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试论姜维误国二三事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1-22 19: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姜维的军事能力总体来说算不错,在当时死了诸葛亮杀了魏延后的蜀国应该算第一了。然而其人政治能力严重不足,不会察言观色,多次不听部下的正确建议而我行我素自作主张;与蜀国各大小官员相处不好,在整个蜀国就只有同样是不太受人欢迎的邓芝一人敬重亲近他,而想要把他整下来的人却起码有黄皓一党,不少人是坐看黄皓一步步搞姜维而无动于衷(甚至可能幸灾乐祸);而数次征讨造成对蜀国百姓的摧残就不说了。总之,姜维就是一个为了贯彻诸葛亮北伐政策而不惜一切的理想主义者,而不是一个好官员好军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水户洋平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5
编号 30415
注册 2005-1-17


发表于 2005-1-22 20:2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姜维就是一个为了贯彻诸葛亮北伐政策而不惜一切的理想主义者,而不是一个好官员好军人。

楼上说的好,很佩服他的勇气与毅力。但是不顾实际强行进兵北伐不知道是姜维的悲哀还是诸葛亮的悲哀。姜维的北伐对于他个人来说是坚定执行了诸葛亮的遗志,是对诸葛亮的忠。对于魏蜀两国来说,我相信老百姓是不愿意的,对于他们来说是魏国百姓还是蜀国百姓无所谓,只要能安居乐业就行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22 21: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飞将李广于2005-01-22, 2:38:50发表
  蜀汉最后一件大事就是姜维的假投降了。这件事在《汉晋春秋》,《华阳国志》上都有记载,陈寿说姜维"明断不周,终至陨毙"就是指的这件事。
  姜维的计划是:先骗取钟会的信任,再借钟会之手除去邓艾,然后策动钟会谋反,抵抗司马昭派出的增援部队,最后除去钟会,复兴蜀汉。这个计划及其危险,几个步骤,只要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全盘尽覆,前功尽弃。但姜维顾不得这些,在国破主降的情况下,他唯有利用邓艾和钟会不合这个唯一的条件来博一下,作为一名智将,来施展他个人舞台上最后的一次奇谋!

汉晋春秋曰:会阴怀异图,维见而知其心,谓可构成扰乱以图克复也。。。

即使按汉晋春秋,姜维指定复蜀计划时也已经是投降魏国之后了。这充分的说明了姜维是机会主义者。他在剑阁投降的那一瞬间,心里所想的无非是做一名降将而已。他并没有象北地王那样殉国,也没有带着象勾践那样的复国心里。只是后来他和钟会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才发觉钟会野心勃勃,正好可以利用来光复蜀汉。注意,他这时已经是魏将(因为他没有带着复蜀的心理降魏),跟随钟会叛乱只能给他变节记录上再加一分!就说你真要光复汉室,你也得在其位而谋其政不是?你这样无端造反,失败了万一牵连到刘禅一起受诛,这才是为臣者之最大的不忠不孝。你也事先没问问后主想让你这样么?一旦失败,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简直就是把罪名强加给后主。结果可好,逼得后主在司马昭面前装疯卖傻,唱了出“此间乐,不思蜀”,才算保住了性命。

姜维一生,忠孝节义没占一样。他最后的叛乱,无非是想在历史舞台上哗众取宠,满自己之名而已。不管作为蜀主刘禅还是魏主司马昭/曹奂,都不会对他叛乱而高兴的。只有他自己,一旦赢了便是救世英雄,就是败了也能还其殉国之名。世俗人所贪恋者为名利,名在利前啊!姜维不惜成都承受血洗之灾,来赌其名垂青史,为害比那些勒索钱财的贪官污吏还要严重!(不过看楼主这文,好像他的目的也算达到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eastlivemilk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9
编号 30591
注册 2005-1-19


发表于 2005-1-22 21: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何况姜维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卑劣。他不过是因为出身在魏国,所以成为魏国将领,但自从遇到武侯后变誓死效忠了蜀国。如果他是不忠,重降魏后大可享受荣华富贵,又何故要复蜀呢?如果不是因为忠的缘故,谁愿为了一个白痴刘禅那么拼命?导致最后兵变身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将李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2
编号 24924
注册 2004-11-18


发表于 2005-1-22 22: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水户洋平于2005-01-22, 18:48:23发表
我想上面两位理解错了我的意思,我是对上面说的打仗就是为人民着想所发。
并没说姜维打仗是对是错,你们太激动了。
姜维年年兴兵本来就是对西蜀百姓的摧残,西蜀的兵役最重,没有休养生息。
打仗不管是正义还是非正义总是对老百姓生活极大的破坏,如果现在在打仗,我们就不会有机会在这里讨论了,命都不见得能保住,还有闲情讨论是非吗?

