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百家姓专题帖——大家都进来寻根问祖呀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868
13/29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百家姓专题帖——大家都进来寻根问祖呀, 已经收录完毕,欢迎大家跟帖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61
发表于 2005-5-9 19: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律
律姓家族源于耶律一族,是耶律阿保机的后代,其后代现居于山东省。现居住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律氏家族是其中最大的一支。
旅
①风俗通:周大夫子旅之后,汉有高祖功臣昌平侯旅卿,望出南安。 ②姓氏考略:一云,亚旅,官名,以官为氏。 ③路史:吕侯之后有旅氏。 ④千家姓:南安族。
闾
本姓黎,为一将军,被诬叛逆,逃亡过程中躲入一小巷门后,后改姓为闾。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62
发表于 2005-5-9 19: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率
率姓与“师”、“帅”同源,帅姓因避晋司马师之讳而改姓。古代帅、率通用,所以有一部分师姓人改为率姓,成为率姓最重要的一支。还有一支率姓出自刘姓,为刘康公的后代。历史名人:宋代有著名道士率子廉。
闾丘
一、寻根溯祖
1、以地名命姓。在邾国(在今山东省邹县境内)有一个地方叫闾丘,居住在那里的人以地名为姓,称为闾丘氏。
2、以人名命姓。春秋时期齐国有大夫闾丘婴,他的后代子孙以祖上名字命姓,称闾丘氏。
二、郡望分布 闾丘复姓望族居顿丘。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浚县以北地区。
三、历史名人
闾丘孝终:宋代名人。苏轼曾云:"苏州有二丘,不到虎丘,则到闾丘。"其为名流推重如此。
闾丘宾用:宋代孝廉。隐居于吴市,独力耕作以养双亲,廉直不污,勤学好吟咏。
闾丘观:宋代名将。靖康初年,率部到婺州,及还,遇高宗渡江,领兵勤王,凡历九任,官至武翼大夫。
闾丘昕:宋代吏部侍郎。中进士任义乌令,政绩卓著,历任监察御史。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63
发表于 2005-5-9 19: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马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其始祖为赵奢。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生子大业。大业之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 ,帝舜赐他姓嬴。伯益之子大廉,传至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世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为赵氏。后建立赵国。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因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马氏。世居邯郸。史称马姓正宗。
2、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3、出自他族改姓。西域人马庆祥,人居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遂以马为氏。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遂改姓马氏,取名祖常。马祖常之后亦为马氏。金元以后,为回族大姓。
二、迁徙分布
赵奢之子牧,亦为赵将,居住在邯郸。公元前100年,秦国灭赵国,将牧之子迁徙至陕西咸阳。马兴后人马何罗徙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从此,扶风茂陵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
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
唐朝末年,王潮、王审之入闽,有河南马氏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许州人马殷,少为木工,应募从军,随秦宗权部将孙儒入扬州,转从别将刘建峰攻取潭州。896年,刘建峰北部下所杀,马殷被推为主,被唐任为潭州刺史,后进武安军节度使,于907年被后梁封为楚王,建立楚国,历时45年。马服君十三传后裔驷随西汉的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195年)入关,驷入关后由回族归属汉族。驷的马氏一族先定居于咸阳,其嗣后迁居开封汴梁,一族宗支浙江临安府。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64
发表于 2005-5-9 19: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麻
一、寻根溯祖
1、春秋时齐国有个大夫叫麻婴。他的后代子孙以他名字中的 麻 字命姓,称麻姓。
2、周代时,楚国有熊姓大夫食采于麻(进湖北麻城),其后代子孙以封邑命姓,称麻姓。 据《风俗通》记载,麻婴即为楚大夫之后。
二、郡望堂号
【堂号】 金紫堂 :宋朝时有麻希孟,年90岁。当时太宗召见天下年老的人,所以麻希孟就到了金殿之上。他向皇帝提出了许多建议,多被采纳。后来太宗赐给他金(当官的印)紫(印上的带子),任他作工部侍郎,他辞退不作。
【郡望】 上谷郡: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后置郡。在今河北省西北部怀来县一带。
三、历史名人
麻九筹:宋朝人。他勤奋好学,博通五经,尤精于春秋,正大初年,特赐进士,官至应奉翰林文字。为了研究易经,他熟读邵尧夫的《皇极书》。后来研究医学时,他又习读张子和的著作。他所作之文章精密奇健,诗词工致豪壮。著有《知几文集》。
麻 贵:明代宁夏总兵。由舍人从军,万历年间积功为宁夏总兵。因抗倭有功,累迁至右都督,镇守辽东。他智勇兼备,果毅骁捷,善于用兵,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时称良将。
麻居礼:唐代画家。善画佛像,声迹甚高。蜀州圣寿寺八难观音画壁一堵,即其手笔。
后赵有勇士麻胡秋,唐代有诗人麻温其,宋代有学者麻仲英,金代有兵部主事麻秉彝,元代有诗人麻革,明代有御史麻永吉、大同参将麻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65
发表于 2005-5-9 19: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马司
湖南有此姓。
买
回族姓氏
缦
