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武学角度评《水浒》人物, 从2016年7月5日起,每周二更新一期视频版,遇长假或有顺延,欢迎观看!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性别:男-离线 西园新军

吴县侯
彰武军节度使
★★★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85
帖子 2544
编号 26246
注册 2004-11-29


发表于 2008-9-21 12: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看,更期待呼延,一直觉得耍两根鞭很费解,习惯看见长矛加铁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08-9-21 15: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用了将近一个下午拜读大师奇文,大开眼界!

几点牢骚:

同为使横刃兵器的高手,徐宁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至少还有方杰。

貌似传说中的“球形闪电——关胜”重来没有登过场?

评呼延灼时,劳驾顺带评评他的枪法!

不多废话了,还盼早日更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坚硬的稀粥

Rank: 8Rank: 8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85
帖子 1336
编号 77101
注册 2006-7-28
来自 天津


发表于 2008-9-21 16: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张清的死因是因为马战长枪在地面上由于太长而耍不开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8-9-22 14: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继续这转贴的勾当!

回无环师兄:
  身体已无大碍,多谢关怀。
  至于《赤壁》,因近年来患上了商业片恐惧症兼电脑特技厌倦症,几年来数部大片无一看过,暂无写大片评论之打算

另致广大读者:
  从本月起至12月底要自学一门学科,因此上论坛灌水还行,无暇写精细的东西,呼延灼篇更新时间要到2009年,感谢大家长期以来的关注和支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8-9-22 14: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刘冠章:
方杰武艺能到那种程度实属不易,不过由于缺乏个性描写且作为梁山的对头,因此没用他作典型。
关胜篇尚未完成,暂时跳过先。
至于呼延的枪,可能挤出的料不多,勿寄厚望……

回坚硬的稀粥:
由于厉天闰也是使枪,且书中都没交代他和张清所使之枪究竟是马战用还是步战用。个人倾向于公平对待,即在作者没交代的情形下,二人的枪条件相同,那还是张清稍逊。至于现实生活,决定要步战了,自然是从兵器架上操一根最顺手的就走,不然就太不明智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冠章

★★★★

Rank: 6Rank: 6Rank: 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功绩 74
帖子 446
编号 287910
注册 2008-7-22


发表于 2008-9-22 16: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江城子 于 2008-9-22 14:07 发表
回刘冠章:
方杰武艺能到那种程度实属不易,不过由于缺乏个性描写且作为梁山的对头,因此没用他作典型。
关胜篇尚未完成,暂时跳过先。
至于呼延的枪,可能挤出的料不多,勿寄厚望……

大师百忙之中,能顾得上给俺回帖,多谢了!(顺便多谢江城子)

呼延灼枪战韩存宝,着实精彩!还望大师从专业角度剖析明白:是老呼心血来潮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居然换了兵器?

顺便问个傻问题:在大军阵前假打而不被行家看出破绽,究竟有没有可能?(俺说的假打不是诱敌一类的,而是柯引驸马那样的假打)

再度拜谢大师!拜谢江城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8-9-22 16: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7-2-2 00:55 发表
现实生活中的绝招就是要借对方没接触过而使其上当,倘若见过一次,下一次就没这么容易上当了。

同样的招式对圣斗士不能使用两次

[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08-9-23 21:2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总觉得呼延灼对韩存保似乎有一点的了解,以至于如何单挑的方案事先了然于胸。呼延灼乃将门之后,而韩存保按小说内一个有些“自相矛盾”的设定是他乃三朝重臣韩忠彦族内侄儿(和在介绍“十节度”时所谓的“起身绿林”有出入,也许是笔误,十节度本该是一部分属绿林出身,结果写成了以偏概全)或许呼延灼对韩存保的能力特点原本就有些了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8-9-23 20: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6 刘冠章 的帖子

回刘冠章:
  关于假打的问题,还真把老衲难住了。老衲平日里真打过(切磋,非生死之搏),也假打过(套路配合),但从未试过让别人把自己的假打看成真打,尤其是让行家都误会成真打。按理来说,几回合后,行家连你用的是哪个门派的招式都可以猜到个七八分。当然,老衲未到这种地步,有很多门派的招法看不出。
  另外,真打讲究招数的实用性和合理性,这一点假打未必做得到。比方说,电影里头的武打设计,哪怕他们不用特技,把速度、力量、技术等都打出来,在我们眼中依然是假打。为什么?因为有时起低腿更省事更实用,剧中人却使了高腿。动作的美感和实用性的矛盾,就在这里。正如很多人觉得《少林寺》的武打比《武当》好看,但是后者的武打表现出的实用性却远比前者多。
  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想用假打骗武艺强过自己的人,有点难。

