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百家姓专题帖——大家都进来寻根问祖呀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868
25/29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百家姓专题帖——大家都进来寻根问祖呀, 已经收录完毕,欢迎大家跟帖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21
发表于 2005-5-14 15: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辕
春秋时有陈国大夫辕选,西汉有经学家辕固生。
月
明有巴县诗人月文宪。
乐正
一、寻根溯祖
源于周代,以职官命姓。周朝时有乐正官,司掌音乐声律,其后代子孙遂以祖上的职官命姓,称乐正氏。
二、郡望分布
乐正氏望出天水郡。西汉初置郡。相当于现在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
三、历史名人
乐正子长:宋代人。传说他在鳌山遇到了仙人,得到长生不老药"巨胜赤散丸",他吃了这种药,活到一百八十岁还很年轻。
乐正子春:春秋时人。为曾子弟子。曾下堂伤足,数月不出,独有忧色。人问之,曰:"君子顷步勿敢忘孝,今予忘孝之道,是以有忧色者也。"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22
发表于 2005-5-14 15: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乐
乐源出于子姓。西周末年,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衍,字乐父,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为氏,称为乐氏。
乐姓起源于春秋时期,是宋国王族的后裔,发源于河南商丘。
历史名人
乐毅,战国时期燕国名将,中山国灵寿(今河北平山东北)人。燕昭王二十八年(前284年),他率领燕军攻破齐者临淄,并接连攻下齐国70多座城。因为战功显赫,他被封为昌国君。
古代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公子叫乐父,这位公子的曾孙那一辈开始,以乐为姓,世代相传。乐父的父亲就是宋戴公。而宋戴公另外还有个玄孙,叫乐莒,和乐父的曾孙是族兄,这位乐莒在朝中任职,做大司寇,是专门掌管刑法、监狱、打官司的官,乐莒的子孙以祖上做过这么重要的官职而为光荣,就以乐字为姓,世代相传。
乐姓先人还有如[乐羊]春秋时魏国的将军,魏王叫他去攻打中山国,恰好乐羊的儿子就在中山国。乐羊来到中山国城下时,中山王将乐羊儿子杀了,煮成肉粥,送到乐羊面前,试图引起乐羊悲伤而乱他的阵脚。乐羊却面不改色,一口气喝完肉粥,挥兵直攻城门,一举而胜。[乐毅]乐羊的后代,战国时的名将,英雄豪杰。
乐进为三国时期的名将,与张辽共破孙权。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23
发表于 2005-5-14 15: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岳
一、姓氏起源
岳姓起源于上古,传说为尧舜的部落首领四岳的后代,见《姓苑》。上古时,有一种官事叫“四岳”,是专管祭祀三山王岳的官。因为古代人们认为山是神灵,所以“四岳”官是很重要的官事。岳姓就是四岳官的后代。
二、历史名人
岳飞:(1103-1142) 宋相州汤阴人,字鹏举。农家出身。徽宗宣和中从军,以功迁秉义郎,隶宗泽部下。高宗建炎元年上书反对京师南迁,被夺官。改从王彦,与金兵战于太行山。复随宗泽守开封,任统制。泽死,随杜充南下。四年,败金兵于常州、镇江,收复建康。后参与平定李成、曹成等割据势力,擢任都统制。绍兴四年,大破金与伪齐兵,收复襄阳等六郡,任清远军节度使。五年,镇压杨么起事。六年,驻兵襄阳,收复洛阳西南部分州县,联络太行山义军。十率师北伐,连败金兀朮,获郾城大捷,进军朱仙镇。因高宗与秦桧力主和议,一日降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被迫班师。十一年,受召赴临安,被解兵柄,任枢密副使。旋被诬入狱,以“莫须有”罪名被杀害。孝宗时追谥武穆,宁宗时追封鄂王。有《岳武穆集》。
岳野:(1920- ) 山东郓城人。原名岳喜瑞。作家。早年参加救亡剧团,先后在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亚等地演出,直至1949年。后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编剧。1950年后,任中央文化部电影局艺术处编剧、电影局电影剧本创作所编剧、编辑部主任。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调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处处长、编剧、艺委委员。近为编剧。出版有《友与敌》、《同甘共苦》、《英雄司机》及电影《在前进的道路上》、《世世代代》等。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24
发表于 2005-5-14 15: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越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代。远古时大禹治水有功,成为禹王。禹王死后,他的儿子启不经"四岳"选举,就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开始以"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代替了"四岳"选举的禅让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夏朝传了五代到少康时,少康将庶子无余封在会稽主持禹的祭祀,无余的后人建立了越国。春秋时,越国被楚国所灭,越国的公族子孙有的便以原国名命姓,称越姓。
2、为越王勾践之后,以国为姓。
3、北魏时,有鲜卑族越勒氏、越质诘氏改为汉字单姓越氏。
二、郡望堂号
【堂号】
"伸知堂":伸知,意思是在别人面前难伸,在知己面前要伸。春秋时,齐国贤人越石父被人陷害,因罪被拘为人劳役。齐国相国晏婴到晋国去,在路上遇到了越石父,就卖掉自己拉车的左骖(车左边的马)把他赎罪释放,又用车载他回家。到家后,晏婴没有向他说一声,就进入内室。过了很久,晏婴尚未出来,越石父请求离去,晏婴感到很惊异,他说:"晏婴虽然德行不好,可是也把您从困厄中解救出来,为什么您这么快就要离去呢?"越石父说:"我听说道德高尚的君子,在不知道自己的人面前可以受委屈,但对于知己的人,意志应该得到伸展。我被人拘役为奴仆,那是他们不知道我,您既然因为了解我而把我赎出来,便是我的知己。知己的人对我仍不以礼待,还不如为人奴仆呢!"于是晏婴把他请入内室,待为上宾。
【郡望】
晋阳郡:春秋战国时为晋阳邑,秦汉时为晋阳县,是太原郡的治所。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镇。
三、历史名人
越 英:明代泸州知州。他喜欢良善,嫉恶如仇,受正不阿,后弃官而归。他以道义自持,素为乡里所畏服。
越 姬:春秋时楚昭王姬妾,越王勾践之女。楚昭王救陈时,越姬跟随,后为保全将相而自杀。
越其杰:明朝万历年间举人,工诗词文章,又善骑射,文武兼备。天启年间任夔州知府,奢崇明围攻成都,越其杰率兵大破,升为河南巡抚。著有《蓟门》、《屡非》等书。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25
