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看金庸小说里的围棋(三)珍珑篇(完), 纵横十九道,迷煞多少人
性别:男-离线 湘江子龙

赵王枢密使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组别 诸侯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630
帖子 8099
编号 8098
注册 2004-6-4


(一)人物篇

琴棋书画千年来都是古代文人雅士们爱好的东东,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没有VCD,也没有MP3,骚客书生们就拿它们来娱乐,陶冶情操,活动脑筋。风气之盛以至于文人们要不会这个就好比今天不会QQ,不会灌水,一个字,“逊”!后来此风传入闺阁,也为MM们所喜,渐渐成为区分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的一大要素,毕竟那些真的是些又花钱又花闲的爱好。
     按道理,没有钱也没有闲的江湖豪杰们应该是不会这些的,从前的《侠客列传》,《水浒》,后来的《三侠五义》,《蜀山剑侠》都不曾出现过。《水浒》中虽有铁笛仙马麟,铁叫子乐和等但都是轻描淡写而过,唱主角的还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鲁智深李逵们,吹拉弹唱无所不精的高俅那是大反派。你能想象让黑旋风五大三粗的手去拨弦弄琴歌风吟月?或让花和尚敞胸露腹一手拿块狗肉一手下盘围棋?那我估计每两步会骂出八个“鸟”,五十手之内就得满地找棋。
    然而到了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里风气忽然一变,开口骂娘闭口撮鸟的粗豪汉子忽然不见了,而对琴棋书画这些文雅之事两人都有浓墨重彩恣酣淋漓地描写。显然这与两位的才学,气质,修养有关。金,梁都是那种谦谦君子,温文尔雅,博诗书,通文史,举手投足满是古代士子的味道。所以他们行文半文不白,书中人物也绝少江湖气,贩夫走卒原不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自然而然地,琴棋书画就出现在他们笔下的大侠们身上。
    两个人中写得更好的是金庸,而金庸写得最好的,无疑就是围棋。这当然是因为金是一个非常入迷的围棋fans,八十年代他就和中国围棋队的那班人混得烂熟,到处拜师傅,据说现在他拜的师傅全部段位达到了两百段。而举凡热闹的围棋活动,象什么贵州围棋节啦,华山论棋啦,金先生也常不顾七十高龄奋勇参加,乐此不疲。而他曾花十万港币买的一个围棋盘当时也差点没让倪匡把舌头吞到肚子里去,金的爱棋可见一斑。
    在金庸的小说中,会棋的不少,《书剑》中的陈家洛,《射雕》中的黄药师,《天龙》中更多,段誉,慕容复,黄眉,青袍(段延庆),段正平,无崖子,苏星河,鸠摩智,范百龄等等,而写得最出彩的,是三位特别痴迷围棋的人,《倚天》中的何足道,请另见金刚伯的帖,不再螯述,只说说《笑傲》里的黑白子,和《碧血剑》中的木桑道长。
    先说黑白子,这位仁兄,头发极黑而皮肤极白,那是黑白分明.还有一双黑白分明的怪眼睛,惯用的兵器是一块方形的铁板,铁板上刻着十九道棋路,竟然是一块铁铸的棋枰。另外有棋子暗器也是武林中一绝,三百六十一枚黑白子射将出去,无人能挡。所用的招式什么“大飞”呀,“双活”呀尽是些围棋术语,由头到尾,由里到外,整个真是一个黑白子,围棋人,也就是早生了几百年,不然到今天中国棋院不请他去做推广形象代言人就真是亏了。他初出场时是甚为冷漠,眼睛望到了天上,但向问天三言两语扯到刘仲甫的《呕血谱》,立即使他两眼放光,象变了个人。
      这刘仲甫的《呕血谱》究竟是什么东东?书中也有交代,刘为北宋时的国手,据说敢在客栈外高挂起一幅横幅“江南棋客刘仲甫奉饶天下棋先”,意思是刘某是天下第一,谁来和我下,我都让个先,这口气那可就算得太大了点啊,要知道古时候下棋不用还子贴目,这先手效力可非同小可,我们下面就会讲到〈天龙〉里黄眉老和尚楞是用一根脚趾头去换了个先手。然而你还别说,整整一个月,全国上下就还真没有人把他打下擂台去。
      就这么一位大国手,却在骊山之麓给一个乡下老媪杀得大败,竟至于呕血数升,这局棋谱便称为《呕血谱》。112手中盘脆败,刘完全摸不着边。即便今天的世界围棋第一人李昌镐去下恐怕也不能令刘如此,所以传说那老媪是仙人,那些着数便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想象。
      资讯不发达的那个年代,这么个宝贝可真可以让这位黑白子要了老命,在他那除了石几软椅棋盘棋具就空无一物,本应格外清凉的石室里,廖廖数十手间,他便瞧得额头汗水涔涔而下,以至于他弟弟深怕他也呕血。一旁的令狐冲想得就很有道理,一言以蔽之:“此人适才以“玄天指”化水成冰,那是何等高强的内功修为,当时他浑不在意;弈棋只是小道,他却瞧得满头大汗;可见关心则乱,此人爱棋成痴啊。”
     可惜的是没有多久这位黑白子就和其他梅庄四友一样各归天命,最终也是这深爱的围棋要了他的命。但就在他短短出场时间里那爱棋入魔的形象让人难以磨灭。
