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从作者角度来看三国武力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9-4 22: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如果用出场次数来衡量作者偏爱的话,张合无疑该入选。

张合曾经与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张辽等交手,而且作者也给了张合很高的溢美之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9-14 16: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张飞小沛截营无疑是表现其武力强悍的战例(当然从战略战术上讲是不合理的),曹操动用八员猛将合围还是奈何不了张飞,演义中没有再可以类比的战例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9-15 09: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让张飞去战马超最初的想法应该还是抵御马超的进攻。

忽流星马急报,言孟达、霍峻守葭萌关,今被东川张鲁遣马超与杨柏、马岱领兵攻打甚急,救迟则关隘休矣。玄德大惊。孔明曰:“须是张、赵二将,方可与敌。”玄德曰:“子龙引兵在外未回。翼德已在此,可急遣之。”孔明曰:“主公且勿言,容亮激之。”

一方面诸葛亮对张飞有信心,另一方面诸葛亮也认为有必要激一下张飞(显然诸葛亮认为激一下更有利),所以说安排张飞去生擒马超的说服力不强。


关于许褚在新野遭遇张飞,我不认为“对于评价二人的高低也没多少价值”,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张飞肯定不会仍下主帅自己先走的,长板坡就是例证。同样如果是赵云、典韦也不会如此,所以新野实际是许褚的一个污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9-15 13: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I惊鸿一剑I 于 2006-9-15 09:38 发表


如果刘备只是想派张飞去抵御, 我觉得他的合理安排是张飞为正,黄忠为副,或保险起见,派诸葛亮为主将,张飞为先锋,自己和魏延守绵竹,这样安排如果是对敌人的话应该是最合理的,文武借宜.

为什么让诸葛亮和黄忠留 ...

事实上这个安排是诸葛亮定下来的,而且也有魏延辅助,刘备与诸葛亮在观点上未必相同。比如瓦口时诸葛亮坚信张飞在用计,刘备还是派魏延协助。

诸葛亮认为张飞足以应对,但刘备毕竟兄弟情深,所以还是不放心,要亲自走一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9-16 08: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马超在攻打潼关时也曾“西凉军都弃马在于关前草地上坐;多半困乏,就于地上睡卧。”,与攻打葭萌关时的情景类似“看看午后,玄德望见马超阵上人马皆倦,遂选五百骑,跟着张飞,冲下关来。马超见张飞军到,把枪望后一招,约退军有一箭之地。”

通过两个例子可以认为这属于马超常用的计策,目的是引对方出战。马超军在关下挑战,当然或多或少对体力会有一些影响,但既然是主动行为,必然会有所准备和应对,“人马皆倦”毕竟是一种感官印象,对方是不是故意做出来的?从后面的情况看,对方想占便宜,都没占到,即使是在单挑之中,也没有出现马超方有体力受损的提示,倒是提示了马匹要换,而且他们是同时换马的。说明体力因素在张马大战中的影响微乎其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9-16 09: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一向认为在武力单挑中气势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张飞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武将更为明显。

双方环境不对等,一方兵败,一方胜势,这时双方的气势不一样;一方人多势众,一方是孤家寡人,双方的气势不一样。
中埋伏或突然遭遇对手杀出的时候气势也不一样,一方突然杀出,做好了临战状态,另一方未做好应战的准备,差一点的措手不及,好一点的也会在短时间内陷入被动。
一方原地站立,另一方高速奔袭过来,带着速度和冲劲,气势也会不同。

我曾经多次举赵云-张合,魏延-冷苞,关兴-越吉,张苞-谢旌这样的例子,实际也是表示在环境不同的情况下,双方气势的变化直接反映在武力阿变化上。

具体到张飞与张合瓦口之战,就会发现张飞的气势一直没有在单挑中表现出来。

第一战
当日张郃于三寨中,各分军一半去取巴西,留一半守寨。早有探马报到巴西,说张郃引兵来了。张飞急唤雷铜商议。铜曰:“阆中地恶山险,可以埋伏。将军引兵出战,我出奇兵相助,郃可擒矣。”张飞拨精兵五千与雷铜去讫。飞自引兵一万,离阆中三十里,与张郃兵相遇。两军摆开,张飞出马,单搦张郃。郃挺枪纵马而出。战到二十余合,郃后军忽然喊起:原来望见山背后有蜀兵旗幡,故此扰乱。张郃不敢恋战,拨马回走。张飞从后掩杀。前面雷铜又引兵杀出。两下夹攻,郃兵大败。

此战有一个不受干扰的正面单挑战例,张飞与张合二十回合不分胜负,但由交待可知,张飞从一开始就布下了计策,并没有把目标定在直接杀败张合上,所以从心理角度上看张飞击败张合并非十分迫切,只要雷铜夹击,就可以轻松取胜。甚至说,如果雷铜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张飞提前击败张合可能还不如两面夹击的效果好。

第二战
郃曰:“张飞欺我太甚!”传令今夜下山劫飞寨,令蒙头、荡石二寨,皆出为左右援。当夜张郃乘着月色微明,引军从山侧而下,径到寨前。遥望张飞大明灯烛,正在帐中饮酒。张郃当先大喊一声,山头擂鼓为助,直杀入中军。但见张飞端坐不动。张郃骤马到面前,一枪刺倒,却是一个草人。急勒马回时,帐后连珠炮起。一将当先,拦住去路,睁圆环眼,声如巨雷:乃张飞也。挺矛跃马,直取张郃。两将在火光中,战到三五十合。张郃只盼两寨来救,谁知两寨救兵,已被魏延,雷铜两将杀退,就势夺了二寨。张郃不见救兵至,正没奈何,又见山上火起,已被张飞后军夺了寨栅。张郃三寨俱失,只得奔瓦口关去了。

