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张辽的武力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2-16 20: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曹操还是比较看中张辽的,在几个降将当中,很早就让张辽单独领兵了,而且几次和许褚一起出战,斩将的还是张辽。

但张辽有个最大的污点就是赤壁之战。第一关是张合徐晃双战赵云,结果赵云不追赶,第二关张合换成了张辽,还加一个骑无鞍马的许褚,结果竟然是“张飞从后赶来。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已带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2-16 22: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三国狂魔于2006-02-16, 22:11:04发表
是吗?有矛盾吗?人家的确不是单条,是群殴.没有人说过,退敌一定要单条吧
在这种情况下还讲什么风度,能退敌才是最重要的,否则以许诸的性格,也不会放过这次和张飞单条的机会.
就算三人在张飞身上讨不到便宜,也不能证明张飞在他们身上就讨到便宜.这和什么三英战吕布又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三英当时没打算逃跑,所以肯定是死战.但这三个家伙,根本就没打算和张飞纠缠,此战的水分,不名而喻
以前在网上看到有人说许诸三人联手都打不赢张飞我就想笑,如果这样都算有效的话,那关羽杀颜良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我历来就反对什么有效无效,这当然是条件不平衡的战斗,但不等于就可以完全无视,就象有人会无视关羽杀了颜良的事实而把颜良列在关羽之上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还讲什么风度,能退敌才是最重要的,
问题是没有退敌,大家都只顾自己逃了

-----否则以许诸的性格,也不会放过这次和张飞单条的机会.
未必,“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截住曹仁混杀。忽遇许褚,便与交锋;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

许褚面对张飞总是结果不妙,罗本里在长板还有一个更大的污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2-17 08: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三国狂魔于2006-02-16, 22:44:49发表
你难道没看出这两次的相同点吗?两次都是许诸明知中计,情况不妙之下无心恋战.
难道这样做也有错?就算许诸能和张飞一战,他也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追兵,此种条件下能安心单条才奇
如果像马许之战那种情况下,许诸怕了张飞,那我就真的心服口服了
至于一些不公平的战斗,充其量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如果是许褚自己单独领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管好自己先撤退是情有可原的。但是两个例子都是在主将尚在,而且主将还处于危险之中,作为前部先锋和忠勇之士的许褚,应该挑起掩护撤退的重任。

看看人家张飞是怎么做的,由于张飞的英勇表现,刘备转危为安。
罗本(在长板):“秋末冬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宿到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玄德大惊,急上马引本部精兵二千。迎敌曹操。操率精兵掩至,势不可当。玄德死战。正在危急,忽一彪军赶来,乃张飞也,杀开一条血路,救玄德望东而走。回头观看,南边有千百人杀至长坂坡下,文聘当先拦住,玄德骂曰:“背主之贼,非大丈夫也!”文聘羞惭满面,领兵自投东北角去。背后许褚赶来。张飞保着玄德,杀散铁骑,迤逦望东而走。”

本帖主要讨论张辽,引入两个例证的本意只是要说明:张辽不比张合高明多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2-17 14: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引入罗本只是为了说明一个猛将在主将遇险时应该如何做,而非为了比较张飞与许褚,用毛本的效果其实也是一样(用的是一个道理而非战例)。

用张辽只跟张合比较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协助者--徐晃。此战比首战更加疲惫,但也多了一个许褚,条件基本扯平。

徐晃用不着去说他,因为讨论的议题是张辽是否比徐晃张合高出一筹,如果承认三人差不多档次,也就不用争论了。

许褚在这里当然也不是什么良好记录,但他骑的是无鞍马,影响有多大未可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2-26 13: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三国狂魔于2006-02-25, 18:19:31发表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6-02-17, 14:34:52发表
我引入罗本只是为了说明一个猛将在主将遇险时应该如何做,而非为了比较张飞与许褚,用毛本的效果其实也是一样(用的是一个道理而非战例)。

用张辽只跟张合比较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协助者--徐晃。此战比首战更加疲惫,但也多了一个许褚,条件基本扯平。

徐晃用不着去说他,因为讨论的议题是张辽是否比徐晃张合高出一筹,如果承认三人差不多档次,也就不用争论了。

许褚在这里当然也不是什么良好记录,但他骑的是无鞍马,影响有多大未可知。

如果不作对比,单研究战力的话,恐怕实际情况还没有你想的那样乐观

此时人皆饥倒,马尽困乏。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衣甲湿透,个个不全;军器旗幡,纷纷不整:大半皆是彝陵道上被赶得慌,只骑得秃马,鞍辔衣服,尽皆抛弃。正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何可胜言。