       这样的人其实真的在现实社会中还不罕见。中国围棋博大精深,其变化之复杂是人类设计的其他任何游戏所不能媲美的。在电脑运算速度日渐增快的今天,高水平的程序已经可以和国际象棋,中国象棋的顶尖高手较量一番了,但会下围棋的电脑程序还只在段位门口徘徊。中国棋院那帮10岁左右的刚入段的小孩子让最先进的电脑个8,9子还是小菜一碟。箱子也曾经和上世纪的电脑围棋的冠军《手谈》程序切磋过,让它9子它还输得多了去了。而箱子的水平怎样?日本名誉棋圣藤泽秀行先生有言:“棋道一百,我只明七。”大棋圣况且如此,象俺们这样的,耗一辈子也突不破那小数点上面去罢。
     而人类的特色就是对未知神秘的世界异常容易痴迷。变化无比复杂的围棋自然很轻易地迷倒了大批人。为他茶不思,饭不想,甚至呕血,昏迷者历代都不乏其人。箱子就曾亲眼目睹过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汪见虹输给日本棋手时,突然满脸通红,鼻孔流血,吓人一大跳。
       所以金庸对黑白子的描写是深有现实的影子,只是他写得分外的传神,生动。
     另一位爱棋较黑白子有过之而无不及者是《碧血剑》中的木桑道长,此公一出来就让人忍俊不禁。
     当时穆人清见他郁郁不乐,知道天下只有一件事能令他万事置诸脑后,说道:“这件事多说败人清兴。牛鼻子,你的棋艺……”木桑一听到“棋艺”两字,脸上肌肉一跳,登时容光焕发,陡然间宛如年轻了二十岁。
     天那,这也难怪围棋又会被人叫做望忧了!不过在真棋迷中这也不少见,还记得关二爷刮骨疗毒吗?那一刻他在干什么?当时也就是要和马良下下围棋,可以让他分分心。入迷时候这疼痛也就减轻些了吧。
      接下来的描述常常让我觉得除了武功,几乎写的就是金庸自己。
    这位木桑公武功甚高,自己倒以为平平无奇,棋艺不过中上,却是自负得紧,还自己给自己改了外号,叫做“千变万劫棋国手”。旁人碍于他的面子,不便对他自改的外号全不理会,可是大家都知道他棋艺和“国手”之境实在相去太远,于是只好折衷而简化之,称之为“千变万劫”。这四字其实还是恭维他武功千变万化,杀得敌人“万劫不复”。但如果有人当面如此解释,那就死得快了,木桑势必要和人家拼上老命,定要对方承认这外号是指他棋艺而言,才肯罢休。
     这位木桑的棋艺我们在书里很快就发现的的确确是不怎么样,恐怕很难说得上是中上水平,袁承志短短一个月就从受九子降到受三子,而且负少胜多,到后来更是收拾他一碗小菜,固然可以说袁聪明,但也证明木桑在棋道上确实也没有什么可教的。而且他为人迂腐耿直颇少机变,于围棋之千变万化十分不相称。如此弈人,棋力可知。然而臭棋瘾大,如此棋力,偏偏他嗜棋如命,而且还以国手自居,实在搞笑。到后来明知袁承志是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故意躲着不下棋,他还要不惜血本,用武功去换,去逼袁赢自己,凡此种种实在让人莞尔。
      金庸自己仿佛也是如此,虽然拜了两百段的老师,且都是师傅耳提面命,老先生的棋力依然不是很高,中国棋院的前院长陈祖德曾说他有业余4,5段的实力,但以陈过气专业九段的标准,让金4子,金还不能奈何。看来陈院长纯粹是为尊者讳了。大嘴的聂卫平说得也许更可信些,老先生也就是业余刚进段的水准,呵呵,以投入来说,这也太入不敷出了吧。
      不过金庸还算深知自家事,他在碧血剑里有段话反映了他的遗憾:      
       然而围棋一道,最讲究的是悟性,常言道:“二十岁不成国手,终身无望。”意思是说下围棋之人如不在童年成名,将来 再下苦功,也终是碌碌庸手。如苏东坡如此聪明之人,经史文章、书画诗词,无一不通,无一不精,然而围棋始终下不过寻常庸手。成为他生平一大憾事。他曾有一句诗道:“胜固欣然败亦喜”,后人赞他胸襟宽博,不以胜负萦怀。岂知围棋最重得失,一子一地之争,必须 计算清楚,毫不放松,才可得胜,如老是存着“胜固欣然败亦喜”的心意下棋,作为陶情冶性,消遣畅怀。固无不可,不过定是“欣然”的时候少,而“亦喜”的时候多了。
       有没有看出那酸溜溜的味道?
           其实不仅仅是悟性,现代人早已证明了,下围棋还是需要非常强的逻辑运算,推理的能力,还有冷静的意识。而作为文人来说,多愁善感,见风流泪的他们无疑是少了些这方面的天分,事实上历代的大国手中从来没有一个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这门艺术的热爱,也正因为这份热爱,金庸先生才会写出这么鲜明的形象,无论是文学史还是围棋史上,他们都将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写人物对棋的痴迷,金庸先生就好比一个本色演员演他本色的戏,难度并不大,而真正考验他的,是怎样把围棋这样大雅大静的艺术融进到他的武侠世界来。
他是怎么写得如此神彩飞扬?那神秘的珍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等下两篇《斗棋篇》和《珍珑篇》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雷动于九天之上