  那么,骗过行家的几率是不是一点都没有呢?也可以从理论上来探讨探讨,老衲认为要骗人的话,至少具备以下几点:
  一、半真半假,即有人真打或在某一时段真打。像小说中祝龙对林冲、穆弘对祝虎、柯引对三将这种情形可能存在,因为双方武艺相差较大,即便一方真打,伤着对方的机会也很少。如同生活中不会武功的人用尽全力打,会武功的只守不攻或虚攻,也很难被击败,即便不小心受伤,也能尽量避开要害处。
  二、距离够远。人的眼力是有限的,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哪怕武功再高,离远了也就看个大概,这个时候就放心表演吧。
  三、时间够短。做假都是这样,做得越复杂破绽反而越多。假打也是,打几个回合也就罢了,偏要打个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却不知中途一旦节奏配合不上,不是露馅就是误伤。

  以柯驸马的例子来说,他倒是有可能骗过方腊的。当时方腊阵中只剩方杰一个高手,其他的偏将和士兵未必看得出个所以然。倘若邓元觉、石宝等人都在,他骗人成功的几率就会少几分。
  花荣、关胜、朱仝的武功都高过柴进太多,就算柴进真打,也能配合得起。至于距离,可以跑得离方杰尽量远些,再叫手下配合扬起烟尘,再把鼓擂得震天,干扰越多越好。此外,这三场打斗的时间也不长,满足了老衲所列的几个条件。
  至于孙立对石秀那50合,在小说中是可行的。因为作者明确交代“石秀的武艺不低似孙立”,倘若石秀武功高过孙立很多,孙立真打他假打,可以配合得上;倘若武艺相差不大,在小说中的表现就是自然而然的长时间不分胜负,也可行。
  但在现实中假打50合又想不被看破,破绽太多了。一来即便是两个高手过招,结束战斗时间也是很短的,打得久肯定不行。二来要配合假打这么多招可能性太小,如果按套路配合嘛,连不会武功的人都看得出是假的;如果是按真打招式假打配合,出现差池就要伤人了,毕竟刀剑无眼。但如果力道不够,又容易被识破。除非是边打边跑或边打边转,零零碎碎加起来凑够50合,还有那么一点点可能。
  
  就说这么多了,欢迎大家纠正补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ourgood5759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271597
注册 2008-3-19


发表于 2008-9-24 14: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LZ分析得很有道理,但打打仗时真有那么多单挑吗,所以三国与水浒,整个就是一胡扯或者纯粹是为了忽悠百姓快乐而已,单挑,匹夫所为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ech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6
编号 32153
注册 2005-2-6


发表于 2008-9-25 09: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很专业 , 感谢你的作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rcxy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3
帖子 5324
编号 8012
注册 2004-5-31


发表于 2008-9-29 15: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等到08年才看到一篇更新,更没想到要等到09年才能看到下一篇更新

不过还是高兴,顺便祝大师学得顺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棍僧释延德
(轩辕少林寺住持、武僧团总教头)

白衣伯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3
帖子 1110
编号 32498
注册 2005-2-12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第十二章 双塔擎天——呼延灼


  在谈呼延灼之前,先把前文双鞭和双枪的对比说完。

一 实用之鞭


  为了和九节鞭之类的兵器区别开来,人们一般分称硬鞭和软鞭。在中国古代冷兵器中,除了刀枪剑棍,硬鞭可以算是生命力最强的兵器之一了。硬鞭一端粗,一端细。粗端为鞭樽,有护手;细端为鞭尾,有尖。一般来说,鞭两端各有一处握柄,两头都可以使用。尤其是水磨鞭,两端的握柄非常明显。在我所看过的很多绘画作品或游戏图案中,鲜有能将水磨鞭画正确的。
  鞭的生命力之所以强,是因为它的实用性。不同的鞭,其鞭尾的尖也不一样,有的尖些,有的钝些。但这些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以当短枪用。不夸张地说,在鞭的身上,刀枪剑棍的影子都能看得着。它可以劈,可以刺,可以点。它有份量,可以对付重甲,故使鞭者多力大。然而,鞭又有枪的一部分灵巧的特性,因此不能做得特别重,在重短兵中算轻的,比锏、锤等都好用。
  尽管如此,古代鞭的重量也是现代人难以举重若轻的,武术家姜容樵(1891-1974)的作品中明确记载:“其重量,由十五斤至二三十斤不等,于后是知古人之身体,远非今人可比”。故今人多练木鞭。
  鞭的技法有很多种,有太师鞭、尉迟鞭、呼家鞭等。巧的是,我所学过的鞭就是呼家鞭,相传正是呼延灼所用的鞭法。是不是假托的我就无从考证了,反正长辈怎么说我就怎么说,尽管我当然希望这是真的。
  鞭的实用性除了体现在用法方面,在保养方面的优势也是得天独厚。它没有鞘,即拿即走。它没有刃,无需像刀剑那样精心保养,甚至可以随便扔。这一点和棍的特性相似,不过鞭的杀伤力比棍大些,因为那些疙瘩在击打时可以增大压强,产生更大的破坏力。
  虽然鞭的生命力很强,但自清代以来同样失传得很快。
  施耐庵是否善于用鞭,从字里行间读不出来,如呼延灼、孙立等人多是将某某某“打”于马下,没见他们用过“刺”的招数。实际上,鞭法中“刺”的份量并不少。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对鞭法的描写也是大同小异。久而久之,读者都知道鞭可以“打”,知道可以“刺”的就不多了。
  综上所述,我心目中董平和呼延灼的兵器定位是:感觉双鞭比双铁枪略重,但双枪又略长过双鞭,使起来对手力的要求差不多。因此,不存在谁比谁更耗力一说,呼延灼挡不住张清的石子而董平挡住了,只能说明前者技不如人。

