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会州隐于2005-02-22, 3:27:51发表
如果完全由市场来主宰职业联赛,那我们的市场极有可能是萧条的
欧美联赛的商业化也是在多少年足协的掌控之下才渐渐形成的
对于一个才十多年的联赛现在谈要商业化,为时过早
那麼我想請問閻主席:
1.每年到場觀看甲A(中超)的人數都在銳減,有分析過原因嗎?對策在哪裡?改名字 叫中超啊?
2.隨意把聯賽斬成一段一段,會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換算成經濟數字是造成了多少的直接間接損失?有核算過嗎?有補救措施嗎?
3.升降級想喊停就喊停,下達指令的依據是什麼?看下面誰鬧得兇嗎?
4.價錢沒談攏就不在中央台播了,你是孫子還是他是孫子?搞清楚了嗎?仗著你官大啊?補救措施是什麼??????
經濟的繁榮是一個行業興盛的最好衡量標準,香港電影的衰落和韓國電影的崛起,都和香港經濟環境不好,盜版業猖獗,直接導致收益暴跌,從業人員減少,素質大大降低有直接關系。NBA的例子我都不願再舉。所以,我希望我們的聯賽能把一切的決策都用RMB數字話,圖表話,曲線話地表示出來。
隻有這樣,我們聯賽的決策者才能清醒地認識,盲目地護著裁判,無異於慢性自殺;急功近利地砍斷聯賽,就是在飲鴆止渴!
聯賽市場化,勢在必行!不能因為看起來困難就不做,哪怕一天改革一項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