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项羽与韩信孰弱孰强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5 19: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荒原颇黎于2004-11-05, 17:50:02发表
让小可来讲两句:  
诸位台就不要再一味地争论项羽和韩信孰强孰弱了,其实他们各有所长罢了。(不过他们俩谁也不是帅才)
项羽那种“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慨和“力拨山兮”的勇武就比较值得我们学习。只是他刚愎自用,不善权谋。所以当不了好的主帅。
而韩信则相反,(能忍受胯下之辱)他一直是我们心中忍辱负重的典范。又善机智谋略。但他的政治才能太差。(甚至于最后毁在一个女人手里)所以他最多不过是个良将。
放开二人——
我们身边像项羽那样的种硬骨头已经不多了,相反人们对韩信的学习要多一些,人们大多信奉“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处世之道。这可能与我们受儒学教育太深有关。但是一个社会里的“顺民”太多的话,那些“坏人”就要大肆乱搞了。一个国家里“顺民”太多的话也就经不起外强的打击了。
我们作为后人的,要施展鲁迅的“拿来主义”各取所长。
但作为我个人,我还是比较喜欢项羽~~``  

只是他刚愎自用,不善权谋



   这个也是前人的误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s7711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2
编号 1488
注册 2003-10-17


发表于 2004-11-5 19: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你断章取义还真没有说错,打仗是过家家吗?什么时候都可以以少破多,以少破多也是在一定形式下才可以,相反你什么优势都没有凭什么/?你要认为智谋可以决定一切的话,我也没有话说。 ”
既然你自己认输,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一个出色的将领,当他觉得无把握取胜时,决不会再与强敌交手。明知对手强大,还要硬着头皮打,只能说明他是匹夫之勇,英雄气短,他真应该有一次穿别人裤裆或者卧薪尝胆的经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5 19: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fs7711于2004-11-05, 19:32:19发表
“说你断章取义还真没有说错,打仗是过家家吗?什么时候都可以以少破多,以少破多也是在一定形式下才可以,相反你什么优势都没有凭什么/?你要认为智谋可以决定一切的话,我也没有话说。 ”
既然你自己认输,那就再好不过了。
不过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一个出色的将领,当他觉得无把握取胜时,决不会再与强敌交手。明知对手强大,还要硬着头皮打,只能说明他是匹夫之勇,英雄气短,他真应该有一次穿别人裤裆或者卧薪尝胆的经历。

首先,我来这里辩论不是为输赢,只是研究历史问题,如果你能让我改变观点或发现自己的不足,我真心谢谢你。
还有我写这些文章是为了阐明自己的想法,并且给我认为错误的观点纠正一下。不是为了压倒别人,有人认同我的观点或看了我的文章帖子有所想法,那么我的目的也到达了。
  要是认为自己正确或是辩论赢了,我没有什么意见,所求不同。


  你的观点,我要批驳一下,战场上不是别人强大你就可以不战的,如果这样那么优秀的将领不用考虑形式就可以维持不败(事实上不可能)。战争就是让你不想打或则输也要打,当然进攻比防守是要损失大些,所以孙子兵法才说:十则围,五则攻。
  一场没有把握的战争采取防守当然是最佳选择,但不是每次都有这样的机会,别人有几倍的兵力绝对优势,由不得你防守(防守也没有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5 21:1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18:57:15发表
这个很有争议,到底是不是韩信用计还是战败争议很大。我看像是韩信的车轮战,依仗自己兵多,消耗战斗力强部队的最好方法。

这不就是疲敌战术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5 21: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5, 21:19:00发表
这不就是疲敌战术么!