二 战韩存保


  和韩存保一战,是大家公认的呼延灼打得最精彩的一战,热心读者还对其为何换兵器很感兴趣,我就先拿此战例来开刀。
  在评析林冲时,我曾经令读者啼笑皆非地判断其斗王焕是刻意换了兵器,现在看来此观点很幼稚且站不住脚。不过,到了呼延灼斗韩存保,我还是要邪恶地判断他是刻意所为。无他,亲身体会而已。现实生活中和武友切磋时,如果在都拿枪的情况下,自己怎么都打不赢,那下一次我就会用一些偏门兵器,如戟、叉等。为什么?反正用枪打胜不了,不如换其他来兵器来搏一把,就赌对手不熟悉这些兵器。如果可以用不止一件的兵器对战,只要不伤人就行,我还会带上假九节鞭(绳子绑小沙包),甚至还会用暗器(烂葡萄)。不是我卑鄙,战场上本就没什么公平,这个时候学点石宝可以让自己活得久些。
  关于呼延灼为什么换兵器,我估计原因有两种:一是他想和某人捉对;二是他想避开某人。

  如果是第一种可能,那呼延灼想捉对的人极有可能是王焕或项元镇中的一个,此二人是上一次和梁山交过手且活下来的节度使。看官要问,找项元镇就罢了,他和董平一战尚未表现出特别过人的实力。那王焕可是和林冲长时间战平的,他呼延灼凭什么有把握用枪取胜?其实,武艺这东西有时还真是相生相克,或许呼延灼有一两招枪技正是克王焕的,但他用鞭就没有必胜的把握,于是就换枪,专等王焕来厮杀。众所周知,呼延灼是个极有心计的人,看看他怎么对待慕蓉彦达和关胜就知道了,因此他换兵器的原因自然也不会和别人说。
  不巧,他想等来的王焕或项元镇没有出现,对手是韩存保。下面,我们先分析一下这位节度使的武艺。
  呼延灼的枪技如何?有老祖宗呼延赞做底,基础是肯定有的。但是,和杨志这类对自己的刀枪很有信心经常交替使用上战场的人不同,呼延灼已经很久没有用枪进行过生死之搏了,即便他平常没有忽略训练,但上阵要打折扣是肯定的。如果用鞭的呼延灼本事可跻身五虎,那用枪的他有八骠上游水平就差不多了,甚至可能还不如杨志。他那一两招枪之绝技一旦对韩存保没效果,形势便对他不利。
  反过来看韩存保,从字面上看,他在打使枪的呼延灼时略占上风。呼延灼好像是要引他到无人之地擒之,到了那里又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帮手不在;但说他完全是败逃,却也不是十分像,到底怎样只有作者清楚了。
  姑且算韩存保有优势吧,那他也就是略强于梁山八骠的水平,在五虎中只能位居末流。且慢!问题是呼延灼用鞭也没有赢他?这时,一个更有趣的话题诞生了。我想说的是,韩存保可能极其擅长破双器械。
  呼延灼用枪尚挡了韩存保50多合,用鞭则打了10多合又跑,而且诱敌的意图并不十分明显,因为后来两人打了这么久也没见什么人来插手。韩存保认为呼延灼用枪赢不得他,用鞭也没什么好办法,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也不是错误的判断。而用鞭的呼延灼没理由比用枪时更差,因此我作出了上面的判断。
  韩存保是用戟的,在我学戟法的时候,了解到戟破双器械的其中一招就是——追着对手离你近的那一只手打。对付马上的对手更应该如此,因为马上的人不能随便调换位置。如他在你迎面右侧时,你就逼着他的右手。因为双器械的优势正在于双手配合,倘若对手无法适应逼着一只手打的战术,这个优势便荡然无存。而其较短的劣势就显现出来,倘若距离远点,左手那根兵器甚至够不着你,这个机会自然是不可放过的。
  关于文学作品中戟破双器械的描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在《水浒》里,而是在上海美术出版社的《三国演义》连环画中。说出来,喜欢三国的读者肯定知道,就是吕布几回合之内斩断武安国手腕,这和追着一只手打的指导思想何其相似!画中的武安国一只手流血,另一只手还拿着一柄锤,很是可怜,如果他选择其他兵器,可能未必是这个结果。
  所以说,呼延灼运气就是衰,碰到了韩存保这个克星。用枪赢不得,用鞭还更危险,算了,还是用枪吧。最后打到水里,这时就看徒手功夫了。可这两人毕竟用兵器惯了,不像武松那样从市井里面打出来的人,所以别指望他们打得多好看。何况身着笨重的盔甲,加上站在水里,腿法难用了,就用拳打吧。可拳击最容易出现什么?抱缠。没有裁判,他们分不开了,谁先放松谁挨打是肯定的,最后只能没有章法地拉扯滚翻,直至体力耗尽为止。这时,张清才姗姗来迟,如果不是呼延灼爱面子,肯定就要骂“讲好在这里又不来,搞得本将军如此狼狈”了。

