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关于冉闵 [打印本页]

作者: 捕风捉影    时间: 2006-3-21 11:18     标题: 关于冉闵

最近突然有空,无聊间突然对冉闵兴趣浓厚,这个号称“项羽转世”的无敌悍将,一个类似项羽的悲剧英雄,一个被敌人尊为“武悼天王”的人物,就象一个迷。

冉闵和父亲冉良(后改名冉瞻)都是汉族人和十六国中后赵的国君羯人石虎的部下将领,并成为石虎养子,于是改姓石。石瞻在咸和三年(328年)石虎和前赵刘曜部队交战中被刘曜部队杀死于新绛。但记载并无明确说明这位战死的石瞻便是冉闵之父。349年,石虎死,石鉴得到冉闵支持发动政变推翻石遵,并答应立冉闵为皇位继承者。后来石鉴没有这样做。350年,冉闵劫持汉族将领李农和王基推翻并杀死石鉴,建立魏国,依然建都于邺城。可以说他是靠胡人起兵,而最终却颁布了令当时胡人惊愕甚至恐惧的“灭胡令”。河北南部,山西,河南,山东四省的匈奴、羯、鲜卑、羌、氐人在冉闵组织的汉人的大反击中被全部树清.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杀的白奴(凶奴分化为白奴和黄奴,黄奴自称夏后依,白奴被冉闵和各路山西义军杀绝)多达六十万之多,其中四十万被闵闵正规军杀绝。他两次屠羯达三十二万之众,羯族从此从中国历史上消失!现在有历史学家认为,当年横扫欧洲的“匈奴”其实就是因惧怕他而西迁的胡人。
他虽然是皇帝,却一直奉江南的晋为汉之正塑,立志恢复汉家天下。
他号称项羽转世一生无敌,自灭胡令颁布后,遭北方胡人围攻而屡战屡胜!
而遭到群胡连番围攻:
其首战以汉骑三千夜破匈奴营,杀敌将数名,逐百里,斩匈奴首三万;
再战以五千汉骑大破胡骑七万;
三战以汉军七万加四万乞活义军破众胡联军三十余万;
四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首四万;
五战以汉军六万几乎全歼羌氐联军十余万;
六战于邺城以一二千刚组织的汉骑将远至而来的胡军七万打的溃不成军;
七战又有以步卒不足万人敌慕容鲜卑铁骑十四万不退反进竟十战十捷。

五胡乱华,汉人传奇英雄冉闵,胜过所有古西腊神话人物。却没有得到历史应有的评价。当时正如古书所描绘“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汉人冉闵忍辱二十年得机起兵造反,力图匡复华夏,灭胡无数,血洗亲人之仇,亡国之恨!及至群胡围攻。首战,冉闵以五千汉家子,大破胡骑七万。次战,汉骑五千,败其七万。再战,诛胡军三十万,凡此十数战,项羽再世鏖兵金匮,校战玉堂也不复如此矣,比较起来汉尼拔简直就可以回家卖红薯了……




时过一千六百多年,冉闵的豪壮语任激动人心:
   “诸胡乱我中国,也已数十年,今我与诸君尽诛天下胡族,共雪我中原百姓血海深仇。” ——大会群英,致书各地。
闵遣使临江告晋曰:“胡逆乱中原,今已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朝廷不答。
   “天下大乱,你们这些凶禽一样,人面兽心的蛮夷尚且可以称王称帝,何况我乃是堂堂中华英雄!”——被俘拒降。
   冉闵死,遏陉山草木悉枯,蝗虫大起,天以不雨以示大哀无泪。天地大恸无非屈圣贤辱,千年不得昭雪。连上苍都知道冉闵的冤屈,上天都感动了。

——真乃神人也

从现代的角度来看,他对胡人的屠杀是灭绝人性的,在冉魏立国的三年中,羯人几乎被屠杀殆尽。当时汉人与胡人相互的攻杀没有一个月停止,各族人民间的仇恨达到顶点。但胡人对汉人的杀戮同样残酷,因此有观点认为,以冉闵为首的汉人对胡人的屠杀,是汉人对被胡人杀戮数十年的积怨的总爆发,冉闵的死也由此得到汉人的同情。

如此人物,不容于胡人史书中,却连晋书中也是能简则简,一代豪杰,一代战神居然泯没于历史的烟尘之间,真是可叹啊。

[ 本帖最后由 捕风捉影 于 2006-3-21 11:20 编辑 ]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6-3-21 11:48

我国自古较少这样的人。
有这样的人却得不到公正的评价。
庙堂沽名钓誉者多,
市井才子佳人自足。
作者: XM8    时间: 2006-3-21 12:50

在我的印象里他不过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军阀
作者: 大树将军    时间: 2006-3-21 12:57

到底姓梁还是姓冉?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6-3-21 12:58

杀人太过总是不好的。
作者: XM8    时间: 2006-3-21 13:09

若不是杀人多,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捧了
作者: 雲中    时间: 2006-3-21 13:13

羯人几乎被屠杀殆尽....
呵呵,看来软柿子总是好吃些:lol
不怎么喜欢他:L
作者: 寄奴    时间: 2006-3-21 16:37

个人武力是不错的,不过说一生无敌就夸大了。楼主的资料来源不会是近年那些吹捧冉闵的网文吧?
作者: apes    时间: 2006-3-21 18:11

可惜冉魏政权存在的时间太短了,连16国都没排进去。
作者: 秦川雄帝宅    时间: 2006-3-21 18:43

站在汉族的立场上.是个民族英雄.
当时乱世 不杀人怎么行呢
作者: 微臣    时间: 2006-3-21 20:04

生在五胡乱华之世,难道汉人就等着被胡人杀掉吗?当然要反抗,如果不杀胡人,就要被胡人杀,从古至今世界只认强者,不要总是站在现在的立场上去评价古人,自满清之后的汉人没资格议论明之前的汉人,包括宋.每次听<<十面埋伏>>这曲子就让我想起项羽和冉闵.
作者: 微臣    时间: 2006-3-21 20:23

“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还记得这句话吗?汉人什么时候才能再向世界喊出一次
作者: 夏侯雅伯    时间: 2006-3-21 20:28

