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明朝末年有多少人口?, 揭露满清大屠杀极其篡改历史资料和制造各种的谎言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6: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10-11-6 16:31 发表

问题是以往再风调雨顺,也只有1%左右,怎么算也算不到5亿啊

根据一丁七人,就能算出伍亿人来。

根据粮食总产量,就能算出来。

根据明初不足六千万人,到嘉靖增加到16500万平均增长率就能算出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7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哟,百度的权威性超过明史了啊。多次编辑确定,咋明清几岁成丁都没有?咋连标点符号都是中英混用的啊?完全不符合编校规范嚒。哦……原来是个网络字典。

你那个四处引用的“《明神宗实录》第379卷载:1602年,丁户数为5631万,熟土地为10亿零590万亩,人均耕地为18.8亩,还有一亿亩在开垦中的土地”云云。也给你查到原文了:“是岁户口田赋之数户共一千三万二百四十一户口男妇共五千六百三十万五千五十口半官民田土共一千一百六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八顷八十一亩有奇。”

“户”认识不?“男妇”认识不?是不是又要说清人篡改了?您有啥足够的证据不?一腔YY?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10-11-6 16: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16:38 发表
哟,百度的权威性超过明史了啊。多次编辑确定,咋明清几岁成丁都没有?咋连标点符号都是中英混用的啊?完全不符合编校规范嚒。哦……原来是个网络字典。

你那个四处引用的“《明神宗实录》第379卷载:1602年,丁户数为5631万,熟土地为10亿零590万亩,人均耕地为18.8亩,还有一亿亩在开垦中的土地”云云。也给你查到原文了:“是岁户口田赋之数户共一千三万二百四十一户口男妇共五千六百三十万五千五十口半官民田土共一千一百六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八顷八十一亩有奇。”

“户”认识不?“男妇”认识不?是不是又要说清人篡改了?您有啥足够的证据不?一腔YY?

明史在蝗旱眼里就是本颠三倒四的YY玄幻小说,其权威性当然远不如百度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10-11-6 16: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中华不败吴俊善 于 2010-11-6 16:36 发表



根据一丁七人,就能算出伍亿人来。

根据粮食总产量,就能算出来。

根据明初不足六千万人,到嘉靖增加到16500万平均增长率就能算出来。

那好,你先给出丁数的出处,论证一下其精确程度,然后再给出"一丁七人"是怎么来的吧.

粮食总产量?如果你是按耕地面积和平均亩产来计算的话,你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明代之前的人口那么少?

从洪武初到嘉靖末,这段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你算出来是多少?超过1%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6: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是岁户口田赋之数户共一千三万二百四十一户口男妇共五千六百三十万五千五十口半官民田土共一千一百六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八顷八十一亩有奇。”

“户”认识不?“男妇”认识不?是不是又要说清人篡改了?您有啥足够的证据不?一腔YY?

—————————————————————

你的资料出自哪里?好像是康熙十年丁数,1003万的数字,“户”就是纳税人“男妇”就是男女都算上。这样算来,一户平均为5.6人。和六七人差不了多少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8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您真强,您那个传染病控制学得,不穿越去明朝造福苍生真是可惜了。

山西、北直隶、河南、陕西这些地方都有大规模鼠疫流行,鼠疫会随着逃旱避贼的流民四处传播,您想用志愿者把人都拦住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6: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益德张 于 2010-11-6 16:41 发表


明史在蝗旱眼里就是本颠三倒四的YY玄幻小说,其权威性当然远不如百度了

明显个鞑子,叫我等为蝗旱。

在这里把关的鞑子不少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6: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16:49 发表
您真强,您那个传染病控制学得,不穿越去明朝造福苍生真是可惜了。

山西、北直隶、河南、陕西这些地方都有大规模鼠疫流行,鼠疫会随着逃旱避贼的流民四处传播,您想用志愿者把人都拦住咩?

