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测试一下你是三国中的谁 [打印本页]

作者: 13912115    时间: 2006-2-25 13:45

http://www.shoppy.com.tw/op.php?name=fates...eet&func=sanguo

要是发过就删了吧
作者: 倾国之猪    时间: 2006-2-25 15:22

占算的結果, 倾国之&# 的代表武將是《龐統》。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人稱鳳雛先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劉備守衛荊州時,以龐統為耒陽令。在縣裏不理政務,因而被免職。後來東吳的軍師魯肅在給劉備的信中提及龐統非一般只能統治一個小地方的人,應該委以重任才可顯示其才能。從此,劉備以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對他的信任僅遜於諸葛亮。後來龐統隨劉備入蜀。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為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劉璋返回成都後,龐統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以時機已成為理由,聽從龐統的計策,出征成都。可惜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他為流矢所中,傷重不治,為國捐軀,享年三十六歲。追賜關內侯。
作者: 南宫未明    时间: 2006-2-25 17:07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典韋》。


  典韋,陳留巴丘人。勇力絕人,事主忠謹,善使雙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往來驟馳,
作者: 银铠白马赵子龙    时间: 2006-2-25 17:53

我的计算结果是  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為人慷慨忠烈,善撫士卒,深通韜略。原為呂布部將,布敗後為曹操所擒,雖刀斧加頸,全無懼色,操甚奇之,遂延為上坐,優禮相待,遼感其意,始歸曹操。赤壁戰後,鎮守合淝以當東吳,孫權數攻合淝皆為張遼所阻,致使江南小兒聞其名而不敢夜啼,威震吳邦。後隨曹丕征吳,為吳將丁奉射傷,至江都不治而亡。官至前將軍晉陽侯,諡曰剛侯。
作者: 夜游刀客    时间: 2006-2-25 19:05

我的计算结果是....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
作者: alfredwang    时间: 2006-2-25 19:15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年輕時曾用奇
作者: acceehi    时间: 2006-2-25 19:23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魏延》。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魏延原系劉備的親信將領"曲部",後隨劉備入蜀,因屢立戰功,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提升魏延為鎮遠將軍。兼任漢中太守,掌管漢中地區的軍務。劉備這一任命,使"一軍盡驚",魏延成為蜀漢的第一員大將。

  劉備稱帝後,魏延升為鎮北將軍。劉禪即位後封其為都亭侯。227年,諸葛亮駐軍漢中,任魏延為丞相府司馬,並擔任涼州刺史,統率前鋒部隊。因戰功卓著被提升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授以符節,並被進封為南鄭侯。

  魏延以勇猛過人、善於用兵著稱,但他性格有些高傲,故當時的人們都對他很客氣,避免冒犯他,只有楊儀對他毫不忍讓。諸葛亮死後,楊儀不聽魏延的主張、親率大軍南撤時,魏延便率兵搶先南歸,互相攻擊對方為叛逆,告急文書紛紛上交到朝廷。無能的後主心中無數,結果使魏延被殺,造成了蜀漢歷史上一大冤案。《三國志》卷四十有傳。
作者: 陆逊{伯言}    时间: 2006-2-25 19:26

張角,河北鉅鹿人氏。原為秀才,後應進士不第,遂棄秀才而就黃學。某日入山採藥,遇一老人,稱為南華老仙,老人見張角聰穎,便傳授他三卷『太平要術』天書。張角自得天書後,便努力鑽研, 待學有所成,便向民眾傳教,自任太平道教主,稱大賢良師。 後趁人心浮動時, 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口號發動『黃巾之亂』, 自稱『天公將軍』,想推翻東漢政權,得到廣大民眾積極響應。 但他率眾四處搶奪民財,荼毒人民。於其病死後,屍體被得勝的漢軍挖出毀屍。

  張角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物,可以從他在為人治病時就可以看出:他先命來人坦
作者: 274777932    时间: 2006-2-25 19:36

我的是赵云~
作者: 匡匡匡    时间: 2006-2-25 19:39

俺是陸遜XD
還不錯XD
作者: 浪迹天涯    时间: 2006-2-25 19:51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董卓》。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卓年幼時已勇武非常。漢桓帝末年,卓官拜羽林郎。當黃巾起義時,朝廷任命卓為中郎將,以平民變。但兵敗,被革職。後因西涼韓遂起兵,朝廷再命卓為將討之。

  當大將軍何進與袁紹
作者: 板某    时间: 2006-2-25 20:03

占算的結果是《孫堅》。


  孫堅,字文臺,兵法家孫子的後裔
作者: jwjren    时间: 2006-2-25 20:05

占算的結果:代表武將是《張角》。


  張角,河北鉅鹿人氏。原為秀才,後應進士不第,遂棄秀才而就黃學。某日入山採藥,遇一老人,稱為南華老仙,老人見張角聰穎,便傳授他三卷『太平要術』天書。張角自得天書後,便努力鑽研, 待學有所成,便向民眾傳教,自任太平道教主,稱大賢良師。 後趁人心浮動時, 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口號發動『黃巾之亂』, 自稱『天公將軍』,想推翻東漢政權,得到廣大民眾積極響應。 但他率眾四處搶奪民財,荼毒人民。於其病死後,屍體被得勝的漢軍挖出毀屍。

  張角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物,可以從他在為人治病時就可以看出:他先命來人坦
作者: 野驴诸葛    时间: 2006-2-25 21:53

占算的結果,的代表武將是《黃蓋》。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初為郡吏,察孝廉。從孫堅起兵。堅死,隨孫策定江東,平山越。蓋愛惜部下,每戰,士卒皆爭先恐後。赤壁之戰,蓋詐降曹操,乘風放火,燒曹軍連環船,立殊功,拜武鋒中郎將。後平武陵蠻,領太守,又加偏將軍,病卒於官。



我有这么老吗?不过挺正派的``还好```
作者: liuyes    时间: 2006-2-25 22:16

华佗,无语了
作者: 逆玲珑    时间: 2006-2-25 22:26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不是曹操啊!
作者: crq240    时间: 2006-2-26 00:07

偶打不开!!
作者: 白衣赵子龙    时间: 2006-2-26 00:50

以前测试过。张角
作者: wangnihao    时间: 2006-2-26 03:19

我的是 马超!!!哈哈
作者: foglove    时间: 2006-2-26 12:21

占算的結果, *** 的代表武將是《呂布》。
靠这不是恶心我吗?我和小布是两个极端,我从小体育就在倒数徘徊,大学2年体育成绩更是差:60,61,63,66 晕了
再测一次去!~~
作者: foglove    时间: 2006-2-26 12:43

*** 的代表武將是《董卓》。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
我靠,怎么是这两个家伙,这是倒霉,不过老董和我在某些方面是有点相似的(比如好色这一点,但不至于有他那么荒唐,还有我也有点胖,所以我用他的头像)哈哈,别扔砖啊
作者: yhcn    时间: 2006-2-26 12:55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作者: 程凯    时间: 2006-2-26 13:09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縣人。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勇猛過人,力大如牛,素有虎痴之稱。與典韋同為曹操心腹猛將。其人忠謹自持,沉默寡言,面惡心善,樸實敦厚,雖屢立戰功,猶恭儉謙遜,未嘗驕矜放縱,為時人所稱頌。病卒,官至武衛將軍牟鄉侯,諡曰壯侯。   
在下不是那种冲动的人,我是属于功于心计的,应该是曹操才对啊!
作者: 昌平君    时间: 2006-2-26 14:46

我是张角
555555555555555
作者: 寂寞梧桐    时间: 2006-2-26 15:26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龐統》。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人稱鳳雛先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劉備守衛荊州時,以龐統為耒陽令。在縣裏不理政務,因而被免職。後來東吳的軍師魯肅在給劉備的信中提及龐統非一般只能統治一個小地方的人,應該委以重任才可顯示其才能。從此,劉備以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對他的信任僅遜於諸葛亮。後來龐統隨劉備入蜀。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為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劉璋返回成都後,龐統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以時機已成為理由,聽從龐統的計策,出征成都。可惜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他為流矢所中,傷重不治,為國捐軀,享年三十六歲。追賜關內侯。
作者: FlyingBirds    时间: 2006-3-3 11:25

哈哈 不错哦 我是姜维
比上次测的日本的那个老黄忠好多了 呵呵
作者: 伤云    时间: 2006-3-3 11:59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作者: ewr    时间: 2006-3-3 12:11


台独的东西
竟然说台湾是一国
作者: 前田庆次    时间: 2006-3-3 13:30

占算的结果, 前田庆次 的代表武将是《姜维》。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后死于战场,姜维任参军。公元228年,诸葛亮兵出祁山,夺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镇守天水的魏将姜维归附蜀汉,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五丈代。从文字上看,古代"羌"、"姜"字形相近,一音之转。
  姜维的一生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归附蜀汉后曾先后四次随诸葛亮出师北伐,立下了许多战功。诸葛亮逝世后,他从容镇定,有条不紊地整顿军马安全撤退。费祎死后,他总揽军权,曾先后多次出兵北伐,决心完成前人未竟事业统一天下。直到刘禅投降,西蜀灭亡后,他还想利用钟会复兴蜀汉,可见出他忠于蜀汉的坚定信念。
  另外,姜维在继承相贯彻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方面,也作了许多努力,有一定贡献。诸葛亮死后,姜维为凉州刺史。公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变乱,姜维率兵前往平定。随后又出兵陇西、南安、金城一带,大战魏将郭淮、夏侯霸于洮西。这两次出兵,他都注意贯彻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抚了少数民族,调整了民族关系,实现了民族团结的愿望。
  有人说,诸葛亮特别器重姜维,除了姜维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为姜维是少数民族将领,熟悉民族地区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势。重用他不仅有利北伐,而且体现了"和夷"政策。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作者: jxsghuang    时间: 2006-3-3 14:22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年轻时曾用奇谋截取州官方文件化解地方之危,因而声名大噪。孔融因仰慕而常照顾太史慈母亲,后来黃巾贼围攻孔融,太史慈突围讨救兵解了围。投靠同郡的刘繇时,曾与孙策肉搏并夺下头盔。后来被孙策所抓而投降。刘繇死后与孙策约定日期去安抚刘繇的无主一万多士卒,并且如期而返。曾平定刘磐之乱,孙权因此把南方托付给他。
还不错的测试结果。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6-3-3 15:07

代表武將是《小喬》。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小喬與周郎實為三國裏第一佳配。曹操對喬公的二女也頗有想法。曹子建賦雲:“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作者: 瑤玥    时间: 2006-3-3 18:27

