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别 | 士兵 |
级别 | 忠义校尉 |
功绩 | 3 |
帖子 | 268 |
编号 | 58574 |
注册 | 2006-1-29 |
| |
| | |
|
|
|
原帖由 桂阳赵范 于 2004-12-21 14:53 发表
孙家的失败说到底还是战略的失败,为了争夺南中--一个没有战略价值的地区,竟然放弃一个强大的盟友。以最弱的实力独抗刘曹焉能不败。 重看这篇文章,我倒觉得和刘备争夺南中应该是正确的,但最主要的是两头必需放弃一头.
按照楼主的叙述,孙家和刘家的南中争夺战是孙家赢了,而公安港水战虽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还是赢了,输就输在庐江.
刘家能和曹家达成臭名昭著的"江陵协定",孙家和曹家为何不能达成更臭的"庐江协定"?
孙家自愿放弃庐江(不放弃在后来也证明是无法守住这一江北孤城的),双方划江而治,两国结盟,共分蜀国.对曹家来说,这也是极为有利的,因为潼关在曹家手上,先从江陵发兵佯攻永安,孙家从南中北上成都,基本可以保证蜀中四郡自顾不暇,这时再从潼关天险以井阑大队出击,长安指日可待,长安即得,五丈原屯雄兵十万阻击蜀中援军,从安定开始,依次蚕食西凉,则汉中以北将成魏家天下.这是魏家的如意算盘.
至于孙家,虽然失掉庐江一郡,但其实对经济并没什么影响,因为庐江一郡乃江北门户,曹家势必拼死相争,战乱之地何有钱粮可收?还必定拖累江东横跨宽广长江输送兵源,不值也.和曹家划江而治,因孙家的水军天下无敌,曹家守江陵如是十万人之众,则孙家只需五万人屯兵公安即可守住荆南,而刘备永安则也需十万人马对峙江陵曹家,孙家可顷全国之兵从南中北伐成都,由于凉州的蜀军路途遥远,只能援救长安,而蜀中之刘军被迫分兵据敌,以一敌二.且孙家是顷全国之兵,估计最后的结果是蜀中四郡为孙家所得,而凉州为曹家所得,三国变两国,昔日盟国必将大战.
西面,双方以阳平关为争夺点,互相屯雄兵百万,东面以长江为界,鲜有战事(曹家没傻到和孙家打水战吧,^_^),决定胜负之战应该是江陵之战.
江陵的曹家凶多吉少,荆南二郡.永安和柴桑皆可攻打江陵,而江陵的援兵只有襄阳和新野,倘若江陵为孙家所得,天下正式二分,谁也无法灭掉对方了.
这样的一个二分天下战略是否比三分天下而孙家最弱更为有利呢?
至于刘家,我想不出他外交上如何能拆散孙魏的这个庐江同盟了,江陵已经让了出去,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交换的呢?和孙家同盟,让出成都那是不可能的,让出永安,人家没这么傻,前线帮你充炮灰,互相交换一个城池也是不现实的,那么找曹家谈谈吧,曹家很简单,什么都不要,只要长安,即得长安,必窥视雍凉...
其实造成这个局面,和那个臭名昭著的江陵协定很有关系,若我是刘家,我绝对是合纵而不是连衡,江陵让给孙家,让永安的防御压力扔一半给江陵孙家,并说服孙家让出南中,双方以交织为界,永不兵戎相交.这样以来,刘家屯重兵于长安,孙家屯重兵于江陵,像隆中对那样,钳形夹攻宛洛,汉室江山可兴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