哪一年无传染病和瘟疫,满清时带没有吗?人口为啥增加到四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35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就是出自你YY “口”为“丁”的《明神宗实录》379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38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嗯,照您想来,啥西班牙流感、黑死病之类的东西,要么就是得年年有,要么就是绝对没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6: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  1602  56.31   1059     18.8      —       《明神宗》                                                 卷379


你认为这个资料数据可靠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跟LZ说三点。
1、好好看书。
2、如果没有能力好好看书,也试着好好做人,不管您是出于什么目的,不管您是哪个民族的,说谎都不是美德。
3、如果您再对别人的民族属性主观臆测,或者用带有歧视性的词语称呼他人,那就涉嫌人身攻击,将会受到论坛的处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7: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16:58 发表
嗯,照您想来,啥西班牙流感、黑死病之类的东西,要么就是得年年有,要么就是绝对没有。

照你的说法,满清流行的病就不是病,只有明朝流行的病才死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7: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17:05 发表
跟LZ说三点。
1、好好看书。
2、如果没有能力好好看书,也试着好好做人,不管您是出于什么目的,不管您是哪个民族的,说谎都不是美德。
3、如果您再对别人的民族属性主观臆测,或者用带有歧视性的词语称呼他 ...

连历史上的大屠杀都要美化;掩盖,还是人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44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想问问那些恨自己同胞死得不够多,要把数目放大数倍数十倍才甘心的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7: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17:22 发表
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想问问那些恨自己同胞死得不够多,要把数目放大数倍数十倍才甘心的人。

你在哪句话中看出我有恨自己同胞死的不多的话?

在这里我还要问问一下,你们一直在掩盖满清历史上的罪行为什么?

就是按嘉靖年间的人口16500算,满清也杀了8000万人,我说了个四亿,也就是五倍,哪来的几十倍?

从嘉靖44年,到崇祯17年还有80年的时间,人口增两倍也不奇怪啊!增1.5倍,也是四亿多人啊!

怎么把数目放大几十倍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7: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16:55 发表
就是出自你YY “口”为“丁”的《明神宗实录》379卷。

你多次攻击我“YY”,这算不算骂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7: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那个四处引用的“《明神宗实录》第379卷载:1602年,丁户数为5631万,熟土地为10亿零590万亩,人均耕地为18.8亩,还有一亿亩在开垦中的土地”云云。也给你查到原文了:“是岁户口田赋之数户共一千三万二百四十一户口男妇共五千六百三十万五千五十口半官民田土共一千一百六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八顷八十一亩有奇。”

“户”认识不?“男妇”认识不?是不是又要说清人篡改了?您有啥足够的证据不?一腔YY?

—————————————————————

这明显是被满清篡改过的数据。

5600万人的数据也就是根据这个来的

嘉靖年就有16500万人,到万历年间少了1亿多人,这些人到哪里去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llanzjp
(鵬飝)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2
编号 298034
注册 2008-11-8
来自 广东


发表于 2010-11-6 18:0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中华不败吴俊善 于 2010-11-6 15:24 发表
表2 一些朝代的人口耕地及亩产

朝代  年份  人口      耕地  人均耕地  粮食播面  资料来源
   ( 公元) ( 百万) ( 百万亩) ( 亩)    亩产( kg)  
西汉  2     59.59   557      9.35      132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东汉  105   53.26   511      9.59      132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唐朝  755   52.91   666      12.6      167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明朝  1393  60.55   776       12.8     174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明朝  1602  56.31   1059     18.8      —       《神宗实录》
                                                 卷379
清朝  1753  183.68  678      3.69      184         乾隆
                                                 《大清会典》
清朝  1784  286.33  701      2.45       —     乾《大清一统志》
清朝  1812  333.70  727      2.18       —     嘉庆《大清会典》
清朝  1822  372.46  697      1.87       —      《户部则例》
清朝  1851  434.39  697      1.60       119     《户部则例》

—————————————————————

满清最少人均耕地面积是1.87亩,明朝5亿人,人均耕地两亩多,为什么养活不了?一亩地产量为174公斤,就是350公斤,700斤粮食还不够吃?

