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家对贾诩怎么看?, 偶认为至少媲美郭嘉~~
性别:未知-离线 葛朗台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1
编号 51665
注册 2005-10-23


发表于 2005-11-15 18: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居然说至少可以媲美郭嘉,说实话,郭嘉一共就活了那么几年,看他们所献策的质量和影响,郭嘉远及不上贾诩,郭嘉最大的影响,大概就是曹操赤壁战败后,为自己找借口而说的那句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锦官城门吏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39
帖子 1490
编号 28964
注册 2004-12-28


发表于 2005-11-15 18:1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银青又凉拌演义了。

文官也有细分专业的。贾诩号称谋士第一。要比也该拿去跟法正比。怎么跟诸葛亮比上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雄GG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758
编号 42792
注册 2005-7-10


发表于 2005-11-16 12: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说天下事竞后托后事给郭嘉,从一方面来说是对郭嘉的信任,另一方面来说也是对他能力的不看好,要等“事竞”后才轮得到他来出风头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说诸葛亮对团结少数民族作了点贡献,这完全是受《演义》的影响嘛
贾诩同志的确不错,主要因为他是个谋士的关系。除非君主采纳谋士得错误意见并吃了败仗,除此之外史书上很少有谋士提出错误意见的记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雄GG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758
编号 42792
注册 2005-7-10


发表于 2005-11-18 11: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直到清末,四川西南部的少数民族仍把诸葛亮当神来崇拜,莫非也是演义的功劳?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神是被掌握了话语权的社会精英捧上去的,清末的人怎么知道三国时期人的感受?杜甫大笔一挥:“诸葛大名垂宇宙”,经过百年积淀诸葛大名就真的垂宇宙了。就这么简单。

观察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关系最关键的是看中原王朝“给”得多还是“取”得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青蓝

白衣伯爵

Rank: 8Rank: 8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274
帖子 5924
编号 244
注册 2003-9-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11-18 11:4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神是被掌握了话语权的社会精英捧上去的,清末的人怎么知道三国时期人的感受?杜甫大笔一挥:“诸葛大名垂宇宙”,经过百年积淀诸葛大名就真的垂宇宙了。就这么简单。


这么说是杜埔促进了民族团结呀~``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抬杠就不必了。如果真要考察民族关系的话,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当时的民族政策拿出来进行分析,并且在历史空间中纵向进行对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偷心猎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54
编号 300
注册 2005-1-9


发表于 2005-11-18 11: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雄GG于2005-11-18, 11:20:51发表
一直到清末,四川西南部的少数民族仍把诸葛亮当神来崇拜,莫非也是演义的功劳?

是吗?西南部的少数民族也流传“孟获七擒诸葛亮”的故事。

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口传历史”当中,诸葛亮是一个既凶残又愚蠢的人物。他率领虎狼之师入侵“夷人”国土,抢走金银、朱砂和牛马,扶植“夷奸”做傀儡,遇到敢于反抗的“夷人”部落,便采取野蛮的种族灭绝政策(如“火烧藤甲军”)。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愿做奴隶的“夷人们”奋起反抗,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一道道反侵略长城。在民族英雄孟获的英明指挥下,游击战,麻雀战,打得蜀国鬼子团团转;最后“七擒七纵”诸葛亮,终于迫使他夹着尾巴逃回了成都老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bizhulin0352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4
编号 52588
注册 2005-11-6


发表于 2005-11-19 03:5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晕,贾为人忠厚吗?其奸诈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郭嘉,倒是有点可惜,但郭嘉不死,赤壁曹操又怎能惨遭大败?三足鼎立之势又怎会形成?
想想郭嘉的斜音“国家”,因此郭嘉之死也预示着曹操由胜转衰的一个暗节,
不管是巧合还是作者有意如此安排,四名著有一共同特点:节节相扣,密不可分!如红楼梦:一开始甄士隐和他的孙女甄英莲,斜音为“真事隐”与“真应怜”,前者为“葫芦僧判葫芦案”一案埋伏笔,后者则已经写出了香菱的命运!
许多东西大家有意见分歧当然正常,谁能说明白?只有作者自己吧,又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如果四名著能看个2,3遍就能看懂,那也就不是四大名著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bizhulin0352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4
编号 52588
注册 2005-11-6


发表于 2005-11-19 04:0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银青光禄大夫于2005-11-15, 16:51:38发表
贾诩是三国第一智者,诸葛也要退居其次,如果是外国人看三国,我想一定赞同
诸葛被中国人给神话了,而且一出场就自比姜尚张良,玩的太抖,明知不可行而强为之,这不是大智慧的人,结果也如此,除了对团结少数民族作了点贡献
反观贾文和,每次计出都令人拍案叫绝,不象诸葛那样云山雾绕,而且还有超自然的能力,什么乞东风、木牛流马,鬼才信,文和的策略是那样令人信服,如果大家重翻一下三国,会同意我的说法

