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大家对易中天品三国怎么看 [打印本页]
作者:
曲有误 时间: 2006-3-27 09:41 标题: 大家对易中天品三国怎么看
最近总在看他的节目 感觉还是能学到不少的。。。
作者:
万人刀 时间: 2006-3-27 12:01
扭曲历史,断章取意.
作者:
fchu 时间: 2006-3-27 12:45
现在挺曹是主流 说曹操好哪怕是假的 也能得到大批曹迷的支持
作者:
天水英才姜维 时间: 2006-3-27 12:46
从另一种角度看历史,很有趣味,新的解读视野,但有些观点也是不完全同意的。
作者:
azoic 时间: 2006-3-27 12:54
挺好的 说的很中肯
作者:
Yuneunhea 时间: 2006-3-27 13:08
人家毕竟是搞文学的~~~历史知识不足完全可以用新颖的叙述手法掩盖过去
不过总觉得没他汉代风云人物说得好~~~
三国~~毕竟研究的人太多了~~谁都不敢说自己的观点一定对~~
作者:
寂寞的烟 时间: 2006-3-27 13:21
大部分不同意 把袁家兄弟描写的像垃圾
作者:
天水英才姜维 时间: 2006-3-27 13:38
袁家兄弟本身就不怎么样吧。
作者:
幽浪 时间: 2006-3-27 14:32
感觉教风不错,象听评书似的。有此良师,学生之福……
作者:
apes 时间: 2006-3-27 19:21
感觉讲的有些肤浅,而且只能算一家之言。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3-27 19:45
汲取他人之长,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吧。
作者:
无知无畏 时间: 2006-3-27 20:19
是一种观点,但是不敢苟同。观点上有很多漏洞
作者:
yedeyao 时间: 2006-3-27 21:01
没看过 好久没看电视了
哪个台有他的节目?
作者:
杨过 时间: 2006-3-27 21:12
断断续续看了些,还很难说,总体而言他是挺曹的.
作者:
刀剑笑 时间: 2006-3-27 23:26
我个人觉得还可以
作者:
曲有误 时间: 2006-3-28 09:17
不管怎样 读中文的要有这么个老师上课会有趣的多了 呵呵
一家之言总比全无自己观点的来的好
作者:
平生最爱周公瑾 时间: 2006-3-28 09:29
其实他讲的历史很少,他的强项在语言、文化。不过百家讲坛吗,也没必要就一定要讲很正的历史,也可以讲演义,文学,符合百家这意吗。
作者:
恨地无环 时间: 2006-3-28 09:46
老易痞三国,理析三国人物的历史、演义、民间形象是其所重。
他讲史,多选与演义有别处及演义不用的事件,自然也是为了理析三种形象(民间形象提的比较少)。
衲子听到现在,没发现有什么硬伤。
前面有位说贬二袁过火了,主要问题是二袁是在老易痞曹操中,对手太强,若是痞韩馥,那本初也可以牛牛了。
作者:
寄奴 时间: 2006-3-28 10:04
老易本来想侃水浒的,但是央视还是觉得三国人气旺。
其实我觉得确实水浒这样的文学题材适合老易发挥。
作者:
羽火 时间: 2006-3-28 10:40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毕竟我是厦大毕业的学生嘛,自己学校的导师还是要给点面子喽.
[ 本帖最后由 羽火 于 2006-3-28 10:41 编辑 ]
作者:
lubur 时间: 2006-3-28 10:55
只要是挺曹的,偶就无条件支持。。。。。。。。。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6-3-28 12:51
请教姜唯:你的签名图是原创的吗?有点陈某风格。。。
作者:
天水英才姜维 时间: 2006-3-28 12:57
原帖由 任尔风 于 2006-3-28 12:51 发表
请教姜唯:你的签名图是原创的吗?有点陈某风格。。。
好眼力。陈某的。。。。。。《不是人》,讲诸葛亮北伐和魏延勾心斗角的故事,某大一贯的风格。
作者:
Vanlentz 时间: 2006-3-28 13:22
曹某人是我最喜欢的三国人物
作者:
wzz1968 时间: 2006-3-28 14:53
个人主观臆断比较多.
作者:
长沙杨克虎 时间: 2006-3-30 14:58
很喜欢这个节目!易老师讲的还是很不错的,大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
作者:
斩杀大将 时间: 2006-3-30 17:03
原帖由 羽火 于 2006-3-28 10:40 发表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毕竟我是厦大毕业的学生嘛,自己学校的导师还是要给点面子喽.
...这位是"吓大的"...
作者:
sunkun01 时间: 2006-3-31 21:09
我觉得很不错呀!!说的很好,至少在历史、小说中给了我们思考,认真去严读过三国的朋友们一定会觉的受益非浅吧!!!
作者:
魑魅魍魉魈魃魋 时间: 2006-3-31 21:32
个人认为很不错
对于楼上一些人,我认为目前节目还没有出现什么挺曹的行为
还是比较中肯,实际的
作者:
高览之后人红丸 时间: 2006-3-31 22:44
挺曹之说么。。。其实自从进入新中国。。中国的正规历史著作。。包括历史教材。。都是认可了曹操的历史功绩的。。大都给予了曹操相当高的评价。。这个是比较普遍的共识了。。看看范老先生的著作。。那对曹操的评价是相当高啊。。至于刘备。。处于个提到甚少的尴尬地位。。因为说蜀国主要都去说诸葛亮了。。所以他是这个论调我没听他说已经猜测到了。。。不过我虽然觉得他讲话的蛮有趣。。。不过水平实在。。。一般。。。没什么特新鲜的概念。。。还有些小错误。。。如果作为历史普及讲座。也许可以。。更高层次的历史探讨么。。没觉得他说了很多很新鲜,或很独到的见解。。他的看法基本是新中国历史著作的主要论调。没什么太多新鲜的。。看看《中国通史》比听他讲能懂得更多
作者:
斩杀大将 时间: 2006-4-1 12:19
原帖由 高览之后人红丸 于 2006-3-31 22:44 发表
挺曹之说么。。。其实自从进入新中国。。中国的正规历史著作。。包括历史教材。。都是认可了曹操的历史功绩的。。大都给予了曹操相当高的评价。。这个是比较普遍的共识了。。看看范老先生的著作。。那对曹操的评价 ...
这是当然的,电视节目是针对广大群众的,众口难调。而且广大群众受演义影响较深,大多都是反曹拥刘的,估计是要开导开导他们吧。
作者:
萧刃 时间: 2006-4-1 14:34
他讲解的风格很不错,听起来趣味十足,至于观点,也是一家之言。史实就是那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所谓对错。
作者:
marketing 时间: 2006-4-1 17:32
讲课风格么,俺这福大也有人可以吹的幽默风趣,不过可惜,上课爱好东拉西扯
今天看了集他的百家讲坛,个人觉得有些说法不太同意,不过个人感觉罢了
作者:
燕京晓林 时间: 2006-4-2 16:07
个人感觉易教授讲的还是比较中肯的。有褒有贬。当然如果站在演义的角度去观察,自然理解为歌颂曹操了。
作者:
lilijiangsy 时间: 2006-4-2 21:50
不错,我比较喜欢看这个节目
作者:
yunaff10 时间: 2006-4-2 22:20
他的立场还是很鲜明的,反复强调是自己的个人观点
作者:
思念思想 时间: 2006-4-2 23:20
个人发挥太多,又不是讲评书,总觉得再严谨些才好.
