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大家觉得姜伯约这个人怎么样? [打印本页]

作者: 7811456    时间: 2006-6-8 01:54     标题: 大家觉得姜伯约这个人怎么样?

假若姜伯约能像孔明一样独揽大权而无后住掣肘的话,蜀国会不会不至于那快灭亡?
作者: 虚竹无痕    时间: 2006-6-8 03:00

姜维之败不在于其是否独揽大权,而在其急功近利的急躁心理。三国志姜维传中评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作者: 强权就是公理    时间: 2006-6-8 03:06

肯定不会那么快亡的。
作者: 凌云茶    时间: 2006-6-8 03:35

三国志作者是陈寿,陈寿是谯周的学生,谯周是坚决的投降派,姜维是国灭了都还要最后博一次复兴机会的死硬派。所以。。。。。。。。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6-8 07:27

陈寿著史基本客观,主观因素有,但绝不会影响对一个人的整体评价。
陈寿评人是有水平的。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6-6-8 09:02

姜伯约是忠义之士、天下奇才、当世之俊杰、万古之楷模,又何必问?
汉灭于魏,不是昏君奸臣的问题,而是力量不如的问题。以一州(还是个小州,当时还不到100万人)抵抗九州,能撑40多年已经不错了。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6-8 09:43

益州什么时候成了小州?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6-6-8 10:58

姜维有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但是从结果看,只能说他是志大才疏了...
作者: hengsf    时间: 2006-6-8 11:32

看三国时最崇拜的就是伯约....可惜种种原因,英雄无法实现抱负,令人慨叹!
作者: zmgo    时间: 2006-6-8 13:55

姜伯约凉州上士,当时中国的优秀将才。但他不是诸葛亮一类的政军全才。
蜀国灭亡的原因是黄皓误国,朝中缺乏内政能人,要是有蒋琬、费帏、董允之类能干的内政主事者,蜀国还不会马上灭亡。
作者: caggf    时间: 2006-6-8 14:30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6-8 07:27 发表
陈寿著史基本客观,主观因素有,但绝不会影响对一个人的整体评价。
陈寿评人是有水平的。

是啊,尤其是对谯周的整体评价,那是相当客观了.....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6-8 16:49

谯周词理渊通,为世硕儒,有董、扬之规。
作者: klause    时间: 2006-6-8 17:04



QUOTE:
原帖由 虚竹无痕 于 2006-6-8 03:00 发表
姜维之败不在于其是否独揽大权,而在其急功近利的急躁心理。三国志姜维传中评曰: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

我觉得三国志涉及主战人士的记述都有问题,实在是当时没有人再写一部好的三国史,在今天看来,三国志和陈寿也够得上秽史和私心自用了。 可能也就比元史写的好点?<_<

[ 本帖最后由 klause 于 2006-6-8 17:05 编辑 ]
作者: hengsf    时间: 2006-6-8 18:10



QUOTE:
原帖由 klause 于 2006-6-8 17:04 发表


我觉得三国志涉及主战人士的记述都有问题,实在是当时没有人再写一部好的三国史,在今天看来,三国志和陈寿也够得上秽史和私心自用了。 可能也就比元史写的好点?<_<

小生观点与君同....不说别的,就从记载魏人和蜀人的篇幅来看.........很明显是把魏国看成正统.......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6-8 18:18

《三国志.诸葛亮传》全文6000字,记述诸葛亮事迹的仅有2000多字,而诸葛亮的言论和陈寿本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就有3000多字的篇幅。
大量的溢美之词。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6-8 18:33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6-8 18:18 发表
《三国志.诸葛亮传》全文6000字,记述诸葛亮事迹的仅有2000多字,而诸葛亮的言论和陈寿本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就有3000多字的篇幅。
大量的溢美之词。

瑕不掩瑜?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6-8 18:44

你觉得呢?
作者: xjbruce    时间: 2006-6-8 19:34

姜维文武双全,可惜属国人才匮乏,诸葛亮都不能击败魏国,他也无能为力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6-8 19:54



QUOTE:
你觉得呢?

