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 [打印本页]
作者:
歡喜遊龍 时间: 2004-1-25 12:36
铁血论坛
第十承影
远古的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
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
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7
第九纯钧
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一个甜美的午觉醒了过来,心情非常舒畅。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薛烛。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薛烛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不大一会儿,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薛烛就赶来了。宾主一番客套寒喧之后,就带着随从来到室外宽阔的露台之上。越王勾践酷爱刀剑,这个露台高达数丈,气势舒张,光线充沛,专门用来看剑赏刀。落座之后,勾剑扫了一眼身边的薛烛,心想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阅剑无数,一般刀剑肯定难入他的法眼,于是,勾践一开口就叫手下取来了自己颇为得意的两把宝剑:毫曹和巨阙。哪知,薛烛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随便地说了一句:“这两把剑都有缺点,毫曹光华散淡,巨阙质地趋粗,不能算宝剑。”说完他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勾践颇感意外,觉得很没面子,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俯在一个贴身侍从耳边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儿,侍从率领几百个铁甲武士护送一把宝剑来到台下。薛烛感到好笑,问道:“大王这么兴师动众,拿来的是什么剑啊?”勾践对薛烛的态度有一丝不快,他没好气地吐出了两个字:“纯均”。只听见“咣啷”一声,薛烛从座位上仰面摔倒,束发的金钗掉在地上,一头长发披散下来,面色突然凝住、呆滞。好大一会儿,才突然惊醒,只见他脚尖点地几个纵跃掠下台阶,来到剑前,深深一躬,然后又表情肃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从侍者手中接过宝剑,小心翼翼地敲了几敲掂了几掂之后方才将剑从鞘中缓缓拔出。只见一团光华绽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剑柄上的雕饰如星宿运行闪出深邃的光芒,剑身、阳光浑然一体象清水漫过池塘从容而舒缓,而剑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断崖崇高而巍峨……过了好久,薛烛才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就是纯钧吗?!”勾践点了点头:“是,”他得意地接着说道:“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来换这把宝剑,你看行吗?”薛烛连忙说道:“不能换。”勾践做作地皱了一下眉头问道:“为什么?你说说道理。”薛烛激动地大声对道:“因为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勾践满意地频频点头:“说得有理,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把它珍藏吧。” 故事见于《越绝书》。
纯均是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7.5
第八鱼肠
黑铁一般的大鹰向大殿疾飞的时候,专诸也正端着亲手烹制的梅花凤鲚炙走上殿来。
天空里阳光猎猎,大鹰疾飞如故。大殿间甲士陈列,专诸稳步向前。云朵被飞鹰的气势惊呆纷纷游走起来。王僚被专诸手里的菜香所吸引,提了提鼻子,向前欠了欠身,他只看到菜没有看到专诸。那道菜叫梅花凤鲚炙,梅花是严冬的寒梅,凤鲚是太湖里只在酷暑出现的凤尾鲚鱼,炙,是用严冬寒梅的枝杆来烤炙盛夏太湖里的凤尾鲚鱼。
飞鹰已经看到大殿的轮廓,天色突然暗了下来。专诸已经来到王僚的面前,把菜放在案上,殿内灯火依旧。
乌云在天空翻滚,大鹰已经收翅。
王僚吞着口水,看着面前的美味。专诸稳稳地正在用手掰鱼。伴随着一声响雷,飞鹰向大殿凌空击下。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凛冽的杀气从鱼腹中激射而出,他被惊呆了。鱼肠剑已经出鞘(鱼腹),它稳稳地依偎在专诸的手中,疾速向前,两把训练有素的铁戈从面前交叉拦住,鱼肠剑从缝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进。面前有三层狻猊铠甲。第一层穿透,第二层穿透,穿透第三层时,鱼肠剑发现自己已变成了断剑。剑断,然而杀气未断。鱼肠剑依旧向前。飞鹰将大殿击碎的时候,鱼肠剑也挺进了王僚的心脏。飞鹰在受伤下坠的时候满足地打了一声呼哨。断成一半的鱼肠剑在王僚渐渐减弱的心跳中哼起了无声的歌曲。被刀锋剑雨扑倒的专诸,用最后一丝力气,向着脸下的土地,绽出了一个寂寞的微笑。……夫专诸之刺王僚,飞鹰击殿……见于司马迁《史记。刺客列转》
鱼肠剑是一把勇绝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8
第七第六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是两把剑,但是没有人能分开它们。干将、莫邪是两个人,同样,也没有人能将他(她)们分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干将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将很勤劳,莫邪很温柔。干将为吴王铸剑的时候,莫邪为干将扇扇子,擦汗水。三个月过去了,干将叹了一口气。莫邪也流出了眼泪。莫邪知道干将为什么叹气,因为炉中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铁之精无法熔化,铁英不化,剑就无法铸成。干将也知道莫邪为什么流泪,因为剑铸不成,自己就得被吴王杀死。干将依旧叹气,而在一天晚上,莫邪却突然笑了。看到莫邪笑了,干将突然害怕起来,干将知道莫邪为什么笑,干将对莫邪说:莫邪,你千万不要去做。莫邪没说什么,她只是笑。干将醒来的时候,发现莫邪没在身边。干将如万箭穿心,他知道莫邪在哪儿。莫邪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裙裾飘飞,宛如仙女。莫邪看到干将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远处急急奔来。她笑了,她听到干将嘶哑的喊叫:莫邪……,莫邪依然在笑,但是泪水也同时流了下来。干将也流下了眼泪,在泪光模糊中他看到莫邪飘然坠下,他听到莫邪最后对他说道:干将,我没有死,我们还会在一起……
铁水熔化,剑顺利铸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将莫邪,干将只将“干将”献给吴王。干将私藏“莫邪”的消息很快被吴王知晓,武士将干将团团围住,干将束手就擒,他打开剑匣绝望地向里面问道:莫邪,我们怎样才能在一起?剑忽从匣中跃出,化为一条清丽的白龙,飞腾而去,同时,干将也突然消失无踪。在干将消失的时候,吴王身边的“干将”剑也不知去向。而在千里之外的荒凉的贫城县,在一个叫延平津的大湖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年轻的白龙。这条白龙美丽而善良,为百姓呼风唤雨,荒凉的贫城县渐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县城的名字也由贫城改为丰城。可是,当地人却时常发现,这条白龙几乎天天都在延平津的湖面张望,象在等待什么,有人还看到它的眼中常含着泪水。
