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的军事能力实在是远胜司马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5-21 13:5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3:53:41发表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3:49:57发表
[quote]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3:47:32发表
[quote]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3:40:43发表
[quote]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3:34:19发表
偶对此无敌"状态"感到特寒.

特意使个陷阱出来你还真踩进来. 好好观摩观摩邓艾对军队耗粮上的评价. 我不多说.

或者你可以说, 司马懿出战是让士兵带大堆粮草去砸蜀兵的,  那我就没办法了, 果然是出战的粮食耗费远大于坚守,  司马懿果然强.  他真比刘禅还牛B.

邓艾的那个你有兴趣就贴出来 我没空去翻

也不可能拿粮草去砸蜀兵 本来就缺粮 所以不能成立 固守才是上策

说得这么明白了你还要扯么?

偶是问你, 粮食运到前线后, 打和不打的消耗量区别在哪里? 是不是出兵打一场, 每人就比平时多吃上十倍的粮食? 粮食的出战上是怎么消耗的, 坚守又是怎么消耗的? 你能告诉我这一标准, 再去说在缺粮能缺个百日都不会尽, 就是打一仗粮食就立刻会尽那么牛



故语有云, 十担粮食, 运上前线后就剩一担. 就是说, 粮食消耗主要并不在于前线, 而是在于运输成本上的消耗.

至于邓艾, 本论坛里的旧贴已经翻过N次这个话题了. 等你真解释出上面那道疑难偶再告诉你. [/quote]
粮食不足影响士气这么简单一道理还扯什么扯 [/quote]
有趣有趣, 坚持百日粮食都还是"不足"状态就是楞没尽也没有足过. 敢问曹魏运输是每天运一次, 前线天天不足天天都挨饿天天没士气天天只能坚守?   你以为司马懿没出去打过? 一看见蜀军有军事被水割断, 立刻策动万骑冲过去开打,  两次派出郭淮去迎战诸葛, 怎么, 这回就士气大振了?



简单的道理? 看似简单. 道理可深着呢. [/quote]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卻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馀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

曹操缺粮也在坚守 也时有出击 这是军事客观规律 防守和进攻是可以转换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一马当先
(时间守护者)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30
编号 37138
注册 2005-4-19
来自 武汉


发表于 2005-5-21 14: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3:57:42发表

QUOTE:
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5-21, 13:55:37发表
你说的木牛流马,在演义里不就是全自动化的吗?  
我还是坚持司马懿的坚守是为了待蜀兵粮尽的观点!  

牛啊, 因为演义里木牛流马全自动化, 所以历史上不存在木牛流马.


历史的木牛流马跟演义是一回事吗?   

那你说说,历史上的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的?  不要在这里凭空想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4: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3:59:25发表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卻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馀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

曹操缺粮也在坚守 也时有出击 这是军事客观规律 防守和进攻是可以转换的

曹操是坚守?   

搞笑啊, 曹操是因为缺粮想回去许都坚守, 让荀文若给一巴拍醒了, 打死不能退. 曹操一直都在派谴部队去袭击袁绍粮队, 为的就是减轻自己的粮食对比, 不让对方安宁, 逼迫袁绍进退不得

可曾象司马懿在那从来就没对诸葛亮粮道上做过任何手脚, 就在那干等. 这叫"坚守"? 曹操可主动着呢.

而且, 还是明载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原来比战斩将是坚守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4: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5-21, 14:00:23发表
那你说说,历史上的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的?  不要在这里凭空想像!

牛啊, 你先对自己说一遍再对我说吧. 假想.


我假想什么了呢? 我假想木牛流马是自动化运输工具了? 谁这么强把演义的假想往历史上填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5-21 14: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5-21, 14:00:23发表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3:57:42发表
[quote]原帖由一马当先于2005-05-21, 13:55:37发表
你说的木牛流马,在演义里不就是全自动化的吗?  
我还是坚持司马懿的坚守是为了待蜀兵粮尽的观点!  

牛啊, 因为演义里木牛流马全自动化, 所以历史上不存在木牛流马.


历史的木牛流马跟演义是一回事吗?   

