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武学角度评《水浒》人物, 从2016年7月5日起,每周二更新一期视频版,遇长假或有顺延,欢迎观看!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性别:未知-离线 zsxmmhd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52
帖子 4705
编号 40986
注册 2005-6-15


发表于 2006-5-12 23: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6-5-10 19:33 发表
出家人喜怒哀乐不显于外,贪恋痴嗔不存于心。可是,今天却有一个让我破了嗔戒的新闻,笑了好久。
某论坛有此系列文章的转载,也有用户提出武松打虎的可疑性。称如果按住虎头,虎可能会用前爪去抓武松,而不是去刨 ...

问题是按的住吗?
这个问题类似鲁智深拔树,应该是夸张的写法
鲁智深拔树至少是130卡车的力气
摁老虎,我不知道谁摁过牛
老虎其实体重和牛差不多爆发力更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方二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4
功绩 37
帖子 1402
编号 58995
注册 2006-2-3


拔树么,有道是枯藤老树昏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曾从某小说中看到,说清代北方大侠甘凤池可以做到“强摁牛头喝水”,这个比起许仲康的拽牛尾巴,倒更加刺激。

李逵特勤战斗小组中的鲍旭无疑应该也不错,一出场就手提阔剑,跨步上前,手起一剑把马上面的凌州(可能是德州误作)的张太守信任的一员偏将给砍下马来。后来在南征方腊时,老鲍也两三次上演过这等好戏。其中曾在牺牲前把石宝的下首猛将廉明剁下马来。石宝武艺可追关林级别,他的左右手的能力,即使不如宣赞、郝思文,可怎么也比韩滔更强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nkham
(拎个航母)

白衣伯爵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9
帖子 3852
编号 28404
注册 2004-12-21
来自 福建厦门
家族 轩辕丐帮


提醒楼主一个细节,林冲只是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武艺应该不如王进的全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sxmmhd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52
帖子 4705
编号 40986
注册 2005-6-15


发表于 2006-5-15 10: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师什么时候写燕青?
最近看了一些 pride的东西,对于柔术有了一些兴趣
不知道格斗里面,一对一柔术\摔法和击打哪个更重要一些(摔的燕青战胜击打的李逵?!)
另外,李逵倚仗自己的体力优势,有没有可能战胜燕青和焦挺?比如利用一些简单的下潜抱摔


李小龙说“如果你练习3个月的拳击再练3个月的摔跤,你就可以轻易打败一个习练3年武术的人”,是否确有其事?
另外您对诸如 pride之类的比赛如何看

[ 本帖最后由 zsxmmhd 于 2006-5-15 10:5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寻梦的猎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24
编号 30170
注册 2005-1-13
来自 │fated│


发表于 2006-5-15 12: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迷踪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迷踪拳,又名迷宗拳。原名燕青拳。传说是水泊梁山的浪子燕青根据“燕青十八翻”创立,又有说是因为该套拳法源于河北的燕州和山东的青州一带,故名燕青拳。因来源不明,故又被称为“迷宗拳”,又因为拳法奇特,又名“迷踪拳”,后被霍元甲所发扬光大。 [1] 但这些说法都无法确定其可靠来源。还有人说,迷宗拳本为霍元甲所创的迷踪拳或迷踪艺,直到1981年拍摄电视剧霍元甲的时候,才被编导根据电视情节而改名为“迷宗拳”。[2]

迷踪拳的身法輕靈,拳快步鬆,上三路佔七分,下三路佔三分,霍家迷蹤拳是各家武術套路的綜合,由於霍元甲對各家武術種類的了解才能融會灌通這套重實戰的拳法。

迷踪拳其中一個套路迷踪長拳,動作緩慢輕鬆,呼吸自然,有不少人誤以為是太極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道是真的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棍僧释延德
(轩辕少林寺住持、武僧团总教头)

白衣伯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3
帖子 1110
编号 32498
注册 2005-2-12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燕青的工程比较大,他前面还排有三四人

从中华武术理论来说,讲究踢打摔拿四法。踢为先,因为腿最长,力最大,一对一时腿法好的人最占便宜。李小龙本身也是最擅腿法,实战时别人连近不得身,摔拿就无从施展了。至于李逵对燕青,还是到燕青篇再细说吧。