孫權喔~~
作者: 北堂吟墨    时间: 2006-3-3 22:52

  馬超,生於西元一七六年,死於西元二二二年,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出身於涼州豪強家庭。 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後,領兵為父報仇。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於潼關,後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後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用一杆長槍,有神威將軍的美名,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勇有餘,
作者: quanli0000    时间: 2006-3-3 23:00

关公
作者: l001001    时间: 2006-3-4 00:51

各位都是好签

偶按理智一测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人。其人鷹視狼顧,陰沉內斂,權術之深不亞於曹操,復深通韜略,極善用兵,諸葛亮數次北伐,皆為所阻而未竟其功,文、明二帝倚為股肱。後誅曹爽獨秉魏政,擅斷萬機之情頗類曹操。位至丞相,加九錫。其孫司馬炎篡位後,追諡為大晉高祖宣皇帝。


当然像偶这样的好人,按感情测肯定是备备的说
作者: 西北死士    时间: 2006-3-4 02:37

倒死。。。
以前在另一个网上测的是孙策
过了半年再去测 因为性格变化了不少 孙权。。
现在。。
占算的結果, 西北 的代表武將是《張昭》。


  張昭是三國有名的軍師,字子布。是孫策、孫權二代位高權重的
作者: Robin    时间: 2006-3-4 03:24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6-3-4 03:42

占算的結果, 李牙 的代表武將是《孫權》。


  孫權,字仲
作者: 诸葛神君    时间: 2006-3-4 06:02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作者: 旖旎从雨    时间: 2006-3-4 06:13

《夏侯淵》。


  夏侯淵,字妙才,夏侯惇之弟。與其兄皆以勇猛著稱。深通韜略,善曉兵機,隨操征戰,多有戰功。操平漢中後,使淵據守,倚為西籓重鎮。定軍山之役,為蜀將黃忠所殺,追贈征西將軍,諡曰愍侯。
作者: kgft222    时间: 2006-3-4 09:46

算的結果, 我的的代表武將是《甘寧》。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氣力過人,頗通史書,好遊俠。初縱橫江湖,劫掠為生,人稱「
作者: timetale    时间: 2006-3-4 09:51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
作者: 赵豫 汉青    时间: 2006-3-4 09:52

  占算的結果, 赵豫 汉?的代表武將是《甄姬》。


  甄姬,甄逸之女,與曹植曾有過一段戀情,後嫁給袁紹之子袁熙。曹軍破冀州城後,世子曹丕闖入袁紹府中抄家,發現一女蓬頭垢面,拖近擦乾淨臉一看,原來是個大美女,深受曹丕喜愛,後來曹操遂為曹丕迎娶,並且立為夫人。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因為寵愛郭后,次年六月便遣使賜甄氏死。不過後來即位的魏明帝曹睿卻是甄氏所生。據說曹子建《洛神賦》中的洛水之神,就是這位嫂嫂甄氏。

  《關於洛神賦》
  《洛神賦》原名《感甄賦》,曹植在這篇賦文中以神話的方式來寄托他思念甄氏的哀淒。魏明帝繼帝位後,為避其母諱,乃改名《洛神賦》。

  以下註解取自承甫先生的文章:
  原先, 甄姬( 這樣的講法有點不太習慣, 通常是日本人才會用這樣的 term ) 甄氏是許配給袁紹的二兒子袁尚, 但是在官渡之戰後, 袁家敗退到烏丸族的土地上, 而袁尚拋棄家眷與小弟袁熙準備聯合烏丸族報仇。

  是因為如此, 曹操在接收鄴城的時候就順便把這些家眷據為己有 ( 孔融還用過諷刺的典故 : " 他虛構了在周建國之初, 周武王把妲己賜給周公 " - 這是影射曹操把甄氏嫁給曹丕 )
  孔融後來受到曹操的憤恨而被殺 ( 當然不止這一件事, 但是孔融與禰衡的高傲卻是三國人物中比較著名的 )
  ( 離題太遠了 ) 好, 就這樣甄氏嫁給曹丕, 可是又有一說是, 曹操年少時與袁紹交好那一段時光, 兩家小孩也玩在一起, 所以曹植早就暗戀甄氏

  總之, 甄氏代表的大概是指 "身不由己" 無法愛真正愛的人的那種情況吧...

 占算的結果, (真名) 的代表武將是《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群人。性勇猛剛烈,頗諳戎機,治軍嚴明,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初隨楊奉,復歸曹操,從操征戰,積功無數。後關羽圍樊城,徐晃奉命往救,大破關羽於偃城,猶見勇烈。孟達反,晃隨司馬懿往征,於新城為孟達射中頭額,傷重不治而卒。官至右將軍,封楊平侯,諡曰壯侯。
作者: caoqishu    时间: 2006-3-5 14:03

郁闷,,,,,,,,,,
貂嬋,東漢司徒王允之養女,能歌善舞,乃一名絕代美人。因不忍見養父終日為除董卓而煩惱,遂自薦幫助,不惜犧牲自己身體,深入虎穴,使用美人計離間董卓和呂布二人之感情,結果真的建立奇功, 把暴虐不仁、人人早已得而誅之,卻又一直沒他奈何的董卓害死,這功績可連戰將也比不上。她亦因此名留青史。

 王昭君、西施、貂蟬和楊貴妃四大美人中,要數貂蟬最迷人,因爲她竟使英雄豪傑爲之神魂顛倒。也數她最不可捉摸,因爲人們至今還不清楚她的真面目。比較接近的說法,似有以下四種。

 一說她是王允的歌妓。王允,東漢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字子師。初爲郡吏,靈帝時,任豫州刺史,獻帝即位任司徒。王允爲了剪除董卓,想用美人計來達到目的。可是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物件,因此常常悶悶不樂。歌妓貂蟬爲了使王允開心,每每使勁歌舞,但也無濟於事。後來,王允對她說明了其中情由,並要求她助一臂之力。貂蟬知情後,表示願爲王允效勞。她按王允連環計的要求,以她的姿色挑起了呂布和董卓的矛盾,最後,借呂布之手殺了董卓,爲王允排除異已力量立下了汗馬功勞。事成後,貂蟬在花園裏爲王允祈
作者: yechenhui    时间: 2006-3-7 11:36

我的是诸葛村夫~还不错诶
作者: 蒂法    时间: 2006-3-7 11:42

!奈何!和我上次发的对对碰一样... ...
还是... ...


占算的結果, 肖甜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
作者: yedeyao    时间: 2006-3-7 13:04

占算的結果, yedeyao 的代表武將是《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群人。性勇猛剛烈,頗諳戎機,治軍嚴明,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初隨楊奉,復歸曹操,從操征戰,積功無數。後關羽圍樊城,徐晃奉命往救,大破關羽於偃城,猶見勇烈。孟達反,晃隨司馬懿往征,於新城為孟達射中頭額,傷重不治而卒。官至右將軍,封楊平侯,諡曰壯侯。
作者: 凤凰牌山鸡    时间: 2006-3-7 15:04

占算的結果, 凤凰牌山࿐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
作者: 死亡骑士赵子龙    时间: 2006-3-7 15:32

占算的結果, ** 的代表武將是《馬超》。


  馬超,生於西元一七六年,死於西元二二二年,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出身於涼州豪強家庭。 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後,領兵為父報仇。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於潼關,後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後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用一杆長槍,有神威將軍的美名,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勇有餘,
作者: 西施~    时间: 2006-3-7 20:32

張飛,不錯la
作者: a5647766    时间: 2006-3-8 15:28

我以前用的名字是甘宁,现在用的名字是关羽!!!唉```
作者: 赵豫 汉青    时间: 2006-3-8 15:33



QUOTE:
原帖由蒂法于2006-03-07, 11:42:59发表
!奈何!和我上次发的对对碰一样... ...
还是... ...


占算的結果, 肖甜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原来你叫肖甜啊!
作者: 79510377    时间: 2006-3-8 16:23

占算的結果, 张 的代表武將是《黃忠》。


  黃忠,字漢升,蜀國五虎大將最後一位,南陽(今河南省南陽)人。最初在劉表屬下任中郎將鎮守長沙攸縣。當曹操南下時,仍忠守長沙。後劉備派關羽攻長沙時,城破被困,降了劉備。劉備平荊南四郡後,隨其進取四川,常打先鋒,勇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取漢中時,黃忠在定軍山用計斬曹軍大將夏侯淵,大敗曹軍,被封為征西大將軍。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發百中,年歲雖大,卻常不服老。劉備為漢中王後,拜忠為後將軍,後賜關內侯。 220年,黃忠病逝于營寨中,享年七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老將說黃忠,收川立大功。
重披金鎖甲,雙挽鐵胎弓。
膽氣驚河北,威名鎮蜀中。
臨亡頭似雪,猶自顯英雄。
作者: 三界灭绝    时间: 2006-3-9 20:40

竟然是陆逊,无语
作者: 武林至尊    时间: 2006-3-9 23:06

张昭....真郁闷
我要周郎
作者: 吳下阿蒙    时间: 2006-3-10 14:32

占算的結果,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
作者: zs40795403    时间: 2006-3-11 13:43

郁闷 怎么没性别选择??我怎么推算出是大乔?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大喬》。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西元 200年),孫策於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藥石罔效逝世。大喬傷痛欲絕,數度昏厥,並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18歲),助他接掌大權,並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後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西元 229年)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矣!
作者: 断眉    时间: 2006-3-11 13:49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作者: 无心    时间: 2006-3-12 21:32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3-12 23:52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小喬》。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小喬與周郎實為三國裏第一佳配。曹操對喬公的二女也頗有想法。曹子建賦雲:“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作者: 笑揖清风洗我狂    时间: 2006-3-13 04:08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初為郡吏,察孝廉。從孫堅起兵。堅死,隨孫策定江東,平山越。蓋愛惜部下,每戰,士卒皆爭先恐後。赤壁之戰,蓋詐降曹操,乘風放火,燒曹軍連環船,立殊功,拜武鋒中郎將。後平武陵蠻,領太守,又加偏將軍,病卒於官。
作者: 張楓    时间: 2006-3-13 05:27

................我不要...................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小喬》。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小喬與周郎實為三國裏第一佳配。曹操對喬公的二女也頗有想法。曹子建賦雲:“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作者: 方二    时间: 2006-3-13 09:29

张昭
作者: 白雪    时间: 2006-3-13 12:05

占算的結果,甄姬,甄逸之女,與曹植曾有過一段戀情,後嫁給袁紹之子袁熙。曹軍破冀州城後,世子曹丕闖入袁紹府中抄家,發現一女蓬頭垢面,拖近擦乾淨臉一看,原來是個大美女,深受曹丕喜愛,後來曹操遂為曹丕迎娶,並且立為夫人。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因為寵愛郭后,次年六月便遣使賜甄氏死。不過後來即位的魏明帝曹睿卻是甄氏所生。據說曹子建《洛神賦》中的洛水之神,就是這位嫂嫂甄氏。 sdffsd的代表武將是《甄姬》。
作者: 兵部尚书    时间: 2006-3-13 13:01