天下大乱,尔夷狄禽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

可惜《讨胡檄文》没能流传下来,那一定是和《为袁绍讨曹操檄》、《为李敬业讨武曌檄》 一样有气势的战斗檄文
作者: XM8    时间: 2006-3-21 20:35

如果杀人就可以算是民族英雄,那这个民族英雄也太容易当了
作者: 秦川雄帝宅    时间: 2006-3-21 20:41

楼上的,要看杀的什么人啊 !!!!!我是汉人,只能站在汉族的立场上.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6-3-21 20:47

说英雄,为泄愤等目的而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胡人属于愤青式做法,算不得英雄。
说韬略,这种屠杀没有实际意义,谈不上韬略。

所以不管他在其他方面的作为多么伟大,屠杀这一点绝对说不上是英明的。

不要认为一个人了不起,就一定想方设法把他做的一切事情都说成是对的。
有错误的人不一定不是英雄,掩盖了错误的所谓的英雄才更不值钱。
作者: 夏侯雅伯    时间: 2006-3-21 20:48

没有冉闵的“杀胡令”,中国的人种可能会像土耳其那样突厥化或者像印度那样杂交化。冉闵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候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中国没有像古印度、古罗马那样被蛮族灭国,人种改变。

冉闵的“杀胡令”使五胡乱化时期汉减胡增的人口趋势得以逆转,使鲜卑等众胡统治阶级不得不依靠汉族武装势力,为其后中国的盛唐复兴创造了条件。 至于其后的元、清胡族入主中国,由于中华己传承己久,人口众多,根基己深,诸胡只有被同化的份,而无改天换日的可能了。

中国传承二千年至今的原因并非是中华的文化先进,而在于中华人种的延续。因为古罗马在危亡之际并没有像中国这样出现一个"冉闵"来延续他们的人种,所以古罗马亡国后,古罗马文明就不可能像中国那样再度兴起了。

可以说,汉族在历史上最为危险的时候,是冉闵力挽狂澜于既倒,称为民族英雄,并不为过
作者: XM8    时间: 2006-3-21 20:59



QUOTE:
原帖由 夏侯雅伯 于 2006-3-21 20:48 发表
没有冉闵的“杀胡令”,中国的人种可能会像土耳其那样突厥化或者像印度那样杂交化。冉闵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候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中国没有像古印度、古罗马那样被蛮族灭国,人种改变。

冉闵的“杀胡令”使五胡乱 ...

就知道会拿这个出来说事
“没有冉闵的“杀胡令”,中国的人种可能会像土耳其那样突厥化或者像印度那样杂交化”
这个结论从何而来?什么叫杂交化?
“冉闵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候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使中国没有像古印度、古罗马那样被蛮族灭国,人种改变。”
这个更是笑话,冉魏3年不到就完蛋了
“冉闵的“杀胡令”使五胡乱化时期汉减胡增的人口趋势得以逆转,使鲜卑等众胡统治阶级不得不依靠汉族武装势力,为其后中国的盛唐复兴创造了条件。”
这个结论又是从何得来啊?能否给出“杀胡令”前后汉,“胡”人口的对比,以及增长率对比?
作者: 斩立决    时间: 2006-3-21 21:03

楼上的不用认真,人家也是引用网上的流毒而已。

某些人文过饰非的能力是绝对高超至极,相同的一件衣服既可以说成是白的也可以说成是黑的,就这么厉害。
既然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说法,也就同样有“欲加之功,何患无辞”。

屠杀果然杀出道理来了,屠杀达到了净化种族的作用

胡之所以为胡,汉之所以为汉,因为胡汉是不同的,野蛮的是胡,文明的是汉,把野蛮屠杀当成汉人的光荣的其实都是骨子里的胡人的性格在作怪

以暴制暴只限于反侵略,打击甚至屠杀侵略者都无可厚非,而屠杀无辜这种事说破大天去也是混帐做法。

[ 本帖最后由 斩立决 于 2006-3-21 21:11 编辑 ]
作者: ranger    时间: 2006-3-21 21:22

演绎吧,抛开历史尽管演绎吧。
现代人的演绎居然能批判流传千年的史书。说什么不容易胡人史书,嘿嘿,胡人留下什么史书了?还不都是汉人写的。魏晋南北朝流行的都是私修的史书。南朝没有被胡占领,为什么没有人吹冉闵。一千多年后居然N多人凭着自己想象所谓史实来翻案。
仔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冉闵除了血统是汉的,其他思想行为都是胡化的,不枉石虎养了他那么多年。冉闵是发现不能靠羯人立国,所以杀胡。以为可以激化民族矛盾获取汉人支持,于是称帝。称帝之后,与李农闹翻,杀李农,失去汉人乞活军的支持。于是才向晋称臣求援。嘿嘿,前面有人说“冉闵是皇帝却心系晋正统“,真是天大的笑话。冉闵唯一可称谓的就是其超强的战斗力,当然啦,楼主说得夸张了。
楼上说:因为冉闵使“鲜卑等众胡统治阶级不得不依靠汉族武装势力“,这也是笑话。北魏靠的只是自己的武装力量,不是汉人的,不仅如此还严厉打击汉人,在北魏孝文帝之前发生过多次屠杀汉族世家的事情。北魏不仅武力不依靠汉人,文化上也是歧视的。而在五胡时代,武力虽然是胡人的,但文化还是尊崇汉人的。汉人武装力量的兴起实在东西魏分裂,宇文泰与高欢对战,死了很多人,宇文泰开始启用汉人武装力量。这与冉闵一点关系都没有。
作者: 夏侯雅伯    时间: 2006-3-21 21:35

五胡一不小心“进入”了中原,烧杀掳掠了一番之后,还赖着不想走了,这些人能算是无辜?冉闵是在草原上追杀他们的吗?
作者: 花醉红尘    时间: 2006-3-21 22:52