史记写的不详细,只好后人乱猜了。有说寒心被项羽击败,后来其他诸侯再战,项羽军连续作战才败;有说是寒心假败,引诱项羽追赶,攻其两翼,把项羽击败。
  单纯从史料看,诈败没有依据,被项羽击败好象也有夸张。我认为是车轮战,连续和项羽作战,消耗其兵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5 22:0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1:30:05发表
史记写的不详细,只好后人乱猜了。有说寒心被项羽击败,后来其他诸侯再战,项羽军连续作战才败;有说是寒心假败,引诱项羽追赶,攻其两翼,把项羽击败。
  单纯从史料看,诈败没有依据,被项羽击败好象也有夸张。我认为是车轮战,连续和项羽作战,消耗其兵力。

车轮战不是疲敌战术么?
这不就说明项羽中计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5 22: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5, 22:03:11发表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1:30:05发表
史记写的不详细,只好后人乱猜了。有说寒心被项羽击败,后来其他诸侯再战,项羽军连续作战才败;有说是寒心假败,引诱项羽追赶,攻其两翼,把项羽击败。
  单纯从史料看,诈败没有依据,被项羽击败好象也有夸张。我认为是车轮战,连续和项羽作战,消耗其兵力。

车轮战不是疲敌战术么?
这不就说明项羽中计了。

项羽要杀出包围,不战行吗?史记记载项羽当时兵少粮尽,不打等着饿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5 22:2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2:06:07发表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5, 22:03:11发表
[quote]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1:30:05发表
史记写的不详细,只好后人乱猜了。有说寒心被项羽击败,后来其他诸侯再战,项羽军连续作战才败;有说是寒心假败,引诱项羽追赶,攻其两翼,把项羽击败。
  单纯从史料看,诈败没有依据,被项羽击败好象也有夸张。我认为是车轮战,连续和项羽作战,消耗其兵力。

车轮战不是疲敌战术么?
这不就说明项羽中计了。

项羽要杀出包围,不战行吗?史记记载项羽当时兵少粮尽,不打等着饿死? [/quote]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项羽兵少粮尽了呢,不就是一开始项羽的战略有问题,政治失败等造成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18:45:00发表
封诸侯不是策略

项羽在封诸侯的时候就埋下天下大乱的隐患。比如说张耳、陈余从形同兄弟到势不两立就是项羽一手造成的。封诸侯没什么问题,但不能比较好的平衡各方利益,这个问题就大了。
另外在对待熊心的问题上又是项羽的一大昏招,导致政治上项羽又失去了不少人的支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tension

Rank: 1
组别 游客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31
帖子 105
编号 6971
注册 2004-4-22


发表于 2004-11-6 01:4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对项羽和韩信的比较应该主要是比他们的军事能力,“后人把韩信当成一代战神,却忽略项羽!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战争观偏僻的地方!”,怎么现在又开始比战略比政治了?
项羽和韩信不是同一级别的人,项羽是君主,韩信不过是一个将领而已,所以全方位的比较是不合适的。要比战略比政治,应该把项羽和刘邦比才对,说项羽这个那个战略失误,汉军又如何如何正确,可这些对比不能放在项羽和韩信的对比里面。汉军中韩信的角色就是领兵打战的,有刘邦自己和那一大帮谋臣,韩信在汉军的战略方向上能有多大的影响力?比较项羽和韩信的政治智慧,应该把整个汉军的表现和韩信自己的表现区分开来,其实看看韩信自己的表现,政治方面他其实和项羽是“不分伯仲”的。最明显的就是要求封假齐王这件事,你韩信要做功臣干这事招人疑心,你要自立门户这事过早暴露野心,整个一个大傻事。后来封王到削权到赐死,实在看不出韩信有什么高明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了。

项羽的失败,我觉得还是在于他个人的个性上,他属于那种非常高傲的人,高傲到他无法栖身于任何一个君王之下,高傲到很少尊重自己的手下谋臣将领的自尊和对权力财富等的要求,高傲到很难听得下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个性就决定了他最终的失败。如果他是一个已经稳定的王朝的继位者,或许他能成为汉武帝似的有作为的帝王,可惜他生在这样一个乱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6 10: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5, 22:27:32发表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2:06:07发表
[quote]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5, 22:03:11发表
[quote]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21:30:05发表
史记写的不详细,只好后人乱猜了。有说寒心被项羽击败,后来其他诸侯再战,项羽军连续作战才败;有说是寒心假败,引诱项羽追赶,攻其两翼,把项羽击败。
  单纯从史料看,诈败没有依据,被项羽击败好象也有夸张。我认为是车轮战,连续和项羽作战,消耗其兵力。