信乡侯谏议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北将军
好贴 5
功绩 398
帖子 1867
编号 16168
注册 2004-8-23
家族 轩辕狼党


子龙兄好文!!大力鼓掌,掌声不息~~

《水浒》中吹拉弹唱无所不精还有一个浪子燕青啊,能让道君皇帝击节,
堪使花魁娘子倾倒,岂同小可。而且此人玉树临风,放到现代绝对是陈
冠希一类的女孩杀手。

刘仲甫遇仙乃齐东野语,真正的《呕血谱》是国手黄龙士让3子大战徐星
友之作,其认真程度可见一般。

金翁的棋力的精髓,都体现在他的书里面了,在现实世界里当然就流于一
般了,呵呵。不过金翁对于棋手的关爱和照顾,从陈祖德时代一直延续至
今。大哉金翁!!!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双吕布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64
帖子 1513
编号 4695
注册 2004-1-23


刘仲甫骊山老媪之局共126手,骊山老媪执先,中盘负。棋谱名也并非《呕血谱》。金庸小说中有关围棋者破绽可谓百出,以其本人棋力而言,业余五级,纯靠想象写成这样也属正常。这从一个侧面证实了”瘾大水平低“这句俗话。BTW:《手谈》被让17子还没赢过偶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湘江子龙

赵王枢密使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组别 诸侯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630
帖子 8099
编号 8098
注册 2004-6-4


雷兄和吕布兄说的都没有错,在我国棋史上,《呕血谱》的确是指黄龙士强让三子的那个,金庸说的那个我们是叫《郦山遇仙谱》,但是,好象这个在港台,也有叫他呕血谱的,我用猎狗曾经搜出来一副古谱,台湾的,繁体字,可惜连接失效了。
按道理来说,金庸这个搞错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据说他有这个古谱,甚至是全香港唯一的一幅,具体这个,我实在是没搞明白的。只好以他写的为准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双吕布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64
帖子 1513
编号 4695
注册 2004-1-23


全香港唯一的一幅?偶在10年前就看过此谱了。黄龙士那个叫《血泪篇》。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湘江子龙

赵王枢密使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组别 诸侯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630
帖子 8099
编号 8098
注册 2004-6-4


我说的不是谱的内容,是古籍,金庸花很大价钱买的,这个他自己有说的。
具体是怎么样的东西,就不清楚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esin

