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北伐, 作者:孔门弟子,转自大话三国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4-3-6 09: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1、诸葛亮的理想,诸葛亮的理想肯定不是维持一个割据的政权,否则他当时就不会出来辅佐势力孤小的刘备了,投奔曹操孙权甚至刘表都会好的多,年轻的诸葛亮的理想肯定还真是向往恢复汉室的。当然经过荆州丢失和彝林惨败,诸葛亮肯定也知道希望渐小,但心中的理想不可能完全改变,比如荀彧荀攸等跟随曹操那么久,忠于汉室的观念还是没有变,诸葛亮坚持理想是很正常的事。

2、北伐的可能性,当时魏蜀的差距是大,但还远没有到完全不能打的地步,比起刘备在新野时毕竟情况还好很多,既然当时诸葛亮都肯追随刘备效命,没有理由会认为此时诸葛亮就丧失信心了,也许其他人会认为希望不大,但诸葛亮肯定不会这么想,毕竟已经有了一块根据地了,进可攻退可守。从实际进展情况看,由于诸葛亮与孙吴达成了同盟,较好地处理了南蛮之地,蜀国可以全力投入北伐,而魏国却受孙吴的牵制,无法全力投入西线。就投入兵力而言,双方相差其实并不多。当然在战争过程中,兵粮运输问题,双方将领战术能力对决问题,都是在实际发生的问题,并不是战略决策时所能估计到的。孙权决心抗曹,也不能预料周瑜会取得大胜,曹操取胜是正常的结果,但孙权依然选择了主动迎击。
3、方案的比选。主动出击北伐(蜀国实际采取的策略)和稳固防守伺机而动(吴国基本上是这一种)哪种更有利?从兴汉(对于诸葛亮来说只要姓刘的统一了,就算兴汉,比如以前刘秀)的角度来说,无疑后者基本上就没什么希望了,天上掉陷饼是不现实的,而且从后面吴国的表现看,在淮南两次叛乱的情况下,吴国依然没有什么作为,前者的希望自然要大一些。从保持蜀国政权的安危来说,说不定稳固防守伺机而动还好些,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就不去争论了。如果兴汉无望,蜀国割据多少年对诸葛亮来说并没什么意义,40年和60年有多少区别吗,而且身后的事也没法管了。所以在总体希望比较小的情况下,诸葛亮选择了一种相对希望(对兴汉来说)比较大的做法。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6 05:2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84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