作者:
扶楠 时间: 2006-4-2 23:34
说老实话,我一直觉得讲得不怎么样……
作者:
思念思想 时间: 2006-4-2 23:52
原帖由 扶楠 于 2006-4-2 23:34 发表
说老实话,我一直觉得讲得不怎么样……
握手,看这么多人夸他,一直没好意思明说


作者:
关内侯 时间: 2006-4-3 00:26
一家之言,很迎合电视观众的口味,毕竟看这个节目的人大多数只是历史的爱好者而不是钻研者。
我个人觉得还行。
作者:
梅子黄时a 时间: 2006-4-4 14:20 标题: 回复 #1 曲有误 的帖子
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观点一致,没有新意,不过有的看已经不错了,象这类节目毕竟太少。
作者:
贾图 时间: 2006-4-4 17:29
基本上尊重历史,对诸葛稍微苛刻了一些,对曹操稍微袒护了一些。总的来说,是目前跳出来讲三国的专家、教授、老师中最好的一个。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6-4-4 20:08
昨天的在线交流没什么新东西 应该是不适应那种交流方式,个人讲的还是不错的!
作者:
青山 时间: 2006-4-5 10:52
我觉得非常好看,语言也不乏幽默!
作者:
笑谈三国 时间: 2006-4-6 17:06 标题: 回复
他讲的不错吗!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6-4-6 21:16
是讲的不错,虽然有些观点不是很同意,如说贾诩是三国里最聪明的人。
这个严重不同意,文无第一,也不好比较,只能说更欣赏谁,更喜欢谁吧。例如我更欣赏荀彧!
一家之言。但想想他面向的是普通观众,又不是研究历史,也就没必要搞那么高深了。
还是支持一下吧,我班里好多同学对这个都不是很了解的,看看他说的还能多了解点真相。
作者:
贾图 时间: 2006-4-7 08:00
贾诩用计三国第一,但最聪明的话还应该是诸葛.
易中天估计为了让语言通俗易懂些,故用了"聪明"这个词~
作者:
龙骧将军 时间: 2006-4-7 11:04
感觉不错。易教授所评说的三国人物,是从历史真实的角度来述说的,从正史、野史、文学三个方面来全面解析的。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06-4-7 16:13
易中天的作品?不过是把文言翻译成白话,顺便做点注释罢了
作者:
sunlufu 时间: 2006-4-7 22:28
贾诩确实没什么记载 但从一个侧面看之 演义中贾诩被当做反面角色(演义中逼汉帝退位他有参合) 但是演义中描写贾诩用计无论军事上政治上从未有过失误(具体例子大家去看书,我忘记了) 从这点看他是个极其聪明的一个人 . 因为按演义的手法 曹氏手下的人有一个失误都会被放大的.
作者:
深蓝判决 时间: 2006-4-7 22:31
原帖由 中庸 于 2006-4-6 21:16 发表
是讲的不错,虽然有些观点不是很同意,如说贾诩是三国里最聪明的人。
这个严重不同意,文无第一,也不好比较,只能说更欣赏谁,更喜欢谁吧。例如我更欣赏荀彧!
一家之言。但想想他面向的是普通观众,又不是研究 ...
不素,易中天在在线上回答说,贾诩是聪明,诸葛亮那叫智慧
作者:
thief-zhai 时间: 2006-4-10 14:51
他说话太逗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讲刘备从绍那里出走时说:“刘备开溜”
作者:
wzz1968 时间: 2006-4-10 15:17
贾栩确实是很聪明的,但起人品不怎么样.
曹丕任命其为"三公",受到孙权的嘲笑.
曹操任用人才,虽然唯才是用,但自己雄才大略,.所以还能控制住局面,到了能力比较若的子孙,驾驭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加上贾栩这样人品低下)没有所谓封建社会士人的的社会责任感),即使有权臣篡位,也无人牵制,所以司马代曹魏远要比曹操代汉轻松的多,中间几乎没有什么旧势力的代表来反抗(曹操是把汉帝迎立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朝厅中旧势力的代表几乎在前期的动乱中死光了).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6-4-10 17:59
楼上的说话要有根据!
没有旧势力反对有点片面了吧!
诸葛言延叛乱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作者:
lionheart 时间: 2006-4-13 12:55
易中天的观点是很不严谨的。评史不能以当代观点为视角,应以当时的时代观念为标准。
作者:
武安国 时间: 2006-4-13 15:07
可以一听,但很多东西不以为然。
作者:
楼桑野夫 时间: 2006-4-13 15:33
原帖由 lionheart 于 2006-4-13 12:55 发表
易中天的观点是很不严谨的。评史不能以当代观点为视角,应以当时的时代观念为标准。
同意。很有点哗众取宠的嫌疑。学者不应该去迎合大众,而是应该去引导大众。
作者:
恨地无环 时间: 2006-4-13 15:37
原帖由 中庸 于 2006-4-6 21:16 发表
是讲的不错,虽然有些观点不是很同意,如说贾诩是三国里最聪明的人。
这个严重不同意,文无第一,也不好比较,只能说更欣赏谁,更喜欢谁吧。
那集衲子又看了一遍
老易在“最”前面加了个“可能是”
话没有说满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6-4-13 15:41
老易的观点是能洞悉人性的人是最聪明的人,能洞悉人性的人能在政治斗争中取得胜利,文和能洞悉人性,故而他说可能是最聪明的人.但聪明不等于智慧.在线交流时说文和是聪明,孔明是智慧.大智慧,小聪明!
作者:
火雲楓 时间: 2006-4-13 16:23
呵呵~~感觉他讲人性这个问题比讲三国历史讲的多,他把现在社会的人性问题放在三国历史上总觉的有些别扭~~
作者:
陈云逸 时间: 2006-4-13 18:15
老易说贾诩可能最聪明,如果把这“聪明”加个引号,理解成圆滑,我无条件顶他。要说谋略,个人认为郭嘉更强一点,火眼金睛、观人入微、谋无不中、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想到别人想不到的。而贾诩无疑是一条老狐狸。
作者:
任尔风 时间: 2006-4-13 22:28
同意楼上,依照这一条,孔明可能是远远不及的了...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4-13 22:40
奉孝除了乌鸦嘴这一语言外, 还比不及荀攸二叔侄, 战略谋划亦不出众, 何来诸葛亮远远不及.
作者:
5288123 时间: 2006-4-13 22:46
同意青蓝的看法。。郭奉孝红起来真是有点。。。。。。。。。。。

作者:
mldxtj 时间: 2006-4-14 17:01
他的观点不用很在意是否和历史符合,我最欣赏的是思想上的启发性,你完全可以有和他不一样的观点,但这观点可能是听了他的品评后自己再思考才得出的,很能丰富思维。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6-4-17 17:37
什么叫迎合大众?看看论坛就清楚了
这里有几个不挺诸葛的?也站出来让大家看看
易老师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也整天面对一堆诸葛迷的问难,因此, 能在这种环境下,把诸葛亮请下神坛,这就不容易
有人说太过了,我觉得未必,总比人云亦云,捧诸葛亮的臭脚好得多
作者:
wesugi 时间: 2006-4-18 02:03
哗众取宠,沽名钓誉之徒。人所不齿。
作者:
吴咎 时间: 2006-4-18 08:00
易老师讲的很好!崇拜!
三国中比较喜欢的贾诩、沮绶。
作者:
天水英才姜维 时间: 2006-4-18 10:26
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4-13 22:40 发表
奉孝除了乌鸦嘴这一语言外, 还比不及荀攸二叔侄, 战略谋划亦不出众, 何来诸葛亮远远不及.