六百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丰城县令雷焕在修筑城墙的时候,从地下掘出一个石匣,里面有一把剑,上面赫然刻着“干将”二字,雷焕欣喜异常,将这把传诵已久的名剑带在身边。有一天,雷焕从延平津湖边路过,腰中佩剑突然从鞘中跳出跃进水里,正在雷焕惊愕之际,水面翻涌,跃出黑白双龙,双龙向雷焕频频点头意在致谢,然后,两条龙脖颈亲热地纠缠厮磨,双双潜入水底不见了。在丰城县世代生活的百姓们,发现天天在延平津湖面含泪张望据说已存在了六百多年的白龙突然不见了。而在第二天,县城里却搬来了一对平凡的小夫妻。丈夫是一个出色的铁匠,技艺非常精湛,但他只用心锻打挣不了几个钱的普通农具却拒绝打造有千金之利的兵器,在他干活的时候,他的小妻子总在旁边为他扇扇子,擦汗水。
干将、莫邪是一把挚情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8.5
第五七星龙渊
这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此剑铸造的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无法知道其真实姓名的普通渔翁:鱼丈人。话说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这一天荒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故事见于《吴越春秋》。
七星龙渊是一把诚信高洁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8.8
第四泰阿
楚国的都城已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了三年。晋国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剑。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王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但是事与愿违,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出剑之时,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可见欧冶、干将所言不虚。晋王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楚王索剑,楚王拒绝,于是晋王出兵伐楚,预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大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了: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
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风胡子对道: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啊!见于《越绝书》。
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9.3
第三赤霄
秦朝时,有这样一个没有出息、浑身都是毛病的青年。他懒,从来不干家里的农活。他好酒,常常醉成一滩烂泥。他好色,见着漂亮姑娘就迈不开腿。他没有礼貌,对官对民都大大咧咧。最可气的是他好撒谎,好吹牛。他经常让人看他左腿上的七十二个黑痣,他不说这是皮肤病而说是天相图。他经常遥望咸阳,摇头叹气: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他撒谎越来越离谱。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根生锈的铁棍,告诉乡里人说这是一把从南山仙人那里得来的宝剑,名字叫:赤霄。他把它奉为至宝,整日“剑”不离身。他还说自己不是人而是天上的一条赤龙。他的牛越吹越大。他说他早就认识始皇帝,始皇帝是白龙,他还说始皇帝不如他,因为他是法力更高的赤龙,他将来要取而代之也做皇帝。他还说他知道始皇帝的元气已化为一条白蛇最近一段时间正在丰西泽附近游弋。他说他要斩去这条白蛇,他边说还边用捡来的铁棍比划了一下。人们都把他的话当笑话、大话,没有人相信。可是,在一个晚上,一切都变了。这天晚上,乡里几十个结伴去县里学徒做工的青年走到了丰西泽,这个青年也在其中,但他不是去做工而是凑热闹,他一边走一边掏出酒壶喝酒。这帮人走到丰西泽时停住了脚步,说来也怪,最近,去县城学徒做工的人经常有人莫名其妙地消失在丰西泽附近,所以,为保险起见,大家派了一个身手敏捷的青年先走几步前去打探,过了一会儿,探子吓得面无人色逃了回来,他说他走一段路闻到前面隐隐有腥气,于是爬上一棵大树了望,看见一条硕大的凶恶的白蛇正挡在道路中间,象在等待什么。人群大惊失色,再也不敢向前。这时,这个青年分开众人向前走去,他说那条白蛇在等他,他要斩了它。他一边说一边拔出铁棍,脚步踉踉跄跄,看来他喝了一路,到现在已经喝醉了。人们屏住呼吸看着他歪歪扭扭远去的背影,心里都在说:这个傻小子……一夜过去,这个青年也没有回来,人们知道他一定成了蛇的美餐。云开雾散,大家继续前行。走了一段路,突然,他们看见一条硕大的白蛇,被斩为两截扔在路边。再向前走了几里地,发现这个青年正躺在路边呼呼大睡,他的身体上方有一团云气笼罩,云中有条赤龙正在懒懒洋洋地飞来飞去。而手中的那根铁棍不见了,代之的是一把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剑身上清晰镌刻着两个篆字:赤霄。这一刻,人们都相信了这个青年原来说的话都是真的。这个青年就是刘邦。这把剑就是斩蛇起义的赤霄剑。
赤霄剑是一把帝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9.7
第二湛泸
湛泸是一把剑,更是一只眼睛。湛泸:湛湛然而黑色也。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
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
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
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欧冶子铸成此剑时,不禁抚剑泪落,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所谓仁者无敌。
湛泸剑是一把仁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10
第一轩辕夏禹剑
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轩辕夏禹剑!对这样一把剑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黄帝、夏禹!对这样两个人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勇气、智慧、仁爱……一切归于两个字:圣道。
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无穷大。
作者:
谷风及雨 时间: 2004-1-25 12:52
巨阙剑呢??
作者:
歡喜遊龍 时间: 2004-1-25 13:20
如果要把巨阙放进去,那也只能是第11了,与这里的10把相比,巨阙似乎稍逊一筹!
作者:
北宫望 时间: 2004-1-25 20:33
谁知道现在这些剑的下落?
作者:
歡喜遊龍 时间: 2004-1-25 22:35
这我到不是很清楚,不知道,有谁知道的,可以指教一下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4-1-25 22:38
这些都是传说吧,谁要是知道这些剑的下落可就真是天下奇闻。
作者:
歡喜遊龍 时间: 2004-1-25 22:40
不过其中几把也确实存在过。
专诸所用的不就是鱼肠剑吗?
