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家对贾诩怎么看?, 偶认为至少媲美郭嘉~~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4-11-11 17:3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tty1:我知一人,说多少话一般都没有严重后果地。。。刘禅!你喜欢他么?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4-11-11 19:0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而且他是三国时期不少猛将的克星。。。吕布,典韦,马超。。。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4-11-25 14: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青木兄, 贾诩传记载: 赤壁前夕贾诩曾劝曹操不可冒进, 而应当屯兵江陵巩固曹氏在荆州的根基, 日后则江南不难破也. 好毒的谋划啊! 可惜曹操没听(当时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 而贾诩又没有田丰死谏的胆略, 最终导致曹操的赤壁惨败.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4-11-25 14: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青木兄: 曹操如果赤壁取胜, 先杀的照样是荀彧. 至于贾诩还且能活呢!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4-11-25 15: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贾诩当然比郭嘉厉害, 看看三国志的排座次就知道了. 曹营唯一能和贾诩抗衡的军师就是荀攸.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4-11-25 18: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4-11-25, 16:08:44发表
关于曹操当时胜利冲昏头的说法,应该不是主流。
当时的形式,大家都想的到的,曹操怎么想不到?
有了刘表的大量战船和水军降卒,这时稍稍稳一下再用兵多好啊
后来的分析大致不过是两种:一是吓唬孙权,只想灭刘备;二是在乌林上游一点的地方就登岸从陆路取柴桑,这样的话,水军和战船主要用于渡江和后勤以及掩护不是作战主力,被周瑜意外的抢了先手被迫在乌林接受了一个孙刘掌握主动权的决战。这个要参看地图。第二说疑点甚多。却出现于非史学研究的军事文章、出现于古迹名胜的博物馆(人家自称是历史博物馆的哦,呵呵)

说实话, 周瑜早就分析过, 曹操的士卒在赤壁是中看不中用, 训练基础太差, 也就是能吓吓人而已. 贾诩也看到了这一点, 因此劝说曹操先巩固荆州是完全有道理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28 00:4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十年一剑于2004-12-26, 12:04:36发表
贾语也算天下第一  如果是赤壁为和还会败??

<贾诩传>: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28 16:0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文和公的人品不好?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28 20:5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如果几易其主就能说人品不好, 那么当初骂刘备人品的不高兴透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29 16:5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贾诩帮助李, 郭活命也算为主尽忠尽职, 不应该被人唾骂. loyani说, 评他的智慧应该想到李, 郭进长安的恶行... 我狂晕! 这简直就是欲加之罪, 何患无词? 按诸葛亮的智慧也应该考虑到刘禅会断送蜀国的基业, 却还做掉刘封, 看来按你这种逻辑也能推出诸葛亮一生为己, 是自私之人啦. 笑!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30 22:0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loyani于2005-01-29, 22:11:49发表
举例子对比之前最好先考虑下所举的例子是否恰当。

刘禅亡国的时候诸葛亮还活着?还能为治理蜀汉出力?李郭进京的事情我上面的帖子已经说得很清楚,贾诩不考虑自己提议被采纳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事情发生之后又没有能力来制止,这不是犯罪是什么?

贾诩自私的性格,认真点看三国志的都可以发现,这不是光凭后人喊喊冤就可以改变的。

就说贾诩对李,郭的行为的确缺乏思考,可是这最多也是他才智不济(毕竟没有什么人可以预测未来),因此去指责他的品德却是大为不妥。请你仔细看看三国志贾诩传(这可是你逼我查的)是怎么说的(裴注部分为蓝字),

QUOTE:
(犯长安事件)后诩为左冯翊,傕等欲以功侯之,诩曰:“此救命之计,何功之有!”固辞不受。又以为尚书仆射,诩曰:“尚书仆射,官之师长,天下所望,诩名不素重,非所以服人也。纵诩昧于荣利,奈国朝何!”乃更拜诩尚书,典选举,多所匡济,傕等亲而惮之。献帝纪曰:郭汜、樊稠与傕互相违戾,欲斗者数矣。诩辄以道理责之,颇受诩言。魏书曰:诩典选举,多选旧名以为令仆,论者以此多诩。会母丧去官,拜光禄大夫。傕、汜等斗长安中,献帝纪曰:傕等与诩议,迎天子置其营中。诩曰:“不可。胁天子,非义也。”傕不听。张绣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傕复请诩为宣义将军。献帝纪曰:傕时召羌、胡数千人,先以御物缯采与之,又许以宫人妇女,欲令攻郭汜。羌、胡数来闚省门,曰:“天子在中邪!李将军许我宫人美女,今皆安在?”帝患之,使诩为之方计。诩乃密呼羌、胡大帅饮食之,许以封爵重宝,於是皆引去。傕由此衰弱。傕等和,出天子,祐护大臣,诩有力焉。
献帝纪曰:天子既东,而李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太常王伟、卫尉周忠、司隶荣邵皆为傕所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皆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
天子既出,诩上还印绶。