  下面再说第二种情况,有读者认为呼延灼之前认识韩存保,很有可能。不过,他们也只限于认识了,从跑到僻静处都没有叙旧的表现来看,二人没什么交情。
  假设一下吧,呼延灼听说韩存保善破双器械,而这次征讨梁山他也来了,就决定避开此人。因此,他上阵要挑人来,只要不是韩存保,荆忠之流的人他随便打。不好,董一撞那家伙大意受伤,宋头领破天荒地叫我来当先锋,万一碰上韩存保怎么办?算了,保险起见用枪吧,虽然多年没用了,但也没有哪个敢说稳吃我的。
  唉,高俅那厮怎的真叫那家伙出战?打吧……
  这家伙戟法不错,我难胜他。他到底像不像传说中那样擅长破双器械呢?我倒真想试试了。找个地方换兵器,不过得把他引到别处,万一用鞭不行,他阵上又有其他人掺合,那我就危险了……
  果然善破双器械,我再跑!
  ……

  这就是我对此战的猜想了。如果是我设计游戏,定会把韩存保的武力值设得和杨志差不多,不过会给他加一个隐藏属性——遇双器械者时武力加成。

三 各有所长


  很多读者都喜欢比较梁山五虎八骠孰强孰弱,我也不能免俗,于是乎也说说自己的看法。关胜林冲在五虎中位居前列我没什么意见,剩下的就是秦明、董平、呼延灼三人了。我向来认为董平的纯武艺是高过呼延灼的,只是战术不行,这也没什么更多的可说了,就比较一下秦明和呼延灼吧。
  呼延灼最显实力的时候,还是在上梁山之前,上山后,因为性格等原因,他很少打头阵,风头都被林教头、秦统制和董都监抢去了。上山前,他有多次精彩的厮杀,其中最显功力的,就是将扈三娘的刀打出火花,估计刀口是完了。呼延灼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善打车轮战,和林冲打完后,还可以和并不弱的孙立打平;和鲁智深打完后,尚能应付并不好啃的杨志。到为梁山出力后,他的战绩就少了,只有对战荆忠、韩存保、兀颜延寿、滕戡、高玉5个例子。相比秦明,哪怕是从英雄排座次后算起,战例也比他多。
  从呼延灼的战例来看,他杀将比秦明少,就杀过荆忠和高玉两人,后者还是乱军中打死的,但他活捉的战例多些。秦明因为性子原因,除了放过宣赞,其他能打死的都打死了。而呼延灼更像是平局冠军,战平的例子也多过秦明。他给人的感觉就是稳定,遭遇平局时就是一平到底,但在体力受损的情形下,也不会被略弱于自己的人爆冷。
  秦明平20合后会卖破绽,呼延灼也对荆忠卖过一次,因为两人的兵器都不长,呼延灼的也许还短些,所以取胜之道也是异曲同工。
  什么时候使用何种技巧都要讲经验,呼延灼活捉技巧,在书中也是有一个成长过程的。对付武艺低微的周通、李忠时,他没考虑天时地利等因素,想一口吃掉对方,结果都被隔开兵器走了。对孔明时,呼延灼吸取了教训,不是一下展现实力,而是让对方认为有机可乘,最终得以卖破绽生擒。到后来擒兀颜延寿时,就可谓是驾轻就熟了。这兀颜小将没有韩存保破双器械的办法,被耍得碌碌转。同是使戟的,差别就怎么那么大呢?这是经验,年轻人,要尊重经验。
  所以,对比秦明和呼延灼二人,二人武艺差不多,前者更适合做先锋,对敌作用更大。
  此外,拿呼延灼来和同是名门之后的杨志相比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老祖宗的原因,他们都比较注意维护脸面。在战斗时的表现也很像,杨志也是平局冠军,而且能和这么多比自己略强的人战平可是颇具含金量。而且,两人保护自己的能力也差不多,不知是不是为了祖宗不能轻易死的原因,他们连伤都很少受。可惜杨志千算万算,却躲不过疾病这一关。

