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语言方言保存和变迁的一些规律
性别:未知-离线 孙悟空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39258
注册 2005-5-19
来自 水帘洞


发表于 2005-5-20 17:5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作者:赵丰年   (汉文化论坛 http://www.hanrise.de)  
  (一) ----强势、弱势,向心、离心
  
  语言变迁是不断发生的现像。也许你可以注意到北京话和三十年不太一
  样。九十年 代变的更厉害,我小时候流行的“盖了帽了”等土话早就消失
  了。我才离开两年, 北京话就突然多了一个“打的”词。现在更是多了
  “小蜜”、“新人类”等无数眼 花缭乱的新词。不过我看这些词至少一半是
  从港台或外文中借来的。有人“考证” 说“小蜜”的蜜既不是甜蜜的
  “蜜”,也不是秘书的秘,更不是秘密隐私的密,而 是英文中“Miss”的
  蜜。
  
  语言融合和分离是常常受社会等级现像影响。民族有向心离心之分,社
  会分强势弱 势阶层,语言或方言也有强势弱势和向心离心的现像。一般
  来讲,在社会上占优越 地位的阶层语言也是强势。这个阶层的人往往小
  心翼翼不脱离所属阶层的口音,以 区分和排斥不占优势阶层。语言口音
  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社会身份的标志。如果这 种排斥行为激烈明显,弱
  势阶层的个人往往采用两种口音行为来在社会中保护自己, 当有机会加
  入强势阶层时,便尽可能使自己的口音接近强势阶层。加入这个阶层困
  难时,就会尽力保存住自己所属原来群族的语言口音,以求用艰苦的社
  会中用群体 的团结力量来保护自己。
  
  由于方言的社会身份证作用,融入其它方言和保存自己方言的努力是可
  以同时做的。 当一个群体都自觉的保存自己的方言,这个方言被称为向
  心方言。当一个群体都努 力融入其它方言而于放弃自己方言的趋势。那
  这个方言就被称作离心方言。在中国, 北京话是典型的强势方言,可使
  很多地方的人都模仿。上海话,广东话,客家话, 闽南话,都是典型的
  向心方言。讲这些方言的人群体大,团结,也不容易融到其它 方言去。
  其实他们对当地附进其它方言也相对是强势方言。闽北地区方言很多,
  每 种话讲的人数少,互相难融合,结果为了相互沟通,普通话推广的非
  常迅速,成为 典型的离心方言。
  
  语言的保存和变迁也和方言的身份证作用有关。一般来讲,强势方言变
  化快。这部 份因为强势方言总有外来融入者,不断带来新的词汇。另
  外,强势方言群体中总的强势群体往往试图不断变化自己方言,以区分
  自己和外来融入者,保持方言的身份 证作用。而一个方言群体移民到另
  一个讲其它方言的地区,变成弱势方言,为了维 持自己群体团结,往往
  会尽力保持自己的方言不发生变化。这个现像是全世界的普 遍现像。比
  如芬兰有讲瑞典语的少数民族,学者发现他们讲的瑞典话基本保持了几
  百年前的形式,而在有大量讲此语言的瑞典本土,瑞典语和过去比则发
  生了巨大变化,而且不断改变。欧洲有很多国家都讲一种以上的母语,
  类似的情况在德语,法语,英语,斯拉夫语系等语言中普遍见到。
  
  当一个民族被异族征服时,语言更换是常见的事。这常发生于征服民族
  人数众多,或技术占绝对优势,而当地被征服民族由于技术落后而造成
  人口较少。比较典型的是讲印欧语言的高家索游牧民族征服印度时,大
  多皮肤较黑当地人改用了印欧语系语言,(包括印度最大方言印地语和巴
  基斯坦方言满都乌语等)。也有一部份保持了当地语言。印度成为英国殖
  民地后,英语成为强势方言,而当地各种方言因社会等级成为向心方
  言。即使印度脱离殖民统治独立以后,为了沟通,外来英语变成国语。
  和闽北用普通话沟通现像,有些相似。
  