真的死得不明不白啊。。。
可怜的英雄。。。:mad:
作者: 捕风捉影    时间: 2006-3-22 08:40

我并不想引起“胡汉”之争。我个人认为,冉闵是有些杀人无度,但是如果将大家换到当时的环境看看。
五胡乱华期间,长江以北汉人遭到残酷杀戮是事实(从现在看来,南北汉族之间的基因差异恐怕也是事出有因),他的做法可以看做当年汉人对胡人杀掠的一次总爆发,当时汉民族和异族之间的矛盾之尖锐只可能用血来洗刷。冉魏之后,胡人政权对汉人的态度有了比较大的改变,恐怕也有冉闵的作用在里面,北方汉族不敢说从此被胡人倚重,但是至少处境还是有了改善,胡人也意识到汉族并非任人屠戮的种族,虽然汉族是个包容性极强的民族,但是当时并不是包容忍让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当时的矛盾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兄弟之争”而是两个民族之间的斗争,我欣赏的不是他的杀戮武功,我欣赏的是他的血性和奋勇以及汉人骨子的那点不屈。
作者: 寄奴    时间: 2006-3-22 08:50

有些人就只许汉人压迫胡人,不许胡人起来造反。
一面拼命的憎恶胡人血统,一面把血统不明的李世民捧到天上去。
作者: 寄奴    时间: 2006-3-22 09:33



QUOTE:
原帖由 ranger 于 2006-3-21 21:22 发表
仔细看史书就会发现冉闵除了血统是汉的,其他思想行为都是胡化的,不枉石虎养了他那么多年。冉闵是发现不能靠羯人立国,所以杀胡。以为可以激化民族矛盾获取汉人支持,于是称帝。称帝之后,与李农闹翻,杀李农,失去汉人乞活军的支持。于是才向晋称臣求援。嘿嘿,前面有人说“冉闵是皇帝却心系晋正统“,真是天大的笑话。

关于李农,我看到有得人把他称为乞活军首领,很不解。
李农是石虎的心腹大将,贵为司空。和乞活扯上关系就是石虎死后张豺要杀他,他跑出去领导一票“乞活”自立。后来石遵上台,又重新归顺。
而此处“乞活”两字,我觉得应该是当时的流民武装的泛称。因为其在晋书中也是多次指向不同的流民武装。
冉闵杀李农,只是平常的权力斗争,倒无不妥。

而冉闵的胡化问题,可以商榷。虽然有封大单于的胡人行为,也有善待士人的记录。毕竟一句“中土英雄”,豪气满天,说明他还是有一定民族思想的。
作者: 寄奴    时间: 2006-3-22 09:47



QUOTE:
原帖由 捕风捉影 于 2006-3-22 08:40 发表
我并不想引起“胡汉”之争。我个人认为,冉闵是有些杀人无度,但是如果将大家换到当时的环境看看。
五胡乱华期间,长江以北汉人遭到残酷杀戮是事实(从现在看来,南北汉族之间的基因差异恐怕也是事出有因),他的 ...

建议你先看看历史书。民族压迫是肯定有得,但是冉魏前后,都是既有善待汉人,又有残酷压迫的时代。这全看当权者是否暴虐。冉闵之前,刘渊开始还想全盘汉化,不成功之后才胡汉分治。石勒统治对百姓也还是不错的,虽然有民族歧视政策,但是连石勒自己都执行不严。冉闵之后,刘勃勃还是杀人如麻。

冉闵被慕容氏所灭。而慕容氏善待汉人是有传统的,不是受了冉闵的教训。八王之乱的时候,中原惨淡,大批士族出逃。当时北方的汉人大将王浚,不肯收容这些人,反而是胡人慕容嵬收留了大批的汉族士人,由此开始振兴。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6-3-22 10:51

引经据典,可以是一种辩论方法。但史籍繁芜,难免不去“找对自己先入为主的立论有利的”。所以我们干脆就上海人所说的“呆想想看”,当时,汉、胡是两个政治经济文化种族体系,就好像两个家庭。另外一个家庭的人,跑到你家的领地来,杀人,占地,蹲着不走,你家人难道的反抗的时候还管什么对方谁拿着武器、谁只不过呆在这里吗?统统要赶,赶不走的采取更严厉措施,不是吗?在武力冲突之中,难道还要一招一式“按套路打”吗?对方并没有投降,你若罢手,结果只有一种:被对方反攻。
也许有朋友说,屠杀平民乃罪恶也。
试问,胡人屠汉数,“呆想想看”恐怕更多,怎么从来没有给拿出来左批右判的呢?
我们有时候还就缺少点一致对外的决心和默契。
如果有朝一日,到了以星球为单位进行战略攻防的年代,是不是又有人要跑出来说:“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华民族的抗日英雄都不咋地,只是某个团体的英勇之士而已”云云,试问各位谁能接受?
既然分析那个年代的问题,总要先领略一下那个年代的人的立场角度去理解。否则给人占了房子、财产、人口,还在那里批评家人“反击的下手太狠了。”拜托,是对方挑起的两国交战,不是“人民内部矛盾”,起码在那个年代。
作者: 离离原上翀    时间: 2006-3-22 11:15

冉闵妄图以杀伐治天下,其所作所为不过是给众多FQ YY的空间而已,屠杀就能平定乱世?笑~
搞不懂为什么还有人为他唱赞歌!~
作者: 寄奴    时间: 2006-3-22 11:41

呆想想看也要明白大致的时代背景啊。
五胡中的匈奴,褐,氐,当时本来就已经定居在中原了。
五胡之乱自中原地带爆发,可不是从外面打进来的,和后来的辽,金,蒙,满等外族入侵,有所不同。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6-3-22 11:44



QUOTE:
原帖由 离离原上翀 于 2006-3-22 11:15 发表
冉闵妄图以杀伐治天下,其所作所为不过是给众多FQ YY的空间而已,屠杀就能平定乱世?笑~
搞不懂为什么还有人为他唱赞歌!~

肯定冉闵者,一般不曾把其列入“伟大者”之行列。只不过肯定其功勋而以。

这里从来没有人说过“屠杀能定天下”,没有人说过,也没那个意思。
最多有人肯定其军事上、军事性政治上的功劳。
讨论问题,总不能把自己的驳论建立在别人并没有的立论之上吧。
实在难以认同兄长们的“FQ YY”之说。
大家都不具体针对谁地来说吧:
现在我国社会上,有那么一些朋友,把偏“尚武”一些,哪怕对方只是很合理的意见,也一律贬之“fq”,究竟有没有搞懂"fq"什么含义呢?如果动不动“对敌人也要宽柔”,就自诩为“精英”、“有文化”。其实亮到太阳底下晒一晒,到底谁有文化,谁见解合理,根本不是文武之别能立清的。不能动辄扣人“FQ ”重帽子,戴己另外的高帽子。难道部队里不能有博士,难道写字楼里就没有不文不理之徒?
冉闵也许根本不算个伟大的人物,但其是个立功的人。
欲证明其不伟大,不能连带抹煞其功。
否则,给扩展开来,长久以往。张爱玲与胡兰成之类的,恐怕该要成为社会主流了?前线将士,都给变成是粗人、俗人了?