那你说说,历史上的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的?  不要在这里凭空想像! [/quote]
亮集载作木牛流马法曰:“木牛者,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著於腹。载多而行少,宜可大用,不可小使;特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也。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脚,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足,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鞦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载一岁粮,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流马尺寸之数,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后载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版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三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5-21 14:1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06:09发表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3:59:25发表
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卻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馀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

曹操缺粮也在坚守 也时有出击 这是军事客观规律 防守和进攻是可以转换的

曹操是坚守?   

搞笑啊, 曹操是因为缺粮想回去许都坚守, 让荀文若给一巴拍醒了, 打死不能退. 曹操一直都在派谴部队去袭击袁绍粮队, 为的就是减轻自己的粮食对比, 不让对方安宁, 逼迫袁绍进退不得

可曾象司马懿在那从来就没对诸葛亮粮道上做过任何手脚, 就在那干等. 这叫"坚守"? 曹操可主动着呢.

而且, 还是明载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原来比战斩将是坚守啊?   

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彧曰:“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清风影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39331
注册 2005-5-21


发表于 2005-5-21 14: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怎么拿司马姨跟三个臭皮匠跟比,根本不在同一档次上的,按三国志上写得,当时魏国对付老诸,一般用了曹真、张合、郭什么的、再加上她,前面三人的能力都还在他之上。只不过他孙子当皇帝才把他吹得跟老大一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4:2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4:14:51发表
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彧曰:“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扼其喉就是坚守了? 说过了. 比战斩将, 然众少粮尽. 看清楚了没有呢?


曹操只能做些骚扰其粮队的袭击不是因为粮尽. 看清楚蓝色字体.




--------司马当过皇帝 哈哈笑死

--------只不过他孙子当皇帝才把他吹得跟老大一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5-21 14:3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25:14发表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扼其喉就是坚守了? 说过了. 比战斩将, 然众少粮尽. 看清楚了没有呢?


曹操只能做些骚扰其粮队的袭击不是因为粮尽. 看清楚蓝色字体.




--------司马当过皇帝 哈哈笑死

--------只不过他孙子当皇帝才把他吹得跟老大一样。

那你说怎么才叫坚守 哈哈

说过了. 比战斩将, 然众少粮尽. 看清楚了没有呢?

曹操只能做些骚扰其粮队的袭击正是因为粮尽. 看清楚蓝色字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4:3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自己对照一下自己画出来的句子吧. 看看粮食因素造成的是什么. 蓝色字体哦.

粮将尽, 所以曹操要争取主动, 速战速决, 因不能速决, 曹操方才欲退, 而不能决战的原因. 是因为其众少. 力量远不足与袁绍正面相争.


嗯, 至于坚守, 看来我是用错词了, 曹操与司马懿是坚守与乌龟之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5-21 14: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官渡,曹军坚守大概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当时,不止曹军经常袭击袁军粮草,袁军也是一样经常截击曹军运粮队,彼此彼此。这种情况是因为当地是大平原,少量快速部队可以穿插敌后。
但是到了司马懿在西线,此时的地形,已经基本没有穿插敌后的可能,试问,号称军事能力远胜司马懿的诸葛亮,怎么不知道出奇兵断敌粮道?截击敌人的运粮队?不要只说司马懿不能截击敌方的粮草,这是由当地的军事地理决定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4: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5-21, 14:36:10发表
在官渡,曹军坚守大概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当时,不止曹军经常袭击袁军粮草,袁军也是一样经常截击曹军运粮队,彼此彼此。这种情况是因为当地是大平原,少量快速部队可以穿插敌后。
但是到了司马懿在西线,此时的地形,已经基本没有穿插敌后的可能,试问,号称军事能力远胜司马懿的诸葛亮,怎么不知道出奇兵断敌粮道?截击敌人的运粮队?不要只说司马懿不能截击敌方的粮草,这是由当地的军事地理决定的。

--------------麻烦燕京翻翻华阳国志, 看看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位在第四次北伐是怎么样对待对方粮道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4:4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5-21, 14:36:10发表
在官渡,曹军坚守大概没有什么可怀疑的!
当时,不止曹军经常袭击袁军粮草,袁军也是一样经常截击曹军运粮队,彼此彼此。这种情况是因为当地是大平原,少量快速部队可以穿插敌后。
但是到了司马懿在西线,此时的地形,已经基本没有穿插敌后的可能,试问,号称军事能力远胜司马懿的诸葛亮,怎么不知道出奇兵断敌粮道?截击敌人的运粮队?不要只说司马懿不能截击敌方的粮草,这是由当地的军事地理决定的。

袭击对方粮道的前提是什么呢?