此处不难看出,当时三人骑的很可能都是无鞍马,而不光是许褚一人.只是许褚表现英勇,特意交代了一下.人家许褚都这样拼命了,你还说人家表现不好.而且曹操都基本脱险了,难道还要许褚拼死抵抗?换了刘备是其他人,恐怕张飞也不会这样拼命.平手一般是很难说明问题的,50合平手和100合平手,你说有没有分别?文中没交代打了多久,所以很难作比较.因此,我要说的是,想用这个战例来证明张辽和张合差不多,显然是证据不足,应判无罪释放.

你引的这一点段话是遇张飞之后的事情,也就是遇关羽之前的事情。

火烧赤壁是在二更,败退的曹军遇到赵云是在五更,而遇到张飞是天微明。

也就是说曹军跑了近6个小时,战力失去有限,那么再过两三个小时,也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书中既然专门交待许褚骑的是无鞍马,自然另两人就应该不是,否则这种写作方式就有问题。

这么说吧,一般来说堵车会造成迟到,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人却能够在堵车的时候还能够不迟到,因为他提前出发有个抵御风险的时间,而有些人却是只要一堵车就迟到,因为是卡着时间走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2-26 19: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三国狂魔于2006-02-26, 15:21:25发表
这段话的确是遇张飞之后说的,但鞍辔衣服,尽皆抛弃却是遇赵云之前.
要知道彝陵道上被赶是什么时候,那个时候曹操刚开始逃难,周瑜的兵马还在追杀他,刘备军根本还没出现.这时候都已经鞍辔衣服,尽皆抛弃,遇张飞,赵云就更不用说了

我所比较的仅是遇赵云和遇张飞的两战,条件基本差不多。

另外书中没有看到“鞍辔衣服,尽皆抛弃”的交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2-27 09: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三国狂魔于2006-02-26, 20:42:05发表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6-02-26, 19:47:33发表
[quote]原帖由三国狂魔于2006-02-26, 15:21:25发表
这段话的确是遇张飞之后说的,但鞍辔衣服,尽皆抛弃却是遇赵云之前.
要知道彝陵道上被赶是什么时候,那个时候曹操刚开始逃难,周瑜的兵马还在追杀他,刘备军根本还没出现.这时候都已经鞍辔衣服,尽皆抛弃,遇张飞,赵云就更不用说了

我所比较的仅是遇赵云和遇张飞的两战,条件基本差不多。

另外书中没有看到“鞍辔衣服,尽皆抛弃”的交待。

不是吧,在第50回里不难找到这一段,你再认真找一找,应该能看到的.
我之前也说过了,我只是讨论战力问题,不想作比较,因为没有具体的情况可作比较,就犹如同样一个对手,一个战20合平手,一个战100合平手,你不能说他们的武艺就肯定差不多.这一章里的两场打斗都写得不详细,一笔带过,让人无从捉摸.这两场战斗恐怕水分都不少,其参考价值本来就不高,你拿它来比较,有可能得出公正的结论吗? [/quote]
愣是没找到。

要综合比较两人,当然不能只凭一个战例。前提是张辽跟张合比较时,张辽并没有明显的战例能压倒张合。所以要参考这个战例比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2-27 14: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假如三人都骑无鞍马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么以后曹军的行军都是骑无鞍马。

许褚先上,所以来不及,张辽、徐晃后上,所以时间充裕一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2-27 17: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三国狂魔于2006-02-27, 16:04:00发表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6-02-27, 14:06:47发表
假如三人都骑无鞍马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么以后曹军的行军都是骑无鞍马。

许褚先上,所以来不及,张辽、徐晃后上,所以时间充裕一些。

以后曹军主要是骑无鞍马这个没什么太大疑问,现在不能确定的就是三人是否都骑无鞍马,还是只有许褚一人.从这个问题又引出另一个问题:是许褚先上,张辽徐晃隔了一段时间后再上,还是三人几乎同时出马(时间相差不大),而许褚先迈出第一步.文中的描述不好判断这个问题,毕竟它没有像斗吕布那样明确交代.所以我说,这一战问题多多,要想得出一个明确结论,很难.

本来也只是一个感官印象响,如果是绝对成立的话,张辽就可能要低于张合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9 22:0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57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