  作者手记:呼延灼篇算是提前完成了,写完后又有惆怅在心头。多年前,在网络上看过一篇似乎还比较流行的说武术的文章,里面提到最实用的武器只有刀枪剑棍,其他的武器“当不得真”。我当然不会赞同。
  首先,剑本身就是被刀从战场上挤出来的,虽然在民间得以发扬光大,代代相传,但论实用性,剑本不该和刀在同一档次!
  其次,如果其他兵器都没用,那为什么会到这世上来走一遭?退一步说,如果说是到了现代没用,那在热兵器占主流的今天,刀枪剑棍的日子就比鞭锏叉戟好很多?
  再次,有些奇门兵器就是针对常用兵器而生的,不能说得一无是处。倭刀够厉害了吧?起初明军的刀根本挡不住,连戚家刀都借鉴了其长处。那倭刀遇到狼筅的时候表现如何?哪怕到现代,您用刀对我的狼筅,我保证您依然吃力!
  我也烦那种有本事就打,赢了算对的论调。这种东西不会有结果的,我赢了您,您就说还有哪个哪个更厉害,不服气;那您赢了我,难道我就不可以找本派更厉害的人来搪塞?再说,如果谁厉害谁就是对的,那真理就大多掌握在美国手中了。
  其他兵器都没用,那最好双枪、双鞭、双锏、双钩、梢子棍、双头枪等等统统地失传。多年后,我们的后代在影视作品上看演员拿双枪当双剑用,拿双鞭只管劈砸(其实哪怕是当代也有很多电影电视是这样的),您是不是就满意了?说句不好听的,什么叫唇亡齿寒您知道吧?鞭锏叉戟灭亡的时候,下一步就轮到刀枪剑棍了。叫我别诅咒?那请拭目以待。
  什么?您只是说当不得真,没说我不许学,我爱怎样就怎样。那好,今后您专门负责刀枪剑棍,我除了练这四种,还研究一下偏门,各顾各的,莫再窝里斗了。有人说我们武术人搞了这么多年,到现在连武术的定义都说不清楚,真不懂是干什么吃的?这话大家听得都不舒服吧?

  以上的语气大家听得是不是很奇怪?其实老衲从来不是这样说话的,只是在网上见得多了,偶尔试试。用这样剑拔弩张的态度说完话,老衲没有任何舒坦和爽的感觉。所以大家姑且把这样的文风当作老衲一块永远不可能推广的实验田吧,今后不会再见到老衲如此说话了。


下集预告
小灵猫——杨雄
(第326楼)




武术小知识
鞭的形状

  水磨鞭:除柄外有13节,长约1米,粗4厘米,鞭身有13个八楞十二角疙瘩,鞭尾的握把比较明显。


水磨鞭 (图片来源:翻拍自《写真太师水磨鞭》,姜容樵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竹节鞭:不算樽柄一般有3节,节较长且凸较高。
  虎尾鞭:节较短而凸较低,上有虎尾斑纹。
  此外,还有方节鞭、雷神鞭、两仪鞭、双侠鞭等。
  在《水浒》中,多次提到的虎眼鞭究竟是不是和虎尾鞭那样,是虎眼的斑纹,就不清楚了。下图是宋代《武经总要》中的铁鞭,其也是有柄有尖,而且尖还很明显,和以上所说的鞭形状又皆不完全相同。


宋代《武经总要》中的铁鞭 (图片来源:翻拍自《中国武术史》,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编纂,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9月第一版)



[ 本帖最后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11-6-1 17:4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花的蔷薇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326
帖子 601
编号 74605
注册 2006-7-5


发表于 2008-11-2 06: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6-4-23 20:28 发表

哦?头一回听到这种说法。
我一直感觉不是撩击就是弹踢,其他的我实在想不出了

空手道里的前踢有一种”虎趾“踢法,即脚趾翘起,以前脚掌内侧去踢对手的躯干(一般是胃部),泰拳的正蹬类似,但有一个下踏的动作。

不知道传统武术里是否有类似踢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棍僧释延德
(轩辕少林寺住持、武僧团总教头)

白衣伯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3
帖子 1110
编号 32498
注册 2005-2-12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回复 #284 无花的蔷薇 的帖子

