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长风自制头像 [打印本页]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13 20:41 标题: 长风自制头像
项羽



虞姬

刘邦


吕后

萧何


张良



韩信

陈平

曹参

周勃

灌婴

英布

彭越

范增

项梁

钟离昧

樊哙

夏侯婴

龙且

章邯

蒯彻

项庄

田横

陈馀

张耳

郦食其

戚夫人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7-3-26 11:29 编辑 ]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13 20:42
刘邦
刘邦(前256─前195年),字季,泗水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时任泗水亭长。秦末起兵响应陈胜起义,自立为沛公,后参加项梁军中,与项羽同时成为反秦主力。前206年率军先攻入咸阳,废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深得民心。项羽称王后,刘邦自知不是项羽对手,遂听从萧何建议,接受汉王封号,暂居巴蜀汉中。不久又出汉中,定三秦,然后又出关东进,与项羽进行了四年之久的楚汉之争,最后战胜项羽,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成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在位期间,承袭秦代制度,实行中央集权。为巩固江山,他先后剪除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同时分封同姓王;将六国贵族和地方豪强迁到关中,以利于对其加强管制;实行强本抑末政策,打击商贾,发展农业;轻徭薄赋,恢复经济;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以求边境安定。这一切奠定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刘邦即位后十一年去世。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10-26 23:51 编辑 ]
图片附件:
[更新版]
刘邦1.jpg (2006-5-16 22:40, 18.19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12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158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13 20:43
萧何
萧何(?─前193),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图片附件:
萧何.jpg (2006-5-13 20:43, 51.5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18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017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13 20:44
张良
张良(?─前189),字子房,韩国贵族之后。秦灭韩后,他图谋复韩,变卖家财,寻求刺客,制一百二十斤重的铁椎,在博浪沙与力士刺杀秦始皇,未遂,逃往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藏匿。据说在此遇黄石老人,得《太公兵法》。秦末参加反秦义军,先在刘邦军中为将,随刘邦先后投项梁,入关中咸阳,又劝刘邦莫贪恋富贵,屯军霸上,鸿门宴上为刘邦解危。刘邦被封为汉王后随其入蜀,并让刘邦烧掉栈道,以使项羽不疑。楚汉战争中,力主刘邦联合彭越、英布等人,劝刘邦满足韩信要求,以使他效力,反对郦食其复立六国的主张,主张追击项羽,莫放虎归山,这一切保证了刘邦在楚汉战争中的胜利,被刘邦誉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杰。西汉建立后,张良因功被封为留侯。高祖欲废太子,由于张良力谏乃止。高祖死后八年,张良也因长期为病所困而卒。
图片附件:
张良.jpg (2006-5-13 20:44, 20.83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98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020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13 20:45
韩信
韩信(?─前196),淮阴(今江苏淮阴南)人。早年家贫,靠吃闲饭甚至乞讨度日,曾钻过别人的裤裆,受胯下之辱。秦末,先后在项梁、项羽军中效力,任项羽郎中,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后离项羽到关中转投刘邦,由于萧何力荐,任大将军。他率军出陈仓故道,突袭关中。楚汉战争中,他在夏阳指挥军队乘木罂缶渡河,生擒魏王豹。在井陉口,指挥军队背水一战,大败赵军。在攻打齐国时,借助河水,分割楚齐联军,并水淹龙且军,活捉齐王田广。楚汉垓下之战,韩信以计谋引各路汉军会师垓下,设下十面埋伏,击败项羽,逼使他自刎。韩信深谙兵法,战功卓著,被刘邦称为人杰。刘邦既用他,但又对他心存疑忌,把他由齐王改封为楚王,之后又贬他为淮阴侯。汉高祖十一年,有人告发韩信欲谋反,吕后和萧何便将他诱入宫中,将其斩于长乐宫钟室。
图片附件:
韩信.jpg (2006-5-13 20:45, 22.23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36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021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14 22:13
范增
范增(前277─前204),项羽的谋士,秦末与项梁一起参加反秦起义。他足智多谋,有政治远见,建议项梁立楚怀王以招徕民心。项梁死后,范增成为项羽军中的主要谋士,被封为历阳侯,尊称为亚父。他力主除掉刘邦,并在鸿门宴上亲自安排,以保项羽的霸业。后来刘邦利用反间计,使项羽不再信任范增,削去他的权力。范增愤然离去,不久发病而死。
图片附件:
范增.jpg (2006-5-14 22:13, 13.88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683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075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14 22:19
灌婴
灌婴(?─前176),睢阳人,早年以贩缯为业。后归附刘邦,此后南征北战,屡建功勋,至楚汉垓下之战时,他已官至御史大夫。刘邦称帝,封颍阴侯。后事惠帝与吕太后。吕太后死,齐哀王举兵讨诸吕,吕禄遣灌婴为大将往击,行至荥阳,与绛侯周勃等共谋诛杀诸吕,并劝告齐哀王不要进攻。待诛诸吕后,齐王罢兵,灌婴亦退回长安,与周勃、陈平共立代王刘恒,是为文帝。文帝三年(前177年),官丞相。后岁余卒,谥曰懿侯。
图片附件:
灌婴.jpg (2006-5-14 22:19, 19.7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0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076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14 22:21
陈平
陈平(?─前178),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好黄老之术。秦末反秦起义中,先事魏王、项羽,最后跟随刘邦。他曾为刘邦屡出奇计,功勋卓著。汉惠帝时,任丞相。吕后称制,他伪装纵情酒色,不理政事。吕后死,他与周勃 一起诛杀吕氏诸王,迎立文帝即位,对汉朝的建立和贡献极大。
图片附件:
陈平.jpg (2006-5-14 22:21, 50.87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10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077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16 22:39
更新刘邦
图片附件:
刘邦1.jpg (2006-5-16 22:39, 18.19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08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157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16 22:44 标题: 长风自制头像之楚汉骄龙[更新刘邦,新增英布、曹参、周勃]
英布
英布(?─前195),又名黥布。六县(今安徽六安东北)人。秦时因犯法被黥面,故称黥布。黥布被罚为囚徒在始皇陵工地做苦役,后带人逃跑,在长江一带聚结。秦末,英布带人参加项梁的队伍,被封为当阳君。他曾跟随项羽参加钜鹿之战,以少胜多,功冠诸侯。后被项羽封为九江王,都六县。楚汉战争爆发,他托病不助项羽,被项羽怨恨,因此离项归刘。前203年被刘邦封为淮南王,次年参加垓下之战。西汉建立后,他见韩信、彭越先后被杀,心怀恐惧,深加戒备。后有人告发英布欲反,英布知道后,便起兵反汉,进攻荆王刘贾,兼并荆军后,又攻打楚王刘交,获胜后继续引兵西进。次年十月与刘邦的东征军在蕲(今安徽宿县南)西对阵,被刘邦打败,后被长沙王吴芮派人诱杀。
图片附件:
英布.jpg (2006-5-16 22:44, 17.0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79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159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16 22:45
曹参(?─前190),西汉政治家。泗水沛县(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狱吏,后随刘邦起义。楚汉战争时,与韩信平定齐、魏,屡建战功。西汉建立后,任齐丞相,被封为平阳侯。任齐相期间,行黄老之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号称贤相。萧何死后,继任相国,一尊萧何当年一切规定,举事无所变更,史称「萧规曹随」。
图片附件:
曹参.jpg (2006-5-16 22:45, 17.23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85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160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16 22:46
周勃
周勃(?─前169)泗水沛(今属江苏)人,随从刘邦起义,在反秦战争及楚汉相争中均立有战功,汉朝建立后被封为绛侯,官任太尉。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后于公元前180年病死,掌握朝政的吕家兄弟欲作乱,周勃与陈平设计夺下上将军吕禄的兵权,杀死吕产,「分部悉捕诸吕男女,无少长皆斩之」。接着又迎立文帝刘恒即位。
图片附件:
周勃.jpg (2006-5-16 22:46, 16.89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81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161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0 00:09
彭越
彭越(?─前196),字仲,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人。秦末聚兵反秦,率领一支武装力量。项羽分封诸王,彭越曾任齐王田荣的将军。楚汉战争中,彭越率三万多人归顺刘邦。前204年,屡断楚军粮道,配合刘邦军在成皋地区的作战。接着,又在下邳进攻楚军,威胁彭城,迫使项羽回军东援,为刘邦向东扩张创造了良机。前203年,彭越率兵参加垓下会战。次年被封为梁王,辖魏国故地,都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汉高祖十一年,刘邦讨伐陈豨,征梁国兵,彭越称病不随刘邦前往。后有人告发彭越想造反,被废为庶人,不久又被斩杀于洛阳。
图片附件:
彭越.jpg (2006-5-20 00:09, 15.0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19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315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0 00:10
虞姬
项羽的宠姬。项羽东征西战,虞姬常在左右,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汉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兵少食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起而饮酒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也作歌和之,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这一唱一和,真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传为千古佳话。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5-20 00:13 编辑 ]
图片附件:
虞姬.jpg (2006-5-20 00:13, 15.21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27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318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0 00:12
吕后
吕后(前241─前180),名雉,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为刘邦剪除异姓诸王侯中起了很大作用。高祖死,吕后以惠帝年少,便策划诛杀诸旧臣,从中取得实际政权。又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使她变哑,并置之厕中,名为「人彘」。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而死。吕后遂临朝称制,为中国帝后专政的第一人。称制后,吕后大封吕氏诸侯为王,政策上仍继续与民休息,由是社会经济得以不断恢复发展。吕后专制不断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强烈反对。吕氏专制八年后,病死。诸吕阴谋作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迅速扫灭。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9-13 21:32 编辑 ]
图片附件:
吕雉.jpg (2006-5-20 00:12, 17.53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70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317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0 00:15
萧何
萧何(?─前193),泗水沛(今江苏沛县)人。曾任沛县主吏掾、泗水郡卒吏等职,持法不枉害人。秦末随刘邦起兵反秦,刘邦进入咸阳,萧何把相府及御史府的法律、户籍、地理图册等收集起来,使刘邦知晓天下山川险要、人口、财力、物力的分布情况。项羽称王后,萧何劝说刘邦接受分封,立足汉中,养百姓,纳贤才,收用巴蜀二郡的赋税,积蓄力量,然后与项羽争天下。为此深得刘邦信任,被任为丞相。他极力向刘邦举荐韩信,认为刘邦要取得天下非用韩信不可。后来韩信在楚汉战争中的才干证明萧何慧眼识人。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安定百姓,征收赋税,供给军粮,支援了前方的战斗,为刘邦最后战胜项羽提供了物质保证。西汉建立后,刘邦认为萧何功劳第一,封他为侯。后被拜为相国。刘邦去世后,继续辅佐惠帝。萧何病危时,举荐曹参接替自己,保证了汉初政策的连续性。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5-24 23:34 编辑 ]
图片附件:
萧何1.jpg (2006-5-24 23:34, 13.41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06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512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0 00:41
更新项羽
图片附件:
项羽1.jpg (2006-5-20 00:41, 18.6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77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321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0 00:55
下载
附件:
楚汉骄龙1.rar (2006-5-20 00:55, 383.6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938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323
作者:
Satan 时间: 2006-5-20 10:54
楼上的这张项羽怎么像东瀛武士?
提点建议,楚系武将,尤其是楚籍武将,服装颜色最好是红色。楚人偶像是火神祝融,楚人尚赤,尚东,尚左。所以项羽和刘邦均立赤帜。同理服装最好也是红色。
秦始皇尚黑,“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
英布脸上最好坑上几笔。
彭越有点年轻了
陈平不够英俊。
其他做的都很好。上面提的只稍加润色即为好作品。
作者:
孤城吹雪 时间: 2006-5-20 11:40
怎么没有樊哙和夏侯婴,龙且,章邯,张耳,钟离眛,司马欣,项梁,赵高。。。。。。
作者:
恋芸 时间: 2006-5-20 13:22
清水,请大家继续支持论坛,理解节度的工作
另外,本贴染蓝。
作者:
Linkham 时间: 2006-5-20 13:23
吕后做的好,收了。
项羽的选材有失水准了。
陈平是出名的美男子,最好换张奶油脸。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2 00:06
最新版陈平,供各位品评
图片附件:
陈平1.jpg (2006-5-22 00:06, 14.44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71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384
作者:
梅呤雪 时间: 2006-5-22 00:20
个人认为现有的这些图中这张更适合萧何刚出道时的形像,而那张白胡子萧何更贴近郦食其些.....