大乔~~
作者: samue11    时间: 2006-3-13 14:29

占算的结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将是《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曹操起兵时为裨将,从征伐。曹操东征陶谦时,惇留守濮阳。后张邈叛变迎吕布,攻陷濮阳。而夏侯惇为敌伪降将领所捉,以为要挟。后部将韩浩终把惇救出。当夏侯惇从曹操攻打吕布时为流矢所中,失一目。从此军中称惇为盲夏侯。其后因屡立军功而拜为前将军。文帝即位后,拜惇为大将军。数月后病死。
作者: smileworm    时间: 2006-3-13 23:26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西元 200年),孫策於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藥石罔效逝世。大喬傷痛欲絕,數度昏厥,並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18歲),助他接掌大權,並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後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西元 229年)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矣!
作者: 绯甄茗    时间: 2006-3-13 23:49


占算的結果, 绯甄茗 的代表武將是《小喬》。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小喬與周郎實為三國裏第一佳配。曹操對喬公的二女也頗有想法。曹子建賦雲:“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作者: 绯甄茗    时间: 2006-3-13 23:51

咦?
才看到……  
上面的好过分
作者: 夏侯敦的妹妹    时间: 2006-3-14 05:23

满宠 10里面的是张合 看来我怎么都是曹操的人了........
作者: 陆抗    时间: 2006-3-14 09:05

我是黄忠
作者: 孔雀王    时间: 2006-3-14 14:48

晕死,我这么纯洁善良的人居然是董卓?!
作者: hbwh2002    时间: 2006-3-14 15:23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作者: wczcc    时间: 2006-3-18 12:57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作者: 376018582    时间: 2006-3-18 13:06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東吳國大將。呂蒙原本只是一武夫,少年時不喜讀書,經孫權勸告,發奮讀書。後來成為三國時代智勇兼備的名將。魯肅死後,呂蒙升任東吳都督,與陸遜合謀收復了荊州,殺了守將關羽父子,使其威名遠播。後於一場酒宴中暴斃死亡。
作者: 斯罗亚玛达    时间: 2006-3-18 15:27

哈哈,我无敌啊。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于戰場,姜維任參軍。西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薑"字形相近,一音之轉。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薑維為涼州刺史。西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有人說,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作者: alkaid    时间: 2006-3-18 16:24

我是曹丕,不过我不喜欢他。。。:L
作者: 神游天下    时间: 2006-3-18 16:50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魏延原系劉備的親信將領"曲部",後隨劉備入蜀,因屢立戰功,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提升魏延為鎮遠將軍。兼任漢中太守,掌管漢中地區的軍務。劉備這一任命,使"一軍盡驚",魏延成為蜀漢的第一員大將。

  劉備稱帝後,魏延升為鎮北將軍。劉禪即位後封其為都亭侯。227年,諸葛亮駐軍漢中,任魏延為丞相府司馬,並擔任涼州刺史,統率前鋒部隊。因戰功卓著被提升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授以符節,並被進封為南鄭侯。

  魏延以勇猛過人、善於用兵著稱,但他性格有些高傲,故當時的人們都對他很客氣,避免冒犯他,只有楊儀對他毫不忍讓。諸葛亮死後,楊儀不聽魏延的主張、親率大軍南撤時,魏延便率兵搶先南歸,互相攻擊對方為叛逆,告急文書紛紛上交到朝廷。無能的後主心中無數,結果使魏延被殺,造成了蜀漢歷史上一大冤案。《三國志》卷四十有傳。
作者: 木剑    时间: 2006-3-19 03:34

占算的結果, 郭小颖 的代表武將是《呂布》。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後人有詩歎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作者: 公瑾周瑜    时间: 2006-3-19 11:12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西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西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西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作者: gaobirdfly    时间: 2006-3-19 19:41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于戰場,姜維任參軍。西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薑"字形相近,一音之轉。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薑維為涼州刺史。西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有人說,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作者: gulisi    时间: 2006-3-19 22:57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夏侯长风    时间: 2006-3-22 14:29

我是曹植
曹植 (公元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國有名的文學家。天資聰穎,舉筆成文,甚為操所鍾愛,原擬立為世子,後見其自恃文才,嗜酒放縱,輕挑少禮,非政治良材,頗類詞林人物,故而中沮。其兄丕繼位,忌植,欲尋事殺之,遂令其七步成文,植七步未完已成豆箕篇,藝驚四座,丕亦為之流涕,故而有「曹七步」之稱。植長年淹留外籓,鬱鬱而終。位至陳王,諡曰思王。
作者: psqp123    时间: 2006-3-22 19:10

我的是庞统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人稱鳳雛先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劉備守衛荊州時,以龐統為耒陽令。 在縣裏不理政務,因而被免職。後來東吳的軍師魯肅在給劉備的信中提及龐統非一般只能統治一個小地方 的人,應該委以重任才可顯示其才能。從此,劉備以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對他的信任僅遜於諸葛亮。後 來龐統隨劉備入蜀。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為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 劉璋返回成都後,龐統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以時機已成為理由,聽從龐統的計策,出征成都 。可惜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他為流矢所中,傷重不治,為國捐軀,享年三十六歲。追賜關內侯。
作者: zippo_1031    时间: 2006-3-22 19:54

偶是。。。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曹操起兵時為裨將,從征伐。曹操東征陶謙時,惇留守濮陽。後張邈叛變迎呂布,攻陷濮陽。而夏侯惇為敵偽降將領所捉,以為要挾。後部將韓浩終把惇救出。當夏侯惇從曹操攻打呂布時為流矢所中,失一目。從此軍中稱惇為盲夏侯。其後因屢立軍功而拜為前將軍。文帝即位後,拜惇為大將軍。數月後病死。
作者: 幻天飞云    时间: 2006-3-23 20:08

飞云 的代表武將是《孫權》。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西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西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西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作者: yanguodong    时间: 2006-3-27 08:18

司马懿?!@#$%%我这么单纯怎么可能是他!<_<
作者: 东门吹血    时间: 2006-3-27 09:32

  占算的結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將是《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群人。性勇猛剛烈,頗諳戎機,治軍嚴明,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初隨楊奉,復歸曹操,從操征戰,積功無數。後關羽圍樊城,徐晃奉命往救,大破關羽於偃城,猶見勇烈。孟達反,晃隨司馬懿往征,於新城為孟達射中頭額,傷重不治而卒。官至右將軍,封楊平侯,諡曰壯侯。
作者: 南海听涛    时间: 2006-3-27 15:59

嗷傲大哭~~~我竟然是刘备..........最讨厌他了~~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作者: 飒露紫    时间: 2006-3-27 22:13

血型不记得了  分别是张郃 许褚 夏侯渊 张辽 徐晃   怎么都是曹老大的人
作者: lkr0830    时间: 2006-3-29 12:17     标题: 111

占算的結果, henry 的代表武將是《龐統》。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人稱鳳雛先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劉備守衛荊州時,以龐統為耒陽令。在縣裏不理政務,因而被免職。後來東吳的軍師魯肅在給劉備的信中提及龐統非一般只能統治一個小地方的人,應該委以重任才可顯示其才能。從此,劉備以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對他的信任僅遜於諸葛亮。後來龐統隨劉備入蜀。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為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劉璋返回成都後,龐統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以時機已成為理由,聽從龐統的計策,出征成都。可惜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他為流矢所中,傷重不治,為國捐軀,享年三十六歲。追賜關內侯。
作者: 动如雷霆    时间: 2006-3-30 23:05

華陀,字元化,東漢末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華陀精於養性之術,少年時立志行醫,以救世人。華陀行醫並無師傳,精研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以及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的運用。無論內、外、婦、小兒各科的疾病,只見他用藥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多隨手而癒。

  華陀特別擅長外科手術,他發明的「麻沸散」,更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最早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陀晚了一千六百餘年。

  在「世界藥學史」中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陀最精此術」!

  華陀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關羽下棋飲酒談笑自若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華佗也很重視養生,創立五禽戲,即模仿虎、鹿、熊、猴、鳥的動作做運動,以預防疾病。

  世人以為華陀因為不肯為曹操醫病而被賜死!其實是因為華陀認為曹操腦中有瘤(曹操本有頭痛的毛病),本來想為曹操開腦取瘤,但曹操以為華陀要砍曹操的腦袋而遭囚禁,後死於牢中!華陀死後,其醫術也隨之失傳。曹操死時,也因為自己不信華陀之言而後悔莫及!


…………………………看病了看病了…………………………这个结果打死我都想不到啊……………………

[ 本帖最后由 动如雷霆 于 2006-3-30 23:12 编辑 ]
作者: huchao255    时间: 2006-3-31 14:00

我靠,我是袁绍   我有那老家伙那样恐怖嘛  彻底无语
作者: ldm.nc    时间: 2006-3-31 14:51

  占算的結果, 我 的代表武將是《馬超》。


  馬超,生於西元一七六年,死於西元二二二年,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出身於涼州豪強家庭。 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後,領兵為父報仇。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於潼關,後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後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用一杆長槍,有神威將軍的美名,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勇有餘,謀不足。後病死。
作者: 凝望云涛    时间: 2006-3-31 16:40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魏延原系劉備的親信將領"曲部",後隨劉備入蜀,因屢立戰功,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提升魏延為鎮遠將軍。兼任漢中太守,掌管漢中地區的軍務。劉備這一任命,使"一軍盡驚",魏延成為蜀漢的第一員大將。

  劉備稱帝後,魏延升為鎮北將軍。劉禪即位後封其為都亭侯。227年,諸葛亮駐軍漢中,任魏延為丞相府司馬,並擔任涼州刺史,統率前鋒部隊。因戰功卓著被提升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授以符節,並被進封為南鄭侯。

  魏延以勇猛過人、善於用兵著稱,但他性格有些高傲,故當時的人們都對他很客氣,避免冒犯他,只有楊儀對他毫不忍讓。諸葛亮死後,楊儀不聽魏延的主張、親率大軍南撤時,魏延便率兵搶先南歸,互相攻擊對方為叛逆,告急文書紛紛上交到朝廷。無能的後主心中無數,結果使魏延被殺,造成了蜀漢歷史上一大冤案。《三國志》卷四十有傳。


弄个夏侯敦也好呀
作者: 东山小草    时间: 2006-4-3 00:52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群人。性勇猛剛烈,頗諳戎機,治軍嚴明,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初隨楊奉,復歸曹操,從操征戰,積功無數。後關羽圍樊城,徐晃奉命往救,大破關羽於偃城,猶見勇烈。孟達反,晃隨司馬懿往征,於新城為孟達射中頭額,傷重不治而卒。官至右將軍,封楊平侯,諡曰壯侯。
怎么是这个边叫哥哥边掏刀子的家伙,郁闷啊!  只好向关二哥说一声:对不起了
作者: jhgfd    时间: 2006-4-3 02:56

占算的結果, jhgfd 的代表武將是《典韋》。


  典韋,陳留巴丘人。勇力絕人,事主忠謹,善使雙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往來驟馳,運使如飛。操命為帳前都尉,倚為心腹,信任頗專。宛城之役,張繡夜襲曹營,曹軍大亂,曹操倉皇逃奔,賴典韋死守轅門始得走脫,韋亦身披重創,血流滿地而死,壯烈殉主,操為之號泣設祭,養其子典滿於府中,並於許昌立祀享祭。
作者: youchangaaa    时间: 2006-4-4 15:23

吕蒙,是我最讨厌的东吴武将~~~
作者: 司徒苍月    时间: 2006-4-4 16:05

  占算的結果, 镜铠 的代表武將是《華陀》。


  華陀,字元化,東漢末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華陀精於養性之術,少年時立志行醫,以救世人。華陀行醫並無師傳,精研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以及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的運用。無論內、外、婦、小兒各科的疾病,只見他用藥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多隨手而癒。

  華陀特別擅長外科手術,他發明的「麻沸散」,更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最早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陀晚了一千六百餘年。

  在「世界藥學史」中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陀最精此術」!