如果蜀书专门作为记录中央政权魏的附篇,那么对于一个小政权,很长了。而如果单独来看,究一国之体的话,就感觉嫌短了。
诸葛亮传字多,主要还是先奉诏讲诸葛亮的故事的原因吧
当然看着陈某人也挺崇拜诸葛的
不过虽然有几篇字多的顶着,但是某些人如麋孙简伊的传记,实在是太短了,有的还不如没有
作者: 袖里乾坤    时间: 2006-6-8 20:09

姜维也是一个英雄气短,有点像周瑜。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6-8 20:19

还是觉得跟李秀成比较像一点
作者: 7811456    时间: 2006-6-8 21:01

大厦将倾兮 独木难支,,,,哎,,,,
作者: kiangchiho    时间: 2006-6-8 21:11

以蜀国的人才,地方,国力,政治,灭忙.........须要理由吗?
作者: gsyzj    时间: 2006-6-9 08:15

感觉姜维不如邓艾
作者: hengsf    时间: 2006-6-9 09:26



QUOTE:
原帖由 gsyzj 于 2006-6-9 08:15 发表
感觉姜维不如邓艾

若是拿姜维和诸葛武侯及司马懿相比,姜维确实不如;但是邓艾与钟会只是作为将领而已.....姜维可是一国统帅呢......将领要操心的事怎么能和统帅比?
作者: 7811456    时间: 2006-6-9 10:45     标题: 回复 #25 hengsf 的帖子

冥冥之中似乎真是天意,为什么姜维和钟会密谋之事会不成呢?2仕争功  这好地机会。。。。
  哎,,,,,,西蜀当是地情况,他也是有心无力啊!他就是再能干,君主不思进取,他又能这样?
作者: 隆中竹    时间: 2006-6-9 12:31

(个人的小看法)我心中的伯约:

其才:可以把握战机,运用自己军队的优点,但他用兵不擅长寻找对方的缺点,从而主导利弊,掌控全局.所以他用兵有谋,却无略.

其性:虽可以容忍他人,不会刚愎自用,并且生活廉洁,但却有些自负,加之性情急躁,所以他只是"粗通文武"的将军,却不是一位气质非凡的儒将.

其志:能肩负天下,承担万难挑起大任,并且以死明其志,这是伯约作为一个将军最值得称道的一点.

其功过:北伐不是没有战果,至少在陇右让蜀国与魏国取得一定均势,那是其功.但这个功劳是在错误的国家对外方针下实施的,表面的军事战国换来的是国家更深重的政治灾难.

其评价:伯约虽不能成为一位较好的后方统率,却是一位优秀的将军.从理想来讲,没有什么可以挑剔,自古有几人,可以排除现实万难,永远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仰,担负起自己的职责,至死不悔.但从事实来讲,他的梦想的明天无形中摧毁了蜀国的现实的未来,穷兵黩武用在他身上并没有错.

但是从个人感情上,我还是非常喜欢伯约!特别是晚期的蜀国,对外北伐不管是魏国的人才优势,兵力优势,都是吃力的,对内,就更不用说了,他还是能挺到最后,那日子的绝对不是普通人能过的。
作者: 7811456    时间: 2006-6-9 12:51

分析的好!
一个人能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在自己的君主抛弃自己的臣民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抵抗到最后,了不起。。。。
作者: 直江兼续    时间: 2006-6-9 13:24



QUOTE:
原帖由 隆中竹 于 2006-6-9 12:31 发表
(个人的小看法)我心中的伯约:

其才:可以把握战机,运用自己军队的优点,但他用兵不擅长寻找对方的缺点,从而主导利弊,掌控全局.所以他用兵有谋,却无略.

其性:虽可以容忍他人,不会刚愎自用,并且生活廉洁,但却 ...

当为不为
不为而为
莽夫所为
不是人自亡
而是天要亡
作者: spear    时间: 2006-6-9 13:59

姜伯约人称“麒麟儿”,能够让诸葛亮定为接班人,能力没什么问题,可惜其他人就。。。。。。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6-9 14:01

诸葛亮可没打算把他当成接班人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6-9 14:02

合格的将才,不合格的统帅。
作者: 隆中竹    时间: 2006-6-9 14:55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6-9 14:01 发表
诸葛亮可没打算把他当成接班人

其实我觉得这个也说不清楚。历史上虽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说明此事,但是从诸葛丞相生前对伯约的待遇和赞誉等说明丞相对伯约还是很是器重的!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6-9 15:07

“姜维,天水匹夫也。” - 诸葛亮 (229)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6-9 15:17