以李逵对焦挺时的水平,且焦挺真如他说的“以相扑为生”的话,李逵除了偷袭,基本上不会赢得了此人。因为他力量优势不明显,且技术差距太大。正如李逵篇里说的,焦挺并没有用摔,只是用拳脚已让李逵完全受困。如果这时来个好教练,指点他几招,他可能多支撑得一下,却无胜算。毕竟焦挺无论是拳脚、摔人还是防摔,经验均很丰富,这个差距不是一下能弥补的。回忆一下:刘国良走下坡路时,在悉尼奥运会0比3负于老瓦的比赛中多次无奈地望着蔡振华时的表情吧

李小龙说没说过那句话,我不清楚。反正有关他的大陆版书籍是肯定不会让这类语句出现的。
我只能说,李小龙长期侨居海外,对大陆很多传统武术的了解是通过书籍、同在海外的武友等了解的,很多东西没有亲身体会。如果这句话是真的,也只能说练3年拳击3年摔跤的人可以打赢一些练花架子武术的人。李小龙对传统武术一些花架子是持否定态度的,但这些东西也是传统武术中要克服和避免的。

至于K1、pride之类的比赛,我看过不多。后者的拳套很有特色,是为了方便摔拿而设计的。这些比赛有时还真能体现出无限制格斗的一些东西,但运动员也非常容易受伤。我看过的比赛感觉技术含量不高,但因为还是看得不多,还不能下定论。

最后说一句:出于工作原因,我曾到过一小县村庄,采访过一些固执地坚持习练太极实战功夫的村民。哪怕是贫困、还是练成了无用武之地,都不放弃。对仍在维护着传统武术的尊严的他们,我一直深怀敬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棍僧释延德
(轩辕少林寺住持、武僧团总教头)

白衣伯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3
帖子 1110
编号 32498
注册 2005-2-12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第六章 逆天奇门——徐宁


   《水浒》里头我最喜欢的是武松,因为他有凌厉的腿法,况且当年祝延平版的武松的也很帅。但是,我最敬佩的人却是徐宁,随着练器械日子的增长,这种感受越发深刻。

一 浅析钩镰枪


  钩镰枪在我所看过的宋代史料中没有出现,但在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却发现了蛛丝马迹:“藤牌、腰刀、长刀、偃月刀、钯、棍、钩镰、鞭、简、挝、锤,皆短兵也”,这里的短兵,指的是长枪以外的刀、棍等兵器,据说长度均在一丈之内。
  书中没有详细描写“钩镰”的形状,而我见过的现代钩镰是双钩的身,前端除了有钩之外,还有一个枪形的尖头。不知古代是否是这个形状。有文说钩镰枪除了有向后弯的钩之外,还有向前弯的镰,我不知是不是真的如此。
  小说来源于现实生活,所以反映的东西未必全是假的。考虑到作者和戚继光的年代相差不远,如果这种枪真的出现过,应该和戚继光所知道的“钩镰”形状有些相似。“钩镰”为短兵,那么钩镰枪很可能就是“钩镰”加大杆,长度和枪差不多吧。现代的钩镰枪,就是照此仿制的。

  钩镰枪注定是要淘汰的,而且是以垂直下落的加速度淘汰。
  夏商时期,兵器出现了有横刃的戈和戈矛的“联合体”——戟,这是为了适应车战的需要。到战国晚期时,骑兵大量普及,攻击速度大大增加。横刃兵器基本上来不及做出钩、割、掳、拽的技术动作,杀伤力降低,甚至成为攻击防守的阻碍,直刺兵器矛、枪大兴。以后,戈首先被淘汰,戟在唐之后也逐渐不再被使用,多作仪仗。
  从钩镰枪的技术特点上看,它属于横刃兵器一类。
  小说和现实也有不同,就是早淘汰了的兵器在书中还能较多出现,但施耐庵也没给它们什么好脸色。《水浒》中用横刃兵器的人基本上都不如用直刺兵器(枪)和砍砸兵器(刀、斧)的人,五虎八骠中就徐宁一个用横刃的。高手史文恭拿过一回戟,但真正显露武功时用的却是枪。
  用横刃兵器的人对付砍砸兵器和直刺兵器时速度处于劣势。那么,两个用横刃兵器的人对打,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崇拜古人的吕方和郭盛用的都是方天戟,戟法的基本技术正包括了钩割掳拽,两人在打斗时必会因此造成拉挂缠绞,此时正是第三者的可趁之机。吕方郭盛兵器的豹尾红缨三番五次地缠在一起,给花荣、曾涂等人造成攻击机会,绝非偶然!
  钩镰枪的命运,比戟好不到哪里去。似乎在大破连环马之后,也再没有什么特殊贡献。我一直觉得破连环马的方法绝不是仅有用钩镰枪一种,徐宁和钩镰枪的出场,是正逢时势而已。当然,我没有更多证据。
  徐宁坚持使用钩镰枪这种奇门兵器,其实就是逆天而行。