南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镇东将军
好贴 5
功绩 1036
帖子 4004
编号 2725
注册 2003-11-30


发表于 2004-9-22 20: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又一篇好文,赞。
少年时倒是时常下下围棋,后年岁渐长,越来越觉得围棋太耗时间,便不怎么下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4-9-22 21: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金庸虽然棋艺不高,但对围棋的热情很高,从书中的描写就可以看出来了,围棋的篇幅出现不少。

只不过有点奇怪的是,黄药师号称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书中居然没有表现一番黄药师的棋力,不过弹子神通什么的,是不是拿围棋来练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双吕布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64
帖子 1513
编号 4695
注册 2004-1-23


实际上所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就等于样样都是半瓶醋。比如说,知道怎么下棋,在不会下的人看来就很了不起了,真正精通还远着呢。古代夸张的也很多。
精华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人在江湖

魏国公主枢密直学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东将军
好贴 8
功绩 909
帖子 3320
编号 1477
注册 2003-10-16
家族 江湖


记得阅微里有这样一小段文字,说有人扶乩,请的乩仙正是刘仲甫,就有一个下棋也很厉害的人来挑战,这个自称刘仲甫的乩仙就说自己会输一目,最后果然输了一目.有的人就评论这件事,说请的乩仙不是真的刘仲甫,而是灵鬼假托.但有的人是这样说的,围棋一道,在乎机心,古代的人心性纯良,而越到现代,人心越是机械百端.古代人不忍做的事,现代人都做的出来,古代人不敢冒的险,现代人都能妄为.所以说,同样是国手,魏晋的下不过唐宋的,唐宋的下不过明清的,就是因为人心越来越险恶了.
看来,世风日下这样的感叹,似乎是每朝每代都有的,却不知原始社会的人们,是不是也在这样感叹着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QUOTE:
原帖由湘江子龙于2004-09-22, 18:18:52发表
日本名誉棋圣藤泽秀行先生有言:“棋道一百,我只明七。”

老头最近一口否认这个说法,改作我只明一,越知越少。
精华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建威中郎将之妹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18255
注册 2004-9-23


发表于 2004-9-23 18:2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人在江湖于2004-09-22, 22:48:43发表
记得阅微里有这样一小段文字,说有人扶乩,请的乩仙正是刘仲甫,就有一个下棋也很厉害的人来挑战,这个自称刘仲甫的乩仙就说自己会输一目,最后果然输了一目.有的人就评论这件事,说请的乩仙不是真的刘仲甫,而是灵鬼假托.但有的人是这样说的,围棋一道,在乎机心,古代的人心性纯良,而越到现代,人心越是机械百端.古代人不忍做的事,现代人都做的出来,古代人不敢冒的险,现代人都能妄为.所以说,同样是国手,魏晋的下不过唐宋的,唐宋的下不过明清的,就是因为人心越来越险恶了.
看来,世风日下这样的感叹,似乎是每朝每代都有的,却不知原始社会的人们,是不是也在这样感叹着啊~~~

非也,非也.自古能兵者未必善政,通棋者亦未必有心机,韩信、岳飞皆兵家之典范也,然拙于官场;宋徽宗工于书画而拙于政事;一个人精通某一技艺并不代表他精于所有方面,唐宋的棋手未必胜过魏晋的;现在的棋手亦未必下不过古代的,此乃棋手个人之修行也,与时代无关。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建威中郎将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5
帖子 1693
编号 1244
注册 2003-10-3
来自 江东吴郡


发表于 2004-9-23 21: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是哪位在拿我寻开心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湘江子龙

赵王枢密使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组别 诸侯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630
帖子 8099
编号 8098
注册 2004-6-4


