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讨论】几部架空历史小说的比较, 气死弓公公。。。
性别:未知-离线 气流

上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6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949
帖子 5449
编号 131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10-7 04: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讨论】几部架空历史小说的比较

偏偏就要把“新宋”“曲线救国”和“明”这三部小说相提并论的比较一下,气死弓公公算了  。在眼下马嘶犬吠的网络小说里面,这三部都还可以算作成功作品啦——至少我都能看得下去。比较小说作品和比较人一样,很难绝对的笼统的就说甲比乙好、A得10分B得9分之类,我也没那个水平来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只从一些分散独立的角度讨论比较一下三部作品。

一。历史背景的选取

架空小说的历史背景是很重要的,不仅在于所选的历史时期是否“有趣”,更在于是否能够帮助、是否“准许”小说展开自己的情节。

如果你要写吴元叹回到古代之后如何坑蒙拐骗混吃混喝自然是另外一回事,问题在于绝大多数架空小说(包括要比较的三部)着重点都不仅仅是融入历史,而是要改造历史、创造历史;要做到这一步而又不陷入痴人说梦完全彻底的YY,背景环境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一向以为,一个人的力量——即使是回到古代的“神人”——都是非常有限的,要完全凭此对抗、转变历史车轮的转动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因此个人的力量要想影响到历史发展的走向有一个先决条件:只有当时的社会本身就处于徘徊转变的关口,才有可能四两拨千斤的“导向”。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基本上是一次抛物线型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两次这样的机会:第一次是在抛物线的顶端,封建社会的发展成熟达到了巅峰开始走向没落——这是北宋庆历到熙宁之间,是“新宋”选取的时代(开元天宝年间应该说整个社会还是继续向上发展的,不能称为“顶端”),因此石越的挑战是如何打破胜极必衰的宿命,制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第二次是在抛物线的最底端,腐朽没落到了极点的破灭前夜——这是大清朝的末年,是“曲线救国”选取的时代,因此李富贵的挑战是如何加速触底反弹的过程。

二者相比而言,李富贵的使命更加容易写的合理些:毕竟在真实历史中,这个“触底反弹”的任务是最终完成了的。虽然是一个漫长而代价惨重的过程,好歹可以作为蓝本给李富贵参考;北宋年间如何完成石越的任务、完成之后的历史是什么样等等问题却是无法可依,基本上要全靠作者的想象,不过基于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似乎那个时代这还是一个“可能完成的任务”,想象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这两部作品的成功和他们在根本上选取了一个“可操作”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中国文化走到明朝初年,自身僵化腐朽的趋势实在已经很难挽回,西方文明的曙光还没有升起,也没有外力可以借助。这正是抛物线大举下滑的开始,滚滚洪流奔向衰落,决不是任何一个人凭借一些现代知识就可以改变的。以这个时代为背景,只能写个全YY小说,看大明的坦克踏平蒙古草原,看大明的战机翱翔在京都上空,看大明的人民个个民主自由之类的。。。“明”的前半部也确确实实就是这类小说(我很怀疑弓公公和250都是看了一点儿就放弃了)。果真就此写下去本来也无所谓,大伙哈哈一笑当作汉堡吃了也就完了;可是到了中间(第二卷十七章之后)作者忽然抽筋,开始要严肃的讨论社会问题了。从这一点看作者还是有相当水平的,他不愿意违背历史的真实来胡说八道,可是另一方面他选择的历史又没有给他除了胡说八道之外的任何出路。“明”写到现在,在我看来是成为死结了——要么回到YY的老路,要么留下一个无解的悲剧结局。这个两难的选择,不能不说是最初选择的时代主题就注定的。

因此从“重塑历史”的角度看,三部小说背景选择的成功是:曲线救国>新宋>>>>明。

[ 本帖最后由 村夫 于 2006-5-27 03:1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流

上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6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949
帖子 5449
编号 131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10-7 04: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第一步

有人曾经很客观的说过:真有一百个现代人回到古代,九十九个都是饿死的结局。小说毕竟是小说,主角有一些特权还是可以接受的,因此石越他们非但不能饿死,还要步步高升纵横展拓,这期间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是:这些主角是凭借“带回去”的哪项技能走出他们发达的第一步的?