满清的苛捐杂税极重,明朝相当于没有收税。国家税收200多万两,一个人收了多少钱?比满清14500万两能同日而语吗?

既然不缺吃不缺穿,明朝人在6000多万人的基础上,为什么276年不增长?

满清苛捐杂税,连杀带虐,一百多年为什么就能增长到3亿多?.

按LZ说法,西汉该两亿多人,人均两亩多,光武帝屠了近两亿...
也不少嘛,LZ不如加入大和民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47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陈述事实而已。

你说的那个“比较可信”的数据。上面顺治年间的人口是用丁数算出来的,每丁折不到四个半人。
我也可以用你的折算法算一下,人口当在一亿三千之数以上。

当然,《中国人口史》第六卷里面有专篇论述,指出清朝前期的丁乃是纳税单位,不能等同成丁男子数量并简单用于折算人口,所以这种折算方式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建议你去看看。这卷里面也对清军的屠杀、迁海和三藩之乱对人口的影响有论述,也建议你去看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8: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llanzjp 于 2010-11-6 18:08 发表




按LZ说法,西汉该两亿多人,人均两亩多,光武帝屠了近两亿...
也不少嘛,LZ不如加入大和民族?

这不是根据一个资料确定的,而是根据几个资料确定的。

如西方传教士的记载,万历年间,纳税人是5600多万。嘉靖年间人口为16500万,也是参考依据。

再者,明初人口5000——6000万,276年为什么不发展?不发展要说出个理由,说不出理由,满清就有造假得到嫌疑。过去有人编造满清人口发展“番薯”说,现在看来站不住脚。满清时代人口一百多年能翻四、五翻,明代二百多年为啥不能翻八翻?不能翻,要说出个理由啊!

满人总是编造明朝落后、明朝野蛮、明朝贪污,明朝黑暗,人民生活苦难,所以人口不增加的谎话。这些谎话最终都被揭穿了。

最落后、最野蛮、最黑暗、贪污最严重的就是满清。他人口一百多年能发展到四亿,明朝200多年为啥不能发展到4——5亿?


否认者要说出道理,才能让人服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48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有这么大出入的原因是——你看的是两套数据,而不是谁篡改了史料。

由于隐脱户等问题,实录、黄册上的人口都是偏少的,按照黄册上,嘉靖年间也只有六千三四百万人。

一亿六千五百五那个数据,是当代研究者一种推算。这就已经差了一亿人了。


另外,求那个西方传教士记载的原文。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18:3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8: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18:14 发表
陈述事实而已。

你说的那个“比较可信”的数据。上面顺治年间的人口是用丁数算出来的,每丁折不到四个半人。
我也可以用你的折算法算一下,人口当在一亿三千之数以上。

当然,《中国人口史》第六卷里面有 ...

【“是岁户口田赋之数户共一千三万二百四十一户口男妇共五千六百三十万五千五十口半官民田土共一千一百六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八顷八十一亩有奇。”】

你怎么会算出“每丁折不到四个半人”?

56305050除以10030241,应当是5.6人,怎么不到四个半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8: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18:27 发表
有这么大出入的原因是——你看的是两套数据,而不是谁篡改了史料。

由于隐脱户等问题,实录、黄册上的人口都是偏少的,按照黄册上,嘉靖年间也只有六千三四百万人。

一亿六千五百五那个数据,是当代研究者 ...

是曾德昭的作品,我一时时找不来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53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你顺治和万历都不分么?还是几套数据混用已经成习惯了?

顺治十八年丁数一千九百余万,你给的“比较可靠的”人口数是8490万,你自己折算下,这个数据把一丁折几口的。


明代的人口到近两亿的峰值,然后因为天灾人祸,在崇祯年间就减少了四千万,这在《中国人口史》上都有讨论,你要的理由就在那里,你不愿意看,不愿意信,那谁都拿你没办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8: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18:39 发表
你顺治和万历都不分么?还是几套数据混用已经成习惯了?

顺治十八年丁数一千九百余万,你给的“比较可靠的”人口数是8490万,你自己折算下,这个数据把一丁折几口的。


明代的人口到近两亿的峰值,然后因 ...