车轮战不是疲敌战术么?
这不就说明项羽中计了。

项羽要杀出包围,不战行吗?史记记载项羽当时兵少粮尽,不打等着饿死? [/quote]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项羽兵少粮尽了呢,不就是一开始项羽的战略有问题,政治失败等造成的。 [/quote]
问题很复杂,牵扯到整个楚汉甚至战国。不是简单几句失误就可以的。
项羽是有不少失误,同样刘邦也不少失误,仅用失误来表达太笼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6 10: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4-11-05, 23:05:12发表
项羽在封诸侯的时候就埋下天下大乱的隐患。比如说张耳、陈余从形同兄弟到势不两立就是项羽一手造成的。封诸侯没什么问题,但不能比较好的平衡各方利益,这个问题就大了。
另外在对待熊心的问题上又是项羽的一大昏招,导致政治上项羽又失去了不少人的支持。

如果是求稳定,当然要势力平衡,但是要统一天下,称霸天下,要的就是乱,不大乱怎么
大治?

  熊心的事迹等会就去写,回完帖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6 11: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tension于2004-11-06, 1:42:29发表
楼主对项羽和韩信的比较应该主要是比他们的军事能力,“后人把韩信当成一代战神,却忽略项羽!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战争观偏僻的地方!”,怎么现在又开始比战略比政治了?
项羽和韩信不是同一级别的人,项羽是君主,韩信不过是一个将领而已,所以全方位的比较是不合适的。要比战略比政治,应该把项羽和刘邦比才对,说项羽这个那个战略失误,汉军又如何如何正确,可这些对比不能放在项羽和韩信的对比里面。汉军中韩信的角色就是领兵打战的,有刘邦自己和那一大帮谋臣,韩信在汉军的战略方向上能有多大的影响力?比较项羽和韩信的政治智慧,应该把整个汉军的表现和韩信自己的表现区分开来,其实看看韩信自己的表现,政治方面他其实和项羽是“不分伯仲”的。最明显的就是要求封假齐王这件事,你韩信要做功臣干这事招人疑心,你要自立门户这事过早暴露野心,整个一个大傻事。后来封王到削权到赐死,实在看不出韩信有什么高明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了。

项羽的失败,我觉得还是在于他个人的个性上,他属于那种非常高傲的人,高傲到他无法栖身于任何一个君王之下,高傲到很少尊重自己的手下谋臣将领的自尊和对权力财富等的要求,高傲到很难听得下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个性就决定了他最终的失败。如果他是一个已经稳定的王朝的继位者,或许他能成为汉武帝似的有作为的帝王,可惜他生在这样一个乱世。

呵呵,其实我也不想扯这么远,不过很多人提出意见,总是要解释下吧

  好了,写完帖子在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6 11: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tension于2004-11-06, 1:42:29发表
楼主对项羽和韩信的比较应该主要是比他们的军事能力,“后人把韩信当成一代战神,却忽略项羽!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战争观偏僻的地方!”,怎么现在又开始比战略比政治了?
项羽和韩信不是同一级别的人,项羽是君主,韩信不过是一个将领而已,所以全方位的比较是不合适的。要比战略比政治,应该把项羽和刘邦比才对,说项羽这个那个战略失误,汉军又如何如何正确,可这些对比不能放在项羽和韩信的对比里面。汉军中韩信的角色就是领兵打战的,有刘邦自己和那一大帮谋臣,韩信在汉军的战略方向上能有多大的影响力?比较项羽和韩信的政治智慧,应该把整个汉军的表现和韩信自己的表现区分开来,其实看看韩信自己的表现,政治方面他其实和项羽是“不分伯仲”的。最明显的就是要求封假齐王这件事,你韩信要做功臣干这事招人疑心,你要自立门户这事过早暴露野心,整个一个大傻事。后来封王到削权到赐死,实在看不出韩信有什么高明的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了。