中国古代文化是彻底的“重文轻理”,这是主角也不能改变的历史(至少主角在没有发达之前不能改变。。。)。“新宋”较之其他一些作品合理之处就在于,石越带回去起家的技能不是什么现代科学技术,而是现代人对古代的经学研究。在北宋时代还没有彻底腐朽的选材制度下,凭借这一条出人头地还是很有可能的。“明”就相当的落入俗套了,仅凭着武安国那些“奇淫巧技”,在大明朝——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辈子工匠,最多做个小吏的命,休想出头。中国古代有哪个科学家、发明家、能工巧匠凭此发达来着?没有吧。

当然到了李富贵的时代那是另外一回事了。李带回去了两项初听有些可笑、现代人人都有的技能:他会说外语,他知道上帝。认真想想不得不承认: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这其实是非常厉害,实实在在有用的两项本事。李大人凭此发家是很合理的,当然二鬼子的路也就注定了。

从这个角度的合理性看:曲线救国=新宋>>>>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流

上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6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949
帖子 5449
编号 131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10-7 04: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玻璃问题

不是同性恋的问题  。。。是稍微说一下经济。之所以叫做“玻璃问题”,是因为烧制玻璃是架空小说经常带回去的一项技能,如何利用这个本事可以看出作者对经济问题的理解程度。

现代人都知道,要发大财、做大事业,一定要瞄准大众市场,是以法拉利车再好再贵,还是丰田公司整体盈利更大。不过这个“大众市场”准则在中国古代不适用,因为贫富悬殊实在是太大了。当国民的绝大多数每天都处于半饥饿状态的时候,是没有什么高档市场、大众市场的——掌握着财富的高档市场就是你整个的市场。这个经济环境不是一下子就能转变的,因此玻璃技术带回去,正确的做法只能是用来秘密生产超级昂贵的珠宝,每年最多制造那么一两件玻璃杯之类来牟取暴利,“薄利多销”是注定行不通的。像“明”里面描写的那样“北平人民家家户户装上玻璃窗”实在是很可笑的一件事,且不说能否行的通,至少绝对不是最大程度获利的手段。相比之下,新宋里面对钟表的处理就正确的多:绝对要做奢侈品,决不普及。

曲线救国的时代已经很不相同了,作品里面这方面的描写也不多,基本无法比较。

玻璃问题的处理,新宋>明



四。枪炮问题

这是所有架空历史小说都要YY的一方面,出色的作品也无法免俗。新宋还没有战争的描写,不过我估计也不会好多少。考虑到主角们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完成几代人的事业、甚至于几代人从来都没有完成的事业,我们在这方面就宽厚一些吧。我的态度是既然在这个方面作弊无法避免,就把作弊都集中到这里好了,其他方面认真一些作为补偿。当然,一个基本的限度还是要的——坐稳了,别跳起来:我曾经看过一部小说,主角回到三国时代,而且发明使用了——雷达!!!  

所幸这三部作品在发明创造(尤其是军事发明创造)上虽然都有YY,也还都没有太过于越位,个人感觉还是在可接受范围内吧。

曲线救国=新宋=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流

上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6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949
帖子 5449
编号 131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10-7 04: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人物形象

内容不说了,说一下写作的问题。“新宋”和“曲线救国”最让我不满意的地方,就是主角的形象过于单一。并不是说他们的形象单薄,李富贵的塑造还是比较丰满的,石越也还差强人意;问题是这个形象缺乏发展。石越从出场到现在几乎都是一幅模模糊糊老成持重的“柱石”样子,而李大人从头到尾都是无赖阴谋家,第一章和最后一章的区别不能说没有,实在也是不大。

不得不承认“明”在这个方面至少是做了正确的努力,尝试着体现出在武安国改变历史的同时,历史也在对主角进行着改造。或许作者的尝试不算成功,或许转变的描写过于生硬,但是长篇作品中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角人物)要有发展变化这个努力的方向是应当肯定的。明能够和其他两部作品相提并论,除了要气死弓公公的因素外,主要凭借的就是这一条。

在主角塑造上,明>曲线救国>新宋

配角的塑造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和虚构的主角不同,架空小说中的大部分重要配角取材于真实人物,因此作者对历史的了解和掌握就成了关键,而这一条大概是阿越的强项。从王安石到吕惠卿,新宋里面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配角和灰暗的石越同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足以证明阿越在人物塑造上是“史强而文弱”。