我一点都没激动.你的意思是说打仗就给百姓增加负担了.那从古到今不管贤明的还是昏庸的
谁又不是靠打仗得来的地盘.天下.

就算姜维不兴兵.别的国家也还会打到他头上来.在按照你的思维.敌兵打来了他为了不让百姓受到摧残那他直接投降算了是不是..  
难道兄忘记了60于年前当小日本打进我们祖国的时候.国军开始采取的不抵抗政策.给我们的百姓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吗  
当然了你或许会说魏灭了蜀以后并没有烂杀.也没屠城..但如果真的就这样投降了.那他们前几代人奋斗几十年才得到的又有什么意义???
姜维作为一个将领一个统帅.没有错...

至于你说兴兵给百姓带来的摧残我不敢苟同...因为这是在所难免的.

在来个搞笑 的说法..没准那时候蜀民和我们现在大部分人想让打台湾的想法一样呢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22 23: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eastlivemilk于2005-01-22, 21:51:22发表
何况姜维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卑劣。他不过是因为出身在魏国,所以成为魏国将领,但自从遇到武侯后变誓死效忠了蜀国。如果他是不忠,重降魏后大可享受荣华富贵,又何故要复蜀呢?如果不是因为忠的缘故,谁愿为了一个白痴刘禅那么拼命?导致最后兵变身亡。。。

我上文已经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姜维既不忠蜀主,更提不上忠魏主,视荣华富贵如粪土,心里唯一的信念就是给自己留下个好名声。所以象跟随钟会谋反兴蜀这样的哗众取宠的机会(哗众史官,而在史书上取宠),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的。此举和他玩命十一伐中原的思路差不多。。。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22 23:5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补充一下,真正的忠臣是屈原。有什么不同意见先给主子商量,如果主子真的昏庸无能,便自裁以谢天下。谁象姜维似的,投降以后一高兴连商量都没商量,就把造反强加于人。这种做法既不忠,也不负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1-23 00: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1-22, 23:52:42发表
补充一下,真正的忠臣是屈原。有什么不同意见先给主子商量,如果主子真的昏庸无能,便自裁以谢天下。谁象姜维似的,投降以后一高兴连商量都没商量,就把造反强加于人。这种做法既不忠,也不负责。

“有什么不同意见先给主子商量,如果主子真的昏庸无能,便自裁以谢天下。”
那人还要什么智慧?还要什么才能?只要有张嘴巴能说,有把剑可以自刎不就行了?剑都不要,跳河~~

商量不商量也要看情况,东方朔早就说过,“谈何容易”。我们在这里灌灌水是很难想象得出姜维当时所处境地的。

“姜维既不忠蜀主,更提不上忠魏主,视荣华富贵如粪土,心里唯一的信念就是给自己留下个好名声。所以象跟随钟会谋反兴蜀这样的哗众取宠的机会(哗众史官,而在史书上取宠),他自然不会轻易放过的。”
你一句话就把整个人类历史都抹掉了,那些英雄豪杰,说到底,都是为了给留个好名声,都是想“哗众取宠”。因为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就是自我实现需要。

在那个时候的豪强来看,普通百姓是没有什么地位的,虽然他们中的部分也说君轻民重,但人民只不过是他们眼中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罢了。他们不太可能做到民主,做到事事从人民利益出发,这是那个时代人脑子里的固有观念,他们认为,只要可以还于旧都,扫除奸佞,就是对得起君主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人民了。

你不应该仅用现代人的标准去衡量他们。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

郤正是姜维同僚,他说的话应该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了吧。这种官僚,放到现在还不被当为典型大书特书?

“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

一千八百年的古人都知道的道理,为什么偏偏许多现代人不能理解呢?