根本没有可比性。乌鸦嘴一般指总说错话的“嘴巴”吧?(如贝利的乌鸦嘴)郭嘉错过几回?诸葛亮也未必能在奇谋方面胜过二荀。
作者:
xwhero 时间: 2006-4-19 12:47
原帖由 任尔风 于 2006-4-13 22:28 发表
同意楼上,依照这一条,孔明可能是远远不及的了...
凭什么认为孔明远远不及了,历史的孔明较演义虽有逊色,也不致于说成远远不及郭嘉。现在反对诸葛亮的太过了,把他说成军事上庸才一个,政治上妒贤忌能,把持朝政,智慧甚至不及常人,连其忠贞,也变成了有篡位之心,整个无才无能的权能,无政绩又无战绩的无能之辈,我不否认孔明被演义抬高了,但他必竟为一代人杰,称之为军事家与政治家并不为过。
作者:
caorui4 时间: 2006-4-19 12:56
支持曹操
作者:
xwhero 时间: 2006-4-19 13:14
呵呵,我不反对支持曹操 ,我反对的是将诸葛亮请下神坛,将其变成一个无才无能的小人!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4-19 14:09
原帖由 天水英才姜维 于 2006-4-18 10:26 发表
根本没有可比性。乌鸦嘴一般指总说错话的“嘴巴”吧?(如贝利的乌鸦嘴)郭嘉错过几回?诸葛亮也未必能在奇谋方面胜过二荀。
乌鸦嘴是咒谁谁死这一项. 受害人是孙策. 郭嘉错过几回? 征乌丸他就说错了. 过程比郭大嘴巴说的艰苦, 惊险得多.
诸葛亮在奇谋上不如荀攸. 荀攸在曹营里是谋略第一之辈. 问题是诸葛亮哪来"远远不及"郭嘉? 哦, 不是远远不及就远远胜过了?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4-19 18:21
可惜钟繇没把荀攸的战策整理出来就死了。
不知钟会做什么去了
莫非小钟杰出的军事策划才能来源于此?(全部私藏了
)
作者:
天水英才姜维 时间: 2006-4-20 04:18
原帖由 青蓝 于 2006-4-19 14:09 发表
乌鸦嘴是咒谁谁死这一项. 受害人是孙策. 郭嘉错过几回? 征乌丸他就说错了. 过程比郭大嘴巴说的艰苦, 惊险得多.
诸葛亮在奇谋上不如荀攸. 荀攸在曹营里是谋略第一之辈. 问题是诸葛亮哪来"远远不及&q ...
只咒死个孙策。另外,征乌丸郭嘉只是提供一个大概方针做参考而已,他又没亲自去乌桓“考察”。如果他从未亲眼见过地形,还能把曹操行军将要遇到的困难一一说出来,那他不就成演义里的诸葛亮了?三国时期也没人有这种本事啊。他只是说“兵贵神速,千里袭人,弃辎重”而已,至于该怎么打这一仗,那可不是他的职责了。
我说过诸葛亮远远不及郭嘉吗?你上一回留言的意思好象是“郭嘉连二荀都比不过,就更比不了诸葛了”,言下之意似乎二荀不如诸葛亮一样,所以才说二荀有胜过诸葛的地方,诸葛亮当然也有胜过二荀的地方,各有所长。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4-20 09:17
如果他从未亲眼见过地形,还能把曹操行军将要遇到的困难一一说出来,那他不就成演义里的诸葛亮了
----没亲身考察过地形, 就大嘴巴的说兵贵神速, 就是他说话不切实际的地方咯. 而没切实考虑过可行性就叫人千里袭人, 弃辎重, 这种打法能算是他郭嘉说准了的事情? 貌似郭嘉的千里袭人差点成了被人袭. 这也是"算准"了么?
奉孝除了乌鸦嘴这一语言外, 还比不及荀攸二叔侄, 战略谋划亦不出众, 何来诸葛亮远远不及.
这就是我上回的留言, 您是从哪个字眼里看出是说郭嘉军事谋略更不用跟诸葛亮比的? 重点字体加红了. 您再瞧瞧如何?
想要诸葛亮远远不及, 就先胜过荀氏二叔侄, 我只表达出这意思而已. 哪来不用比诸葛亮的意思....
这里单论谋略而已, 综合起来郭嘉早就谁也比不了了.
[ 本帖最后由 青蓝 于 2006-4-20 09:23 编辑 ]
作者:
桃桃 时间: 2006-4-21 23:02
作为讲坛中的内容,可谓名副其实。但真要从中得到什么,很难。
作者:
navis 时间: 2006-4-22 15:48
他还是很牛的,名气比较大,观点比较新颖,也有一定的道理.
可是他这人挺苛刻的.我一个老师考中文系的博士,他出的综合题,超难.成心难为人家...
作者:
朴实无华 时间: 2006-4-22 15:59
我挺喜欢看的,说的蛮中肯。
作者:
绿色子龙 时间: 2006-4-23 10:32
每个周末追着看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4-23 14:34
今天中午的刚刚讲完啊,说地真得很不错啊.
作者:
KVKV 时间: 2006-4-23 15:11
从另一个观点看三国,看着挺有趣的
作者:
王佐之才 时间: 2006-4-23 16:13
有人说易中天讲三国幽默,我想幽默这个词,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真正的幽默应该是一种智慧,令人会心一笑。所以我只能说易中天教授讲的很“口语化”。正像有人说得那样是一种“麻辣史学”。就像麻辣烫一样,无非是青菜豆腐,有人嫌弃,有人喜欢,各有所好,不必强求。
易中天评三国,几乎每集必看。实事求是的讲,不是每集都好,但也不是每集都无可取之处。有人说大众节目不要讲得太深,但是不深,决不能意味着肤浅。一个好节目,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才能成为经典。其实有一部分观众的水平并不低,甚至于说很挑剔,所以千万不要把观众当成任意蒙骗的傻子,把观众当成傻子,喜欢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别人的人,自己就是傻子。(比如讲清史的阎某就有说教的毛病,让人听了不舒服。)
我感觉今天的《海纳百川》这集,讲的还不错,看完之后有一些收获。应该说易中天讲三国逐渐入巷了,期待以后的节目。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4-24 11:33
个人感觉属于“方便面“式聊历史,只不过这个方便面吃得口味很不错。
偶每集必看
作者:
广成子 时间: 2006-4-24 11:39
只感觉这家伙异常鄙视刘先主……
而且口误不少,连《论语》或《孙子》这样的书都能引错……
作者:
王佐之才 时间: 2006-4-24 13:37
易中天言谈中是对刘先主有讥讽的意思。
作者:
Yuneunhea 时间: 2006-4-24 13:41
百家讲坛么~~又不是百家论坛~~~
把自己想说得说出来就可以了~~~
作者:
万人刀 时间: 2006-4-24 13:56
问题是他要误导多少人呀,就像那篇万世虚名骂关羽。
作者:
方二 时间: 2006-4-24 16:56
原帖由 Yuneunhea 于 2006-4-24 13:41 发表
百家讲坛么~~又不是百家论坛~~~
把自己想说得说出来就可以了~~~
正说错了,不问对错只求过瘾正是论坛的氛围
作者:
liwei821113 时间: 2006-4-24 18:23
我到现在都还没看他的节目呢,不知道哪里有看的哦
作者:
我要上网 时间: 2006-4-25 07:03
挺好的真的
作者:
上官刃 时间: 2006-4-25 09:26
要是说话幽默就能掩盖其他缺点
大家还是去听袁阔成的评书好啦
作者:
cwk 时间: 2006-4-25 11:08
一家之言
作者:
楊軍 时间: 2006-4-26 19:53
挺曹挺得太明显了,不过评书式的叙述方法还是很有意思的.