袁绍进不得, 但是得知曹操粮食有问题, 自然就会拼老命的骚扰曹操, 曹操自己粮食问题大大D, 但是又不得出, 自然就要通过袭击袁绍粮道来拉近大家的持久力.


而诸葛亮与司马懿呢? 第五次北伐, 大家战前准备都非常充足, 截粮道根本就对对方形成不了多大的骚扰, 那么还干无用功做什么?

难道对方明明粮草充足, 你还要去袭击他的粮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5-21 14:4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34:39发表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自己对照一下自己画出来的句子吧. 看看粮食因素造成的是什么. 蓝色字体哦.

粮将尽, 所以曹操要争取主动, 速战速决, 因不能速决, 曹操方才欲退, 而不能决战的原因. 是因为其众少. 力量远不足与袁绍正面相争.


嗯, 至于坚守, 看来我是用错词了, 曹操与司马懿是坚守与乌龟之别.

你说是众少就众少?我说是粮尽 有意见么?

同理 司马一看见蜀军有军事被水割断, 立刻策动万骑冲过去开打, 两次派出郭淮去迎战诸葛 这是在固守的正确战略下采取的正确的战术行动 与曹操伯仲之间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4:4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4:42:43发表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34:39发表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自己对照一下自己画出来的句子吧. 看看粮食因素造成的是什么. 蓝色字体哦.

粮将尽, 所以曹操要争取主动, 速战速决, 因不能速决, 曹操方才欲退, 而不能决战的原因. 是因为其众少. 力量远不足与袁绍正面相争.


嗯, 至于坚守, 看来我是用错词了, 曹操与司马懿是坚守与乌龟之别.

你说是众少就众少?我说是粮尽 有意见么?

同理 司马一看见蜀军有军事被水割断, 立刻策动万骑冲过去开打, 两次派出郭淮去迎战诸葛 这是在固守的正确战略下采取的正确的战术行动 与曹操伯仲之间耳

粮将尽要坚守的情况确实含有着双方实力差距悬殊的因素在. 你赖也赖不掉.

在战场的实力评价难道首要是粮草么? 那么好, 让你有充足的粮草, 曹操那十分之一众就能主动出击斩一决胜负了?

想想就知道粮草是干嘛的了.   


司马懿在兵力没问题粮草有问题下还在那一味坚守才叫有问题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4: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就是曹操在官渡粮草大大D有问题下.

也是"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相拒连月后, 才士卒疲乏. 您倒一上来就飞出粮食不足对士气有影响, 我真不知道这算是什么逻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5-21 14:4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45:55发表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4:42:43发表
[quote]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34:39发表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自己对照一下自己画出来的句子吧. 看看粮食因素造成的是什么. 蓝色字体哦.

粮将尽, 所以曹操要争取主动, 速战速决, 因不能速决, 曹操方才欲退, 而不能决战的原因. 是因为其众少. 力量远不足与袁绍正面相争.


嗯, 至于坚守, 看来我是用错词了, 曹操与司马懿是坚守与乌龟之别.

你说是众少就众少?我说是粮尽 有意见么?

同理 司马一看见蜀军有军事被水割断, 立刻策动万骑冲过去开打, 两次派出郭淮去迎战诸葛 这是在固守的正确战略下采取的正确的战术行动 与曹操伯仲之间耳

粮将尽要坚守的情况确实含有着双方实力差距悬殊的因素在. 你赖也赖不掉.

在战场的实力评价难道首要是粮草么? 那么好, 让你有充足的粮草, 曹操那十分之一众就能主动出击斩一决胜负了?

想想就知道粮草是干嘛的了.   


司马懿在兵力没问题粮草有问题下还在那一味坚守才叫有问题呢. [/quote]
很遗憾 影响战争胜负的三大因素 主将、士气、粮草 兵法中关于兵不在多的词条多的是自己找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5-21 14: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47:57发表
就是曹操在官渡粮草大大D有问题下.