姜维确实犯了志大才疏的毛病,但不能就此将他说得一无是处,非要将他贬低到十八层地狱下去,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身上的其他优良品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1-23 01: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姜维是诸葛亮提拔的,最最忠于的是诸葛亮的北伐方针政策,而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入他“法眼”。感觉姜维为了实现诸葛亮未竟的目标,可以不顾一切,包括别人和自己,蜀国的所有军力民力都应该由他来支配来用于实现这一目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1-23 01: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实干司马于2005-01-23, 1:08:23发表
姜维是诸葛亮提拔的,最最忠于的是诸葛亮的北伐方针政策,而其他的东西都没有入他“法眼”。感觉姜维为了实现诸葛亮未竟的目标,可以不顾一切,包括别人和自己,蜀国的所有军力民力都应该由他来支配来用于实现这一目标。

笑一个,居然连演义的观点都抛出来了。

诸葛亮死后,“最忠于的是诸葛亮的北伐方针政策”的是蒋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将李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2
编号 24924
注册 2004-11-18


发表于 2005-1-23 01:4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1-22, 23:52:42发表
补充一下,真正的忠臣是屈原。有什么不同意见先给主子商量,如果主子真的昏庸无能,便自裁以谢天下。谁象姜维似的,投降以后一高兴连商量都没商量,就把造反强加于人。这种做法既不忠,也不负责。

你的说法更可笑了.主子不行就自裁以谢天下?这是什么逻辑啊???我也笑一个

在有主子或者国家不行了就寻短见的人那说好听点也就是愚忠..说难听点就是白痴了..
你既然提到了屈原我就简单给你介绍一下屈原为什么死.首先我可以肯定的说屈原之所以选择死.他不是为了他的主子.而是为了他的国家.这点你一定要搞清楚...其实楚怀王很早就因为谗言就把屈原疏远了也就是罢官了...
屈原最开始的君主是楚怀王.但怀王被秦骗了抓起来过了一年多就死了.按你说的那个时候屈原就应该随他而去了也不用等到楚顷襄王时国破后才投江了..所以可以断定屈原是因国破而死.决不是你说的主子无能就自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将李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2
编号 24924
注册 2004-11-18


发表于 2005-1-23 02: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望陛下忍数日之辱,维将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必不使汉室终灭也。”

刚看到姜维说的一句话

天公兄何来维不忠蜀这样的话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23 03:1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引用loyani:
“你一句话就把整个人类历史都抹掉了,那些英雄豪杰,说到底,都是为了给留个好名声,都是想“哗众取宠”。因为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就是自我实现需要。”

为了留好名固然重要,可也的看是以什么样的代价。文种,范蠡一心一意为了勾践复国,最后留下了英名,我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他们在谋划期间想的是复国,而不是留名。姜维?难说。他的北伐中原耗尽蜀国的人力,物力,我真的怀疑他是否根本就没考虑过蜀国的承受力。有人说这是以攻为守,谬也,蒋费二位几乎没有和魏国交战,不是也守的好好的?他这样一味的北伐,一没有成功的把握,二没有考虑过国家的损害和承受力,那么唯一想的可不就是自己的功名而已?

QUOTE:
“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

说一千道一万,他自己装个穷酸样不还是为了博得美名么(按大将军的奉禄这么过,至于么?)?我平生最看不惯正经事一事无成,在这些小地方专门作秀的主儿。所谓哗众取宠,这也是个典型的例子!

QUOTE:
“姜维确实犯了志大才疏的毛病,但不能就此将他说得一无是处,非要将他贬低到十八层地狱下去,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他身上的其他优良品德。”

我贬的就是姜维的品德!要论才能,他虽然比不上蜀国前期的诸葛亮(甚至还比不了王平),可是在剑阁扛了那么长时候也算有战略眼光,比诸葛瞻强多了。我要强调的是,如果姜维在投降之前就做好了谋反的准备,那么他便没有真的降魏,我会支持他的行为的。可是汉晋春秋的记载是他在投降以后发现钟会有野心,而有的这个想法,这就有了两度变节之嫌(因为他投降时已经决定去做降将了,而后日谋反表示他对自己决定的反悔)。而三国志原文跟本就没有关于姜维谋反动机的记载。

身系要职,只考虑自己留名,不考虑国家安危,乃是不忠;不考虑黎民涂炭,乃是不仁。少年弃母,乃是不孝。三度易主,乃是失节。钟会以诚相待,他却反图之,乃是不义。如此忠孝节义四者皆空之人,还谈什么品德?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23 03:1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飞将李广: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如果主子执意投降,在主子没有肯定态度的情况下,你擅自造反就是对主子的不忠(那怕造反也是为主子)。因为主子已经属于投降方的臣子了。姜维就算是刘禅说了那些话,可是我翻遍了史书没有见过刘禅对此表示肯定的记载!