[ 本帖最后由 梅呤雪 于 2006-5-22 00:21 编辑 ]
作者:
飛雲 时间: 2006-5-22 03:09
霸王稱陈平為“有才無德”,因該有點散浪的味道吧?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4 23:30
历时两天隆重推出项羽第三版,欢迎诸位品评。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5-27 00:16 编辑 ]
图片附件:
项羽2.jpg (2006-5-27 00:16, 18.2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47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644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4 23:32
采纳梅妹妹的意见将布衣陈平改为萧何
作者:
義経と静御前 时间: 2006-5-24 23:39
萧何好像跟彩虹做的墨子巧合了~
第三版项羽,感觉盔甲有些亮了,适当做旧会好些~
[ 本帖最后由 義経と静御前 于 2006-5-24 23:44 编辑 ]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4 23:41
原帖由 孤城吹雪 于 2006-5-20 11:40 发表
怎么没有樊哙和夏侯婴,龙且,章邯,张耳,钟离眛,司马欣,项梁,赵高。。。。。。
最近比较忙,后面人物要晚一些才能完成,所以先发一些。。。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5-24 23:43 编辑 ]
作者:
山中立国 时间: 2006-5-24 23:42
请问17楼项羽的一字巾发型素材源自哪里?好想要哦~~
(不过不是这个角度的,而是类似三国志11的关索的头部角度,请问有么?)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4 23:51
原帖由 山中立国 于 2006-5-24 23:42 发表
请问17楼项羽的一字巾发型素材源自哪里?好想要哦~~
(不过不是这个角度的,而是类似三国志11的关索的头部角度,请问有么?)
选自太阁革新头像,类似三国11关索的好象没有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4 23:56
原帖由 義経と静御前 于 2006-5-24 23:39 发表
萧何好像跟彩虹做的墨子巧合了~
第三版项羽,感觉盔甲有些亮了,适当做旧会好些~
采用的背景和人物服饰基本相同,觉得这套服饰还可以,就懒得改了
作者:
Stlouis27 时间: 2006-5-25 08:57
长风兄这张项王已做的很棒了,但如果去掉披风而换上肩铠是否会更威武一些,另外金甲未免颜色太亮了反而给人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7 00:20
项梁
项梁(?─前208),楚国贵族后代,项羽的叔父,因杀人,与侄子项羽避仇来到吴中。在吴中威信很高,贤士大夫皆出其下,当地的大事全由他出面主办。项梁利用这种条件暗地里用兵法训练宾客及子弟。陈胜起义爆发后,项梁叔侄杀会稽太守殷通响应,任张楚政权上柱国,渡江西进,屡胜秦军。陈胜死后,他听从范增之计,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仍称楚怀王。他曾率军击败秦将章邯,在雍丘阵斩秦将李由,后因轻敌,在定陶被章邯打败,战死。
图片附件:
项梁.jpg (2006-5-27 00:20, 15.43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87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645
作者:
Stlouis27 时间: 2006-5-27 09:36
这张图很有咄咄逼人的气势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7 23:34
项羽最新版
图片附件:
项羽2.jpg (2006-5-27 23:34, 18.5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10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696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6-5-28 22:41
张良应该也比较美,史书好像说"貌美似妇人"
干脆直接拿孙上香图片改吧
作者:
梅呤雪 时间: 2006-5-28 22:49
项羽这张最新版作得非常的好.只是那个头盔下的甲片压着披风,使肩膀显得不是很活,无形中压住了不少动感,要是能改下就更好了!
[ 本帖最后由 梅呤雪 于 2006-5-28 22:53 编辑 ]
作者:
兰陵高长恭 时间: 2006-5-29 22:39
做的很漂亮。
不过觉得张子房是很清秀的书生形象(古代的张良画像都女子之纤弱)。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9 23:16
钟离昧
钟离昧(?一前200年),汉朐县伊芦乡(今灌云县伊芦乡)人。楚汉相争时,钟离昧为楚王项羽大将,素与韩信交情不错。汉高祖四年(前203年)被汉军围困于荥阳东,项羽往救,汉军退走。项羽乘胜追击,切断了汉军粮道,汉军被困求和,项王不许,陈平向汉王献计说:项王的忠臣,只有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几个人,如果你能用万金买通说客,去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再出兵攻打,项王必败。汉王遂用此计。项王果然对忠臣疑忌,致使忠臣纷纷离去,只有钟离昧还追随项王。项王败死后,钟离昧投奔韩信。汉王忌恨钟离味,就诏令韩信把钟离昧逮捕,韩信不从。汉王又用陈平计策,假称到云梦去狩猎,要求诸侯到陈地集合。韩信有顾虑。有人劝他说:你把钟离昧杀了,带他的头颅去见汉王,保你无事。韩信与钟离昧商量此事,钟离昧说:汉王已经知道你要谋反,不敢来攻你,就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如果你把我杀了,去见汉王,你也回不来了。韩信不听他的劝告,钟离昧大骂韩信说:“公非长者。”并说:“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随即自刎。韩信便带着他的头颅去拜见汉王,结果被汉王绑了起来,带回朝廷。
图片附件:
钟离昧.jpg (2006-5-29 23:16, 18.1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09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846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9 23:20
樊哙
樊哙(?-前189)西汉初将领。沛(今江苏沛县)人。 少时以屠狗为业。初随刘邦起兵反秦,为其部将,以军功赐爵,封贤成君。起义军进入咸阳,刘邦留恋宫廷生活,他与张良质问刘邦:“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力劝刘邦封闭宫室府库,还军霸上。鸿门宴上,范增欲杀刘邦,他不顾个人安危,直闯营帐,斥项羽背信弃义,使刘邦得以脱走,汉朝建立,又随刘邦击败臧荼、陈(豕希)和韩王信叛乱,任左丞相,封舞阳侯。刘邦晚年因病卧内宫,适遇英布叛乱,他入宫鼓励刘邦振作精神。刘邦带病遂出征,平定叛乱。
图片附件:
樊哙.jpg (2006-5-29 23:20, 15.1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87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847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9 23:32
夏侯婴
夏侯婴(?—前172) 西汉沛县(今属江苏)人。少与汉高祖善,从起兵,转战各地,任太仆。 后封汝阴侯。惠帝、文帝时,继为太仆。以其曾任滕令,楚人称令为公,当时称为滕公。
图片附件:
夏侯婴.jpg (2006-5-29 23:32, 17.1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02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5848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9 23:33
原帖由 兰陵高长恭 于 2006-5-29 22:39 发表
做的很漂亮。
不过觉得张子房是很清秀的书生形象(古代的张良画像都女子之纤弱)。
张良正在从新构思中...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5-29 23:39
原帖由
梅呤雪 于 2006-5-28 22:49 发表
项羽这张最新版作得非常的好.只是那个头盔下的甲片压着披风,使肩膀显得不是很活,无形中压住了不少动感,要是能改下就更好了!
试了一下,总感觉肩膀上缺点什么,所以没改
作者:
张鲁 时间: 2006-5-30 15:41
niu 牛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6-3 12:01
龙且
项羽麾下猛将,公元前203年10月,韩信打败齐军,进占齐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齐王田广向楚国求救。11月,楚齐联军20余万与汉军数万对峙于潍水(今山东潍河)两岸。韩信派万人夜间用沙袋在潍水上游垒坝塞流,天明后引兵渡河进攻,随后又用佯败诱敌之谋,率军退回西岸。楚将龙且以为汉军怯弱,率军渡河追击。汉军乘其渡河决坝,水淹楚军。韩信乘势挥师反击,将渡河的楚军全歼,斩杀楚将龙且。
图片附件:
龙且.jpg (2006-6-3 12:01, 17.57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8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6090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6-3 12:02
章邯
章邯(?─前205),秦朝将领,秦末反秦起义爆发后,率骊山徒卒组成的军队镇压义军。他曾杀周章,破陈胜,败项梁,后在钜鹿之战中被项羽打败,遂投降项羽。秦灭后被项羽封为雍王,监视汉王刘邦。后被刘邦打败,兵败身死。
图片附件:
章邯.jpg (2006-6-3 12:02, 18.3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73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6091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6-3 12:03
蒯彻
彻与汉武帝的名相同,后来史家为了避帝讳,将彻字改为通,范阳人。秦末,武臣奉陈胜,吴广之命攻打赵地,蒯彻说服范阳县令徐公迎降,又向武臣建议善待徐公,于是燕、赵之地降者三十余城。后来汉将韩信破赵、代,降燕,他遂为韩信出谋划策,对韩信说:「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贵而不可言。」煽动韩信叛汉自立,韩信不予采纳。惠帝时,曹参为丞相,请他为宾客。他著有战国时说客权变的文章八十一篇,合为《隽永》一书,今佚。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6-3 12:14 编辑 ]