发表于 2005-5-14 15: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恽
(1)出自芊姓,以人名为氏,春秋时楚成王熊恽的后人有的以恽为氏。
(2)西汉大臣杨恽,官中郎将,封平通侯,因得罪宣帝被腰斩,其子为避难,以恽为氏。郡望:武进。
遗臣祝发 东园草衣
上联说清初江苏武进人恽日初,字仲升,号逊庵。明末崇祯年间副贡,以经国济世之才自负,曾应诏上《备边五策》,未被采纳,隐居天台山,又避兵乱逃往建宁,剃发为僧,名明昙,以讲学为生。著有《见则堂语录》、《不远堂诗文集》。祝发,剃去头发。
下联说清初画家恽寿平,初名格,字寿平,后改字正叔,号南田、云溪外史、东园客、草衣生等,恽日初的儿子。家贫又不应科举,以卖画为生。初工山水,笔墨隽秀;后与王晕交往,便多作花卉,重视写生,水墨淡彩,清润明丽,自成一格,与唐于光等被看作"恽派",又称"常州派",后人把他与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吴历合称为"清六家"。并精通行楷书,风格秀朗。诗文也清丽,著有《瓯香馆集》。
郡望堂号:鄱阳郡
历史名人:恽方直, 恽敬, 恽宝惠, 恽祖祁, 恽代英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26
发表于 2005-5-14 15: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云
一、姓氏起源远古黄帝以云作为官名,夏官缙云氏的后代,便以云为姓,世代相传。(此云非孔子云之云)
二、郡望堂号
【堂号】
秦置琅邪郡,现在山东省诸城市。
三、历史名人
1 云景龙:字良遇。宋朝时许州(今许昌)人。乾道中知慈州、莅政严明,幽枉必达。兴学劝农,谨身节用。强梗肃然,而又不为权势所屈。人心顺服,社会安定。后去官,祖饯者为之流泪。
2 云振飞: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考入广东陆军速成学校。加入中国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年)夏毕业,入广东新军,充见习官,旋升队官。次年由粤督选送保定陆军马医学堂,暗结同学密组京津同盟分会,被推为副会长兼任民军总书记官。武昌起义后,乃奔走京津保定间,并联络驻榆关统兵蓝天蔚,谋推翻清廷,事泻,走天津;复组实进会,以为活动机关。并组织敢死队,率众百余人,进攻三家店,焚毁清兵军火装库。民国元年(1912年)赴滦州,运动军队密谋起义,为清吏侦悉,卒遭逮捕杀害。年24岁。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27
发表于 2005-5-14 15: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运
百家姓、千家姓,历史不可考,基本上分布在天津宝坻。
贠
音同“运” 即“员”的另一读音。 始祖伍子胥。伍子胥,姓伍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期杰出人士。
再
央视有再军。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28
发表于 2005-5-14 15: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宰
一 姓氏源流
1 以官名作为姓氏,是周朝宰父的后代。宰父是周朝的一个官名,职责是管理王朝的内外事务。宰父官的后代,大多数用祖上的官职作为自己的姓氏,称为宰父氏或宰氏。后来宰父氏也改成了宰氏。成为宰氏的一支主要源流。
2 源于姬姓,也是一个以官职名作为姓氏的姓。春秋时期有周公旦的后裔周公孔在周朝担任太宰,被称为宰周公。他的后代以祖上的官职作为姓氏,成为宰氏的一支。
二 迁徙分布
宰氏的望族居住在西河,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离石县一带。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西河郡:战国时期魏国开始设置河西郡。地点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山西两省之间的黄河沿岸地区。
【堂号】
临淄堂:孔子的门下产生了很多栋梁之才,其中有一个叫宰我的,做了临淄宰。他是孔子门下的四科十圣之一,后来被封为临淄公。
四 历史名人
1 宰应文:明朝时期江宁人。从小就失去了双亲,家境很贫穷。长大以后为了表达对父母的孝敬,他把父母的形象刻成木头人,而且像对待活人一样来侍奉,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成为当时有名的孝子。
2 宰我:字子我。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学生。他口齿伶俐,和子贡一样因为辩才而有名。有一次他问他的老师孔子说:“一个人死了父母以后要求守孝三年,这时间是不是过于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仪,礼仪一定会遭到破坏的;的、三年不奏乐,音乐也肯定会溃散。依我之见,守孝的时间一年也就够了。”孔子反问:“父母去世一年以后就一切恢复正常,你能心安理得吗?”宰我说:“能。”孔子说:“你要是能安心就那样做。君子在为父母守孝的时候,即使吃美食也不会觉得甘美,听音乐也不会觉得好听,所以才不忍心那样做呀。”宰我退了出去。孔子说:“宰我实在是太不仁义了。小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开始能稍微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子女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的道理呀。”看到宰我在白天睡觉,孔子又说:“朽木不可雕也。”后来宰我出任齐国的大夫,参与反对齐简公的叛乱,他的全家因此被杀害,孔子认为这很不值得。
3 宰亘:周朝名人。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29
发表于 2005-5-14 15: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宰父
一、寻根溯祖
以职官名命姓,源于周代。在《周礼》中,有官名叫宰夫,属于天官,负责掌管王朝的法令,公卿官吏的职位升降及平时的考核都由宰夫来管。由于古代"夫","父"二字音相近,后来"宰夫"就转为"宰父"。宰父官的后代,有的就以祖上的职官名命姓,称宰父氏。春秋时期,孔子有弟子宰父黑,即为此姓始祖。
二、郡望分布
宰父复姓望族居鲁郡。
鲁 郡:西汉初年置鲁国,三国魏及晋改为鲁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孔门弟子宰父黑为圣门名贤。
赞
赞忠平 男,土家族,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省优秀教师,石门县城关镇一完小校长、中学一级教师。石门县杨坪乡人,1975年11同任民办教师,1983年7月桃源师范毕业.87年7月常德师专毕业,现为湖南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函授生,当班主任8年(离职进修两年)任中学校长和联校校长8年仍不离讲台.94年任石门县城关镇第一小学校长至今,是石门县中学数学学会会员,省儿童教育心理研究会会员,多次评为县立功人员和先进工作者,中学一级教师,1989年被评为省优秀教师。事迹刊登在《未来小学教师的榜样》一书上。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30