作者:
紫色换日线 时间: 2006-4-26 22:09
也就是一家之言,不能说明什么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4-27 09:28
一家之言也代表一种观点,流行观点有时候就是很多“一家之言”构成的。
作者:
wx_bell 时间: 2006-4-27 14:37
老易的品三国的语言有些无厘头或超现代.但是其针对的是全国观众!个人认为这种方式还是可取的.现在80后的人恐怕更喜欢双节棍吧!老易的最起码能让大众引起对三国的兴趣.而且对历史也没有扭曲(只不过可能带有一些个人的感觉在里面),还是好的!
作者:
秋月枫舞 时间: 2006-4-27 14:56
对于方家来说易的观点当然存在颇多争议,不过这个节目的出发点就是给平民百姓看的,给三国爱好者做参考的,就推动三国文化的普及意义来说还是非常不错的一挡节目。
其实真要纠错,我就不信哪个三国研究大家敢站出来说自己的观点就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正确的
作者:
jin337 时间: 2006-4-27 15:01 标题: 闲唠嗑,可以听听,拾人牙慧而已
象讲评书,没有什么新意,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自己的观点,不如我们论坛的某些大侠,比如YAOLei等。
作者:
灭丗お杀神 时间: 2006-4-27 20:59
虽然和演义上不一样~但有的真的很有道理
作者:
sand885 时间: 2006-4-27 21:04
这种东西 更多的展现的是个人魅力
接受他的魅力,就会觉得不错
不接受他的魅力 连看都不想
就像那个周思源讲的 讲的内容挺想听
但是就是不爽 只得放弃
作者:
惟仁 时间: 2006-4-27 22:19
楼上的说到点子上了,我很欣赏老易的风度和魅力,作为学者能够以言谈吸引人是不容易的。周思源的节目我看着就不爽。另外,我觉得老易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比较可取,逻辑感、概括力和条理性都很强。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6-4-28 00:02
这个什么易中天,那天在江城子家听了一讲,说他幽默,还真是听不出来,个人觉得甚至连精彩都算不上,最多也就是平实,把一些通常的事理说明白了,然而缺少新意,不怎么吸引人。中上罢,绝然不是上品。
作者:
Narcissus 时间: 2006-4-28 01:08
我听了他说贾诩那一集。我觉得说的很不错,起码逻辑上没有问题。就我看历史书的理解,没什么歪曲历史部分,他举的几个例子确实能说明他的观点,关键是逻辑上很完整,不是只分析1,2个方面。
说他一家之言,一人说3家之言那叫汇编。说他挺曹,分析历史人物应该抛开个人感情,就不存在挺不挺的问题了,就算他没做到起码这儿N多人都没做到。
看别人应该看长处,看自己短处。不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如果轩辕论坛是某高校人文学院内部论坛的话,这些话就当我没说。抱歉抱歉。
作者:
暂时发言马甲 时间: 2006-4-28 09:20
楼上如果只以易品其中一个人物来代表其全部的话, 真没人能说话. 至于挺谁拥谁. 没人能做到完全没有个人角度不代表没人能批评其失实, 过分的地方. 就是嫌疑犯也能举报人, 何况只是普通坛友? 因何剥夺此评论权力?
作者:
凝望云涛 时间: 2006-4-28 09:30
易中天的三国讲得不如楚汉精彩。
个人意见。
作者:
孙武子 时间: 2006-5-5 10:49
诸葛言延叛乱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应该是诸葛诞,念dàn。
作者:
雾隐雷藏 时间: 2006-5-5 17:55
还行吧 觉得有时他讲的很搞笑的 本来就是百家论坛吗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6-5-5 19:41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4-28 09:20 发表
楼上如果只以易品其中一个人物来代表其全部的话, 真没人能说话. 至于挺谁拥谁. 没人能做到完全没有个人角度不代表没人能批评其失实, 过分的地方. 就是嫌疑犯也能举报人, 何况只是普通坛友? 因何剥夺此评论权力?
仿照青蓝的原话,大家就可以看到其中的荒谬之处了:
就算嫌疑犯也能作案,因何剥夺某人马甲的这种权利?
[ 本帖最后由 萧云飞 于 2006-5-5 19:44 编辑 ]
作者:
klause 时间: 2006-5-5 21:17
看了几集,我认为还是自己看书比较好,他讲的有点玄~呵呵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5-5 21:31
原帖由 萧云飞 于 2006-5-5 19:41 发表
仿照青蓝的原话,大家就可以看到其中的荒谬之处了:
就算嫌疑犯也能作案,因何剥夺某人马甲的这种权利?
牵强附会也不用这样胡乱比较吧, 剥夺谁人马甲的哪种权力?
嫌疑犯也拥有举报权, 在论坛里的坛友因何没有评论纠错的权力?
就算不是嫌疑犯的人也不会被允许犯法做案. 嫌疑犯能做案又不是被允许的, 关剥夺什么权力有什么关系? 这叫仿照? 算了, 与你也不应该多说半句话.
[ 本帖最后由 青蓝 于 2006-5-5 21:42 编辑 ]
作者:
杨少凡 时间: 2006-5-7 17:33
原帖由 惟仁 于 2006-4-27 22:19 发表
楼上的说到点子上了,我很欣赏老易的风度和魅力,作为学者能够以言谈吸引人是不容易的。周思源的节目我看着就不爽。另外,我觉得老易分析问题的方法也比较可取,逻辑感、概括力和条理性都很强。
》》》当年希特勒演讲时水平也是不错的,不然怎么能煽动起德国那么多人。————风度、魅力、言谈吸引人就等于他说的对?是真理?
作者:
贫僧不识陈近南 时间: 2006-5-9 21:30
在书店里翻过,看不出什么新意来,还不如在几个论坛里的一些原创。适合对历史初学者启蒙,因为说得在他们看来,应该还算有趣。
作者:
如玉 时间: 2006-5-11 16:07
他讲评的方式倒是很不错,他应该是拥曹的吧,个人主观表达太明显了
作者:
风雨 时间: 2006-5-12 17:28
没意思,平平无奇,无新意,无自己独到观点,大多为记住史书上内容,照念而已,总体感觉归纳能力欠缺,不能抓住论题的脉络一一梳理,不能吊起听者的好奇心,比其他的讲清史、红楼梦的人差多了,不是一个级别的,呵呵,总体感觉丢厦大的脸!
作者:
爱上三国的女人 时间: 2006-5-12 20:54
觉得有点浅......很多东西都熟烂了,听起来就不那么有意思了......
不过作为一种大众普及还是不错的。
作者:
水色琉璃 时间: 2006-5-14 17:50
我觉得他还好,可能因为他挺曹的缘故,听得爽。
他讲话实在是非常掷地有声,条件也归纳得像模像样;再加上对吉利同学的喜爱,自然没有管对还是不对,就每期都看= =||
但上两星期因为上课没有看,这个星期它居然已经是多尔衮了OTZ谁能告诉我是不是结束了……
作者:
邓仲华 时间: 2006-5-14 17:56
原帖由 水色琉璃 于 2006-5-14 17:50 发表
我觉得他还好,可能因为他挺曹的缘故,听得爽。
他讲话实在是非常掷地有声,条件也归纳得像模像样;再加上对吉利同学的喜爱,自然没有管对还是不对,就每期都看= =||
但上两星期因为上课没有看,这个星期 ...