(二)斗棋篇
     写人物对棋的痴迷,金庸先生就好比一个本色演员演他本色的戏,难度并不大,而真正考验他的,是怎样把围棋这样大雅大静的艺术融进到他的武侠世界来。
    一般说来,他总是采用两种方法 ,武功不济的,让他去扛一块大棋盘,那还一定要是磁铁的了,不是为了吸别人兵器,而是为了下棋方便,这句话《笑傲》里的黑白子说过,《天龙》里范百龄也说过。甚至《碧血剑》里木桑这种级数的高手,也许是因为太痴迷棋了,也给他派了一块。其实那玩意又重又方,真不能想象怎么拿着去干架?不信你自己扛张桌子试试,闪转腾挪根本玩不转啊。唯一有点威胁也就那磁铁发挥作用了。
     所以这一种用法金庸写得并不多,最经典的是写那黑白子,被令狐冲灵动的剑法弄得昏头昏脑的,跟着应了四十多招,充分体现了那玩意的笨重,最后逼急了枰砸左腰,指发玄天指,象是下棋时放出胜负手了,结果你猜怎么着?嘿嘿,两个人你也不敢动,我也不敢动,金老还说呢,“此亦不敢先,彼亦不敢先,这在棋理之中,乃是双活。”晕!能够如此巧妙的把斗剑和下棋有机的结合起来,一招一式,既是斗剑,又是下棋,更能充分的写出剑道和棋道之间相通的,非常微妙的那种东西,金庸先生的文笔功力实在让人叹为观止。  
      另外一种,武功高强,宗师级的高手,金先生让他拿小棋子做暗器,小东西来如翩鸿,去似流星,飞花落叶,皆可伤人,一派大家风范,让人目眩神迷。虽然是脱胎于《水浒》中没羽箭张清那手技艺,但围棋子显然比那破石头洋气多了,一用上这个,这人的文化水平,气质修养感觉都上了不止一个台阶。所以在金庸的小说里,虽然说过黑白子也会这一手暗器,但没有写他怎么用。而用这个手法最多的是《书剑》里的陈家洛和《射雕》《神雕》里的黄药师。这按先生说法,那都该是有博士以上的文化水平啊。
       黄药师也有意思,在《射雕》中他出场一般都是带着箫的,吹着曲子就出来了,而到了《神雕》里他出场的时候就有很多是用这小棋子了,一开始的惊走李莫愁,最后的救郭芙击杀霍都,都是未见其人先见其子,这小小东西的飞行间,药师的轻灵飘逸真是写得出神入化。
      陈家洛就更不用说了,世家公子,翩翩少年。试想一下,当年飞子相救翠羽黄衫,这小棋子要是换成了其他东西,好象会大杀风景吧。只有这围棋子让陈总舵主平添一股儒雅之气,这才那么轻易的打动霍姑娘的欢心。
      一个是棋盘,一个是棋子,一种沉重,一种轻灵,然而这些还不过是金先生直接的把围棋用进了武侠,但是他写得最好的却是一盘棋,一边下棋一边论武,双管齐下,结合得完美无缺,实在是武侠和围棋史上不可多得的一幕。那便是《天龙》中黄眉大战段延庆的这段。
      这一段想来是金先生早有筹划的,不然哪里会有象黄眉一样,跑过去就来了一句:“纵横十九道,迷煞多少人。”的 ?而号称天下第一恶人的段延庆怎么居然也象一彬彬有礼的君子,二话不说两人就开战?
      画一个棋盘,然后叉一个做黑子,圈一个做白子,这样的游戏箱子中学上课时也曾经玩过。金先生把它用到了此处,只是,他让他笔下的武林高手们,要在大青石上用木鱼槌和铁杖生生的把棋盘和棋子划出来。一局本是文雅的手谈就这样变得惊心动魄。
     不仅如此,深明棋道的他还要让比武的紧张和下棋的紧张充分叠加。从开始这位黄眉和尚就象一位盘外招的高手,他要在今天这样弄的话,恐怕还没比赛就得被裁判拖出去。你看他一会求延庆太子让他几子。一会又说要让延庆几子。在段延庆不为所动的时候,竟然使出了杀手锏,给他上了道脑筋急转弯,楞是舍弃一个生生的大脚指头换来了一个先手。
     在现代,人们经过统计早已发现围棋先下者的胜率要远远高于后行,所以才制订了先走者要贴还近八目的规则。而古人是没有这个的,是以人人皆知这先手的威力,棋诀有言,宁失十子,不失一先。金庸先生前面的一番喧染,正是要未赛之前把那剑拔弩张描写到极致。
     接下来的对弈双方是棋也斗,武也斗;智也斗,力也斗。段誉的支招,黄眉弟子的搅局,气氛一直让人喘不过气。到最后两人一手拼内力,一手下棋,其间风云变化,棋耶?武耶?两样紧张叠加在了一起,波澜起伏。
     最后的结局也甚为奇特,段誉顺利逃脱,在他的帮忙下,青袍段延庆自填一眼,这棋硬是下完了,他才走。临走前他双手按在青石岩上,注视棋局,良久不动。而刚一走,蓦地里喀喀声响,青石岩幌了几下,裂成六七块散石,崩裂在地,这震烁古今的一局棋就此不存人世。
      的的确确,这局棋真的可以称得上震古烁今,无论是在武侠史上,还是围棋史上。就在今年,在这故事编排发生的云南大理,就举行了个隆重的围棋邀请赛,人们对这个故事的神往由此可见一斑。
     在武侠小说史上,也没有了其他的一盘棋能象这盘一样做到了完美的结合。
      除了金先生自己在《天龙》里的另一盘。但那个牵涉到了更多围棋的内涵,那不能算是一局棋,那只是个珍珑。
     什么是珍珑?什么样的珍珑?什么样的故事?下一篇再说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箱子最近蛮空闲啊,写了不少东西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4-9-24 22: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把围棋写成这样吸引人的都是些对围棋一知半解的人,对那些真正的一流高手来说,感触会完全不一样。偶尔看一些高手的自解谱,他们所理解的围棋跟儒雅之类的根本不搭边。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冰火蝴蝶