发表于 2005-5-14 15: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昝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咎姓。昝姓是由咎姓变化来的。咎这个字,上古时有多义字,后来被专用来指灾祸。这样,人们认为姓咎不吉利,于是在咎字的摽跀中加一横,便成了昝姓。咎姓起源就是昝姓的起源。咎姓起源很早,商代时有个在朝廷做大司空的官叫咎单,他的家族很昌盛时代姓咎,后改为昝姓。
2、为他姓改姓昝。如后魏叱卢氏、昝卢氏均改为昝氏。
二、郡望堂号
【堂号】
"明敏堂"、"笃义堂":五代时有咎居润,书记业务很强。后唐明宗时,他在枢密院做小吏。办事谨慎,待人和惠。入晋到周,累加检校太傅。宋初加检校太尉。性格敏有节概好做义束。
【郡望】
昝姓望族居太原、彭城(金江苏徐州市)。
太原郡:战国时秦置,治所置阳。相当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三、历史名人
昝如心:明代学者。他性颖悟刚介,读书能悟人所不到之处。年二十九而卒。
昝学易:明朝万历年间举人。本性至孝,为照料80多岁的父亲,几次任官不受。他因恐父亲年老一人睡床不暖,就与父亲同床共枕共被睡了8年,直到父亲去世。最后授他金谿知县,未上任卒。
昝 殷:唐代医学家。撰《产宝》一书,后增辑成《经效产宝》三卷,是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另著有《食医心鉴》三卷,为营养学专著。
昝 商:唐代博士,著有《心鉴》五卷。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31
发表于 2005-5-14 15: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臧
臧氏,源起三支.现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两省,还有河北,河北有很多很多。如臧庄子、臧村、臧家屯、臧家庄等等。
臧姓主要出自姬姓,是由春秋时鲁国国君鲁孝公之子子臧而来,子臧食采于臧(今山东栖霞东北),人称臧僖伯,后人以其字或食邑为姓,姓臧。臧姓源于鲁国,历史上形成东海、颖川、东莞、天水等郡望。历史名人有:春秋时鲁国大夫臧赐,汉代东郡太守臧洪等。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32
发表于 2005-5-14 15: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造
造姓相传为周穆王时名臣造父的后代,他以善于驾车和养马著名,曾驾车助周穆王平定徐偃王叛乱。他的后代,便有人以他的名字为姓。另外,相传古代西羌族中也有人以造为姓,但其血统应另有渊源。
造姓历史上形成了京兆等郡望。当代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苏、北京等省市。
遭
中国姓氏集:河北省临榆县有此姓。
笮
东汉有笮融。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33
发表于 2005-5-14 15: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曾
一、 姓氏源流
曾姓来源比较纯正,据有关史料查证,主要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太子巫,系出上古圣君夏禹,名副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二、 迁徙分布
曾氏出自山东,孔门著名弟子曾参就是山东人。曾子之后曾子方于西汉时家于长沙(今属湖南),是为长沙房;曾项家于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后人分别迁居于冀州(治今河北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淄博东南)。王莽之乱时,曾据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曾据后人曾略居于抚州南丰(今江西广昌县东),是为抚州房。西晋永嘉二年(308年),曾氏有一支迁居会稽(今浙江绍兴)。此外,曾氏族人还迁居于韶州(今广东韶关)、虔州(今江西赣州)、交州(今广州)、蜀郡(今成都)、豫章(今江西南昌)、吴郡(今江苏功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南阳(今属河南)江夏(今湖北鄂城)、襄阳(今属湖北)等地。唐末,曾氏开始迁往福建。清代,福建人曾赐锡移居台南,此后,闽、粤曾氏不断有人迁居台湾,进而又有迁居海外者。目前,曾氏为台湾第16大姓,在全国大姓中排第38位。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此外,曾氏还有堂号“鲁阳”。
【郡望】
鲁郡: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在鲁县(今山东曲阜)。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县、泗水等县地。晋改为鲁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县西北)。相当于今甘肃通渭、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西晋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
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吉水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鲁山县。
四、 历史名人
曾国藩(1811-1872):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两江总督等职,后病死于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纪泽(1839-1890):字颉刚,曾国藩长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时事,博览群籍,通西文,好西学。初以荫补户部员外郎,后袭侯爵。光绪四年(1878年)出任驻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驻俄公使。中法战争时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军衙门帮办,旋为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1887年著《中国先睡后醒论》,主张“强兵”优先于“富国”。有《曾惠敏公遗集》。
曾国荃(1824-1890):曾国藩弟,字沅甫,号叔纯,贡生出自。1856年起与太平天国军作战,1862年进围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为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败称病退职。1875年又被提用,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1884 年升任两江总督。