关于空手道老衲只是知道些皮毛,受教了,谢谢
至于泰拳的正蹬腿,虽然长辈教过此法,但从不提倡多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杨志呼延灼这些几代将门、老兵油子世家之后,肯定有一套几代人在实战考验中总结出来的战场生存技术,使得他们即使难以取胜,也可以保证不败;即使小败,也不会败得让旁人看得出来;即使战败,也能尽量保全性命和自己的部队。董平、秦明等武艺虽高,却没有这种底蕴,所以身为五虎上将,武艺已达一流境界,还会战死沙场。

而且世代将门之后,聪明点的肯定还开发了一套官场生存技术,呼延灼就是典范。杨志脾气差些,但其实这些也都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花的蔷薇

白衣伯爵
光禄大夫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326
帖子 601
编号 74605
注册 2006-7-5


发表于 2008-11-2 16: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8-11-2 10:46 发表
关于空手道老衲只是知道些皮毛,受教了,谢谢
至于泰拳的正蹬腿,虽然长辈教过此法,但从不提倡多用。

大师客气了,您的帖子让我受益非浅 而且可读性极强!

就是更新速度


继续蹲坑期待大作下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浪子天妖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1
功绩 37
帖子 652
编号 290836
注册 2008-8-27


发表于 2008-11-2 23: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刚在网吧看完大师佳作感觉真是好文,不枉我登陆轩辕看到此贴。

很期待大师评卢俊义、关胜,以及一些108以外的强人(如已经评过的韩存保,尚未见到的兀颜统军、史文恭、栾亭玉、孙安等)。

我也向前几楼的前辈们一样有几个问题问大师:

1.双锤作为单挑兵器不实用我一哥们曾对我分析过,看到大师的分析就更信服了。但是,在锤子和锤柄之间加上一条铁链——就是《变形金刚》中威震天使的那个玩意——在战场上实用性如何?是当铅球砸人还是当近距离流星锤使?

2.我不知道大师看没看过《银河英雄传说》,我一直很想问一下那里面作为陆战肉搏武器的所谓“战斧”的实用性和今日陆军实用的刺刀相比如何,因为我在创作同人,讲述未来世界美军与帝国军的战斗,但对美军陆战队员是否使用刺刀这点上缺乏专业人士意见,所以想在这里咨询一下。顺便希望听听您对现代陆战中拼刺刀的理解。

3.能否就众章回古典小说中出现的各类特型兵器分析一下在历史和时代背景上那些实用那些不实用?例如金兀术的大斧、沙摩柯的铁蒺藜骨朵还有梁山那位马上流星锤等特型兵器是否存在?实用价值如何?

这些问题不吝赐教,麻烦你了。

PS看了这贴,估计我是学不了武术了。170的个头58左右的体重,这号小身板看来真的不适合练武(我的照片水区有,看过的人都会同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飘扬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7
编号 279814
注册 2008-5-29


发表于 2008-11-3 0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师不如说说李逵两把板斧如何吧    !  在混战枪林之中,两把短兵器板斧能够如何厉害,实在骇人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飘扬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7
编号 279814
注册 2008-5-29


发表于 2008-11-3 00: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浪子天妖 于 2008-11-2 23:06 发表
刚在网吧看完大师佳作感觉真是好文,不枉我登陆轩辕看到此贴。

很期待大师评卢俊义、关胜,以及一些108以外的强人(如已经评过的韩存保,尚未见到的兀颜统军、史文恭、栾亭玉、孙安等)。

我也向前几楼的 ...

双锤实战对于我们来说的确不实用,但小说里面使双锤的都是气雄力猛之人,一锤砸下来,少说也有过百斤吧  !

所以面对使双锤的大力猛将,一般来讲都是用长兵器对付,或躲闪,不让他近身肉搏,万一让他近身唯有用长兵器硬挡一锤,问题是这样挡多了,过百斤砸下来两只手臂都发麻  !

其实使双锤和双斧都是差不多,不过双斧的杀伤力更强,见过砍柴的锋利斧头吧,一斧下来,再加上蛮力,穿三层盔甲也劈得开 !

所以我对武松的双刀,李逵的双斧更加感兴趣.

