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一句不难,难的是说一句错一句,文章的作者果然好本事!
来!我们看.
"两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虚弱时期,从北宋真宗朝至南宋灭亡前后共280余年的时间里,宋军尽管数量众多,但却在对辽、对夏、对金及对蒙的战争中频遭失败,其战斗力下降到了历朝中空前衰弱的程度。"------开口就是错.真宗朝对辽的战绩还有优势,对西夏北宋更是尽吞横山天都山,把西夏逼到了灭亡的边缘;同时北宋还收复了唐丢掉的河湟.南宋对金的战绩更不用多说了.如果说这是宋军"战斗力下降到了历朝中空前衰弱的程度",那么作为宋军对手承受了更多失败的辽夏金军队是啥?连"战斗力下降到了历朝中空前衰弱的程度"的宋军都打不过的垃圾豆腐军?
"纵观宋军战史可以发现,除去北宋和南宋开国初期这两段时间外,数量占据上风的宋朝军队在战场上被少数敌人击败的例子举不胜举,这说明在大部分时间下,宋朝军队在战斗力方面都是极为糟糕的,其原因必须从制度上去进行找寻。"-----哟!你还"纵观宋军战史"呢?你也知道"除了"啊?那好,你既然说"例子举不胜举",那咱们就来举啊!除了(别以为只有你会用哦)北宋末年的特殊时期外,你倒是举例子啊!例子都没有你这个"在大部分时间下,宋朝军队战斗力方面都是极为糟糕的"的结论是怎么出来的?你有证明吗?还就是本来就是屁股决定脑袋了认为这是不证自明的?
讨论战斗力,居然连具体战役分析都不做,就开始扣帽子.就把尚未证明的东西当不证自明的前提了,学的还真不错啊!
"而唐末至宋以募兵制为主以后,加之宋代尊文抑武,军人逐渐下降为可被将领私自随便役使的半奴隶。"-----你知道你这句话成立的前提是什么吗?那就是宋之前的朝代将领是不能私自役使军士的.否则"逐渐下降"从何而出?这你证明了吗?还是认为不用证明这就是不证自明的?!
"宋朝的募兵制在招募方向上有着严重问题。其招募的对象经常是一些市井流氓、强盗;同时自北宋开始,每逢灾荒年,政府就要从灾民、流民里面大量募兵,以消除民间暴动的隐患......但从长远上讲,这也给军队带来巨大的战斗力下降问题。"------我就又奇怪了,招募对象是市井流氓、强盗,灾民、流民就会使军队战斗力下降?这又是谁家的逻辑?难道你认为宋朝的军队是招募来不用经过训练和纪律的整肃直接就上战场的吗?市井流氓、强盗,灾民、流民怎么了?这只是他们参军前的身份,参军前的身份就影响战斗力了?那么请你看看<<武经总要>>前集卷十四中记载的那些严厉的军令军纪,看看王质<<雪山集>>卷六中记载的那些繁多的军队条令,看看<<斗讼敕>>里严苛的阶级之法.看看<<宋史 兵志>>里详细的招募身体素质标准.这些你都选择性无视了!就拿着参军前的身份当作会影响战斗力的不证自明的前提.这是忽悠谁玩呢?!
"导致军队数量激增,造成军费支出上的巨大黑洞。"------啥叫"军费支出上的巨大黑洞"啊?你是说军费开支大呢还是说军费开支有赤字呢?如果是前者,就回答你宋出得起那个钱.如果是后者,倒要你举个宋朝拖欠军费的例子了!
"由于朝廷对于军队素质的忽视,以及前面所提到的费用匮乏,使得宋朝在军队的训练和纪律管理方面非常疏忽。军队在招募之后,没有严格的训练和纪律,导致产生严重的腐败。"-----嘿嘿!又来两顶大帽子,还又是不证自明的把戏.所谓"朝廷对于军队素质的忽视"你有证明吗?反正屎盆子扣就是了.什么"前面所提到的费用匮乏"?你哪里提到费用匮乏了?上面就叫你举宋朝拖欠军费的例子了!