[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06-3-22 12:00 编辑 ]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6-3-22 11:47



QUOTE:
原帖由 寄奴 于 2006-3-22 11:41 发表
呆想想看也要明白大致的时代背景啊。
五胡中的匈奴,褐,氐,当时本来就已经定居在中原了。
五胡之乱自中原地带爆发,可不是从外面打进来的,和后来的辽,金,蒙,满等外族入侵,有所不同。

定居是一回事,经过长期的融合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溶为一体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做个假设、打个比方,若97年以前,香港的“皇家**”跑到其周边杀伐华人,是不是也会有人冲出来说是人民内部矛盾?
作者: 夏侯雅伯    时间: 2006-3-22 12:15

诸胡十什么时候定居中原的?西晋是定居中原的胡人起义推翻的?



作者: ranger    时间: 2006-3-22 13:00



QUOTE:
原帖由 夏侯雅伯 于 2006-3-22 12:15 发表
诸胡十什么时候定居中原的?西晋是定居中原的胡人起义推翻的?


那当然。你竟然不知道?
东汉末,官方就开始从北方迁移少数民族。
三国时人口凋零,迁入的人口更多。直到晋还延续这种制度,于是才有江统的徙戎论提出把胡人迁出。
迁入的胡人部落已经离散,中下层的胡人都沦为汉人的奴隶或者佃农。比如石勒就是佃农,后来被抓成为奴隶。所以说这些胡人都算是定居中原多年了。
西晋是刘聪+石勒灭的。刘聪虽然是匈奴贵族,但也是迁入多年。他们家也是西晋的有名无实代管匈奴的官员。
作者: 寄奴    时间: 2006-3-22 13:02



QUOTE:
原帖由 夏侯雅伯 于 2006-3-22 12:15 发表
诸胡十什么时候定居中原的?西晋是定居中原的胡人起义推翻的?



曹操分匈奴五部,居晋阳。
匈奴刘渊建汉,追刘禅为先祖,灭西晋。
作者: ranger    时间: 2006-3-22 13:03

五胡中,匈奴、羯、羌、氐都是内迁民族建立的王朝。反而最终统一北方的鲜卑不算内迁民族,他们是入侵的。
作者: 斩立决    时间: 2006-3-22 13:06

抗金英雄也好,抗蒙英雄也好,抗日英雄也罢,都不是靠杀平民当的英雄吧?

再怎么说杀平民也是既没有理性也没有人性的,处于乱世就可以随便杀吗?如果杀平民是好方法,冉魏政权怎么那么短命?

吹捧他的战功可以,连屠杀这种行为也一块吹捧,这就是中国人造神的精神在作怪了,英雄就一定什么都好,小人就一定什么都坏,这是种病态思想,醒醒吧。

谁能没有错误?为什么就不能接受一个有污点的英雄呢?

为什么就不接受一个吃人肉的张巡、一个行贿的戚继光呢?

[ 本帖最后由 斩立决 于 2006-3-22 13:09 编辑 ]
作者: apes    时间: 2006-3-22 13:58



QUOTE:
原帖由 寄奴 于 2006-3-22 09:33 发表


关于李农,我看到有得人把他称为乞活军首领,很不解。
李农是石虎的心腹大将,贵为司空。和乞活扯上关系就是石虎死后张豺要杀他,他跑出去领导一票“乞活”自立。后来石遵上台,又重新归顺。
而此处“乞活” ...

石勒在当初扫荡中原时,曾收编了一部分乞活军,收编的乞活军部众里,就包括李农领导的这一部。所以把他称为乞活军首领是有根据的。
另外,乞活军也决不是当时流民武装的泛称。当时的流民武装,除了乞活军外还包括李特,张昌,石冰,王如这几只规模较大的流民武装,小股的则更多,但史书中却从没有把他们称做乞活军。
作者: 寄奴    时间: 2006-3-22 15:00



QUOTE:
原帖由 apes 于 2006-3-22 13:58 发表


石勒在当初扫荡中原时,曾收编了一部分乞活军,收编的乞活军部众里,就包括李农领导的这一部。所以把他称为乞活军首领是有根据的。
另外,乞活军也决不是当时流民武装的泛称。当时的流民武装,除了乞活军外还 ...

多谢指教。我一直没有查到李农是收编的乞活一员。可否指一下出处?
所谓泛称一说,我所述确实不准。我的意思其实是某些流民武装都使用了乞活这一称谓,非指所有流民武装都是乞活。
“初,东嬴公腾之镇鄴也,携并州将田甄、甄弟兰、任祉、祁济、李恽、薄盛等部众万余人至鄴,遣就谷冀州,号为乞活。”
这当然是正牌的乞活军由来。
“五月,江西乞活郭敞等执陈留内史刘仕而叛,京师震骇”“时乞活黄淮自称并州刺史,与辽共攻长社,众数千人”“温遣桓伊及弟子石虔等逆击,大破之,瑾众遂溃,生擒之,并其宗族数十人及硃辅送于京都而斩之,所侍养乞活数百人悉坑之,以妻子为赏”““此辈复为乞活矣,祸乱当由此作。”后面这些,似乎就是和乞活同类的流民,而非必属于原先那只乞活了。