没结束 4月30日播完<天下归心>还没有播下一集 五一前每周日是首播 下周六是重播 现在纪老师讲多尔衮,好象周六的重播取消了
作者:
北堂吟墨 时间: 2006-5-14 18:11
没感觉
咱们在这讨论他说的对不对还不如讨论咱们对三国的观点怎样
每个人一种观点 每个人又都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作者:
子梦 时间: 2006-5-15 08:01
不能不信 咳
不能全信
哪位是袁绍传的作者 
作者:
皇城跟 时间: 2006-5-15 11:31
某家对易某些观点虽不认同~~
但也觉得他讲的可以~~~
看惯了史学家刻板的文笔~~
再听听这种似乎评书的讲解法,别有一番风味~~~~
不管是对是错~~~
我能做的就是耐心读,耐心听,耐心看别人的思维模式~~~
从这个角度讲,对易中天说出自己的想法,是支持的~~~
作者:
深蓝判决 时间: 2006-5-15 22:00
易中天素长沙人,能策……到达策神级别了
作者:
yt89 时间: 2006-5-20 19:54
"挺曹"?那是因为曹操本来就很了不起,难道实话实说也有错?起码易老师的每个例子都是有史料依据的,就算是野史他也会讲明.
作者:
花醉红尘 时间: 2006-5-20 20:08
易中天品三国??
大家能发个连接过来吗?
谢谢先
作者:
叔权 时间: 2006-5-20 21:01
就大家所说,除了形式新颖(如听评书)以外,似乎也只能成一家之言,与大家观点不同的甚多,叔权也正以为如此,毕竟观点还是不能只看形式。
作者:
深蓝判决 时间: 2006-5-21 14:10
今期讲刘备……讲的还素8错……听完后越得备备很可怜……
前期的仗素罗灌水打的……后期的仗被罗灌水编到诸葛头上……
作者:
疯猫 时间: 2006-5-21 20:29
研究三国,还没有形成红学那样的学科.不管他怎么说,说的对和不对,都是一家之言.
红本是小说,研究一本小说也能成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小说中,除了红,也就3国演义有资格.
对于学术研究,尤其是文学,没必要指责吧.3国的普及程度要比红楼梦高,至少是故事情节方面.所以他所说的,每个人熟悉的程度不同,对那段历史的真实性了解程度也不同,所以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完全相同,这很正常,没指责的必要.
百家讲谈我是最喜欢看的,还下载了大部分以前的.感觉这节目做的很好,对自己不熟悉的知识,有普及教育的效果.
研究3国演义要是能早日成为一门学科就好了,尽管其没有红那么多可研究的地方.
作者:
落花流水1983 时间: 2006-5-24 23:03
他说到郭嘉和诸葛亮象个神一样,这个是不敢苟同的,在曹营里面,贾诩第一,荀家叔侄也肯定在郭嘉之上,在史事上。郭嘉也没有什么功劳啊。
作者:
caorui4 时间: 2006-5-27 17:21
支持贾诩
作者:
九重天外 时间: 2006-5-27 20:17
一般,现在捧曹是时尚,感觉像是在听性善论,
作者:
kmjyk 时间: 2006-5-28 21:46
看看!!
作者:
lzh860801 时间: 2006-5-29 03:00
没啥感觉... 以前看了几集都是冲着三国去的,感觉不怎么样就没再看了.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6-5-29 08:30
原帖由 疯猫 于 2006-5-21 20:29 发表
研究三国,还没有形成红学那样的学科.不管他怎么说,说的对和不对,都是一家之言.
红本是小说,研究一本小说也能成为一门学科,在中国的小说中,除了红,也就3国演义有资格.
对于学术研究,尤其是文学,没必要指责吧.3国 ...
三国演义学会早就成立快10年了,期刊也不知道出了多少,这位朋友信息闭塞啊,呵呵
作者:
黑白鲸 时间: 2006-5-29 15:57
作为电视节目,自然要通俗和强调趣味性一些。但易中天对普及三国历史知识做出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至于易中天本人,我觉得他是个精明的学者,他已经很懂得照顾多方面的倾向性了。
作者:
新世界 时间: 2006-5-29 16:02
他讲的很一般。没什么新意。
作者:
瑶姬小公主 时间: 2006-5-30 04:28
只觉得纪连海讲的《正说多尔滚衮》还不错,其它滴,米看过呢
偶也是从五月份开始看的

作者:
无影天 时间: 2006-5-30 08:21
还不错,用我妈的话说这人说话真实在,对于他们这种年纪的人,语言朴实些更容易接受.
至于他是哪派的,这个没什么值得在意的,大家看人的眼光都不同,但这个栏目确实不错.
我就更深的了解了多尔衮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6-5-30 22:05
原帖由 新世界 于 2006-5-29 16:02 发表
他讲的很一般。没什么新意。
如何有新意?阁下讲一个有新意的评论方法?不解
现在网上从曹操是女子讲到刘备是女子,新意是有了,可惜不是讲史,都是些搞笑文章.如何从历史中讲出新意来,这个我很难想象,阁下可否指教一二?
作者:
先生瑜后生亮 时间: 2006-5-30 22:16 标题: 很容易用一句话评易中天品三国呀
易中天品三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凡是正确的见解,都是别人的,老生常谈;凡是他自己独到的见解,新的,都是错误的.哈哈,别砸我呀.大家仔细品品"易中天品三国",应该会同意我的意见,起码也是:大概如此,十有其九.
作者:
Linkham 时间: 2006-5-31 16:02
原帖由 lionheart 于 2006-4-13 12:55 发表
易中天的观点是很不严谨的。评史不能以当代观点为视角,应以当时的时代观念为标准。
是谁规定一定要以当时观念为标准的? 个人认为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作者:
蝶无痕 时间: 2006-5-31 16:49
人家毕竟是搞文学的~~~历史知识不足完全可以用新颖的叙述手法掩盖过去
^_^
作者:
踏平中原 时间: 2006-5-31 20:47
易中天品三国 反响还是很大的,我比较喜欢。
作者:
处女座纱加 时间: 2006-6-1 16:21
一家之言吧
作者:
liuzhanya 时间: 2006-6-1 16:57
另一个角度的解说,就像刘心武评红楼一样!
作者:
gsyzj 时间: 2006-6-2 08:24
他讲的内容主要还是以《三国志》为主线,而且大多都是曹营里的人物,比如许子将评曹操”治世这能臣,乱世之奷雄“,《三国志》中记载,曹听了后大笑,而《演义》中是曹操听后大喜,就一字之差,但人物的性格就大相径庭,贾诩啊,郭嘉啊等等。
作者:
尹默 时间: 2006-6-2 11:00
可以看看,当娱乐了!
作者:
轩辕不聪 时间: 2006-6-2 13:53
我觉得不错,大部分观点是从史书上取得,非演义成果
作者:
惟仁 时间: 2006-6-21 21:44
原帖由 先生瑜后生亮 于 2006-5-30 22:16 发表
易中天品三国,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凡是正确的见解,都是别人的,老生常谈;凡是他自己独到的见解,新的,都是错误的.哈哈,别砸我呀.大家仔细品品"易中天品三国",应该会同意我的意见,起码也是:大概如此,十 ...
对于历史事件,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观察角度,视个人的价值观、阅历和知识结构而定,不一而足。品读历史本身就难免主观色彩,无所谓对与错。
作者:
WSHIC 时间: 2006-6-22 21:32
我觉得很好
曹操的评价一点也不过分.
袁氏兄弟本就不怎样,说的非常客观.充分体现出他们高EQ低IQ的特点
作者:
黑龙舞兮云飞扬 时间: 2006-6-23 00:55 标题: 可爱的老头
很喜欢,有些东西讲起来有意思,比书本上有滋味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6-23 19:40
易中天典型的挺魏派,比较符合目前的市场趋势。连我这个一般被人指为魏营的,都觉得他挺的太过了。
作者:
普查002 时间: 2006-6-24 22:36
拿到央视放,不要苛求!对普通市民和一般读者来说,绝对是精品!