上文说的明确:
1。贾诩谋划突袭长安是为救命之计,并且拒绝接受李傕多次高官厚禄的诱惑。

2。贾诩在长安的期间,也尽其所力,启到了稳定秩序的作用:多所匡济,傕等亲而惮之。

3。后来贾诩因母孝,离开长安。前脚刚走,后脚长安便乱:这更能说明他的存在给长安带来了稳定。

4。李,郭之乱中,李曾询问架诩软禁天子于军中,诩曰:“不可。胁天子,非义也。”这等赤胆忠心的话能是一个品德底下的人说出来的么?

5。张绣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又一次,贾诩表现出其忠义之心。他若是只求自身活命,当时大可以跟随张绣而去。然而贾诩是在确保天子脱险后,才去投奔的张绣(傕等和,出天子,祐护大臣,诩有力焉。天子既出,诩上还印绶)。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31 00: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呵呵,反正我对贾诩在长安之事已经有了交待,如果诸位还觉得他人品不好(客观的),那么我真的不晓得三分时期还有什么忠义之士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31 09:0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loyani:没办法,不看看书很多知识脑子里太模糊。  阁下的解释恐怕未免牵强了些吧。首先,光凭着王允以借反董之名,清除异己,株连名士蔡邕,誓要对西凉军团斩尽杀绝,就看的出他本人也不是什么好货。而贾诩身为李,郭部下,自然有义务去帮住主子渡过难关(否则,明知有救主之策,却坐观其败,这不也是一种品德恶劣的表现么?)。自卫权是一个人最基本所应该得到的人权之一,因此我们不应该怪罪贾诩的谋划,他只是为主子活命而已。如果他真的是为自己谋取富贵,他完全可以在入长安后也混个三公之类的位子(甚至富贵能在郭汜之上,不过暂且不论)。

其次,你说的什么“大错已成”,只是“亡羊补牢”等事,这最多能够说明贾诩在当时局势上有所误判,但不能说他品德不行。“亡羊”之后还惦记着“补牢”,这本身就说明了他还是有正义感的。再说,你有什么证据说明了他预先知道李,郭进长安就必定会给朝廷带来灭顶之灾呢?不少人认为贾诩自私,贪图保命,可是很早的时候,张绣就已经劝贾诩走人,被贾诩仗义地辞去(这里的“卿”不就是指“你”的意思么?)。贾诩选择了留下,而且一直到皇帝脱离危险才走人,凭这一点就说明了他个人品德是优尚的,为人是负责的。

你还说现在他生命和权势有了保障,自然可以装模做样,弄出一副大义凛然,一心为公的嘴脸了。首先,贾诩在长安就根本没有接受任何权势。其次他的一心为公也不是装出来的,不然他犯不着冒着生命危险,先“多所眶济”,后“祐护大臣”。他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话了。

如果你非抓住犯长安这点不放,那么我再举个例子:荀域。这个人的品德总是大家都称赞的吧?他一生通过辅佐曹操来为汉效忠,可是临了临了发现曹操有篡逆之心,他便力阻曹称魏公不成后自杀了。然而曹操的强大和荀域是有绝对关系的,我们是否因此就可以否认荀域对汉家的一片赤诚呢?

另:我引著的都是各类书籍里的语段,你说的那段是裴宋之的个人评语。你如果仔细看看<贾诩传>,你会发现裴松之特别讨厌这个人,我不知道为什么(哪位高手能帮住解释一下?)。不过不难发现他和其他人(陈寿和他引用的其他文献)对贾诩评价差异很大。遍观全文,除了几个“臣松之”开头的句子有贬意以外,其它基本都是褒义之词。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2-1 13:0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loyani于2005-01-31, 20:01:04发表
王允如何就代表长安里其他官员百姓也如何?自卫权是非常重要,但如果反抗之时将其他无辜人士也牵扯进来又怎么讲?你始终强调贾诩是为了保命,我还是那句话,在不用杀人也可以保护自己的情况下,为了自己的性命是否可以牺牲其他更多人的性命?另外,自私不等于“谋取富贵”,这个定义太狭隘。