你们把数据都弄乱了,从满清的祖上就故意这样搞。在我的记忆中,你给的数据康熙16年的数据。

1661 清世祖顺治十八年 8490,但是“丁”不一定是不这样数字。

你无名无姓,编谎也没有办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大中华志》网上的版本:
如果我们查看总户籍簿,其中只登录纳税人口,而不记载妇女儿童、太监、文武教师(人数几乎无穷),共有5805万5180人人(引者注:明末中国人口至少在两亿以上,应该接近三亿。这也可以和曾德昭这里的记载相印证,5千多万的人口不包括女性,不包括儿童,也不包括文官阶层,应该还不包括一大部分的流民和商人阶层,所以接近三亿应该是保守的估计)”

实体书的记载我也附上。
可以看到“一般人”变成了“纳税人口”。

而曾德昭对于“总户籍簿”的描述并不正确,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明实录或者黄册上是统计男妇总人口数的。


如果你看过明代的户帖,你就会知道,一户五六口人中,往往不止一个成丁,所以就算以丁折人口,也绝无一丁折七人的算法,一丁折这么多人真除非是壮年男人都做苦工打仗死了。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23:46 编辑 ]


图片附件: 未命名.jpg (2010-11-6 19:04, 42.97 K)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8: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18:39 发表
你顺治和万历都不分么?还是几套数据混用已经成习惯了?

顺治十八年丁数一千九百余万,你给的“比较可靠的”人口数是8490万,你自己折算下,这个数据把一丁折几口的。


明代的人口到近两亿的峰值,然后因 ...

你给的第一个表就是胡说八道,你骂骂咧咧的还挺厉害!

我为啥信你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中华不败吴俊善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8
编号 402071
注册 2010-11-4


发表于 2010-11-6 19: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们查看总户籍簿,其中只登录纳税人口,而不记载妇女儿童、太监、文武教师(人数几乎无穷),共有5805万5180人人(引者注:明末中国人口至少在两亿以上,应该接近三亿。这也可以和曾德昭这里的记载相印证,5千多万的人口不包括女性,不包括儿童,也不包括文官阶层,应该还不包括一大部分的流民和商人阶层,所以接近三亿应该是保守的估计)”

————————————————————

曾德昭说的五千七百五十万是说的“丁”【我记错了,应当是5805万180人】,是纳税人。是20岁——60岁的男人,这些人要纳税,要服徭役。男女对半,但是小孩多,要多得多。所以说,明朝到末年应当接近伍亿人。

还不算残疾人。你知道,残疾人的数量也不少。

曾德昭记的是万历年间统计的数字,人口要不断增长啊。

[ 本帖最后由 中华不败吴俊善 于 2010-11-6 19:1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好吧,我无名无姓,葛剑雄等人也无名无姓,随您信不信。

让我们看一段“百度中的,那是经过多次编辑确定的”资料:

明太祖实录卷140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60,545,812[这个是除开华北大部分地区外的调查数据](今学者估计实际人口达到65,000,000人)。 明太宗永乐元年 1403年 11,415,829 66,598,337 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79年)71,850,000。 明宪宗成化二十四年(1487年)75,000,000。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 1502年 10,409,788 50,908,672,4.228亿亩 明孝宗实录194 明孝宗弘治十七年 1504年 10,508,935 60,105,835 明神宗万历六年 1578年 10,631,466 60,692,856 明光宗泰昌元年 1620年 9,835,426 51,655,459,7.4393亿亩 明熹宗实录卷4 明世宗嘉靖末年美洲高产作物传入后开始在明代人口最为稠密的江浙和岭南地区普及和推广,尤其是经过万历中兴过后以较快速度稳定成长,到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根据当代学者研究估计达到175,000,000人。 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到清世祖顺治七年(1650年),在这个期间爆发一种迄今为止未明的瘟疫,造成京杭大运河沿线和南直隶这一全国人口最稠密和重心地区的很多地方人口的50%消失,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8 14: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06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