  董平使的双枪,也算奇门兵器,毕竟用的人也很少,好在他的枪也是直刺的,没有钩镰枪这么难用,但因为比一般的枪短,使起来也有点难度,可见董平的技术和力量都不差。而张清的奇门兵器就更强了,因为他的是暗器,暗器同样比横刃兵器好用得多。水浒里头还有一个使软兵器的邓飞,他的铁链也是偏门,甚至比徐宁还偏。这种兵器是非常不利于正面作战的,掷出去偷袭或和别人联合,趁机缠住敌人兵器还行,单挑基本不能用。软兵器的最大缺点是随便挂到其他物品都会阻碍运动的方向,绞到别人兵器同样拉扯不开,自己就处于危险境地。所以邓飞多作策应而不出阵。铁链还不好防守,在主将索超丧命后,石宝冲到策应的邓飞面前,邓飞就算有反应,他的铁链也很难挡住劈风刀。除了鲜花盔甲的主人可以用一把链锤杀了近两万人之外,没有其他用软兵器的人能够有如此战绩的。

  题外话:尽管有些高明的武功可能会失传,但在冷兵器时代,武功还是向前发展的。也就是说,如果温侯、关张等人真的超越时空去和水浒时代的武将单挑,不敢说个个不敌,至少他们不会再是常胜将军。所以如果是我写《贼三国》之类的故事肯定不会好看,因为想像力已完全受武学束缚啰。

二 扬名金枪班


  徐宁给我的感觉是很儒雅的那种人,好像他平时很少会大怒,而且战斗时都是中规中矩,靠技术击败对手。他很少像林冲那样大发神威,大喝一声刺某某下马。
  徐宁的社会地位,应该比林冲高。他教的金枪班,可是“随驾”的。皇帝旁边的兵,要求应该很高吧,像徐宁这种常能见国家领导人的人,身份自然不低。因为他是靠教武术、护驾(一说这个词就想起温兆伦版的康熙)等工作才得以陪伴皇帝的,和宦官、卷帘大将等不可同日而语,除非他和他的金枪班是搞仪仗的。
  士兵的枪法和武将的枪法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枪极难学,练精需要很久,而现实训练士兵却没这么多时间。所以,古代士兵学枪均以学集团作战、协同作战的枪法为主,多不擅独战。而武将练的枪却是独战枪法,所以更难些。徐宁的金枪班,应该使得出三国志8里头的“枪阵”吧。但正如前面说的,士兵的协同作战枪法高明,却反映不出教他们的教头的独战枪法如何。
  “年刀月棍久练的枪”,徐宁除了练枪之外,还不能丢掉祖传的钩镰枪。而且,横刃兵器的技法和枪法一样复杂,枪以拦、拿、扎为主,从徐宁传授钩镰枪的口诀来看,钩镰枪以钩、拨为主。虽然都复杂,但横刃兵器却远没有枪实用,但学会学熟却同样耗时。常人学熟一样兵器后就只练一种了,顶多抽些时间练箭等其他技艺,但没有主兵器练得多。杨志等刀枪混用的人也许要二者兼顾,但练刀耗时也不会太多。徐宁就不同了,他的绰号是“金枪手”,靠枪出名,说明他也是常练枪的。至于祖传的钩镰枪,可能意义还更大,他断不会少花时间来练习的。
  林冲在京时多与徐宁较量武艺,称徐宁两种枪法都是天下独步。以我的理解是,他俩比武不会以死相拼,那就是都不用全力的,在不用全力、不决生死的情况下,徐宁要平林冲不难。在没有决斗那种心理压力下,自己的技术就能更好地显现出来。虽然徐宁在战场上表现远不如林冲,但和林冲切磋时,他还是表现出了让林冲佩服的技术。
  我一直有一个感觉,就是林冲并没有真正见过徐宁的钩镰枪法。既然此法是“不教外人”的,徐宁一般情况是不会显现出来的,他可能会怕林冲这种高手看到会照葫芦画瓢,毕竟门户之见古来有之。
  当然,不排除徐宁和林冲惺惺相惜,就让林冲见识了他的钩镰枪法。在切磋的前提下,钩镰枪的钩拨也许能钳制住林冲的枪,让林冲对其技术之细腻佩服不已。但仅是技术而已,如果林冲真正放起手来快速直刺,徐宁会很吃力。
  总之,我更倾向于徐宁没有让林冲见过钩镰枪法,他说徐宁的钩镰枪法天下独步,很可能是人云亦云。有些学武的人最爱这样,把自己的武功渲染得神秘莫测,最后几乎变成了不可知论。徐宁(或老施)身处那个时代,同样可能难以免俗。