  華陀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關羽下棋飲酒談笑自若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華佗也很重視養生,創立五禽戲,即模仿虎、鹿、熊、猴、鳥的動作做運動,以預防疾病。

  世人以為華陀因為不肯為曹操醫病而被賜死!其實是因為華陀認為曹操腦中有瘤(曹操本有頭痛的毛病),本來想為曹操開腦取瘤,但曹操以為華陀要砍曹操的腦袋而遭囚禁,後死於牢中!華陀死後,其醫術也隨之失傳。曹操死時,也因為自己不信華陀之言而後悔莫及!

命中注定我该学医???
作者: 立志三国    时间: 2006-4-5 10:11     标题: 俺是

孔明
谁叫我也是姓孔的
作者: 快哉风    时间: 2006-4-5 11:05

 
偶是刘备哈哈,中山靖王之后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作者: 逆風飛扬    时间: 2006-4-5 12:28

《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為人慷慨忠烈,善撫士卒,深通韜略。原為呂布部將,布敗後為曹操所擒,雖刀斧加頸,全無懼色,操甚奇之,遂延為上坐,優禮相待,遼感其意,始歸曹操。赤壁戰後,鎮守合淝以當東吳,孫權數攻合淝皆為張遼所阻,致使江南小兒聞其名而不敢夜啼,威震吳邦。後隨曹丕征吳,為吳將丁奉射傷,至江都不治而亡。官至前將軍晉陽侯,諡曰剛侯。
作者: 长板桥上一声吼    时间: 2006-4-5 17:24

 張飛,生於一六六年。個性勇毅剛直,原以宰豬賣酒為生。後與劉備結義三弟,為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阪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飛,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西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安喜曾聞鞭督郵,黃巾掃盡佐炎劉。
虎牢關上聲先震,長阪橋邊水逆流。
義釋嚴顏安蜀境,智欺張飛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長遺閬地愁。
作者: zmgo    时间: 2006-4-6 09:59

我也是刘备~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作者: 死修电脑的    时间: 2006-4-6 14:44

張魯(?~216)字公祺(一作"公旗"),沛國豐縣(江蘇豐縣)人,為東漢大科學家張衡的兒子,其祖張陵為五斗米道的創始人。因此,張魯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傳人。
作者: vz1000    时间: 2006-4-8 21:35

占算的結果, vy10 的代表武將是《孫尚香》。


  孫尚香,孫權的妹妹,吳國太的掌上明珠。性情剛烈勇猛,頗有哥哥的風範。才華敏捷的她,自幼喜歡習武練劍,連婢女都個個佩帶刀劍。後來因政治考量嫁給劉備,當時孫尚香才二十多歲,和劉備年齡差距二十歲以上。但她對劉備非常忠貞,甚至和劉備一起離開東吳,讓周瑜和孫權的計策失敗,這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話的典故由來。

晕死~~~~~~~~~
作者: 火拳艾斯    时间: 2006-4-10 10:36

占算的結果, 徐佳磊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

这么看得起我…………………………
作者: 山无棱    时间: 2006-4-10 13:03

占算的結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將是《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群人。性勇猛剛烈,頗諳戎機,治軍嚴明,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初隨楊奉,復歸曹操,從操征戰,積功無數。後關羽圍樊城,徐晃奉命往救,大破關羽於偃城,猶見勇烈。孟達反,晃隨司馬懿往征,於新城為孟達射中頭額,傷重不治而卒。官至右將軍,封楊平侯,諡曰壯侯。
作者: 阿风语    时间: 2006-4-10 20:04

啊,貂嬋,晕倒

俺是男儿身哪
作者: 英雄吕布    时间: 2006-4-10 21:40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西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西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西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作者: 英雄吕布    时间: 2006-4-10 21:41

晕呀,怎么是孙权
作者: 寂寞一个人    时间: 2006-4-11 00:55

占算的結果, ** 的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作者: oo2223    时间: 2006-4-13 11:58

占算的結果, 倾国之&# 的代表武將是《龐統》。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人稱鳳雛先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劉備守衛荊州時,以龐統為耒陽令。在縣裏不理政務,因而被免職。後來東吳的軍師魯肅在給劉備的信中提及龐統非一般只能統治一個小地方的人,應該委以重任才可顯示其才能。從此,劉備以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對他的信任僅遜於諸葛亮。後來龐統隨劉備入蜀。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為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劉璋返回成都後,龐統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以時機已成為理由,聽從龐統的計策,出征成都。可惜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他為流矢所中,傷重不治,為國捐軀,享年三十六歲。追賜關內侯。
作者: tonf    时间: 2006-4-14 16:12

《黃忠》。


  黃忠,字漢升,蜀國五虎大將最後一位,南陽(今河南省南陽)人。最初在劉表屬下任中郎將鎮守長沙攸縣。當曹操南下時,仍忠守長沙。後劉備派關羽攻長沙時,城破被困,降了劉備。劉備平荊南四郡後,隨其進取四川,常打先鋒,勇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取漢中時,黃忠在定軍山用計斬曹軍大將夏侯淵,大敗曹軍,被封為征西大將軍。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發百中,年歲雖大,卻常不服老。劉備為漢中王後,拜忠為後將軍,後賜關內侯。 220年,黃忠病逝于營寨中,享年七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老將說黃忠,收川立大功。
重披金鎖甲,雙挽鐵胎弓。
膽氣驚河北,威名鎮蜀中。
臨亡頭似雪,猶自顯英雄。
作者: lixiurui    时间: 2006-4-20 11:04

你是:司马师
   你很受人尊重,做事相当独立,知道如何运用能力和权术以达到目的,就像司马师。司马懿之子,魏国后期大将,基本控制了魏国的局势,为司马炎称帝奠定了基础。

我是奸臣..............
作者: Aghost    时间: 2006-4-21 13:46

 占算的結果, 陈运& 的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作者: 逆風飛扬    时间: 2006-4-21 14:06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人。其人鷹視狼顧,陰沉內斂,權術之深不亞於曹操,復深通韜略,極善用兵,諸葛亮數次北伐,皆為所阻而未竟其功,文、明二帝倚為股肱。後誅曹爽獨秉魏政,擅斷萬機之情頗類曹操。位至丞相,加九錫。其孫司馬炎篡位後,追諡為大晉高祖宣皇帝。
作者: 帥无极    时间: 2006-4-22 10:20

占算的結果, XXX  的代表武將是《孫策》。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以前测试都是司马意,这次换成的孙策,还挺喜欢,不过这区别也未免大了些吧。
作者: peng2581    时间: 2006-4-22 18:06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呂布》。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後人有詩歎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作者: 巫神王    时间: 2006-4-23 20:25

  占算的結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將是《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曹操起兵時為裨將,從征伐。曹操東征陶謙時,惇留守濮陽。後張邈叛變迎呂布,攻陷濮陽。而夏侯惇為敵偽降將領所捉,以為要挾。後部將韓浩終把惇救出。當夏侯惇從曹操攻打呂布時為流矢所中,失一目。從此軍中稱惇為盲夏侯。其後因屢立軍功而拜為前將軍。文帝即位後,拜惇為大將軍。
作者: thinkkk    时间: 2006-4-24 09:33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作者: 白袍小将赵子龙    时间: 2006-4-24 20:05     标题: 爽啊,我的偶像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我的偶像啊哈哈!~~~~笑%^
作者: 八阵图里喝早茶    时间: 2006-4-28 08:02

占算的結果,  我的代表武將是《陸遜》。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是一個文武雙全,性情雍雅,具有雄才大略,深明軍機的大將軍。劉備伐吳時,孫權拜為鎮西將軍大都督以抗蜀師,陸遜用計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大破蜀軍於猇亭,蜀軍全軍覆沒,劉備棄甲拋戈,倉皇西奔,僅得以身免。之後治軍於荊襄以當魏,東吳賴以為安。後以諫阻廢嫡之事為權所斥,鬱憤成疾而死。官至丞相,封江陵侯,追諡昭侯。

作者: 天道酬禽    时间: 2006-4-28 09:31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作者: airwise    时间: 2006-4-28 10:36

 占算的結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將是《孫尚香》。


  孫尚香,孫權的妹妹,吳國太的掌上明珠。性情剛烈勇猛,頗有哥哥的風範。才華敏捷的她,自幼喜歡習武練劍,連婢女都個個佩帶刀劍。後來因政治考量嫁給劉備,當時孫尚香才二十多歲,和劉備年齡差距二十歲以上。但她對劉備非常忠貞,甚至和劉備一起離開東吳,讓周瑜和孫權的計策失敗,這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話的典故由來。
作者: 无弦琴    时间: 2006-4-28 12:33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魏延》。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魏延原系劉備的親信將領"曲部",後隨劉備入蜀,因屢立戰功,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提升魏延為鎮遠將軍。兼任漢中太守,掌管漢中地區的軍務。劉備這一任命,使"一軍盡驚",魏延成為蜀漢的第一員大將。

  劉備稱帝後,魏延升為鎮北將軍。劉禪即位後封其為都亭侯。227年,諸葛亮駐軍漢中,任魏延為丞相府司馬,並擔任涼州刺史,統率前鋒部隊。因戰功卓著被提升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授以符節,並被進封為南鄭侯。