项羽的失败,我觉得还是在于他个人的个性上,他属于那种非常高傲的人,高傲到他无法栖身于任何一个君王之下,高傲到很少尊重自己的手下谋臣将领的自尊和对权力财富等的要求,高傲到很难听得下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个性就决定了他最终的失败。如果他是一个已经稳定的王朝的继位者,或许他能成为汉武帝似的有作为的帝王,可惜他生在这样一个乱世。

战略难道不属于军事范畴么。“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这个伐交算不算政治。项羽在这两方面做得怎么样。当然韩信的政治也不怎么样,呵呵。
阁下说得没错,项羽这个人的个性是在不咋地,如果你和他在一起,你会和他交朋友并帮助他么。谁都不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6 11:1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6, 10:59:31发表
如果是求稳定,当然要势力平衡,但是要统一天下,称霸天下,要的就是乱,不大乱怎么
大治?

  熊心的事迹等会就去写,回完帖子。

“不大乱怎么大治”,可惜乱起来之后没有治下去。
阁下把项羽的那种义气分封说成了战略分封,为的就是等着各地乱起来,不知有何根据。
结果各地是乱起来了,而且都团结到刘邦身边一致打他,这样的战略很高深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18:45:00发表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4-11-05, 15:41:02发表
[quote]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11:58:33发表
你这个说的没有依据,项羽为天下主宰,什么时候只看战场了?
只是失败者资料少而已。

项羽确实曾经是天下主宰,但是他解决问题的方式仅仅是依靠战场决战,从来没有对全局有过任何判断,没有任何战略规划,这就是说他眼睛只盯着战场的原因。对于刘邦集团的各种行动,他有什么应对?无非是发兵而已,英布叛变就发兵进攻、田横叛变也是发兵进攻、彭越在背后袭扰还是发兵进攻。归根到底,项羽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进攻,结果还不是敌人越打越多,最后众叛亲离。

记载项羽情况的资料不算少,史上争夺天下失败的人多不胜数,但他们对形势判断如何、战略规划如何都有记载,偏偏项羽没有,难道全世界都和项羽过不去?别忘了太史公对项羽很有好感,还破例把他的传记定为“本纪”。

项羽为天下主宰的时候,全是用兵?封诸侯不是策略,把刘邦堵在汉中不是计策,封将领打击原来的诸侯不是政治策略,关键是误信前人之言认为是胡闹。
  比如我问你,当时换了你又可以又什么好方法?比如彭越你不发兵又能怎么样?
   
  史记记载项羽是有一定个人取向的,这个承认吧?很多东西来体现项羽的豪爽与勇武,有些细节还是体现很多谋略,只是太零散,没有人注意。实际上楚汉的谋略真正记载有多少?范增没有人否认他的头脑吧?整个记载中他只有4次出计谋,韩信的计谋也很少,后人附会的很多。刘邦的计谋也大多是后人附会或研究的结果。
  项羽近来已经有很多人研究,也慢慢有了大致轮廓,比如菜九段的文章,没有人研究或自己没有看过不能说就是没有。 [/quote]
封诸侯恰恰不是使用策略,而是愚蠢。自己辛辛苦苦打下天下,结果建立了一个松散的联盟,各个国家之间都是平等的,项羽自己也是王,从法理上根本不高于其他王。选择各国的王也毫不顾及利益和法理。把自己名义上的主公芈心封到偏远地区,最后还杀掉,给人落下口实。把刘邦封到汉中,一没有履行约定,二又让刘邦部下普遍怀有要打回老家的斗志,又是愚蠢的举措。把对自己有过帮助、又没有什么大错的齐王田市贬成胶东王,却把他的部下封为齐王。还把自己封的韩王韩成杀掉,令张良完全倒向刘邦。这些举动只能说明项羽完全没有政治头脑,到某人口中却成了策略,岂不幽默?