如果你依然坚持去笑的话,我也无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23 03: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身系要职,只考虑自己留名,不考虑国家安危,乃是不忠。少年弃母,乃是不孝。三度易主,乃是失节。钟会以诚相待,他却反图之,乃是不义。

呵呵、这个批的有趣~~

不过不影响其英雄形象,本来诸葛就带了法家思想的。

人家姜大将军不计身前身后名,誓以我死报国家(报效汉统、蜀国、报效先主、报效诸葛老师,独不报效投降后的阿斗),得了,只要按这个精神,不中不孝无节无义立马可以全部反过来,光辉形象再上新台阶。

所以我觉得对古人做形容词的评价,是永不会有定论的。还是基于史料研究实际发生的事件与对象比较有价值。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笑论英雄,当然也是一套为国人所热爱的经典传统,在论坛上也成蔚然景观。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笑谈”处方显胸襟风度;反之,专心于穿凿挑剔,则笑不出来;二者间略有点高下之差。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23 04:0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廖化兄:问题是我不认为姜维在北伐中原时考虑了多少国家的利益,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功名,我批他不忠(不忠于职守)主要在此。如果真的按你所说,他誓以我死报国家,那么当初投降钟会又当怎讲?

如果想推翻我的结论,唯一可能就是按照老罗的演义说法:姜维在投降前就做好了以诈降来兴蜀的计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23 05: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要求姜维在投降前就做好诈降兴蜀计,这个不必啊,“被后主敕令乃投戈放甲”就足够了。

此后姜维降而不忠于晋国,不是罪过;不忠于钟会,也不是罪过;不忠于阿斗,这个看不出,即使看的出,也不为过,人家那是忠于先主、忠于恩相和蜀国以及光复汉室。

一定要说他不妥,除非是能证明姜维不是为了“忠于蜀国、光复汉室”,就是为了自己高官厚禄?(这个可以排除吧?),或是为了个人在青史上拽一笔?这个猜度我以为是扯远啦。

我这里提出证据:“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

请猜度人家“唯一想的可不就是自己的功名而已?”提出相应的依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eastlivemilk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9
编号 30591
注册 2005-1-19


发表于 2005-1-23 13: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天公将军:你所谓的姜维“哗众取宠”,或者“只是为自己留了美名”。这些都是你自己的想出来的吧。那本史料里有这样的记载了??把你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一个已经不能说话的人身上,你还真光荣哦。难看姜维他托梦告诉你他就是为留个美名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eastlivemilk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9
编号 30591
注册 2005-1-19


发表于 2005-1-23 13: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1-22, 23:52:42发表
补充一下,真正的忠臣是屈原。有什么不同意见先给主子商量,如果主子真的昏庸无能,便自裁以谢天下。谁象姜维似的,投降以后一高兴连商量都没商量,就把造反强加于人。这种做法既不忠,也不负责。

你有没搞错啊?屈原是因为国破才会投江的。先不说屈原的做法是否是一种逃避,而你呢?又把你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了屈原的身上,人家明明为国而死,你却说他是为了昏君。姜维也明明是为了国家而亡,被你说成“哗众取宠”。我觉得是你不应该在这里“哗众取宠”吧?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言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飞将李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2
编号 24924
注册 2004-11-18


发表于 2005-1-23 19: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1-23, 3:16:59发表
飞将李广: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如果主子执意投降,在主子没有肯定态度的情况下,你擅自造反就是对主子的不忠(那怕造反也是为主子)。因为主子已经属于投降方的臣子了。姜维就算是刘禅说了那些话,可是我翻遍了史书没有见过刘禅对此表示肯定的记载!