作者:
北宫望 时间: 2004-1-25 22:42
可惜没有这方面的专家,有几把剑史书上有记载,不会只是传说.
我上次看电视介绍,有的名剑在清朝时还在,不过我只有一点印象了.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4-1-25 22:46
原帖由歡喜遊龍于2004-01-25, 22:40:35发表
不过其中几把也确实存在过。
专诸所用的不就是鱼肠剑吗?
也就是“鱼肠”在正史上有记载,刘邦斩蛇之类证明皇权天赋的神话不足取信。
作者:
歡喜遊龍 时间: 2004-1-25 22:50
干将,莫邪不也有记载过吗?
我记得好象是看到过,可能要找一下资料
作者:
北宫望 时间: 2004-1-25 22:54
莫邪在世说新语里出现过,被张华所得,后来飞了.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4-1-25 22:57
世说新语基本上属于七虚三实吧。
作者:
北宫望 时间: 2004-1-25 23:05
搞不好都在大炼钢铁时被熔掉了.
作者:
谷风及雨 时间: 2004-1-25 23:06
。。。。。。不会这么惨把
作者:
歡喜遊龍 时间: 2004-1-25 23:06
世说新语里提到的,也不可能是空穴来风,肯定是有他的出去的,
也就是说这把剑肯定存在过。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4-1-25 23:12
世说新语除了人名真实之外,其它极少真实内容。看着有趣,笑笑就行了,要当正史来看就会闹笑话。
作者:
北宫望 时间: 2004-1-25 23:14
原帖由南部晴政于2004-01-25, 23:06:46发表
。。。。。。不会这么惨把
呵呵,不大可能拉,这些剑都是青铜剑,对炼钢没什么用的.
作者:
歡喜遊龍 时间: 2004-1-25 23:14
《列子。汤问》
《越绝书》
《吴越春秋》
这些书所记载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4-1-25 23:20
原帖由歡喜遊龍于2004-01-25, 23:14:51发表
《列子。汤问》
《越绝书》
《吴越春秋》
这些书所记载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列子。汤问》绝对有问题。另外两个也没有正史地位。
越王勾践剑早就出土了,也没有所谓的“纯钧”。其它的几把剑除了“鱼肠”有记载,不也就是传说嘛。
作者:
北宫望 时间: 2004-1-25 23:21
我想这些剑一般都在皇宫里为皇帝所有,会不会秦始皇带到地宫里去了.
就是因为勾践剑的出土才增加了这几把剑存在的可信度.
作者:
北宫望 时间: 2004-1-25 23:27
我从网上找的:
据秦陵考古队段清波队长介绍,一般来讲,地宫是皇帝灵魂居住的地方,所以会按照生前宫廷中的日供和应用来选择陪葬品,也就是吃喝玩乐用的东西,不外乎乐器、衣物、器皿、兵器等物。秦人尚乐,中国近年来出土的编钟等乐器举世震惊,可以推测地宫中也有此类乐器。秦始皇当年佩带的宝剑名为太阿,削铁如泥,吹毛立断,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很有可能就在墓中。另外,像和氏璧、干将莫邪宝剑等中国千年传说中的宝物都很有可能埋藏在墓中
作者:
谷风及雨 时间: 2004-1-25 23:40
死赢政临死也带这么多东西陪葬
作者:
北宫望 时间: 2004-1-25 23:41
从另一方面说,也保存下来了大量珍贵文物.
作者:
歡喜遊龍 时间: 2004-1-26 22:37
等到始皇墓齣土那天就是水羅實齣的時候暸,
現在隻能等待暸。
作者:
marktan 时间: 2004-1-28 22:05
不知道这些名剑和用现代冶炼技术炼出来的剑对砍是个什么结果……
作者:
西门名剑 时间: 2004-2-4 16:56
越王勾践剑倒是很猛,烂了2000多年了还能轻易划破50层纸。
作者:
卫鞅 时间: 2004-3-1 13:45
原帖由yr12345于2004-01-25, 23:05:09发表
搞不好都在大炼钢铁时被熔掉了.
很有可能!!!!!
作者:
第五剑 时间: 2004-3-3 16:36
有时重要不是剑的本身,而是剑的传奇
作者:
无单 时间: 2004-3-3 20:06
这些上古名剑基本在秦代以后就失传。
感觉上应该不比体育用品商店里的龙凤宝剑来得锋利才是。
曹操的那两把呢?
作者:
bach_xu 时间: 2004-3-3 23:52
都是青铜的,怕比不过后世的吧?
作者:
羽化 时间: 2004-7-4 16:24
你在那看的?刘邦的剑在史书上叫斩蛇剑或斩白蛇剑,没听说过“赤霄”。
作者:
斜出正入 时间: 2004-7-4 16:28
据说有一把剑,出剑的时候对方看起来象收剑。。。。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4-7-4 17:50
依天剑。曹操用过,郭靖也用过。
作者:
XIA 时间: 2004-7-4 21:35
第一轩辕夏禹剑
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轩辕夏禹剑!对这样一把剑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黄帝、夏禹!对这样两个人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勇气、智慧、仁爱……一切归于两个字:圣道。
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无穷大。
真是好笑
我看你是玩轩辕剑玩多了
那个时候青铜器时代都不是吧
就是到了青铜器时代
我想他也没后面用铁和钢做的好吧
作者:
songye999 时间: 2004-7-6 11:45
除了鱼肠..........