  英语的变迁也充份体现了这个现像。不列颠本土人被罗马帝国征服前后
  所讲的语言已经失传。罗马帝国放弃不列颠后,在公元300左右来从现
  德国北部和丹麦南部大量英盎思-撒克森人“Engles-Saxson"入侵,在
  屠杀和奴役当地人后,英国的语言就成为这日耳曼语族方言参入少量罗
  马帝国的拉丁语。几百年后,一群北欧人强盗入侵英国,为了和平,英
  国邀请一个维京人做国王,古英语参入了一点北欧语言。过个几十年
  后,另一群北欧强盗,在征服诺曼底地区后过了两代人,又征服了英
  国。(被称作诺曼人)。他们带来的新的法语、北欧语的混合语成为各地
  流行的语言。原来的“英盎思-撒克森”语言成为当地农民的土话。但这伙
  新贵族人数少,没有带来自己
  新的文明和技术,为了便于统治,只好用自己原来的语言混合当地语
  言。经过上百年的融合,英语有了新的形式,混合了法语,北殴语的大
  量成份。成为现代英语的基础。而讲现代英语的人已经不能识别当时的
  英盎思-撒克森语言了。只不过在英国东北地区方言中还能找到些痕迹。
  
  (二) 中国南北方言漫谈
  
  中国本土经过了多次民族征服和融合的过程。语言变迁也是不可避免
  的。据我读过文章中,学者大多认为,南方吴语、楚语、粤语、闽语等
  汉语分支两千年来变化不大,而北方语言由于五胡、辽、金、蒙古、满
  清等游牧民族不断征服,变化很大。游牧民民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
  系,和汉藏语系不同源。由于文明程度极低,人数稀少,靠游牧和抢劫
  文明地区为生,普遍战斗技术高。当他们征服汉族文明地区时,就发现
  与当地人融合,使用汉语,保持汉族文明生活方式、利用抽税等文明统
  治所带来的财富,比使用自己语言屠杀抢劫奴役的收获大的多。所以除
  蒙古以外,其它游牧民族都最后放弃自己语言和汉族融合在一起。但这
  些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时
  是强势阶层,不用象弱势阶层那样小心翼翼地模仿外族语言。学习汉语
  时自然形成了新的强势方言,带动弱势阶层方言变化。这和诺曼人接受
  并改变了古英语的现像相似,只不过改变程度小得很多。
  
  在中国,客家话是典型的弱势向心方言,即使分居两地数百年的没有联
  系的客家人(比如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方言语差别也不大。各地客
  家人代代相传,他们祖先是中原正宗汉人,自五胡乱华时逃出北方中
  原,现在又发现,他们语言和日语的“唐音”相似的多,念古诗更押韵,
  词汇中经常和古词吻合,所以,学者普遍认为,客家话是和主要古汉语
  官话相似程度大。同样原因,有些学者认为日语和朝鲜语读汉字的发音
  中保留了古汉语的发音,因为这些没有交流的语言中很多字发音非常相
  似,而和现代中国国语不同。
  
  很多学者认为现代国语基础的北京话是满族放弃自己阿尔泰语言而学习
  汉语的方言。除了统治阶层民族的语言成为强势语言这个普遍规律以
  外,学者们还从满语特点中找到了旁证。比如古汉语和南方方言没有卷
  舌音,如“zhi,chi,shi,er”等,只有“z,c,s,e”相对应。这些卷舌音只有
  在被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征服的地区才存在。而北方游牧民族卷舌音丰
  富。满语中尤其“ER”字音结尾的词多,这和北京话“儿”字音结尾的字
  多的特点是一致的。还有其它很多现像可以旁证,满族人改用汉语后带
  动了一个新的强势方言的推广。成为现代中国国语/普通话发音的基础。
  
  尽管北方游牧民族也带来了一些词汇的变化。但是必须指出,现在的北
  方言完全是汉语的一个分支,而绝对不能称作“胡语”。所谓“胡语”属于
  阿尔泰语系,和汉藏语系的差别与印欧语系的差别一样大。现代北方方
  言只不过发音和极个别词汇受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的影响。北京的“儿”
  字音也绝对不是阿尔泰语系的满语。只是发音受当时的强势阶层影响大
  而已。清朝被推翻以后,孙中山为了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稳定,坚持不改
  国家的强势方言,使得这个方言成为民国的国语,也就是现代大陆中国
  的普通话基础。
  
  那么,清以前的明代国语和什么方言相似?我读过一篇文章认为和现代
  西安一代的方言相似。文章并没有介绍怎么得出的结论。我认为这也许
  是有迹查的,明末清初有讲国语的群体从北方迁移到南方(比如云南),
  这些外来群体带来的方言就会成为弱势向心方言,只要保存下来,变化
  就很可能非常小,和其它方言比较,就可以大致找出明朝国语的痕迹。
  那么有学者能找到西安方言和明国语的关系,是完全可能的。
  