图片附件:
蒯彻.jpg (2006-6-3 12:14, 14.9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86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6094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6-6 21:07
项庄
项羽的部将。楚汉相争时,项羽的谋士范增,企图在鸿门宴上乘机杀死威胁项羽称霸的刘邦。因项羽犹豫不决,于是范增急召项庄,请他借表演舞剑来刺杀刘邦。项羽的堂叔项伯与张良交好,不愿杀掉刘邦,便起身与项庄对舞,保护刘邦。张良看到刘邦处境危险,便急忙走出大帐,招呼猛将樊还快进帐保护刘邦。樊哙执盾仗剑,打倒几个想阻拦他进帐的卫士,一直闯入宴会大帐。项羽正在饮酒,见一员大将闯入帐中,心中十分喜欢,连夸樊哙英勇。马上命人给樊哈递上一条猪后腿,并问他:“你敢喝酒吗?”樊啥说:“大丈夫连死都不怕,还怕喝酒。刘邦辛辛苦苦攻下咸阳,侯大王来接收,立下这样的大功,得不到奖励还不说,还要遭到杀害,如此下去,谁还敢为大王效力呀,大王,这事可要三思啊!”项羽说:“将军多心了,我没有杀刘邦的想法,请安心喝酒吧!” 刘邦看此地不能久留,便找个时机悄悄地溜出,同樊哙回到自己的营中。
图片附件:
项庄.jpg (2006-6-6 21:07, 18.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9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6215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6-6 21:08
田横
战国末年齐国君主田氏的族人。秦末,与从兄田儋、兄田荣等杀死狄县令,起兵反秦。田儋死后,立其子田市为齐王,平齐地。项羽攻齐,田荣、田市皆败死,又立田荣子田广为王,自任丞相掌实权。汉三年(前203年)刘邦派郦食其使齐,约田广叛楚和汉共击项羽,不意汉将韩信用蒯彻计袭破齐,田广、田横以为被郦出卖,杀之。齐军不敌,战败。此后齐王死,田横遂自立为王。不久齐地尽为韩信所有,田横逃至梁地,归附彭越。
刘邦灭楚称帝,封彭越为梁王。田横怕被杀,就与他的宾客、部下逃入海岛。汉高祖知道后,以为田横兄弟本是初定齐地之人,齐地的贤者多附会他,如今逃入海岛而不加收抚,必为后患,于是派使者前去赦免田横,召他来洛阳,田横不奉诏。高祖再遣使持节对田横说:「你如来,可封王封侯,如不来,派兵攻杀。」田横乃与宾客两人赴洛阳,距洛阳三十里,自刎,命宾客将头送给高祖,高祖以王礼葬田横。既安葬,同行的两宾客自尽于冢旁。消息傅到海岛,田横的宾客、部下全都自杀。
图片附件:
田横.jpg (2006-6-6 21:08, 17.83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73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6216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6-6 21:17
更新张良
图片附件:
张良1.jpg (2006-6-6 21:17, 14.11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2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6218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6-25 20:15
陈馀
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地名士。陈胜起义,陈馀与至交张耳同往谒陈胜,建议以奇兵略赵地。陈胜同意,派武臣为将军,以陈、张为校尉,率兵三千前往略地。武臣听从蒯彻计谋,不战而得三十余城。至邯郸,与张耳拥立武臣为赵王,自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武臣后为其部下李良所杀,陈馀击败李良,李良投奔秦将章邯。章邯攻破邯郸,张耳与新立之赵王歇走入钜鹿城被秦军围困;陈馀收常山兵数万人屯兵钜鹿北。钜鹿城内食尽兵少,张耳好几次派使者请陈馀进兵,陈馀自忖兵少,不敢进。后项羽救赵败秦,钜鹿解围,而陈、张两人也因此交恶,陈馀之兵为张耳所收,仅与部下数百人出走。项羽入关,自称西楚霸王,大封诸侯,以陈馀未随自己入关,仅封他南皮三县,而以张耳为常山王。陈馀遂联合齐王田荣败张耳,张耳投汉。汉高帝三年(前204年),遣韩信、张耳伐赵,斩陈馀于泜水上。
图片附件:
陈馀.jpg (2006-6-25 20:15, 16.5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23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207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6-25 20:22
张耳
大梁(今河南开封)人,魏地名士。陈胜起义,张耳与至交陈馀同往谒陈胜,建议以奇兵略赵地。陈胜同意,派武臣为将军,以张、陈为校尉,率兵三千前往略地。武臣听从蒯彻计谋,不战而得三十余城。至邯郸,拥立武臣为赵王,自为右丞相,陈馀为大将军。武臣后为其部下李良所杀,陈余击败李良,李良投奔秦将章邯。章邯攻破邯郸,张耳与新立之赵王歇走入钜鹿城被秦军围困;陈馀收常山兵数万人屯兵钜鹿北。钜鹿城内食尽兵少,张耳好几次派使者请陈馀进兵,陈馀自忖兵少,不敢进。后项羽救赵败秦,钜鹿解围,而陈、张两人也因此交恶,陈馀之兵为张耳所收,仅与部下数百人出走。项羽入关,自称西楚霸王,大封诸侯,封张耳为常山王。陈馀遂联合齐王田荣败张耳,张耳投汉。汉高帝三年(前204年),遣韩信、张耳伐赵,斩陈馀于泜水上, 在襄国追杀了赵王歇。刘邦封张耳为赵王。汉五年,张耳逝世,谥号叫景王。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6-25 20:46 编辑 ]
图片附件:
张耳.jpg (2006-6-25 20:22, 26.1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78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208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6-25 20:27
郦食其
郦食其是陈留高阳人,虽家境贫寒,但仍嗜酒如命,人称高阳酒徒。他喜读书,性豁达,又是个很有心计的人。他对残暴的秦王朝非常痛恨,对奋起抗秦的陈胜、项梁寄予很大希望,但郦食其发现这些人心胸狭窄,不足为交,因此一直隐居未出。
当刘邦攻打陈留时,郦食其得知刘邦抱负大,胸襟宽,智谋广,喜结交,就前去投奔他。谁知刘邦虽喜结交,但却看不起读书人,以往有些儒生戴着帽子来见他,他就把人家的帽子摘下当便壶用。郦食其见到刘邦,便拿话来激他。郦食其说,“你是打算帮助暴秦攻打诸侯呢,还是打算率领诸侯攻打暴秦?”刘邦一听大怒,“你这个书呆子,真实岂有此理!全国百姓不堪忍受暴秦的残酷统治,早就想推翻它,你怎么敢胡说我想帮助暴秦攻打诸侯呢?”郦食其说:“既然你想推翻暴秦,夺取天下,就不应该这样对待长者和有学问的人。”刘邦一听这话,赶紧起身让座,并虚心向郦食其请教。
郦食其首先献计招降陈留县令,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陈留,后郦食其又屡献计策,为刘邦一统天下做出了贡献。但可惜的是,郦食其在领刘邦之命与齐国和平谈判成功后,因与大将韩信关系处理不当,韩信率军攻打齐国,郦食其被齐国王烹杀。
图片附件:
郦食其.jpg (2006-6-25 20:27, 15.1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8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209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6-25 20:28
更新张良
图片附件:
张良2.jpg (2006-6-25 20:28, 11.91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00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210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6-29 00:49
戚夫人(?-公元前194年),祖籍定陶(今山东定陶)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曾随刘邦征战四年,她也是西汉初年的歌舞名家,她擅跳“翘袖折腰”之舞,从出土的汉画石像看来,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戚夫人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娇躯翩转,极具韵律美。戚夫人还长于鼓瑟,节奏分明,情感饱满细腻,刘邦听之常不由自主地随声唱和,高兴时,两人开怀大笑,忧伤时则相对唏嘘不已。
戚夫人生有一子,名如意,被封为赵王,刘邦宠爱戚夫人,欲废太子刘盈,改立如意。汉高祖十二年,刘邦病重,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就想换立太子,在一次宴会中,太子请来闻名遐尔的贤人“商山四皓”相随,换立之事已不可能,刘邦无奈,召来戚夫人,指着“四皓”背影说:“我本欲改立太子,无奈他已得四皓辅佐,羽翼已丰,势难更动了。”说罢,长叹一声,戚夫人也凄楚不已,随后,刘邦让戚夫人跳楚舞,自已则借着酒意击筑高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弓矢,尚安所施!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即汉惠帝,吕后便做了太后,她令戚夫人穿上囚衣,戴上铁枷,关于永春巷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绝,乃作歌:
“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吕后知道后,就毒死了如意,并下令斩断戚夫人的手脚,挖眼熏耳,喂以哑药,丢入厕所,称为“人彘”,并带儿子汉惠帝前来观看,汉惠帝知道后,大为惊恐,指斥吕后:“残害戚夫人致此,实非常人所能为。”并痛哭不已,从此,惠帝一厥不起,整日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几年后便死了,年方22岁。
图片附件:
戚夫人.jpg (2006-6-29 00:49, 25.2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0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365
作者:
三分猫 时间: 2006-6-29 19:28
报告楼主,你头像那张有点问题,就是那抱拳的手太嫩了,脸又是老人的,颜色也不一致,有些不协调。
作者:
Stlouis27 时间: 2006-6-29 21:20
看这张的戚夫人很艳啊!很有不知火舞那张的味道.......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6-29 22:17