缦维仑 1941年生,四川简阳人。戏剧家协会内江分会会员。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66
发表于 2005-5-9 19: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麦
春秋时齐桓公曾封麦丘老人于麦丘,麦丘老人的后代以麦、麦丘为氏。又,隋代麦铁杖的后人,以麦为氏。
郡望:汝南郡(今河南中部偏南及安徽淮河以北地区)。
性刚继武 法肃靖氛 上联说隋代始兴人麦孟才,字智棱,性格刚烈果断,有其父麦铁杖的风范。官武贲中郎将。下联说麦铁杖,骁勇有膂力,开皇年间官车骑将军,跟从杨素北征突厥,每作战捷足先登,因功进柱国,为政法令严明。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67
发表于 2005-5-9 21: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满
一 姓氏源流
为先帝舜的后代。周文王打败商国以后,将舜的后裔胡公满封在陈这个地方,建立了陈国 。春秋时期陈国被楚国打败,陈国灭亡。陈国的子孙于是将开国元首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姓氏,姓作满,同时也有的以国名为姓,姓作陈的。
二 迁徙分布 满姓的望族居住在山阳(今天的山东金县西北40里)和河东(今天的山西下县北)。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山阳郡:此郡的地点有两个。一个是汉武帝建元年间设置的山阳郡,地点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治所昌邑,相当于今天的山东金县西北。还有一处是东晋年间从广陵郡分置出来的山阳郡,治所在山阳,相当于今天的江苏省淮安市。
2 河东郡:秦朝时期置郡,相当于今山西省黄河以西夏县一带。
3 汝南郡:汉朝设置,治所在上蔡,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上蔡县西南。
【堂号】
昌邑堂、清廉堂:说的是三国时期魏国曹操手下的大将满宠。他意志顽强、英勇善战,跟随着曹操征战,立了很多功。文帝的时候,在江陵打败了吴国,被封为昌邑侯。他作官时一生清廉,年老退休回家的时候家里都没有什么财产,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四 历史名人
1 满朝荐:字震东。明朝时期麻阳人。万历年间进士,担任咸宁令。他的手下梁永纵搜刮人民,并且还鞭打平民,满朝荐知道以后将他逮捕并且惩罚了他。梁永纵不认罪,反而诬告满朝荐掠夺税物,满朝荐于是被逮捕,下面的官吏和人民都要求释放满朝荐,但是朝廷一直不批准,直到七年以后大学士在叶以高的请求下,他才被放了回来。光宗的时候他又开始做官,担任尚宝卿,后来因为上书的时候,用语激烈,引起了当政者的愤怒,被遣送回原籍。崇宗的时候又被任用为太仆卿。还没有正式上任就逝世了。
2满宠:字伯宁。三国时期魏国昌邑人。是曹操手下的大将。一直跟从曹操征战,立了很多次功。文帝的时候,在江陵大战了吴国,获得胜利,因此被封为昌邑侯,拜为伏波将军。太和年间,又因为以前将军的身份代替曹休到扬州都督军事,被拜为征东将军。当时,孙权好多次攻打合肥,都被满宠打败。景初中,因年老返乡,担任太尉,不久逝世。他一生为政清廉,不为自己利益,家中都没有积累财产。
3 满奋:晋朝时期尚书令,昌邑人,清高雅致,任职司隶校尉。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68
发表于 2005-5-9 21: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邙
姓苑:出自穆公子邙之后,以王父字为氏。周时有亡叚为郑大夫,宋时有邙况,举进士。
莽
莽氏出自馬氏,起源於東漢時期 東漢時有一位皇後,本姓馬。她的祖先叫馬可羅,因爲叛逆罪被皇帝殺了。這位皇後感到與這樣的人同宗是恥辱的,就把自己的姓改為莽姓。
莽努特
蒙古族姓氏,现汉姓为何氏。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69
发表于 2005-5-9 21: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茅
一、姓氏来源
上古周期时,周公第三子茅叔封于茅,并建立了茅国(在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到古代春秋以后,茅国被邹国灭亡,茅国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茅。
二、郡望堂号 汉置东海郡,现在江苏省邱州市。
《世本》记载:“周公第三子茅叔封于茅,子孙以国为氏”。望出陈留、晋陵。
三、历代名人
茅焦——秦朝时齐人。秦大后与谬毒私通,事发,始皇车裂谬毒,迁太后 阳宫,下令:敢以大后事谏者杀。先后杀谏者27人。齐客茅焦冒死进谏,始皇觉悟,下殿接之,爵以上卿。即迎大后归咸阳,复为母子如初,尊立茅焦为仲父。
茅坤——字顺甫,号鹿门。明朝归安人。。好谈兵,自负有文武才能。选唐宋八大家文钞行于世。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等。
茅星来——字岂宿,号钝臾。清朝归安人。工文辞,才气勃发而有义据。后专攻经史及程朱书,年70以诸生终。著有《近思录集注》、《钝望文钞》。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70
发表于 2005-5-9 21: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毛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以国为氏。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弟叔郑(文王第八子)于毛国(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世称毛公。清道光年间在陕西岐山出土的西周晚期的青铜器班殷、毛伯敦、毛公鼎等均是毛国的遗物。其中,"毛公鼎"为现存铭文最长的青铜器,铭文共497字,记述了周宣王告诫和褒奖其臣下毛公厝之事。这说明西周晚期陕西毛国还存在。毛公子孙在周朝世袭卿士,称为毛氏。
2、亦出自姬姓,以封邑名为氏。周文王的第九子伯聃被封在毛邑(今河南宜阳县东北一带),世称毛伯聃,为周成王的六卿之一,任司空,掌管建筑工程。毛公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毛"命姓,称毛姓。
3、南北朝时有代北(今山西离石、灵石、昔阳以北和河北蔚县、阳原、怀安等地)少数民族,世代为酋长,亦称毛氏。
二、迁徙分布
毛姓早期主要是在北方发展繁衍。早在春秋时期,毛氏家族由于发生内乱,就有徙居江南者。唐末五代以后,毛氏除居于河南、河北、北京、山东、山西、甘肃者外,主要是称盛于江南。因此,自北宋至今的一千多年间,毛姓的著名人物绝大多数都出在南方。其分布地为:今浙江衢县、黄岩、杭州、余姚、江山、温州、诸暨、遂安、松阳、宁波、萧山、吴兴、遂昌,江苏武进、昆山、常熟、宜兴、吴县、嘉定、阳湖、太仓,上海,安徽合肥、定远,江西南昌、新昌、丰城、吉水、鄱阳,湖南长沙、平江、湘潭,福建长泰、建安,湖北公安、麻城、浠水,广西富川,云南昆明,四川成都、洪雅、夹江、仁寿等地,几乎遍布江南。从清朝雍正年间开始,毛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三、郡望堂号