此战虽然两人交战三五十回合,实际两人各怀鬼胎,一般情况下,截寨中计,首先想到的就是撤退,张合不撤的原因就在于指望两寨来救,扭转劣势,毕竟他是立了军令状前来挑战张飞的,连败两阵不好交差。而张飞也是胸有成竹,魏延,雷铜早就趁张合不在攻击其他两寨去了,既然张合不跑,正合其意。张飞为何不两面行动,一面袭取张合两寨,一面包抄张合
?由双方实力对比可知,张飞总兵力偏少,故选择先拿下两寨。张飞与张合三五十合不分胜负这个战例,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多,不如第一战的战例干净。

第三战
败军回报张飞,飞自来与张郃挑战。郃又诈败,张飞不赶。郃又回战,不数合,又败走。张飞知是计,收军回寨,与魏延商议曰:“张郃用埋伏计,杀了雷铜,又要赚吾,何不将计就计?”延问曰:“如何?”飞曰:“我明日先引一军前往,汝却引精兵于后,待伏兵出,汝可分兵击之。用车十余乘,各藏柴草,塞住小路,放火烧之。吾乘势擒张郃,与雷铜报仇。”魏延领计。次日,张飞引兵前进。张郃兵又至,与张飞交锋。战到十合,郃又诈败。张飞引马步军赶来,郃且战且走。引张飞过山峪口,郃将后军为前,复扎住营,与飞又战,指望两彪伏兵出,要围困张飞。不想伏兵却被魏延精兵到,赶入峪口,将车辆截住山路,放火烧车,山谷草木皆着,烟迷其径,兵不得出。张飞只顾引军冲突,张郃大败,死命杀开条路,走上瓦口关,收聚败兵,坚守不出。

此战有一个十合交战后张合诈败的战例,但由于前面已经有一个二十回合平手的战例,这个战例参考价值一般,其他数合就败的更缺乏价值。但是张合在张飞与魏延的包围之中,张合依然杀出重围,显示了其强悍的一面。此战实际反证了张飞在第二战的计策选择是正确的,在山谷中尚且捉不住张合,前面就更难以做到了。

第四战
却说张郃为救军不到,心中正闷。人报魏延在关下攻打。张郃披挂上马,却待下山,忽报:“关后四五路火起,不知何处兵来。”郃自领兵来迎。旗开处,早张飞。郃大惊,急往小路而走。马不堪行。后面张飞追赶甚急,郃弃马上山,寻径而逃,方得走脱,随行只有十余人。

此战只能说明在张合的心目中,魏延与张飞的差距很大。面对魏延还要出战,面对张飞,早已失去了战意,当然由于张飞是从背后杀来,出乎张合的意料,进行到这个时候张合已成两面被攻的败势,所以张合选择直接逃跑,最后走脱也是狼狈之极,比第三战又逊色不少。

参考评语:
洪曰:“巴西守将张飞,非比等闲,不可轻敌。”张郃曰:“人皆怕张飞,吾视之如小儿耳!此去必擒之!”----张郃话语中的“人”,显然是指曹军将领,但这里的“怕”字恐怕有吹嘘的成分,以反衬自己的胆略,而曹洪的话语可能更符合实际。总之,张飞在曹将心目中的地位也是颇高。
孔明在山上,见郃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英勇倍加,乃谓左右曰:“尝闻张翼德大战张郃,人皆惊惧。吾今日见之,方知其勇也。若留下此人,必为蜀中之害。吾当除之。”----言语中可看出,对于张飞大战张郃,诸葛亮最开始的态度不是太相信,但亲眼见了张郃的表现后,才认同。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就是此时的将领与当初差别很大,许多优秀将领已经不在了,而且时间间隔也远。

由于马超和赵云都有二三十回合击败张合的战例,于是张飞此战成为与之对比的劣势。我的观点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对比尚不能成为硬伤,我前面也多次提到,个人分析和理解不能对本身战例差距进行颠覆性影响,虽经综合分析和解释,在与张合的交战对比中,依然要承认张飞与赵马的差距是存在的。

[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6-9-16 09:4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9-16 11: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向来的观点也是如果要比较两员武将,就要进行综合而全面的比较。我反对将很多战例当作“无效战例”先行排除,然后靠少量“有效战例”进行比较而定案。

在与张合的对比上,张飞落后于赵马,并不等于综合比较张飞就不如赵马。如果是持这种观点,实际就用这个对比形成了“绝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9-16 14: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渊分军围住对山,大骂挑战。法正在山上举起白旗;任从夏侯渊百般辱骂,黄忠只不出战。午时以后,法正见曹兵倦怠,锐气已堕,多下马坐息,乃将红旗招展,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大喝一声,犹如雷吼。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
同样是人马疲倦,夏侯渊这个才是真的,反应结果就是措手不及被斩,而马超是“见张飞军到,把枪望后一招,约退军有一箭之地。”完全不象人马皆倦的样子。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08: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98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