呵呵,你本末倒置了,事端是他挑起,这足以证明其人品质恶劣,因为他首先想的是如何保护自己,只要能保护自己即便牺牲他人也是理所当然,因此才会提议杀入长安;或者说,只要能保护自己,其他的都不是问题,想也不用想。当性命得到保障后,他开始考虑自己犯下的过失,并在某种程度上加以挽回。这只能说明他还有点人性,离品德无亏差了十万八千里。以小善掩盖大恶,得出“品德优尚,为人负责”的结论,实在好笑。

你对权势的认识未免偏颇,贾诩因提议反攻长安一事获得凉州兵敬重,因此他在郭李等人眼中的地位以及说话份量都大大提升,这些就是权势,并且是较高层次的权势。“一心为公”,做的再多再多粉饰也掩盖不了挑起大乱罪魁的恶名。

不要举荀文若的例子,这两人之间的差距犹如明月与松烛。一个一心为公一个一心为己,你也拿出来比。

那些“各类书籍里的语段”难道不是裴松之引注的?史学家负责把人物的言行尽量忠实地记录下来,至于是否发表评论如何评论,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原则,但大的方向是不会改变的。

loyani:

1。你也不要把王允看的太好了,他借用反董的名义,大肆清除异己,再由他折腾两年恐怕不一定比李,郭杀人少。而犯长安的事端也不是贾诩挑起,是王允挑起的!他不在那里作威作福,逼人忒甚,有哪个会造反?李,郭当时并没有不赦之罪行,又为何平白受诛?因此在当时帮助他们生存也不应该算是错事。看问题不要总当事后诸葛亮啊!

2。贾诩在劝李,郭犯长安之前本是牛辅军中一个小吏。如果西凉军团解散,也杀的也是李,郭,贾诩自己隐居山林自然能保全性命。但我一直强调的是,贾诩献计是为了保全李,郭的性命,他主子的性命(而不完全是他个人的性命)!尽力保全主子的性命,作为部下也算的上是尽忠。在李,郭遇难时,贾诩尽力帮他们脱险;在李,郭贪得无厌时,贾诩立刻疏远了他们。从这点看,贾诩的行为和一般所谓的“势力小人”是完全相反的。

3。再者说,他当时的选择:
a. 如果他明知有策,却隐而不发(自己逃走,或自裁以谢牛辅,或傻在那儿坐着),李郭解散后被追杀丧命,你会骂他不为主子尽忠。
b. 他如历史选择,献计犯长安,帮助主子活命,你骂他助纣为虐。
我真的不理解,他当时怎么选择才算正确。

4。在我看来,他在劝李郭犯长安时,未必就知道此二贼之恶性。毕竟之前他身份卑微,对“高层领导”接触也有限。况且,当他发现了李郭的狼子贼心后,他便立刻与二人划清界限,站到了天子朝臣的一边。你一直执着的认为他预先便知道李郭入长安后的结果,需要给予证据,否则难以服众。

5。我不知道我具荀域的例子有何不妥。你的逻辑是,因为李郭没有贾诩便入不得长安,因此二贼对长安带来的一切负面影响有贾诩负责。那么我用同样的逻辑可以说,曹操如果没有荀域也发达不起来,以致后来篡汉。因此,篡汉的罪责也应该有荀域的一部分:不管他后来怎么劝曹操不要称魏公,反正他前面已经铸成了“大错”,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我举这个例子完全是在用“反证法”,目的倒真不在于证明荀域品德坏(本人也很钦佩荀域的德行)。

6。所谓裴注也有区别,他有引用其它书籍里的记载,同时也发表过自己的评论。我所针对的是裴关于的贾诩的个人评论(即“臣松之”字样开头的段语),差异于其它记载太大,不能理解,仍渴望高手赐教一二。

Ammoit:看来我打了半天还是没白费劲,多谢支持。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2-1 19: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他“奉国家”的目的是什么?靠凉州兵来“正天下”?不要搞笑了,才识在西凉军中相当突出的董卓都弄的乱七八糟,就凭郭李等人的素质,拿什么来“正”?贾诩自幼在西凉长大,你说他对这些人不太了解也太不符合情理。

这不是搞笑. 事情发生之前, 你怎么知道凉州兵不能正天下? 你也承认王允不是什么好鸟, 那么凉州兵为何不能替天行道, 除之? 多说无益, 你既然非要做事后诸葛亮, 在李郭攻进长安之前就一口咬定贾诩有意给长安带来灾祸, 我也没办法.