曾巩(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世称南丰先生。嘉祐进士,尝奉诏编校史官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对当时在位者的因循守旧表示不满,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进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丰类稿》。另《隆平集》也题为所作。
曾子:即曾参,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费县)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所著,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34
发表于 2005-5-14 15: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迮
姓氏由来:迮,以山名为氏,亦作窄、笮。风俗通义:战国时期,楚有笮伦。三国·吴志载,汉中有笮融,丹阳人。另以族号为氏,据姓氏考略云:蜀有笮夷,其后入中原者,以笮为氏。通志氏族略谓:吴郡有此姓。姓氏考略云:迮氏望出陇西郡。
札拉楚特
蒙古族姓氏,现汉姓为陶、秦氏。
札哈齐特
蒙古族姓氏,现汉姓为于氏。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35
发表于 2005-5-14 15: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扎
分布在甘肃岷县、新疆
窄
罕见姓氏
绽
见《中华姓府》。保安、撒拉、、回等民族有此姓。
青海循化、甘肃临夏等地有此姓。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36
发表于 2005-5-14 15: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查
一;姓氏源流
1.出自姜氏,为炎帝的后裔,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公族。齐国的君主齐顷公的儿子被封于楂,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的封邑作为自己的姓氏,成为楂姓,后来将木字边去掉了,于是成为查姓。
2.出自羋姓。春秋的时候,有楚国的公族大夫被封在查邑,他的后代便以查作为姓氏。
除此以外,古今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也有查姓。如在清代满族中,居住在沈阳一带的人就有人以查为姓。另外在满洲八旗中,原以沙拉为姓的人后来也改姓查。至于其他民族,如当代的彝、傣、土家、哈尼、蒙古族等,也都有人以查为姓。
二; 迁徙分布
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查姓形成许多郡望,主要有海陵郡、齐郡、济阳郡等。查姓几经历史上的繁衍迁徒,几乎分布全国各地,如辽宁的清源、山西的太原、陕西的韩城、湖南、安徽的泾县、江西的金溪、福建的清流、广东的澄海、贵州的从江、四川的合江等地都有查姓人口的分布。”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齐郡:据《郡望百家姓》一书记载:查氏望出齐郡。西汉初年将临淄郡改为齐郡,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淄县一带。
【堂号】
清容堂:宋代的时候有一个叫查深的,隐居读书。当地的郡守把他推荐给朝廷,要他出来做官,他不干。郡守又怕浪费了他的才华,于是就在郡城的西部给他盖了一栋房子,命名为“清容堂”,让他在那里教全郡的学生读书,号为“清容先生”。
四; 历史名人
1.查文徽:南唐休宁人。侍后主李煜,官至枢密副使。讨伐平建州王延政的时候立了大功,于是升迁为建州留侯。当时,吴越的军队占据了福州,文徽于是带领着他的军队攻克了福州。入城以后,他安抚百姓,但是不幸被陷在埋伏之中,被俘虏。后来被遣送回去,改任了工部尚书。文徽的三代都是做官的,他的儿子元方是建州的观察判官,他的孙子查道,是宋真宗的龙图阁侍制。
2.查光佛:名能,又字竞生。湖北人。清光绪三十三年考入武昌文普通学堂。加入中国同盟会。还没有毕业就剪去长辫加入了第四十一标当兵。后请了长假走出军营,居住在蛇山的蕲春学社。宣统元年,长沙抢米风暴发生,鄂军进入湖北镇压。查光佛于是与刘复基等人计划乘机举行起义,事情败露了,没有成功。宣统三年的武昌起义的第二天,被任命为都督府秘书。阳夏战争的时候,他在汉阳总司令部任职。民国元年(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聘任他为稽查委员、同盟会鄂支部交际会会长;同年2月份被聘任为鄂省教育部副部长,五月去职。民国二年二次起义失败以后加入中华革命党,任职湖北讨袁军总司令秘书长及驻汉口特派员。民国九年任护法军政府总裁机要秘书。民国十一年任广州大本营秘书。民国十五年任江汉宣抚使参议。民国十八年任《中央日报》总编辑。民国十九年任中国国民党汉口市党部宣传部部长。民国二十年任中央党史编撰委员会编撰兼秘书。民国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在江苏常州病势。终年47岁。存世的著作有《武汉阳秋》。
3.查夷平:又名镇湖,号埠西。江西修水人。早年加入中华革命党。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广东海军学校、广东航空学校。曾任欧亚航空公司主任秘书,滇黔铁路督办署材料处处长,中央航空公司副经理。民国三十八年十一月,在香港参与组织中央、中国航空公司起义。后来担任中国民用航空业务处处长、民航总局顾问。他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曾经在长沙、苏州、上海等地从事琴学活动,组织了今虞琴社。曾经担任过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古琴研究会会长。为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1976年8月去世,终年81岁,编有《存见古琴曲谱集览》等。
4.查篇:宋代著名学者。
5.查许国:宋代贤人。
6.查士标:清代著名的书画家。安徽休宁人,长期居住在扬州,擅长画山水,与孙逸、汪云端、僧弘仁等书画家一起被称为“海阳四家”。他的书法超妙入神,艺舟双楫》将他的行书列入佳品之上。
7.查升:清代书法家,字仲苇,号声山,浙江海宁人。康熙进士,曾在朝廷任职。有《淡远堂集》。
8 查慎行(1650--1727)名嗣琏,字夏重,浙江海宁人。诗学宋人,多抒发行旅之情,善用白描手法。有《敬业堂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37
发表于 2005-5-14 15: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翟
一、寻根溯祖
1、出自隗姓,以国名命姓。隗本来是周代中原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赤狄人的姓。春秋时,赤狄人活动于晋、卫、齐、鲁、宋等国之间,称为翟姓。公元前六世纪末,晋国大举进攻赤狄,灭掉翟国,翟人大多沦为晋国臣民,逐渐融合于晋人。翟人的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称翟姓。