作者:
金戈铁马 时间: 2006-6-28 22:07
总体还是不错的,只是觉得说文官较多,说武将较少!
作者:
天使之翼 时间: 2006-6-28 22:14
关键是你怎么看这个节目,如果拿他当一些深层的学术节目看,估计会有很多人不以为然,但若是当做普及性的趣味讲座看,还是不错的……
作者:
燕京晓林 时间: 2006-6-29 22:25
说到诸葛亮,一看又是挺诸葛派的。总之他都是歌颂的多。
作者:
六韬五略 时间: 2006-6-29 23:55
每个人都有优点嘛,所以听优点多了就给人感觉在歌颂了。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6-30 00:11
原帖由 天使之翼 于 2006-6-28 22:14 发表
关键是你怎么看这个节目,如果拿他当一些深层的学术节目看,估计会有很多人不以为然,但若是当做普及性的趣味讲座看,还是不错的……
嗯嗯,易中天的确应该照顾一下菜鸟。比如连文言文都不懂得。。。?
(刚刚想起隆重对那集,前30分钟基本是在讲文言文。)
作者:
alwaysok 时间: 2006-6-30 08:28
听不同的声音是我们进步的号角
作者:
lubur 时间: 2006-7-1 12:37
为什么没人挺吴呢?
还是老易不错,挺了一把小霸王
作者:
众目睽睽 时间: 2006-7-1 18:03
老易说谁都挺的,看完了他挺曹操,还以为会贬另2家,结果还是挺....
当然,作为科普节目还是不错的.百家讲坛嘛,他的也只是一家之言,大家多个参考总是好的.
作者:
长沙杨克虎 时间: 2006-7-1 22:32

还是不错的 站在中立的角度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7-2 11:59
马上又要开始了,真期待啊.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7-2 22:40
易老师可是个聪明人呀,谁都不得罪,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7-3 00:03
他讲得挺有自己的见解与特色的,这一点就是其吸引认得地方.
作者:
紋刀狩易 时间: 2006-7-3 00:39
中規中矩~~主要是内容太熟悉了,沒什麽新東西,有的時候提不起興趣~~
講的還是不錯的~~~~
作者:
reynolds_wwy 时间: 2006-7-3 02:28
本来看过他的品人录,觉得他绝对是挺曹派的,这几集看下来觉得他似乎能存活下来的都挺(当然成王败寇,这样说总没错),语言还是挺风趣的
作者:
Satan945 时间: 2006-7-5 00:16
我觉得很不错
作者:
飘渺孤鸿影 时间: 2006-7-5 13:52
原帖由 斩杀大将 于 2006-3-30 17:03 发表
...这位是"吓大的"...
洒家是“捂大的”(武大) 老易在武大求学,并早期在武大任教,洒家也力挺之
作者:
神 时间: 2006-7-6 17:07
有其独到之处,个人比较欣赏
作者:
桠枫 时间: 2006-7-8 19:13
没啥新鲜感~~~网上的一些帖子比他说的清楚!
作者:
虎豹狼 时间: 2006-7-8 19:37
很多网友懂三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包括某,很不谦虚,其实细看来,我们和易的差距不小啊,甚至是对三国基本知识的差距
作者:
nightwish 时间: 2006-7-9 02:32
有的地方说的还是比较在理的,一家之言吧,呵呵,曹派拥护者
作者:
碧落赋 时间: 2006-7-9 09:07
言语比较诙谐幽默,个人挺喜欢他的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7-9 22:02
原帖由 桠枫 于 2006-7-8 19:13 发表
没啥新鲜感~~~网上的一些帖子比他说的清楚!
易的知识水平应该比这里任何人都高,但他在电视节目里,却不可能讲那么深。毕竟观众水平有限啊。
作者:
pyz666 时间: 2006-7-10 13:23
喜欢他的语言
作者:
yesterdayonc 时间: 2006-7-11 13:01
历史是过去,我们只不过是一种鉴于史书对其的猜测,不管他说的对不对,只要我们听的觉得有理就行,何必在乎他说的符不符和历史因为没人知道真相,听的开心就好~~
作者:
ccecldh 时间: 2006-7-11 14:08
百家谈中一家之说,没太多有实质性的内容,只是很多人喜欢听.易中天的心理学用的好,能吸引普通大众,仅此而已.
作者:
历山学士 时间: 2006-7-12 09:09
把文言翻译成白话,然后加上自己的倾向而已。。。
作者:
恨地无环 时间: 2006-7-12 09:47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7-9 22:02 发表
易的知识水平应该比这里任何人都高,但他在电视节目里,却不可能讲那么深。毕竟观众水平有限啊。
看老易的书很爽,有时也有点痛苦,他受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影响很大,眼界开阔,但于人情、世故二项洞察尤深,正因其深广,论人论事往往直抵妙处,一针见血。有时笔锋所向,正是人我共有的软肋和假斯文处,老易痞起来也毫不留情面,就有些麻辣了
有痛有快,痛快痛快
最近两期节目老易说话圆滑了很多,处处不忘表明是个人见解、猜测,毕竟是在做面向大众的电视节目,不能无所顾忌也。
作者:
dahuan 时间: 2006-7-19 01:01
说的很是不错 这几天下载了一直在看 有自己的观点 也有史书上的论点 应该来说是值得一看他的评说地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6-7-20 16:50
最近厂子这边不是很火啊!
帖子不多,支持一下!
作者:
龙骧将军 时间: 2006-7-21 01:48
易中天品三国,刘心武揭红楼,孔庆东讲武侠,孙丹林说文人,这是我最喜欢的《百家讲坛》四系列。
作者:
金圭子 时间: 2006-7-21 10:05
原帖由 fchu 于 2006-3-27 12:45 发表
现在挺曹是主流 说曹操好哪怕是假的 也能得到大批曹迷的支持
啊呀呀,自三国以后,西晋、北宋,往往挺曹,东晋、南宋,往往挺刘。
因为西晋是得了曹操地盘的,如果他说刘备是正统,那岂不是打自己耳光,如果他说曹丕接收汉献帝的禅让是虚伪,那岂不是说他自己的天下来的名不正言不顺??
北宋也相似,是得的天下而不是血统。
而相似的,东晋、南宋,就是得的“血统”,如果说刘备这种偏安一隅甚至有个刘字就“自立为王”是谋逆,那岂不是说自己逃来南方重新建都就是瞎搞??
而中国是得的天下而不是血统,自然早就应该挺曹,甚至应该大挺特挺。而满清时候汉人挺刘来抵抗满清的“天下”大不同啊(当然转化是需要时间di)
作者:
awei4life 时间: 2006-7-22 00:33
很好看 还买了DVD版收藏 听他说说蛮有趣的
作者:
wqthx 时间: 2006-7-22 01:52
他说的是个人意见,不过有 的地方还是可以的!1
作者:
zhaowei_cn 时间: 2006-7-28 12:01
一个字!好!
作者:
uaixfrny 时间: 2006-7-28 19:26
不知道。自己认识三国的也不多。.
作者:
袁山野人 时间: 2006-7-28 19:48
原帖由 金圭子 于 2006-7-21 10:05 发表
啊呀呀,自三国以后,西晋、北宋,往往挺曹,东晋、南宋,往往挺刘。
因为西晋是得了曹操地盘的,如果他说刘备是正统,那岂不是打自己耳光,如果他说曹丕接收汉献帝的禅让是虚伪,那岂不是说他自己的天下来的名 ...
