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陈光柱

2007-8-10 09:08
第五十一章——统治者是“不能”发号司令而主宰民众的命运的

第五十一章——统治者是“不能”发号司令而主宰民众的命运的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说明】
本章显然是前文的继续,是50章的下半部分。
在自然界,我们看到动物世界内(有意识行为)的动物,都有一个共同的本性:在一定的情况之下往往是“强者”保护自己群体中的“弱者”,身强力壮的、甚至是“为头的”,不但要保护自己的弱小的婴幼儿,并且还要保护自身的“异性”。
在人类社会之中,身强力壮的不仅保护自己的弱小的婴幼儿甚至还要保护自己人群中的老弱病残!然而,当人类社会进展到一定时期(身强力壮的民众成为了弱势群体),保护“弱势群体”的职责就必然落到了有权有势的人们的身上!我们的先人(从文字、符号的记载上可以知道:是在4600年前的“玉梳”、“玉龟”的身上)正是看到了必须保护“弱势群体”这个简单的道理。而率先使用这个道理、并且延伸这个道理而具体成为“保证、保障民得”的是成汤,陆续使用“保证、保障民得”这个道理的是盘庚、武丁、古公亶父他们。虽然在使用这个道理,但是由于是文字发展的初期,人们还不能用文字表达出来。直到西周末年的“单逨”——我们的老子,才利用早年(见西周早期貉子卣)出现的道路的“道”字来规定成为这个道理的“道”,这是老子的“原创”。因为,当时人人都知道这是极其简单的道理。
在我们先人认识要“保证、保障民得”之上,古公亶父进一步明确规定了统治者的行为,并且把它定义为“德”,具体解释为“统治者的不得”。并且统治者的这种精神必须要表里如一,要像山谷盈满的水长流而源源不断地保证、保障下面每一个民众都能够得到“供求”和满意(5章、8章……38章、39章……几乎所有的章节都能够说明这个问题)。因此,老子用了一个“畜”字,“畜”字是保证、是保障、是养育、是滋润、是供给!
当我们把前面的问题提出来之后,就应该怎样呢?这只有回到问题的根本,回到事物的源头,回到古公亶父的规定,才能寻求得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老子使用玄字之时,还是甲骨文使用的末期,也是老子用甲骨文最迟的记录而写出《老子》的。因此,要认识“玄”字还必须知道一点甲骨文的知识。甲骨文内出现的“玄”字,是针对甲骨文内甲骨上的“一告”、“二告”、“三告”……而言之的,我们看到的是:“玄冥”或“不玄冥”。那么,“冥”是昏暗、幽暗、深沉、深思、冥想的意思。我们知道“告”具有简单、清楚、直白、明确表达的意思。显然,也可以说“玄”与“告”字,也具有同等的某种“作用”。那么是什么样的作用呢?根据“冥”的意思,我们就会知道:“玄”具有原因、为什么、之所以等意思,显然“玄”字还包括求索、分析、探讨、研究。这样可以简单认为:“玄德”是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德的学问”;所以说,那些把“玄德”解释为是什么“深远的‘德’”(《老子绎读》语)或“广大深远的至极之德”(《道德经释义》语),都只能偏离老子的真实意义。
同时还可以联系到10章而认真学习,学习统治者为什么必须要具有“爱民”的思想?为什么要统治者“能婴儿乎”?“能无智乎”?“能无为乎”?
【字词句注释】
道生之:道,道理——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生,生育、生长,统治者的职责是客观实际需要(道理)而产生的;道生之,“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是统治者的职责,这是人类社会客观实际需要(道理)而产生的;
德畜之:德,统治者“不得”的行为;畜,通“蓄”,是畜养、是通过“积蓄”而回报给每一个民众;德畜之,统治者“不得”的行为,是通过“积蓄”而回报给每一个民众,就像容纳而盈满的“谷”内之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下面(小溪、小川、大江、大河沿岸的生命和)每一个民众;
物形之:物,内容,与“言之有物”是一样的意思,这才是统治者真实的作为!形,过程、形成、正常成长;物形之,生命、民众、万物的生意昂然、生机勃勃;
势成之:势,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欣欣向荣而发展的趋向,统治者所表现出来的“不得”的现象或“形势”;成,完成、成为、成功、成果、成就;势成之,这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欣欣向荣而发展的趋向,都是因为统治者“不得”的高贵品德而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大好“形势”;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是以,所以;万物,万事万物;莫,没有谁;莫不,无不;尊,敬重、尊敬、(含有心悦诚服地遵守);道,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而,又、并且;贵,评价高、值得珍视、重视;德,“不得”的这种精神;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因此,生命、民众、万物无不心悦诚服地遵守、敬重、尊敬“道理”,并且也珍视、重视统治者“不得”的精神!
道之尊: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受到敬重、尊崇;
德之贵:“不得”这种精神受到珍视、重视;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夫,发语词;莫,没有谁;命,命令、指派、指示;常,经常、常常;自然,不经人力干预而自由发展的、没有统治者和官员影响的痕迹(没有人为的因素)民众自由的发展;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没有谁命令、指派、指示。这样的社会常常不经人力(统治者及其官员们的)干预而自由发展的、没有统治者和官员影响的痕迹(没有人为的因素)。