[ 本帖最后由 云飘扬 于 2008-11-3 00:4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棍僧释延德
(轩辕少林寺住持、武僧团总教头)

白衣伯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3
帖子 1110
编号 32498
注册 2005-2-12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回韦爵爷:
  近来屡见爵节赏脸到老衲帖子捧场,并补充了一些很有用的文字让老衲增加了认识,多谢多谢

回浪子天妖:
  1.关于链锤,老衲的认识不多,用这东西的人老衲知道的也没几个,看别人玩电脑游戏时好像看到外国人用这个东西倒不少老衲只知道一些关于流星锤的东西,在将来的石宝篇里老衲再细说。
  2.《银河英雄传说》老衲基本上没看过,只知道一金发一黑发两个男人(黑发那个老衲看过的版本叫“罗坤”)似乎就是本书主角。对里面的战斧,老衲无从评论。至于刺刀,在老衲尚未完成的有关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帖子里,也准备写一些这方面东西。事实上,老衲对现代兵器了解甚少,关于上了刺刀的步枪自己只是在军训实弹射击时摸过,却没有刺过。听前辈如是评价:刺刀是枪在热兵器战场上的延伸。老衲觉得很有道理,不过还是想纸上谈兵地添些看法。刺刀虽然有枪的特性,但第一是相对长枪来说比较短;二是枪身到枪托不成直线,因此刺杀方法和正宗的长枪是有所区别的,具体情况问当过兵的朋友可能更清楚。老衲认为,刺刀在热兵器战争时期的白刃战中自然很有优势,但放它去和真正的冷兵器较量,却并没有优势,毕竟打子弹才是步枪的“正职”。二十九军大刀队只是经过多一点的砍杀训练,就把经过系统刺杀训练的日军打得落花流水,就是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例子。倘若不能打枪的刺刀队遇上长枪队,结果可能比遇到大刀队还要惨。
  关于美军陆战队,论坛里的 Oskarlre 先生可以说是行家,问他胜过老衲十倍。
  3.至于分析各类特型兵器在不同的历史和时代背景上哪些实用哪些不实用,老衲因为史学浅薄,尚在学习与积累,没本事贸然开帖。本帖写的是水浒,老衲将尽可能地多写一些书中写过、历史上也存在过的兵器。至于斧、铁蒺藜骨朵,就看今后有没有精力写其他作品时提到了,说实话老衲了解的也不多。

  关于学武,老衲想说的是,只要没有什么不利于运动的病痛,任何人学个一招半式还是可以的。老衲看过的新闻里,提到演员计春华小时候身体就不好,生病后头发眉毛还掉光了,家里人就让他去学武强身健体,结果现在也打出来了。

回云飘扬:
  关于李逵,因为相关文章已经完成,将来老衲在整理修改时会添些双斧的东西,不过请耐心等待哦

[ 本帖最后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8-11-3 11:0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浪子天妖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1
功绩 37
帖子 652
编号 290836
注册 2008-8-27


发表于 2008-11-3 12: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云飘扬 于 2008-11-3 00:44 发表


双锤实战对于我们来说的确不实用,但小说里面使双锤的都是气雄力猛之人,一锤砸下来,少说也有过百斤吧  !

所以面对使双锤的大力猛将,一般来讲都是用长兵器对付,或躲闪,不让他近身肉搏,万一让他近身唯有用长 ...



QUOTE:
原帖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8-11-3 11:02 发表
回韦爵爷:
  近来屡见爵节赏脸到老衲帖子捧场,并补充了一些很有用的文字让老衲增加了认识,多谢多谢

回浪子天妖:
  1.关于链锤,老衲的认识不多,用这东西的人老衲知道的也没几个,看别 ...

多谢两位队在下的回帖啊!

话说很有趣,除了三国,不少小说中用一杆长兵器的主角或者主角大敌未必是最强的,因为后面一般都会有双锤比他厉害,为什么不少作品都这样呢……根据诸位分析,锤子不适合实战只适合当铅球啊。

看来大师对于西洋武器盔甲之类的似乎了解有限呢,不过还是谢谢您的回帖。

原来刺刀还是有点用的,看来要咨询那位前辈之后我想法设计未来版美军刺刀……

我的体育选修忘了报,准备去报武术,希望可以学点防身技能,多谢大师指点!

期待您的卢俊义等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飘扬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7
编号 279814
注册 2008-5-29


发表于 2008-11-3 13: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8-11-3 11:02 发表
回韦爵爷:
  近来屡见爵节赏脸到老衲帖子捧场,并补充了一些很有用的文字让老衲增加了认识,多谢多谢

回浪子天妖:
  1.关于链锤,老衲的认识不多,用这东西的人老衲知道的也没几个,看别 ...

大师对武学研究果然厉害,佩服 !

刺刀队VS长枪队,刺刀队会输得很惨.

大刀队VS长枪队[步战],大刀队输.大刀指的是砍日本鬼子的那种大刀.遇上枪阵,数十条枪上下无轨迹乱刺,大刀队很难赢. 但如果大刀队左手拿一面盾牌,右手拿刀,那就不同了,相反这样的胜率反倒会>长枪队.