“明”在配角上也花了不少功夫,企图塑造出一部群像作品。“企图”两个字是关键——因为我觉得一点儿都不成功。不知道是受限于作者的功力,还是那时候的人物本来就不怎么精彩,“明”里面的配角总给我脸谱化的感觉,本当可敬可爱可恨的人,看起来都只是有些可笑。

历史人物的处理应当说对曲线救国的挑战最大,因为一方面晚清是英才辈出的年代,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素材;而另一方面晚清又是一个读者相当熟悉的年代,要想突破创新相对的不容易。曲线救国的成果,只能说是勉勉强强,里面的人物如慈禧、李鸿章等等都还是太单薄了一些,远不及李富贵大人丰满。这是一部人物塑造“史弱而文强”的作品。

总体上说,配角的塑造正好相反,新宋>曲线救国>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流

上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6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949
帖子 5449
编号 131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10-7 04: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六。语言文字

这一条最后说,却是最重要。没有这一条,文字粗鄙简陋不通的话,其他一切都是白说。

形式主义者如弓公公之流之所以推崇新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和很多网络作品相比,这部小说的语言显得相对的成熟。不是精彩,不是出色,是“成熟”,这是不大说得清楚的一种感觉,就是觉得这些文字应当是出于经常写作、至少是经常读书的人之手,而不是某个小青年的处女作尝试。此外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平和而从容,与他描写的那个时代正好合拍,也是许多人喜爱的原因。

认真的说,带些诙谐调侃的曲线救国风格也是和主题相适应的。晚清虽然是救国存亡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鬼子腿不打弯”笑话辈出的时代,弄些灰色幽默也是得其所哉。不过弓公公作为专业文人不喜欢罢了。

明的风格不太喜欢,是煽情网络文学的路子。纵使算是这类作品中的佼佼者,也还是个格调不高的底子。我知道有大明英烈传这部书,不过在我心里“大明”更多联系的是阴谋、杀戮、太监和变态,想在这个背景上塑造英雄,无论内容还是文字都觉得那么别扭,不和谐。

文字掌握上,新宋>=曲线救国>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流

上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6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949
帖子 5449
编号 131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10-7 04: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弓公公死了没有?还没有?那就再说两句  。。。

个人感觉,虽然这三部作品还是有高下之分,总的来说在网络文学里面都算是过得去的小说了。不要小瞧了“过得去”,今天的网络小说当得起这三个字的还就是不多呢。没看过的同学不妨去看看,解闷应该还是合格的:

明: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5647
曲线救国: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29369
新宋:http://www.wansong.net/html/257/index.html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剑气漫天花满楼
(轩辕小小剑)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3181
编号 189
注册 2003-8-28
来自 轩辕帝国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10-7 08: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谢谢气流同学的推荐  下载去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QUOTE:
原帖由剑气漫天花满楼于2005-10-07, 8:58:56发表
谢谢气流同学的推荐  下载去了~

剑气你不会一部都没看过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今天上网时间不多了,明天来驳斥气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乱指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10
帖子 470
编号 45913
注册 2005-8-18


发表于 2005-10-7 10: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都只是听说了个大概,没多少时间看
这就看去,跟跟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西晋羊牯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6
帖子 1290
编号 48111
注册 2005-9-7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10-7 10: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新宋”看过旧版,新版应该更好,不过没完,不想看下去了。曲线看了个开头,背景感觉曲线的历史背景最难把握(历史近,资料多,清朝是首次大规模亲密接触西方文明。又不能吹的过火,总不能义和团众人手一把AK,横扫八国联军)。如果三部都成功的话,曲线的作者明显更高一筹。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苏雪

Rank: 5Rank: 5
组别 仕女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3
编号 1166
注册 2005-8-20


发表于 2005-10-7 11:5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等着看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流

上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6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2
功绩 949
帖子 5449
编号 131
注册 2003-8-25


发表于 2005-10-7 12: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弓骑步于2005-10-07, 9:20:43发表
今天上网时间不多了,明天来驳斥气流。  