  徐宁同时习练两种难练的兵器,势必消耗他大量的精力。钩镰枪不实用,哪怕练到炉火纯青,在战斗中如遇势均力敌的对手也不会占什么便宜,甚至造成阻碍。因其对钩镰枪有着特殊的情感,所以练枪的时间可能会和练钩镰枪的时间对半分,甚至更少。那他的枪法即使是具备精湛的技术,在力量等其他方面会有所欠缺,使他成不了顶尖高手。
  一个固执地坚持习练着即将被淘汰的兵器的人,必定非常执着,我最佩服的就是这种执着。而且,徐宁分练二枪还能练成精湛的技术,也是很了不起的。

三 大破连环马


  徐宁还未出手,光是钩镰枪就在大破连环马一役中为他挣足了面子。
  书中写徐宁将钩镰枪法“敷演”给众头领看,因为文化水平太有限,我不知这个词是否还有其他解释,反正给我的感觉就是,他演练“正法”时好像是应付了事,或者是不愿让人看出其中太多奥妙,毕竟他是被迫传授此“不教外人”之法的。以后教士兵时又可以放开些,毕竟步兵枪法和武将枪法不同。像钩蹄拽腿下三路枪法,马将是用不上的。至于钩镰枪并挠钩,更是步兵独有的协同战法。

  开战时,因有芦苇掩护,钩镰枪兵更是顺手。呼延灼中计后,其军两边的甲马被钩倒,中间的自乱,很快就败下阵来。
  在电视剧里,马脚居然被钩断,我觉得不太可能。书中写到最后因伤被宰的肉马只有停半,二停多的还是能用的。更重要的是,呼延灼的步兵也有被钩镰枪拖翻的,那……他们的腿呢?我认为钩镰枪的钩应该是没有刃的,不然人腿就惨了。哪怕钩人不像钩马那样用力,被钩的士兵也伤得不轻。

  此后,梁山里头的钩镰枪队好像就没有再被提过了。我估计是因在多次实战中表现不出更强的地方,且还不如枪兵、刀斧兵实用,就撤编划入其他队伍了。
  不管怎么样,固执地传承着钩镰枪的徐宁,得到了“大破连环马”这个最好的回报,也不旺此生。

四 出征屡见功


  徐宁在八骠中露脸是比较多的,立功也不少。
  战董平时徐宁使的是钩镰枪,不占优势。前面说过,徐宁可能用钩镰枪比用金枪还熟,所以哪怕他换金枪也未必占得了董平便宜。和张清打时,徐宁仍用钩镰枪,被打中眉心。张清这是在气他,奇门兵器要学就学我这种。
  战阿里奇时,徐宁也使钩镰枪,不到30合就抵挡不住。这30合没有详细描写,但阿里奇的武器正是枪,可以想像在他的凶猛直刺下,徐宁根本没有机会使出钩拨等招数。而钩镰枪直刺时,因为有横刃,却比枪更容易被隔住。枪法要求刺得快收得快,想去钩本来就不容易,何况是高手的枪?在守不易,攻又困难的情况下,完败是一定的。
  天山勇上场了,却因学艺不精,被徐宁的钩镰枪牵制,20合后丢了性命。
  杀安士荣、史定时,作者未交代徐宁的兵器。
  战孙琪、聂新时,徐宁被北军围困,寡不敌众。天可怜见,此时他使的是金枪,不知是不是作者有意这样写。总之以一敌二时,枪比钩镰枪好用得多。如果他使的钩镰枪,在打斗中又挂住了其中一个的兵器,那就非常危险了。而且,有经验的武将在合战使横刃的敌人时,会有意地反挂住对手的兵器,让同伴趁机进攻。用枪却可以毫无顾忌,快刺快收。救兵一到,徐宁马上显起威风,刺中聂新左臂,坠马后被踩死。孙琪也在逃跑时丢了性命。
  杀池方时,又没见交代兵器。
  此后,徐宁又使金枪与吕师囊交战,20合后瞅准其破绽杀之。
  八对八时,徐宁30合平邬福。此战只有朱仝开斋,平也不丢脸,不过作者又没说徐宁的兵器。
  到最后中药箭时,徐宁的兵器也不详。
  不过,在交代了徐宁兵器的最后两战中,他均用的是金枪。莫非是发现敌人越来越强,还是用金枪好些?此纯属瞎猜。
  不管徐宁出发点如何,枪比钩镰枪更实用是不争的事实。举个不标准例子,熟练度75%的枪法,可能和熟练度100%的钩镰枪法的战斗效果差不多。而且,枪相对来说更利于以一敌数和混战。

