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三國問題
性别:未知-离线 ~趙云趙子龍~
(萬花筒寫輪眼‧月讀)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9
编号 89916
注册 2006-11-3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7-5-21 20: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三國問題

1. 到底三國中的李服(後出師表:「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夏侯而夏侯敗亡...」,雖然有證據顯示後出師表為後人僞撰,但應有李服之事。)是否就是指王服,王服又是否與王子服為同一人?還是李服=李伏(五斗米之大帥)?李服又如何'圖之'?

2. 魏諷之事? 諷之生平? 謀反之事為何? 為何三國志,晉書,各古籍都沒有長談此事? 「諷反案」殺公卿大臣數十人,絕非小事,為何魏書只有片言隻字題及?




1. 樂琳是被誰所殺?
2. 高幹和袁紹的關係是?
3. 誰人以全家性命保薦陸遜為大將?
4. 孫權曾叫呂蒙和誰人發憤讀書?
5. 龐統是被誰人射死?
6. 斜谷之戰,誰人一箭射落兩隻門牙?
7. 諸葛亮的叔父是誰?

1.為何黃巾之亂平息後,餘黨的反抗經過多番鎮壓,仍然持續?
2.反董卓的各路諸侯開始時還會聯手,為何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聯盟會內訌?
3.如果呂布的投降被曹操接受,兩人是不是真的天下無敵?會不會有任何變數?
4.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被關羽所殺,局勢會有何轉變?
5.為何蜀國開國時陣容鼎盛,卻會落得三國中最快被滅的結果?
6.曹氏的大權為何會輕易被奪取?
7.孫權為何在晚年時會有重大轉變?
8.當魏軍入蜀時,如果劉禪率兵逃入南蠻,局勢有沒有轉機?



當關羽率兵攻向襄陽時為何孔明不領秦川之兵攻向長安呢?
諸葛亮係隆中對策中講過「......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壼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當關羽率兵攻向襄陽時,為何孔明不領秦川之兵攻向長安呢?

[ 本帖最后由 东祖长离 于 2007-5-22 08:0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5-22 09: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关于李服,史书未载。
唯胡三省注通鉴:李服,盖王服也

2、魏讽为锺繇西曹掾,记载不算太少,但具体事迹也很难确定,列举于下,可以自己分析。
《武帝纪》:九月,相国锺繇坐西曹掾魏讽反免。
世语曰:讽字子京,沛人,有惑众才,倾动鄴都,锺繇由是辟焉。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鄴。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王昶家诫曰“济阴魏讽”,而此云沛人,未详。
傅子曰:及在魏朝,魏讽以才智闻,巽谓之必反,卒如其言。
《张绣传》:子泉嗣,坐与魏讽谋反诛,国除。
《徐奕传》:太祖征汉中,魏讽等谋反,中尉杨俊左迁。太祖叹曰:“讽所以敢生乱心,以吾爪牙之臣无遏奸防谋者故也。安得如诸葛丰者,使代俊乎!”
《锺繇传》:数年,坐西曹掾魏讽谋反,策罢就第。
《董昭传》:昭上疏陈末流之弊曰:“凡有天下者,莫不贵尚敦朴忠信之士,深疾虚伪不真之人者,以其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也。近魏讽则伏诛建安之末,曹伟则斩戮黄初之始。伏惟前后圣诏,深疾浮伪,欲以破散邪党,常用切齿;而执法之吏皆畏其权势,莫能纠擿,毁坏风俗,侵欲滋甚。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悌清脩为首,乃以趋势游利为先。合党连群,互相褒叹,以毁訾为罚戮,用党誉为爵赏,附己者则叹之盈言,不附者则为作瑕衅。至乃相谓‘今世何忧不度邪,但求人道不勤,罗之不博耳;又何患其不知己矣,但当吞之以药而柔调耳。’又闻或有使奴客名作在职家人,冒之出入,往来禁奥,交通书疏,有所探问。凡此诸事,皆法之所不取,刑之所不赦,虽讽、伟之罪,无以加也。”帝於是发切诏,斥免诸葛诞、邓飏等。
傅子曰:初,太祖时,魏讽有重名,自卿相以下皆倾心交之。其后孟达去刘备归文帝,论者多称有乐毅之量。晔一见讽、达而皆云必反,卒如其言。
《王粲传》:粲二子,为魏讽所引,诛。后绝。
文章志曰:太祖时征汉中,闻粲子死,叹曰:“孤若在,不使仲宣无后。”
《刘廙传》:魏讽反,廙弟伟为讽所引,当相坐诛。太祖令曰:“叔向不坐弟虎,古之制也。”特原不问。
廙别传曰:初,廙弟伟与讽善,廙戒之曰;“夫交友之美,在於得贤,不可不详。而世之交者,不审择人,务合党众,违先圣人交友之义,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吾观魏讽,不脩德行,而专以鸠合为务,华而不实,此直搅世沽名者也。卿其慎之,勿复与通。”伟不从,故及於难。
《陈群传》:初,太祖时,刘廙坐弟与魏讽谋反,当诛。群言之太祖,太祖曰:“廙,名臣也,吾亦欲赦之。”乃复位。
《杨俊传》:太祖征汉中,魏讽反於鄴。俊自劾诣行在所。
《王昶传》:近济阴魏讽、山阳曹伟皆以倾邪败没,荧惑当世,挟持奸慝,驱动后生。虽刑於鈇钺,大为蜅戒,然所汙染,固以众矣。可不慎与!
臣松之以为文舒复拟则文渊,显言人之失。魏讽、曹伟,事陷恶逆,著以为诫,差无可尤。
魏书曰:钦字仲若,谯郡人。父稷,建安中为骑将,有勇力。钦少以名将子,材武见称。魏讽反,钦坐与讽辞语相连,及下狱,掠笞数百,当死,太祖以稷故赦之。
博物记曰:初,王粲与族兄凯俱避地荆州,刘表欲以女妻粲,而嫌其形陋而用率,以凯有风貌,乃以妻凯。凯生业,业即刘表外孙也。蔡邕有书近万卷,末年载数车与粲,粲亡后,相国掾魏讽谋反,粲子与焉,既被诛,邕所与书悉入业。