我还在陈书里找到一句话:“乞活类马腾之军,流民多杜弢之众”。所以感觉当时乞活有泛称化的趋势。

此一家之言,方家但笑无妨。
作者: 夏侯雅伯    时间: 2006-3-22 15:16

乞活

西晋末至东普活跃于黄河南北的武装流民集团。两晋之际,不少北方流民在其首领如祖逖、苏峻、郗鉴等人率领下,南渡长江,成为东晋统治阶级中各派系所利用的武装力量。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并州(今山西)大饥,刺史司马腾率并州诸将及部众两万余户就谷冀州,形成号为乞活的流民集团。他们没有南渡,在黄河两岸先后为各方镇如司马越、苟晞、王浚所驱使,而其主要活动则是抗击夙与司马腾为敌的羯胡石氏,起了保障东晋政权的作用。311年洛阳陷于匈奴之后,大河以北的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和河南的陈留(今河南开封东)是乞活流民集团屯聚的两个中心。他们有时迫于形势,暂时与石氏妥协,但陈留的乞活帅陈午临终时告戒部众不要归附胡人。349年,后赵主石虎死,诸子争立,大臣相杀,大将李农逃奔广宗,成为数万家乞活的首领。原陈午部众冉瞻之子冉闵乘石氏兄弟自相残杀的混乱局势,在李农的协助下,于次年灭后赵,建冉魏。乞活灭石氏,上距他们随司马腾离并州已经四十余年。乞活和其他流民集团相似,世代蕃衍,首领多由同一宗族承袭。乞活也有南移到江淮之间者。前秦苻坚部下曾有多力善射的乞活为将。直到东晋末年,恭帝元熙元年(419),河南还有流民一千余户在洛阳金墉城南参加拥立司马氏的举动,他们仍沿用“并州乞活”之名,而从306年至此已经113年。

参考书目

周一良:《乞活考》,《魏晋南北朝史论集》,中华书局,北京,1962。
作者: 吳下阿蒙    时间: 2006-3-22 15:36

記起一句話,殺一個人就是兇手,殺很多人就是英雄!
蒙元鉄木真也是靠殺戮起家,滿清更是雙手粘滿鮮血無數,卻沒見他們的族人說他們不是,倒是現在不少的漢人標榜他們起來了!看來漢人就是該殺的吧?
歷史上只有利益之爭,陳某的《火鳳燎原》裏邊,郭嘉和賈詡說了句話:人性已黑,天下也黑,要救天下,反要殺盡天下,歷來想救天下者必先血洗天下 ,分別在于血是否白流,反黑為白,反白為黑,天道循環。。
對於冉閔至少站在漢人的角度上看,魯迅那句話很合適評價他:有缺點的戰士始終還是戰士,完美的蒼蠅始終還是蒼蠅
作者: 继续蔓延    时间: 2006-3-22 15:36

一代豪杰!
作者: yjz99s1    时间: 2006-3-22 16:45

汗,请大家不要介意我把冉闵归入后赵的系统,加以讨论

其实石勒这个人物值得提一下,他的民族政策还是兼收并用的,虽然也有一定的种族歧视,可是在16国时期算不错的啦

篡位的石虎只是一介莽夫,石虎一家正如董卓那样暴戾,残酷的迫害各族人民。

冉闵除石氏政权是为天下拨乱反正本是大功一件,就算是冒着和吕布同样的忘恩负义的名声,毕竟匹夫之恩不及天下大义,还是值得肯定的。就算是有点自己当皇帝的私心也可以理解的。

后来他和王允一样没有把精力放到恢复国家政权上来,而是搞打击扩大化,杀羯人可以说是认为他和石虎划清界限的举措。
可是杀匈奴人就是他想借杀戮来,转移他在政治上的无能。国家在石虎父子的挥霍下已经民不聊生,他却不先治理天下,却靠激化民族矛盾,来获得汉族的支持。他的做法没有比石虎好多少,简直青出于蓝。不要认为他是汉族就用2种标准。
这样的屠杀,使得胡汉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受苦的只是中原的各族平民百姓。今天胡杀汉,明天汉杀胡,天下是阿比地狱。

屠杀让冉闵四面树敌,又没有提前和东晋联系,是外交上的失败。不顾大家反对提前称帝,又一个愚蠢的行为。最后是骄傲不听部将劝阻,轻兵冒进,终于被击败。

冉闵最多也就是吕布之流,军事才能是不错,可是对政治脉搏的把握不行。再一次证明单纯的武夫是不能统治天下的。

如果要我来推崇那个时期的英雄,我更喜欢刘寄奴。
作者: 豫章太守    时间: 2006-3-22 18:21

不要争论了,冉闵是英雄
作者: 柑蕉桔梨萝柚    时间: 2006-3-23 14:20

没办法,汉人看不起汉人,就好像中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你们去看一下满遗和蒙遗的网站,他们以铁木真和奴尔哈次杀汉人的功绩为傲,冉闵只不过是为中华民族的觉醒而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者: ranger    时间: 2006-3-23 21:45



QUOTE:
原帖由 柑蕉桔梨萝柚 于 2006-3-23 14:20 发表
没办法,汉人看不起汉人,就好像中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你们去看一下满遗和蒙遗的网站,他们以铁木真和奴尔哈次杀汉人的功绩为傲,冉闵只不过是为中华民族的觉醒而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可看得起秦始皇、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祖逖、李世民、李靖、岳飞、戚继光、袁崇焕。但我看不起冉闵,我从冉闵身上只看到野心,为了当皇帝不择手段,挑动民族感情只不过是他实现野心的一种手段。我认为他是卑劣的。
我们汉族有那么多英雄人物可以崇拜,为什么要非要崇拜冉闵呢,这是不是反映了某些网民心中的那种破坏欲?
作者: 捕风捉影    时间: 2006-3-24 08:55



QUOTE:
原帖由 ranger 于 2006-3-23 21:45 发表


我可看得起秦始皇、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祖逖、李世民、李靖、岳飞、戚继光、袁崇焕。但我看不起冉闵,我从冉闵身上只看到野心,为了当皇帝不择手段,挑动民族感情只不过是他实现野心的一种手段。我认为他是 ...

我觉得并不是,如果他只是为了个人当皇帝的野心,完全不可能颁布“灭胡令”,因为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当时长江以北基本都是外族政权,灭胡令的颁布,只会导致遭到围攻的局面,相信不但是他,而且任何人都能够看到的事实,以他的眼光不可能如此短视。不能用现在的眼光看待当时。
作者: 柑蕉桔梨萝柚    时间: 2006-3-24 13:35



QUOTE:
原帖由 ranger 于 2006-3-23 21:45 发表


我可看得起秦始皇、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祖逖、李世民、李靖、岳飞、戚继光、袁崇焕。但我看不起冉闵,我从冉闵身上只看到野心,为了当皇帝不择手段,挑动民族感情只不过是他实现野心的一种手段。我认为他是 ...