2、出自祁姓,是黄帝的后代。上古时候,北方有翟族(后称翟国)。翟国是远古时黄帝的后裔建立的。传到古代春秋时,翟国灭于晋国,后来晋国又灭于韩、赵、魏三国,到战国时,这三国又先后灭于秦国。在这长期战乱中,翟国人都以原国名为姓,逃奔迁居各地。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翟姓形成了两种读音,居于北方者读"狄",迁居南方者读"宅"。
二、郡望堂号
【堂号】
"传诗堂":汉朝时翟辅,四世皆传授《诗经》,征拜教郎,迁侍中,策试第一,官拜尚书。安帝宠信外戚,翟辅极力上谏。宠臣虽然厌恶他,但又怕他,所以又叫"宠畏堂"。
【郡望】
南阳郡:战国时秦国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三、历史名人
翟 公:西汉时人。初为廷尉,宾客盈门;被贬后,门庭冷落;后复职,宾客又欲前往。翟公于是在大门张贴告示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翟 义:汉朝人,为翟公之孙。20岁时即任南阳都尉,后升任弘农河内东郡太守。平帝死后,王莽摄政,称"摄皇帝",翟义起兵讨伐王莽,立刘信为帝,自号大司马柱天大将军。移檄郡国,国人达10余万。后被王莽击败,被杀,夷灭三族。
翟 汤:晋代名士。笃行纯素,仁让廉洁,不屑仕事,耕而后令。馈赠一无所受。康帝以散骑常侍徵,不至,卒于家。
翟大坤:清代嘉兴人,与其子翟继昌皆为山水画家。其女翟曹娥为女书画家。
西汉有丞相翟方进,隋末有瓦岗军领袖翟让,唐代家翟琰,宋代有古董鉴赏收藏家翟敦仁、副宰相翟汝文,清代有学者翟灏。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38
发表于 2005-5-14 16: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战
(1) 以祖辈名字为姓氏,战国时滕国有名毕战者,为滕文公管井田,其后以其名为氏.
(2)古代掌战阵之官,以官为氏。
历史名人
战兢:东汉人, 为谏议大夫. 战贻庆:五代时人, 进士.
湛
湛姓相传是一个源于古代河流和地名的姓氏。在今河南宝丰和济源一带,有一条河流叫湛水,河边建有一个小国叫湛国。后来这一国人都以湛为姓。湛姓得姓后,历史上形成了豫章、新淦等到郡望。历史名人:汉代大司农湛重,明代经学家湛若水等。当代湛姓主要分布在四川等省,仅四川湛姓人约占全国湛姓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占
占姓是现代人对詹姓的误用, 应该为“詹”姓,现代人喜好简化字,就出了这个姓。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39
发表于 2005-5-14 16: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詹
寻根溯源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据《姓苑》所载,周宣王封庶子于詹,建立詹国,子孙以国为氏。
2、据《路史》所载,相传古帝虞舜封黄帝之后得詹(同瞻,备受尊敬)者,子孙因以为氏。
3、据《百家姓溯源》所载,古代负责占卜的官职叫詹尹官,其后有以官职命姓者,称詹姓。
4、据《姓氏考略》所载,春秋时晋有詹嘉、郑有詹伯,均以邑为氏。
5、出自他族。今蒙古、土家、台湾土著、水等民族均有此姓。
郡望堂号
詹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①渤海郡,汉代设置,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后移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②河间郡,汉河间国,北魏置郡,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献县),后移治今河北河间西南。
堂号:“河间”、“奎光”、“洁身”等。
名人精粹
詹何:战国时楚国术士。善术数,传说坐于家中,能知门外牛之毛色及以白布裹角。
詹雄:福州(今属福建)人,唐末诗人。工诗,与陈黯等齐名。不第而终。
詹必胜:婺源(今属江西)人,唐末将领。昭宗大顺年间,王审知攻福州,年余不下。后审知擢必胜为先锋兵马使,强攻城之西南,必胜冒矢石先登。城破,必胜殁于阵。
詹琲: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詹敦仁子,五代时隐士。有文才,能诗。隐于凤山,号凤山山人。清源军节度使陈洪曾向朝廷举荐他,他固辞不就。
詹先野: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时名士。其博鉴经史百家。仁宗天圣四年领乡荐,继应贤良科。后隐居武夷,吟咏山水间,终日忘归,人谓其有仙风道骨。
詹体仁: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宋代大臣、名士。少从朱熹学,后进士及第。初任太常少卿等职,后因参予策立宁宗,升太府卿,不久出知福州。后又改任静江知府,任内减免赋税,赈粮救灾。官终司农卿。其博极群书,疏荐为当世名士。有《詹元善先生遗集》。
詹师文:建宁崇安人,南宋词人。进士出身,任婺源尉时,捕盗有功,因调江西宪司检法官,治狱无冤。后归家,以词赋名于时。有《幔亭遗稿》、《通典编要》。
詹渊:建宁崇安人,宋代官吏。进士出身,授临江户曹掾。决狱清明,民有冤屈,皆找其审决,时有:“宁为户曹非,不愿他官直”之语。累迁监车辂院。
詹凤翔:江西乐安人,元末明初理学家、文学家。洪武初被荐于京,以病免,归任本府儒学训导。自少至老书不释手,有《大学中庸章句》、《家礼括要》、《律吕新书括要》、《理学类编》及《奎光堂文集》等。
詹泮:字少华,江西玉山人,明代官吏、诗人。正德十六年进士。章懋弟子,以讲学为己任。官至礼科给事中。诗文别具一格,有《少华集》。
詹王圭:江西波阳人,明代官吏。正德进士。嘉靖初为建宁县知府,有惠政,民为其树“遗爱碑”于名宦祠。官终贵州副使。
詹方桂:清安徽休宁人,字天木。工书画,精医理,通术数,能预测天气。顺治二年,避居松罗山。有《四家小品》。
詹天宠:江西婺源人,清代易学家、书画家。性聪慧,通晓阴阳、星纬、术数等书。工书、仿朱熹酷肖。善画,尤善画卉。
詹天佑:广东南海(今属广州)人,近代铁路工程学家。十二岁赴美留学。后入耶鲁大学,学土木工程及铁路专科。一九零五年创建京张铁路,全线通车后,举世皆惊。他是我国自行设计修建铁路之第一人,特授工科进士。有《铁路名词表》、《京绥铁路工程纪略》等。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40
发表于 2005-5-14 16: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展
(1)出自姬姓,以字为氏,春秋时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其孙无骇以展为氏。(2)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辗迟氏,入中原后改为展氏。
郡望:河东郡(今山西黄河以东地区)。
都督画佛
和圣扬名
上联说隋代画家展子虔,曾官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擅长画人物、车马。人物描绘细致,以色晕染面部;画马立者有走势,卧者有起跃状态。也工台阁,写山川远近,有咫尺千里的气势。曾在洛阳、长安、江都等地寺院绘佛教壁画。