  魏延以勇猛過人、善於用兵著稱,但他性格有些高傲,故當時的人們都對他很客氣,避免冒犯他,只有楊儀對他毫不忍讓。諸葛亮死後,楊儀不聽魏延的主張、親率大軍南撤時,魏延便率兵搶先南歸,互相攻擊對方為叛逆,告急文書紛紛上交到朝廷。無能的後主心中無數,結果使魏延被殺,造成了蜀漢歷史上一大冤案。《三國志》卷四十有傳。
作者: lyz    时间: 2006-4-28 15:51

的代表武將是《黃蓋》。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初為郡吏,察孝廉。從孫堅起兵。堅死,隨孫策定江東,平山越。蓋愛惜部下,每戰,士卒皆爭先恐後。赤壁之戰,蓋詐降曹操,乘風放火,燒曹軍連環船,立殊功,拜武鋒中郎將。後平武陵蠻,領太守,又加偏將軍,病卒於官。


怎么会是他  好象能力一般 不过忠心可以
作者: markhappy    时间: 2006-4-28 17:52

占算的結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將是《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群人。性勇猛剛烈,頗諳戎機,治軍嚴明,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初隨楊奉,復歸曹操,從操征戰,積功無數。後關羽圍樊城,徐晃奉命往救,大破關羽於偃城,猶見勇烈。孟達反,晃隨司馬懿往征,於新城為孟達射中頭額,傷重不治而卒。官至右將軍,封楊平侯,諡曰壯侯。
作者: 老关赴会    时间: 2006-5-6 07:40

大乔  昏迷了
作者: zhsh001    时间: 2006-5-6 16:32

天啊,我是大乔
作者: 常山关益德    时间: 2006-5-6 16:46

孫堅,字文臺,兵法家孫子的後裔,曾助朝廷伐黃巾。 後在參加伐董卓軍時擔任先鋒,連董卓亦懼其勇武欲向他求和。 他第一個攻進洛陽城,得到傳國玉璽。後在攻打劉表時, 中埋伏而戰死,死時才三十七歲。孫堅從少年時便獨自創立基業, 可說是戰必勝、攻必克,全國都對他很重視。 可惜在還沒完成他偉大的抱負前就已逝世,相當可惜。
作者: 紫漪枫影    时间: 2006-5-6 21:19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後人有詩歎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作者: wu255    时间: 2006-5-6 21:58

占算的結果, wu255 的代表武將是《呂布》。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後人有詩歎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作者: yutaoshome    时间: 2006-5-6 22:08

/.\
——————————————————————————————————————————————
占算的結果, 余民辉 的代表武將是《典韋》。


  典韋,陳留巴丘人。勇力絕人,事主忠謹,善使雙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往來驟馳,運使如飛。操命為帳前都尉,倚為心腹,信任頗專。宛城之役,張繡夜襲曹營,曹軍大亂,曹操倉皇逃奔,賴典韋死守轅門始得走脫,韋亦身披重創,血流滿地而死,壯烈殉主,操為之號泣設祭,養其子典滿於府中,並於許昌立祀享祭。
作者: 叶四四    时间: 2006-5-6 22:26

太棒了....
之前从来没想过也没测过的结果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許褚》。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縣人。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勇猛過人,力大如牛,素有虎痴之稱。與典韋同為曹操心腹猛將。其人忠謹自持,沉默寡言,面惡心善,樸實敦厚,雖屢立戰功,猶恭儉謙遜,未嘗驕矜放縱,為時人所稱頌。病卒,官至武衛將軍牟鄉侯,諡曰壯侯。
作者: 无隙    时间: 2006-5-8 16:05

  占算的結果, 无隙 的代表武將是《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作者: jeans194    时间: 2006-5-8 16:43     标题: 还可以

我的是: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氣力過人,頗通史書,好遊俠。初縱橫江湖,劫掠為生,人稱「錦帆賊」,後改 前愆往依劉表,見表無遠志,遂投江東。濡須之役,寧以百騎直貫曹營,往來馳驟,無人敢當,歸寨不折一人一騎,聞者無不咋舌驚嘆。後於劉備伐吳之役,為番王沙摩柯所射,死於富池口。官至折衝將軍
作者: 东方玉    时间: 2006-5-9 02:50

我是曹操.......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5-9 03:02

忘记以前做过没做过了, 再做一次吧!

占算的結果, XXX 的代表武將是《貂嬋》。


 貂嬋,東漢司徒王允之養女,能歌善舞,乃一名絕代美人。因不忍見養父終日為除董卓而煩惱,遂自薦幫助,不惜犧牲自己身體,深入虎穴,使用美人計離間董卓和呂布二人之感情,結果真的建立奇功, 把暴虐不仁、人人早已得而誅之,卻又一直沒他奈何的董卓害死,這功績可連戰將也比不上。她亦因此名留青史。

 王昭君、西施、貂蟬和楊貴妃四大美人中,要數貂蟬最迷人,因爲她竟使英雄豪傑爲之神魂顛倒。也數她最不可捉摸,因爲人們至今還不清楚她的真面目。比較接近的說法,似有以下四種。

 一說她是王允的歌妓。王允,東漢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字子師。初爲郡吏,靈帝時,任豫州刺史,獻帝即位任司徒。王允爲了剪除董卓,想用美人計來達到目的。可是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物件,因此常常悶悶不樂。歌妓貂蟬爲了使王允開心,每每使勁歌舞,但也無濟於事。後來,王允對她說明了其中情由,並要求她助一臂之力。貂蟬知情後,表示願爲王允效勞。她按王允連環計的要求,以她的姿色挑起了呂布和董卓的矛盾,最後,借呂布之手殺了董卓,爲王允排除異已力量立下了汗馬功勞。事成後,貂蟬在花園裏爲王允祈禱拜月,時值有一片彩雲遮月。王允見之曰:《貂蟬美色使月亮躲到雲後面去了》。據此,後人都傳說貂蟬有"閉月"之容。


 一說她是董卓的婢女。董卓,東漢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人,字仲穎。本爲涼州豪強,靈帝時,任並州牧。昭甯元年(一八九年),率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專斷朝政。曹操與袁紹等起兵反對,他挾獻帝西遷長安,自爲太師。後來爲呂布所殺。據《後漢書·呂布傳》載:"卓以布爲騎都尉,誓爲父子,甚愛信之。常小失意,卓拔戟擲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陰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這段記載,就是平常傳說的鳳儀亭擲戟之事。可見,貂蟬是與呂布情通的董卓婢女。

 一說她是呂布之妻。呂布,東漢末五原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南)人,字奉先。初從並州刺史丁原,繼殺原歸董卓,又與王允合謀殺董卓,後任奮威將軍,封溫侯。最後爲曹操所擒殺。呂布之妻,據《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載:"布見備甚敬之,請備於帳中坐婦床上,令婦向拜,酌酒飲食。"從這段記載來看,呂布的妻子是隨軍生活的。上書又載:"建安(漢獻帝年號)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閣外,同聲大呼,布不知反將爲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又載:"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將騎斷太祖(曹操)糧道,布妻謂曰:'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有蹉跌,將軍當于何自立乎?妾昔在長安,已爲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布得妻言,愁悶不能自決"。這裏記述的這位科頭袒衣的婦人,應是呂布之妻貂蟬。

 還有一說她是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據《三國志·關雲長傳》注引《蜀記》曰:"曹公與劉備圍布於下邳,雲長啓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啓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雲長心不自安"。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秦宜祿的妻子是很有姿色的。另外,因爲關羽原先想娶其爲妻的,可是因爲曹操"自留之",因此引起關羽的妒恨。關羽畢竟是個烈性子,他火冒三丈,一刀便把秦宜祿的妻子給殺了。元人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就是以此事附會而成。因此,秦宜祿之妻也成了傳說中的貂蟬。


 四大美人各人都因其有姿色而得寵于一時,但是她們都處在統治者爭鬥的鋒芒上,因此都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她們的死,都不是壽終正寢。貂蟬也應了自古紅顔多薄命之說。


 貂蟬的結局如何呢?貂蟬作爲王允爲剪除董卓的連環計中的美人,她正好是政治權勢鬥爭中的一個風雲人物。處於這樣地位的人,用"危在旦夕"這個詞是不會過分的。如果說貂蟬是董卓的婢女,且與呂布情通已被董卓發現,那麽她也不會有好結果的。因爲董卓既能對呂布擲戟,當然也會對傅婢飛刀。因此,貂蟬的性命遲早是難保的。若以呂布之妻作貂蟬推之,她過的是危險的軍營生活,最後也是香消玉殞。若以貂蟬是秦宜祿之妻推之,她引起了曹操和關羽不和,被關羽一刀結果了性命,成了屈死的刀下魂。
作者: 皇城跟    时间: 2006-5-9 09:57

晕倒~~
竟然是夏侯妙才~~
那么残的结局~~~
作者: weg8    时间: 2006-5-9 14:11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呂蒙》。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東吳國大將。呂蒙原本只是一武夫,少年時不喜讀書,經孫權勸告,發奮讀書。後來成為三國時代智勇兼備的名將。魯肅死後,呂蒙升任東吳都督,與陸遜合謀收復了荊州,殺了守將關羽父子,使其威名遠播。後於一場酒宴中暴斃死亡。
作者: qq22qq2q    时间: 2006-5-9 15:04

偶是老赵,子龙啊!!!
作者: 【战争】    时间: 2006-5-12 12:14

姜维
作者: wmilanboy    时间: 2006-5-12 13:33

占算的結果, wmilanboy 的代表武將是《張昭》。


  張昭是三國有名的軍師,字子布。是孫策、孫權二代位高權重的謀臣,凡文武之事都由他經辦。與張紘一起被孫策聘用。孫策臨終時,把孫權託付給張昭,並對孫權說道: 「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可見其地位之高。孫權經常向他徵求意見,並視之如父。張昭率領群臣輔佐孫權,不管上朝或私下,常對孫權直言進諫,孫權對他心存敬畏,不敢任意妄為。魏國遣使拜孫權為吳王,使者舉止狂傲,被張昭言語折之而收斂。81歲高齡逝世,被謚為文侯。
作者: Cancy    时间: 2006-5-16 13:15

赵云
作者: 如厕亦带刀    时间: 2006-5-17 21:33

我是诸葛亮啊,还蛮冷门的,智慧的化身,这我也没办法啊
作者: 杆神    时间: 2006-5-17 21:50

占算的結果, 杆神 的代表武將是《劉備》。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作者: ylei6007    时间: 2006-5-17 22:22     标题: 哈哈 偶是关羽

  占算的結果, 岳磊 的代表武將是《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作者: 叶四四    时间: 2006-5-17 23:00

