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吴元叹

2008-6-24 16:55




QUOTE:
原帖由 孤狼在途 于 2008-6-24 15:34 发表


老吴或者是小吴啊,谁说“水浒的版本,一般认为是经历简-繁-简的经历而来得”,想必是老鲁和老聂等吧?俺倒以为主流的看法是先繁后简,未做定论的东西不可用“一般认为”,一家之言更合适。

另外俺也倾 ...

现有的版本中,有繁简两种,一般而言,都认为繁本先于简本,因为很简单的,繁本中人物刻画鲜明,而简本简中反而变得模糊,应该是删节的人水平不高,才导致这种情况发生。虽然一开始有人认为简本显得更接近古本,但现在的话,繁本先于简本应该是一个基本的共识

但我说得不是这两个版本,而是在繁本之前,应该还有一个版本。当然,这个最大论断的缺点就在于没有相关的版本可以佐证。
从侧面的资料而言,明人笔记有记载水浒两个版本内容增加几乎三分之一,另外,明代小说在出版的时候往往会有书商为了让老百姓看懂而加的附注,这个似乎不少关于古代小说的论著中都有说到过。而水浒中不少的诗词,不少关于地名、风俗、官职的描述,都是以明代中叶人的口气所述,而且,很多这种地方如果把这些文字删除,对整体结构和故事的情节描述完全没有任何的影响。
因此,我认为这种论点还是有相当道理的,我是比较采信这种论点的。
现有简本的问题,在于简化后对情节冲突和人物刻画的薄弱化,从而推断出简本在后的结论。而相对的,当那些描述文字和诗词去掉以后,对整体刻画并无影响,则可反推这种可能性的存在。

大致就是如此,狼兄雅正

用户名时间功绩理由
巴孤 2008-6-25 07:30 +100 重赏吊子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6 02:2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641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