作者:
lbmark2002 时间: 2004-7-6 13:26
原帖由羽化于2004-07-04, 16:24:39发表
你在那看的?刘邦的剑在史书上叫斩蛇剑或斩白蛇剑,没听说过“赤霄”。
赤霄 汉高帝所得 铁 铭曰赤霄大篆书 三尺 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作者:
残风 时间: 2004-7-6 17:23
谁有着几把剑拿出来大家看看
作者:
沉默的熊 时间: 2004-8-8 01:21
其实最玄乎的应该是承影。。形容剑的样子我只有一个想法,激光剑。现在的工艺还不一定能做出这样薄的几乎透明而且又这么锋利的剑。。其他的剑还是以传说为多。但是看了看。还是秦始皇的配剑和渔肠。干将莫邪比较真实。。青虹倚天也可以相信成分居多。。。。。
作者:
吕奉先 时间: 2004-8-8 01:41
不用说了,“轩辕剑”最强,不信去看看DOMO的轩辕剑,里面有说明,轩辕剑:上古十神器之一,拥有最强力量。
纯属恶搞,不要在意。
作者:
COLDCICI 时间: 2004-8-8 11:29
就是比小日本的强
作者:
深蓝蝴蝶 时间: 2004-8-8 11:56
这些宝贝说不定现在还在偏远山区用来砍柴什么的呢
作者:
liuchang6952 时间: 2004-8-8 13:04
轩辕剑domo什么的没参考价值
作者:
liuchang6952 时间: 2004-8-8 13:07
游戏中的轩辕剑是很强
作者:
maximus 时间: 2004-8-8 18:52
原帖由第五剑于2004-03-03, 16:36:02发表
有时重要不是剑的本身,而是剑的传奇
同意。重要的是剑中蕴涵的精神、道义、正气,否则再锋利也不过是普通器物。
大家想,滥杀无辜的倭刀有可能成为千古名器吗?
作者:
昨天 时间: 2004-8-18 17:25
你是从中华三国在线抄袭的吧
作者:
keds167 时间: 2004-8-20 16:40
我更觉得“干将莫邪”应该排名第一的。这两把雌雄之间代表两个相爱人的心,而又有什么武器能将他们分开呢?所以,天下第一名剑非干将莫邪莫属!
作者:
xingjj 时间: 2004-10-10 19:09
纯钧、湛泸、胜邪、巨阙、鱼肠
干将、莫邪
龙渊(泉)、太阿、工布
我心中的十大(轩辕剑就算了)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0-10 20:54
原帖由北宫望于2004-01-25, 23:05:09发表
搞不好都在大炼钢铁时被熔掉了.
晕。不会吧。。。。。。。。如果真那样,老毛之罪,就上通于天了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0-10 20:55
特别想看看太阿剑的威力。。。。。。。。。。
作者:
一介书生 时间: 2004-10-11 12:11
原帖由XIA于2004-07-04, 21:35:12发表
第一轩辕夏禹剑
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轩辕夏禹剑!对这样一把剑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黄帝、夏禹!对这样两个人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勇气、智慧、仁爱……一切归于两个字:圣道。
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无穷大。
真是好笑
我看你是玩轩辕剑玩多了
那个时候青铜器时代都不是吧
就是到了青铜器时代
我想他也没后面用铁和钢做的好吧
这个说的没错,其实干将莫邪也不过是最早的钢剑而已(某些专家考证的)。
但如果这样说就错误的理解楼主的愿意了:
[黄帝、夏禹!对这样两个人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勇气、智慧、仁爱……一切归于两个字:圣道。
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无穷大。]
一看就知道,这里的名剑离不开它美丽的传说,更离不开使用它的人!
正如朱德的扁担放在博物管里,而我家的扁担却被当成柴烧一样!
作者:
陈长捷 时间: 2004-10-15 16:32
魏文长:巨阙剑在我这里,把你的鱼肠和我交换着玩几天吧!
作者:
苍须澈 时间: 2004-10-15 17:05
天下第一的剑应该是吴王夫差的剑吧.
依据:就它一个还健在,命硬,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4-10-19 15:10
吴王夫差的不是矛么?
越王勾践的才是剑。
作者:
独孤烈云 时间: 2004-10-19 15:26
轩辕剑我倒有一件仿制品,确实两面都奇怪的符号!
只是我看不懂罢了!
作者:
juliankowk 时间: 2005-1-30 04:52
我记得干将莫邪好象是乾隆的陪葬品
作者:
change 时间: 2005-1-30 12:10
如果这些剑还在世,应该在地下长眠吧。
作者:
龙鹰凌渡宇 时间: 2005-1-30 19:05
喜欢湛泸~~
作者:
江彦 时间: 2005-1-31 17:46
秦始皇的时候就没了,“收天下之兵,铸十二铜人。”哈哈
作者:
leenight 时间: 2005-1-31 20:39
剑其实都是假的,真正的剑是人心。如同毕达哥拉斯将数字代表人夫人美德一样,这里的剑实际上是儒家道德理念的代表。孟子就常以王道寓剑,此等手法为先秦常用之词。事实上如果心中无剑之道,即使手中有其上十把名剑亦不为剑。
上文中的赤霄剑倒是在《三国志10》中出现过,名为”斩蛇之剑”武力加十,可谓三国兵器之首。
作者:
龙宽九段 时间: 2005-1-31 20:50
第一轩辕夏禹剑!太强了!
作者:
南宫如水 时间: 2005-1-31 21:08
列子中的凝影(无影)剑,我觉得是没有的。有什么东西是无形的呢?只有人心。列子是借剑比心,突出此人报仇之心尤深尔。
作者:
李存孝 时间: 2005-2-1 10:01
欧冶子还有一把工布剑,不知道为什么排不上去
作者:
捕风捉影 时间: 2005-2-1 18:09
地之神伏熙的斩神刀
天之神武丁大帝的斩天刀
怎么没啊,
作者:
kingofworl 时间: 2005-2-1 18:53
请问大家这些宝剑的读音有哪些需要注意,比如莫邪(读ye),我怕以后说的时候出笑话
作者:
忽兰 时间: 2005-2-2 09:09
好象听说只有七星龙渊剑流传到现在(不知道是原剑还是仿制品)。
-------------------
义兄:韩世忠 义姐:没藏黑云 王嫱
作者:
读书人 时间: 2005-2-2 09:31
咋没倚天剑呢?
它可是曹操的随身配剑啊
作者:
李存孝 时间: 2005-2-2 12:40
我的问题怎么没人回答!