原帖由 三分猫 于 2006-6-29 19:28 发表
报告楼主,你头像那张有点问题,就是那抱拳的手太嫩了,脸又是老人的,颜色也不一致,有些不协调。
是有些不协调,光线不一致。。。
改一改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6-29 22:57 编辑 ]
图片附件:
岳飞(1).jpg (2006-6-29 22:57, 18.7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98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383
作者:
三分猫 时间: 2006-7-1 09:09
[quote]原帖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6-29 22:17 发表
是有些不协调,光线不一致。。。
改一改
真的是光线也有问题,这张头像有成为极品的潜质(选材,造形,创意等方面皆是非常好的)希望楼主把这张好好琢磨(实在不行,把光线不一致的头盔换了。但白色头婴要保留,这是一大亮点)
作者:
三分猫 时间: 2006-7-1 09:09
[quote]原帖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6-29 22:17 发表
是有些不协调,光线不一致。。。
改一改
真的是光线也有问题,这张头像有成为极品的潜质(选材,造形,创意等方面皆是非常好的)希望楼主把这张好好琢磨(实在不行,把光线不一致的头盔换了。但白色头婴要保留,这是一大亮点)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3 19:38
把头盔改了一下,后来发觉手好象有点小,将手也改了
图片附件:
岳飞(1).jpg (2006-7-3 19:38, 18.71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69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464
作者:
Linkham 时间: 2006-7-4 10:16
感觉动作还是有些不自然,头好像往里缩,把头改小改高点也许好点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06-7-4 20:14
给楼主的建议:刘邦要么太过淫乱,要么太过帅气,欠缺流氓式的英武。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5 21:50
原帖由 Linkham 于 2006-7-4 10:16 发表
感觉动作还是有些不自然,头好像往里缩,把头改小改高点也许好点
改了,看看怎么样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7-6 18:48 编辑 ]
图片附件:
岳飞(新).jpg (2006-7-6 18:48, 20.19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8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538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06-7-6 12:57
原帖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7-5 21:50 发表
改了,看看怎么样
这个武穆爷,为什么就不能架一条枪呢?岳家枪可是很强的……
作者:
Linkham 时间: 2006-7-6 14:47
原帖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7-5 21:50 发表
改了,看看怎么样
完美了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18 23:15
冒顿单于
冒顿单于(?─前174),匈奴部落联盟首领,在位时间约为前209 至前174年。初质于月氏。其父头曼单于攻月氏,冒顿盗月氏善马逃归,头曼以为勇,命统率万骑。前209年杀父自立为单于,其时正值秦末,中原连年战乱不息。冒顿单于在东边击败东胡,西边赶走月氏后,乘虚攻占河南地(今内蒙河套)。其时他已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其后又降服了西域二十余国。数侵扰汉之边郡。汉高帝七年(前200年),高祖刘邦不听刘敬(即娄敬)的劝告,贸然进兵,被围于白登山(今山西大同东北)七日,用陈平计得脱。后缔和亲之约,汉岁赠匈奴币帛。汉惠帝时,冒顿曾致书吕后,言语亵慢。汉以国力不足,不敢与较,以宗室女伪为公主出嫁,并赠以财物,然冒顿仍侵扰不绝。
图片附件:
冒顿.jpg (2006-7-18 23:15, 34.57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77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772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18 23:16
汉武帝
刘彻(前156─前87),景帝子,初封胶东王,七岁立为太子,景帝后元三年(前 141年)继位,在位五十四年,庙号世宗。
武帝即位之初,汉朝经过六七十年休养生息,国力充厚,他凭藉父祖这份丰厚的遗产,做了一番事业:(1)对匈奴发动了十多次军事进攻,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却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匈奴被迫远徙漠北,无力再侵扰中原,此外又将所收复的河套地区设置朔方、五原两郡,移民实边;在河西地区设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2)大规模经营西域,打通河西走廊,「断匈奴之右臂」。太初以后,西域道上东西使者络绎于途,沟通了汉帝国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 (3)经略南方和西南,征服东瓯、闽越、南越等少数民族政权,在南越地区设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儋耳、珠崖、交趾、日南、九真共九郡。同时,又派使者赴夜郎、邛、笮等西南夷地区,说服它们归附朝廷。(4)东征朝鲜,设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置博士弟子(即太学生,额定五十员,后续有增加)。(6)初建年号,改用《太初历》。(7) 再度削弱封建势力。元朔二年(前127年),采纳主父偃的建议,下诏令诸侯分封子弟以地侯之,使诸侯国的土地不断分割成许多小侯国,这就是所谓的推恩之令。后来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谋反,又制订左官律和附益之法,严惩犯罪的诸侯官吏,禁朝臣与诸侯勾结,又限制诸侯结党营私,诸侯只能衣食租税,不准参与政治。(8)设十三州刺史,扩大对地方官吏的监察,加强对郡国的控制。 (9)推行新经济政策:由于连年用兵、兴造宫室和游幸,不得不增加赋税,盐、酒、铁官营,实行均输和平准。他又令民入物补官,纳粟赎罪,以钱买爵,这等于公开卖官鬻爵。
武帝为人迷信鬼神,以致发生「巫蛊之祸」,太子和皇后自杀。到了晚年,齐、楚、燕、赵和南阳等地爆发农民起事,加上远征匈奴又失利,他深自懊悔,在拒绝桑弘羊建议屯田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时,下诏表示要「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后元二年(前87年)临终前立弗陵为太子,遗诏霍光等辅政。
图片附件:
汉武帝.jpg (2006-7-18 23:16, 34.33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06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773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18 23:18
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军事家。西汉名将卫青的外甥,曾随卫青伐匈奴,战功卓著,被封为冠军侯。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任骠骑将军,多次征伐匈奴,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他又率兵五万,出代郡,长驱两千多里,穿越大漠,歼匈奴左贤王部七万多人,使匈奴元气大损,缓解了匈奴对西汉北边的威胁。他为人沉稳,勇于任事,精通兵略,屡建军功,常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充分表达了他一心为国,不计个人利益的胸怀。
图片附件:
冠军侯.jpg (2006-7-18 23:18, 19.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90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774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18 23:19
以前在广翔公的贴子中发过,现补上列传
李广
李广(?─前119),陇西成纪人,自幼勇武善射。文帝时从军击匈奴,有功为郎。景帝时,历任北部各边郡太守。武帝时召为中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6),以骁骑将军出击匈奴,惜负伤被俘,后佯死再乘机夺胡马驰还。回汉后出任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畏服,誉其为「飞将军」,数年未敢进犯。元狩四年(前119),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深入失道,引咎自杀。李广历任七郡太守,前后四十余年,毕生大小七十余战,阻止匈奴南侵,功劳极大。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7-18 23:20 编辑 ]
图片附件:
老将李广.jpg (2006-7-18 23:19, 20.08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73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7775
作者:
lj197705 时间: 2006-7-19 07:44
不错不错,非常不错
作者:
Linkham 时间: 2006-7-19 10:44
披风下面最好加些阴影
作者:
梅呤雪 时间: 2006-7-24 16:06
偶来借几张图作登陆武将用.
PS:冒顿单于那张背景亮了点,把图的抠图痕迹变得有点明显化了(表现在图的边缘),建议换张暗色调的背景.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25 14:22
原帖由
梅呤雪 于 2006-7-24 16:06 发表
偶来借几张图作登陆武将用.
PS:冒顿单于那张背景亮了点,把图的抠图痕迹变得有点明显化了(表现在图的边缘),建议换张暗色调的背景.
冒顿那张彻底失败


