杀刘备。
第二任务才是受降江陵。
直到关羽出现前,刘备都是被追击的,在关羽出现后,刘备才无法追击。
因为骑兵没有船只渡河,况且面对关羽水军数百艘船,骑兵有船也不敢下水啊。
只能放弃追击刘备,而接收江陵城。

[ 本帖最后由 恒双羽 于 2011-2-20 15:44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7 05: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5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