逃了就是逃了,还要撂句场面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晨山尚书
(呼吸氧气)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4
功绩 312
帖子 11210
编号 1080
注册 2004-10-28
来自 海峡西岸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5-10-7 12: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部认识很久了,新宋是最认真看的一部,可能真是文字的缘故吧更多是对历史年代的喜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0-7 12: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新宋好看吗?俺看看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壶美酒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474
编号 31630
注册 2005-2-1


发表于 2005-10-7 12: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都米看过……瞧瞧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昭福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5
编号 45765
注册 2005-8-16


发表于 2005-10-7 14: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也感觉,石越 人物有点单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柳褴衫
(南天联合军匪首)

萧国公彰信军节度使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739
帖子 2823
编号 34872
注册 2005-3-19
来自 楚-鄂君启节大道
家族 轩辕狼党


两人对辩毕竟太单调,大家也可以先畅所欲言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6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如果读者不从积极的角度去观察明朝的一切,那么《明》这本书只能是彻底的沦为垃圾。。。
顶部
性别:女-离线 人在江湖

魏国公主枢密直学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东将军
好贴 8
功绩 909
帖子 3320
编号 1477
注册 2003-10-16
家族 江湖


刚刚看完新宋~~新版的新宋比旧版的要好许多~~不过~~架空历史小说中太多的情节让人不知道是当时的人脑子进水了,还是写小说的人脑子进水.一本书就名动天下,几点构想就利国利民,在完全没有市场经济和自由精神的大环境里搞产业办报纸,几十年里要完成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进化,石越这个主角面目模糊,看完后我记得李丁文桑充国楚云儿司马梦求......就是不记得他了~~眼睛疼死了~~不过文字还算清通~~要是另外滴还不如它~~那偶就不要看了~~55555~~头昏眼花中~~盯着屏幕看了十个小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柳褴衫
(南天联合军匪首)

萧国公彰信军节度使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739
帖子 2823
编号 34872
注册 2005-3-19
来自 楚-鄂君启节大道
家族 轩辕狼党


绝对支持糨糊姐姐!YY成了主流,还不如去看《草样年华》或《活不明白》
不过有关于历史的东西始终是值得讨论的,更何况是弓和气之间的呢,较之原著更期待ING……
顶部
性别:女-离线 人在江湖

魏国公主枢密直学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东将军
好贴 8
功绩 909
帖子 3320
编号 1477
注册 2003-10-16
家族 江湖


再说点具体的,不能白看了这么久,旧版新宋偶不想说了,属于"很难看"那一种,新版的属于"可以看",说真的,架空历史小说偶还米遇到"很好看"的,倒是架空的再彻底一点到玄幻程度的<九州.缥缈录>是真的很好看.

架空历史小说很难得写好,一个共有的硬伤,就是作者没法让主角回去的那个年代的人不变成弱智.新宋算好的了,因为主角本身有点面目模糊,看了后不是那么让人反感,而是觉得他好像在大多数时候不存在.报纸办了半天是桑充国和王倩了,政治斗争是李丁文出谋划策,一个像贝因斯坦的人,可能是写着觉得不要模仿银英比较好吧,又弱化了.

对了,偶想起来偶要说虾仁了,实在是眼睛疼影响思维.新宋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太淡.虽说这种淡淡的行文风格我比较喜欢,但是情节和人物都刻画的淡了就让人觉得在喝纯净水.

楚云儿那一段开始时是受了严蕊事件的影响么,可是写着写着又快成黛玉焚稿了.不如干脆安排,楚云儿听说石越因为自己收藏的他的手稿而引出大案,把那个隐居地一把火烧了,自己在火中弹琴唱着"石词",就像神雕里李莫愁似的,琴歌渐弱渐无声,好像比后来病死更浪漫一点,也能赚点眼泪.或者就在公堂上不屈死于刑求,这样比较刚烈,也算是死得其所.后来那个死法,让人不知道是不是要赞叹同情,总之,本来可以很有冲击力的段子,怎么就写的淡了.

桑充国在汴京新闻上发表了不利于石越的社论,这么好的朋友,肯定会有大冲击,结果又没了,几句话就带过去了,让人怀疑石越并不是真把他当朋友,所以才这么淡然,如果说这是表现石越的城府,可看石越的智商又不太像.

新宋一碰到有可能出现大冲突的地方,先铺垫一下,等着看精彩部分时,他就淡化,整个看下来后,石越就像个路人甲,在一帆风顺中莫明其妙的走着上坡路.