作者:
wenzuolu 时间: 2006-7-25 21:24
推荐~~~~LZ继续努力~~~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26 21:36
继续努力
周亚夫
周亚夫(?─前143),沛人。绛侯周勃次子,嗣爵。文帝时初任河内守。后元六年(前158年)匈奴大举入侵,长安告警,文帝任命他为将军,屯军细柳(在长安西南)。有一次文帝车驾至营门,为军吏所阻,派使者持节诏亚夫,亚夫令军吏开壁门,车驾才得入营,且需减速。亚夫以军礼拜见,文帝也成礼而归。文帝对从臣说,到其他将军的军营,车驾可径自出入,就像儿戏,而细柳营则不能,军纪如此严肃,敌人怎敢侵犯,亚夫才是位真将军。不久迁亚夫至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嗣位后,任他为车骑将军。三年(前154年),亚夫以太尉统兵,不到三月就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五年后升任丞相。后因谏废栗太子等事忤旨,梁孝王又屡次说他坏话,致遭景帝猜忌。中元三年(前147年)被免去丞相职务。后元元年(前143年),其子被人告发私买官物拟为亚夫作葬器,事连亚夫,召诣廷尉对质。廷尉逼其供认谋反,亚夫不服,绝食五日,呕血而死。
图片附件:
周亚夫.jpg (2006-7-26 21:36, 60.29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8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8064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26 21:37
李陵
李陵(?─前74),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字少卿,李广之孙。善骑射,初为侍中,后迁骑都尉,教酒泉、张掖将士射。天汉二年(前99年),自请从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遂率步卒五千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至浚稽山,为单于八万骑兵所包围,力战粮尽,救兵不至,投降匈奴。单于以女妻之,立为校王。后武帝误以为陵教匈奴兵,遂族灭其家。昭帝时霍光遣使招之,不返。
图片附件:
李陵.jpg (2006-7-26 21:37, 57.09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303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8065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26 21:38
主父偃
主父偃(?─前126),西汉政论家。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自幼学习百家之书,汉武帝时上书言事,因政论有见识被武帝召见,任郎中、谒者、中郎、中大夫等职。他曾向武帝建议行「推恩令」,即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从此诸王封地、势力大大被削弱。主父偃的建议被武帝采纳,也被诸侯王所怨恨。后主父偃任齐相,纠治齐王之罪,齐王畏罪自杀。赵王便派人告主父偃接受贿赂,武帝大怒,将主父偃族诛。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7-26 21:51 编辑 ]
图片附件:
主父偃.jpg (2006-7-26 21:49, 52.7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81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8068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26 21:39
东方朔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平原县南部一带)人。厌次,《史记·正义》认为应该是富平县的一乡名。他既爱经术,又博览群书,性情诙谐,应对敏捷,以此博得武帝爱幸,授他为郎,常在侧侍中。他的行为不羁,例如饭后把吃剩下来的肉拿去,弄脏衣服,以所赐钱帛娶少女,过了一年更娶他妇。同事目他为无品文人,都称他为「狂人」,他却说自己是「所谓避世于朝廷者」。武帝作建章宫,他谏道:「皇上淫侈如此,而想使百姓不奢侈,不失农时,这实在很难。」这样当面责武帝也确很有勇气。所作〈非有先生论〉和〈答客难〉两篇,虽非称之为赋,用的却是赋体,可见诙谐讽刺,很能代表他的个性。
图片附件:
东方朔.jpg (2006-7-26 21:39, 47.48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9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8067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30 17:02
卫青
卫青(?─前106),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字仲卿,本姓郑。父郑季以县吏给事平阳公主家,与其家婢女卫媪私通而生青,遂冒姓卫。少时为平阳公主家骑从,后其异父同母姊卫子夫受到武帝宠幸,得召见,历官建章监、侍中、太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年),拜车骑将军北击匈奴有功,赐爵关内侯。元朔二年(前127年),出兵云中,迂回至陇西,驱逐匈奴白羊王、楼烦王,收复河南地,筑朔方城,置朔方郡,以功封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五年,又率军出朔方击溃匈奴右贤王,俘获人口一万五千余,牲畜近百万,遂拜大将军,益封八千七百户,三子同时封侯。元狩四年(前119年),青与霍去病各率骑马五万,步兵及辎重运输部队几十万人,分别从定襄、代郡出塞,深入包抄歼敌。青自定襄出塞后与伊樨斜单于相遇,单于败走,追过漠北二百余里,至赵信城,尽烧其存粮而还。其后武帝拜青为大将军,娶平阳公主。
图片附件:
卫青.jpg (2006-7-30 17:02, 35.0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85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8244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30 17:03
董仲舒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哲学家、政治家,广川(今河北景县西南)人。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为汉武帝所采纳,由此开以后二千年中国统治阶级尊儒的局面。董仲舒晚年专心著述,其思想以「天人感应」说为中心,认为皇帝是「天」在人间的代表,并提出「三纲五常」,以维护统治秩序。其著作甚丰,共凡约二百多篇十余万言,尚存的有《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二卷。
图片附件:
董仲舒.jpg (2006-7-30 17:03, 27.73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80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8245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30 17:06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约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出身史学世家,父亲司马谈官至太史令。司马迁十岁时随父到长安,先后拜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二十岁开始游历名山大川,继父亲太史令的职位后,又随汉武帝到泰山、长城、河北、辽西等地出游,增长见识。任太史令期间,饱览朝廷藏书,并开始整理史料,以完成父亲的遗愿。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 投降匈奴,司马迁因上疏为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受此大辱,愤不欲生,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决心「隐忍苟活」,发愤写作,终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名著《史记》。《史记》记载了上起轩辕黄帝,下至汉武帝时当代史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不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其巨大的价值,故被鲁迅称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他的《史记》,实现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
图片附件:
司马迁.jpg (2006-7-30 17:06, 27.09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51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8246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7-30 17:10
霍光
霍光(?─前68),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桓侯霍去病之弟。十余岁为郎,稍迁侍中。去病死后,光为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深为武帝所亲信。征和二年(前91年)武帝意欲以赵婕妤所生之子弗陵为嗣,认为光可以辅佐。后元二年(前87年),武帝病危,诏光为大司马,与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辅佐弗陵,是为昭帝。昭帝时年八岁,一切政事皆由光决断。
始元二年(前85年)封博陆侯。光与上官桀争权,与桑弘羊在政策上又有严重分歧,遂以燕王旦谋反罪名杀桀、弘羊等。昭帝死(前74年),无子,光以皇太后诏迎立昌邑王刘贺,旋废之;又迎立刘询,是为宣帝。光秉朝政二十年,子弟诸婿皆官朝中。地节二年(前68年)死;四年,以其子禹谋反罪,族诛霍氏。霍光执政期间,执行「与民休息」政策,削减国家财政支出,减免百姓租赋,重新恢复与匈奴和亲,史称「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图片附件:
霍光.jpg (2006-7-30 17:10, 32.38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71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8247
作者:
LSSLJY 时间: 2006-7-30 23:30
你做的头像越来越出色,赞一个!!!!
收藏几个!!!
作者:
三分猫 时间: 2006-7-31 19:38
看见司马迁,不禁雅然失笑。
但想想也对哈。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8-25 21:02
马援
马援(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平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曾在王莽、隗嚣等人手下任职,建武四年(28年),为隗嚣送书于刘秀,被刘秀礼遇。隗嚣叛汉,马援助刘秀平定隗嚣,又率军平定凉州。先后任过陇西太守、虎贲中郎将、伏波将军等。在进击西北羌人、北方匈奴、乌桓、南方蛮夷及交趾等战争中建立威名。建武二十四年(48年),病死于南征五溪蛮的军中。
图片附件:
马援.jpg (2006-8-25 21:02, 33.0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73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9988
作者:
心里明白 时间: 2006-8-25 22:16
司马迁奸过头了,倒有点像王振兄了..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8-25 22:19
秀一下自己的新头像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8-25 23:14 编辑 ]
图片附件:
长风.jpg (2006-8-25 23:14, 36.2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6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0000
作者:
南宫无双 时间: 2006-8-26 09:51
感谢LZ,开心
作者:
leo008 时间: 2006-8-27 06:29
长风兄新头像真帅~~~~~~~~~~~~~~~~~~~~~~~~~~~
作者:
Linkham 时间: 2006-8-27 10:19
越做越好了,我该退休矣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8-27 13:26
原帖由
Linkham 于 2006-8-27 10:19 发表
越做越好了,我该退休矣
别介,还等着看林兄的新作呢...
我学做图还要多谢林兄的教程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8-27 13:28 编辑 ]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8-28 09:38
原帖由
心里明白 于 2006-8-25 22:16 发表
司马迁奸过头了,倒有点像王振兄了..
没有了花白胡子的衬托,司马迁总少了点沧桑感,试了多版总有点监(奸)味...
作者:
西康猫 时间: 2006-9-1 01:09
楼主的 功力很深阿
作者:
jidengyao 时间: 2006-9-1 15:06
能做出他的爆擊圖片嗎?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9-1 16:40