QUOTE:
姜维,天水匹夫也。

记不得诸葛亮这样说过
倒是这样说过: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作者: 东祖长离    时间: 2006-6-9 15:23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6-9 15:07 发表
“姜维,天水匹夫也。” - 诸葛亮 (229)

这话不是诸葛亮说的,而是裴松之对郭冲第四事的评述:

难曰:亮有吞魏之志久矣,不始於此众人方知也,且于时师出无成,伤缺而反者众,三郡归降而不能有姜维,天水之匹夫耳获之则於魏何损?拔西县千家,不补街亭所丧,以何为功,而蜀人相贺乎?
作者: spear    时间: 2006-6-11 20:51

政治上不是接班人,但至少在军事上,恢复汉室上是把姜维当接班人的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6-11 20:57

姜维之于诸葛亮根本不存在什么接班不接班的关系,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
诸葛亮的钦定接班人是蒋琬,《三国志·蒋琬传》中诸葛亮把自己在刘备手下那一桌全交给他就是因此。
作者: 隆中竹    时间: 2006-6-11 22:19



QUOTE:
原帖由 老不看三国 于 2006-6-11 20:57 发表
姜维之于诸葛亮根本不存在什么接班不接班的关系,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
诸葛亮的钦定接班人是蒋琬,《三国志·蒋琬传》中诸葛亮把自己在刘备手下那一桌全交给他就是因此。

这点承认,即使蒋琬死后,也没有立即轮到姜维,当时军权最大的是费袆!

但是不可否认姜维成了诸葛丞相军事的最后继承者,而且诸葛丞相身前的对姜维的待遇也是有目共睹,也不排除诸葛丞相为蜀国培养一个将来的军事大权继承者,这种继承不是立刻,也许只是将来的一个可能性。话又说回来,即使诸葛丞相再器重姜维,也不同能死后就让姜维掌权,毕竟姜维那是才33岁,也没立过什么独立重大的战功!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6-11 23:18

姜维的军事才能还行,但是政治头脑就不咋的了.
作者: 隆中竹    时间: 2006-6-12 12:07



QUOTE:
原帖由 hadeswwy 于 2006-6-11 23:18 发表
姜维的军事才能还行,但是政治头脑就不咋的了.

其实你说伯约没什么政治才华也不见得,毕竟一个降将能做到他这样的位置还是不容易!
但是你说他政治才华出色也不见得,手掌国家军事大权的将军,最后被逼去屯田(惋惜一下)……对于伯约的政治才华,我一向的理解是有躲避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却不能主动开辟政治资源!
作者: 郎心如铁    时间: 2006-6-18 02:50

姜维还是为将的好,个人感觉他个性过于鲜明,不太适合统领三军
作者: qgr1234    时间: 2006-6-18 11:50

个人认为诸葛的军事才能不咋地
伯约的大局眼光也不咋地
作者: 火焰心    时间: 2006-6-21 10:03

伯约,忠诚死节之士,天下俊杰,奈何天不随人愿,惜哉!让人唏嘘不已的悲剧英雄!
作者: 狂生    时间: 2006-6-28 16:38

顶下
作者: Answer3911073    时间: 2006-7-1 17:30

姜维是有才能的,就像诸葛亮所说的强于自己 ,至少武是强于诸葛亮的,至于蜀汉灭的哪么快,只是因为整体实力太差,光人口数量上都少的可怜,诸葛亮入蜀多少年才把蜀国的实力提到能出兵计阀的地步呀,当姜维上任后,基本上蜀国已是无兵无将了,连诸葛亮在时都认为蜀汉无法取胜了,何况是姜维呢,其实他已经尽力了,对他的评价,我只能说是敬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作者: 杆神    时间: 2006-7-1 17:36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作者: 小关平    时间: 2006-7-4 08:09

用俗话来说姜维,就是好心办坏事。人是很忠诚胆勇的没错,可惜没用对地方。加之很多历史和地理的客观原因,终为失败。
姜维自身能力和性格原因也有一点,另外对手也太强大了。
换做诸葛亮兵农军政一起入手的话,蜀汉还是有希望的。
作者: happyypx    时间: 2006-7-4 23:15

喜欢赵云
作者: luoting    时间: 2006-7-5 21:10

姜维是军事方面了得,我不觉得蜀国仅有这一个人才会活得九点
作者: sky139    时间: 2006-7-6 21:23

姜维已经很不错了其实,但不幸的是他继的是诸葛亮,三国里神一样的人物,自然就相形见拙了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