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明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9-9-21 16: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9-21 16:25 发表

这个不能解释南明的问题,我觉得立国百年后,当时的宋和明的内部腐败程度都相当,尽管如此,却仍处于集权国家的上升阶段,这才是宋南撤站得稳,而明站不稳的原因,因为明朝南撤时立国已逾两百多年,不可能站稳了。

老大。。。

我们讨论的明,是于谦时代的。

难道您指土木堡是百年之后的时代?

论时间,明朝到土木堡不过80年而已,而宋朝到南迁已经有160年了~差一倍呢!

论政治,明英宗时代刚刚经过仁宣之治,北宋的相对应时间应该是英宗神宗时期吧

[ 本帖最后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9-9-21 16:3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中野鹤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21
帖子 594
编号 61477
注册 2006-3-6


发表于 2009-9-21 16: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朝臣同心角度上看,
“靖康”的不幸在于北宋内部经历了一场激烈而持久的党争
“土木堡”的幸运在于明朝的党争还要等一百多年才到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9-9-21 16: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云中野鹤 于 2009-9-21 16:53 发表
从朝臣同心角度上看,
“靖康”的不幸在于北宋内部经历了一场激烈而持久的党争
“土木堡”的幸运在于明朝的党争还要等一百多年才到来

是的~

变法与否,其实就是一场换了形式的党争。

李纲固有于谦之能,但一旦金兵退了,他就被党争吞噬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9-21 17: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于谦也被搞定了,不过区别在于,金兵主要是自己退走的,前期推进过快,占领开封还不成熟,而明军确实是把蒙古人打残了。

在对外作战上,明军还是保持了比较长时间的优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平生最爱周公瑾

平襄伯
保信军节度使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1001
帖子 6814
编号 53812
注册 2005-11-24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09-9-21 17: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于谦被搞定都是哪一年的事儿了?

也先的主力也未受到多大的损失,也可以算是主动撤走的。

关键还是在于,明朝当时的调动能力和团结能力远高于宋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qi1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5
编号 292307
注册 2008-9-26


发表于 2009-9-21 20: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元叹 于 2009-9-15 14:02 发表

借兵平乱,并且在乱平之后,既没有失去政府的控制,也没有给回纥可乘之机,这本身就说明了此次外交政策的成功。但说实话,这次外交的成功基础,是唐朝军队的军事实力。一切的外交,都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

真有够无耻的,城池归李家,子女归叶护这么肮脏的交易也敢提成功,唐朝还敢提有脸?唐朝对回纥还有优势,敢问一句唐朝接二连三出嫁给回纥的真公主是去向回纥宣示国威去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克西姆斯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8
编号 87925
注册 2006-10-19


发表于 2009-9-21 23: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金庸的《袁崇焕评传》?

这个还是不提也罢~说实在的,老金的历史功底还是差了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09-9-22 11: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最有骨气,死得最快
以崇祯为典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09-9-22 12: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老金的历史何止差了一点两点, 比轩辕的许多人都差的远, 其实老金最善于的是编排故事情节,放今天就是一个很好的编剧啊!

[ 本帖最后由 congwanshui 于 2009-9-22 12:5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qjy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337274
注册 2009-8-30


发表于 2009-9-23 20: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fahren 于 2004-5-26 21:48 发表

冲冠一怒为红颜....
没有气, 哪冲得了冠? 而且肯定是骨子里冒出来的, 才可以有"冲冠"神力. 所以吴大帅的"骨气"可见一斑

这么说也蛮有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jjtxdl
(茶几上的杯具)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6
编号 330108
注册 2009-7-20


发表于 2009-9-23 20: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应该更需要头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nqiuchunqiu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6
编号 334442
注册 2009-8-13


发表于 2009-9-30 12: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发表于 2004-7-18 11: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请不要搞笑,历史是严肃的
赞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otin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489
注册 2003-9-5


发表于 2009-10-2 12: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終明一朝,不和親,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zy0274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4
编号 56773
注册 2006-1-4


发表于 2009-10-2 15: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不是特别有骨气,是终其一朝不敢和谈,和亲(自宋以后,民间压力太大,谁一提议和那就是秦侩,看言官怎么弹劾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jxj032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342617
注册 2009-10-10


发表于 2009-10-11 00: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言官力量很强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4 14: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晓晓 于 2004-7-18 22:15 发表
不过,明朝的皇帝是个个短命的~~~~~这点大家承认吧

就是皇帝追求梦想中的长生不老,结果把正权都放任给了宦官了~~~~~

承认什么啊,太祖71岁,成祖65岁,怎么叫都短命。再说活得长又怎样,看看康熙乾隆晚年昏庸到什么地步吧
宦官再掌权也是为皇帝代劳(顺便干点坏事)而且总时间还不到明代十分之一的时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4 14: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nger009 于 2004-8-15 13:38 发表

比起明朝是好很多啦!明朝的宦官太多!而且每个都会武功很厉害!
随时可以拿皇帝的性命啊!你说是唐朝好还是明朝好呢!我要是皇帝
我就喜欢再唐朝出生!不喜欢再明朝

你看的是武侠片还是史书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4 14: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佩剑公主 于 2004-7-18 13:11 发表
中国的闭关锁国源于明王朝

你是满人吧,能掩饰的就掩饰,不能掩饰就把罪过都推到明朝头上。明朝一直保持着和西方的交流,还有对与外来事物不卑不亢的态度,繁荣的海上贸易,哪点闭关锁国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鹧鹄仔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1
编号 24327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9-12-4 14: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于 2009-9-21 17:28 发表
于谦被搞定都是哪一年的事儿了?