暴击图的制作正在学习当中,我会做的.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9-13 19:46
自己头像的暴击图
图片附件:
长风(暴击).jpg (2006-9-13 19:46, 74.08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35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1318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9-13 20:15
百里奚暴击图
图片附件:
百里奚.jpg (2006-9-13 20:15, 31.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58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1325
图片附件:
百里奚(暴击).jpg (2006-9-13 20:15, 98.8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32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1326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9-13 20:47
再发一张李陵的暴击图
图片附件:
李陵(暴击).jpg (2006-9-13 20:47, 170.57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51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1327
作者:
马克儿 时间: 2006-9-13 21:07
哇,吕后生于前291年,死于前180年?!吕后活了111岁?!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9-13 21:31
原帖由 马克儿 于 2006-9-13 21:07 发表
哇,吕后生于前291年,死于前180年?!吕后活了111岁?!
看得够仔细,应该是前241年,谢谢提醒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9-13 21:33 编辑 ]
作者:
三分猫 时间: 2006-9-18 21:39
长风兄能做点隋唐人物吗?刘武周手下一大票人都没有人做啊。你可以看下我那张人物收集的帖子,缺了许多人。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9-19 23:03
苏武
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奉命持节与副使张胜、假使常惠,募士百余人出使匈奴。鞮侯单于骄狂,并不优礼汉使。时有一个投降匈奴、被匈奴封为缑王的汉人,和其他一些降人,打算劫单于母归汉,副使张胜卷入这一阴谋。事泄,单于欲尽杀汉使,其大臣以为不可,主张拘降汉使,遂传讯武等。武以为这是侮辱,拔刀自尽未遂,单于敬其忠烈,遣医调治,诱逼其降。武不屈,单于怒,幽禁于地窖中,绝其饮食。武以旃毛和雪而咽,得不死。单于又将他远徙至北海(今俄国贝加尔湖)上牧养公羊,告以公羊生乳,方许放归。武在冰天雪地中,掘草根以充饥,牧羊时手持汉节,节旄尽脱仍不释手。
昭帝时复与匈奴和亲,请遣返汉使,单于诡称苏武已死。后汉使探知实情,声言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在某泽中。单于不得已,交还武等九人,时武在匈奴已十九年。始元六年(前81年)返抵长安,拜典属国。武与上官桀父子、桑弘羊有旧交。后霍光以谋反罪杀桀等,武以此罢官。昭帝死后,武预迎立宣帝事,赐爵关内侯,复为右曹典属国。
图片附件:
苏武.jpg (2006-9-19 23:03, 63.1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36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1730
作者:
心里明白 时间: 2006-9-19 23:10
苏武...硬汉啊,支持.
作者:
我不是迭戈 时间: 2006-9-19 23:20
苏武牧羊的故事深入人心
长风何不搞几只羊出来玩玩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9-29 22:37
女武将
图片附件:
女将 拷贝.jpg (2006-9-29 22:37, 57.43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62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2559
图片附件:
女将 拷贝.jpg (2006-9-29 22:37, 66.51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66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2560
作者:
htc 时间: 2006-9-29 22:47
原帖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9-29 22:37 发表
女武将
哇!这是在是太神了!长风大人,你為什麼不为我门作一个教学呢?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9-30 09:20 标题: 回复 #109 htc 的帖子
有Linkham写的教程,在本版置顶.
作者:
htc 时间: 2006-9-30 10:31
原帖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9-30 09:20 发表
有Linkham写的教程,在本版置顶.
我知道。。。
但是您为啥不做一个呢?
我觉得那个教程很难明白,,,,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10-5 23:08
林兄的那个教程已经很简单了,我是写不出来的~~~
接着发头像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西汉文学家,初名犬子,因慕战国时人蔺相如,改名为相如。年少时好读书舞剑,任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喜好辞赋,司马相如遂辞官至梁,为梁王门客,与梁王文学侍从枚乘等人同游,作《子虚赋》。后归蜀,经临邛(今四川邛崃)时被当地富人卓王孙宴请。卓王孙有女曰文君,善鼓琴,羡慕司马相如才华,司马相如便以琴曲传达爱意。后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私奔,但因家境贫寒,便返回临邛开设酒店,文君当垆卖酒。卓王孙碍于面子,给文君仆百人,钱百万,夫妻回到成都,成为富人。汉武帝读了他的《子虚赋》深为赞赏,拜其为郎,后提为中郎将。后因事免官,称疾闲居至死。名作除《子虚赋》外,还有《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等。
图片附件:
司马相如.jpg (2006-10-5 23:08, 37.3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55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2907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10-7 22:38
甘罗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受家人的喜爱。后来、甘茂受到别人的排挤被迫逃离秦国不久就死于魏国。
图片附件:
甘罗.jpg (2006-10-7 22:38, 31.8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66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3096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10-8 23:24
试着做了张老年武将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10-8 23:30 编辑 ]
图片附件:
[年青武将]
马援.jpg (2006-10-8 23:24, 33.0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29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3161
图片附件:
[老年武将]
马援(老年).jpg (2006-10-8 23:30, 32.5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18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3163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10-17 23:05
赵充国
赵充国(前137─前52),字翁叔,陇西上(今甘肃天水市)人,后徙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始为骑士,后从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沉勇有大略,学兵法,通知四夷事。武帝时以假司马随李广利击匈奴有功,拜中郎将,迁车骑将军长史。昭帝时,以大将军护军都尉平定武都氐人之叛,迁中郎将;伐匈奴,获西祁王,擢后将军。与霍光定册立宣帝,封营平侯。匈奴入侵,遣充国将四万骑屯沿边九郡,单于闻之退兵。神爵元年(前61年),年七十余,仍自请率兵伐先零叛羌。后罢官就第,朝廷有边事常参兵谋。年八十六卒,谥壮侯。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10-21 13:10 编辑 ]
图片附件:
赵充国.jpg (2006-10-21 13:10, 37.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37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23884
作者:
南宮別離 时间: 2006-10-18 19:28
試試把眼神改改,有時會有不錯的效果。
作者:
黑的你十一滚 时间: 2006-10-21 00:02
偷图像的人来了........长风大大的头像给我换给项羽了........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7-2-18 15:37
新做两张
图片附件:
[文弱之辽国狼主]
辽王.jpg (2007-2-18 15:37, 38.78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35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4793
图片附件:
[出将入相之周勃]
周勃(朝服).jpg (2007-2-18 15:37, 34.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35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4794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7-2-20 00:27
更新两张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7-2-22 14:48 编辑 ]
图片附件:
文种.jpg (2007-2-20 00:27, 63.1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19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4853
图片附件:
庞涓(新).jpg (2007-2-22 14:48, 66.81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16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4951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7-2-22 14:41
新作...
图片附件:
赵德芳1.jpg (2007-2-22 14:41, 31.1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51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4945
图片附件:
韩昭侯.jpg (2007-2-22 14:41, 38.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03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4946
图片附件:
韩昭侯(老年).jpg (2007-2-22 14:41, 39.14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25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4947
图片附件:
魏无忌.jpg (2007-2-22 14:41, 33.03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4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4948
图片附件:
魏无忌(老年).jpg (2007-2-22 14:41, 31.34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56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4949
作者:
byx 时间: 2007-2-22 14:52
《卧薪尝胆》中吴国司狱官掩烛的铠甲很不错,长风兄能否截取其盔甲做成头像呢?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7-2-27 22:20
这样的素材转变成三国风格的图片比较困难,以我目前的技术很难做到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7-2-27 22:20
信陵君魏无忌