五 落寞谁人知


  经总结发现,徐宁使钩镰枪的次数多于金枪。为什么要坚持使用此兵器呢?因为这是他的标志。如果说过去的徐宁,是因门户之见不传钩镰枪。上梁山传授此法后,也许他逐渐明白,不是他愿不愿教的问题,而是人家愿不愿学、学会后愿不愿用的问题了。梁山其他将领,除了亲戚汤隆给他面子,或是崇拜他才学了钩镰枪外,其他将领说完“好”以后,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他的钩镰枪法,对于这个时代是可有可无。如果真的那么实用,朝廷里可能早都强迫他传授了,官大一级压死人嘛。何况他还常和皇帝打交道,如果皇帝听某将说此武器多了不得,建议普及,一下个旨,徐宁想不教都难。但是,没有人注意他的钩镰枪。
  在漫长的征战岁月中,徐宁自己也可能会逐渐地发现,他的钩镰枪法很多时候无从施展,并不是他枪法不精,而是武器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其战斗效果。但是,他仍然不舍弃,除了对钩镰枪的特殊情感外,更多地表明了在眼见此兵器一步一步走向消亡时的一种落寞和无奈。他在不自觉地阻止钩镰枪被淘汰,却力不从心。

  题外话:其实徐宁未必想得了这么多、这么远,很多东西是我借古喻今罢了。在当代,武术的现状有些类似钩镰枪在那个时代的现状。说起武术,很多人是好奇、仰慕甚至是崇拜。但是,如果真的让自己的儿女去学武术,哪怕只是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下得了决心的人却不多。他们宁可让小孩去学奥数,学音乐、学跳舞等,刻意让小孩去学武的很少。而小孩就算是学了,但今后能坚持练习的也不多。因为在当代,还有很多东西值得人们去学,还有很多行业比学武更有前途。对此,我从未否认。
  任何东西都会消亡的,武术也一样。不过,在武术没有被完全淘汰的时候,诸如我之类的喜欢传播宣传武术武学的人还要继续工作下去。所以,此文权当听听我的牢骚。
  执着固然需要毅力,但放弃更需要勇气,也更洒脱。最后,引用电影《神鞭》男主角的一句台词结束本篇:“老祖宗的东西再好,该丢的时候还是要丢的。”

下集预告
追魂石——张清
(第6页154楼)


[ 本帖最后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7-1-2 11:4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密林繁星

梁郡公川峡西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466
帖子 4973
编号 6979
注册 2004-4-22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6-5-18 07: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徐宁身材太小,除非天生神力,否则力量很吃亏,只能走技术型路子,就像燕青一样。
钩镰枪对于技术的要求我估计比枪更高,毕竟枪基本动作就是扎、刺(我外行,对这两个动作分不出差别),而钩镰枪肯定有这两个动作外还有挑、钩、割、掳、拽等动作,属于技术兵器,在战场上容易让敌人一开始不习惯。

我以前在武术队玩过枪、戟、和双戟,路过纯粹的玩了一下而已。感觉就刺这个动作,枪和戟(方天画戟也是单戟)差别不大,但是双戟(三国志9典伟宝物图片那种)就迟钝了些,那是否钩镰枪也类似方天画戟,可以比较方便的直刺呢?希望大师指点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湘江子龙

赵王枢密使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组别 诸侯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630
帖子 8100
编号 8098
注册 2004-6-4