故道生之:故,(名)缘故、原因、因此(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给予“答案”);道生之,(这样的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社会是)应用了“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而产生出来的;故道生之,因此,(这样的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社会是)应用了“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而产生出来的;
德畜之:是统治者“不得”的精神畜养出来的;
长之育之:长,生长、成长,增加、增长;育,养活、培育、畜养;长之育之,生长、发展;
亭之毒之:亭,亭亭,适中、均匀、正常开花结果;毒,成熟;亭之毒之,开花、结果、成熟;
养之覆之:养,供给、扶养、抚养、爱养;覆,保护;养之覆之,爱养、保护;
生而不有:生,生长、养育;不有,不据为己有;生而不有,万物生长靠的是统治者“不得”的精神,但是,统治者决不据为己有;
为而不恃:为,帮助、蓄养;不恃,不认为是尽了自己的力量;为而不恃,(万物形成欣欣向荣的气势的)行为,是由于统治者尽心尽力,但是,统治者决不能以为是自己的功劳;
长而不宰:长,首长、最高长官;不宰,不发号司令,主宰民众的行为;长而不宰,虽然是百官之长,但是,从来不去发号司令而主宰民众的命运;
是谓玄德:是谓,这叫做;玄,老子使用玄字之时,还是甲骨文使用的末期,也是老子用甲骨文最迟的记录而写出《老子》的。因此,要认识“玄”字还必须知道一点甲骨文的知识。甲骨文内出现的“玄”字,是针对甲骨文内甲骨上的“一告”、“二告”、“三告”……而言之的,我们看到的是:“玄冥”或“不玄冥”。那么,“冥”是昏暗、幽暗、深沉、深思、冥想的意思。我们知道“告”具有简单、清楚、直白、明确表达的意思。显然,也可以说“玄”与“告”字,也具有同等的某种“作用”。那么是什么样的作用呢?根据“冥”的意思,我们就会知道:“玄”具有原因、为什么、之所以等意思,显然“玄”字还包括求索、分析、探讨、研究。这样可以简单认为:“玄德”是相当于现在我们说的“德的学问”;玄德,德的学问;是谓玄德,这样就叫做是懂得了古公亶父规定的“德”的知识和学问了。
【译文】
“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是统治者的职责,这是人类社会客观实际需要(道理)而产生的。统治者“不得”的行为,是通过“积蓄”而回报给每一个民众,就像容纳而盈满的“谷”内之水源源不断地滋润着下面(小溪、小川、大江、大河沿岸的生命和)每一个民众。生命、民众、万物的生意昂然、生机勃勃,这一切事物表现出来的欣欣向荣而发展的趋向,都是因为统治者“不得”的高贵品德而表现出来的,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大好“形势”。因此,生命、民众、万物无不心悦诚服地遵守、敬重、尊敬“道理”,并且也珍视、重视统治者“不得”的精神!
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受到敬重、尊崇,“不得”这种精神受到珍视、重视,没有谁命令、指派、指示,这样的社会常常不经人力(统治者及其官员们的)干预而自由发展的、没有统治者和官员影响的痕迹(没有人为的因素)。
因此,这样的意气风发、欣欣向荣社会是应用了“保证、保障民得”的道理而产生出来的,是统治者“不得”的精神畜养出来的,这样才能生长、发展,开花、结果、成熟,爱养、保护。万物生长靠的是统治者“不得”的精神,但是,统治者决不能据为己有,万物形成欣欣向荣的气势的行为,是由于统治者尽心尽力。但是,统治者决不能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虽然是百官之长,但是,从来不去发号司令而主宰民众的命运;
这样就叫做是懂得了古公亶父规定的“德”的知识和学问了。
【读后】
显然,本章是针对前面的问题而发出的议论。前面谈到了统治者自以为是的胡作非为而引起的民众的不得已,乃至于民众的离乡背井地“动”之于“死地”的凄凉景象!这不是一目了然吗?这里,阐述的是古公亶父规定的“德”的知识和学问,以及欣欣向荣的社会情景!两相对照,谁不清楚明白?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这是多么精辟的社会现象分析!事情过去了近三千年,依然历历在目!我们还是看到了民众的辛酸的“活法”的不得已!
【历史性的错误】
几乎人们都没有与前面的文字连接起来,于是只能囿于在自我封闭的人云亦云的认识之中而不得要领,甚至荒诞不经!
【亟待开展研究探讨的问题】
社会要进步,就必须认真认识社会问题。《老子》一书也应该是我们领导干部的教科书!
【附】
王弼注《老子》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物,生而后畜,畜而后形,形而后成。何由而生?道也。何得而畜?德也。何由而形?物也。何使而成?势也。唯因也,故能无物而不形;唯势也,故能无物而不成。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则莫不由乎道也。故推而极之,亦至道也。随其所因,故各有称焉。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故曰不得不失,尊之则害,不得不贵也。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命,并作爵。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谓成其实,各得其庇荫,不伤其体矣。生而不有,为而不恃,为而不有。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有德而不知其主也。出乎幽冥,是以谓之玄德也。

用户名时间功绩理由
恨地无环 2007-8-10 09:13 -100 已多次告知:请将《老子》注译的后续章节以回帖形式发于主帖之后。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3 17: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5602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