当时的汉被外族奴役已久,如果再不起来反抗,其结果就像满清一样,做了顺民,认贼作父了................
作者: XM8    时间: 2006-3-24 14:00



QUOTE:
原帖由 捕风捉影 于 2006-3-24 08:55 发表

我觉得并不是,如果他只是为了个人当皇帝的野心,完全不可能颁布“灭胡令”,因为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当时长江以北基本都是外族政权,灭胡令的颁布,只会导致遭到围攻的局面,相信不但是他,而且任何人都能够看到 ...

那么他为什么颁布“灭胡令”呢?
如果他的眼光真的那么长远,就不应该称帝,更不应该颁布“灭胡令”

PS:谁也没说不应该反抗,他和祖逖比起来差远了
作者: 捕风捉影    时间: 2006-3-24 14:11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3-24 14:00 发表

那么他为什么颁布“灭胡令”呢?
如果他的眼光真的那么长远,就不应该称帝,更不应该颁布“灭胡令”

PS:谁也没说不应该反抗,他和祖逖比起来差远了

报仇,或者说是对胡人的报复心理,不但是他,也是长江以北汉人的共同心理意识.如同二战中孙立人处决日本战俘一样.
作者: XM8    时间: 2006-3-24 14:20

他倒是爽了一把,可惜胡人固然被杀了很多,可是汉人死的也不少,日子更难过

PS:忘记说了,孙立人那事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实

[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06-3-24 14:24 编辑 ]
作者: 捕风捉影    时间: 2006-3-24 14:51

大个不恰当的比喻,让一个极度仇日的人获得了对一部分日本人生杀权利,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冉闵就是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当年汉人中最牛的愤青
作者: 云中野鹤    时间: 2006-3-24 20:01

杀人总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杀平民
作者: 伟君子    时间: 2006-3-24 20:31

说他杀平民,似乎有些道理,放在现代,更有道理,这也是现代人不能吹捧他的理由。

可是大家想过么,在当时,北方汉人处于弱势,他为弱他为弱者说话,站在弱者一边,难道不是英雄么。不要说正义,在当时民族之争没有正义和邪恶之分。
   何况他身上反映出的孔武有力,也是中国文化中消失了很久的。当然,他不是刘邦、李世民那样的英雄。
     
      只是在现在的环境下,他的事还是不提为好,有点敏感呀。

   还有,对楼主列出的数据表示严重怀疑。
作者: ranger    时间: 2006-3-24 21:59



QUOTE:
原帖由 捕风捉影 于 2006-3-24 08:55 发表

我觉得并不是,如果他只是为了个人当皇帝的野心,完全不可能颁布“灭胡令”,因为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当时长江以北基本都是外族政权,灭胡令的颁布,只会导致遭到围攻的局面,相信不但是他,而且任何人都能够看到 ...

所以说你不明白当时的形势。看看冉闵那时的历史环境,刘渊、石勒都是靠族人立国,以族人作为依靠,冉闵在石家长大,他以为成立国家就是建立一个部落制的国家(从他封自己的儿子为大单于可以看出)。
冉闵颁布杀胡令之前曾经招揽过羯人,晋书上说:令城内曰:“与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敕城门不复相禁。于是赵人百里内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门。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从中可以看出:冉闵的“杀胡“不是基于个人仇恨,而是政治考虑,是要赢取赵人的支持,建立自己的帝国。
当然,冉闵的这种做法有其原因,因为汉人没有部落的概念,很难团结成一团,于是需要一个尖锐的民族矛盾使他们团结。但是换一种角度想,汉人已经不是部落制了,为什么还有建立依靠部族的国家呢?汉人已经有自己更高明的统治制度。两种可能:一、胡化严重,政治上愚昧落后;二、当时正朔在晋,冉闵依靠汉人的一套不能立国,他不甘心做臣子。
另外,冉闵为什么被围攻?杀胡是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只是一个正当的借口。那年头,杀人嘛,谁怕过谁。主要原因是后赵的地盘大,国家刚灭一片乱,大家都在混水摸鱼,冉闵是后赵最大一块遗留势力了,拿下他就能拿下大片地盘。
还有五胡时期北方汉人的地位并不是那么悲观,起码比元、清好多了,甚至比北魏都好。北方的邬堡是各胡政权拉拢的对象,汉人高官比比皆是。那时的问题主要是战乱太多,这个问题对汉人和胡人而言都是一样的。
作者: 云中野鹤    时间: 2006-3-25 09:37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6-3-24 20:31 发表
说他杀平民,似乎有些道理,放在现代,更有道理,这也是现代人不能吹捧他的理由。

可是大家想过么,在当时,北方汉人处于弱势,他为弱他为弱者说话,站在弱者一边,难道不是英雄么。不要说正义,在当时民族之 ...

战争确实是没有正义、邪恶之分的,不过是利益角逐而已。
但是滥杀平民无论是放在什么时候,我觉得,那就是邪恶的......
作者: 伟君子    时间: 2006-3-25 13:38



QUOTE:
原帖由 云中野鹤 于 2006-3-25 09:37 发表

战争确实是没有正义、邪恶之分的,不过是利益角逐而已。
但是滥杀平民无论是放在什么时候,我觉得,那就是邪恶的......

滥杀平民是个现代概论,不要乱用,再说当时的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全民皆兵的,只是有需要,随时可以上战场的。
        另外楼主说不定就是欣赏他身上所反映的一个武字呢,楼主也说他是个项羽式的人物呀,他毕竟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
作者: 寄奴    时间: 2006-3-25 20:43



QUOTE:
原帖由 ranger 于 2006-3-24 21:59 发表


所以说你不明白当时的形势。看看冉闵那时的历史环境,刘渊、石勒都是靠族人立国,以族人作为依靠,冉闵在石家长大,他以为成立国家就是建立一个部落制的国家(从他封自己的儿子为大单于可以看出)。
冉闵颁布 ...