如果你依然坚持去笑的话,我也无语。

不知道你是做什么的.你骨子里还是透着一种愚忠的味道..从你那句主子投降做臣下的就要投降这句话就看的出来..那么引用你说的屈原他主子投降了.他呢.没投降.他和维不同的是一个选择了死.另一个抓住了最后一次复国的机会..
第一.我不是笑别的.我那一声笑仅仅是笑你那句主子昏庸实在没能力.就自裁这句话..
第二.我提到姜维的那句话只是针对你说维不忠蜀所说的.仅此而已.至于刘禅对那些话没肯定更加证明了他是个十足的庸君..

另外好象是维开始虽然很不甘心但后主投降了所以他就也投降了.到了魏营以后发现钟会有叛心才决定实施他那一套方案的吧?
]至于说他只是想留好名字这说法也不全对.真想留好名.他可以开始就不投降带军奋战到最后..但他因为忠于蜀后主他没这样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高木知之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98
编号 16376
注册 2004-8-26


发表于 2005-1-23 19: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忠孝礼义都不要了?有吗?
忠:他心中只有一个蜀国,何来其他?要不在屯田的时候早就反了,当时刘禅对他是多么的极度不信任呀!
孝:怎么可能呢?从年轻的时候就被评为孝之典范的他,更不会出错了,当时是由于丞相把他的后路断了才不能回城的,不过我不太清楚大将军的母亲最后的结局如何,难道没有被他接到成都吗?
义:这个从他回报丞相的知遇之恩就可以看出来了。
一个人怎么会没有写毛病呢?至于是否应该继续北伐,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确实有失误的地方,但是至少他是尽心尽力去做了,虽然结果并不好,但是还是有他正确的地方,后来的人就是喜欢指手画脚,也不体谅别人的苦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23 20: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亮拔将西县千余家及维等还,故维遂与母相失。

天公指的应该是这个。

至少当时是失散的。

在那个年代,母亲死了,要辞官守孝。姜在与母相失时,应该是临时弃职先访失母,才是正道。

姜维的孝道确实有疑问(对比那个年代的常规啊);挺姜派为其辩护的最佳办法是归咎于乱世,这能够稍梢开解一点他的罪名;即使辩护,也只是辩护说“他是迫于无奈”,改变不了姜的不孝事实,侧面体现出他不是一个脉脉柔情的爱心慈悲者,没什么可争辩了。

即使挺姜派也不必在这个孝字上为他辩护,就当缺憾美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1-23 20: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1-23, 3:11:38发表
[QUOTE]为了留好名固然重要,可也的看是以什么样的代价。文种,范蠡一心一意为了勾践复国,最后留下了英名,我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他们在谋划期间想的是复国,而不是留名。姜维?难说。他的北伐中原耗尽蜀国的人力,物力,我真的怀疑他是否根本就没考虑过蜀国的承受力。有人说这是以攻为守,谬也,蒋费二位几乎没有和魏国交战,不是也守的好好的?他这样一味的北伐,一没有成功的把握,二没有考虑过国家的损害和承受力,那么唯一想的可不就是自己的功名而已?

说一千道一万,他自己装个穷酸样不还是为了博得美名么(按大将军的奉禄这么过,至于么?)?我平生最看不惯正经事一事无成,在这些小地方专门作秀的主儿。所谓哗众取宠,这也是个典型的例子!

我贬的就是姜维的品德!要论才能,他虽然比不上蜀国前期的诸葛亮(甚至还比不了王平),可是在剑阁扛了那么长时候也算有战略眼光,比诸葛瞻强多了。我要强调的是,如果姜维在投降之前就做好了谋反的准备,那么他便没有真的降魏,我会支持他的行为的。可是汉晋春秋的记载是他在投降以后发现钟会有野心,而有的这个想法,这就有了两度变节之嫌(因为他投降时已经决定去做降将了,而后日谋反表示他对自己决定的反悔)。而三国志原文跟本就没有关于姜维谋反动机的记载。

身系要职,只考虑自己留名,不考虑国家安危,乃是不忠;不考虑黎民涂炭,乃是不仁。少年弃母,乃是不孝。三度易主,乃是失节。钟会以诚相待,他却反图之,乃是不义。如此忠孝节义四者皆空之人,还谈什么品德?