谁都没有我的牛啊...
作者: wddd1234    时间: 2006-5-18 01:34

~~~~~~~~~~怎么是个张飞啊???
好象还没谁出过吧~~~哇哈哈~~~~~~
作者: 姜维    时间: 2006-5-18 12:50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縣人。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勇猛過人,力大如牛,素有虎痴之稱。與典韋同為曹操心腹猛將。其人忠謹自持,沉默寡言,面惡心善,樸實敦厚,雖屢立戰功,猶恭儉謙遜,未嘗驕矜放縱,為時人所稱頌。病卒,官至武衛將軍牟鄉侯,諡曰壯侯。
作者: 兰陵高长恭    时间: 2006-5-18 14:25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人。其人鷹視狼顧,陰沉內斂,權術之深不亞於曹操,復深通韜略,極善用兵,諸葛亮數次北伐,皆為所阻而未竟其功,文、明二帝倚為股肱。後誅曹爽獨秉魏政,擅斷萬機之情頗類曹操。位至丞相,加九錫。其孫司馬炎篡位後,追諡為大晉高祖宣皇帝。
不会吧....
作者: 凯坦尼古斯基    时间: 2006-5-18 15:02

占算的結果, 凯坦尼古斯基 的代表武將是《孫策》。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作者: 张鲁    时间: 2006-5-19 12:53

典韋,陳留巴丘人。勇力絕人,事主忠謹,善使雙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往來驟馳,運使如飛。操命為帳前都尉,倚為心腹,信任頗專。宛城之役,張繡夜襲曹營,曹軍大亂,曹操倉皇逃奔,賴典韋死守轅門始得走脫,韋亦身披重創,血流滿地而死,壯烈殉主,操為之號泣設祭,養其子典滿於府中,並於許昌立祀享祭。
作者: 150101691    时间: 2006-5-20 14:07

占算的結果, blood0815 的代表武將是《袁紹》。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商水)人。漢靈帝時為中軍校尉,領導皇宮禁衛軍,靈帝死後,他帶兵進宮殺盡了宮中宦官。董卓控制國家大權時,他從冀州發兵討伐董卓,成為諸侯軍的盟主,在諸侯混戰中勢力進一步擴大,成為當時兵將最多的豪強。但在與曹操決戰時,因不聽謀士的良言,在官渡被曹操擊敗,不久病死。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06-5-20 16:53

那网页出问题了啊~郁闷
作者: 紛紛繞繞    时间: 2006-5-21 15:41

占算的結果, 紛紛繞繞 的代表武將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
作者: 枫    时间: 2006-5-22 18:27

占算的結果, 枫 的代表武將是《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年輕時曾用奇謀截取州官方文件化解地方之危,因而聲名大噪。孔融因仰慕而常照顧太史慈母親,後來黃巾賊圍攻孔融,太史慈突圍討救兵解了圍。投靠同郡的劉繇時,曾與孫策肉搏並奪下頭盔。後來被孫策所抓而投降,劉繇死後與孫策約定日期去安撫劉繇的無主一萬多士卒,並且如期而返,曾平定劉磐之亂,孫權因此把南方託付給他。
作者: 26394416    时间: 2006-5-24 11:04

占算的結果, OOO的代表武將是《許褚》。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縣人。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勇猛過人,力大如牛,素有虎痴之稱。與典韋同為曹操心腹猛將。其人忠謹自持,沉默寡言,面惡心善,樸實敦厚,雖屢立戰功,猶恭儉謙遜,未嘗驕矜放縱,為時人所稱頌。病卒,官至武衛將軍牟鄉侯,諡曰壯侯。
作者: 吃剩的饺子啊    时间: 2006-10-21 02:21

我是孙策和小乔
作者: 无敌张辽    时间: 2006-10-23 13:37

哈哈,我乃魏将张合,也不冤枉我
作者: 黄玮青    时间: 2006-11-12 10:57

占算的結果, 黄玮青 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寂寞一个人    时间: 2006-11-12 11:11

  占算的結果, 魔無影 的代表武將是《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哎。。最见不得关羽的~
作者: 郝伯道    时间: 2006-11-14 15:41

占算的結果, 郝伯道 的代表武將是《馬超》。


  馬超,生於西元一七六年,死於西元二二二年,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出身於涼州豪強家庭。 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後,領兵為父報仇。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於潼關,後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後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用一杆長槍,有神威將軍的美名,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勇有餘,謀不足。後病死。
作者: NarsZ    时间: 2006-11-15 06:45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是一個文武雙全,性情雍雅,具有雄才大略,深明軍機的大將軍。劉備伐吳時,孫權拜為鎮西將軍大都督以抗蜀師,陸遜用計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大破蜀軍於猇亭,蜀軍全軍覆沒,劉備棄甲拋戈,倉皇西奔,僅得以身免。之後治軍於荊襄以當魏,東吳賴以為安。後以諫阻廢嫡之事為權所斥,鬱憤成疾而死。官至丞相,封江陵侯,追諡昭侯。
作者: lkr0830    时间: 2007-2-18 12:49     标题: 诸葛亮

```````````偶是老猪兄,
作者: ″。★節奏°    时间: 2007-2-18 13:02

网页出问题了............
作者: 河边散步    时间: 2007-2-18 13:32

占算的結果……是《孫權》。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西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西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西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作者: sd38637650    时间: 2007-2-18 15:14

网页问题~不能点....
作者: wangxi0000    时间: 2007-2-19 02:21

 占算的結果, 你的代表武將是《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群人。性勇猛剛烈,頗諳戎機,治軍嚴明,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初隨楊奉,復歸曹操,從操征戰,積功無數。後關羽圍樊城,徐晃奉命往救,大破關羽於偃城,猶見勇烈。孟達反,晃隨司馬懿往征,於新城為孟達射中頭額,傷重不治而卒。官至右將軍,封楊平侯,諡曰壯侯。
作者: cctvns3    时间: 2007-2-24 19:29

占算的結果, Julian 的代表武將是《華陀》。


  華陀,字元化,東漢末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華陀精於養性之術,少年時立志行醫,以救世人。華陀行醫並無師傳,精研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以及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的運用。無論內、外、婦、小兒各科的疾病,只見他用藥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多隨手而癒。

  華陀特別擅長外科手術,他發明的「麻沸散」,更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最早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陀晚了一千六百餘年。

  在「世界藥學史」中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陀最精此術」!

  華陀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關羽下棋飲酒談笑自若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華佗也很重視養生,創立五禽戲,即模仿虎、鹿、熊、猴、鳥的動作做運動,以預防疾病。

  世人以為華陀因為不肯為曹操醫病而被賜死!其實是因為華陀認為曹操腦中有瘤(曹操本有頭痛的毛病),本來想為曹操開腦取瘤,但曹操以為華陀要砍曹操的腦袋而遭囚禁,後死於牢中!華陀死後,其醫術也隨之失傳。曹操死時,也因為自己不信華陀之言而後悔莫及!
作者: sjin99    时间: 2007-2-28 17:34

占算的結果,代表武將是《陸遜》。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是一個文武雙全,性情雍雅,具有雄才大略,深明軍機的大將軍。劉備伐吳時,孫權拜為鎮西將軍大都督以抗蜀師,陸遜用計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大破蜀軍於猇亭,蜀軍全軍覆沒,劉備棄甲拋戈,倉皇西奔,僅得以身免。之後治軍於荊襄以當魏,東吳賴以為安。後以諫阻廢嫡之事為權所斥,鬱憤成疾而死。官至丞相,封江陵侯,追諡昭侯。
作者: 灵剑幻花    时间: 2007-3-1 08:26

  呵呵很符合我哦,我是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天火    时间: 2007-3-1 08:49

偶想做曹操的,结果偏偏是刘备,·#¥%……—*!

  占算的結果, *** 的代表武將是《劉備》。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作者: 冰天    时间: 2007-3-6 13:55

張飛,生於一六六年。個性勇毅剛直,原以宰豬賣酒為生。後與劉備結義三弟,為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阪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飛,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西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安喜曾聞鞭督郵,黃巾掃盡佐炎劉。
虎牢關上聲先震,長阪橋邊水逆流。
義釋嚴顏安蜀境,智欺張飛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長遺閬地愁。
作者: 邪王    时间: 2007-3-14 16:30

占算的結果, 邪王 的代表武將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于戰場,姜維任參軍。西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薑"字形相近,一音之轉。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薑維為涼州刺史。西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有人說,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作者: 北非战场    时间: 2007-3-14 18:36

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2824565    时间: 2007-4-5 15:41

的代表武將是《劉備》。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刘大耳
作者: rui520qiao    时间: 2007-4-10 21:10

的代表武將是《孫策》。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作者: ghostdance    时间: 2007-4-10 21:49

孙尚香,
作者: 淮南黄予    时间: 2007-4-17 16:04

占算的結果, 淮南黄予 的代表武將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于戰場,姜維任參軍。西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薑"字形相近,一音之轉。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薑維為涼州刺史。西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有人說,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作者: 淮南黄予    时间: 2007-4-17 16:07

 占算的結果, 淮南黄予 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无敌张辽    时间: 2007-4-20 12:31

偶的结果是张合,魏之名将阿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7-4-20 13:00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貂嬋》。


 貂嬋,東漢司徒王允之養女,能歌善舞,乃一名絕代美人。因不忍見養父終日為除董卓而煩惱,遂自薦幫助,不惜犧牲自己身體,深入虎穴,使用美人計離間董卓和呂布二人之感情,結果真的建立奇功, 把暴虐不仁、人人早已得而誅之,卻又一直沒他奈何的董卓害死,這功績可連戰將也比不上。她亦因此名留青史。

 王昭君、西施、貂蟬和楊貴妃四大美人中,要數貂蟬最迷人,因爲她竟使英雄豪傑爲之神魂顛倒。也數她最不可捉摸,因爲人們至今還不清楚她的真面目。比較接近的說法,似有以下四種。

 一說她是王允的歌妓。王允,東漢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字子師。初爲郡吏,靈帝時,任豫州刺史,獻帝即位任司徒。王允爲了剪除董卓,想用美人計來達到目的。可是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物件,因此常常悶悶不樂。歌妓貂蟬爲了使王允開心,每每使勁歌舞,但也無濟於事。後來,王允對她說明了其中情由,並要求她助一臂之力。貂蟬知情後,表示願爲王允效勞。她按王允連環計的要求,以她的姿色挑起了呂布和董卓的矛盾,最後,借呂布之手殺了董卓,爲王允排除異已力量立下了汗馬功勞。事成後,貂蟬在花園裏爲王允祈禱拜月,時值有一片彩雲遮月。王允見之曰:《貂蟬美色使月亮躲到雲後面去了》。據此,後人都傳說貂蟬有"閉月"之容。