紫蘅公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303
帖子 2269
编号 5287
注册 2004-2-13


发表于 2004-9-25 08: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古人总说琴棋书画,其实都是些体现心情或者状态的爱好

很多很多年没有摸到过那些冰凉的小石头了

子龙哥哥好文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QUOTE:
原帖由重阳于2004-09-24, 22:34:49发表
我觉得把围棋写成这样吸引人的都是些对围棋一知半解的人,对那些真正的一流高手来说,感触会完全不一样。偶尔看一些高手的自解谱,他们所理解的围棋跟儒雅之类的根本不搭边。

一些高手说是儒雅倒也深合,李昌镐便是一个。其人貌虽不佳,气度之恢宏淡定,让人称羡不已。且于秤上之动静有宜,相较国内棋手简直判若云泥。近来颇喜胡耀宇,轻灵锋利处,远胜过气常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周瑜

栎阳侯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10
功绩 943
帖子 4712
编号 1808
注册 2003-11-3
家族 瓦岗寨


发表于 2004-9-25 10: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重阳于2004-09-24, 22:34:49发表
我觉得把围棋写成这样吸引人的都是些对围棋一知半解的人,对那些真正的一流高手来说,感触会完全不一样。偶尔看一些高手的自解谱,他们所理解的围棋跟儒雅之类的根本不搭边。

印象中重阳的围棋和将军的象棋都有很高的造诣,看来精通英杰传算计的人在其他方面一定也有所长。
记得重阳好像是业余六段来着,可惜上次围棋比赛流产,未能一睹风采。
毕竟读者对围棋,还是一知半解的多。若写成高手的自解谱的样子(估计也写不出来),怕没多少人能看懂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湘江子龙

赵王枢密使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组别 诸侯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630
帖子 8099
编号 8098
注册 2004-6-4