下联说春秋时鲁国大夫展禽,即柳下惠,名获,字禽,食邑在柳下,死后谥惠。官士师,鲁僖公时,齐国攻打鲁国,他派人到齐国劝说退兵。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著称。《孟子·万章下》载孟子说:"柳下惠,圣之和者(圣人中随和的人)也。"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41
发表于 2005-5-14 16: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章
一、姓氏来源
上古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代齐大公支孙封国于鄣(在今山东章丘县)。到战国时,鄣国被齐国所灭,其子孙以国名去邑为姓,相传姓章。
二、郡望堂号
汉置河间郡,现在河北省献县。
三、历代名人
章鉴:隆兴府分宁(今江西修水杭口)人,南宋丞相。咸淳十年,累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其为人宽厚,凡事无所不可,人称“满朝欢”。居官清廉,家贫如洗。
章梦飞,字云翔。64世、及公18世,平阳横江西八丈(今温州苍南县沪山镇百丈村)人。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甲戌年十一月生,景炎三年(1278年)戊寅年四月卒。
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梦飞年方 30 岁,考中右科廷对第一(武科状元)。宝祐二年(1254年)任御苑统卫兼左司马事。同年十一月蒙古军大举进犯,潼关陷落,章梦飞督领大军抗敌,他身先士卒,体贴下情,赢得将士爱戴,士气十分高涨。宝祐三年(1255年)七月,章梦飞先用缓兵之计麻痹敌人,待至时机成熟,便挥戈直指敌陈,敌军遭到突然袭击,溃不成军,潼关一举收复。章梦飞因功受奖,提拔京湖宣抚使、节制五城大司马兼督粮饷事。
章 衡(1025~1099),字子平。55世、及公9世,福建浦城人。北宋仁宗嘉祐二年丁酉科(1057年)状元。
章文谷。51世、及公5世,福建浦城人,排行二十三,约940年生,约1000年卒(生卒年由周腊生教授推估)。南唐(北宋太祖开宝三年)庚午科(970年)状元及第。
章 鋆,字酡芝,号采南。浙江鄞县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生,光绪元年(1875年)卒。咸丰二年(1852年)状元及第。
章懋——字德懋,明朝兰奚人,人称枫山先生。宪宗成化年会试第一,举进士,授编修。在任时,建议与外商互通贸易以裕商民,政绩甚著。著有《枫山集》、《枫山语录》。
章邯:秦朝将领。镇压陈胜、项梁起义军战功赫赫,后在巨鹿为项羽所败。不久投降项羽,被封为雍王,建都废丘(今陕西兴平南)。前二零五年,被韩信击败后自杀。
章昭达:吴兴武康(今属浙江)人,南朝陈将领。其心情严刻,善于将兵,因军功历任定州刺史、都督、镇军将军、车骑将军等职
章伯钧——安徽桐城人。先后参加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任中山大学教授,后脱离中国共产党,与邓演达、谭平山等人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革命行动委员会,后改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民国30年参与组织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后改为中国民主同盟)。民国36年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任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交通部部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章乃器——浙江青田人。早年参加民主运动,是“七君子”之一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42
发表于 2005-5-14 16: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张
一、张姓来源
1、出自黄帝之后挥。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氏弟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由此可知,曾经是重要武器弓的发明者挥,其后有以张为姓氏的。是为河北张氏。
2、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据《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其子孙以字命氏,也称张氏。又载,张氏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大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而迁移。是为山西、河北、河南之张氏。
3、出自赐姓或他姓、他族改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魏国大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氏。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改姓张氏的。
二、迁徙分布
分布在各地的张氏,大体上都有分支始祖及迁徙原因。 河东张氏,出自晋司空张华裔孙吒子,自范阳徙居河东张氏;始兴(今广东韶关市东南莲花岭下)张氏,亦出自晋司空张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冯翊(今陕西大荔县)张氏,出自东汉司空张皓少子纲,东汉时任广陵太守;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张氏,出自张嵩第四子睦,东汉时任蜀郡太守,始居吴郡;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张氏,出自汉留侯张良裔孙司徒张歆,歆第协,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传自彝,为后魏侍中,隋末徙魏州昌乐;河间(今属河北)张氏,为汉北平文侯张仓之后,世居中山义丰;魏郡(今河南安阳市)张氏,世居平原。 晋代有中原张氏迁至福建;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有中原张姓军校随从;唐僖宗中和年间,王潮、王审知入闽,又有河南固始人张睦随同前往,后被封为梁国公,福建张氏,大致以居住地分为鉴湖、金坡、板桥等派,此后有的又迁往广东,均称其始祖来自河南光州固始。从清初开始,闽、粤张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进而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移居海外的张氏,现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美、英、法、澳大利亚、巴拿马等国家和香港地区。
三、郡望堂号
【堂号】
"百忍堂": 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九世同居,这对当时的世风影响很大。唐高宗亲到他家请他介绍和睦相处不分家的经验。张公拿起笔来写了100个"忍"字呈给高宗。高宗很佩服,奖励了张公100尺绸缎。 张姓堂号还有"清河"、"金鉴""孝友"、"亲睦"、"冠英"、"燕贻"、"敦睦"、"宗岳"、"敬谊"、"源流"等。