"那么宋朝禁军及地方民兵等用于作战的军队又是如何呢?由于上面提到的兵员来源问题,加上经常养尊处优,不注重训练,缺乏纪律约束,到北宋真、仁宗时期,无论后方京城,还是在对西夏的前线,军队都已经呈现出严重腐败的状态了"-----终于说点东西了."不注重训练,缺乏纪律约束"是吧?你后面举了例子,我们倒来看看你举的例子是能证明"朝廷对于军队素质的忽视"\"不注重训练,缺乏纪律约束"呢,还是正好相反呢?!
“(大中祥符二年)先是,诸军校御众严紧者,至迁改日,所部兵即慢易,不与用力般移。其宽弛贪黩者,乃共津送,馈遗钱物。军政如此,无所惩劝。”------我就奇怪啊!<<长编>>中明明一整段一个完全的奏文和处理结果,到你这为什么就只掐一段出来呢?难道整段就这么不能见天日吗?我们还是看全文吧!"先是,髃臣奏:「諸軍校御觽嚴緊者,至遷改日,所部兵即慢易,不與同力般移。其宽弛貪黷者,乃共津送,饋遺錢物。軍政如此,無所懲勸。乞自今廂主以下至指揮使,員僚或轉補出營者,並量定般移人數,敢慢易則嚴斷之,仍禁止其饋遺。」丁丑,詔殿前、侍衛、軍頭司,宣徽院,並依奏施行。"------发现问题就马上提出对策并实施以改正,这是朝廷对于军队素质的忽视呢还是重视呢?这是缺乏纪律约束呢还是加强纪律约束呢?!
"是月,皇城司奏,察访御龙直班院副指挥使吕遇日暮醉归,马逸不能制,百姓石谦为马践伤。又言时常本班将士无故不出,令不能禁。上曰:‘可下开封府按问。’因谓王旦等曰:‘禁军将士,无故不令出班,故每班置市买二人。太祖朝法令严肃,无敢犯者。太宗时稍从宽贷,亦安敢醉酒驰马!"-----我就又奇怪了,违反军纪的被绳之以法,甚至还惊动了皇帝和执宰.这到底是缺乏纪律约束呢还是典型的纪律约束呢?是朝廷对于军队素质的忽视呢还是重视呢?还有,你再次割裂引用了,难道最后这句"旦等言此皆驍勇之士,正當因事戒約,上然之。"就这么让你难堪?请问这又是缺乏纪律约束呢还是加强纪律约束呢?是朝廷对于军队素质的忽视呢还是重视呢?
"乙丑,诏:‘诸军故断手足以避征役及固徙便郡者,自今决讫,并隶本军下名,罪重者从重断,伤残甚者决配本乡五百里外牢城。’从知升州张泳之请也。”-----这是典型的申明军纪,加强管理,拜托这是缺乏纪律约束呢还是加强纪律约束呢?是朝廷对于军队素质的忽视呢还是重视呢?难道这么明显的东西还要颠倒是非?
“(大中祥符六年)诏京城徼巡宜参用马步军士。时巡卒三人,因寒食假质军装赌博,既不胜,遂谋以五鼓未尽伺击陌上行人,弃尸河流,取衣物贸易,以赎所质。上曰:‘太宗朝巡警兼用马步卒,盖营校不同,可以相互觉察。’遂复其制焉."------又是一个发现问题就马上提出对策并实施以改正并且违反军纪的被绳之以法,甚至还惊动了皇帝和执宰的例子.怎么你说了半天例子所证明的全是和你要说的相反的?
