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群众体育和金牌战略关系问题谈一些看法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25 19: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群众体育和金牌战略关系问题谈一些看法

基本上每到奥运会亚运会这样的大赛,都会出现类似的争论,是金牌重要还是群众健身重要?特别是象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这样,中国代表队的成绩越好,争论也就越激烈。

中国在奥运会亚运会上的成绩突出,金牌高居榜首(下届伦敦估计也不会差,跌到第二已经了不得了),同样中国的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是差强人意的,距离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与遥遥领先的金牌完全不对应,这个事实基本上大家都认可,也没什么好争的。讨论的主要焦点在于群众体育和金牌战略之间的关系。

我们常用到的一个词语叫国家培养,有人还要较真一块金牌国家要花多少钱,实际上国家培养这个词语并不是很明确,到底哪些钱算国家出的,哪些不是?我认为用财政培养更确切一些,即以是否运用政府财政投入为标准,因为财政总是有限的,不是用在这里就是用在那里,专业运动员身上花得多了,群众体育基础设施自然就投入少了。国家培养则相对广泛和复杂一些,理论上来说绝大多数都可算是国家培养的,除非你用的是外国人的钱,就比如说大学生吧,以前就是这么认为的,都是国家培养的,既然是国家培养的,那么国家叫你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以前上大学确实不要掏什么钱,说是完全财政投入是可以的。但后来情况变了,学费飙升,当然国家还是会有一些财政拨款,但占多少比例就难说了,不同学校有多有少,还有一些学校是要自己创收的,比如我上大学那会,学校的领导就戏称国家的财政拨款只是毛毛雨,也就够付水电费而已,所以很多老师忙着去赚钱来支撑学校。这个时候再说是财政培养的,可就说不过去了,义务和权利总是对应的,总不能说掏了一点钱,功劳就全是你的。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家在金牌战略中花了哪些钱,我当然不是内行人,也看不到财政报告,所以只能粗略地分析一下。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市场比较好的,主要经费从市场中获取。比如足球,我看过一篇报道,说王俊生离职时留下多少多少钱,后来给阎世铎花光了,这说明职业化足球是挺赚钱的,足协手里大把钱,后来亏钱也是经营不善,腐败之类,既然足协自己就能找到钱,国家还会大笔拨款吗,我想政府也不傻。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没足球那么火热,但也能找到一些门路,比如中国乒乓球选手转会也能冲上500万以上,这些项目对市场的依赖有多有少,但主要方向是依赖市场。这里面要插一个话题,因为有人会提出来,市场上的钱也是鲁能、中国电信这样的垄断国企投入的,也要算国家的钱。这就是我前面为什么一定要把国家培养改成财政培养的原因,因为中国市场经济不完善,国有垄断企业是市场的大头,这是一个经济现象,即使中国的体育向西方一样完全市场化,这个问题也会存在,所以我认为国有垄断企业的投入并不能算作国家投入。即使是垄断企业,也是要讲经济效益的,要不然方方面面也交待不下去,我听到很多玩足球的企业抱怨花了太多冤枉钱,因为政府压力逼迫他们这么干,比如万达的王健林经常这么抱怨,但事实如何呢,王健林虽然在万达俱乐部这个无底洞投了很多钱,但大连市政府也给了他很多优惠,很多地皮廉价就给了他,他转手卖俱乐部也赚了不少,反正我是不认为他最后是亏了钱。所以要追究也是追究中国的人治社会问题,领导干部轻易就可以拍板帮助俱乐部,走不正当的程序卖地之类,这又是一个政治问题了。这跟某地政府花高价钱请几个歌星来表演一下没什么两样,关键不在体育娱乐领域,而在于行政领域不规范,缺少监督,不花在体育上也会花在别的地方。还有多数项目就是市场比较暗淡的,基本靠国家投入,比如赛艇、举重、射击这样的,但这些项目其实花钱也是有限的,比如中国很长时间都未开展马术这项运动,其中之一就是费用太高,很多报道也说明了这些冷门项目的运动员其实是很艰苦的,收入很低,参加的人也少,投入大不到哪里去。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没看过,我相信从体育局这里列支的财政计划并不会很高。

当然中国事情跟外国不一样,比如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这样的赛事,政府自然要大笔投入的,但这样的投入很难都归于体育范畴,比如深圳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很大程度就是跟台湾竞争,不想让台湾来举办,所以这样的投入更多的是政治意义,而不是体育意义。中国跟外国不一样,外国人办体育盛会制约因素很多,有议会什么的监督着,钱不能乱花,中国的行政权力太强,一声令下,别人都得让路,比如北京奥运会前很多工程都停工保证奥运,中国的政府花钱自由度很大,受到的制约少,只要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是这样,不大可能改变,北京可以全民办奥运,上海市也会借世博会把房屋的外墙屋顶都刷一遍。

