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首席屠宰官于2004-02-28, 20:26:59发表
在我们印象中,秦桧杀害了岳飞,是投降派的代表。其实 大错特错!我们受了洗脑了!要知道《宋史》的修著者是元朝的脱脱(蒙古人),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丑化了宋皇帝,使人们痛恨他们,从心理上稳固元的统治
。
战且 把秦桧、宋朝皇帝等称为秦桧派,岳飞、宗泽、农民义军等称为岳飞派。让我们看看谁是扛金主力
1、秦桧派拥有全国大多数抗金军队,从靖康之变一直到南渡初定,从汴梁到临安,在战争中损失巨大;岳飞只
是打了几个小胜仗。抗战谁居功至伟,历史自公论,哪象某些人鼓吹的那样!!
2、岳飞内战内行 外战外行。曾镇压钟相 杨么的农民起义。
3、秦丞相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先解决国内矛盾。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百年之后,
宋军直捣汴梁,打败金兵,收复了失地,老百姓欢欣鼓舞。况且当时宋军武器不如人,训练不如人,拿什么打仗?
4、史上秦桧是宋高宗的心腹,代表了宋高宗,宋高宗断然没有不抗金的理由。所以 秦桧也是抗金派。
5、还有所谓北方农民义军如八字军,实际上是借抗金之名发展自己实力,妄图与朝廷对抗。若不是金兵入侵
,他们早就被朝廷的大军扫平了,一如山东黑宋江,江南方腊。
公道自在人心!历史是元统治者无论如何也抹杀不了的!
我说了这么多,你还不相信秦桧是抗金英雄?可悲、可叹!你真的被洗脑了!!
呜呼,吾谁与归!
作者:防火防盗
嗬嗬,仔细想想,是有点意思。试着改编一下,纯粹戏说,不要见怪:
1、我老秦是抗金战争期间的全国总指挥,虽然打了不少败仗,但其实正是英明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思想,从汴梁到临安,金军的攻势越来越弱,慢慢从防御走向了相持,最终我们不是在友好盟国蒙古的帮助下打败了金军了吗?
而岳飞呢,区区一个八路军统帅(岳飞是当年八位统军大将中排最末一位的,呵呵^_^),大家想想,不就是打了几个小胜仗吗?怎么可能算是抗金主力?
抗战谁居功至伟,历史自有公论,哪象某些人鼓吹的那样!!别的不说,秦桧派的士兵死的可比岳家军多多了,你敢说岳飞是抗金主力,你对得起这些抗金烈士吗?
2、岳飞在抗战期间(抗金战争,简称抗战),对金鬼子消极抵抗,扩充实力,图谋不轨。
想想看,岳飞最初才多大的官,多少的人,等到朱仙镇上,他有了多少兵马?这不是扩充实力吗?
至于消极抵抗,你想啊,岳飞要真是一心打仗,他怎么可能兵越打越多,我老秦30万精锐部队,不都在xx保卫战里打光了吗?可见岳飞不是真心抗金,怎么说他起码也要死我这么多人嘛,不然我心里不平衡。
什么,你说岳家军全送死也没那么多兵?那我不管。总之他没死这么多人就是消极抵抗。
再说了,你看看岳飞,我朱仙镇一招他,他不就回来了么,要真是积极抗战,他会回来?
你说什么?你说怪我不给他粮草弹药,废话,粮草弹药当然要留给我自己的部队用,你不知道,(小声)他和政府不一条心。他用大刀片红缨枪去打鬼子那最好,两个都死光,省得我还要费心机对付他了。
4、史上我老秦是宋高宗的心腹,代表了宋高宗,宋高宗断然没有不抗金的理由,国家都是我们的,我怎么可能不抗金呢?我要不抗金,我那么多票子,妻子,房子,怎么办?所以,我老秦当然也是抗金派。
5、岳飞对金妥协,与鬼子签订密约。这个东西嘛,资料有的是,请大家翻阅《岳飞私人医生回忆录》《岳飞秘书的回忆》,还有很多精彩爆料,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鉴别,你也知道,我老秦死后被人清算了,所以大家一定不能去图书馆了、太学了、国子监这一类地方,要到偏僻的地方去找,understand?