【堂号】
"舌师堂":战国时平原君有食客毛遂。秦国攻赵,平原君向楚国求援,毛遂跟着平原君出使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判,直到中午未能达成出兵援赵的协议。毛遂就拔剑胁迫楚王,晓以利害,遂订了楚国出兵援赵的条约回赵。平原君夸奖毛遂说:"毛先生饿三寸舌抵百万之师!"毛氏因以"舌师"为堂号。
【郡望】
西河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县境)。东汉时移治离石(今山西离石)。
荥阳郡:三国魏时分河南郡置郡,治所在今荥阳。
河阳县:汉时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
北地郡:战国时秦国置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省宁县西北),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东汉移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四、历史名人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1921年7月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9月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10月率领部队上井冈山,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批判了王明的"左倾"错误,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1946年至1949年领导人民进行了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先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毛 亨:西汉著名学者。相传是古诗学"毛诗学"的开创者,曾作《毛诗》,世称"大毛公"。《诗经》就是由《毛诗》传下来的。
毛 晋:明朝藏书家。家藏书九万八千余册,历代藏书家无人能比。
毛奇龄:清代经学家、文学家。治经史及音律等,善散文、诗词,并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
毛 苌:西汉北海太守。为河间王博士,治《诗经》尤精。以诗授同国贯长卿,人称"小毛公"。当时诗者有齐、鲁、韩三家,毛诗未得立于学官。《诗经》经秦火后,唯《毛诗》流传至今,齐、鲁、韩三家皆亡。
毛 记:明朝大臣。世宗即位,毛纪制策,拟定治国方针,建立功勋。加伯爵,为首辅。 毛正美:唐代女诗人。
毛 庚:清代书法家。工书、擅石刻,有名于当时。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71
发表于 2005-5-9 21: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冒
姓氏由来:姓氏考略:春秋楚,如皋冒姓,自宋以来,世为茂族。望出荥阳。
郡望堂号:荥阳郡
历史名人:冒志成, 冒清柱
猫
回族中的猫姓,出自贵州平坝县十字回族苗族乡。据《中国回族;贵州回族》称,乡里的撒、猫、保等姓氏的回族是民国 初年由贵州省的威宁、赫章两县和云南昭通等地迁来的。在 云南昭通的回族当中,虎姓读猫音。1987年昭通市民委对昭 通地区的回族姓氏进行了调查,共有姓氏70种,但没有猫姓。 因此,民国初由云南迁至贵州的猫姓,原本应当是虎(mao) 姓。猫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贵州。
卯
据说是于谦的后人。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72
发表于 2005-5-9 21: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茂
1.东汉有茂氏,不知其所出,如茂真;
2.北魏茂眷氏改茂氏;
3.宋代如皋冒氏所改。
美
中央电视台有美娅莎。
枚
西汉有文学家枚乘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73
发表于 2005-5-9 22: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门
关于门氏,《中华姓氏大典》按语曰:“门氏”之源,诸书俱引《周礼》之“公卿之子入端门,教以六艺,谓之门子”一说,其实不然。《周礼》其书,西汉末始出,其中制度多与周制不合。周室公卿,出于“门子”,以此为氏,《左》、《国》均乏记载。最可信者为“叱门氏改门氏”,有门文爱可证。
芈
芈氏,楚姓也,陆终之子季连之后也。
密
出自姑姓,以国名为氏,商代有密须国,被周文王所灭,其后人以密须为氏,简为密氏。郡望: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安抚归洪武 都统抗元军 (李文郑) 上联说明初金筑安抚司人密定,洪武初年归附明朝,被授予安抚使。下联说南宋庐州人密佑,咸淳年间官江西都统,在进贤坪迎战元军,身中四箭三枪后被俘,不屈被杀。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74
发表于 2005-5-9 22: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蒙
一 姓氏源流
1 以山名为姓。周朝的时期,有官职名为东蒙主,职责是管理、主持祭祀蒙山。这位官吏的后代也世世代代居住在蒙山,并且以山名为姓,形成蒙姓。
2 为他姓所改。这一支蒙姓改自东蒙氏。
3 来源于高阳氏。夏朝建立以后,颛顼的后代被封在蒙双(有说法为双蒙),他的后代于是将封地的名作为姓氏,成为蒙姓和双姓。
二 迁徙分布
蒙姓的望族居住在安定(今天的甘肃固原)。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安定郡:汉武帝时期设置,相当于今天的甘肃省平凉地区的一部分和宁夏西部。
【堂号】
献典堂:春秋时期,楚国复国以后,楚昭王决定重新治理国家,壮大楚国的势力。但发现楚国以前的一切典章制度都没有了,这时楚国大夫蒙谷又为楚王制定了一整套新的典章制度献给楚王,使楚国的治理有了新的标准。
四 历史名人
1 蒙恬:秦朝著名将领。他的祖先为齐国人,自从他的祖父开始,他的家庭就世代为秦朝的名将。他的主要功绩是抗击匈奴。秦国统一六国以后,他率兵30万人击退了匈奴,收复了河南地区,并且奉命修筑长城,长达万余里。在他守卫边疆的数余年,匈奴都不敢进犯。他同时还是毛笔的发明者,他用枯木作为笔管,鹿毛为柱,羊毛作为被。这种笔又叫做“苍毫”。
2 蒙得恩:太平天国的将领。广西平南人。贫苦农民出身,早年参加拜上帝会,后来跟随太平天国参加了金田起义,曾任御林侍卫、殿右二指挥。咸丰三年定都天京以后又任春官又正丞相,总理女营事务。后来升职为正掌率,得到洪秀全的宠信。咸丰十一年五月病死。终年55岁。
3 蒙毅:秦朝上卿,在朝廷中势力很大,经常作为皇帝的参谋,其他将臣都不能和他相比。
4 蒙古纲:金代右副元帅,咸平府猛安人。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75