钩镰枪确实是个中看不太中用的技术活。破连环马是特长的超级发挥。
敷演二字倒不是现在的随便的意思,而是表演展示之意,这个大师的猜测还是没道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风三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破虏将军
好贴 5
功绩 343
帖子 705
编号 1600
注册 2003-10-22


发表于 2006-5-18 11: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看徐宁这篇。与其说是武艺分析,不如说是一篇散文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犀牛司令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25
帖子 972
编号 5209
注册 2004-2-11


发表于 2006-5-18 11: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释法师的武学大作每篇都看,受益匪浅,不知法师还准备写那些梁山好汉呢?
希望一些功夫高手,法师都能给武学评论一下,在下很是期待。
卢俊义、关胜、秦明、呼延灼、花荣、董平、索超、孙立等人,法师准备写不?还有一些水军头领呢。
支持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nkham
(拎个航母)

白衣伯爵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9
帖子 3852
编号 28404
注册 2004-12-21
来自 福建厦门
家族 轩辕丐帮


进入此帖,犹如迈进一武学殿堂,实在获益匪浅!
徐宁这篇写的真好,读完好像看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武打片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相对于前几篇大师的或专业精准或幽默风趣,这篇徐宁更像是一篇散文。在字里行间能够看出大师对武术的热爱和对武术日渐式微的感慨.......

曾经和大学的同学半真半假的开玩笑,说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就把考研英语换成中文。现在更想加上一句,我还要把体育课强化成武术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剑
(坤恸幽珏)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85
帖子 3131
编号 3591
注册 2003-12-20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6-5-19 17: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大师,我觉得金枪应该是徐宁钩镰枪的颜色,或者是枪的名称,更可能是江湖上的称谓(比如说杨业用的刀就叫金刀)。
总之我觉得书上无论写到徐宁用钩镰枪还是金枪,应该都指的是钩镰枪。
因为小说里面艺术加工的成分多,往往奇门兵器都是些厉害的主(想到笑傲江湖里思过崖的山洞,里面记载的都是奇门兵器),如果徐宁很擅长钩镰枪的话,作者不会让他用普通的枪上阵的。
不过按照大师纯武学的分析,确实枪比钩镰枪实用很多。
只是猜测而已,大师不要见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棍僧释延德
(轩辕少林寺住持、武僧团总教头)

白衣伯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3
帖子 1110
编号 32498
注册 2005-2-12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QUOTE:
原帖由 密林繁星 于 2006-5-18 07:54 发表
徐宁身材太小,除非天生神力,否则力量很吃亏,只能走技术型路子,就像燕青一样。
钩镰枪对于技术的要求我估计比枪更高,毕竟枪基本动作就是扎、刺(我外行,对这两个动作分不出差别),而钩镰枪肯定有这两个动作 ...

刺和扎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各门各派叫法不同,或许有些门派我没了解到。
先生也知道武器的不少常识,如狼牙棒不会很长,这些是正确的。砍砸型兵器普遍不长,横刃型兵器略长些,枪矛最长。
枪、戟、钩镰枪的扎的动作没什么区别,就是直刺。不过,先生也知道,武器的头很重的话,杆越长就越难掌握平衡。横刃兵器的头虽然没有刀斧的头重,但杆却更长(有的戟长度甚至和枪相等),这样对把握平衡的要求就更高些。像我拿戟时,感觉和拿枪不一样,戟头有“坠”的感觉,没有枪轻巧,直刺起来的速度明显慢些。
我有幸拿过同等材料造的仿制横刃兵器,感觉钩镰枪最轻,青蛇戟重些,方天戟最重。传说只有力大的人使戟才能游刃有余,也许温侯就是这种人吧。
此外,横刃兵器由于头的体积明显比枪大,直刺时被阻隔的机率要远大于枪,所以说在高速的战争中,横刃有时成为攻守的阻碍。像方天戟、凤翅镋等宽头的横刃兵器直刺时,被架隔的机率就更大些。
钩镰枪虽然横刃部分没有戟多,但也不好用。我摸过的仿制钩镰枪的钩没有刃,就是钩尖还锋利些。但因为它没有月牙,横拨时没有戟那种杀伤力。所以说钩镰枪的攻击性可能还弱于戟。它的横刃客观上也影响了直刺速度,增加了被架隔的机率,同样是没有枪好用的。
至于真正的钩镰枪是什么样,我就不敢乱说了。