概括得很好。
历代对冉闵评价不高的另一个理由是:他早年随石虎杀的汉人也不少。
象冉闵高欢这样的胡化汉人,都身处悖论中。一方面以身为汉族为荣,一方面不可避免思维胡化,行事打上了胡蛮的标记。
这也算当时胡人对汉族血统进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吧。
作者: 秣陵钓徒    时间: 2006-3-26 18:04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6-3-21 20:47 发表
说英雄,为泄愤等目的而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胡人属于愤青式做法,算不得英雄。
说韬略,这种屠杀没有实际意义,谈不上韬略。

所以不管他在其他方面的作为多么伟大,屠杀这一点绝对说不上是英明的。

不要认为 ...

别说江南还多是汉人  就是北方 汉人的豪门大族也多的是  陈庆之不是说"本以为长江以北 皆是夷狄 不想衣冠人物  尽在中原"  吗  汉人比少数民族的总和还多几倍  哪那么容易灭种啊   血统根本不足虑  倒是文化上的胡化很难防备   胡汉杂居久了  不少汉人都被胡化了  尤以北魏 五镇的汉人鲜卑化最为显著  北齐的高氏就是典型代表.  说到隋唐中兴  与其说是汉族的胜利 不如说是汉文化的胜利  虽然杨坚称自己是关西孔子杨震的后裔  李渊自称是山西大族  其实他们都出自胡汉杂交的原北魏关陇集团   原始的少数民族的血液流淌进汉民族的身体  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结合    现在几乎就没有纯种的汉人   即使是  也没有什么好标榜的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6-3-27 08:46

看了大家的讨论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冉闵屠胡根本就是为了自身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为了什么民族大义

他屠胡不久,就后悔了,这时候有个汉官劝他进一部赶走所有胡人,闵大怒曰:“吾方欲用胡,汝安敢若是!”立杀之

由此可见冉闵的真面目。现在各论坛把他吹得太过分了。他顶多就是一没有政治头脑的猛将而已
作者: xwhero    时间: 2006-4-13 13:04

屠杀平民也并不完全错误,如果现在将日本举国之民全部杀光,这绝对是历史最大的进步!
作者: chemFang    时间: 2006-4-17 17:13     标题: 冉闵对胡人的屠杀

好像是《晋书》中一段话:后找冉闵之乱,令城内曰 与官同心者往,不同心者任所之。松城门不复相禁。于是赵人百里皆入城,胡羯去者盈门.
可见当时的民族矛盾很激化的.冉闵代替后赵政权肯定不受胡羯的欢迎.同时又要立足于混战年代,肯定要利用民族仇杀激化来凝聚自己的势力了.
现在是民族团结的时代,就算是岳飞也不能成为民族英雄,更何况冉闵了
作者: jmc0626    时间: 2006-4-23 16:06

他不出名是因为不符合民族团结和稳定的大局!!!哈哈
作者: 心湖一笔斋    时间: 2006-4-23 16:52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3-24 14:20 发表
他倒是爽了一把,可惜胡人固然被杀了很多,可是汉人死的也不少,日子更难过

PS:忘记说了,孙立人那事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实

神  就是这么造出来的
还有关于孙的大英帝国的女王勋章    让我们终于明白  孙老总绝对是和小贝平排的人物
作者: zcx    时间: 2006-5-4 19:04

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有英雄而不珍惜的民族是可耻的.
作者: XiangZi    时间: 2006-5-5 09:25

从以上各位大大的言论来看,我不认为冉闵有资格称为英雄!不过是一个私欲熏心的杀人狂罢了。
作者: 老查0412    时间: 2006-5-5 10:23



QUOTE:
原帖由 ranger 于 2006-3-23 21:45 发表


我可看得起秦始皇、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祖逖、李世民、李靖、岳飞、戚继光、袁崇焕。但我看不起冉闵,我从冉闵身上只看到野心,为了当皇帝不择手段,挑动民族感情只不过是他实现野心的一种手段。我认为他是 ...

你所说的这些英雄是汉族的骄傲,但是不可否认,他们所处的时代,汉人朝廷都有稳固的后方,较强的军队,即便软弱如南宋,其军事力量并不薄弱,而且这些英雄都是得到了国家的支持,拥有正规的国家军队
(仅祖逖一人没有,是自己招募的,但是有国家的名号),而冉闵什么都没有,他只能靠自己去打下一个汉人的江山,四面都是豺狼,四面都是敌人,在这种险恶的环境里,他能不以自身利益为重,颁杀胡令,这是何等气魄,傻子也知道,不颁杀胡令,他还能分化胡人,更容易在乱世生存,但他还是毅然颁了,这是为一己之私吗?那些英雄固然是值得尊敬,但我更尊敬群狼包围中的孤胆英雄冉闵。汉族子弟以你为荣。
作者: 杨少凡    时间: 2006-5-5 13:30

冉闵再怎么不是,也比那些外敌一到就屈膝求和,献上财帛土地儿女的家伙强吧?

正如上面网友所说,现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一员了,过去的战争就全成内战了?就象欧罗巴大陆如果哪天统一了,三十年战争、拿破仑战争、一战、二战欧洲战场就全变成内战?当年那些名将大帅也都成了内战分子?

[ 本帖最后由 杨少凡 于 2006-5-5 13:35 编辑 ]
作者: ranger    时间: 2006-5-12 15:50



QUOTE:
原帖由 老查0412 于 2006-5-5 10:23 发表
四面都是豺狼,四面都是敌人,在这种险恶的环境里,他能不以自身利益为重,颁杀胡令,这是何等气魄,傻子也知道,不颁杀胡令,他还能分化胡人,更容易在乱世生存,但他还是毅然颁了,这是为一己之私吗?