我昨天再看了电影"投名状", 李连杰冲阵被敌军用长枪包围时,我发觉这种步兵长枪队的枪林在实战中相当恐怖,如果你武艺高强,使长兵器的还能应付,使短兵器的,试问如何应付  ? 所以就不明白李逵的双斧的军队混战时,如何面对长枪队步兵的枪林  ?  问题是李逵几乎每次混战都把敌军杀得大败而逃 ?       

这些步兵在李逵双斧面前就是三脚猫功夫,但真正实战使短兵器冲阵面对长枪队时是很难应付的 !

还有一种就是骑兵,象蒙古兵一样,骑马,使一把"马刀",单手使的,是短兵器,如果步兵单拿一把这种"马刀",和单拿一把短大刀一样没什么威力,还不如拿根长枪,但是骑马拿一把"马刀",马军出击时,左手牵着马疆,右手拿着"马刀",冲进敌军队里时,举刀左边劈一下,右边劈一下,就这一个动作,一边冲,一边劈,一边重复这个动作,却是威力百倍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浪子天妖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1
功绩 37
帖子 652
编号 290836
注册 2008-8-27


发表于 2008-11-3 13: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云飘扬 于 2008-11-3 13:01 发表


大师对武学研究果然厉害,佩服 !

刺刀队VS长枪队,刺刀队会输得很惨.

大刀队VS长枪队,大刀队输.大刀指的是砍日本鬼子的那种大刀.遇上枪阵,数十条枪上下无轨迹乱刺,大刀队很难赢. 但如果大刀队左手拿一 ...

也许李逵会地堂滚打,滚过去砍人家?这样长枪反而无法打太短的敌人?

其实长枪阵对骑兵真是大杀器但是步战如何就要听诸位高手的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棍僧释延德
(轩辕少林寺住持、武僧团总教头)

白衣伯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3
帖子 1110
编号 32498
注册 2005-2-12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嗯,老衲只是借脍炙人口的水浒谈一些真实的拳术和器械的理论,不必过分拘泥于情节,尤其是一些现实看来不甚合理的情节。如果真要正经地研究该去翻史书,而不是往小说中寻找。水无常形,练武者不应拘泥于招式。读书也一样,千万不要给自己下套钻不出来,权当一乐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浪子天妖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1
功绩 37
帖子 652
编号 290836
注册 2008-8-27


发表于 2008-11-3 16: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8-11-3 15:18 发表
嗯,老衲只是借脍炙人口的水浒谈一些真实的拳术和器械的理论,不必过分拘泥于情节,尤其是一些现实看来不甚合理的情节。如果真要正经地研究该去翻史书,而不是往小说中寻找。水无常形,练武者不应拘泥于招式。读 ...

倒也是。

就像“力敌万人”之类的夸张描写不可信一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大师有空给大伙儿讲点儿双鞭、双锏、双挝的区别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engzhen000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09
编号 42749
注册 2005-7-10


发表于 2008-11-4 17: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师看过梦入神机的《龙蛇演义》没有?

作者自称是要借小说弘扬国术,不过感觉他把武术写得有些夸张,不知大师是什么

看法?

这素连接

http://www.qidian.com/BookReader/1020706.aspx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疯隐僧

★★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95
帖子 440
编号 240773
注册 2007-11-27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回陶心:
  鞭的东西老衲知道得多点,锏和挝就不行了。近年来翻资料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古籍中大多是提到某人使的是某器械,但关于形状、用法的记载相对比较少,倒是民间的拳师可以说得比较详细。可惜这些拳师多在北方,老衲这些年往北跑得少了,看有没有能填上这些空白的机缘吧。

回zhengzhen000:
  看了一点,写得还可以,里头的一些拳术发展史、一些门派的拳理是正确的,关于一些发力用劲的技巧写得也不错,看来作者是修内家为主的。
  至于说夸张,小说嘛,都有的。老衲写的武侠也一样有夸张成分。总之,勿全信就是,何况武术也和中医一样有很多未解的东西,这些东西自然有正确的也有将来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些太不可思议的情节,权当艺术欣赏吧。只要能引起读者对真正的武术的兴趣,老衲觉得作者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就算成功了。老衲对别人的要求向来不高,先生可能也想得到。不过,对自己的要求就一样了,哈哈。
  嗯,不错不错,有人靠授艺扬武、有人靠著典籍扬武、有人靠拍戏扬武、有人靠写评论扬武、有人靠写小说扬武……也只有这样,才看得到振我国技的希望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engzhen000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09
编号 42749
注册 2005-7-10


发表于 2008-11-5 10: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按<龙蛇演义>的说法,武功练到化境,可以一掌将磨盘拍成齑粉,隔空一寸点人穴道杀人.大师认为这是否可行?


PS;偶认为如果写成金庸那样,失了真实感,精彩归精彩,就起不到宏扬国术的作用了

[ 本帖最后由 zhengzhen000 于 2008-11-5 10:38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6 10: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379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