[ 本帖最后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6-5-19 20:3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棍僧释延德
(轩辕少林寺住持、武僧团总教头)

白衣伯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3
帖子 1110
编号 32498
注册 2005-2-12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to 赵王:“敷演”之说教训得是,因文化知识有限,所以又出丑了一次,今后会记住的。

to 犀牛司令:君所列的武将有的可能比较难写。因为部分武将的武打描写不够细致,可供搜集的材料也不多,很难写出一定的篇幅。只好说,尽力而为吧。

to linkham:先生的话让我倍感压力也颇增动力。另,先生发在本贴的武松图怎么显不出来了?

to 伤云:祝早日当上教育部长,普及武术后,我光吃这碗饭就能饱了

[ 本帖最后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6-5-19 21:0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棍僧释延德
(轩辕少林寺住持、武僧团总教头)

白衣伯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3
帖子 1110
编号 32498
注册 2005-2-12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QUOTE:
大师,我觉得金枪应该是徐宁钩镰枪的颜色,或者是枪的名称,更可能是江湖上的称谓(比如说杨业用的刀就叫金刀)。

关于金枪是不是钩镰枪,我主要是从林冲的话判断的,他说“这徐宁的金枪法、钩镰枪法,端的天下独步”,他把两个词分开说,应该不是同一个吧……
还有一个就是金枪班,他们的枪应该不是钩镰枪,这是我推测金枪不是特别指代钩镰枪的另一个依据。
吴元叹先生在某论坛给我的回贴上,有宋史关于金枪班的记载。看来金枪班在历史上是存在的,那么他们的枪是钩镰枪的可能性也很小。

先生有疑问说出来探讨其实没什么的,不必拘礼。
其实你的金枪=钩镰枪的猜测如果成立的话,此文的根基就站不住脚了,除了返工别无选择

[ 本帖最后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6-5-19 21:15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密林繁星

梁郡公川峡西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466
帖子 4973
编号 6979
注册 2004-4-22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6-5-19 21: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多谢大师赐教,我觉得能不能写秦明和董平,两人出场比较多.
而且两者都是短兵器,这和大部分人的想法有不同,
也算比较冷门,但是都不是太适合实战.
虽然董平也是枪,可是双枪的使用技巧和单枪肯定有很大区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慕容剑
(坤恸幽珏)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85
帖子 3131
编号 3591
注册 2003-12-20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6-5-20 10: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另外想请教大师一点,枪和蛇矛各有什么优缺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棍僧释延德
(轩辕少林寺住持、武僧团总教头)

白衣伯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3
帖子 1110
编号 32498
注册 2005-2-12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QUOTE:
原帖由 水天一色 于 2006-5-20 10:38 发表
另外想请教大师一点,枪和蛇矛各有什么优缺点?

枪的优点是飘忽不定,着势刚劲有力,击点神出鬼没,变化莫测。高手的枪,往往令对手极难防守。
矛比枪还长,优点就是刺得远,别人还够不着你的时候,你已经刺得着他了。
两种武器的缺点都是不利近战,尤其是在步战时。矛因为太长,还有易让人拿不准距离、刺不到点的缺陷。

今后的文章中还会有武器特性的描写,这里就不说这么多了,免得到时没料

[ 本帖最后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6-5-20 12:2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rcxy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3
帖子 5324
编号 8012
注册 2004-5-31


发表于 2006-5-21 09: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应该看了大师的文章再去看李连杰的《霍元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密林繁星

梁郡公川峡西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466
帖子 4973
编号 6979
注册 2004-4-22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6-5-21 20: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大师突然闭关,一定是练神功去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锦官城门吏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39
帖子 1490
编号 28964
注册 2004-12-28


发表于 2006-5-22 09: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密林繁星 于 2006-4-5 16:12 发表
我也随便胡说几句吧.

从鸳鸯楼杀人顺序来看,张团练应该是和武松隔着桌子的位置,这样,才会是最后和武松交手.

而且用凳子横扫,对于空间需求太大.

如果有桌子在两人中间,或者什么障碍物在右手到对方左腿半径 ...