(三)珍珑篇

     围棋是中国人留给世界文明的一份珍贵遗产,称之为瑰宝绝不为过。黑白两色,纵横十九道,极其简单明了的规则却衍生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所谓“千古无同局”,这样的大话可不是其他棋类游戏可以随便说的。尤为重要的是,相对于短兵相接时严谨而连贯的逻辑计算,围棋还存在着一些无法彻底用直接的或数学的方法来描述的东西,象所谓的地与势,厚与薄,争与弃,乃至所谓的某一着棋的大和小,这些就是现在最最先进的电脑也无法明白的东西。而就算是人脑,这一些也常常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直觉和灵感。
      正因如此,一贯强调用整体的思想和全息化的观念去认知和感悟世界的中国仕子们,从围棋间总结了非常多的近乎哲学的思想,简单的说就是棋道如兵,棋道如人,棋道定命运。
      棋道如兵非常容易理解,黑白对弈,象极了两军对垒,深思熟虑间就如同在战场上运筹帷幄,排兵布阵一模一样。几乎所有的战场上的战略战术问题都可以对应上棋盘上的没有硝烟的战斗。事实上中国的最经典的棋经居然也是完全仿照最经典的兵书《孙子兵法》一样,也是十三篇。而史上无数通晓围棋的将军们也不知不觉的把棋道应用在战场上,写进了兵书里。棋道如兵那是无论是棋家,还是兵家都公认的事实。
       棋道如人,纷繁复杂的围棋极为容纳各人的各不相同的创造性,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棋风,一如可以坚持自己的做人个性。而且事实上没有个性的人也在围棋上绝没有造就。吴清源的轻灵,马晓春的飘逸 ,聂卫平的大气,李昌镐的坚忍,我们常常只要看棋谱就能深深的感觉出来。而另外一些我们称呼为所谓的“怪腕”,“邪门”的棋手也一样能在棋坛生存。当然这一切都不能违背一些围棋必需的规律,就象我们做人一样也是有最基本的规则,冷静,执着,和勇敢的创造这是人生和围棋共通的。
      棋道定命运,这个说起来就比较玄异了,简单的说,世事如棋,我们每一天,每一件事其实都象下棋一样面临着选择,地与势,得与失,厚与薄,大与小,我们的选择决定着我们棋的胜负,也决定着我们人生的成败,最后甚至也决定着天下的归属。最经典的例子,是唐代风尘三侠的故事,据说三侠中的虬髯客对天下早有觊觎之心,一边游历天下,一边做着准备,但在太原他碰到了李世民,在看他的一盘棋中,李世民显出了超凡脱俗的气魄,“让尔争缠边角。我径直取中原!”非凡的气度令虬髯客立即面如死灰,“天下非吾所有了”,他叹着气从此另寻他路去了。
      这个故事当然应该是虚构的,但这也充分反映了我们古代的文人们对围棋的种种哲学性的思考。
      金庸先生无疑也是非常熟悉这样的思想的,所以他在《天龙八部》中创造性的写出了那个珍珑。
      所谓的珍珑就是围棋中苦心经营编排的一类死活难题。象棋里我们叫它排局,这个名字就好懂多了,但围棋里我们叫它珍珑。
      在《天龙》中,逍遥派掌门人无涯子花整整三年的时间摆出一个“珍珑棋局”,并命弟子苏星河当擂主,让天下英雄来破解。可是悬赏30年,黑白两道的高手均无人解得,最后,棋局竟然被虚竹和尚闭着眼睛以“自添满(自杀一大块解放全局)”的手段胡乱撞开。棋局中劫中有劫,既有共活,又有长生,或反扑或收气,花五聚六,复杂无比,这样的珍珑是否真的存在呢?
       从复杂性和难度来讲,绝对有。在棋界现在有本入段的入门书《发阳论》,题目之复杂就让人叹为观止。问世已经百年,研究的专业棋手也那么多了,可是居然还有很多题目的变化不见得搞清楚了。箱子也曾经勉力去试过些,那有些真是算到眼睛发黑也不知所然,再稍微逼紧点的话,象书中说的吐血,昏迷等现象那也是绝对可能的。
      但是象虚竹那样的自添满这样手段是不可能的,现行的围棋规则是绝不允许的,(应氏规则除外,只要不是全局同型再现,走哪都可以)。古代围棋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围棋规则,但也约定俗成不能在这种地方行棋的。因此金庸笔下的这局珍珑,应该说是一种美好的想象。

  其实以金庸的棋力,按理说是熟知这样的技术问题的,但他写这段珍珑,更多的是为了写出我们上面说的那些人生道理。段誉在这珍珑中,看到自己孺慕的爱侣;慕容复在这珍珑中看到了他热望的复辟;段延庆在这珍珑中看到了自己快意的复仇;段誉之败,在于爱心太重,不肯弃子;慕容复之败,在于权欲太盛,不肯失势;段延庆之所以为人利用,是他自己已入心魔。惟独这长相丑陋,出生卑微的小和尚为救人而出手,不惜自损大片,撞开棋局,获得逍遥子老前辈七十年的内力,并被授予逍遥派掌门人的位置,这样的解题正是喻示着“得便是失,失便是得”和“最不可能的地方就有可能有新路”这样的一些道理。
       应当告诉大家,这样的隐秘的妙手,的确是可能存在的,即便是造诣极高的专业棋手也经常会有看不到的盲点,这也是围棋非常有诱惑力的所在。曾经在网上亲眼目睹过李世石和彭荃那年的一盘比赛,当时李世石突然一步走在(1,1)角上(棋盘的顶角),让俺和彭荃以及观战室各路高手们全都目瞪口呆!在他走出来后再仔细看,那才真是石破天惊鬼斧神工的一步!李也凭着这一手力挽狂澜,事后韩国的棋评说,李世石将因为这一步棋永垂围棋史册!
      那么象那珍珑一样舍弃那么多子可不可以成立呢,一样可以,箱子现在推荐一盘珍珑在此,几乎就是金先生说的一样,很大,横亘全盘,白棋真的提掉了百多子,最后居然全盘一子都没活!!唯一不象金庸先生说的那样的就是这个题目还不能算难,以箱子这样水平的不一会也能解开。
http://weiqi.sports.tom.com/secondary/wqzl...long/0zhen2.gif