基本上是文章架子拉的太大了,作者尽量的放慢脚步写细节,但还是免不了在向前赶,赶路赶的还丢三拉四的,突然想起一个人很久没交待了,就拎出来写一段,写着写着又怕写太强烈了尾大不掉,就再淡化.十个小时就在这种被吊胃口和被淡化中一拉一扯的过去,看完后的感觉是郁闷无比兼眼睛疼痛.

话说回来,为什么还是要说新宋不错,最起码没有弄个高大全出来,男主角也还不至于人见人爱,目前为止好像只安排了三个人,一个嫁了他,一个死了,一个暗恋中.也没有整的飞机坦克的到处都是,玻璃问题在新版中也没出现.大体上还算是尽量理智的在写,至于政治斗争的幼稚,不是作者故意写成幼稚行为,而是他本人根本就琢磨不出那一帮在官场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家伙会是什么样子,几次的构陷行为都像过家家,上有英主下有忠仆,还有成群的人处处帮忙,一下就解决了,这样看官场绝对是最透明的地方,怎么可能有黑幕,黑幕还没放下来就被扯了个稀烂.

扯了半天,偶也累了,弓弓上来不知道会不会吐血  不过偶觉得真要是个普通现代人回到古代,不是百分之九十九会挂,而是百分之百会挂,99%是冻饿而死,那运气好的1%是一刀被人砍死了,还落个干净  

眼睛疼~~不写了~~等大家来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昭福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5
编号 45765
注册 2005-8-16


发表于 2005-10-7 22: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人在江湖于2005-10-07, 21:21:11发表
刚刚看完新宋~~新版的新宋比旧版的要好许多~~不过~~架空历史小说中太多的情节让人不知道是当时的人脑子进水了,还是写小说的人脑子进水.一本书就名动天下,几点构想就利国利民,在完全没有市场经济和自由精神的大环境里搞产业办报纸,几十年里要完成几百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进化,石越这个主角面目模糊,看完后我记得李丁文桑充国楚云儿司马梦求......就是不记得他了~~眼睛疼死了~~不过文字还算清通~~要是另外滴还不如它~~那偶就不要看了~~55555~~头昏眼花中~~盯着屏幕看了十个小时~~

姐姐说的对阿
我看了两天
害得我没好好学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白木
(咪咪眼胖胖)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功绩 50
帖子 3096
编号 6087
注册 2004-3-18
来自 长沙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0-7 23: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我都看了几遍,明除外.他们的码字速度都很快.但是个人偏好曲线一点,新宋也还有嚼头.剩下那本.........越发没什么看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6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错了,石越和桑充国之间的关系显然已经不亲密了,阿越关于俩人的心理描写还很到位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人在江湖

魏国公主枢密直学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东将军
好贴 8
功绩 909
帖子 3320
编号 1477
注册 2003-10-16
家族 江湖


不亲密跟可以背叛是两回事,那个地方能上升到为了自由言论之类的高度大义灭亲什么的,而大家也能理解,这种桥段真的是只有年轻学生才写的出来才去相信.要是放在现实中,这就是为了自己名利而背叛友情的行为,不是落井下石又是什么.丢了国家机密这种等级的配方是什么罪名,而且好像还不只是过失性的弄丢,甚至涉嫌窃取给外国,把这种事炒的满街沸沸扬扬的来表示自己报纸的公正,这不是靠出卖朋友来沽名钓誉是什么.幸好新宋是小说,可以让主角有惊无险,要是真实世界中,谁遇上这么一朋友,真是做鬼都不会放过他.
所以说新宋情节处理太淡化了,这种事遇上后会害到家破人亡的,可是就淡淡的,淡淡的拖过去了,还能提升到个高度自圆其说,主角运气太好了,我要有这好运气,也不用做官了,回来买彩票,肯定次次头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6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事实上石越不也是对桑充国的做法心里很不痛快吗?在和李丁文等幕僚的交谈中,可以感觉到石越对自己这个盟友的失望,但他这时却显出了一个老练政客的本色来。。。作者写这段时给我的感觉是想做一个有令名的政治家要付出的代价实在太多了~至于心理刻画描写方面的文笔,中国除了曹公雪芹外没人能入木三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5-10-8 10: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看了部分新宋,感觉文字还有些稚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一壶美酒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474
编号 31630
注册 2005-2-1