(?—前243)战国时魏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安釐王之弟。名魏无忌,号信陵君。有食客3千,魏王忌其贤能不以国政任之。魏安釐王二十年(前257年),秦围赵都邯郸,他窃得兵符,杀将军晋鄙,夺得兵权,率兵驹辉,大败秦军。居赵国10年后,回魏国上大将军,联合5国击退秦将蒙骜的进攻。有《魏公子兵法》,今佚。
孟尝君田文

战国时齐贵族。袭其父田婴的封爵,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称薛公,号孟尝君。“战国四君”之一。被齐王任为相,门下有食客数千。曾联合韩、魏先后打败楚、秦、燕三国。一度入秦为相,不久逃归。公元前294年,因田甲叛乱事,出奔魏,任魏相,主张联秦伐齐,后来与燕、赵等国合纵攻齐。
春申君黄歇

(?—前238)战国时楚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名黄歇,号春申君。楚考烈王时任令尹,封地淮 北12县,后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门下有食客3千。曾派兵马联合魏军驹辉攻秦,后又灭鲁。考烈王死 后,内讧中被舍人刺杀。
平原君赵胜

(?—前251)战国赵国贵族,战国四公子之一。惠文王之弟,名赵胜,号平原君。任赵相。有食客数千人。赵孝成王七年(前259年),秦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他遣食客毛遂游说楚王合纵,散家产以资坚守。后求得魏、楚救援,终败秦兵。
按:人物列传皆网上收集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7-2-27 22:24 编辑 ]
作者:
duachao 时间: 2007-2-28 23:39
一代豪强孟尝君田文是条汉子!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7-3-4 01:46
战国四大名将
白起
[attach]35858[/attach]
(?—前257)又称“公孙起”。战国时秦国名将。郿(今陕西眉县)人。昭王时官至大良造,屡战获 胜。秦昭王二十九年(前278年)攻克楚都郢,因功封武安君。长平之战中采诱敌深入、分割包围、切断赵 后路之策大败赵军,杀赵括,坑杀其俘虏40余万。后为相国范睢逼迫自杀。
王翦(以前发过,现在优化一下
[attach]35860[/attach]
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末年秦将。在秦统一六国中,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重用。先后率军攻破赵国、燕国和楚国,后封为武成侯。其子王贲同为秦将,也先后率军攻灭魏国,攻取燕的辽东和攻灭齐国,封通武侯。王翦父子为秦统一六国,作出了很大贡献。
李牧(就是我自己的头像
,因为我的另一个网名就是武安君李牧
)
[attach]35857[/attach]
战国末年赵将。长期防守赵的北边,很得军心,曾打败东胡、林胡和匈奴。赵王迁三年,即公元前233年,率军向秦反攻,在肥(今河北晋县西)大败秦军,因功封武安君。后因赵王中秦反间计,他被杀死。
廉颇
[attach]35859[/attach]
战国时赵国名将。赵惠文王时位居上卿,屡败齐、魏等国。长平之战中坚守3年,后因赵孝成王中秦反 间计,改以赵括代之,致败。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年),他击败燕军,任相国,封信平君。赵悼襄王时不 得志,奔居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老死于楚。
按:人物列传皆网上收集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7-3-5 10:43 编辑 ]
图片附件:
李牧.jpg (2007-3-4 01:46, 43.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70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5857
图片附件:
白起.jpg (2007-3-4 01:46, 106.3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60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5858
图片附件:
廉颇(新).jpg (2007-3-4 01:46, 43.25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71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5859
图片附件:
王翦(新).jpg (2007-3-4 01:46, 68.8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78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5860
作者:
追月流星 时间: 2007-3-4 02:29
战国四大将帅做的不错,支持楼主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7-3-25 23:34
[attach]37065[/attach]
清圣祖:(在世 1654年5月4曰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曰—1722年12月20曰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曰;在位1661年-1722年)
爱新觉罗玄烨,通称康熙皇帝。康熙继位时只有八岁,终年69岁。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顺治的第三子。顺治接受汤若望的意见因其出过天花具有免疫力而把他选为继承人。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初七在太和殿举行亲政仪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在康熙九年赢得了与顾命大臣鳌拜的斗争,开始真正亲政的阶段。 爱新觉罗玄烨执政期间,撤除吴三桂等三藩势力(1673年),统一台湾(1684年),平定准葛尔大汗噶尔丹叛乱(1688年-1697年),并胜利地驱逐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他在京师东北的热河营建了避暑山庄,将其作为蒙古、西藏、哈萨克斯坦等部王公贵族觐见的场所。 爱新觉罗玄烨亲政不久后,便宣布停止圈地,放宽垦荒地的免税年限。他还着手整顿吏治,恢复了京察、大计 (清)等考核制度。为了防止被臣下蒙蔽欺骗,爱新觉罗玄烨还亲自出京巡视,了解民情吏治。其中最著名的是六次南巡,此外还有三次东巡、一次西巡,以及数百次巡查京畿和蒙古。他还亲自巡视黄河河道,督察河工,并下令整修永定河河道。 爱新觉罗玄烨重视对汉族知识分子的优遇。他曾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爱新觉罗玄烨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历象考成、数理精蕴、康熙永年历法、康熙皇舆全览图等图书、历法和地图。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爱新觉罗玄烨也存在保守和落后的方面。他在统一台湾后开放了海禁,但是由于担心米谷出境而明令禁止南洋贸易。他崇尚儒学,尤其是朱熹理学。此外在康熙五十年(1711年)还发生过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事件。 康熙十三年,爱新觉罗玄烨立皇后所生的一岁的皇次子胤礽为太子,但由于太子本身的素质问题及其在朝中结党而废太子。废太子后众皇子觊觎皇位,矛盾更加尖锐。故太子废而复立,但康熙仍无法容忍其结党,三年后二废太子。最终在康熙六十一年临终时传位于皇四子胤禛。有传说认为康熙是因为钟爱胤禛之四子弘历(未来的乾隆帝)而传位于他。 爱新觉罗玄烨在位期间被臣民称为“康熙盛世”。他安葬在直隶遵化马兰峪,陵号景陵。
[attach]37066[/attach]
清世宗:(1678年12月13曰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曰—1735年雍正十三年;在位 1722年-1735年 )
爱新觉罗胤禛,清世宗雍正(宪)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康熙十六年,卒于雍正十三年,死后葬于清西陵中的泰陵。雍正皇帝四十五岁即位,其即位经过至今也是一个解不开的谜,对其继位之说有多个版本。“雍正夺嫡”和“太后下嫁”与“顺治出家”并称“清宫三大议案”。清朝官方史记所说,公元1722年,清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皇帝病逝于北京畅春园。之前,召七位皇子至病榻前(雍正不在其中,此时正代康熙在天坛祭天),由提督九门,卫戍京师的雍正的舅舅,理藩院尚书、步军统领隆科多传旨,皇四子胤禛即位,即雍正皇帝。《康熙遗诏》原文为:“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然而民间传闻康熙皇帝本意将皇位传给皇十四子胤禵,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将康熙遗诏中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而夺得皇位。但此传说有破绽,其中之一是清朝的国语是满文,因此康熙的遗诏一定有满文的版本,皇四子胤禛不可能以汉语的方式篡改满文的遗诏。 此外,一说康熙传位皇四子胤禛的用意是让胤禛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将来继承清朝的皇位。 雍正继位后,对其兄弟手段颇为毒辣,用各种方式进行迫害。例如皇位的竞争者之一康熙八子爱新觉罗胤禩是非常优秀有才能的一位皇子,他先被雍正封为亲王,后又打成“阿其那”(有学者认为是“猪”的意思,现在有学者认为是“不要脸”的意思);而康熙九子爱新觉罗允禟,因同允禩结党,被打为“塞思黑”(有学者认为是“狗”的意思,现在有学者也解释为“不要脸”的意思)。他们即使向雍正上书,也要著名为“爱新觉罗阿其那”及“爱新觉罗塞思黑”。康熙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是雍正的同母兄弟。得知康熙驾崩后,从西宁抚远大将军任上赶回吊丧,雍正却不允许其进城,后又下旨令其在遵化看守康熙的景陵,对其监禁。雍正所为引起别人对其夺嫡的猜测,为平息传言,雍正下令撰写《大义觉迷录》,但是存在的矛盾之处使人觉得欲盖弥彰,更加怀疑。也有说法认为迷信的雍正死后不随其父康熙落葬于清东陵而葬于清西陵是因为怕死后因夺嫡一事在地下见罪于祖宗。