QUOTE:
你始终在回避我的问题,为了保命,是否就必须杀死和自己作对的人甚至还伤害到其他为数众多官员以及百姓?

至少按现在的法律哲学看, 是的. 当一个陌生人闯入你家内, 威胁到你的生命, 家人生命, 或家庭财产时, 你都有权力尽一切办法保护适当的对象, 包括将那人打死. 或者, 在街道上有人威胁到你生命时, 比如恐吓要杀你(王允恐吓凉州兵), 在这种条件下, 被威胁的一方也完全有权利用任何手段来保证自身的安全, 以及周围人的安全, 包括将制造威胁者杀死. 这一切也是人权(自卫权)上最基本的一条.

再说, 以裴松之一人之词而废诸书之论, 你认为合理么? 陈寿把贾诩和二荀同列, 称之为良, 平之才, 在品德方面也是给予肯定的. 至于裴有异议, 我们可以参考之, 但绝对没有道理去一定接受裴论而否定陈论(况且诸多史料更支持陈论).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2-1 19:3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那么由谁来“正”?只有可能是贾诩本人。我们从他进京后的表现来看,完全是为了给自己谋取私利,为了自己可以获得“正天下”的机会,就可以纵容乱兵在长安犯下累累罪行。是可忍,孰不可忍?别说什么那是下面人干的,贾诩也不想。凭他在那些记载中显示出来的受重视程度,如果他进言,郭李等人会一点反应都没有?史料上会一点记录都没有?

我晕! 他给自己谋私利, 完全可以位居郭汜之上. 再说, 他什么时候纵容乱兵在长安犯下累累罪行了? 你有什么证据? 他可是一直尽最大努力维持着长安的秩序啊! 他怎么没进言? 史料上怎么没记载? 贾诩传里记的清清楚楚, 我以前引过, 懒得再翻了.

况且, 我有一个观点你不是也一直回避么?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2-2 14: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你的观点不就是我凭什么断定贾诩知道乱兵入长安后会乱来么?我现在回答你,即便他不知道,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他也是犯下了滔天大罪。

好了, 看来我们主要的分歧点就在这里. 你一向强调要注重过程, 可现在却怎么如此重视结果了呢? 我还是拿荀域为例, 即便他不知道, 事情发展到曹丕篡汉的地步,他也是犯下了滔天大罪.(注: 还是反证法的逻辑).我们还是一视同仁吧:不知者无罪啊.

实干司马: 几易其主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毕竟他生于武威, 初仕西凉军团也是在情理之中. 试看二荀郭嘉之流, 哪个不是先投靠了别人, 后见其难成大事才改仕曹操? 当然,不是所有的易主都是我能接受的,比如张辽,许攸之徒就做的有点损了.前者习惯带兵叛主,后者则把重要军机泄露给对方,都对其前主造成了重大危害.贾诩易主,至少还都是屁股擦干净了以后才做的,与张辽,许攸之辈颇有不同.

我也不是盲目挺贾,比起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绝对赶不上.只是觉得现在太多人都默认其为人品恶劣,略输己见耳.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19 11: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楼上那位: 这是三国历史去, 想评论演义去小说区YY去.

说贾诩人品有问题? 您难不成忘了献帝是怎么从李, 郭的魔掌里逃出来的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0 17: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潇湘夜雨于2005-11-20, 14:38:23发表
算是一个人才,在曹操帐下二流角色,我觉得他政治不错

如果贾诩在曹操仗下算二流, 那么一流恐怕也就荀彧, 荀攸两位了. 当然这是从地位角度考虑, 而且也至少符合裴松之的观点.

从纯粹智力角度考虑, 荀彧战略很强, 荀攸战术很强, 但两个者都具备的角色也只有一个贾诩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2 02:0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宛城之战, 贾诩三谋三应, 不知道曹营里当时, 是否有荀郭程刘等随从.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2 12: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按楼上这么说, 荀彧人品有大问题了... 您忘了献帝是怎么落到国贼曹操的魔掌里的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2 13:1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按你的论点: 荀不知道曹操后来是汉贼, 那贾又凭什么知道李郭得势后的那些得行呢? 荀发现自己错了, 就选择了较易的死亡; 贾发现他错了, 却选了较难的选择: 把献帝从魔掌中救出. 两者皆有自己负责的一面, 不是么? 您老还是不要厚此薄彼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2 13:2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作为幕僚, 让主子活命, 不也是其责任所在么?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2 13:5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将军看问题太片面了吧...