下面再来说说群众体育,群众参与体育就目的而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趣味性的,自己觉得好玩,特别是球类运动,足球、篮球、乒乓球等等,这跟唱歌跳舞差不多的性质,权当一种休闲娱乐,另一类是健身,以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为目的,少生病,长寿,减肥也可以算健身的一部分,这类活动往往趣味性没那么强,甚至还有些枯燥,但为了健身,可以坚持下去。群众体育基本都是主动性的,自己主动要参加,自己觉得有必要参加,自己喜欢参加等等,当然也有少部分是强迫性的,比如学校或单位强制要求跑步做操等等。群众体育的广泛性主要受几点因素控制,第1是时间,必须挪出时间来参与体育运动,特别是工作压力大的人和学业繁重的人,这是参与体育的最大制约因素;第2是金钱,早期的人都习惯免费运动,很不习惯参加体育运动还要交钱,但现在大家基本都适应了,打羽毛球、踢足球都要交场地费,还要消费器材等等,但总体而言,金钱的影响相对较小,因为富人可以玩高尔夫,穷人也可以找快空地打露天羽毛球,实在不行就去公园跑步,总归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第3是场地,多数人不愿意为了体育运动跑较远的路,如果周边缺乏体育设施,那么就会影响体育运动的参与。

根据这三点来分析一下我国群众体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中国的经济增长快,城市生活压力大,自然参与体育的时间就少了,加上法制不健全,企业让员工超时工作,也挤占了体育时间。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平稳,法制健全,市民有充足的时间休闲以及参加体育运动。2、越是富余的人,对生活质量要求越高,穷人往往忙于生计,对体育缺乏兴趣,对此不重视,其实真正热爱体育的人,金钱的影响并不大,非洲人可以赤脚踢足球跑步的;3、这一点是主要差距,也是最能改善的方面,中国以前对体育设施的建设不是很重视,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的需求多样化,政府也逐渐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增加体育设施,此外由于引入了体育设施收费机制,社会也提供各式各样的体育设施,但有时体育设施的建设不是光投钱就可以的,体育设施往往要占地,城市的用地往往由于规划没有预留而无法提供,偏偏参与体育的群体对场地的位置要求又很高,越是繁华人多的地方越是需要。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对于第1、2条,我们现阶段其实没有太多的措施可以马上改善,只能慢慢改进,对于第3条,制约因素又很多,不单单是体育领域能解决的事。

其实改善群众体育的一个大头是教育系统,因为义务教育阶段人人都是要读书的,学校里必须配备体育设施,但中国的教育界对体育并不重视,在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学生参与体育不足,在这一块倒是大有潜力可挖。在学校体育设施对社会开放的问题上,由于经济刺激(场地可以对外收费),倒是逐步开展起来了。前段时间深圳市某区禁止学校体育设施收费,要求免费开放,结果人们发现免费之后反而玩不成了,因为供给方没有动力了,设置各种障碍,还不如收费时期,收费时期至少还有的玩,这说明经济规律不可违背。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政府对体育的纯财政投入并不算很多,而群众体育与体育财政投入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矛盾,也就说即使把全部专业队都解散了,拿出这些钱来搞群众体育,真的就会有很明显的效果吗?我是严重怀疑。何况把体育局的拨款取消掉,未必就会拿来搞群众体育,理论上来说,政府财政是量入为出,有多少收入就制定多少计划,这边砍了钱,那边就应该可以加钱,但实际上现代社会的政府早就学会了借贷经济,政府每年都借大笔的钱(以国债等形式,当然也要还以前的借款),所以制定年度预算的时候实际是可以突破收入的,这就叫赤字。比如金融危机之后,中央决定扩大投资4万亿,地方政府层层加码,这并不是其他地方省下来的,而是靠增加信贷,宽松发行货币。什么公款吃喝、公车消费该花的都得花。所以即使体育局这边省下了钱,也最多就是减少一些借贷,或者挪到其他地方去,中国的政府可没有对体育设定一个严格的比例,花多少钱是规定的,要是这样,广州也办不成亚运会。

