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柏杨将秦始皇说成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君主。 柏杨只提了嬴政的优秀之处,而秦的暴政严刑,繁重的赋役,滥用民力大量修建华丽宫室,墓地,这些事情柏杨就不提。柏杨不说嬴政的一句坏话,嬴政寻求长生不老药,柏杨说“赢政大帝也有他不能超越时代的愚昧行动”;对秦王朝很快瓦解的原因,柏杨这样说“然而,专制政体最大的缺点之一是,统治阶级多半一代不如一代。任何英明的君主都无法保证他的继承人跟他一样的有能力有热诚去治理国家。”, 将责任全部推到了二世身上。对于焚书这件事他也说的很暧味,柏杨的意思似乎只在说赢政仅仅只烧了儒家的书,他就不提一提被烧了个精光的各国的史书。
2.“王莽的社会改革是伟大的措施”(第十四章)
无论从对当时社会的巨大破坏,还是他的改革政策对后世没有留下影响来看,怎称得上“伟大”??
王莽改制是试图按照古籍中所记各种制度来改变汉制。纸上谈兵,完全脱离实际的政策也能称为伟大?
3. “我们可发现王莽所从事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全面社会改革,十九世纪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一世纪时的 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践”(第十四章)
那么,依柏杨的此种说法,原始社会时早就实行共产主义制度了。而且历代农民起义所实行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更是社会主义了。
王莽是按照儒家古籍中所记各种制度来实行复古,那么看来在会主义的各种制度也早在中国古籍中记录在案了。柏杨给王莽的经济政策用了个骇人听闻的名称“实行计划经济”,而实际上人家原名叫“五均六莞”,六莞多继承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稍加改动而已,看来首行计划经济的是汉武帝喽。
照柏杨的此种说法,不仅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在古中国找到幻影,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那怕是现代政治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或是罗伯特·诺齐克, 哈耶克的经济思想都能从古中国的儒家典籍中找到,嘻嘻。
4.“谢安也从没有找过任何人商量如何准备。像一只把头埋在沙堆里的鸵鸟,谢安只把头埋在宰相府里,不敢向现实张望。然而,他跟其他颟顸人物有一点不同,他有空前的好运气。”(第十七章)
柏杨一下子把谢安以天上扔到了地下,将谢安贬低成了宋朝的贾似道,应该给我们列举出点史据看看吧?
5.“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十九世纪为止,可怜兮兮的只有六位:管仲、公孙鞅、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张居正。王猛是其中之一。”(第十七章)
我发现柏杨评选的这六个人的共同点是没有什么恶行或劣迹。
还有一点是柏杨不选皇帝是伟大的政治家,这一点其实也是基于上一点的,因为当了皇帝的肯定会有劣迹和恶行,比如选天下美女以充后宫,比如发动劳民伤财的侵略战争。
柏杨先生评选伟大政治家实际上首先是在“举孝廉”。
柏杨先生是书生气十足的书生,坐在温暖书房里的幻想着江湖的灿烂。
6.关于袁崇焕
柏杨文中很肯定的说朱由俭是受了反间计而大怒将袁崇焕处死的。
“袁崇焕从下狱到被杀,近一年的时间,即使有什么问题还调查不清楚了呢?”
因为袁擅杀毛文龙使朱由俭“骤闻,意殊骇”。崇祯为了巩固皇权,防止大臣结党,
并彻底摧毁东林党势力,从而借“反间计”杀了袁。
柏杨为什么就不能把这种现在非常主流的说法顺便提一下呢?既然他有闲心花笔墨在第四章讲苏妲己在民间的一种传说,既然他有闲心花笔墨在第二十章大骂武则天。
针对柏杨所著《中国人史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