发表于 2005-5-9 22: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孟
一、 姓氏源流
中国的孟氏,发源于春秋的鲁国公族。鲁国的开国君主是周公旦的长子伯禽,周公旦是周武王之弟,那么孟氏应该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孙。 孟姓的得姓始祖是鲁桓公的庶子庆父。庆父是个品行极坏的人,与其嫂、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因哀姜没有子嗣,他与哀姜密谋,欲立哀姜妹妹叔姜所生之子子开为鲁君继承人。庄公死后,其小弟季友按照庄公的意愿立庄公之子开,就是缗公。后来,庆父又派人杀死缗公,欲自立。因此,鲁国人非常恨他,都说:"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非常害怕,逃到莒国。季友用贿赂求莒送归庆父,庆父在归国途中自杀。这时任鲁相的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最大的;又为避讳弑君之罪,所以,庆父的子孙改称孟孙氏。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庆父欺君,其子孙改姓,都发生在鲁国,鲁国建都于曲阜(今属山东),所以这支孟姓出自山东。
另外,春秋时期的卫国,也曾出现过一支孟氏。卫国,是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位置大约在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带。这一支孟氏的始祖是卫灵公之兄孟絷,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孟,这样推溯起来,其始祖同样是周文王。换句话说,这两支孟氏分别起源于山东和河南两地;鲁国孟氏的始祖是周公,河南卫国孟氏的始祖是康叔,而周公与康叔是周文王之子,所以,天下的孟姓人士统统是一家。
二、 迁徙分布
孟氏早期主要是在其发源地山东、河南及其近邻的河北发展和繁衍。从东汉开始,孟氏出现于其他地区,如东汉孟光为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附近)人,孟他为扶风人,孟尝为上虞(今属浙江)人;三国时的孟宗为江夏(治今湖北鄂城)人,孟获为建宁(治今云南曲靖)人;北凉有孟氏,为武威(今属甘肃)人;唐代孟浩然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孟郊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孟利贞为华阴(今属陕西)人,孟涫为郴州(今湖南郴县)人;五代后晋孟宾于为连州(今四川筠连县)人,后周孟贯为建安(今属福建)人。从以上可见,隋唐以前孟氏在中国的分布已经相当广泛了。
五代以后,由于官职调迁等原因,孟氏的居处又新增了许多地方。例如,宋朝的孟宗政为绛州(今山西新绛)人,孟浩为宜春(今属江西)人,孟程为丰城(今属江西)人,孟元、孟彦卿均为洛州(今河北永平)人,孟显为安华北池(今属甘肃)人,孟攀鳞为云内(今山西怀仁)人;明朝的孟充为高安(今属江西)人,孟兆祥为泽州(今山西晋城)人,孟忠为江苏昆山人,孟淑卿为江苏吴县人,孟善为广东海丰人,孟俊为陕西咸宁人,孟羊浩为湖广咸宁人;清朝的孟永光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孟超然为福建闽县人。
三、 郡望堂号
【堂号】最著名的有"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孟母高兴地说:"这里可以使我的儿子成为好人了。"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 孟姓又以"平陆"等为其堂号。
【郡望】根据《姓源韵谱》所载,孟姓郡望主要有洛阳、平陆县、东海郡、巨鹿郡、武康县、安平县、江夏郡等。
洛阳,东汉、三国魏、西晋、五代唐先后定都于此。新莽、唐、五代粱、晋、汉、周、北宋、金都以此为陪都。
江夏郡是西汉高祖时设置的,相当于今天的湖北安陆、钟祥、潜江、钙阳等以东,以及河南光山、新县以西、信阳以东、淮河以南。这支蒙氏,是三国时孟宗之族的所在地。
四、 历史名人
孟姓最著名的人物是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县(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有"亚圣"的称号。他的学说对后来宋儒有很大影响。战国时还有墨家巨子孟胜,以及传说能够"生拔牛角"的勇士孟赍。西汉有今文易学"孟氏学"的开创者孟喜。东汉是有对丈夫"举案齐眉"的孟光。
三国时,吴国有事母至孝、"哭竹生笋"的孟宗,蜀汉有彝族首领孟获。
隋唐时期,孟姓涌现出几位勇于反抗封建统治之士,如隋末有农民起义首领孟让、孟海公,唐末有英勇善战的黄巢起义军将领孟楷。唐代有著名诗人孟浩然、孟云卿、孟郊,其诗歌脍炙人口。还有水利学家孟简。
南宋有名将孟珙。元末有襄阳红巾军将领孟海马。明末清初有戏曲作家孟称舜。近现代,有明清史学者孟森、教育家孟宪承、药学家孟目的、中国矫形外科奠基人之一的孟继懋、全国劳动模范孟泰、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孟宪民、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孟少农等。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76
发表于 2005-5-9 22: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双
一、 姓氏起源
1、 以地名为姓,与蒙姓同出一宗。远古时期,颛顼帝的裔孙受封与双蒙城,其后代有的以双姓为姓,形成双姓;有的以蒙姓为姓,形成蒙姓。
2、 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姓氏。据《新唐书》所载,"夷姓有双氏,双舍是也。"
二、 郡望堂号
【堂号】:"和易堂",宋朝时,双渐为汉阳知事,为官和气,易于接近,有古时循吏的风度。
【郡望】:双氏望出天水郡,西汉初置,相当于今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
三、 历史名人
双泰贞:南北朝时宋随郡(今湖北随州市)任,有能力,武功好。当时南北分治对立,天下不安,辅国公沈攸之坐镇荆州,召集才俊。泰贞为了侍奉母亲,受召不去。有一天,泰贞前往江陵经商,被攸之拘留,要他当队副。第二天,泰贞逃走,攸之派二十余人追捕,被泰贞杀死几个,其余人不敢接近,就绑架了他的母亲。他知道后,便去见攸之。攸之知道他是个孝子,非但没有定罪,而且赏他万贯钱,授以队主之职。后来他在战场上果然表现得智勇双全。
双林:清朝满州正红旗人。乾隆年间,平定贵州、湖南苗民叛乱,连战连捷。
双清:字止澄,江西临川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毕业于贵州师范学堂。曾任广州大元帅府参事。民国十六年(1927年)七月,任国民政府交通部参事。次年二月,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十二月任国民政府交通部秘书。双清谪孙:双临午现(2004年)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任职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77