也先的主力也未受到多大的损失,也可以算是主动撤走的。

明军没有选择坚守,而是全军开出城外与瓦剌决战的,战况相当激烈,瓦剌损失很大后才撤军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4 15: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鹧鹄仔 于 2009-12-4 14:44 发表

你是满人吧,能掩饰的就掩饰,不能掩饰就把罪过都推到明朝头上。明朝一直保持着和西方的交流,还有对与外来事物不卑不亢的态度,繁荣的海上贸易,哪点闭关锁国了

首先,对于你的讨论语气提出严肃警告。

其次是回帖:

明朝一直保持着和西方的交流?那个“寸板片帆不许下海”的禁海令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这不是闭关锁国,那不知道什么叫闭关锁国。

明朝前期的海上贸易,基本上是停滞状态,直到嘉靖年间,仍以走私为主,而一旦被抓获,就是重则处死、轻则充军。在这种情况下,说什么“繁荣的海上贸易”,真不异于痴人说梦。

明朝开海禁,是在隆庆年间,但这次开海禁,也不是全面敞开,商人不但要申请引票(也就是资质),而且在交易地点、出海船只数量上都有严格限制。

说到和西方的交流,举个例子来说吧,葡萄牙初至中国,以进贡为名,而广州总督以“大明会典,并无此国入贡”,因上奏请示,结果朝廷的指示是“照值收购,贡使遣归”,其后葡萄牙人盘踞广东,虽然民间乐与为市,但朝廷始终严厉禁止通番。后来葡萄牙人因民间纠纷而多行劫掠,明朝遂派军驱逐。葡人被驱逐后,南海“应贡蕃夷,皆以佛郎机故,一概阻绝,船货不通”,后来又发诏令,明确表示:“凡以往朝贡诸国,仍许照旧来粤,惟佛郎机不在其内”。

这就是所谓的一直保持的和西方不卑不亢的交流?其实,明朝的这种反应,和清朝在鸦片战争前的反应毫无二致。

中国政治的内敛,始自明朝(也有学者说是宋朝,但宋朝的内敛,是因为外力压迫,使得宋朝无力向西、北两面扩张,非不为也,实不能也,相反,当宋朝失去了西、北方的扩张后,于是转身面向东南,面向大海,南宋中国海洋贸易才是真正的繁荣,但到了明朝,来自外面的压迫已经消失,但国家已经失去了向外扩张的兴趣,转向了内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congwanshui
(超级大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
帖子 2624
编号 82197
注册 2006-9-8
来自 湖北


发表于 2009-12-4 15: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政治的内敛,始自明朝,这个说法我觉得不对;

中国虽然有很多临海的国土, 但历朝历代对海洋的依赖都很小,由于海洋技术力量的薄弱,海上的贸易都不算活跃,南宋也就是基于国土的狭小,才有了海上的贸易,但是总的来讲,历朝历代被称为海洋内敛也不为过,只不过是程度上的区别,明朝的海上贸易还是比较繁荣的,不比清朝的封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4 15: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congwanshui 于 2009-12-4 15:44 发表
中国政治的内敛,始自明朝,这个说法我觉得不对;

中国虽然有很多临海的国土, 但历朝历代对海洋的依赖都很小,由于海洋技术力量的薄弱,海上的贸易都不算活跃,南宋也就是基于国土的狭小,才有了海上的贸易,但是总的来讲,历朝历代被称为海洋内敛也不为过,只不过是程度上的区别,明朝的海上贸易还是比较繁荣的,不比清朝的封闭。

所谓内敛,是整体的内敛,是整个民族性格的内敛,而不仅仅是对海洋的内敛。

当然,中国历代对海洋的依赖都比较小,但他们渴望和外界交流的心态却非常强。汉唐就不必说了,宋朝由于西北被遮断,从而发展起来了海上丝路,这也表明他们的一种心态。元朝更不必说了,自古东西方交流,未有超过元朝的。

但从明朝开始,这种渴望与外界交流的心态就没有了,开始转向了自身。这不但是政策上的转变,也是思想上的,性格上的。

明朝的海上贸易和清朝比,自然是繁荣的,因为清朝根本就没有海上贸易。但从历史发展上来看,其实明朝和清朝是某些方面是一脉相承的。明朝做得稍为好一些,而清朝做的更差一些,其实只不过是这种思想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