也是"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相拒连月后, 才士卒疲乏. 您倒一上来就飞出粮食不足对士气有影响, 我真不知道这算是什么逻辑.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4:5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4:49:54发表
很遗憾 影响战争胜负的三大因素 主将、士气、粮草 兵法中关于兵不在多的词条多的是自己找去

很遗憾,  兵虽不在多, 但至少要足用.  这才是将领, 士气, 粮草发挥功效的前提.


而且你对士气, 粮草的理解存在人品问题.  粮少, 所以才要趁士尤存的时候尽快解决对手. 你粮少了, 坚守能保持住士气么?   词条上可有这条?


曹操是众少粮尽, 虽比战斩将多有斩获都鼓舞不了士气. 做乌龟就更别说鼓舞士气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4: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4:51:35发表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47:57发表
就是曹操在官渡粮草大大D有问题下.

也是"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相拒连月后, 才士卒疲乏. 您倒一上来就飞出粮食不足对士气有影响, 我真不知道这算是什么逻辑.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曹操在刚开打时就给荀彧写信说要回去了, 然后荀彧居然到半年后才回信曹操???你的时间概念也未免太强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5-21 14:5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55:07发表
很遗憾,  兵虽不在多, 但至少要足用.  这才是将领, 士气, 粮草发挥功效的前提.


而且你对士气, 粮草的理解存在人品问题.  粮少, 所以才要趁士尤存的时候尽快解决对手. 你粮少了, 坚守能保持住士气么?   词条上可有这条?


曹操是众少粮尽, 虽比战斩将多有斩获都鼓舞不了士气. 做乌龟就更别说鼓舞士气了.

官渡时曹操士气、粮草全没了照样坚守 有何不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5:0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4:58:22发表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55:07发表
很遗憾,  兵虽不在多, 但至少要足用.  这才是将领, 士气, 粮草发挥功效的前提.


而且你对士气, 粮草的理解存在人品问题.  粮少, 所以才要趁士尤存的时候尽快解决对手. 你粮少了, 坚守能保持住士气么?   词条上可有这条?


曹操是众少粮尽, 虽比战斩将多有斩获都鼓舞不了士气. 做乌龟就更别说鼓舞士气了.

官渡时曹操士气、粮草全没了照样坚守 有何不可?

敢情是曹操官渡时那十分之一于敌的兵力很足用是么?


总要故意忽略这一兵力差距上的因素是什么意思呢?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好热闹
粮食消耗主要并不在于前线, 而是在于运输成本上的消耗.
对比魏蜀两国的运输线,蜀在每运一石粮食背后的消耗都比魏要大很多,在国力上魏又远远高于蜀,拼起消耗蜀非常吃亏,所以诸葛亮才想屯田。不过屯田只能部分解决粮食消耗问题,更大的问题是战斗及非战斗减员蜀无法在敌占区得到补充。
所以司马懿在战略上采取防守的态势,战术上谋求进攻是正确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5-21 15: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么第四次呢?可是有记载,双方都有粮食补给问题。
——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
——時軍師杜襲、督軍薛悌皆言明年麥熟,亮必為寇,隴右無穀,宜及冬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5-21 15:0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57:30发表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4:51:35发表
[quote]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47:57发表
就是曹操在官渡粮草大大D有问题下.

也是"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相拒连月后, 才士卒疲乏. 您倒一上来就飞出粮食不足对士气有影响, 我真不知道这算是什么逻辑.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曹操在刚开打时就给荀彧写信说要回去了, 然后荀彧居然到半年后才回信曹操???你的时间概念也未免太强了吧? [/quote]
说明曹操一直在缺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5:0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5-21, 15:01:44发表
那么第四次呢?可是有记载,双方都有粮食补给问题。
——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
——時軍師杜襲、督軍薛悌皆言明年麥熟,亮必為寇,隴右無穀,宜及冬豫

你不爱查华阳国志就不查呗, 粮草有没有问题你心底清楚. 就连三国志都写了诸葛亮是什么退兵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5: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5:03:20发表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57:30发表
[quote]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4:51:35发表
[quote]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47:57发表
就是曹操在官渡粮草大大D有问题下.