1. 你似乎再李郭还没入长安, 就已经对他们俩有了偏见. 为什么不把同样的偏见放到曹操身上呢? 曹操在迎天子之前, 干的坏事比李郭入长安之前多多了吧(例如: 徐州大屠杀)? 荀彧坚信一个为一人报仇, 而不惜全城涂碳的家伙是忠义之士, 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也只是为自己前程着想.

2. 一般坛友的观点是可靠的依据么? 贾诩一生只为自保, 不知道在哪书上有如此记载.

3. 要说贾诩引狼入宫, 那荀彧大可以称为引虎入宫. 也不想想汉室是亡于狼手还是亡于虎口? 李郭虐待百官, 贾诩费尽心思想从中保护, 曹操也虐待百官, 荀彧可曾进过一言?

4. 贾诩在为李郭谋划入长安时, 你凭什么就说他一定知道后果? 李郭的本色未露, 谁也不知道他们就一定是坏人啊.

5. 后果问题, 至少这屁股还是擦了一点点... 不象某些人, 自己干了错是, 一死了之... 那才叫真不负责任.

最后送您首诗:
李傕躲避流言日,
郭汜畏惧通缉时.
倘若当日身便死,
一生真伪有谁知?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2 14:3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董卓罪孽深重, 王允吕布诛之, 这倒也没什么. 但杀了董卓以后, 王允又无端把整个事情无限扩大, 甚至要对整个西凉兵团动手...

而西凉军团反抗, 也并非以反汉的名义起兵, 他们打的是清君侧的旗号. 董卓有错, 曹操怂恿关东诸侯可以起兵; 王允有错, 西凉军团就只能坐以待毙? 况且, 当时王允通缉令甚严, 我们作为后人也很难说, 如果李郭不犯长安, 就一定有别的活路.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8 17:4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曹操的启蒙谋士是荀彧, 又不是他.

所以兴复汉室(反清复明)只是脱裤子放屁,关他鸟事。

荀攸, 程昱, 郭嘉, 刘晔, 张辽, 徐晃亦如事耶?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9 17:5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汗一下... 你回我的那贴, 我是在叙述贾诩谋划犯长安, 并不是很多说的那么不耻... 单纯从劫持天子一事来看, 贾诩的长安行动和荀彧的许昌行动是有可比性的(注: 这里, 我是在比事, 而不是在比人).

至于后来投了曹操以后, 他一个降臣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啊. 当然我承认贾不是完全要忠于汉家的, 但不忠于汉人品就一定差么? 就一定是比较圆滑, 知道变通的那种么?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9 23:1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攻强守弱于2005-11-29, 22:52:30发表
刚才看了一下整个帖子,有个问题,天公公主是不是又叫天公将军吧
这个帖子已被 天公将军 于 2005-01-30, 22:07:25 编辑 其实文和武乱那篇文章评价就很不错啊!
贾诩郭嘉本就不是那时代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君子,但正因如此,他们却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
再读读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酒的关系。
那种自由的奔放的思想,对礼教的不屑,摆脱了束缚的思想对谋略的最纯粹的领悟与判断,奏响了最华丽的谋略的乐章。

呵呵... 刚来轩辕用过一段别人的帐号.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9 23:2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实干司马于2005-11-29, 23:07:54发表
张绣追击曹军那段,贾诩分析的自信而丝毫不差,对局势尽在掌握。这点只能用变态来形容。

这段贾诩给我的最大震撼是, 他那丝毫不漏的分析对手竟然是曹操+曹营智囊团, 而并非袁术吕布之流.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2-3 23:3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llzzll于2005-12-03, 18:32:07发表
呵呵,我觉得贾诩谋算之才绝对可谓超绝,比之其他三国军师毫不逊色。
而且深晓保身之道,三国之中,仅就阴谋诡计、谋算之道,他可入前三!
(另外还有就是司马懿了,至于剩下的名额,我个人觉得诸葛适合,
不过恐怕会有人说我,因为诸葛表现的很高尚,可是他慢慢夺权的方式
我觉得也充满了阳谋,算得很清楚。)
所以我在做曹操mod的时候,特意给了他一个发展的空间!
在我的mod里,贾诩堪称第一!
呵呵,也许我的爱好与众不同吧。

用兵策略方面能和贾诩一拼的, 我觉得只有荀攸. 诸葛亮, 司马懿其实用兵都很菜, 他们的水平未必比曹真, 张郃强多少.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0 00:1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503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