       多么奇妙的围棋,多么深刻的人生哲理,金庸先生正是把这两样巧妙的结合进了他的武侠世界,从而无论是在武侠小说这个领域,还是围棋历史这个领域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在侠骨中平增儒雅,于奇异的情节中再加些奥妙。棋和武这两者的结合金先生实在是做的极有创意和完美。
      
(全篇完)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钢剑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35
编号 8334
注册 2004-6-14


发表于 2004-9-28 16: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术有专攻,谁都有专长啊!
金老的围棋是琴棋书画里最好的
所以写的深如人心,形象!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双吕布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64
帖子 1513
编号 4695
注册 2004-1-23


入段的入门书《发阳论》?要是里面的所有题都会做,即可纵横天下了。李世石那一步(是1,2处)才算入门呢,平时谁都能看出来,关键是在当时,彭荃已经晕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孔闻岱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70
编号 5386
注册 2004-2-17


发表于 2004-9-29 02: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唉,我是围棋盲,没有发言权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女-离线 韩曦雅

北地郡主太中大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轩辕郡主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4
功绩 117
帖子 584
编号 25623
注册 2004-11-24


这篇只是讲武侠中围棋的存在,而非是讲围棋与武侠的关系,从标题来看倒是名副其实,但是境界上却只见棋而不见文,小说是小说,围棋实则被剥离了出来,只单独点述有棋的情节而已。
好则好而,只见未精。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桃花岛主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93
编号 10528
注册 2004-7-9


发表于 2008-3-1 12: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雷动于九天之上 于 2004-9-22 18:36 发表
子龙兄好文!!大力鼓掌,掌声不息~~

《水浒》中吹拉弹唱无所不精还有一个浪子燕青啊,能让道君皇帝击节,
堪使花魁娘子倾倒,岂同小可。而且此人玉树临风,放到现代绝对是陈
冠希一类的女孩杀手。

刘仲甫遇仙 ...

噫,这位先生数年之前就预见了陈冠希是女孩杀手,真乃神人也!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杀气
(再见我的白色)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9
编号 233244
注册 2007-10-31


发表于 2008-3-7 17: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挖坟掘墓者……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真不幽默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21
帖子 76
编号 265956
注册 2008-2-2


发表于 2008-3-7 18: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双吕布 于 2004-9-22 21:55 发表
实际上所谓“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就等于样样都是半瓶醋。比如说,知道怎么下棋,在不会下的人看来就很了不起了,真正精通还远着呢。古代夸张的也很多。

最夸张的是一行一晚上而成国手,因为据说发明了一个公式
难道由每步棋转化成一个数学指标,而由这个指标套入这个公式得出的解就是下一步棋的最佳应手?
OMG,给饿这个公式吧,饿去世界大赛赢钱去......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qq5312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4
编号 2972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8-3-12 15: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雷动于九天之上 于 2004-9-22 18:36 发表
子龙兄好文!!大力鼓掌,掌声不息~~

《水浒》中吹拉弹唱无所不精还有一个浪子燕青啊,能让道君皇帝击节,
堪使花魁娘子倾倒,岂同小可。而且此人玉树临风,放到现代绝对是陈
冠希一类的女孩杀手。

刘仲甫遇仙 ...

这位兄台真强
04年就预测到了08年年初的大事
^_^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真幽默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好贴 1
功绩 13
帖子 800
编号 248376
注册 2007-12-11


发表于 2008-3-12 19: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对下棋的人来说这个应该叫做算路.
只能说子龙先生算路深远,及于四年之后.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金圭子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4
功绩 265
帖子 4926
编号 27961
注册 2004-12-16


发表于 2008-4-6 14: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桃花岛主 于 2008-3-1 12:21 发表


噫,这位先生数年之前就预见了陈冠希是女孩杀手,真乃神人也!

呵呵,一开始还没注意是4年前的,看到这个回复才发现原来是古墓了…………
女孩杀手陈关系啊…………

[ 本帖最后由 金圭子 于 2008-4-6 14:29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6 15: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16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