  (三) ----现代北京方言和普通话保存和变迁
  
  作为在北京出生、长大的外地移民后代,我目睹了一些现代北京方言的
  有趣变化。老北京话是满清的强势方言,也是清代官话和民国国语。由
  于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建立了第一批大学,民国时代北京仍然是文化中
  心,有大批外地来的专业人士。政权更替中共掌权后,北京有被立为首
  都,成为更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无论掌权者,还是外地的专业人
  士,都陆续从全国各地大批迁移到北京,而世代居住的北京土著,慢慢
  成为少数。有人说,真正掌握较纯的北京话的人,其实不到五十万人
  口。这可能不包括我自己。
  
  在第一代外来移民中,如果原方言与北京方言差别极大难以沟通,一般
  都被迫改用外地口音很重的模仿北京话--即现在所谓的外地普通话。南
  方人尤其是如此。而说原方言与北京方言能够直接沟通的移民,一般都
  尽可能保持自己原来的方言。这常见于东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北方
  省份。北京当地方言、即老北京话,成为向心方言,和普通话比是弱
  势,但比任何其它一种方言强的多。五六十年代,第二代在幼儿时受当
  地人教育,北京当地小同伴又多,所以完全接受这种强势方言。这在当
  地人混居的移民中比较彻底。而外地人聚居的政府军队“大院”高等院校
  中,第二代移民使用使用当地语言并不彻底,这些新的强势阶层后代,
  在广泛接受北京方言
  发音方法的基础上,有意无意地在用词上和当地居民区别,以作为身份
  的标志。这种方言的新用法,成为后来新的新北京话强势方言一部份基
  础。但公平的说,无论哪种子方言,讲究礼貌是当时北京话的特点。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和结束,给北京新方言带来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高
  层的鼓励下出现了一种奇特的“北京文革方言”。今天,人们可以在审判
  当初造反派头目(比如蒯大富)的录像上或者当初年轻的女外交部长讲话
  中找到痕迹,特点是无论说什么话,北京发音标准,字正腔圆,语调慷
  慨激昂,声音很大。有点像职业播音员,但是气派得多。之所以认为者
  是北京方言,是因为“儿”字音远远超过“外地普通话”。我的小学、中学
  老师中很多都是这种气派,奇怪的是今天已经找不到人这么说话了。
  
  
  文革后不久就进入武斗阶段,社会治安混乱,经常有暴力冲突。只要不
  出人命,公安局派出所基本不管。大人们谁说“文革方言”谁胜利,流行
  说文革方言。小孩就是谁的武功高、哥们多谁取胜。结果,“光脚的不怕
  穿鞋的”,“拿皮带的不如拿三棱刀的”。原来讲文雅言的强势贵族长辈
  正在挨整倒霉呢。战斗中往往是没有文化的下层工人市民子弟占优势,
  成为“少年强势阶层”。这些阶层中流行的“丫挺的”“操”“B”等词汇成为
  强势方言的一部份,在北京流行起来。王朔小说“动物凶猛”以及后来电
  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回忆的就是这个流氓成群时代的浪漫故事。王朔
  长大的军队大院,是当时少年强势集团的少数,不是发展脏话的动力。
  属于当时绝无仅有的幸福少年。大多数少年强势集团还是没有高干背景
  的流氓,他们把极少数阶层使用的下流语言,利用暴力普遍发生的近十
  年机会,扎根到北京青少年中,包括大批变成弱势集团的干部子弟。当
  时还有其它的一些下层土话比较流行,光是惊叹赞扬的话就有“盖了帽
  了”、“镇了”等奇怪的说法。
  
  文革结束后,各阶层老干部纷纷复位,他们在饱受侵害后学会了新北京
  话的子弟,成为了新的权贵。那些在文革中独占风采的流氓阶层,不少
  娇娇者劳改释放作买卖,赶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好时候,纷纷
  发了财,也是另一种新的强势集团。这样,文革以前讲究礼貌的特点,
  被一部份新时代的尚武精神代替。老北京土话越来越少,新北京话主流
  在保留丰富“儿”字音,满清官音字正腔圆变的基础上,变得颇有“见谁
  灭谁”的战斗力。这个明显区别于普通话的北京腔,借着全国文化中心的
  地位,通过使用电视剧、清装戏等手段从首都向全国强力推广。
  
  新北京话随着外来使用者的增多不断变化。影响最大的是经济强势集
  团。经济发达的香港广东给北京话带来“打的、抱二奶”,美国带来“小
  蜜”,日本带来的“卡拉欧K”等闻所未闻的活泼词汇。当台湾电视剧盛行
  时,据说北京也开始有姑娘温柔地说“这真是好可爱、好可爱噢”等台式
  国语,遭到了王小波等“北京方言向心派”的强烈嘲笑和义愤。在文革中
  茁壮成长的暴力语言成为北京大爷话中坚固的组成部份的同时,商店内
  的售货小蜜因为钱的缘由也越来越温柔可爱。北京当地的强势哥们则积
  极的把北京话按照当地规律增加变化,以区别自己和外来的混混。其
  实,这样一个强势方言的主流迅速变化是不可避免的。鄙人以为,下一
  代主流的生活方式和命运,将决定了北京话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碧落赋
(舞入白刃,魅人红尘)