【郡望】
清河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世居武城,其开基始祖为汉留侯张良裔孙张歆。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空张皓之子张宇。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张伟。
京兆郡:汉时置郡。此支张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御史大夫张汤。
四、主要张姓人物
张 良:西汉谋臣。(?—前186),汉初大臣,城父(今安徽亳县)人,刘邦的重要谋士。和萧何、韩信等人辅佐刘邦创建了西汉王朝,封留侯。 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张 骞:西汉外交家,陕西城固人。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了我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
张 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上一改"盖天说",提出"浑天说",绘制星象图,发明"浑天仪"、"地震仪"等。
张道陵:江苏丰县人,东汉末年,在四川灌县创立了"五斗米"(道)教,人称张天师。
张仲景:东汉医学家,河南镇平人。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为后人尊为医圣。
张 飞:字冀德,燕人,三国时名将。为蜀国五虎上将,战长坂名震于时。传与刘备、关羽结义于桃园,世称桃园三结义,被后世所传诵。
张 遂:唐朝天文学家,河南南乐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测出子午线的人。 张 旭:唐代大书法家,江苏苏州人。他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而后乃下笔,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人称"草圣"。
张择端 北宋画家,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
张景岳:明朝中医理论家,浙江绍兴人。他阐发了医易相通的中医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张居正:明末著名政治家。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
张德成:清末,中国人民抗击八国联军的义和团首领。
张天师:道家重要人物。
张大千:著名画家。
张自忠:著名爱国将领。(1890-1940)字荩忱,山东省临清市唐元村人。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43
发表于 2005-5-14 16: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仉
一、 姓氏起源
仉姓起源于党姓,原本为春秋时鲁国大夫党氏之后。党古音掌,故党姓中有一支以音为姓,成为掌姓。后掌姓中又分出以音为姓的仉姓。孟子的母亲即为仉氏,以择邻教子出名。
二、 郡望分布
鲁郡:西汉初置鲁国,三国魏及晋代改为鲁郡,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一带。
琅邪郡:秦始皇置郡,相当于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
敦煌郡:汉武帝置,在今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
张包
张包氏为张姓和包姓联合而成的姓氏,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杭州市。其中的名人有我国著名的集邮家张包子俊。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44
发表于 2005-5-14 16: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掌
罕见姓氏
鄣
罕见姓氏
漳
其祖先以前在湖南邵阳一带,原姓章,后有一支迁至湖南湘乡,为有所区别,改加三点水姓漳。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45
发表于 2005-5-14 16: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孙
一、寻根问祖
长孙复姓本为拓跋氏,为后魏献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曾祖父拓跋郁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沙英雄为南部大人,号拓跋氏;小儿子什翼健就是拓跋圭的祖父,拓跋圭建立北魏称帝后,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儿子,就赐他的儿子为长孙氏。长孙嵩后来位至太尉,封为北平王;他的侄子长孙道生屡建战功,位至宰相,封为上党王。拓跋嵩因有功于魏,世袭为王族大人。孝文帝时,以拓跋姓为魏朝皇族宗室之长门,故改姓为长孙氏。
二、迁徙分布
长孙姓望族居济阳(今山东定陶西北,一说河南兰封东北)。
《郡望百家姓》记载:长孙氏望出济阳郡。晋惠帝时将陈留郡之一部分置济阳郡,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三、郡望堂号
"霹雳堂":隋朝时候,长孙晟18岁即为司卫上士。突厥南侵。 向皇帝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定其虚实,了如指掌,拜车骑将军兼受降使者。突厥怕他,听到他的弓声,说是霹雳,故有"霹雳"之称。
四、历史名人
长孙晟--字季晟。隋朝洛阳人。自幼习武,年18为司卫上士,高祖一见嗟异。开皇中突厥南侵,晟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定其虚实,皆如指掌。遂拜为车骑将军兼受降使者,敌称他的马声与弓声为"霹雳闪电",闻风丧胆。终为右骁将军。卒谥献。
长孙无忌--字辅机,晟子。唐朝洛阳人,唐太宗皇后之兄。博涉文史,有谋略。从太宗李世民定天下,功居第一迁吏部尚书,封为齐国公,又徙赵国公、太子太师,后为高宗时辅政大臣,进授太尉,兼修国史。因被武后所陷,削爵流黔州,自杀。撰有《唐律疏议》。
长孙俭--本名庆明。北周洛阳人。少方正有操行。时四方骚动,俭从左卫将军攻破宿勒明达等,以功赐爵索虞侯。文帝甚敬之,表授荆州刺史、东南道行台仆射。黎民树碑刻颂。又诣阙 留,后征授大行台尚书,兼相府司马。封昌宁公,升大将军,镇荆州。以病还为夏州总管卒。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46
发表于 2005-5-14 16: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赵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
周穆王传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襄自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2、出自他族改姓。如汉朝时有赵安稽,本匈奴人;唐朝时有赵曳天,本南蛮人;五代时有赵国珍,本牂牁(今广西、贵州一带)蛮族人。