发表于 2005-5-9 22: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米
一、 来源有二
1、 隋唐时,西域有一个米国(在现在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萨马尔汗的西南),是农牧业国家。当时常有米国人来中原定居,他们以国名为姓氏,后来就形成米氏。
2、 源自芈姓,宋米芾自称是先秦时楚国后裔,本姓芈,后改为同音字米。(《姓氏考略》)
二、 郡望堂号
【郡望】
1、 京兆:即首都长安直辖区。在近陕西省西安市至化县一带。
2、 陇西:战时秦昭襄王置。在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
3、 高平:西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将汉代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在今山东巨野县一带。
【堂号】
1、"鹿门堂":宋代礼部员外郎米元章号"鹿门居士"。
2、"宝晋堂":米元章好洁,所居曰"宝晋斋"。
3、"海岳斋":米元章又号米南宫,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四大家",自号"海岳外史"。
三、主要米姓人物
米 芾:北宋书画家,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吴(今江苏苏州)人,定居润洲(今江苏镇江)。历任知雍丘县、涟水军、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举止癫狂,人称米颠,行草得王献之笔意,用笔俊迈,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画山水人物,多用水墨点染的泼笔法,自成一家,存世书法有《苕溪诗》、《蜀素》、《虹县诗》、《向太后挽词》等,著有《书史》、《画史》、《宝章侍访录》、《宝晋英光集》等。
米友仁:米芾子,人称小米,南宋书画家,一名尹仁,小名寅哥、鲨儿,字元晖。宣和间应选入掌书学,高宗时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其画继承米芾传统,用泼笔法画烟峦云树,别具风格,运笔草草,自称"墨戏"。存世书画有《潇湘奇观》、《云山得意》等。
米喇印:清初西北回族起义领袖。甘肃甘州(今甘肃张掖)人。明末甘州军官。顺治授副将。五年(1648年)与丁国栋率农民起义,杀巡抚张文衡等,废清年号,建政权,受文武官员,连克凉州,兰州等州县,兵重十余万,后兵败阵亡。
米万钟:明书画家,字友石。祖籍顺天。生平酷爱奇石,积蓄奇石甚多,人称友石先生。任江西按察使,为魏忠贤所恶,因而削籍,后官至太常少卿。
米汉雯:清代人,米万钟之孙,好学,善写小令,书画继承其家法,人称小米,著有《始存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78
发表于 2005-5-9 22: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糜
三国时为徐州望族
妙
宋代有画家妙颐真,明代有河州卫指挥妙龄。
庙
庙延钢 男,1954年6月生,河南濮阳人。现任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院长兼爆破新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教授。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79
发表于 2005-5-9 22: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缪
一、寻根溯祖
缪姓源出于姬姓。春秋末,鲁国有鲁穆公名姬显,在位三十三年,死后谥号为"缪",因为古代"缪"、"穆"二字同音,所以鲁缪公又常常写作鲁穆公。他的支庶子孙就以他的谥号为姓,称缪姓。
二、郡望堂号
【堂号】 "公辅堂"、"尽忠堂":晋朝时候缪播在惠帝时任太弟的中庶子。太弟当了皇帝后就封他为给事黄门郎,后又升中书令。他和胞弟缪胤尽忠报国。
【郡望】 兰陵郡:晋元康元年(公元291年)时,从东海郡分出了一部分置兰陵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枣庄及滕县东南一带。
三、历史名人
缪 生:汉代长沙内史。申公弟子,为博士,官至长沙内史。
缪 袭:三国时魏文学家。有才学,官至光禄勋。著述颇多,已散佚。著有《魏鼓吹曲》十二首。
缪希雍:明代医药学者。精通医术。著有《本草经疏》、《本草诸方》等书。
缪 谟:清代诗画家。诗文清丽,善画山水,尤长乐府,有《雪庄乐府》等著作传世。
缪嘉惠:清代女画家。通书史,善篆隶,尤工画。嫁予陈氏,早年孀居。光绪年间入宫为供奉给事。甚受孝钦后宠爱,人们称她为缪先生。相传孝钦之画,多为她代作。
宋代有名人缪元德,元代有经学家缪主一,明代有诗画家缪仲藇,清代有画家缪云岩、侍讲缪彤。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80
发表于 2005-5-9 22: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苗
1、历史来源:远祖始苗智杰于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五四七年,在若敖之乱中,楚国大夫伯芬因罪被杀,其子贲皇逃到晋国后,受到晋国的优待,受封于苗邑(今河南济源县西),
贲皇的子孙后代就以封地名为姓。苗姓是楚国王族的后代,因此,苗姓起源于楚国王族之姓。苗姓起源于芈姓。发展和演变:苗姓在浙江东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东阳望。现今苗姓大都分布在河南.山东两地.优以河南省台前县候庙镇苗口村人气较旺!后人有1000余人。
2、郡望:东阳
3、历史名人
苗晋卿,字元辅,潞州壶关人。擢进士第,累迁吏部郎中,知选事。久之,进侍郎。天宝二载,较书判,以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奭为第一,议者不平。帝御花萼楼覆实,奭持纸终日,笔不下,人谓之曳白。坐贬安康太守,俄充河北采访使。肃宗召赴行在,拜左相。广德中,以太保致仕。永泰初卒,谥懿献。诗一首。
苗發:唐代壺關人。擅長寫詩,與盧綸,吉中孚,司空暑,錢起等九人齊名,合稱大曆十大才子。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81
发表于 2005-5-9 22: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蔑里乞
蒙古姓。 元有蔑里乞脱脱,撰《宋史》《辽史》《金史》。
旻
罕见姓。
明玉珍(1329—1366)是元末农民起义军的著名领袖之一,湖广行省随州(今湖北省随州市)人。明玉珍原名旻玉珍,后因为信奉明教而改姓“明”,他的子孙后代于是也改姓“明”。
缗
①姓考:夏时缗侯国,少昊之裔,后因以为氏。 ②国语贾连注:有仍之姓。 ③千家姓:济南族。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82
