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千军万马避白袍”----从南北史料析陈庆之北伐
性别:未知-离线 Dusk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0432
注册 2004-7-8


发表于 2005-5-24 19: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陈庆之北伐中收降了如丘大千、鲁安等部魏军,加上元颢利用皇族身份招的兵马,这些亲梁魏军总兵力应有数万,而且承担诸如守城、运输、辅助作战等重要任务,不应忽略
-----------------
那些部队陈庆之无指挥权,也未见有在攻入洛阳前参予作战

魏军人数的问题,除了边境上的大规模驻军,还有地方守备军,临时集中附近几个省的地方守备军阻击敌人是完全可能的.两个敌对国家在边境上无大规模驻军才是奇事一件,所有边境重镇上加起来有几十万军队是完全合理的事情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usk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0432
注册 2004-7-8


发表于 2005-5-26 09: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本人窃以为陈庆之代表冷兵器战术的极致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usk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0432
注册 2004-7-8


发表于 2005-5-29 18: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梁史中给陈庆之的评论很不适当,颇、牧、卫、霍如何能与他相提并论,鲜少人知道陈庆之除了刻意的遗忘以外,也跟史书中不恰当的评论有很大关系.
"如何面对死散的七千将士",这点似乎欠妥,被山洪淹死与陈庆之有何关系,韩信背水一战玩弄数万士兵,也不见要如何面对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usk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23
编号 10432
注册 2004-7-8


发表于 2005-6-3 09:1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festal于2005-06-02, 16:56:38发表
陈庆之的确不用为自然灾害承担责任,但我以为楼主说的如何面对指的是陈在洛阳时的作为,当断不断犹豫不决而滞留在洛阳,使他所带的7千梁军不得不面对随后而来的北魏大军的攻击。如果当时陈果断的离开洛阳去徐州的话,怎么都不会全军覆没的吧。不过毕竟陈只是战术大师,战略上比起孙吴韩白来还是有差距的

那就设想一下,假如没遇到山洪,陈庆之怎么也能平安带一半人回去吧
在军令上面,陈庆之是应该听从元颢的命令的,更何况元颢抬出萧衍来,要是陈庆之是这种人的话,早就在洛阳起兵了,而非现在的被历史遗忘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1 17: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00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