嘉陵公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76
帖子 5432
编号 38624
注册 2005-5-8
来自 潇湘,月冷,玉,凋零
家族 梁山泊


我只知道我所在的地方所讲的语言(湘语),跟西汉时期的中原语言比较接近
现代汉语是4声而湘语是9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闻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2
编号 37875
注册 2005-4-30


发表于 2005-5-20 22: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孙悟空于2005-05-20, 17:51:40发表
作者:赵丰年   (汉文化论坛 http://www.hanrise.de)  
 
  英语的变迁也充份体现了这个现像。不列颠本土人被罗马帝国征服前后
  所讲的语言已经失传。罗马帝国放弃不列颠后,在公元300左右来从现
  德国北部和丹麦南部大量英盎思-撒克森人“Engles-Saxson"入侵,在
  屠杀和奴役当地人后,英国的语言就成为这日耳曼语族方言参入少量罗
  马帝国的拉丁语。几百年后,一群北欧人强盗入侵英国,为了和平,英
  国邀请一个维京人做国王,古英语参入了一点北欧语言。过个几十年
  后,另一群北欧强盗,在征服诺曼底地区后过了两代人,又征服了英
  国。(被称作诺曼人)。他们带来的新的法语、北欧语的混合语成为各地
  流行的语言。原来的“英盎思-撒克森”语言成为当地农民的土话。但这伙
  新贵族人数少,没有带来自己
  新的文明和技术,为了便于统治,只好用自己原来的语言混合当地语
  言。经过上百年的融合,英语有了新的形式,混合了法语,北殴语的大
  量成份。成为现代英语的基础。而讲现代英语的人已经不能识别当时的
  英盎思-撒克森语言了。只不过在英国东北地区方言中还能找到些痕迹。
  

好象有点问题:

1.原住民凯尔特人的语言没有完全”失传“, 有些词还留在英语中,爱尔兰,威尔士等地方还有人讲。

2. Anglo-Saxon 而不是 Engles-Saxson 认可的翻译是 盎格鲁 撒克逊

3. ”为了便于统治,只好用自己原来的语言混合当地语言。“ 与盎格鲁 撒克逊语(古英语)融合的是诺曼法语。是不是为了便于统治,值得考量。

另外,文章里面错别字蛮多的,打字太快了吧,不过在研究语言的文章里,显得有点刺眼。比如:现像

关于英语历史描述比较准确的文章:

http://frf.zjnu.net.cn/old/youth/fuwu/waiyu/en183.htm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孙悟空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39258
注册 2005-5-19
来自 水帘洞


发表于 2005-5-21 22: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闻非于2005-05-20, 22:59:44发表

好象有点问题:

1.原住民凯尔特人的语言没有完全”失传“, 有些词还留在英语中,爱尔兰,威尔士等地方还有人讲。

2. Anglo-Saxon 而不是 Engles-Saxson 认可的翻译是 盎格鲁 撒克逊
http://frf.zjnu.net.cn/old/youth/fuwu/waiyu/en183.htm

多谢指教,本帖是几年前在新文化论坛和人聊天的时候一个回帖。全凭记忆所写,而且夜深赶着睡觉,错误是难免的。Anglo的确是我的错误。

关于凯尔特Celt语言,根据我所读过的文章,和我和英国人聊天的听说的信息,人家的确说这个语言是消失了。当然,人家的意思可能是整个语言不存在了,但是词汇大量留在英语中是可能的。我听过爱尔兰语,虽然极难听懂,但是我认为词汇和英语基本是是重合的,只不过发音不同而已。而据我所知celt语言和英语几乎没有重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孙悟空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39258
注册 2005-5-19
来自 水帘洞


发表于 2005-5-21 22:0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闻非于2005-05-20, 22:59:44发表
3. ”为了便于统治,只好用自己原来的语言混合当地语言。“ 与盎格鲁 撒克逊语(古英语)融合的是诺曼法语。是不是为了便于统治,值得考量。

本文的重点正是介绍语言变迁和社会阶层的强势、弱势、民族-群体的向心离心现象密不可分。诺曼人作为外来侵略的强势民族,本来说维京语言,先改说法语,后来改说英语,正是反应了他虽然武力强大,但是本身没有生产技术,不得不靠统治当地人民获得生活来源的寄生虫的性质。这种现象在中国也是同样发生的。这和英国掌握了最高技术,使得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改说英语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闻非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2
编号 37875
注册 2005-4-30