作者:
秋枫 时间: 2005-2-2 13:17
我觉得应该把越王勾践的那把青铜剑放进去,这可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流传至今的宝剑;其他的有的是传说,有的虽有记载,但影踪缥缈,也有可能像青铜剑一样做了陪葬品尚未出土,总之一句话,都有水份!!
作者:
板某 时间: 2005-2-2 13:32
我觉得不能把干将莫邪分成2把剑,双剑合壁才厉害.如果单论一把的话,没青冈剑厉害
作者:
花仙子 时间: 2005-2-2 13:44
干将、莫邪是一把挚情之剑。
干将、莫邪永远的感动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5-2-2 13:53

越王勾践剑 长55.7厘米 青铜的
作者:
魏其侯 时间: 2005-2-2 21:37
那些时候剑,留到现在估计也就…………
作者:
捕风捉影 时间: 2005-2-3 14:03
原帖由李存孝于2005-02-02, 12:40:27发表
我的问题怎么没人回答!
什么问题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5-2-4 04:11
原帖由捕风捉影于2005-02-03, 14:03:53发表
什么问题
他问的工布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5-2-4 04:12
原帖由魏其侯于2005-02-02, 21:37:13发表
那些时候剑,留到现在估计也就…………
你是灌水灌顺手了么?没看见你楼上不就是一把?还崭新崭新的呢。
作者:
秋枫 时间: 2005-2-4 11:39
原帖由
廖化将军于2005-02-02, 13:53:26发表
越王勾践剑 长55.7厘米 青铜的
我觉得这才是好剑,流传到现在,还是实实在在的,能让我们感觉到,其它的所谓名剑,到如今,只能按照传说或者神话来理解,实在台缥缈、太虚无了!!
作者:
三杯倒 时间: 2005-6-5 19:22
鱼肠好象是把匕首……
作者:
安敬思重生 时间: 2005-6-6 22:33
好贴,收藏ING……
作者:
情兽 时间: 2005-6-7 08:15
原帖由上尉于2005-06-05, 19:22:40发表
鱼肠好象是把匕首……
应该是短剑吧
是不是因为弯弯曲曲像鱼肠或是因为小的能藏在鱼肚子里才的名的阿
作者:
清虚上人 时间: 2005-6-7 12:33
精彩啊~~~~~~~~~
荡气回肠
作者:
秦少商 时间: 2005-6-23 23:27
龙渊还在,在我国某博物馆
很多年前中央电视台作过报道
削铁如泥,吹毫断发
绝不是盖的
作者:
瑤玥 时间: 2005-6-23 23:41
中国历代名剑
(0)轩辕剑 黄帝所铸 首山之铜 天文古字 广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画影
(1)腾空 颛顼所有 拾遗记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2)禹剑 夏禹所铸 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记山川 藏之会稽山
(3)启剑 夏王启铸 铜 三尺九寸 後藏之秦望山
(4)太康剑 夏王太康铸 铜 三尺二寸 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5)夹剑 夏王孔甲铸 牛首山之铁 铭曰夹 四尺一寸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一剑铭曰夹
(6)定光 殷太甲铸 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二尺 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一剑曰定光
(7)照胆 殷武丁铸 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三尺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一剑曰照胆
(8)含光 殷代 列子曰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练 承景脊练
(9)镇岳尚方 周昭王铸 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 五尺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
(10)昆吾剑 周穆王时西戎献 链钢 长欠有咫 用之切玉如泥
(11)骏 周简王铸 铭曰骏大篆书 三尺 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癸酉铸
(12)干将 吴人干将莫邪所造 铁 吴越春秋载吴王闯庐使干将作二剑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剑成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莫邪
(13)越五剑 越欧冶子造 铜锡 越绝书载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湛卢二曰纯ぬ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14)越八剑 越王使工人所铸 采金 拾遗记载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剑名曰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
(15)龙渊 楚命欧冶干将所造 铁英 越绝书载楚王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命风胡子往见之使作铁剑因成龙渊
(16)太阿工布铁剑三枚太阿工布诫 秦昭王铸 铭曰诫大篆书 三尺 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17)定秦 秦始王铸 采北祗铜 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 三尺六寸 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18)神剑 汉太公所得 命诀载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若得杂冶即成神剑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
(19)赤霄 汉高帝所得 铁 铭曰赤霄大篆书 三尺 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20)神龟 汉文帝铸 三尺六寸 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 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21)八服 汉武帝铸 铭曰八服小篆书 三尺六寸 以元光五年铸凡八剑五岳皆埋之
(22)茂陵剑 汉昭帝所得 上铭直千金寿万岁 昭帝时茂陵人献一宝剑故名
(23)毛 汉宣帝铸 二剑铭皆小篆书 三尺 以本始四年铸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
(24)衍 汉平帝所得 上有帝名大篆书 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25)乘胜万里伏 王莽铸 铭曰乘胜万里伏小篆书 三尺六寸 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五色石为之
(26)更国 更始刘圣公铸 铭曰更国小篆书