呵呵,杀胡成了不顾自身利益了。你要联系当时的形势来看问题。杀胡恰恰是为了自身利益,杀胡是为了笼络汉人。因为当时冉闵曾是后赵的将军,身份嫌疑,大杀胡人表明他是汉人,这就是头名状。此举让他获得支持,这也是后来毫无忌惮成帝的理由。

你以为冉闵不杀胡人,就能分化胡人?冉闵占据的是邺(后赵的首都),俨然后赵灭亡诸军阀的胜利者,必然成为众矢之的。那种形式下面,冉闵如果不找一帮铁杆支持者,而想去分化胡人,那才是傻子。

冉闵杀胡之后,辉煌过一阵子,击败石琨的攻击后,兵力曾达三十万(我估计是在这时候开仓放粮招兵的,所以有“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这是当时最大的兵力。后来发动十万兵力攻襄,这样鲜卑、羯、羌、氐才联军的。然后以十万 VS 十多万,大败,家底输光。冉闵是个超一流的猛将,却不是好的统帅。

冉闵其实是有机会成功的。如果他不杀胡,落得这种名声给人以口实;如果他像祖逖那样招募流民,巩固势力;如果他缓称帝,给东晋做些姿态,就能赢得更多汉人的支持;又如果他不是有勇无谋。那统一北方的就是他了。可惜啊,他还是一个急功近利的货。
作者: jxch    时间: 2006-5-12 18:53

其实你也承认不杀胡照样处于四战之地,照样是兵家必争,又对杀胡JJWW个什么?看来,反对冉闵的人也只是故作姿态,纸上谈兵罢了。他的建国基础本来就非常薄弱,统一北方,那么容易?
称帝确实是政治上的失策。兵力30万多半是夸称。不认为他的实际兵力有30万。如果有30万,那都是些什么兵呀。
支持一个人不代表掩盖错误,同样有错误不代表否认一切,不代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作者: jxch    时间: 2006-5-12 19:12

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一说在石虎末年,一说在为赵相时,显然不是称帝之后。
作者: 月似飞    时间: 2006-5-15 21:10

。。。。。。。。。。。。。。
作者: 寄奴    时间: 2006-5-16 09:18

“闵率步骑十万攻石祗于襄国,署其子太原王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以降胡一千配为麾下。光禄大夫韦謏启谏甚切,闵览之大怒,诛謏及其子孙。”-《晋书》
封儿子为单于,把反对用胡兵的大臣灭门,这就是民族主义的冉闵的作为了。

不过也可以看出,冉闵的周围,确实吸引了一批真正反胡的汉人。灭胡令是冉闵出于私心颁发的,但是响应灭胡则出于汉人的自觉。这些人在冉闵失败后没有投降的,想逃往东晋,可惜在路上被胡人全部劫杀了。

我想起那句俗话: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
作者: baiyutu001    时间: 2006-5-17 12:17



QUOTE:
原帖由 捕风捉影 于 2006-3-22 08:40 发表
我并不想引起“胡汉”之争。我个人认为,冉闵是有些杀人无度,但是如果将大家换到当时的环境看看。
五胡乱华期间,长江以北汉人遭到残酷杀戮是事实(从现在看来,南北汉族之间的基因差异恐怕也是事出有因),他的 ...

支持.
作者: 柑蕉桔梨萝柚    时间: 2006-5-17 12:47

那个黑暗的时代,他可以说是一个明灯.让人觉得还有希望......................
作者: songye999    时间: 2006-5-22 11:32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3-21 12:50 发表
在我的印象里他不过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军阀

我也这么觉得。
痛恨他屠灭羯族!一个人间悲剧!因为一个英雄而崛起,却被下属的暴君灭绝……
作者: jxch    时间: 2006-5-22 12:17



QUOTE:
原帖由 songye999 于 2006-5-22 11:32 发表

我也这么觉得。
痛恨他屠灭羯族!一个人间悲剧!因为一个英雄而崛起,却被下属的暴君灭绝……

我吐,呵呵<_<
作者: king0725    时间: 2006-5-22 14:12

楼上的有些人自相矛盾的利害:“在五胡乱华之世,难道汉人就等着被胡人杀掉吗?当然要反抗,如果不杀胡人,就要被胡人杀。”这话没错,但既然这样,冉闵和其他胡人屠杀者又有什么区别?凭什么单单歌颂冉闵呢?
作者: 河内小人    时间: 2006-5-24 19:22



QUOTE:
原帖由 songye999 于 2006-5-22 11:32 发表

我也这么觉得。
痛恨他屠灭羯族!一个人间悲剧!因为一个英雄而崛起,却被下属的暴君灭绝……

看来这位仁兄读书不多啊,历史上的哪个被冠以英雄称号的人不是身披一身的血腥,

一将功成万骨枯嘛
作者: 柴皇荣世    时间: 2006-6-1 18:52

冉闵比之霸王尚有差距。霸王虽然给后人以莽夫印象,但一生戎马曾几何时因骄至败?冉闵就有,非只一次。冉闵英布之伦耳。
作者: 山阳满伯宁    时间: 2006-10-6 15:17



QUOTE:
原帖由 king0725 于 2006-5-22 14:12 发表
楼上的有些人自相矛盾的利害:“在五胡乱华之世,难道汉人就等着被胡人杀掉吗?当然要反抗,如果不杀胡人,就要被胡人杀。”这话没错,但既然这样,冉闵和其他胡人屠杀者又有什么区别?凭什么单单歌颂冉闵呢?

因为我们是汉人
作者: wwq911    时间: 2006-10-6 15:52



QUOTE:
原帖由 柴皇荣世 于 2006-6-1 18:52 发表
冉闵比之霸王尚有差距。霸王虽然给后人以莽夫印象,但一生戎马曾几何时因骄至败?冉闵就有,非只一次。冉闵英布之伦耳。

霸王岂是一莽夫,若真是,何故要刘邦、张良、韩信、萧何等人杰合力才能败项羽?
霸王亦有屠城,一生更是大小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其一生溃敌近两百万!(与秦战,累计破敌五、六十万;与齐战,累计破敌二、三十万;与汉战,累计破敌一百数十万)杀敌百万以上!(与秦战,杀秦兵五十万上下,仅巨鹿一战即全歼四十万众;击齐杀数不明;与汉战,彭城杀灭四十万;两夺荥阳两度全歼汉军,杀三、四十万计)项羽一生破敌数量之多,杀敌数量之巨,另三秦、汉中、巴蜀之地男丁殆尽,亦另北方赵、魏、齐各国人口大损,实可为灭世之霸。其歼敌数量之多与战国第一名将白起一同位列二甲,均超百万之数,后世无人超越!

哪是冉闵之辈能比!(霸王到死都是高昂着头,冉闵…………)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