发表于 2005-5-9 22: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闵
一、姓氏来源上古周时,鲁国庄公有子名子开,后继位为泯公,闵通泯,子孙取闵字作为姓。
二、郡望堂号秦置陇西郡,现在甘肃省临洮县。《路史》记载:“鲁后有闵氏”。一曰,周大夫闵子马之后。望出陇西。
三、历代名人
闵子骞:名损。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弟子72贤人之一。顺事父母,友爱兄弟,被列为中国历史上24孝之一。
闵 贞:号正斋。清朝广济入。学绘事,追摹其父母像而奉把之远近称为孝了。旁通绘画山水花鸟,尤精于。篆刻,朱鸳、翁方纲皆器重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83
发表于 2005-5-9 22: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名
电视剧《名扬花鼓》里的名扬就是名姓。
谬
①路史:燕后有谬氏。 ②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后汉有谬彤。 ③千家姓:蘭陵族。
郡望堂号:兰陵郡
历史名人:谬让
墨
传说上古时圣帝舜在位时,大水成灾,经四岳举荐,任命鲧(注音:guěn)为水正,负责治理水患。鲧采取堵塞之法,结果越堵水患越大,反到淹死了很多人。舜依法杀了鲧,又改任鲧的儿子禹治水,那时禹仅只十七岁。面对如此重任,他感到了责任的重大。这时,墨如就向他建议,采取疏导之法。墨如本为炎帝神农的后裔,见多识广,他的建议使禹茅塞顿开,经过十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平定了水患,禹因此拜墨如为师。因治水有功,舜后来把帝位传给了禹,史称大禹。后来,大禹的儿子启继禹为帝,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奴隶制国家——夏朝,就封墨如的儿子胎初为孤竹国的国君(故址在今河北省卢龙县内),胎初即以父命为姓,人称墨胎初,传下去即为墨氏,奉墨如为墨姓的始主。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84
发表于 2005-5-9 22: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
一 姓氏源流
1 出自谯明氏。燧人氏为部落首领的时候,他的部下有一个叫明由的,因为才能而很受燧人氏看重,是谯明氏的后裔,为“四佐”之一。明由的后代便以祖上的名字作为姓氏,所以得到明姓。
2 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虞国公族的后代。秦国丞相百里奚的儿子名叫视,字孟明。是一个将军。取得过很多战争的胜利,打败了晋国的军队,为秦国的西部称霸打下了基础。孟明死后,他的后代就用他的名字“孟明”作为姓氏,后来改姓明。成为明氏的一支。
3 出自北魏时的鲜卑族。北魏时候由一支鲜卑族姓斗眷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时候改姓明。
4 由旻氏改明姓。元末的红巾军领袖本来叫旻玉珍,后来因为信奉明教而改姓明。他的子孙后代于是也改姓明。
二 迁徙分布
明姓的望族居住在吴兴、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一带。江西、湖北、广东、四川均有分布,甘肃张掖也有分布。
三 郡望堂号
【郡望】
1 吴兴郡:三国时置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治所在乌程。是今天的浙江省吴县。
2 平原郡:西汉的时候开始置郡,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西部平原县一带。
3 河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堂号】
1 廉慎堂:晋朝时期有一个朝廷命官叫做明汲的,开始的时候任县里的主簿,廉(廉洁)慎(细心)爱民。一年他们县遭了荒年,他于是下令打开仓库赈灾。家中有死了人的葬不起,他就给人家买棺材埋葬。因此人们拥护他,提升当了县令。著有《家训》。
2 集庆堂 康熙年间江西南安府南康县(今赣州地区南康市)玉堂村明氏族人修建宗祠堂号集庆堂,存有元代以来广东、江西、湖北等地谱牒。
3 助月堂 民国年间武汉地区汉阳、黄陂、汉川三地明姓族人汇谱修建祖祠堂号助月。
四 历史名人
1 明克让:字弘道。隋朝平原人。少好儒雅,博涉书史,三礼礼论,他都有钻研。天文历法、占卜他都深有研究,各得其妙。先在梁朝作官,后又在周朝作官,累迁司调大夫。文帝受禅后,被拜为率更令,进爵为侯。对当朝的实事,他经常发表有见地的议论。著作有《孝经义疏》、《古今地带记》、《续名僧记》等。
2 明玉珍:元朝随州人,元末农民大起义时率众加入红巾军徐寿辉的部队与元朝的军队交战,战争中眼睛受到到伤害。后来攻打重庆,攻陷了成都。后来徐寿辉被害,明玉珍以刘桢为参谋建立了以大夏为国号的国家。明玉珍身高八尺,身形魁梧,勤俭节约,爱好文学。礼贤下士,与明太祖关系很不错,经常书信往来。他在位五年后就逝世了,那时他才有36岁。
3 明灿:字辩之,湖北浠水人。民国13年秋进入湖北陆军第四旅当兵,升至副连长。民国20年任陆军补充第一旅连长。民国26年任陆军第七十四军第五十一师连长,参加南京保卫战,右臂受伤,随军队撤退。后来被保送到中央军校高教班第六期受训。毕业以后参与马回陵、上高、高安等战役。第二次长沙会战时调升中校副团长。民国31年代团长职。民国36年5月十四日,在孟良崮战役中代理旅长,16日身亡。时年40岁。
4 明山宾:梁代东宫学士,字右若,十三岁的时候已经博通经传,累官至东宫学士,兼国子监祭酒,存世有《吉礼仪注》等二百余卷。
5 明安:清朝名将,天聪间从征察哈尔,攻打大凌河,有功。雍正年间被封为一等侯,加字恭顺。
6 明亮:后魏阳平太守,字文德,平原人。性情文静厚道,知识丰富,很有才能。被授以勇武将军,除阳平太守。清白爱民,颇有惠政。
7 明瑞:清代将领,满州镶黄旗人。初由官学生授为二等侍卫,乾隆间出征伊犁和缅甸,他都有很大的功劳,被授以将军的官职。后又为云贵总督事。存世的作品有《北窗吟稿》。
8 明辰:清代画家,扬州人,号问焦,为建隆寺僧。爱好画梅,不去继承古人的风格,而是独创一体,潇洒自然,下笔很有情趣,他的作品到现在还有保留,都保存在《墨林今话》里面。
9 明遐:梁代著名的宦官。
10 明僧绍:南齐隐士,字陈烈,朝廷多次请他出去作官,他从来没有出去。他隐居在广郡崂山聚众讲学,高帝想与他见面,但后来他终于没有肯与高帝相见。
11 明安图:清代数学家,蒙族人,字静庵。曾任钦天监监正。当时有西方人来华,介绍了圆周率等三个公式而却无法证明。安图经过三十年的刻苦钻研,终于获得了证明,并且发明了另外六个公式。曾经著《割圆密率捷法》,书还没有写成就死去了。
12.明冕:为晚唐节度使葬于湖北阳新县排市镇。
13.明崇岩:唐朝著名将领,曾是女皇武则天的近臣。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85
发表于 2005-5-9 22: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磨阝
国名纪云,商时侯国,吕氏春秋杨磨阝,后因氏。
抹撚