所以,我在《近代史随想》的那个帖子里就说了,鸦片战争的失败,其实早肇因于明朝之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375869216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4
编号 345548
注册 2009-11-1


发表于 2009-12-4 16: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鸦片战争怪明朝?楼上你高论,上一个朝代的政策你下一个朝代用不用只你自己的事吧?隋不就是个例子?明朝有那么封闭的去锁国吗?先进的火器不是外面买来的?清朝为什么要锁国?还不是怕外来的先进思想影响到他的家奴?我只能感叹明朝没能赶上大航海时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2-4 16: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375869216 于 2009-12-4 16:09 发表
鸦片战争怪明朝?楼上你高论,上一个朝代的政策你下一个朝代用不用只你自己的事吧?隋不就是个例子?明朝有那么封闭的去锁国吗?先进的火器不是外面买来的?清朝为什么要锁国?还不是怕外来的先进思想影响到他的家奴?我只能感叹明朝没能赶上大航海时代。

上一代的政策下一代要改变,是很容易的。但是上一代形成的性格和思想,要下一代改变,那是非常困难的。网上骂清朝的人中间流传着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康雍乾三代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损害,到今天也没有消除”,必须承认,我非常赞同这句话。但从这句话里,我们看到了一旦形成一种民族性格,要想改变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

说到锁国,事实上锁国正是自明朝始。但明朝有个好处,是对社会的管理不严,因此老百姓得以走私出海。

至于购买火器,这和北洋舰队购买军舰性质是一样的,仅仅购买坚船利炮,绝不意味着对其他先进思想的吸收。利马窦等西方学者带来的西方思想,明朝士大夫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试图去了解,而这种人的动机是“好异”,也就是好奇。第二种是坚决反对,其动机则是“辟邪”,也就是打击异端,维护道统。无论那种态度,其实都没有把西方文明当作一种认真研究的对象。

当然,和清朝相比,明朝的态度还算是开通,但这种比烂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我说过,明朝是这种思想的发端,而清朝则是其自然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哥不用笑二哥。

至于说清朝是“害怕外来的先进思想影响到他的统治”,我只能说:兄弟,你太高估清朝皇帝的智商了。他们如果直到外来的思想是先进的,也就不会落到那个凄惨的地步了。

看到最后一句话,我仰天大笑三声。明朝没赶上大航海时代?难道清朝赶上了?

为李华梅MM被华丽无视而痛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intermlbai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9
帖子 904
编号 280785
注册 2008-6-4
来自 司隶虎牢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9-12-4 17: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4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明朝有个好处,是对社会的管理不严,因此老百姓得以走私出海。
-----------------------------------------------------
对,有一种感觉,如果一个体制已经落后于时代或者说先天性有致命缺陷的话,这个体制内产生的腐败导致的效率低下有时候反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正面意义上的“副作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2-8 12: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禁海最早是元代,明初海禁部分原因是因袭了元朝制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闻琴解佩
(如水)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026
编号 24941
注册 2004-11-18
来自 广东梅州


站在个人角度来说,骨气很重要;但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时就不单纯讲骨气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我看到前面有朋友提到明代宦官问题。不过,若论宦祸一事,唐代的可比汉代、明代的都厉害。汉代的宦官是在世族、外戚的夹缝中;明代的权宦再狠,皇帝真要动他,半世即可。而唐代呢,从顺宗开始(谁让他那早年志大才疏的老子对士大夫与武将都失望了;当然根源发端则更早),皇帝的个人命运几乎都羁绊于此,纠结到唐亡。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9-12-9 10:2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笑天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118
编号 95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9-12-9 11: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9-12-9 10:18 发表
我看到前面有朋友提到明代宦官问题。不过,若论宦祸一事,唐代的可比汉代、明代的都厉害。汉代的宦官是在世族、外戚的夹缝中;明代的权宦再狠,皇帝真要动他,半世即可。而唐代呢,从顺宗开始(谁让他那早年志大 ...

唐代说宦官危害烈,但同样,文官和藩镇势力也很强大,宦官充其量害害皇帝个人,但不足以影响整个帝国的政策;明代虽然宦官没能掌握军权,权力全部依存于皇帝身上,而文官集团经过朱元璋父子的多次清洗和借刀杀人,始终就没有形成足以与宦官抗衡的实力,反而忙于内斗,说句不好听的,明朝中后期真正掌舵的大都是这些没卵子的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2-9 11: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09-12-9 11:34 发表

唐代说宦官危害烈,但同样,文官和藩镇势力也很强大,宦官充其量害害皇帝个人,但不足以影响整个帝国的政策;明代虽然宦官没能掌握军权,权力全部依存于皇帝身上,而文官集团经过朱元璋父子的多次清洗和借刀杀 ...

说得好像宦官都是坏人一样~~万历前期没有冯保,张居正能蹦跶多久?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6 03:4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07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