 一說她是董卓的婢女。董卓,東漢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人,字仲穎。本爲涼州豪強,靈帝時,任並州牧。昭甯元年(一八九年),率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專斷朝政。曹操與袁紹等起兵反對,他挾獻帝西遷長安,自爲太師。後來爲呂布所殺。據《後漢書·呂布傳》載:"卓以布爲騎都尉,誓爲父子,甚愛信之。常小失意,卓拔戟擲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陰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這段記載,就是平常傳說的鳳儀亭擲戟之事。可見,貂蟬是與呂布情通的董卓婢女。

 一說她是呂布之妻。呂布,東漢末五原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南)人,字奉先。初從並州刺史丁原,繼殺原歸董卓,又與王允合謀殺董卓,後任奮威將軍,封溫侯。最後爲曹操所擒殺。呂布之妻,據《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載:"布見備甚敬之,請備於帳中坐婦床上,令婦向拜,酌酒飲食。"從這段記載來看,呂布的妻子是隨軍生活的。上書又載:"建安(漢獻帝年號)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閣外,同聲大呼,布不知反將爲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又載:"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將騎斷太祖(曹操)糧道,布妻謂曰:'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有蹉跌,將軍當于何自立乎?妾昔在長安,已爲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布得妻言,愁悶不能自決"。這裏記述的這位科頭袒衣的婦人,應是呂布之妻貂蟬。

 還有一說她是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據《三國志·關雲長傳》注引《蜀記》曰:"曹公與劉備圍布於下邳,雲長啓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啓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雲長心不自安"。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秦宜祿的妻子是很有姿色的。另外,因爲關羽原先想娶其爲妻的,可是因爲曹操"自留之",因此引起關羽的妒恨。關羽畢竟是個烈性子,他火冒三丈,一刀便把秦宜祿的妻子給殺了。元人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就是以此事附會而成。因此,秦宜祿之妻也成了傳說中的貂蟬。


 四大美人各人都因其有姿色而得寵于一時,但是她們都處在統治者爭鬥的鋒芒上,因此都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她們的死,都不是壽終正寢。貂蟬也應了自古紅顔多薄命之說。


 貂蟬的結局如何呢?貂蟬作爲王允爲剪除董卓的連環計中的美人,她正好是政治權勢鬥爭中的一個風雲人物。處於這樣地位的人,用"危在旦夕"這個詞是不會過分的。如果說貂蟬是董卓的婢女,且與呂布情通已被董卓發現,那麽她也不會有好結果的。因爲董卓既能對呂布擲戟,當然也會對傅婢飛刀。因此,貂蟬的性命遲早是難保的。若以呂布之妻作貂蟬推之,她過的是危險的軍營生活,最後也是香消玉殞。若以貂蟬是秦宜祿之妻推之,她引起了曹操和關羽不和,被關羽一刀結果了性命,成了屈死的刀下魂。
---------------------
我的答案:中国总理,决不捐出,自行解决,关我何事?
作者: 前将军张辽    时间: 2007-4-22 11:57

怎么打不开?
作者: 心怀蜀汉    时间: 2007-4-26 15:15

周瑜,生於西元一七五年,死於西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錶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西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但有人批評其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事實上,從諸葛亮用計激周瑜的情形來看,不僅周瑜有瑜亮情結,諸葛亮也有亮瑜情節呢!所以,對周瑜的這番批評,實在非常不公允!
作者: AutoF1    时间: 2007-5-9 09:01

占算的結果,俺的代表武將是《陸遜》。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是一個文武雙全,性情雍雅,具有雄才大略,深明軍機的大將軍。劉備伐吳時,孫權拜為鎮西將軍大都督以抗蜀師,陸遜用計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大破蜀軍於猇亭,蜀軍全軍覆沒,劉備棄甲拋戈,倉皇西奔,僅得以身免。之後治軍於荊襄以當魏,東吳賴以為安。後以諫阻廢嫡之事為權所斥,鬱憤成疾而死。官至丞相,封江陵侯,追諡昭侯。
作者: 【赵云】    时间: 2007-5-12 22:47

我是孙策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作者: ql2000    时间: 2007-5-15 11:14     标题: 占卜

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superwazi    时间: 2007-5-17 09:56

占算的結果, XX 的代表武將是《曹植》。


  曹植 (公元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國有名的文學家。天資聰穎,舉筆成文,甚為操所鍾愛,原擬立為世子,後見其自恃文才,嗜酒放縱,輕挑少禮,非政治良材,頗類詞林人物,故而中沮。其兄丕繼位,忌植,欲尋事殺之,遂令其七步成文,植七步未完已成豆箕篇,藝驚四座,丕亦為之流涕,故而有「曹七步」之稱。植長年淹留外籓,鬱鬱而終。位至陳王,諡曰思王。
作者: cctvns3    时间: 2007-5-17 10:05

張飛,生於一六六年。個性勇毅剛直,原以宰豬賣酒為生。後與劉備結義三弟,為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阪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飛,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西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安喜曾聞鞭督郵,黃巾掃盡佐炎劉。
虎牢關上聲先震,長阪橋邊水逆流。
義釋嚴顏安蜀境,智欺張飛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長遺閬地愁。
作者: 123a456l    时间: 2007-5-18 20:44

占算的結果, 杨松 的代表武將是《魏延》。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魏延原系劉備的親信將領"曲部",後隨劉備入蜀,因屢立戰功,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提升魏延為鎮遠將軍。兼任漢中太守,掌管漢中地區的軍務。劉備這一任命,使"一軍盡驚",魏延成為蜀漢的第一員大將。

  劉備稱帝後,魏延升為鎮北將軍。劉禪即位後封其為都亭侯。227年,諸葛亮駐軍漢中,任魏延為丞相府司馬,並擔任涼州刺史,統率前鋒部隊。因戰功卓著被提升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授以符節,並被進封為南鄭侯。

  魏延以勇猛過人、善於用兵著稱,但他性格有些高傲,故當時的人們都對他很客氣,避免冒犯他,只有楊儀對他毫不忍讓。諸葛亮死後,楊儀不聽魏延的主張、親率大軍南撤時,魏延便率兵搶先南歸,互相攻擊對方為叛逆,告急文書紛紛上交到朝廷。無能的後主心中無數,結果使魏延被殺,造成了蜀漢歷史上一大冤案。《三國志》卷四十有傳。
作者: lc116    时间: 2007-5-31 22:33

占算的結果,代表武將是《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作者: keven.li    时间: 2007-6-5 12:38

还好还好,姜维~
作者: king19840714    时间: 2007-6-5 12:51     标题: 222

我是大大大熊猫
作者: 凤隐龙君    时间: 2007-6-10 13:42

占算的結果, XXX 的代表武將是《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為人慷慨忠烈,善撫士卒,深通韜略。原為呂布部將,布敗後為曹操所擒,雖刀斧加頸,全無懼色,操甚奇之,遂延為上坐,優禮相待,遼感其意,始歸曹操。赤壁戰後,鎮守合淝以當東吳,孫權數攻合淝皆為張遼所阻,致使江南小兒聞其名而不敢夜啼,威震吳邦。後隨曹丕征吳,為吳將丁奉射傷,至江都不治而亡。官至前將軍晉陽侯,諡曰剛侯。
作者: 362719749    时间: 2007-6-13 08:21

三国志10里面不是可以测试吗 不用到外面测试的 三国志10里右上角的问号 可以测试的
作者: 03gguyy    时间: 2007-6-15 11:15

晕了,游戏中就有这个功能么~~···
作者: xuflf1111    时间: 2007-6-15 12:48

 我的占算的結果,武將是《張郃》。


  張郃,字雋乂,河間鄚縣人。文武兼備,好儒士,善於治軍,有古將之風。初為袁紹部將,後為郭圖所譖,遂降於曹操。歷經三代,前後征戰,多有功績,累遷至鄚侯征西車騎將軍。後於劍閣中諸葛亮之計,伏殺於木門道口,諡曰壯侯。
作者: 灯下窟髅谁一劍    时间: 2007-6-18 21:41

我的计算结果是……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 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 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 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作者: 近衛兵    时间: 2007-6-21 14:27

占算的結果, 小兵 的代表武將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于戰場,姜維任參軍。西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薑"字形相近,一音之轉。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薑維為涼州刺史。西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有人說,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图片附件: [小兵] 1346846-zC2eJVa1Ot.jpg (2007-6-21 14:27, 49.11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56
http://www.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42795


作者: 然渊スタン    时间: 2007-6-25 15:49

偶的,武圣关羽呵。
  占算的結果, 然渊 的代表武將是《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 本帖最后由 然渊スタン 于 2007-6-25 15:52 编辑 ]
作者: 轻舞飞扬1971    时间: 2007-6-25 16:50

 占算的結果,代表武將是《孫策》。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作者: 赵子龙帅    时间: 2007-6-27 21:50

  占算的結果, 李日民 的代表武將是《孫策》。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作者: clhasd123456    时间: 2007-6-29 18:38     标题: ~~~~``

的代表武將是《張飛》。


  張飛,生於一六六年。個性勇毅剛直,原以宰豬賣酒為生。後與劉備結義三弟,為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阪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飛,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西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安喜曾聞鞭督郵,黃巾掃盡佐炎劉。
虎牢關上聲先震,長阪橋邊水逆流。
義釋嚴顏安蜀境,智欺張飛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長遺閬地愁。
作者: yjlsyg    时间: 2007-7-2 19:34

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曹操起兵時為裨將,從征伐。曹操東征陶謙時,惇留守濮陽。後張邈叛變迎呂布,攻陷濮陽。而夏侯惇為敵偽降將領所捉,以為要挾。後部將韓浩終把惇救出。當夏侯惇從曹操攻打呂布時為流矢所中,失一目。從此軍中稱惇為盲夏侯。其後因屢立軍功而拜為前將軍。文帝即位後,拜惇為大將軍。數月後病死
还不错至少是个猛将
作者: 无敌天王罗士信    时间: 2007-7-2 19:37

位訪問《周瑜》的武將。


  周瑜,生於西元一七五年,死於西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錶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西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 但有人批評其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事實上,從諸葛亮用計激周瑜的情形來看,不僅周瑜有瑜亮情結,諸葛亮也有亮瑜情節呢!所以,對周瑜的這番批評,實在非常不公允!
作者: 慕容复:    时间: 2007-7-2 19:39

算的結果, 慕容复 的代表武將是《馬超》。


  馬超,生於西元一七六年,死於西元二二二年,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出身於涼州豪強家庭。 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後,領兵為父報仇。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於潼關,後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後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用一杆長槍,有神威將軍的美名,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勇有餘,謀不足。後病死。
作者: 清风叶舞    时间: 2007-7-2 23:58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西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西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西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作者: 刘泽逸    时间: 2007-7-16 19:18