把刘邦堵在汉中又成了计策?地方总要派几个人把守吧?偏偏派了章邯他们三个,世人都知道秦人恨他们投降送死了几十万秦军子弟,有情况的时候谁会为他们卖命?后来韩信下三秦的顺利不正好证明了他派章邯等人堵刘邦是愚蠢的吗?更重要的是,项羽根本没有对刘邦出击的可能性和力度有过足够的心理准备。

司马迁有个人取向,但在记载史实的时候不存在有所取舍。他的职业道德比郭、翦之辈强得多了。此外,如果你把谋略仅仅理解成演义上的“用计”,那就没什么好辨的了。张良、陈平使用了哪些奇谋,史册上记载也就那么几条,但本集团的结果是最好的证明;项羽对谋略的运用如何,他的结局是最好的证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5, 18:54:16发表
刘邦和项羽的形式不同,刘邦有安定的后方,多次失败有人提供兵粮。地理形式上,有险要的地势可以和项羽对峙,项羽进攻刘邦不但要攻克险要地势,还要经过梁地,而梁地有彭越打游击战,骚扰粮道后路。英布传中随何分析的青清楚楚,后人怎么反而视而不见呢?
  而项羽当时的形式,多路诸侯会师,大本营的周殷背叛,这还能再打吗?
  回江东,这个历来有争议。不少学者认为是为了避免战火引到家乡,就算不是因为这个
整个编制军团的消失,回到江东有多少胜迹?

那么项羽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建立一个安定的后方?失败时为什么一败而亡?为什么总是有人背叛?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担任集团的领袖,失败还要怪客观原因?不愿让战火烧到江东的说法也够幽默的,战火都烧到大半个中国了,有志于天下者眼睛还盯着自己的家乡,无怪乎会被别人说“沐猴而冠”了。刘邦几次输得差点丢掉老命,还不是坚持下来了?如此看来,项羽的意志力远不如他的体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1-6 12: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某以为韦将军对“将”的要求太高了,太苛刻了。您那个应该是对“帅”的要求

所以,偶认为说项羽不止是优秀的战场指挥官,也是天下名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6 12: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项羽确实是天下名将,可要是和韩信比,还是差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11-06, 12:00:07发表
某以为韦将军对“将”的要求太高了,太苛刻了。您那个应该是对“帅”的要求

所以,偶认为说项羽不止是优秀的战场指挥官,也是天下名将

项羽身为集团的领袖,现在用“帅”来要求他已经算低了。天下名将也算不上,对于单场战役项羽基本可以应付得不错,要掌握全局则根本不行,所以他最多只能算一个独当一面的战场指挥官,战场以外的任何事都超过他能力以外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s7711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2
编号 1488
注册 2003-10-17


发表于 2004-11-6 13: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所以他最多只能算一个独当一面的战场指挥官,战场以外的任何事都超过他能力以外了。”
而且他打的仗,必然是速决战,如果在短时间内他不能战胜对手,最后失败的肯定是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6 14: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6, 11:16:55发表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6, 10:59:31发表
如果是求稳定,当然要势力平衡,但是要统一天下,称霸天下,要的就是乱,不大乱怎么
大治?

  熊心的事迹等会就去写,回完帖子。

“不大乱怎么大治”,可惜乱起来之后没有治下去。
阁下把项羽的那种义气分封说成了战略分封,为的就是等着各地乱起来,不知有何根据。
结果各地是乱起来了,而且都团结到刘邦身边一致打他,这样的战略很高深么!