即使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专业队也是存在的,只不过没中国那么多,他们基本是职业、业余、专业三足鼎立,市场前景好的搞职业化,部分基础好的项目靠群众基础,两边都搭不上的,国家出一部分钱扶持,他们的政府对财政这一块管得严,所以提供的资金有限。比如蔡振华去意大利当教练,乒乓球在意大利是冷门项目,他们的乒乓球主席主要职责就是向意大利奥委会要钱,他们也想要很多钱啊,可是财政只给这么多。体育运动发展到现在项目繁多,而群众基础好的项目和职业化运作好的项目是有限的,很多项目靠自身发展是不行的,除非放任不管,要管就只能国家出钱。发达国家也没有说就对成绩不在意的,中国的金牌榜搞得火热,人家也搞什么奖牌榜,他们认为奖牌榜更合理,实质仍然是在比成绩。职业体育的一个特征就是竞争性和排他性,职业体育要竞争观众、广告、电视转播等等,在市场有限的情况下,职业体育只能是少部分的项目活得比较滋润,多数项目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只能喝汤。业余体育的一个特征就是选择性,人们都要选择喜欢的、好玩的、容易参与的项目,冷门项目就无人问津。此外,竞技体育本身对群众体育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很多项目都是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而推广的,就比如说搏击类项目,韩国有跆拳道,中国有武术,跆拳道进了奥运会,武术进不去,于是很多中国人就去练跆拳道,武术则热不起来。中国有中国式摔跤,但奥运会亚运会只有自由式古典式这样的类型,于是中国式摔跤就少人玩了。

中国目前的现状是职业化很难搞得起来,因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就是个半吊子,国外好的职业化体育赛事都是建立在发达完善的市场经济基础上的。而由于整体经济水平不高,群众体育的发展也比不上人家,这个时候集中国家的一些精力搞搞专业体育也是情有可原的。当然我也承认我国片面追求金牌有些过度,金牌就是胜利者,大奖特奖,银牌就是失败,无人问津,功利性太强了,其他领域其实也有类似现象,比如对高考状元的吹捧。中国奥运会也拿了金牌第一,亚运会一直保持老大的地位,其实也没什么追求了,可以降降温。这次广州亚运会,日本没有奖金提供,所以很多日本好的选手就不来了,韩国因为有免服兵役这一条,所以还是很踊跃,这个功利性其实大家都有。其实中国的冠军奖金也比以前减少一些了,按这个趋势也会逐步淡化。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26 12: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泪☆ 于 2010-11-26 12:10 发表
中超足球火爆又如何,现在的孩子踢球越来越少

这个,当年甲A火爆的时候,很多足球学校孕育而生,现在中超半死不活,所以踢球的孩子越来越少。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27 12: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imeterio 于 2010-11-26 15:56 发表
我的感觉,把金牌战略和群众体育对立起来说,本身已经中了官员的计策。

本来要说的话题是:我们有没有必要在体育上花这么多钱?这些钱能不能干别的?

现在的话题变成:我们有没有必要在金牌上花这么多钱?这些钱能不能去搞群众体育?

话题的范围缩小了,给金牌战略者留下的相对空间就大了。

人的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越是富余者,衣食住行花费所占比例越低,越是贫穷者,衣食住行花费所占比例越高。

当一个人的收入主要开支于吃上,他会很穷,当一个人的收入主要用于供房,他的生活水准不会高。

体育也属于休闲的范畴,更多的精力和金钱投入到体育休闲上,本身就是生活富裕的表现。同理,经济贫困的群体,政府再怎么努力,也难以提高体育休闲的热度。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27 16: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首席屠宰官 于 2010-11-27 13:16 发表

这么多人买不起房子,还强制他们出钱买金牌,不是很残忍么?

谁喜欢买金牌,谁出钱

群众体育也一样,谁喜欢运动谁出钱

为什么要强制那些急着用钱解决衣食住行问题的人去解决更高级的运动消费呢

强制的阶段在税收和收费期间已经完成了,剩下是如何分配的问题。

中国的现状是纳税人没有选择权,这是另一个政治问题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27 21: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58642modemeng 于 2010-11-27 18:13 发表
这就更有问题

巴西贫民窟的足球爱好者比比皆是


体育休闲是生活富裕的表现这一点完全不认同

其实金牌战略跟群众体育根本就不是站在对立面上的,完全可以共同开展

在中国有多少大学运动员最终能走上 ...

象巴西阿根廷这样全民集中于某几项运动的国家,不能认为就是群众体育发展得好。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27 23: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0-11-27 21:22 发表

世界上哪些国家群众体育发展得好,标准是什么?恐怕没人去统计,也没法统计吧

所以,这就能忽悠了,从体育大国变成体育强国。那我也可以说,你凭什么就是体育大国了,你群众体育不搞好,你就没这个资格, ...

这个话题也就在中国热烈讨论,本来就没标准的东西自然没法比较。

能够比较的只有国际赛场上的成绩。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30 22: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58642modemeng 于 2010-11-30 17:39 发表
我只是由巴西的全民足球来说明体育休闲并不是是生活富裕的表现

另外阿根廷我承认就那几个项目,岱公不能说巴西也是吧

巴西基本就三大球了,足篮排。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9 13:5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17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