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讨论]颜良文丑联手能否杀退吕布? 颜良能否斩了华雄?
性别:未知-离线 第二片云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3
功绩 37
帖子 533
编号 103925
注册 2007-1-25


发表于 2008-4-30 00: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比较无聊的话题,我说点比较无聊的分析。
武功这东东嘛,比较讲究相生相克的,A胜B,B胜C,未必就表示A一定胜C。关张二人杀吕布不退,未必表示文颜就杀他不退。或许他们两人的武功正好是克制吕布的。袁大头也就是看清了这点,所以才会那样说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第二片云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3
功绩 37
帖子 533
编号 103925
注册 2007-1-25


发表于 2008-5-1 00: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4-30 08:35 发表
袁绍根本就没见过华雄,连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何来相克一说。

你是根据什么肯定袁绍根本没见过华雄的?

首先,知道的因素是:
关羽能斩华雄;
关羽能斩文颜;

这两个已知因素不能给出任何华雄和文颜之间谁更厉害的线索。唯一的线索就只有袁绍本人的一句“口供”。
而:
演义中没有实际证据说明袁绍没有见过华雄,而袁绍四世三公,家族庞大,官场中门生故吏极多,说他见过,或者听说过华雄这号人物也能说过去。再说,袁绍说那句话之前,华雄先后与数人交手,从这些战例中袁绍总结出华雄的武功,又有什么奇怪的?而他对自己手下的两员猛将的本事自然是很清楚的。所以,可以推断他就是在当时唯一有资格作出华雄与文颜之间强弱判断的人。因此他的“口供”可信。在没有客观证据之下,唯一可信的“口供”可以定罪。这就是,文颜可斩华雄。

其次,说到吕布,这就是我说的“相克”了。
吕布胜关羽(一人),关羽胜文颜任一人,不等于吕布一定能胜文颜任一人。这就是我说的A胜B,B胜C,不等于A一定胜C。撇开小说和YY不谈(以YY为基础去判断YY本来就是无聊的),这样的事情在现实搏击比赛、拳击比赛中比比皆是,不足为奇。而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前提,首先是三方状态的原因,其次就是武功相克的原因。
“相克一说”便是从此而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第二片云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3
功绩 37
帖子 533
编号 103925
注册 2007-1-25


发表于 2008-5-1 00: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陈云逸 于 2008-5-1 00:17 发表
三英战吕布只是三十回合暂时不分胜负,说关张联手战不退吕布的要么是逻辑有问题,要么就是看书不仔细。
我看是关张故意放水,想让刘备成名,可参考《火凤燎原》。

联手三十回合没战退,就是“当时战不退”。按照你这样说,难道只有“被战退”才算“战不退”?
以“三十回合战不退”作为“关张放水让刘备成名”的根据,这才是逻辑有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第二片云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3
功绩 37
帖子 533
编号 103925
注册 2007-1-25


发表于 2008-5-1 01: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陈云逸 于 2008-5-1 00:44 发表
楼主的帖子是问“颜良文丑联手能否杀退吕布?”而不是“颜良文丑联手三十合能否杀退吕布?”
吕布也就跟张飞战100合的实力,凭什么能胜或平关张联手?

一次单挑打了三十回合,就以三十回合计算,打了一百回合回合,就以一百回合计算。“关张三十回合没能战退吕布”,就是“在那次单挑中(其实是群殴了)没能战退吕布”。同样的,也可以说“吕布在那次单挑中没能战退关张”。
至于为什么张飞能跟吕布战一百回合,在虎牢关下兄弟二人联手三十回合却战他不退,而老张本人也只险胜许褚,然而曹操却要出动包括许褚在内的六员大将去围攻吕布才能获胜,这就充分显示出楼主这个话题本来就是无聊的。以演义中的一部分YY作为证据去判断另一部分YY,得出来的结论还是YY。
的确,三十回合没打败吕布,不代表第三十一个回合不能打败。。。按照这个逻辑,即使战了个三天三夜没把吕布战退,也不能表示不能把吕布战退,因为还有第四天,第四天完了还有第五天、第六天。所以我说,对于你来说,只有“被战退”才能算“战不退”,并不是“颠三倒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第二片云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3
功绩 37
帖子 533
编号 103925
注册 2007-1-25


发表于 2008-5-1 09: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1 08:15 发表
袁绍等诸侯一直在帐中坐着,自然就没机会见华雄。
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韩馥也是凭估计说这番话的。

汜水关袁绍自然没有亲眼看见华雄,可是不能排除他知道华雄其人。总不能要在阵前看看华雄的气色才算见过此人,然后才能说自己的大将是否能胜过他吧?
袁绍虽然败在曹操之手,但却不是韩馥之辈可比,更不能以韩馥判断错误去证明袁绍也将判断错误。潘凤其人,只在百度吧和轩辕才出名,在三国时MS没人知道他(除了他主子韩馥)。而文颜二将是有名的河北猛将,岂能是潘凤可比?
主不能比,将也不能比,韩馥的话跟袁绍的话本来就没有可比性。

[ 本帖最后由 第二片云 于 2008-5-1 09:5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第二片云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3
功绩 37
帖子 533
编号 103925
注册 2007-1-25


发表于 2008-5-1 12: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陈云逸 于 2008-5-1 11:19 发表
张飞本人险胜许褚,而吕布也就跟张飞战百合的水平,说明吕布比许褚之辈也高不到哪去,不宜高估。
“曹操却要出动包括许褚在内的六员大将去围攻吕布才能获胜”。谁说一定要六员大将齐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吕布能在典许二人的围攻下撑过三十回合,很可能是曹操没有这个耐心,所以才群殴速战速决,这不,幸亏吕布识相,根本不敢迎战就开溜了,不然可能一个照面就game over了,所以吕布VS曹营六将由于双方实力太过悬殊,纯粹是无效战例。

从来不高估三姓家奴。
许褚与吕布战20回合,曹操就说吕布非一人可胜,然后才派典去夹攻。还没打,其余四将就一拥而上了。这就如同许褚一人战他不下,五个人同时上前夹攻,然后吕布遮拦不定败回。这样的描写,因为没出现过“五人战他不下”的情况,所以当然未必“六人才可以胜他”。但同样的,正因为没出现过“五人战他”,所以也无从得知是否五个人就可以战退他,所以我同样可以理解为“六人才可以胜他”。这个完全是因为演义没有确实交代,谁作出怎样的假设都可以。

PS:谁说吕布不敢开战就开溜了?不是说了六人一起夹攻,然后吕布遮拦不定么?没开战,何来的夹攻,又何来的遮拦不定?所谓实力悬殊,只是你自己的臆测。当然,这个臆测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始终还是臆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第二片云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3
功绩 37
帖子 533
编号 103925
注册 2007-1-25


发表于 2008-5-2 00: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8-5-1 16:47 发表
我是用“韩馥是估计”来推论“袁绍也是估计”。何况袁绍说的也是“何惧华雄”,连击败都慎言。

round and round we go...

我说过了,韩馥之流不能比袁绍,潘凤之流不能比文颜,同样是估计,但是两个估计的质量和可信程度相差太远,怎可相提并论?而袁绍说“何惧华雄”,意思不是“如果文颜随便来一个就能打败华雄”难道还会是“他们随便来一个起码不会输得那么惨”啊?不能成为袁绍心中其实都不太相信文颜能击败华雄的旁证。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6 01: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36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