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别 | 士兵 |
级别 | 仁勇校尉 |
功绩 | 2 |
帖子 | 179 |
编号 | 45910 |
注册 | 2005-8-18 |
来自 | 武威 |
| |
| | |
|
|
|
原帖由 kaka8330 于 2007-9-21 14:51 发表
还分早期和后期??.你也太可笑了吧,古代凡成大事者都是枭雄,枭雄没有手段,是成不了大事的,居然说出他封王之后迷失本性??.你自认为看完了书,可以把它用你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下吗??.连封建制度中央集 ... 枭雄也是人,不是一出生就会很多手段的.
任何人学好学会都有一个过程.人是立体的人,坏人也有好的一面.
我不是说曹操年轻时是好的,封公(看清楚,我说的是封公以后,不是封王以后)以后就坏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我只是说他早期"不太恶"晚年"比较恶".
公元191年三十七岁时的曹操确是一个爱国的热血将领,公元208年五十四岁前的曹操就逐渐的走上了枭雄的道路,公元212年以后,这个时候的曹操就有开始走火入魔,鬼迷心窍了.
也就是说,曹操在208年前多为"奉主上以从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扶弘义以致英俊"努力,建安十三年罢三公,置丞相,自任其职,大权独揽以后,就开始多为自己曹家的基业考虑了,三十七岁当东郡太守时那份平定天下,匡扶汉室的雄心这个时候恐怕早已荡然无存了.
至于在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曹操攻陶谦,徐州大屠城,我认为这是曹操生平最大的错误之一.
曹操为一己之私大屠徐州正说明了曹操之凶残自私,充分体现了其枭雄的本性.但在曹操来看,他或许觉得自己不过是过失杀人而已.其实,在古代的王权社会,哪个统治者不是大杀特杀,秦始皇.成吉思汗等等都是屠城的范例,相比之下,曹操杀的人还算是少的了.就算在三国时期屠城的君主恐怕也非曹操一人吧.
曹操屠城,前科累累,其纪录,大概有下列各项:
初平四年(公元一九三年),攻陶谦,徐州大屠城,“击谦……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
兴平二年(公元一九五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
建安三年(公元一九八年),征吕布,屠彭城。
官渡之战,坑杀袁绍降兵七万(一说八万)。虽非屠城,但意思差不多。
建安九年(公元二○四年),攻袁尚,屠邺城。
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征乌丸,屠柳城。
建安十九年(公元二一四年),夏侯渊屠兴国、枹罕;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曹仁屠宛城。不是曹操亲自所为,但若无曹操默许甚至下令,部将岂敢屠城?
在古代中国,打了胜战屠城似乎已经是很平常之事,并非独曹操一人.至于记录,就不在这里列举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