抹撚 又称五国没撚部、五国蒲聂部。本为辽五国部中的盆奴里部,居今黑龙江依兰县以东,佳木斯市以西广大地区。 金代为女真部落姓氏之一。又作漫撚、抹颜、末颜。居大名、临潢等路,为望族,入中原后,改汉姓为孟。 抹撚尽忠 (?一1215) 金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猛安人,本名彖多。大定进士。累迁中都西京按察使。大安间,为西京留守,拜尚书右丞,行省西京。贞佑初,进拜左丞。宣宗南迁汴梁(令河南开封),受命与有丞相完颜承晖留守中都(今北京),为左副元帅。中都危急,弃城南奔,至南京,仍为平章政事。与术虎高琪不协,有怨言,被尚书省诬告谋叛,被杀。
默
默姓以前为黑姓,曾出一达官贵人刚直不阿得罪人获罪,灭九族。有友人见怜,从中帮忙,得以二幼子逃脱。遂改姓为默。二子为保留血脉,一留北方,一留南方。北方即在今天新乐县,南方据称在湖南。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86
发表于 2005-5-9 22: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莫
一 姓氏源流 莫氏之起源,许多典籍如《中国姓氏汇编》、《中国古姓氏词典》、《百家姓》、《万姓统谱》等俱有记叙,然而众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上古圣帝颛顼造“莫阳城”,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阳城,今河北省任丘县、平乡县,古钜鹿郡地);
2、春秋时,楚国莫敖(官名)的后代,以官名为姓。莫敖在楚国是一种世袭的官职,古诗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
3、《通志·氏族略》文,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也就是说,莫和幕同源,莫只是幕的省略书写文字。此说法可能是1和2说法的综合;
4、南北朝时期,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莫那娄氏改姓莫;
5、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第十一章《分姓》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布洛陀请卜黄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部族里的人关心卜黄,纷纷送礼物给他,卜黄由此便生出安姓的办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安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安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安他姓“蓝”………。从此,壮族人也就有“莫”等姓氏。广西忻城县有莫土司衙署,占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莫姓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电影《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种世袭之土司;
6、唐五代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人,也有姓莫氏者;
7、北方满族人那莫氏,其汉姓也有以莫为姓的;
8、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侗族、瑶族也有以莫为姓者。如贵州独山人莫与俦、莫友芝、莫庭芝三父子,皆为布依族人,此莫氏建立的“影山文化学派”对西南地区影响深远(莫友芝一族之族源有争议,莫友芝等自称为江南汉人,然现代专家考证,莫友芝居地为传统莫姓布依族的居地,莫可能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才自称为汉人。本人较支持莫友芝为汉人,因清代为少数民族政权,随汉姓并无多大优势,且西南少数民族不得参加科举只是清初雍正年间之事,而莫却是清末同治年间人,并无虚报必要。另,莫友芝为“西南巨儒”,精研经学,旁及金石文字书画,虚报有损其道德操守。今暂从专家之说。)。专家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后裔,如此则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二 【郡望】
1 钜鹿郡:秦始皇置郡于钜鹿。在今天的河北省平乡、任县以北至晋县一带的地区。
2 江陵郡:汉代的时候设置了县,南齐的时候改置了江陵郡。在今天的湖北省江陵县及川东一带。
3 河间郡:汉高帝的时候置郡,因为地处黄河与永定河之间而得名。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中部河间县一带。
三 【堂号】 1 钜鹿堂,最早的莫姓堂号;2 敦本堂,钜鹿堂的分支;3 德荫堂,敦本堂的分支;
四 历史名人:
1 莫邪:春秋时期吴国人。吴王命令干将铸剑,铁汁不下,于是妻子莫邪问:“铁汁不下,怎么办?”干将回答说:“ 古时候的铸剑大师欧冶铸剑,铁汁不下,于是让女人担任炉神,很快就成功了。”莫邪听到这,立即窜入火中,铁汁流出,于是铸成两把利剑。雄的叫干将,雌的叫莫邪。后人经常用干将、莫邪来比喻锋利精美的剑。
2 莫修符:唐朝文人。光化二年任融州刺使。他所写的《桂林风土记》,很有文化价值,文才也很好。世传的佳作。
3 莫仕睽:清朝广西平南人。参加太平军,清咸丰六年为刑部尚书。咸丰十一年升迁为开朝王宗殿前忠诚伍天将,任藩镇统官。曾处理外交事务,后来封为补王。同治三年发觉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在天京阴谋叛乱,与浙江的巡抚曾国荃暗中勾结,于是他当面指责李秀成,并带领军队将宋永祺从忠王府中抓获逮捕。天京陷落以后,他回家乡平南。逝世的时候有70岁。
4 莫荣新:字日初,广西桂平人,莫宣卿曾孙莫平米后裔,行武出身。早年跟从陆荣廷坐镇梧州,担任广西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民国四年(1915年)担任桂平镇守使。民国五年参加护国战争,升为第三军军长。后来转任广东省广惠镇守使。民国六年任广东督军。后参加护法战争,曾经担任护法军政府代理总裁兼陆军部长。民国九年被陈炯亮所逐,败回广西。
5 莫矜:广西融水永乐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任中共融县支部书记,融县特支副书记,抗日挺进队政治指导员,中共桂黔边区工委书记,桂黔边区人民保卫团政委兼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柳北总队政委兼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柳州专署副专员、自治区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冶金局副局长等职务。
6 莫含:东晋左将军,穆帝很赏识他的才能,经常让他参与讨论军事机密、国家大事。后来被封为关中侯。