发表于 2005-5-22 00: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孙悟空于2005-05-21, 22:09:38发表

QUOTE:
原帖由闻非于2005-05-20, 22:59:44发表
3. ”为了便于统治,只好用自己原来的语言混合当地语言。“ 与盎格鲁 撒克逊语(古英语)融合的是诺曼法语。是不是为了便于统治,值得考量。

诺曼人作为外来侵略的强势民族,本来说维京语言,先改说法语,后来改说英语,正是反应了他虽然武力强大,但是本身没有生产技术,不得不靠统治当地人民获得生活来源的寄生虫的性质。

呵呵,有点阶级分析的架势。我更愿意接受强势的统治但却因文化弱势反倒被同化的说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iexiea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39268
注册 2005-5-20


发表于 2005-5-22 17: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一点不愿意接受自己说的是满汉全席汉语的现实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寻梦的猎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24
编号 30170
注册 2005-1-13
来自 │fated│


发表于 2005-5-22 21: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碧落赋于2005-05-20, 20:52:21发表
我只知道我所在的地方所讲的语言(湘语),跟西汉时期的中原语言比较接近
现代汉语是4声而湘语是9声!

那说话一定很好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燕归来
(一杯酒)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39414
注册 2005-5-22


发表于 2005-5-22 22: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管什麽语言,都是会不断地吸收新词汇的。这让我想到现代法国为保护法语的地位而采取的种种措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孙悟空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39258
注册 2005-5-19
来自 水帘洞


发表于 2005-5-22 22:5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诺曼人作为外来侵略的强势民族,本来说维京语言,先改说法语,后来改说英语,正是反应了他虽然武力强大,但是本身没有生产技术,不得不靠统治当地人民获得生活来源的寄生虫的性质。 



QUOTE:
呵呵,有点阶级分析的架势。我更愿意接受强势的统治但却因文化弱势反倒被同化的说法。

这两种说法本来说得是一件事情,但是后一种说法隐藏了一种事实,就是所谓强势统治实际上是大量屠杀、抢劫、强奸、奴役等犯罪的代名词。而强势文化丝毫和这些罪行没有关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兴汉讨虏大将军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53
编号 19142
注册 2004-10-19
来自 苏州


发表于 2005-5-23 14: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现代的爱尔兰语,苏格兰高地的盖尔语,威尔士语都来自古代的凯尔特语,所以说凯尔特语言消亡了那是不准确的。
而且英语来自古代日耳曼语(后来引进大量罗曼语词汇那是另外一回事),怎么可能像楼主说得与爱尔兰语那么相近,还有大量重合词汇?怕是楼主听到的不是爱尔兰语,而是带爱尔兰口音的英语吧(现代爱尔兰人还有几个讲爱尔兰语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6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受教了。

原来南方方言才是中国古代汉语的延续,我再也不敢嘲笑那些讲南方方言的同胞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枫叶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5
编号 8248
注册 2004-6-10


发表于 2005-5-23 19:5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说湘语的,长沙话语音上扬,浏阳话类似客家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anshengyu
(司徒鸾)

清河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738
帖子 4287
编号 615
注册 2005-4-14
来自 冰封里
家族 现视研


不管怎么说,“书同文,语同音”才能缔造一个强大的中华民族,鄙视南方人不学普通话,还当着我的面用方言交流秘密,无视我的存在,摆明了嘲笑我听不懂。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瑶姬小公主
(小公主)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1
功绩 9
帖子 370
编号 31416
注册 2005-1-29
来自 湖北武汉


发表于 2005-5-24 16: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楼主,谢谢你的资料,对我学习现代汉语有大帮助

嘿嘿 嘿嘿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轩辕苍龙
(大膜法师)

太常丞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278
帖子 15262
编号 21958
注册 2004-11-3
来自 扬州


发表于 2005-5-26 12: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昏,俺的客家语言成弱的了!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狼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23
帖子 1784
编号 28053
注册 2004-12-17


发表于 2005-5-26 13: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要不派个人到明朝看看
那时侯的人说话到底象现在哪个地方的
呵呵
顶部
性别:女-离线 轩辕苍龙
(大膜法师)

太常丞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轩辕公主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278
帖子 15262
编号 21958
注册 2004-11-3
来自 扬州


发表于 2005-5-26 13: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TOmiyy:怎么去好呢?時光機械還沒研製齣來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2 00:1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75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