无论正史还是野史,文和都是第一,第一,第一

狂晕,孔明何时自比姜尚和张良,我怎么不知道?拒我所知,是司马徽的比

孔明是自比管仲,乐仪吧。这不是自大,而是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充分肯定。
诸葛亮的确被神话了,但在历史上他也的确是被评论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现在评论的是三国演义,不是历史,书里孔明的确有那些能力,若说历史,有没有贾这号人,我都不知道,论出谋划策无可说,但论全才当数孔明!我读了6遍三国,也看了很多评论三国的书,但也没觉得贾诩胜于孔明!虽好长时间没再看三国演义这书,回忆回忆他们两个的谋划,谁的更长远,谁的更能起到另人不只另人拍案叫绝,更是计中有计?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19 11: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楼上那位: 这是三国历史去, 想评论演义去小说区YY去.

说贾诩人品有问题? 您难不成忘了献帝是怎么从李, 郭的魔掌里逃出来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寂寞的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好贴 1
功绩 13
帖子 788
编号 26154
注册 2004-11-28


发表于 2005-11-19 14: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我不是迭戈于2005-11-19, 11:54:38发表
问一下:"彧"字怎么念?
如果用"彧"组词该怎么组?  
  

念  “yu”(玉),我以前念或 念了好多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11-20 10: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偷心猎人于2005-11-18, 11:49:15发表
是吗?西南部的少数民族也流传“孟获七擒诸葛亮”的故事。

在云南少数民族的“口传历史”当中,诸葛亮是一个既凶残又愚蠢的人物。他率领虎狼之师入侵“夷人”国土,抢走金银、朱砂和牛马,扶植“夷奸”做傀儡,遇到敢于反抗的“夷人”部落,便采取野蛮的种族灭绝政策(如“火烧藤甲军”)。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愿做奴隶的“夷人们”奋起反抗,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一道道反侵略长城。在民族英雄孟获的英明指挥下,游击战,麻雀战,打得蜀国鬼子团团转;最后“七擒七纵”诸葛亮,终于迫使他夹着尾巴逃回了成都老家。

记得以前在市内图书馆查过此方面资料。

如果没记错的话,云南方面某少数民族的所谓“七擒”诸葛亮的原版本是“两人交战十二次,孟获七擒诸葛亮,诸葛亮五擒孟获”。后来被不知什么人给篡改了资料就……

而且原版本是说,两人互有胜负,大家觉得打不下去了,所以言和,南中少数民族臣服蜀汉,诸葛亮撤军。

据某三国坛子的网友说,某国的历史课本就有记载此事。


不过,南中少数民族的确有相当一部分崇拜诸葛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ch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20
编号 48657
注册 2005-9-12


发表于 2005-11-20 14: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在曹操帐下二流角色

草草手下能人真不少 贾诩只算2流 按照这个标准 不知道谁能算一流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0 17: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潇湘夜雨于2005-11-20, 14:38:23发表
算是一个人才,在曹操帐下二流角色,我觉得他政治不错

如果贾诩在曹操仗下算二流, 那么一流恐怕也就荀彧, 荀攸两位了. 当然这是从地位角度考虑, 而且也至少符合裴松之的观点.

从纯粹智力角度考虑, 荀彧战略很强, 荀攸战术很强, 但两个者都具备的角色也只有一个贾诩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陆逊{伯言}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功绩 21
帖子 2108
编号 50093
注册 2005-9-30
家族 云水兰若


呵呵,一流有二荀程郭,二流有刘晔,贾诩等等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2 02:0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宛城之战, 贾诩三谋三应, 不知道曹营里当时, 是否有荀郭程刘等随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锦官城门吏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39
帖子 1490
编号 28964
注册 2004-12-28


发表于 2005-11-22 04: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天宫公主于2005-11-19, 11:24:59发表


说贾诩人品有问题? 您难不成忘了献帝是怎么从李, 郭的魔掌里逃出来的了?

说贾诩人品没问题? 您难不成忘了献帝是怎么落到李, 郭的魔掌里去的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2 12: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按楼上这么说, 荀彧人品有大问题了... 您忘了献帝是怎么落到国贼曹操的魔掌里的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鬼眼狂刀

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35
帖子 2028
编号 27665
注册 2004-12-13


发表于 2005-11-22 12: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两为不要争拉
荀彧人品有大问题了... 您忘了献帝是怎么落到国贼曹操的魔掌里的吧?是为公

您难不成忘了献帝是怎么落到李, 郭的魔掌里去的了? 是为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1-22 13: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天宫公主于2005-11-22, 12:18:13发表
按楼上这么说, 荀彧人品有大问题了... 您忘了献帝是怎么落到国贼曹操的魔掌里的吧?