你知道姜的几次北伐都失败了,自然很轻松地可以说他一点把握都没有,但他本人知道么?不知道吧。他本人觉得是有把握的,谁会去打注定会失败的战役。当然你非要说他出于其他目的故意让自己手下去送死,我也没办法。

人家郤正都说了“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你还在这里搞什么“装个穷酸样”,不知道你是真的不理解这段话的意思呢还是故意装糊涂。
能不能有所作为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许多时候还要看外部条件,但自己是否清廉是否检点不一样,只要你想做,就可以做到,也就是所谓的修身齐家。

你看清楚了,我没有说姜维没才能,只是讲他的才能不足以支撑他的志向。后主都投降了,他和他的手下已经失去了反抗的意义,你的意思,非要他们战死才算忠诚?哈哈,搞笑了。


“身系要职,只考虑自己留名,不考虑国家安危,乃是不忠;不考虑黎民涂炭,乃是不仁。少年弃母,乃是不孝。三度易主,乃是失节。钟会以诚相待,他却反图之,乃是不义”
这都是你强加给他的,或者你是看了孙盛的评论效颦也未可知。我只提醒你一点,当时人的共识就是,蜀汉多俊杰,而无出维右。你以为这些人都是白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iamsangster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3
编号 60573
注册 2006-2-21


发表于 2006-5-5 02:5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纵观天下,有几诸葛,何以苛求其他人都军政兼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klause
(棋博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150
帖子 3927
编号 51109
注册 2005-10-13
来自 未名之滨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6-5-5 11: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想知道,按照LZ的逻辑,蜀汉谁是不误国的?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悲情史可法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27
编号 30372
注册 2005-1-16


发表于 2006-5-5 11: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看清楚了,我没有说姜维没才能,只是讲他的才能不足以支撑他的志向。后主都投降了,他和他的手下已经失去了反抗的意义,你的意思,非要他们战死才算忠诚?哈哈,搞笑了。
--------------------------------------------------------------------------------------
公主可没说要战死才算忠诚,这是你自己想想并强加于公主的主观想法。很简单,姜维先随刘禅投降没问题,后来又想反叛问题就大了。

“身系要职,只考虑自己留名,不考虑国家安危,乃是不忠;不考虑黎民涂炭,乃是不仁。少年弃母,乃是不孝。三度易主,乃是失节。钟会以诚相待,他却反图之,乃是不义”
这都是你强加给他的,或者你是看了孙盛的评论效颦也未可知。我只提醒你一点,当时人的共识就是,蜀汉多俊杰,而无出维右。你以为这些人都是白痴?
--------------------------------
“蜀汉多俊杰,而无出维右”说的是姜维在蜀国的才能,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些道德方面没有关系。不是这些人是白痴,而是你理解错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人刀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56
编号 61496
注册 2006-3-7


发表于 2006-5-5 12:0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公主可没说要战死才算忠诚,这是你自己想想并强加于公主的主观想法。很简单,姜维先随刘禅投降没问题,后来又想反叛问题就大了。

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密书与后主曰:“原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这都不算忠何谓忠。

QUOTE:
蜀汉多俊杰,而无出维右”说的是姜维在蜀国的才能,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这些道德方面没有关系。不是这些人是白痴,而是你理解错误。

会与维出则同轝,坐则同席,谓长史杜预曰:“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古人是才德一起比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ukerwl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30
帖子 2974
编号 30281
注册 2005-1-14


发表于 2006-5-5 12: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5-1-23 03:11 发表

说一千道一万,他自己装个穷酸样不还是为了博得美名么(按大将军的奉禄这么过,至于么?)?我平生最看不惯正经事一事无成,在这些小地方专门作秀的主儿。所谓哗众取宠,这也是个典型的例子!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馀饶。至於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从飞都是在做秀 哈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林家业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92
编号 38286
注册 2005-5-4


发表于 2006-5-6 11:0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姜维半边坏是在魏人的角度看,姜维半边好是在蜀人的角度看。好与坏大家喜欢。

做秀本是政治手段,总好过一些人不懂得做秀,就是懂得去贪污受贿。而且是长时间做秀那么就已经不简单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6-5-15 22: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姜维的俭朴是做秀,陈寿还能饶的了他,在史书上赞扬他一时仪表。。。。。。
一个大将军生活简单又怎么啦。难道非得贪污受贿,穷尽豪华才符合逻辑???正如SQ321写的文章里说到的,诸葛亮牌的干部就是这个不贪污的鸟德行,你能怎么样?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3 21: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74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