图片附件:
康熙.jpg (2007-3-25 23:34, 55.7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91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7065
图片附件:
雍正.jpg (2007-3-25 23:34, 50.53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62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7066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7-3-25 23:37
雍正是用巴郡甘兴霸的康熙改的
作者:
巴郡甘兴霸 时间: 2007-3-26 01:17
改图就是搬来搬去的,这没什么。长风兄难得有新作问世,支持一下,大家互勉吧。话说PS高手越来越多,偶这低水平在论坛快混不下去了,想改作潜水员,专业灌水。
作者:
春秋使者 时间: 2007-3-27 18:00
建议楼主能重做一张刘邦的图,我觉得他是一个多重性格的人,脸部表情最好能特殊些。。
作者:
苍龙偃月 时间: 2007-3-30 10:31
原帖由 夏侯长风 于 2006-5-14 22:19 发表
灌婴
灌婴(?─前176),睢阳人,早年以贩缯为业。后归附刘邦,此后南征北战,屡建功勋,至楚汉垓下之战时,他已官至御史大夫。刘邦称帝,封颍阴侯。后事惠帝与吕太后。吕太后死,齐哀王举兵讨诸吕,吕禄遣 ...
帅呆了!!!,就是还有相应的暴击头像没?一定是很威豪的8???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7-4-9 23:56
原帖由
苍龙偃月 于 2007-3-30 10:31 发表
帅呆了!!!,就是还有相应的暴击头像没?一定是很威豪的8???
这张是张辽和赵云的结合体
暴击图我没有做....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7-4-10 00:00
道光皇帝
[attach]37992[/attach]
清宣宗:(在世 1782年-1850年;在位 1821年-1850年)
道光皇帝,名爱新觉罗旻宁,是清朝唯一一位以嫡长子的身份继位的皇帝。嘉庆病死后继位,是清入关后的第六个皇帝。在位期间曾支持林则徐禁烟。之后鸦片战争爆发,签订近代首条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及开放五口通商。自始开启中国三五千年未遇之大变。他还奢侈之极,仅御膳堂大橱具就差不多1000两银子。而且他大肆搜刮百姓民脂民膏,百姓怨声载道,起义四起。终于,1850年他在百姓的怨声下死去。在位30年,终年69岁,葬于慕陵(今河北省易县西)。
宣统帝
[attach]37993[/attach]
宣统:(在世 1906年—1967年;在位1908年—1912年)
清逊帝,名爱新觉罗· 溥仪,道光皇帝曾孙,醇亲王载丰长子。光绪死后继位,是清朝和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改造成为新人,患肾癌而死,终年62岁。火葬,骨灰安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宣统帝溥仪,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十四曰生于北京什刹海边的醇王府。是道光皇帝的曾孙,光绪皇帝弟载沣的长子。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并让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监国。大臣将此事告知光绪皇帝后,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又让自己的亲弟弟监国,光绪皇帝十分满意。接着,光绪、慈禧在两天中相继死去。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由光绪皇后隆裕和载沣摄政。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就这样溥仪登上了大清王朝末代皇帝的宝座。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次年2月12曰,隆裕太后被迫代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溥仪退居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
1917年6月,张勋带领辨子军入京,和康有为等保皇党一起,在7月1曰宣布溥仪复辟。12月,在全国一片声讨中,溥仪再次宣告退位。1924年11月 5曰,冯玉祥派鹿钟麟带兵入紫禁城,逼溥仪离宫,历史上称这为“逼宫事件”。溥仪搬进北府(载沣王爷的居处),继而又逃进曰本公使馆。不久,被曰本人护送到天津。1932年3月1曰,曰本扶持溥仪为曰本傀儡政权“满洲国”的执政,建年号为“大同”。1934年改国号为“满洲帝国”,改称皇帝,改年号为“康德”。
1945年8月15曰,曰本战败投降。8月17曰,溥仪在沈阳准备逃亡时被苏联红军俘虏,被带到苏联。1950年8月初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学习、改造。1959年12月4曰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院工作。 1964年被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人民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自转《我的前半生》。
1967年,溥仪因患尿毒症病倒。周恩来总理闻讯,亲自打电话指示政协工作人员,一定要把溥仪的病治好。后指示将他安排到首都医院进行中西医会诊。在病情最危急时,周总理又指派著名老中医蒲辅周去给他看病,并转达周总理对他的问侯。后因医治无效,于1967年10月16曰逝世,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溥仪史称逊帝,也称宣统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
注:列传网上收集
[ 本帖最后由 夏侯长风 于 2007-4-10 00:01 编辑 ]
图片附件:
道光.jpg (2007-4-10 00:00, 75.0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864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7992
图片附件:
溥仪.jpg (2007-4-10 00:00, 75.12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77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37993
作者:
苍龙偃月 时间: 2007-4-13 11:03
不顶对不起你
作者:
wwdc8119 时间: 2007-4-25 15:19
呵呵,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作者:
龙飞武 时间: 2007-4-27 02:54
制作得真漂亮啊,我也想学学了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7-4-28 09:30
原帖由 龙飞武 于 2007-4-27 02:54 发表
制作得真漂亮啊,我也想学学了
本版置顶有林兄写的教程
作者:
【赵云】 时间: 2007-5-3 14:18
高水平的头像!
作者:
金戈铁马 时间: 2007-6-8 09:13
不错不错,继续努力!!!!!!!!!!!!!!!!!!!!!!!!!!!!!!
作者:
水神 时间: 2007-6-26 01:27
长风大人的贴真不错啊!!
支持的说。。。
作者:
fs1012 时间: 2007-6-26 20:37
很不错。但部分面部色调稍高(是这么说吗?外行人不太清楚),和背景不太融和。不过已经相当不错了,收藏啦~
作者:
云中~~~ 时间: 2007-8-24 18:28
长风大哥!俺有一事相求~~~请你帮忙用周瑜的面加甘宁的头冠合在曹爽的身上~~有劳大哥你啦!俺感激不尽!
作者:
qiyekanbt 时间: 2010-10-24 02:46
不错不错刚进威猛。
作者:
五色翎毛 时间: 2010-11-27 10:44
支持楼主,希望还能看到新作品
作者:
herozerro 时间: 2011-4-12 22:18
很不错哈~~
作者:
ransoma 时间: 2025-1-3 01:39
这么多年论坛居然还活着,以前最佩服的就是长风和航母二位大佬的自制头像。可惜一些帖子年久失修图片已经看不到了。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