胡搅蛮缠啊,“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为了抬杠你不惜假装不知道这个?荀彧没干那缺德事,他就算交了献帝,也是交给了一个贤臣名相曹操。他不知道曹操后来是汉贼,所以他死了,是个为自己看错人很负责任的男人。不是喜欢歪扯赖皮的女人所能想象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1-22 13: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人家贾诩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烟,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不需要你把他前期的错给抹了,不需要你把亡掉的羊给藏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2 13:1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按你的论点: 荀不知道曹操后来是汉贼, 那贾又凭什么知道李郭得势后的那些得行呢? 荀发现自己错了, 就选择了较易的死亡; 贾发现他错了, 却选了较难的选择: 把献帝从魔掌中救出. 两者皆有自己负责的一面, 不是么? 您老还是不要厚此薄彼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雄GG

Rank: 4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8
帖子 1758
编号 42792
注册 2005-7-10


发表于 2005-11-22 13: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出发点不一样,荀是想兴复王业,贾是想让李郭能够活命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2 13:2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作为幕僚, 让主子活命, 不也是其责任所在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1-22 13: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还是没得比呀。

1、李郭那种货色,贾诩要真是去投效,那叫认贼做父,这个大家都不会答应的
2、实际上一般坛友笑谈说贾是为了自保,这个属于自私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卖君主,这个比卖父罪名还大呢。
3、认真说来贾号称当时第一智者,要自保还能没点其他辙啊,干吗非得引狼入宫把个皇帝和百官给坑的,包括皇甫嵩这些宿将都算他间接害死的,他损不损啊。所以他的动机其实未必只是自保,大有不管后果,露一手瞧瞧的味道。
4、所以后来很多人因为认为贾是个闲云野鹤型的绝顶智士,但不是一个精忠报国的名臣,就这么回事,他有聪明就用了,才不管哪个主人安天下哪个主人乱天下,说白了他不在乎,好听点叫潇洒,不好听叫不负责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11-22 13: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贾的动机是救李郭,出于泛人道主意精神,我同意,但他的后果他自己不会不知道吧?为了救2兄弟,害死100个路人,咋的呢,那100个我不认识我不管,是这个价值观吗?

为了自己作为谋士的敬业精神,我也同意,还是后果问题,他自己能怎么解释?你谋的高,非要出这么个后患无穷的主意。最后擦屁股也只擦了一点点,只是放献帝,谈不上收拾残局,谈不上擦干净。

说他救主,我不同意,他不至于这么没眼光真把这两位当君父看待了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11-22 13:5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将军看问题太片面了吧...

1. 你似乎再李郭还没入长安, 就已经对他们俩有了偏见. 为什么不把同样的偏见放到曹操身上呢? 曹操在迎天子之前, 干的坏事比李郭入长安之前多多了吧(例如: 徐州大屠杀)? 荀彧坚信一个为一人报仇, 而不惜全城涂碳的家伙是忠义之士, 不知道是喝多了还是也只是为自己前程着想.

2. 一般坛友的观点是可靠的依据么? 贾诩一生只为自保, 不知道在哪书上有如此记载.

3. 要说贾诩引狼入宫, 那荀彧大可以称为引虎入宫. 也不想想汉室是亡于狼手还是亡于虎口? 李郭虐待百官, 贾诩费尽心思想从中保护, 曹操也虐待百官, 荀彧可曾进过一言?

4. 贾诩在为李郭谋划入长安时, 你凭什么就说他一定知道后果? 李郭的本色未露, 谁也不知道他们就一定是坏人啊.

5. 后果问题, 至少这屁股还是擦了一点点... 不象某些人, 自己干了错是, 一死了之... 那才叫真不负责任.

最后送您首诗:
李傕躲避流言日,
郭汜畏惧通缉时.
倘若当日身便死,
一生真伪有谁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锦官城门吏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39
帖子 1490
编号 28964
注册 2004-12-28


发表于 2005-11-22 14: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认真多看了天宫MM头像那张乐呵呵的脸几眼,感觉真是阳光啊。心情好多了。

好啦,我服了,1235我都认你对了。

只有第4我不能同意,他出的那主意,在进长安前就很明白了,那事的名字叫“反叛”、“作乱”。天下任何武将带兵进京就是反乱!董大混蛋好歹还是何进叫去的。

至于后来绑票皇帝百官这些臭事,贾诩可以推说不能预料,但是一开始就是他怂恿人家做乱的。这个罪名很大,比曹操的任何罪名都大,曹丕好歹还搞了禅让,司马昭好歹也处置了某个凶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0 01: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22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