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作者的意思,如果颜良、文丑得一人在, 袁绍定会安排其出战华雄,
显然误读了作者的意思,袁绍乃盟主也,可是这个盟主干了什么事呢,什么事也没有干,全是别人在前面出力,这个袁绍老奸巨猾,在保存实力,自己宗室被董卓屠杀也无动于衷。袁绍实际是故意把颜良文丑支开了,如果不支开以他俩的名气怎么也得出战啊,等跟孙坚内讧的时候,他俩就跑出来了。
曹操也差不多,他本来就是召集人,看起来忙前忙后挺热乎的,可就是不出力,华雄吕布逞威时,曹操手下不是有能人么,也不肯拿出来。
绍乃分王匡、乔瑁、鲍信、袁遗、孙融、张杨、陶谦、公孙瓒八路诸侯,往虎牢关迎敌。操引军往来救应。
好家伙,别人在前面冲锋陷阵,曹操的人马就躲在后面。
吕布退回去了。众诸侯回寨商议。曹操曰:“吕布英勇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共议良策。若擒了吕布,董卓易诛耳。”
看看曹操都说了些什么,简直就是废话,自己手下的良将就不舍得拿出来,一个不行就群殴啊。
不过,不管怎么说曹操最后还是打了一战,原因嘛本来也是劝别人追击,别人识破了曹操的心思,都不出战,没办法,曹操只好自己上了,心里也存幻想,说不定追击可以捡便宜,结果便宜没捡到,差点把命给丢了。
十八路诸侯实际就是各怀鬼胎,首先是鲍信贪功,后是袁术暗中使坏,孙坚开始还认真打了一下,后来也是得到玉玺后就存私心想溜了,最后更是搞内讧刘岱直接吞并乔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