7 莫琮:宋代的官吏,字叔方。仁和人。历经明、福两州官。他的品行相当高尚,并且教子有方。他有五个儿子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冲俱登科。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是“燕山五宝”。
8 莫友之:清朝时期道光举人,独山人。少年时期就很喜欢读书精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工于诗,他的书法也很好,在当时与遵义的郑珍齐名,当时号称“郑莫”。著作有:《声韵考略》、《遵义府制》、《过庭碎》、《唐本说文木部芊异》。
9 莫是龙:明代画家,字云卿,华亭人。后来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十岁就能写诗作对。擅长于书画,著有《石秀斋集》、《画说》等。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87
发表于 2005-5-9 22: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万俟
一、寻根溯祖
万俟本来是鲜卑族的部落名称。北魏朝是由道武帝拓拔珪创建,拓拔珪原是鲜卑君主的后代,在战乱中长大,他成年后,不失时机地召集父王的旧部,占地称王,扩展势力。东晋时,万俟部落随拓拔氏进入中原,后来就以部落名称作为姓氏。北魏君位传六王后,由献文帝拓拔弘继承,他的三弟之后,就是万俟氏的始祖。
二、郡望堂号
【堂号】 "建昌堂":北齐时有万俟洛,他为人慷慨有气节,以勇锐著称。河套之战,以孤军挡敌锋利,战功显赫。被封为建昌郡公。万俟氏因此号"建昌堂"。
【郡望】 兰陵郡:晋代时从东海郡分出一部分置郡。相当于现在山东省枣庄及滕县东南一带。 开 封:战国时属于魏国。汉时置县。相当于现在河南省开封市。
三、历史名人
万俟普:北齐朔州刺史。仁厚爱民,雄果有勇,官至太尉。
万俟丑奴(?-530),农民起义领袖,北魏未年高平镇(今宁夏固原)人。鲜卑族。关陇起义时为胡琛部属,琛死尽领其众。建义元年(528)称天子,年号神兽。后攻占魏东秦州(今甘肃陵南),围岐州(今陕西凤翔)为魏军所败被俘死于洛阳。
万俟卨(1083-1157):大奸臣,今杭州岳坟前所铸铁跪像之一者。南宋开封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北宋末为太学生,南宋初任湖北提点刑狱。因党附秦桧,任监察御史、右正言。绍兴十一年(1141)承桧意劾岳飞,因升御史中丞,治岳飞狱,编造罪名,使飞冤死。次年任参知政事,充报谢使使金。后与秦桧争权被罢黜。桧死被召回。绍兴二十六年重任宰执,主和固位与桧无异。
万俟咏 南宋汴京人,字雅言,哲宗元佑间,即以词著名。绍圣中废科举,以三舍法取士,遂绝意进取,纵情歌酒,自号大梁词隐。每制一腔,哄传京中。徽宗崇宁年间召试补官,为大晟乐府制撰。高宗绍兴五年(1135),补下州文学。其词多颂谀、风月之作,注重音律,构思新颖,风格淡婉工雅,其中《长相思》,《诉衷情》等词皆有名。原著《大声集》已佚。近人赵万里辑得其词二十九首。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88
发表于 2005-5-9 22: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牟
一、姓氏起源
1、牟姓始祖可追溯到上古的祝融氏,渊源甚远。根据《风俗通》所载,牟姓是一个子爵之国,是上古有名的祝融氏的后代,也是以国为姓。《元和姓纂》上记载,《风俗通》上说,牟是一个子国,是祝融之后,汉代有太尉牟融,钜鹿。牟,本来是二三千年前的一个古国,位于现在山东蓬莱县的东南,《春秋》就有记载。
2、这个古国,根据过去学者的考证,是传自上古祝融氏,在周朝时是一个子爵之国,而牟氏家族,便是其后裔“以国为氏”而姓牟。望族出于山东。
二、郡望 平阳郡
三、历史名人
牟长,汉代博士,著名经学家
牟仲浦,宋代画家
牟益,宋代书法家、画家
牟谷,宋代书法家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89
发表于 2005-5-9 22: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睦
姓氏由来:姓纂:赵大夫食采于睦邑,因以为氏。按,汉有符节令睦弘,北齐有散骑常侍睦豫。 郡望堂号:赵郡 姓氏家谱:睦氏合修族谱 历史名人:睦弘, 睦豫
慕
(1)宋代开封有慕氏。<2)慕容氏的后人,有的省为慕氏。
郡望:吴兴郡(今浙江临安至江苏宜兴一带)。
持法平允 弹劾峻严
上联说元代新乡人慕完,少年时聪敏而有大志,历官侍御史、刑部侍郎,善于断案,执法平允,至顺年间封魏郡公。下联说明代人慕容,官监察御史,弹劾不畏惧权贵,朝廷内外都称颂他的刚直。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御剑
白衣伯爵
★★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258
帖子
12934
编号
3021
注册
2003-12-7
#390
发表于 2005-5-9 23: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穆
一、寻根溯祖 出自子姓,以谥号命姓。
"穆"是古代帝王诸侯死后的谥号,是"布德执义,中情见貌"的意思(贤良、和气之意)。春秋时,宋国有国君宋宣王,他死后由其弟和继位,执政九年,临死时遗诏传位给宋宣王的儿子与夷,而让自己的儿子离开宋国,到郑国去做事。和死后,与夷继位,即宋烈日殇公,因和为君主时贤良和气,所以给和加谥号"穆"字,史称宋穆公。后来,宋穆公的支庶子孙就以祖上的谥号命姓,称穆姓。
二、郡望分布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河南郡:汉高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三、历史名人
穆 修:宋朝人,大中祥符年间,赐进士出身。个性刚介,为了学术上的问题,常与朋友争论得面红耳赤。累官颖州文学参军。当时的学者都从事研究声律,只有他热心于古文,因他研究成绩卓著,很得当时得大文学家欧阳修赞赏。著有《穆参军文集》。
穆 宁:唐朝人,累官秘书监。他个性刚直,奉公守法。他中明经科后,调任盐山尉时,安禄山反,他联合各州县并力捍御。穆宁家教很严,让儿子从小熟读礼法,要求儿女一言一行不可失礼。他和韩休两人都以家教严格出名,所以有成语形容有家教得人家称"韩穆二门"。
穆 相:明代沂水令。正德年间进士。外书"六事"(指考察地方官吏政绩得六项内容:一曰田野辟,二曰启口增,三曰赋役平,四曰盗贼息,五曰军民和,六曰词讼简。)、内容"四知"(后汉杨震拒贿得典故:昌邑令王密夜晚怀十金贿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自勉,政绩著闻,升监察御史。抗言直谏,人称"真御史"。
汉代有大夫穆生,北魏有尚书令穆亮、司农卿穆子容,唐代有御史中丞穆赞、诗人穆寂、诗画家穆修己,明代有理学家穆孔晖,清代有将军穆占。 根据《戴氏家乘》记载:宋穆公是宋戴公之弟弟。故穆姓与戴姓同源。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868
13/29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2 23: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744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