抗金战争是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战,高宗皇帝在乘军舰下海转战时,曾有“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题词,可谓千古绝唱。但是,在此危难之时,岳飞到底出了什么力?他打过几个会战?岳飞在靖康末年就在打仗,越打国土沦陷的越多!
第二:抗金战争中许多高级将领殉国,为什么岳飞和他儿子没事?为什么他们没死?!他们不是一直在所谓的前线吗?答案只有一个:他们实际上见了金兵就躲,否则他们为什么没被金兵杀死?
第三:岳飞的所谓部队吞并了很多友军,后来又大肆吹嘘什么“敌后抗战”,请问敌后抗战的是你岳家独户垄断的吗?那么多敌后坚持作战的友军,都被你的御用文人抹杀了!
第四:岳飞与叛乱犯梁兴的所谓农民军勾结,破坏了高宗的戡乱建国大业。
第五:岳飞根本是一土鳖老军头,无知却妄谈朝政。政治是高层次精英的禁脔,高宗一朝都是海归高学历,比如秦灰丞相,就在金国留学考察过很多年,这样的人,有智慧、有眼界、有担当,才是中华民族的真正指望。反观岳飞,金语说不上半句,草上飞而已。
第六:金军曾过长江,打到海边,中央政府危在旦夕,岳飞呢?他不是伟大的抗金英雄么?他在哪里?!避战的英雄罢了!
历史不是岳飞一党的几个文人能篡改的,高宗和秦相的历史功绩终归要受到承认,听秦相国在下海转战中所谱写的战歌:怎不萌生翻案复国之志向:“梅花啊梅花,越冷你越开花”“梅花坚忍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
不知道楼主怎么会有这么丰富的逆向思维.也不知道是影射什么,对贴不对人吧
开篇说当时的局势,我想起了抗日,现在有人在说,某一集团把握了大量的军队,所做的都是为国为民,只是人们不理解而已,我想这种论调实在不值得一驳了.一无是处的为国为民实在让人难以把这两个词连在一起.
岳飞是搞小集团么?没有历史证明.对岳飞的评价实在找不到什么证据了,就那史家的气节开刀,说是因为宋史的作者是蒙古人,所以岳飞是坏蛋,不知道这是不是和过家家有相同之处,说白了,就是儿戏.不知道作者凭什么就认为蒙古史家没有其气节的.
不知道作者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说岳飞是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好象岳飞对金兵的胜率还是无人可比的吧.当然,我们可以想象那是蒙古人说的,或者说岳飞和金兵串通好了,故意让岳飞胜的哦,金国的将军都不会拿自己的儿郎开玩笑,去成全一个力主和他们打仗的人的一世威名的,显然是杜撰.内战内行么,名将对匪徒的胜率都不高的话,很难想象,这位名将能在和正规军打仗的时候打胜仗.土匪和军队的差别有多大,应该可以想象得到吧.
攘外必先安内,不知道秦某人当时要安什么样的内啊,这到要请教了.如果是影射,那也得要有可比性啊,秦某人之所以会被人所不容,恐怕原因还是在他自己吧.如果真的要安,他才是该被安的对象.这种论述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无赖式的论述方法,比如:两个人站在独木桥上,桥不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必须要下去一个人,于是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我是正统,你是庶出,所以你一定要让我把你挤下去,结果却是正统者被挤下去了,于是,傍边就有人说,庶出者应该主动点跳下去,正统者的做法是正确的,"攘外必先安内"啊.
不知道,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为什么还有人在想象百年之后的事情.而且武器论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这个是为什么,我就不多说了.
高宗是没有理由不抗金,但是高宗却有不迎回二帝的想法,相比之下,宁愿失去江山,自己也要多做几年皇帝啊,这不知道是不是能够代表当时的不抵抗撤退.
岳飞同志根正苗红,怎么能够和宋江方腊比呢?前者本来是草莽,后者纯粹就是邪教
不知道这篇大作的意图何在,
如果真的是影射,水平也太那个了.
如果真的是分析,见识也太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