"丙戌,令枢密院取诸军尝历战阵,箭镞在体者,籍数以闻。先是,诸军取箭镞者皆被赏,马知节言:‘臣累曾中镞,若伤骨者即死,不到骨者登时出之,岂有累年在肌肤者。但近例出箭镞即补小校,此特贪其进改,故为妄冒耳。今若不欲穷诘,望止赏以金帛,不行迁转,则诈伪自息。"-----我发现你真是割裂引用的好手,按照自己的需要剪接资料显得很有水平是吧?后面一半"上曰:「此當檢視,儻非妄冒,亦當如前例賞之,無使濫可也。」(二年二月,發諸路取箭鏃醫人赴闕。)"就又被你剪掉了!拜托把被你剪到的加上去,这是缺乏纪律约束呢还是加强纪律约束呢?是朝廷对于军队素质的忽视呢还是重视呢?宋真宗倒很实事求是,这个剪接材料的手段倒是很恶心.
"“(景佑二年)又诏:‘施州义军,如闻多雇人代戍,既不时教阅,复私加役使。其令监司察视,违者以私役防兵论。’”-------施州义军是啥?啊?!
"十二月癸未,诏缘边招讨司,战士有市首级而冒赏者,论以军法."------都论以军法了,还要怎么着?这是缺乏纪律约束呢还是加强纪律约束呢?
"但是,西北方面的战事一旦结束,宋朝上下便重新将军队的建设罔顾脑后,令刚刚回升的战斗力再次下降。这样下来,到徽宗朝,宋军的腐化便已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其后,江、浙盗起,攻陷州邑,东南将兵,望风逃溃,无复能战。”------这话里真是错误连天,让人喷饭."西北方面的战事一旦结束"?西北战事是什么时候结束的?你知道不知道?不知道就不要胡说.徽宗朝西军和西夏打得那么激烈,到你嘴里就没了?古龙骨\仁多泉\靖夏城\藏底河\统安城这些战役都哪去了?不存在?!直到宣和元年刘延庆突击鸣沙城,此后徽宗的注意力转到燕云,西北战事才告一段落.宣和元年是什么时候了?!还引用呢?人家明明写的是"东南将兵",就给扩大大整个宋军头上去了.知道东南军在宋代的数量和地位吗?以偏概全学得不错啊!
"由此可见,宋朝从一开始,就使军事制度走入歧途,想借此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可惜错误的理念却直接导致了难以挽回的结局。"------再次来不证自明是吧!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宋朝的对外战争屡战屡败,甚至连国内数十人的农民起义,也常常使得宋王朝手忙脚乱。"------对外战争屡战屡败的宋朝生存了320多年.看来对手太"仁慈"是吧!宋朝对外战争叫屡战屡败,那那些输得更多的对手辽夏金该叫什么呢?
国内数十人的农民起义?宋的重兵都在对外,国内放的兵力本来就少,许多地方连兵都没有.数十人的土匪集团自然能猖狂一下.不过正好可以看到,宋代对内统治兵力如此薄弱,规模跨几省的大农民起义反而没有,这说明什么呢?
"其结果,就是在丢失领土的同时还要送出大量岁币贿赂敌手"-----土狗没见过钱,给他几个硬币就当是"大量"了,却不知道这几个硬币在榷场上都给宋赚回去了,土狗还要倒贴钱.
"疏于军队建设、对军事制度的错误长期熟视无睹的宋王朝,不仅没有保住统治的稳定,甚至连自身的统治基础也丧失掉了。"------疏于军队建设、对军事制度的错误长期熟视无睹的宋王朝居然在战场上获得了大部分战役的胜利,生存了320多年,是宋王朝错了还是硬要扣"疏于军队建设、对军事制度的错误长期熟视无睹"的大帽子的家伙错了?
说战斗力,不能不结合战役谈.就拿作者说的战斗力下降最严重的仁宗时代,就拿当时宋军的败仗说事.我们看到了什么?三川口之战元昊的十万大军和刘平的万余宋军对摆却月阵正面硬碰,结果一天打下来居然没打过宋军.好水川之战元昊的十万大军设伏伏击行军状态的一万八千宋军,还是一天打下来,居然还是没吃掉宋军,居然打成了杀伤相当,不但被宋军的援军救出了残存的部队,夏军自己还失去了继续进攻的能力.这就是作者说的"战斗力下降到了历朝中空前衰弱的程度"的宋军!?那么元昊的西夏军我们该怎么评价呢?垃圾豆腐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