(27)秀霸 汉光武所得 铭曰秀霸小篆书 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之
(28)玉具剑 光武以赐冯异 七尺 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
(29)龙彩 汉明帝铸 永平元年铸上作龙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30)金剑 汉章帝铸 金质 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31)安汉 汉顺帝铸 铭曰安汉小篆书 三尺四寸 永建元年铸
(32)中兴 汉灵帝铸 文曰中兴小篆书 建宁三年铸同时铸四剑铭文皆同後一剑无故自失
(33)孟德 曹操所得 上有金字铭曰孟德 三尺六寸 献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34)思召 袁绍所得 上铭曰思召 古今注袁绍在黎阳梦神人授一宝剑及觉果在卧所铭曰思召解思召为绍字
(35)蜀八剑 蜀昭烈帝铸 采金牛山铁 三尺六寸 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梁王理鲁王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各一
(36)镇山剑 蜀後帝禅造 一丈二尺 廷熙二年造此巨剑以镇剑口山故名
(37)倚天 其利断铁如泥一自佩一赐夏侯恩青虹 魏武帝铸魏
(38)三剑 魏太子丕造 一曰飞星一曰流采一曰华铤
(39)文士剑 杨修献魏文帝 文士传杨修以宝剑与魏文帝帝佩之语人曰此杨修剑也
(40)吴六剑 吴大帝所有 古今注载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41)大吴 吴大帝孙权铸 采武昌铜铁 文曰大吴小篆书 各三尺九寸 黄武五年共作剑千口
(42)流光 吴王孙高铸 文曰流光小篆书 建兴二年铸
(43)皇帝吴王 吴主孙皓铸 文曰皇帝吴王小篆书 建衡元年铸)
(44)步光 晋怀帝铸 铭曰步光小篆书 五尺 永嘉元年铸
(45)五方单符 晋穆帝铸 铭曰五方单符
(46)隶书 以永和五年於房山造剑五口神剑 晋孝帝铸 铭曰神剑隶书 以太元元年埋此於华山顶
(47)定国 宋武帝铸 铭曰定国小篆书 永初元年铸此剑後入于梁
(48)永昌 宋废帝昱造 铭曰永昌篆书 元徽二年造於蒋山之巅
(49)梁神剑 陶弘景造 金银铜锡铁五色合为之 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小篆书 长短各依剑术法 梁武帝依普通中庚子命弘景造神剑十三
口(镇山 北魏道武帝造 隶书 登国元年帝於嵩阿铸此二剑 )
(50)沉水龙雀 夏赫连氐造 铭曰大夏龙雀 魏志赫连百链为剑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
(51)太常 北魏明元帝造 铭背曰太常
(52)四尺千金剑 唐晋公王铎所有 剑侠传唐晋公有千金剑以获李龟寿
(53)火精剑 唐德宗所有 杜阳杂绵载夜见数尺光明斫铁即碎
(54)酉蕃宝剑 宋 宋监载右相都督张浚请御前降西蕃宝剑给赐有功将士以为激劝
(55)古铜剑 宋苏轼所得 东坡集载郭祥正遗古铜剑东坡谢以诗云一双铜剑秋水色两首新诗争剑
(56)楚铜剑 宋郑文所得 方舆志载宋奉官郑文尝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冶铸精巧非人工所能成者
(57)安定剑 明初安定王所贡 咸宾集载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贯异剑赐以织金文绮命其酋长立为四部岁入贯为常。
請問有人看過這:
(35)蜀八剑 蜀昭烈帝铸 采金牛山铁 三尺六寸 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梁王理鲁王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各一
八把劍的圖片嗎?他們存在与否?
作者:
狼一 时间: 2005-6-24 08:24
我那里有图片
最早是搜狐文化论坛上的转来的
只是贴图太麻烦,
我又没有相册
作者:
瑤玥 时间: 2005-6-25 09:15
MIVY,你好。請問是在回答我嗎?
如果方便可以請你把圖發給我嗎?
信箱:amekokinki@yahoo.com
感激不盡。
作者:
月光微波 时间: 2005-6-26 20:38
哇,好详细阿,我要找很久了,谢谢
作者:
三皇☆尧 时间: 2005-6-27 12:59
太搞笑了,说不定真的是大炼钢的时候都给熔掉了,嘎嘎!
作者:
逆火_阳 时间: 2005-8-27 03:09
都还在我家书柜上摆着呢,大家不用担心~~~~~
作者:
撤消 时间: 2005-8-27 08:23
游戏里多的是,什么都有
作者:
狼一 时间: 2005-8-27 08:34
呵呵,看过七剑,很想做个铸剑的工匠
做个名垂千古的宝剑
作者:
檀道济 时间: 2005-8-28 13:52
真的有“鱼肠剑”吗,专诸刺杀吴王僚时,把剑藏在蒸鱼的肚子中(那么短,能叫剑吗,应该叫匕首),为得是方便行刺,不露破绽,一把普通的小剑,就因为放在鱼肚子中,就叫鱼肠宝剑,会不会太儿戏了一些。
作者:
maczj 时间: 2005-8-29 11:52
龙泉(渊)也有的吧
作者:
伊达政忠 时间: 2005-8-29 12:46
火星~~~~~~~~~~~
作者:
JC82 时间: 2005-8-30 19:46
这个
至少楚国都没被晋围过。。。
作者:
冰上荷 时间: 2005-9-1 21:14
有谁知道~~~~~~~十大名刀呢?~~~~~~~~~
作者:
球墨铸铁 时间: 2005-12-4 00:25
我更觉得“干将莫邪”应该排名第一的。这两把雌雄之间代表两个相爱人的心,而又有什么武器能将他们分开呢?所以,天下第一名剑非干将莫邪莫属
作者:
曹操 时间: 2005-12-4 00:30
原帖由南部晴政于2004-01-25, 23:06:46发表
。。。。。。不会这么惨把
成吉思汗的宝剑毁于"破四旧"的浪潮中......
作者:
pu239 时间: 2005-12-5 13:17
也来凑个热闹,关于历史我确实是个门外汉,但是针对这个帖子我也想说几句,秦朝的时候青铜的冶炼技术已经非常高了,锡和铜的比例已经到了差分毫就不对的地步,我学雕塑的时候,老是听师傅们说都是按照科学的比例,就是不知道怎么弄得,怎么也达不到那个时代的韧度标准,秦朝的青铜剑的韧度这么高,那么长的的剑被石头压了好几千年挪开石头马上复原。现在没有任何科学设备能够测出来当时的工艺水平,还有青铜器里面的失蜡法,现在得跟过去的没有任何办法相比。后来的铁器时代这个工艺就失传了,所以又很多国宝级文物无法复制。
这是技术上的事情,还有一点个人对中国历史的看法中国历史,有正史野史传奇和市井,这些都是中华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我最喜欢看搜神记,世说新语。当然还有水浒,三国和古代色情小说,个人觉得这些都是养气的良方,大学的时候每次打架回来,三国是必看不可(我的一哥们打架比我猛多了,每次必看莎士比亚)我特别不喜欢拿这些去应对真实。
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这些传奇,除了现在的中国,其他的都很重视这些传奇,你看看人家日本,大英博物馆里面那些破烂被他们吹得乎天黑地为了什么,人活一口气,民族何尝不是!历史在我个人来说就是养气的良方。
作者:
清冷月 时间: 2005-12-7 16:49
原帖由沉默的熊于2004-08-08, 1:21:29发表
其实最玄乎的应该是承影。。形容剑的样子我只有一个想法,激光剑。现在的工艺还不一定能做出这样薄的几乎透明而且又这么锋利的剑。。其他的剑还是以传说为多。但是看了看。还是秦始皇的配剑和渔肠。干将莫邪比较真实。。青虹倚天也可以相信成分居多。。。。。
承影可能是外星人的武器(绝地武士 ),留在地球上了
作者:
七七白菜 时间: 2005-12-7 19:57
那只是传说吧?