也是"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相拒连月后, 才士卒疲乏. 您倒一上来就飞出粮食不足对士气有影响, 我真不知道这算是什么逻辑.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曹操在刚开打时就给荀彧写信说要回去了, 然后荀彧居然到半年后才回信曹操???你的时间概念也未免太强了吧? [/quote]
说明曹操一直在缺粮 [/quote]
嗯, 再想象一下, 如果曹操因缺粮而紧门固守, 没去劫袁绍粮食, 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说明曹操一直粮少? 难道就不说明曹操一直兵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21 15: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5-21, 15:01:28发表
好热闹
粮食消耗主要并不在于前线, 而是在于运输成本上的消耗.
对比魏蜀两国的运输线,蜀在每运一石粮食背后的消耗都比魏要大很多,在国力上魏又远远高于蜀,拼起消耗蜀非常吃亏,所以诸葛亮才想屯田。不过屯田只能部分解决粮食消耗问题,更大的问题是战斗及非战斗减员蜀无法在敌占区得到补充。
所以司马懿在战略上采取防守的态势,战术上谋求进攻是正确的

对比魏蜀两国的运输线,蜀在每运一石粮食背后的消耗都比魏要大很多

-------关于着点, 诸葛亮早就预先将粮食运至谷口集中, 大大缩短了运粮之道路, 而且做了些小发明来节省人力. 哪方消耗大就不一定了.

在国力上魏又远远高于蜀,拼起消耗蜀非常吃亏

-------魏国国力是远高于蜀, 但是索要维持的地方花费同时也远大于蜀, 就区域平均实力而言.  魏国消耗战不比蜀国占到什么便宜.

所以司马懿在战略上采取防守的态势,战术上谋求进攻是正确的

战略上防守态势是正确这点不用说, 战术上谋求进取那就是阁下自话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5-5-21 15:1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5:06:15发表

QUOTE:
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5:03:20发表
[quote]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57:30发表
[quote]原帖由sukerwl于2005-05-21, 14:51:35发表
[quote]原帖由青蓝于2005-05-21, 14:47:57发表
就是曹操在官渡粮草大大D有问题下.

也是"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相拒连月后, 才士卒疲乏. 您倒一上来就飞出粮食不足对士气有影响, 我真不知道这算是什么逻辑.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公亦於内作之,以相应。绍射营中,矢如雨下,行者皆蒙楯,众大惧。时公粮少,与荀彧书,议欲还许
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
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


曹操在刚开打时就给荀彧写信说要回去了, 然后荀彧居然到半年后才回信曹操???你的时间概念也未免太强了吧? [/quote]
说明曹操一直在缺粮 [/quote]
嗯, 再想象一下, 如果曹操因缺粮而紧门固守, 没去劫袁绍粮食, 结果会是怎么样呢?

说明曹操一直粮少? 难道就不说明曹操一直兵少?  [/quote]
曹操兵少要偷袭 司马一看见蜀军有军事被水割断, 立刻策动万骑冲过去开打, 两次派出郭淮去迎战诸葛 是一样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京晓林

兰祺侯光禄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8
功绩 376
帖子 2977
编号 38
注册 2003-8-20


发表于 2005-5-21 15: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怎么写的后半段丢失了?补上:
——又敕使护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
——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那么袭击对方的粮道的前提到底是什么呢?是对方有否粮食吗?不是的!
大军作战,谁也不可能随身携带5个月作战用的粮食,这是一个基本道理。
诸葛亮、司马懿在四次北伐作战期间,主要是依靠后方的补给才能坚持5个月时间,后来夏秋季节,当地连降大雨,冲毁了本来就较差的运输线路,结果,双方的粮草都运送不上来了。司马懿依靠当地保护、抢收下来的粮食度过了难关,诸葛亮没有办法只好撤军。
试想,如果诸葛亮经常派出部队截击司马懿的运输线,那么粮尽退军的大概就是司马懿而不是诸葛亮了吧?

看看曹操在官渡,是否具备你所说的袭击对方粮道的前提?
我们知道:曹军在经常遭到敌方袭击运粮队的情况下,粮食依然坚持了7个月,从4月开战到10月。这个时间比诸葛亮在祁山坚持的5个月要长。也就是说:曹操虽然一直说粮食少,但是并不是真的只有1~2个月的粮食这种情况。
所以,只要地形许可,双方都会袭击敌人的粮道,而不会说因为敌人粮食较多就不袭击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15: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41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