发表于 2005-10-9 02: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新宋》有那么好吗?看了个开头偶就决定不看了……一点儿钓人胃口的东东也没有!后文一定也精彩不到哪里去!三板斧都抡不好的书,俺是不会去浪费时间的( 保护视力ING……)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QUOTE:
原帖由气流于2005-10-07, 4:42:56发表
偏偏就要把“新宋”“曲线救国”和“明”这三部小说相提并论的比较一下,气死弓公公算了  。在眼下马嘶犬吠的网络小说里面,这三部都还可以算作成功作品啦——至少我都能看得下去。比较小说作品和比较人一样,很难绝对的笼统的就说甲比乙好、A得10分B得9分之类,我也没那个水平来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只从一些分散独立的角度讨论比较一下三部作品。

一。历史背景的选取

架空小说的历史背景是很重要的,不仅在于所选的历史时期是否“有趣”,更在于是否能够帮助、是否“准许”小说展开自己的情节。

如果你要写吴元叹回到古代之后如何坑蒙拐骗混吃混喝自然是另外一回事,问题在于绝大多数架空小说(包括要比较的三部)着重点都不仅仅是融入历史,而是要改造历史、创造历史;要做到这一步而又不陷入痴人说梦完全彻底的YY,背景环境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一向以为,一个人的力量——即使是回到古代的“神人”——都是非常有限的,要完全凭此对抗、转变历史车轮的转动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因此个人的力量要想影响到历史发展的走向有一个先决条件:只有当时的社会本身就处于徘徊转变的关口,才有可能四两拨千斤的“导向”。

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基本上是一次抛物线型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两次这样的机会:第一次是在抛物线的顶端,封建社会的发展成熟达到了巅峰开始走向没落——这是北宋庆历到熙宁之间,是“新宋”选取的时代(开元天宝年间应该说整个社会还是继续向上发展的,不能称为“顶端”),因此石越的挑战是如何打破胜极必衰的宿命,制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第二次是在抛物线的最底端,腐朽没落到了极点的破灭前夜——这是大清朝的末年,是“曲线救国”选取的时代,因此李富贵的挑战是如何加速触底反弹的过程。

二者相比而言,李富贵的使命更加容易写的合理些:毕竟在真实历史中,这个“触底反弹”的任务是最终完成了的。虽然是一个漫长而代价惨重的过程,好歹可以作为蓝本给李富贵参考;北宋年间如何完成石越的任务、完成之后的历史是什么样等等问题却是无法可依,基本上要全靠作者的想象,不过基于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似乎那个时代这还是一个“可能完成的任务”,想象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这两部作品的成功和他们在根本上选取了一个“可操作”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

“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中国文化走到明朝初年,自身僵化腐朽的趋势实在已经很难挽回,西方文明的曙光还没有升起,也没有外力可以借助。这正是抛物线大举下滑的开始,滚滚洪流奔向衰落,决不是任何一个人凭借一些现代知识就可以改变的。以这个时代为背景,只能写个全YY小说,看大明的坦克踏平蒙古草原,看大明的战机翱翔在京都上空,看大明的人民个个民主自由之类的。。。“明”的前半部也确确实实就是这类小说(我很怀疑弓公公和250都是看了一点儿就放弃了)。果真就此写下去本来也无所谓,大伙哈哈一笑当作汉堡吃了也就完了;可是到了中间(第二卷十七章之后)作者忽然抽筋,开始要严肃的讨论社会问题了。从这一点看作者还是有相当水平的,他不愿意违背历史的真实来胡说八道,可是另一方面他选择的历史又没有给他除了胡说八道之外的任何出路。“明”写到现在,在我看来是成为死结了——要么回到YY的老路,要么留下一个无解的悲剧结局。这个两难的选择,不能不说是最初选择的时代主题就注定的。

因此从“重塑历史”的角度看,三部小说背景选择的成功是:曲线救国>新宋>>>>明。

要说好写,自然是清胜于宋。然而石越不必颠覆儒家的价值体系,只是融入和改良;李富贵却要推行完全打倒现行制度的利益至上理论。两者受到的阻力也存在不小的差异。可是书中只见石越群敌环伺,李富贵左右逢源,何故?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01: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76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