在这里项羽的封王没有什么义气的因素,完全为自己的利益进行的分封。在这里对刘邦的低估是主要失误的地方,其他都可圈可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6 14: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4-11-06, 11:30:51发表

封诸侯恰恰不是使用策略,而是愚蠢。自己辛辛苦苦打下天下,结果建立了一个松散的联盟,各个国家之间都是平等的,项羽自己也是王,从法理上根本不高于其他王。选择各国的王也毫不顾及利益和法理。把自己名义上的主公芈心封到偏远地区,最后还杀掉,给人落下口实。把刘邦封到汉中,一没有履行约定,二又让刘邦部下普遍怀有要打回老家的斗志,又是愚蠢的举措。把对自己有过帮助、又没有什么大错的齐王田市贬成胶东王,却把他的部下封为齐王。还把自己封的韩王韩成杀掉,令张良完全倒向刘邦。这些举动只能说明项羽完全没有政治头脑,到某人口中却成了策略,岂不幽默?

把刘邦堵在汉中又成了计策?地方总要派几个人把守吧?偏偏派了章邯他们三个,世人都知道秦人恨他们投降送死了几十万秦军子弟,有情况的时候谁会为他们卖命?后来韩信下三秦的顺利不正好证明了他派章邯等人堵刘邦是愚蠢的吗?更重要的是,项羽根本没有对刘邦出击的可能性和力度有过足够的心理准备。

司马迁有个人取向,但在记载史实的时候不存在有所取舍。他的职业道德比郭、翦之辈强得多了。此外,如果你把谋略仅仅理解成演义上的“用计”,那就没什么好辨的了。张良、陈平使用了哪些奇谋,史册上记载也就那么几条,但本集团的结果是最好的证明;项羽对谋略的运用如何,他的结局是最好的证明。

韦先生的学问一直让我佩服,这里怎么这么多偏见呢?
  封诸侯是权益之计,而且在降章邯的时候已经分好利益和地盘,诸侯才跟他进关,否则他凭什么让诸侯听他指挥?就是因为打败秦军?没有足够的利益,谁听他的?
  封诸侯是看自己的利益,不是什么道德,有关于不义不信什么这里不讨论。项羽在刘邦上是一生最大的失误而丢了天下。但是他把刘邦封在汉中不是谋略?让章邯堵他不是谋略和考虑天下形式?只是低估了刘邦,和刘邦的好运而已。
  对于怀王的问题,可以看我的新作。里面有分析。
  对齐王本就是对付田荣的,封齐将就是让他和田荣对抗。项羽封王的战略一直是大的势力分成几块,让他们互相矛盾,自己削弱实力(当然有人把他看成项羽走历史倒退,战国7雄不够,还封18个,这样读书实在没话说)。
  杀韩王是因为,项羽与之约让其限制张良不帮助刘邦,韩王伪约,项羽派其他人为韩王对付刘邦。
  
  你认为项羽封王没有什么名义的控制权,但是你想想各路诸侯有自己势力军队,你怎么控制?你要当皇帝谁服?不封王,诸侯一起打,死的更早。
  对秦地,你不派章邯派谁,实际刘邦出来的不是这么容易,项羽也不只是派章邯,还派了三万楚兵以及其他诸侯人马监视,关键后来这些兵力让项伯调走了。事实证明章邯对刘邦的抵抗超过任何人,主要是因为章邯的军队不在了,,手下都是新兵又少。


  史记没有取舍那可笑了,莫非司马迁什么都写到史记中?个人的取舍少不了。
  楚汉战争项羽的战斗几乎找不到多少,各路刘邦手下更是很少有和项羽交手的记录。今人考证,很多将领后来封侯却没有相应的战绩,不奇怪吗?
  谋略当然不是仅仅用计,这也是我反对项羽不懂谋略的地方。
  如果结局可以证明一切的话,那只能认为蒋介石无谋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6 14: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4-11-06, 11:38:20发表

那么项羽为什么不能为自己建立一个安定的后方?失败时为什么一败而亡?为什么总是有人背叛?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担任集团的领袖,失败还要怪客观原因?不愿让战火烧到江东的说法也够幽默的,战火都烧到大半个中国了,有志于天下者眼睛还盯着自己的家乡,无怪乎会被别人说“沐猴而冠”了。刘邦几次输得差点丢掉老命,还不是坚持下来了?如此看来,项羽的意志力远不如他的体力。