北宋挺曹?ms神宗认为曹操不滴.
作者:
漳水枭枭 时间: 2006-7-28 20:50
不错哈


作者:
飞将奉先 时间: 2006-7-31 17:39
易老小时侯可能是曹迷,“可爱的曹操”说了N遍。
作者:
摆手云覆雨 时间: 2006-8-1 16:43
各人有各人的眼,看出来自然不同,没有明显的对错.
作者:
wy928 时间: 2006-8-5 13:17 标题: 回复 #1 曲有误 的帖子
借名著出位罢了
作者:
godkm 时间: 2006-8-5 15:34
我太喜欢了!易中天长得真帅,完全不像60岁老头。
作者:
独钓一江秋 时间: 2006-8-5 17:07
还不错,不过一出场就感觉像刚睡醒午觉似的。
作者:
独钓一江秋 时间: 2006-8-5 17:09
原帖由 飞将奉先 于 2006-7-31 17:39 发表
易老小时侯可能是曹迷,“可爱的曹操”说了N遍。
是"可爱的奸雄","可爱的曹操"意义不大。
作者:
动如雷霆 时间: 2006-8-5 19:02
反正我喜欢看………………没什么好评价的,很多人都没资格去评价。
只认为很多当老师的应该向他学习。
[ 本帖最后由 动如雷霆 于 2006-8-5 19:06 编辑 ]
作者:
武陵君 时间: 2006-8-5 20:13
说实话,百家讲坛偶很喜欢看。比如清十二帝和楚汉英雄,但他的节目偶却是可看可不看,感觉跟以前认识的三国有较的出入,有点难以接受。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6-8-5 20:24
没怎么看,只看了前面的入门话题,没什么兴趣,虽然看了是学到一些,又有不少观点不以为然.
作者:
夏侯敦的妹妹 时间: 2006-8-5 21:59
感觉他尊刘比较严重。。。个人感觉
作者:
南宫未明 时间: 2006-8-5 22:03
今天买了他的书,本来想要签名的,结果人太多,没挤进去......
作者:
snwydcs 时间: 2006-8-6 08:33
我认为不错
至少给我们提供了新观点
作者:
antsy 时间: 2006-8-6 21:14
看上去很美,如是而已
作者:
Chocobo 时间: 2006-8-6 21:49
很好了 能讲成那样的没几个
作者:
sleepuk 时间: 2006-8-6 22:29
感觉品评比较恰当 毕竟对历史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 尤其是三国 大家对他都感兴趣 而且品评不一
作者:
tty1 时间: 2006-8-8 10:18
原帖由 夏侯敦的妹妹 于 2006-8-5 21:59 发表
感觉他尊刘比较严重。。。个人感觉
看过魏武挥鞭那部分吗?
作者:
袁山野人 时间: 2006-8-8 18:07
原帖由 夏侯敦的妹妹 于 2006-8-5 21:59 发表
感觉他尊刘比较严重。。。个人感觉
尊刘我没看出来,不过他吹捧曹倒是真的.
作者:
袁山野人 时间: 2006-8-8 18:12
他的节目里三国人物的绣像或左衽或右衽,有的干脆里右外左,搞得三国英豪一个个和树上刚跳下来的野人一样.
听说这些像是出自某国产游戏,真让人无语.
作者:
文远兄 时间: 2006-8-10 09:08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看过听过算数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8-10 09:40
恨浅。对一些疑难问题基本没碰过。
作者:
历山学士 时间: 2006-8-10 11:33
套用自然科学的定义
易中天的品三国即非理论研究,又非实际应用研究,科普而已!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06-8-10 11:40
我怎么感觉他满口的废话呢
作者:
知名不具 时间: 2006-8-11 18:53
这个节目挺不错的。。。感觉央视放这个总比放些电视剧强。。
作者:
pangolin 时间: 2006-8-11 21:11
觉得还不错吧,虽然是一家之言,不过也算给人一些启事~~其实无所谓他说的对错与否,对增进知识还是有益的~~~hoho
作者:
江东虎文台 时间: 2006-8-12 21:46
今天看了教授在北京理工大学演讲的VCD...他也说明了自己的结论都是猜测性结论...毕竟是历史不可能会有求证...我们研究历史其实不是为了一个结论...因为史书没记载的内容没人知道..只能靠当时的环境推测当时的事实是什么....不管得出什么结论或想法...在这过程中大家都得到了智慧..这是最终的目的
个人觉得教授还是不错的..毕竟不是正统的历史学家..听了综合3方观点的分析论证后..或多或少还是可以学到点知识的
作者:
旖旎从雨 时间: 2006-8-13 08:34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8-10 11:40 发表
我怎么感觉他满口的废话呢
同感
作者:
NZIXRLE 时间: 2006-8-13 08:37
某易也就是一直扯棉花糖,还不如孔庆东讲的好
作者:
平原君 时间: 2006-8-13 14:53
一家之言,听听而已.
作者:
兰陵酒 时间: 2006-8-13 21:32
我不太同意这种清高的评视态度,说他满嘴胡说是不中肯的,而历史上曹操的评价本来就很高。
他的说法大体没有什么绝对的错误,做为个人观点,就可以。
袁绍的优点和缺点很难说,但是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败了,本身就是统帅的失职,而且是大大的失职。
可以说他是一个天下使命感不强的人,不然怎么老是因私废公。
而且易中天的材料大多有史左证,说他胡说八道我认为不客观。
我想易中天评三国的最大优点就是没有困于史料,而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这需要一定的创造力和勇气。
在我听过的评三国当中我认为是最好的。
虽然还是有很多我不以为然的地方。但只是我不同意不能说明什么。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作者:
伟君子 时间: 2006-8-14 20:06
讲三国的一般都有一点个人倾向,曹阿瞒,也 是一雄主,讲点他的好话也很正常嘛。
易中天与纪连海的我都喜欢。
其实听易中天的,主要还是因为我对三国一知半解。关于三国的史料不少,但有些混乱,有些记载也不清楚,很难理顺之间的历史顺利。所以我才会听他讲的三国,当然他讲的汉代风云人物也不错。
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我俩都姓易。
作者:
项羽 时间: 2006-8-16 09:10
支持易中天,
好像三国人物就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 
作者:
胡言乱语 时间: 2006-8-17 12:01
一家之言而已,还不如到这个论坛来看看.
作者:
拥刘反曹 时间: 2006-8-17 12:28
挺好的
作者:
jidongshou 时间: 2006-8-19 19:48
易老师目前是在陈述三国历史,而需要一个线索人物,先是曹操,目前已经转向诸葛亮了,估计下一个是姜维(司马氏和邓艾也有可能),不能说易老师是在以曹操视角说
作者:
Hawk_cn 时间: 2006-8-20 13:17
基本上就是照着史料念,加一点个人感情。没有对于史料的分析、辨伪、综合推演。同一楼上两位的说法,基本是废话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8-20 13:24
原帖由 NZIXRLE 于 2006-8-13 08:37 发表
某易也就是一直扯棉花糖,还不如孔庆东讲的好
孔庆东是谁?
作者:
RayZZZ 时间: 2006-8-20 13:32
原帖由 胡言乱语 于 2006-8-17 12:01 发表
一家之言而已,还不如到这个论坛来看看.