二、迁徙分布
秦代,真定人(今河北正定)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后为南海尉,于秦末兼并桂林、南海和象三郡,建立南越国,汉高祖时受封为南越王。此后,赵佗的子孙繁衍于今广东、广西一带。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洛阳人赵达避难迁居江东。唐高宗总章年间,中原人赵端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五代时,刘龑在广州建立南汉政权,洛阳人赵光裔、光逢、光胤三兄弟因此而在南海安家;开封人赵廷隐、赵崇韬父子因仕后蜀而在四川成都定居。南宋初,开封人赵用贤随宋高宗赵构南逃,移居江苏常熟,郑州人赵蕃移居江西上饶。南宋灭亡后,宗室赵氏散逃至澎湖、潮阳等地,后在闽、粤一带发展繁衍。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闽、粤赵氏陆续有人迁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移居海外,分布于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半部堂":五代后周时,赵普助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宋太祖赵匡胤于是封赵普为宰相。他又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方法削减了地方武装,巩固了中央集权,想方设法,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宋太祖就问:"爱卿!你怎样把国家治得这么好的?"赵普回答说:"我不过是靠了半部《论语》罢了!"赵普死后,家人整理他的书箱,果真什么宝贝也没有,只有他活着的时候常读的一部《论语》。
"琴鹤堂":宋朝时殿中侍御史赵忭是个清廉爱民的好官,人称"铁面御史"。他当成都知府的时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乐业,就高兴地弹琴取乐。他养了一只鹤,时常用鹤毛的洁白勉励自己不贪污;用鹤头上的红色勉励自己赤心为国。他穷得什么东西都没有,只有一琴一鹤。
赵氏还以"天水"、"孝思"、"谷治"、"萃涣" 、"爱日"等为堂号。
【郡望】
天水郡:西汉时置郡。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襄王太子、代王赵嘉。
涿 郡:汉高帝时置郡。此支赵氏为颖川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颖川太守赵广汉之后裔。
南阳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此支赵氏为天水赵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太傅赵嘉。
颖川郡:秦时置郡。此支赵氏,其开基始祖为赵王迁后裔西汉京兆君尹赵广汉。
四、历史名人
赵匡胤:本为后周大将,"陈桥兵变",代周为帝,建立宋朝,立国320之久,使赵姓的宗族声望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
赵文渊:北周著名书法家,擅长楷、隶书。当时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时奉命编定了一部六体书法字典。
赵 胜:平原君,以"食客数千人"而著称,是赵氏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人物。
赵 雍:即赵武灵王,他提倡"胡服骑射",始创骑兵,这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大进步。
赵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赵之廉:清代杰出书画家、篆刻家。其书、画、篆刻对后世都有一定影响,与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画家"。
赵 翼:明代史学家、文学家。长于史学,考据精赅,其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并称"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47
发表于 2005-5-14 16: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者
1988年,有一个出生湖南的云南籍者姓青年调人上海,上海开始有了者姓。据说,者姓来源于清朝一名叫阿贵的淮军将领,小时候父母早亡,不知姓氏,成年后,应征当兵,募兵者问其姓名,他无言以对,阿贵不识字,随便在文稿上指了”者”字,就成了“者”姓。其实者姓本有二个来源:一为堵姓所改,另一为云南苗族有者氏后人。上海者姓青年,究竟是者贵后人,还是堵姓所改,甚至为苗族汉化,那就不清楚了。
柘
①姓源: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柘,其后以邑为氏。 ②姓氏急就篇:汉有柘温舒。 ③千家姓;武陵族。
戢
房州一带有此姓氏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48
发表于 2005-5-14 16: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招
姓氏由来:春秋晋步招之后,以名为氏。汉有大鸿胪招猛,明有招奇佐,清有招子庸等名人。
郡望堂号:南海郡
历史名人:招猛, 招奇佐, 招子庸
肇
来自爱新觉罗氏
诏
苗族姓氏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49
发表于 2005-5-14 16: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召
傣族姓
还有汉姓,读shao,西汉有南阳太守召信臣
照
照煎,燕大夫。
兆昆
蒙古姓氏,现为兆姓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750
发表于 2005-5-14 17: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钊
钊之释义:①勉励。《尔雅.释诂》:“钊,勉也。”《方言》第一:“钊、薄,勉也。秦晋曰钊。”②远。《方言》第七:“钊,远也。燕之北郊曰钊。”③姓。明代有钊剑佩。--《辞海》
姓氏寻源:周康王名钊,或其子孙以为氏。又,或金姓所改。--《正字通》
迁徙分布:
山东济南(历城区遥墙河套圈村)(济阳大钊村、小钊村)
淄博(高青北郭村)
日照(五莲叩官老君堂村)
河南(商水)
云南(腾冲)(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彝族)
历史名人:
钊朝佩又作钊剑佩 ,明广西梧州卫指挥使。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868
25/29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3 01: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5418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