谁说项羽没有稳定的后方?项羽5年的楚汉战争,后勤哪来的?
  只是因为刘邦占据险要地势,项羽拿不下他,自己进攻又受彭越骚扰。最后,寒心在北边,以及英布在南边完成战略包围,实力耗尽而完。
  
项羽说的那句话,只是政治宣言,项羽的手下不想回家?项羽只是顺应大家的心愿,而且项羽要回去解决怀王。这里看我的新作。
  说项羽缺意志力也可以,反正他看败局以定,就不愿意苟生。个人想法不同,有人认为他是不贪生怕死,你认为他缺意志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6 14: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闲者于2004-11-06, 12:10:47发表
项羽确实是天下名将,可要是和韩信比,还是差点。

说差要拿出证据或论证,不能认为寒心花样多,计用的多,战争能力就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6 14: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4-11-06, 12:32:08发表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4-11-06, 12:00:07发表
某以为韦将军对“将”的要求太高了,太苛刻了。您那个应该是对“帅”的要求

所以,偶认为说项羽不止是优秀的战场指挥官,也是天下名将

项羽身为集团的领袖,现在用“帅”来要求他已经算低了。天下名将也算不上,对于单场战役项羽基本可以应付得不错,要掌握全局则根本不行,所以他最多只能算一个独当一面的战场指挥官,战场以外的任何事都超过他能力以外了。

灭秦收服诸侯是单单战场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6 14: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fs7711于2004-11-06, 13:53:57发表
“所以他最多只能算一个独当一面的战场指挥官,战场以外的任何事都超过他能力以外了。”
而且他打的仗,必然是速决战,如果在短时间内他不能战胜对手,最后失败的肯定是他。

你知道巨鹿战打多久吗?项羽和章邯对峙了6个月。速战?笑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s7711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2
编号 1488
注册 2003-10-17


发表于 2004-11-6 16: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6, 14:41:12发表

QUOTE:
原帖由fs7711于2004-11-06, 13:53:57发表
“所以他最多只能算一个独当一面的战场指挥官,战场以外的任何事都超过他能力以外了。”
而且他打的仗,必然是速决战,如果在短时间内他不能战胜对手,最后失败的肯定是他。

你知道巨鹿战打多久吗?项羽和章邯对峙了6个月。速战?笑话

我看这个笑话确实不小,项羽什么时候在巨鹿呆了半年?别外哪本军事书上的巨鹿之战有半年之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4-11-6 17: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fs7711于2004-11-06, 16:28:46发表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6, 14:41:12发表
[quote]原帖由fs7711于2004-11-06, 13:53:57发表
“所以他最多只能算一个独当一面的战场指挥官,战场以外的任何事都超过他能力以外了。”
而且他打的仗,必然是速决战,如果在短时间内他不能战胜对手,最后失败的肯定是他。

你知道巨鹿战打多久吗?项羽和章邯对峙了6个月。速战?笑话

我看这个笑话确实不小,项羽什么时候在巨鹿呆了半年?别外哪本军事书上的巨鹿之战有半年之说? [/quote]
章邯降楚是二世三年七月,项羽打的巨鹿之战是二世二年12月开始度河作战的,秦军围巨鹿是9月。
  
  自己算算,或是自己查史书。实在不想为这些没有争议的问题讨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暗夜密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0
编号 17890
注册 2004-9-17


发表于 2004-11-6 18: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4-11-06, 14:37:20发表
说差要拿出证据或论证,不能认为寒心花样多,计用的多,战争能力就强。

根阁下讨论了这么多,阁下都忘了。阁下说我拿不出证据,可阁下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项羽比韩信强么。韩信和项羽的唯一一次正式交战就是该下之战,被韩信使了一把疲敌战术,可阁下说这是非战之罪,因为项羽兵太少。可项羽的兵为什么这么少,不就是因为他在一开始的战略有问题,可阁下却说成那是项羽的谋略(失败的谋略)。
刚开始和阁下讨论,以为阁下能客观看历史,可现在感觉阁下整个就是项羽的fans。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4 05: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60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