1、密林繁星说的对,除了在高档婚宴上大圆桌之间有较大距离,一般室内布局桌椅人之间间歇空间不会太大(空间大了显得空荡荡凄凉,越是有钱人越会在空挡处安排屏风、花盆架子、鹦鹉架子、隔板、窗隔子、落地式烛台等等,横挥交椅的可能性非常小,只有在酒楼一楼大堂的低级座位可能施展。雅座和私宅基本不大现实)

2、实战中流氓在排挡斗殴,即使有空间可以横挥,通常仍然选择当头砸下。在排挡区突发的斗殴,开局抓椅子板凳当头砸下,基本是90%人人会用的必然套路了。当头砸的目的并非指望靠此一砸制服敌人。而是首先在气势上压制敌人,其次迷乱敌人视线(是菜鸟的话一闭眼睛基本就输定了),接下来的着数是连贯和自然的:一、进步踹裆,二、无论踹中与否,踏步上前拧腰出拳直拳打心口或勾拳打下巴。如果是横挥,接下来身体方向会发生侧向变化,当然有利于防守,进攻的先机却没了。这是以强打弱的标准打法。团练喝多了,欺菜鸟欺习惯,忘了对手是谁。

3、当头砸下的椅子,有高速带来的冲量,直接接住是不可能的,应该是侧身往旁边引去才对。这么一侧,武松基本会失去先手攻势,团练是可以继续进招或跑路的,,,如果没醉的话,,,

PS:当头砸板凳,无论面对高手还是菜鸟,都是大占优势的正着。只输一个特例:短兵欺身直入。就是一寸短一寸险的匕首了,直线戳人比圆弧挥动快。练了捏核桃工夫的,没匕首也可以直接近身攻咽喉,不过风险很大。武松对付板凳的方法,其实是保守的尊重团练了。

[ 本帖最后由 锦官城门吏 于 2006-5-22 09:2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斜出正入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230
帖子 3092
编号 742
注册 2003-9-13


发表于 2006-5-22 12: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韦孝宽 于 2006-4-23 16:33 发表


有高手根据原文中所说的“一脚点翻”分析,认为鲁智深使用的是一种上乘腿法。从这个“点”字看,似乎不是普通的撩阴腿?

北派戳脚门惯用点腿,据说过去有些拳师穿的鞋是钢边的,点上更不得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斜出正入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230
帖子 3092
编号 742
注册 2003-9-13


发表于 2006-5-22 12: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棍僧释延德 于 2006-4-23 23:54 发表

对的,狮子捕猎技巧远逊老虎。

记得有报道,某动物园里一只雄狮和老虎干过一场。
一个照面雄师被咬断咽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rcxy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3
帖子 5324
编号 8012
注册 2004-5-31


发表于 2006-5-22 19: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斜出正入 于 2006-5-22 12:50 发表


记得有报道,某动物园里一只雄狮和老虎干过一场。
一个照面雄师被咬断咽喉……

不能这样说,老虎体形、力量都比狮子大,擅长伏击;狮子捕猎靠追捕,搏斗比老虎要激烈些。
单从搏斗技巧上老虎可能要吃败仗,国外曾有"好事者"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想知道详情可以去找DISCOVERY)。另外用动物园里的狮、虎做例子实在不怎么样。

都说了什么题外话呀
对大师的停笔深感惋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inkham
(拎个航母)

白衣伯爵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179
帖子 3852
编号 28404
注册 2004-12-21
来自 福建厦门
家族 轩辕丐帮


对大师闭关甚感遗憾,不过缩回的拳头是为了打出去更加有力,相信大师出关时此帖会更加精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sxmmhd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52
帖子 4705
编号 40986
注册 2005-6-15


发表于 2006-5-23 11: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wrcxy 于 2006-5-22 19:18 发表

不能这样说,老虎体形、力量都比狮子大,擅长伏击;狮子捕猎靠追捕,搏斗比老虎要激烈些。
单从搏斗技巧上老虎可能要吃败仗,国外曾有"好事者"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想知道详情可以去找DISCOVERY) ...

DISCOVERY那个实在不是很客观,一个非常粗糙的数学模型

至于格斗技巧,虎都是单干,狮子是群殴,还是女士主力,所以倒是虎理论上应该强

西方人似乎有点偏向狮子
而韩国人向着老虎

不过不管怎么说
打虎和拔树都是夸张的描写
武松如果打豹应该很真实,不过那样似乎不太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ctl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81
编号 69675
注册 2006-5-23


发表于 2006-5-24 00: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从哪里下载、买到的山东电视台拍的《水浒》?可以传给偶么?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6 03:1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86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