1. 樂琳是被誰所殺?
乐进为诸葛诞所杀
《乐进传》:子綝嗣。綝果毅有父风,官至扬州刺史。诸葛诞反,掩袭杀綝,诏悼惜之,追赠卫尉,谥曰愍侯。
《诸葛诞传》:诞被诏书,愈恐,遂反。召会诸将,自出攻扬州刺史乐綝,杀之。
世语曰:司马文王既秉朝政,长史贾充以为宜遣参佐慰劳四征,于是遣充至寿春。充还启文王:“诞再在扬州,有威名,民望所归。今徵,必不来,祸小事浅;不徵,事迟祸大。”乃以为司空。书至,诞曰:“我作公当在王文舒后,今便为司空!不遣使者,健步赍书,使以兵付乐綝,此必綝所为。”乃将左右数百人至扬州,扬州人欲闭门,诞叱曰:“卿非我故吏邪!”径入,綝逃上楼,就斩之。魏末传曰:贾充与诞相见,谈说时事,因谓诞曰:“洛中诸贤,皆原禅代,君所知也。君以为云何?”诞厉色曰:“卿非贾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负国,欲以魏室输人乎?非吾所忍闻。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充默然。诞既被徵,请诸牙门置酒饮宴,呼牙门从兵,皆赐酒令醉,谓众人曰:“前作千人铠仗始成,欲以击贼,今当还洛,不复得用,欲蹔出,将见人游戏,须臾还耳;诸君且止。”乃严鼓将士七百人出。乐綝闻之,闭州门。诞历南门宣言曰:“当还洛邑,蹔出游戏,扬州何为闭门见备?”前至东门,东门复闭,乃使兵缘城攻门,州人悉走,因风放火,焚其府库,遂杀綝。诞表曰:“臣受国重任,统兵在东。扬州刺史乐綝专诈,说臣与吴交通,又言被诏当代臣位,无状日久。臣奉国命,以死自立,终无异端。忿綝不忠,辄将步骑七百人,以今月六日讨綝,即日斩首,函头驿马传送。若圣朝明臣,臣即魏臣;不明臣,臣即吴臣。不胜发愤有日,谨拜表陈愚,悲感泣血,哽咽断绝,不知所如,乞朝廷察臣至诚。”臣松之以为魏末传所言,率皆鄙陋。疑诞表言曲,不至於此也。


2. 高幹和袁紹的關係是?
史称高幹为袁绍之甥。
《袁绍传》:又以中子熙为幽州,甥高幹为并州。
但当时甥不仅仅表示外甥,舅也不仅仅代表舅舅。
个人认为高幹可能是袁绍的女婿。

4. 孫權曾叫呂蒙和誰人發憤讀書?
江表传曰: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衤复以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5. 龐統是被誰人射死?
《庞统传》: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
7. 諸葛亮的叔父是誰?
《诸葛亮传》: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
3. 誰人以全家性命保薦陸遜為大將?
6. 斜谷之戰,誰人一箭射落兩隻門牙?

这两条是演义内容,就不回答了。

1.為何黃巾之亂平息後,餘黨的反抗經過多番鎮壓,仍然持續?
2.反董卓的各路諸侯開始時還會聯手,為何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聯盟會內訌?
3.如果呂布的投降被曹操接受,兩人是不是真的天下無敵?會不會有任何變數?
4.如果曹操在赤壁之戰中被關羽所殺,局勢會有何轉變?
5.為何蜀國開國時陣容鼎盛,卻會落得三國中最快被滅的結果?
6.曹氏的大權為何會輕易被奪取?
7.孫權為何在晚年時會有重大轉變?
8.當魏軍入蜀時,如果劉禪率兵逃入南蠻,局勢有沒有轉機?

这几个问题,不是能简单回复的,有些都写成很长的论文了,俺就不多说了。

當關羽率兵攻向襄陽時為何孔明不領秦川之兵攻向長安呢?
諸葛亮係隆中對策中講過「......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簞食壼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大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當關羽率兵攻向襄陽時,為何孔明不領秦川之兵攻向長安呢?

你以为刘备当时在做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趙云趙子龍~
(萬花筒寫輪眼‧月讀)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9
编号 89916
注册 2006-11-3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7-5-22 17: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2 冒牌 的帖子

謝謝LZ詳細的回答!!!!!!!!!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7 15:5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293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