有没有考证了么?
作者:
白衣赵子龙 时间: 2005-12-7 22:17
不错,要是有图片那就更好了的说
作者:
叶无花 时间: 2005-12-8 06:49
太阿 龙泉 巨阕..........没有
作者:
TINYJFF 时间: 2005-12-9 15:04
原帖由檀道济于2005-08-28, 13:52:51发表
真的有“鱼肠剑”吗,专诸刺杀吴王僚时,把剑藏在蒸鱼的肚子中(那么短,能叫剑吗,应该叫匕首),为得是方便行刺,不露破绽,一把普通的小剑,就因为放在鱼肚子中,就叫鱼肠宝剑,会不会太儿戏了一些。
改天自己在家里做一把鱼肠剑玩玩
作者:
圣手书生萧让 时间: 2005-12-9 22:46
喜欢赤霄
作者:
金钱教坏了硪 时间: 2005-12-19 20:01
轩辕剑是外星人的武器~~~现在小说都这样写~~```
作者:
cherry 时间: 2005-12-19 20:07
原帖由叶无花于2005-12-08, 6:49:58发表
太阿 龙泉 巨阕..........没有
太阿应该即泰阿吧……龙泉似乎即龙渊……
最后一把轩辕剑有点子虚乌有了……
作者:
撤消 时间: 2005-12-21 23:50
游戏玩多了吧?
作者:
银法星 时间: 2006-1-7 01:43
听说,其实是有所谓的轩辕剑,也就是剑的始祖,短兵之祖,传说剑就是由轩辕黄帝所发明,好像是成为王者的象征,所以他手中是有一把剑,不过也不知是用什么料来做,可能是木石一类。
作者:
疯猫 时间: 2006-1-8 00:48
青铜剑对木剑来说就是神剑,铁剑对青铜剑来说就是神剑........
作者:
白衣赵子龙 时间: 2006-1-11 05:41
秋商剑
游蛇剑
羊角匕
轩辕剑
玄冰剑
凝刹剑
作者:
qigefei 时间: 2006-1-11 10:09
原帖由檀道济于2005-08-28, 13:52:51发表
真的有“鱼肠剑”吗,专诸刺杀吴王僚时,把剑藏在蒸鱼的肚子中(那么短,能叫剑吗,应该叫匕首),为得是方便行刺,不露破绽,一把普通的小剑,就因为放在鱼肚子中,就叫鱼肠宝剑,会不会太儿戏了一些。
鱼有大有小。如果专诸藏剑的鱼是一条大鱼,那么确实可称为剑。
我记得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过,说是现在打上来的黄花鱼,和建国初的比起来差远了。想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捕鱼量小,鱼应该大得多。
作者:
天水英才姜维 时间: 2006-1-12 11:34
都是些传说,刀剑只要开了锋就会卷刃,所谓名剑顶多比其他剑有名一些,可能还锋利一些,但没什么太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
风舞の岚 时间: 2006-1-12 11:36
原帖由qigefei于2006-01-11, 10:09:36发表
鱼有大有小。如果专诸藏剑的鱼是一条大鱼,那么确实可称为剑。
我记得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过,说是现在打上来的黄花鱼,和建国初的比起来差远了。想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捕鱼量小,鱼应该大得多。
如果藏在鲨鱼肚子里那不就是巨剑了
作者:
慕容十二郎 时间: 2006-1-12 13:59
原帖由檀道济于2005-08-28, 13:52:51发表
真的有“鱼肠剑”吗,专诸刺杀吴王僚时,把剑藏在蒸鱼的肚子中(那么短,能叫剑吗,应该叫匕首),为得是方便行刺,不露破绽,一把普通的小剑,就因为放在鱼肚子中,就叫鱼肠宝剑,会不会太儿戏了一些。
能刺破吴王僚身上的数层铠甲,这个工艺水平说是名剑并不为过吧
荆轲刺秦,太子丹“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号称天下之利,这种匕首也可称得上名剑
作者:
eccvni 时间: 2006-1-18 22:24
原帖由歡喜遊龍于2004-01-25, 23:06:52发表
世说新语里提到的,也不可能是空穴来风,肯定是有他的出去的,
也就是说这把剑肯定存在过。
很不好意思,空穴来风是指事情的发生有原因,而不是字面上看起来是说什么事毫无根据。
作者:
eccvni 时间: 2006-1-18 22:30
龙泉、太阿剑。《晋书.张华传》;“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外紫气。及吴平之后,紫气愈明。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伟象,乃要焕宿,因登楼仰观。华曰:‘是何祥也?’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大耳。’华曰:‘在何郡’?焕曰:‘在豫章丰城。’华即补焕为丰城令。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
作者:
秦楚荒夕 时间: 2006-1-20 15:56
庄子中好象有三把杀不了人的名剑--_--^,另外庄周还有三剑用来教导好剑术的王……
作者:
sexme 时间: 2006-1-20 15:57
莫YE不错,只是见不到真品。呵呵
作者:
司徒苍月 时间: 2006-1-20 16:44
咱们这里轩辕,就杜撰一把轩辕剑吧
ps雪芸郡主轩辕传高“薪”募“兵”中,有意者从速pm郡主
作者:
mid654 时间: 2006-1-20 16:50
史书上的记载 我们是无法考证的 究竟存在不存在 只能说是个谜
等待人去发觉吧
作者:
私掠者 时间: 2006-1-31 22:17
宝剑无用!喜欢火器和弓箭!