同意~这里可以看到更多更全面的不同观点~
作者:
子昱 时间: 2006-8-21 21:19
比较反对把人分为“挺曹派”、“挺刘派”等三六九等。
大家既然都是实事求是说历史,没有歪曲,只不过是情感上有倾向,不至于分成什么派别。
易老师对曹操是有偏爱,但是所说基本客观,而且他阐述道理总是引用史实,何来不严谨?如果严谨到每个论点都拿三五条史实论证,那么早就没人看了。在学术圈与大众圈打通联系的渠道这才是易老师的贡献。许多攻击易老师的人实质上是把自己划入狭隘的学术小圈子,与人民大众隔绝联系,不知用意何在?须知,三国演义是人民的创造,并非学者的贡献。
楼上有人提到三国学会和期刊,我从来没听说过啊,麻烦介绍点具体情况。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8-21 22:18
原帖由 子昱 于 2006-8-21 21:19 发表
比较反对把人分为“挺曹派”、“挺刘派”等三六九等。
大家既然都是实事求是说历史,没有歪曲,只不过是情感上有倾向,不至于分成什么派别。
易老师对曹操是有偏爱,但是所说基本客观,而且他阐述道理总是引用史 ...
感情上的倾向对人物的言论影响太大了
作者:
犀牛司令 时间: 2006-8-21 23:09
原帖由 子昱 于 2006-8-21 21:19 发表
比较反对把人分为“挺曹派”、“挺刘派”等三六九等。
大家既然都是实事求是说历史,没有歪曲,只不过是情感上有倾向,不至于分成什么派别。
易老师对曹操是有偏爱,但是所说基本客观,而且他阐述道理总是引用史 ...
易教授还是很客观的,他对刘备、诸葛亮、孙权、周瑜也有不少赞美啊,没有胡乱贬低,也没有凭空吹嘘,很客观的。
作者:
梦飞雪 时间: 2006-8-22 00:06
目前看到的最好的评三国节目,毕竟说出了大部分历史真相,比较客观。而现在以三国演义看历史的人大有人在,小说永远就是小说。觉得这类节目还是很好的。
作者:
紋刀狩易 时间: 2006-8-22 00:17
原帖由 KYOKO 于 2006-8-20 13:24 发表
孔庆东是谁?
北大教授之类的吧
听过他讲鲁迅的,感觉也不错
至于和易孰优孰劣~~恐怕不好说
作者:
加隆 时间: 2006-8-24 09:31
一家之言,作个参考
作者:
瓦灰 时间: 2006-8-24 13:01
孔庆东还讲过武侠小说,个人觉得有个河南大学的教授(名字忘记了)讲的楚汉相争还不错.
小生也算是百家讲坛的老观众了,从开播就开始看了,刚开始百家讲坛的节目以理工科内容为主(小生正好此道)不过后来慢慢变成人文的了,没办法凑合着看看.
易老师的品三国内容确实不咋滴,有些地方比较牵强附会,但讲授风格很贴近观众,算是人文方面的科普,让大家多了些茶余饭后的聊资.还是稍微的赞一下.
作者:
五岳擎天 时间: 2006-8-24 13:03
呵呵,一家之言听多了。不管是谁的都会坏事的,还是应该和众人讨论才好。
作者:
jidongshou 时间: 2006-8-24 13:32
原帖由 瓦灰 于 2006-8-24 13:01 发表
个人觉得有个河南大学的教授(名字忘记了)讲的楚汉相争还不错.
你说的是不是那个耳朵大大的,说吕后的那个王立群?
我还是觉得易老师和孔庆东比较幽默
作者:
料峭春风 时间: 2006-8-25 14:10
挺曹倒觉得谈不上,不过是把过分挺刘的给扳过来。毕竟乱世中能三分天下的都是强者。就是三巨头的生育教育接班人比较差劲,后代一个不如一个。
作者:
johnney 时间: 2006-8-25 14:44
有个同学在看 貌似还可以,等有空去看看
作者:
lixun264 时间: 2006-8-26 13:45
听听还是不错的,多听意见,才能多分析嘛。
作者:
ken1987117 时间: 2006-8-26 14:12
我觉得他的讲座很有意思
他不光是借助三国演义也有很多有关与三国时期的史书和野史,应该有一定的说服力的
作者:
公子婴齐 时间: 2006-8-26 18:39
不能说不好!
风趣幽默,多有笑看风云的味道!
以史为主,中间夹杂些趣闻,严肃不足,但不会掩盖他的价值!
至少有更多的人去读三国!
给你《易中天品、三国》和?《三国志》你读哪一个?
十人里会有九个半选前者吧
作者:
yuxinslx 时间: 2006-9-1 10:48
[size=-2]其实不管易中天先生是挺曹操还是贬袁绍家族,或者说是带有个人观点来评论三国、用史学的观点来抨击《三国演义》,我觉得是总的来说还是有益的!
梁晓声先生说了一句话:易中天的流行,说明了现代人阅读的极度匮乏。
既然现代人不愿意阅读,那易中天先生把这些史学用白话讲给大家听,就算他有点迎合观众口味,就算他有些地方不和其他史学家的观点,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些史学家站出来批评易中天,我想大多也是批评他的史学观点吧,三国史这么多人研究,必然有不同意见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只要易先生没有歪曲历史,误导观众,只要观众喜欢他的节目
易中天评三国我很欢迎!
作者:
tod 时间: 2006-9-1 19:08
说是一家之言还有点抬举易某了。史料堆出来乱解也能吓坏小朋友。。许多人看完易某反观演艺大呼上当,只不过是从一个槽臼跳到另一个槽臼罢了。
作者:
yt89 时间: 2006-9-1 19:49
支持,有个人出来讲有什么好异议的何况人家也没瞎讲,不喜欢不听就是了那些恶意贬低的要么就是眼红要么就是XX。
作者:
闲汉 时间: 2006-9-1 19:57
其实易中天品三国在学术观点上毫无新意。但他的价值观跟时下风气颇为合拍,想不流行都难。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9-1 20:09
恶搞算不算新意?
作者:
闲汉 时间: 2006-9-1 20:36
原帖由 KYOKO 于 2006-9-1 20:09 发表
恶搞算不算新意?
论恶搞、论无里头,他远远不及网络写手。易中天总爱说自己讲得是学术问题,可是乙醚们却以娱乐明星目之,幸哉?悲哉?
作者:
lilis 时间: 2006-9-2 13:24
其实易中天品三国在学术观点上很有新意,他的价值观也跟时下风气颇为合拍,想不流行都难。
作者:
紋刀狩易 时间: 2006-9-2 17:47
新意是否讲课、或者讲史之必要?~~~~
哪怕拿本书读,能读的声情并茂、很多人爱听,也就是很好的老师了吧?
作者:
水色琉璃 时间: 2006-9-2 18:06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6-23 19:40 发表
易中天典型的挺魏派,比较符合目前的市场趋势。连我这个一般被人指为魏营的,都觉得他挺的太过了。
这个有道理,我也是绝对的挺曹,但也觉得他有点过火了.
不说实情是怎样(其实实情本来就众口难调),单单从增加言语的可信度的目的上说,有时也应该对某些缺陷直言不讳的.易老师揪住曹操的好反复说,然后再把他不足的地方修饰得很可爱很人性....曹操就完美得没得混了.容易误导没看过三国的人盲目喜欢曹操— —.
[ 本帖最后由 水色琉璃 于 2006-9-10 16:43 编辑 ]
作者:
孤城将军 时间: 2006-9-9 23:44
他的节目还可以
观点也行
没必要一杆子全打死了
毕竟那节目是给广大人民群众看的
我请大家看好了那节目的真正含义
是个娱乐节目
难道你要他讲的和那些学者辩论一样吗
那我估计听的明白的人该很少吧
至于他出的书
我只能理解为他是为了推广自己观点
让大家正视历史罢了
当然用名声赚钱这是不必说的
所以对他褒贬七三吧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