作者:
虚空夜月 时间: 2006-2-1 11:44
原帖由吕奉先于2004-08-08, 1:41:08发表
不用说了,“轩辕剑”最强,不信去看看DOMO的轩辕剑,里面有说明,轩辕剑:上古十神器之一,拥有最强力量。
纯属恶搞,不要在意。
有轩辕黄帝的轩辕剑,怎么能少了蚩尤的九仪天尊剑呢。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06-2-1 14:17
剑不在贵,能用就行……何况,再好的武器,也挡补助他本身的目的。
作者:
左勾拳 时间: 2006-5-25 12:07 标题: 好像越王剑被折断了吧
01年还是02年在报纸上看到了, 越王剑在船运去某地展览的时候剑脊给折断了, 好像是由于没有保护好...
真是过份啊...
作者:
zmgo 时间: 2006-5-25 12:36
黄帝的剑是传说吧。真的存在吗?
作者:
欧阳寒卿 时间: 2006-5-25 15:08
湛卢和承影好像在陶宏景的《古今刀剑录》里面有记载呢,不知道是不是。
作者:
欧阳寒卿 时间: 2006-5-25 15:12
原帖由 左勾拳 于 2006-5-25 12:07 发表
01年还是02年在报纸上看到了, 越王剑在船运去某地展览的时候剑脊给折断了, 好像是由于没有保护好...
真是过份啊...
哈?不会吧?这也行?
作者:
wave 时间: 2006-5-25 20:20
原帖由 左勾拳 于 2006-5-25 12:07 发表
01年还是02年在报纸上看到了, 越王剑在船运去某地展览的时候剑脊给折断了, 好像是由于没有保护好...
真是过份啊...
好象在哪听说过那越王剑为赝品一说……
作者:
雨中孤寂 时间: 2006-5-26 16:10
少了好多名剑
作者:
无影天 时间: 2006-5-26 19:11
名剑?不如说名人更恰当些,剑是死的,不过是因人而出名.
作者:
brokencup 时间: 2006-5-26 19:51
刘邦够酷。
真是天人啊。
作者:
范疆 时间: 2006-6-1 09:10
现在随便拿把菜刀,就能把这些名剑都废掉。
所谓的名剑,不过是当时冶炼技术层次低,造成的差异。
作者:
gygy4321gy 时间: 2006-6-2 17:00
原帖由 北宫望 于 2004-1-25 23:27 发表
我从网上找的:
据秦陵考古队段清波队长介绍,一般来讲,地宫是皇帝灵魂居住的地方,所以会按照生前宫廷中的日供和应用来选择陪葬品,也就是吃喝玩乐用的东西,不外乎乐器、衣物、器皿、兵器等物。秦人尚乐,中国近 ...
什么年代才好进秦陵,捞一把,就发了,啊哈哈哈!!!!!!!!!!!!!!!!!!!

作者:
jianzhou1984 时间: 2006-7-21 16:36
听说莫邪剑在一处名叫"三王墓"的地方,关于莫邪与三王墓是有一个传说的,三王墓具体地点在哪不清楚,而莫邪下落的传说嘛,是与干将莫邪的儿子和一个春秋时代的王有关,谁忘了,哈哈,大家自己到网搜索,哈哈。不过这个传说的最后……三王墓的来历有点……
作者:
冰冰郡主 时间: 2006-7-21 23:07
那倚天剑应该也能排上号吧。
作者:
awei4life 时间: 2006-7-22 01:43
原帖由 冰冰郡主 于 2006-7-21 23:07 发表
那倚天剑应该也能排上号吧。
倚天和上面所列具的名剑还是有差距的吧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6-7-22 02:21
越王剑根据专家推测即纯钧剑.
该剑在新加坡展出时卡在有机玻璃展台上,刃被崩下了一个2毫米缺口,并非折断.
从锋利程度讲,它可是超过菜刀的.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6-7-22 02:26
鉴于越王剑只有50多厘米,鱼肠用今天的眼光看只是把匕首还是可能的.
在当时的条件下,剑是最好的短武器.
作者:
酒魔剑仙 时间: 2006-7-22 08:45
承影在这儿,含光和宵练呢?
作者:
wang_逍遥 时间: 2006-7-22 12:44
在下学浅,只听说过4把
作者:
晓月纹霜 时间: 2006-7-27 10:01 标题: 全是传说而已
现今出土先秦古剑很少,以越王勾践为最,至于鱼肠,应该只是一把铸工较好的青铜短剑而已,只是它刺死了王缭才有了神话色彩,可想而知如果荆轲之短剑刺死了始皇帝,他的知名度定在鱼肠之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没名气。至于含光,承影,宵练等剑更是没影的事,我以前在那里看到由含光至宵练是指的由剑术到剑道进化,根本不是实际的宝剑。那些传说中的神兵利器只存在于文人笔端而已,
即使始皇陵被完全发掘,有了更好的宝剑,也只不过多划破几张报纸而已
作者:
心之约 时间: 2006-7-27 18:04
第一把要是纯粹以战力计算,排不上第一的
作者:
飞将奉先 时间: 2006-8-1 14:17
终于知道这些剑的来历和身后的故事了~~
作者:
料峭春风 时间: 2006-8-14 13:18
剑,挥砍不如大刀,刺击不如长矛,战争中绝少使用。古人论剑,强调的是剑代表的精神,“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故为最高境界。
作者:
wayzeng1988 时间: 2007-10-24 12:56
怎么不见倚天
作者:
laoduanbbk 时间: 2007-10-24 14:01
这些剑的描述有都存在很大的夸张吧。感觉以当时的铸造水平,很难造出什么真正的好剑
作者:
紫川家统领 时间: 2008-7-15 21:56
觉得有点扯了吧?像讲神话。不过十剑里面大多应是青铜剑吧?有待推敲哦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