我是小猪
作者: klose    时间: 2007-7-24 21:55

的代表武將是《姜維》。


  姜維,字伯約,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甘穀縣)人。父姜炯,天水郡功曹,後死于戰場,姜維任參軍。西元228年,諸葛亮兵出祁山,奪取天水、南安、安定等郡,鎮守天水的魏將薑維歸附蜀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西元234年,諸葛亮病死五丈代。從文字上看,古代"羌"、"薑"字形相近,一音之轉。

  姜維的一生為蜀漢政權的鞏固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歸附蜀漢後曾先後四次隨諸葛亮出師北伐,立下了許多戰功。諸葛亮逝世後,他從容鎮定,有條不紊地整頓軍馬安全撤退。費禕死後,他總攬軍權,曾先後多次出兵北伐,決心完成前人未竟事業統一天下。直到劉禪投降,西蜀滅亡後,他還想利用鍾會復興蜀漢,可見出他忠於蜀漢的堅定信念。

  另外,姜維在繼承相貫徹諸葛亮的"和夷"政策、改善民族關係、加強民族團結方面,也作了許多努力,有一定貢獻。諸葛亮死後,薑維為涼州刺史。西元247年,汶山(今四川茂汶)變亂,薑維率兵前往平定。隨後又出兵隴西、南安、金城一帶,大戰魏將郭淮、夏侯霸於洮西。這兩次出兵,他都注意貫徹諸葛亮生前的"和夷"政策,安撫了少數民族,調整了民族關係,實現了民族團結的願望。

  有人說,諸葛亮特別器重薑維,除了薑維自身的才略之外,主要是因為姜維是少數民族將領,熟悉民族地區的人情世俗及自然形勢。重用他不僅有利北伐,而且體現了"和夷"政策。這種說法有一定道理。
作者: 曦少    时间: 2007-7-27 15:38

魏延(?~234),字文長,義陽人,三國時期蜀漢著名將領。魏延原系劉備的親信將領"曲部",後隨劉備入蜀,因屢立戰功,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提升魏延為鎮遠將軍。兼任漢中太守,掌管漢中地區的軍務。劉備這一任命,使"一軍盡驚",魏延成為蜀漢的第一員大將。

  劉備稱帝後,魏延升為鎮北將軍。劉禪即位後封其為都亭侯。227年,諸葛亮駐軍漢中,任魏延為丞相府司馬,並擔任涼州刺史,統率前鋒部隊。因戰功卓著被提升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授以符節,並被進封為南鄭侯。

  魏延以勇猛過人、善於用兵著稱,但他性格有些高傲,故當時的人們都對他很客氣,避免冒犯他,只有楊儀對他毫不忍讓。諸葛亮死後,楊儀不聽魏延的主張、親率大軍南撤時,魏延便率兵搶先南歸,互相攻擊對方為叛逆,告急文書紛紛上交到朝廷。無能的後主心中無數,結果使魏延被殺,造成了蜀漢歷史上一大冤案。《三國志》卷四十有傳。
作者: 神的儿子    时间: 2007-7-28 02:47

我的代表是~~~~~~~~~~~~~~~~~~~~~~~典韦.
作者: 神秘的强    时间: 2007-8-2 16:20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張郃》。


  張郃,字雋乂,河間鄚縣人。文武兼備,好儒士,善於治軍,有古將之風。初為袁紹部將,後為郭圖所譖,遂降於曹操。歷經三代,前後征戰,多有功績,累遷至鄚侯征西車騎將軍。後於劍閣中諸葛亮之計,伏殺於木門道口,諡曰壯侯。
作者: 葉影心    时间: 2007-8-2 16:28

占算的結果, 我的代表武將竟是《劉備》。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怎麼會是他~~~~~~~~~
作者: liehuo2007    时间: 2007-12-7 11:01

我的是刘备  属于忍辱负重型
作者: lytc999    时间: 2007-12-10 02:35

张飞~~~
作者: smap3    时间: 2007-12-13 02:12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还不错
作者: zfk2000    时间: 2007-12-17 15:49     标题: 测试结果

偶代表的是诸葛亮
作者: samtafive    时间: 2007-12-17 16:18

占算的結果, 沈得武 的代表武將是《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作者: 直江兼续    时间: 2007-12-25 22:02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
作者: 逍遙    时间: 2007-12-29 01:12

占算的結果, 逍遙 的代表武將是《張飛》。



張飛,生於一六六年。個性勇毅剛直,原以宰豬賣酒為生。後與劉備結義三弟,為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阪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飛,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西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安喜曾聞鞭督郵,黃巾掃盡佐炎劉。
虎牢關上聲先震,長阪橋邊水逆流。
義釋嚴顏安蜀境,智欺張飛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長遺閬地愁。
作者: 黑日    时间: 2007-12-29 09:14


  黃忠,字漢升,蜀國五虎大將最後一位,南陽(今河南省南陽)人。最初在劉表屬下任中郎將鎮守長沙攸縣。當曹操南下時,仍忠守長沙。後劉備派關羽攻長沙時,城破被困,降了劉備。劉備平荊南四郡後,隨其進取四川,常打先鋒,勇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取漢中時,黃忠在定軍山用計斬曹軍大將夏侯淵,大敗曹軍,被封為征西大將軍。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發百中,年歲雖大,卻常不服老。劉備為漢中王後,拜忠為後將軍,後賜關內侯。 220年,黃忠病逝于營寨中,享年七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老將說黃忠,收川立大功。
重披金鎖甲,雙挽鐵胎弓。
膽氣驚河北,威名鎮蜀中。
臨亡頭似雪,猶自顯英雄。
作者: karwiq    时间: 2007-12-30 15:55

孙权
作者: 小人小小    时间: 2008-1-2 12:09

占算的結果是《孫權》。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西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西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西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作者: chizhannao    时间: 2008-3-9 17:39

我竟然是张鲁靠拉
作者: longyejun    时间: 2008-3-11 23:37

我的结果===罗贯中
作者: 杨云    时间: 2008-4-9 22:00

占算的結果, 杨云 的代表武將是《呂布》。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後人有詩歎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作者: 青石    时间: 2008-4-9 22:25

占算的結果, 青石 的代表武將是《張郃》。


  張郃,字雋乂,河間鄚縣人。文武兼備,好儒士,善於治軍,有古將之風。初為袁紹部將,後為郭圖所譖,遂降於曹操。歷經三代,前後征戰,多有功績,累遷至鄚侯征西車騎將軍。後於劍閣中諸葛亮之計,伏殺於木門道口,諡曰壯侯。
作者: bear2000    时间: 2008-4-18 20:09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希布    时间: 2008-4-18 20:17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作者: y0u85nG    时间: 2008-4-18 21:12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後人有詩歎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作者: pengxubiao    时间: 2008-5-29 01:59

关羽,哈哈.....
作者: 落叶风中    时间: 2008-6-1 17:14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東漢獻帝建安五年(西元 200年),孫策於打獵時遇刺受重傷,大喬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孫策仍藥石罔效逝世。大喬傷痛欲絕,數度昏厥,並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曾拉著她的手,要她照顧幼弟孫權(18歲),助他接掌大權,並除奸討逆,使大喬只好打消原來念頭。後來孫權對皇嫂仍萬般尊重,也在大喬與眾臣如張昭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下,很快地團結江東各股勢力,建立威望,進而重新掌控大局了。據說大喬在孫權稱帝(西元 229年)之後,即不再過問俗事,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詳和,安享天年矣!
作者: Tonyming    时间: 2008-6-6 16:47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甘寧》。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氣力過人,頗通史書,好遊俠。初縱橫江湖,劫掠為生,人稱「錦帆賊」,後改 前愆往依劉表,見表無遠志,遂投江東。濡須之役,寧以百騎直貫曹營,往來馳驟,無人敢當,歸寨不折一人一騎,聞者無不咋舌驚嘆。後於劉備伐吳之役,為番王沙摩柯所射,死於富池口。官至折衝將軍。
作者: yly3689    时间: 2008-6-6 17:31

典韋,陳留巴丘人。勇力絕人,事主忠謹,善使雙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往來驟馳,運使如飛。操命為帳前都尉,倚為心腹,信任頗專。宛城之役,張繡夜襲曹營,曹軍大亂,曹操倉皇逃奔,賴典韋死守轅門始得走脫,韋亦身披重創,血流滿地而死,壯烈殉主,操為之號泣設祭,養其子典滿於府中,並於許昌立祀享祭。
作者: 没睡醒啊    时间: 2008-6-6 17:39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作者: 剑使冰璃    时间: 2008-6-6 17:44

占算的結果, 冰璃 的代表武將是《孫策》。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囧。。。。。。。。。。。。。
作者: 拔剑舞天风    时间: 2008-6-6 18:07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後人有詩歎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作者: jimmyjames    时间: 2008-6-17 08:17

wahahahaha.. 夏侯惇!
作者: pangjing269    时间: 2008-6-22 10:56

咱的是刘表555555
作者: chenyufenghe    时间: 2008-6-23 21:25

我的是刘备,无语鸟!
作者: nesta13119    时间: 2008-6-23 21:32

我也占了个典韦
作者: 2521032    时间: 2008-6-23 23:15

占算的結果, 轩辕 的代表武將是《周瑜》。


  周瑜,生於西元一七五年,死於西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錶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西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但有人批評其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事實上,從諸葛亮用計激周瑜的情形來看,不僅周瑜有瑜亮情結,諸葛亮也有亮瑜情節呢!所以,對周瑜的這番批評,實在非常不公允!
   
作者: 无隙    时间: 2008-6-24 10:27

我 的代表武將是《孫策》。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作者: 河内司马    时间: 2008-6-24 11:02

典韦
作者: arayashiki    时间: 2008-6-24 11:12

居然是——孙尚香!昏死,变性了

占算的結果, XXX 的代表武將是《孫尚香》。


  孫尚香,孫權的妹妹,吳國太的掌上明珠。性情剛烈勇猛,頗有哥哥的風範。才華敏捷的她,自幼喜歡習武練劍,連婢女都個個佩帶刀劍。後來因政治考量嫁給劉備,當時孫尚香才二十多歲,和劉備年齡差距二十歲以上。但她對劉備非常忠貞,甚至和劉備一起離開東吳,讓周瑜和孫權的計策失敗,這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句話的典故由來。
作者: rightqsj    时间: 2008-6-24 11:31

占算的結果, 流羽溪 的代表武將是《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作者: chengere    时间: 2008-6-24 11:55

占算的結果, XX 的代表武將是《甄姬》。


狂呕中..................
作者: 12597    时间: 2008-6-24 12:15     标题: 《劉備》555


作者: 梁苍    时间: 2008-7-1 20:49     标题:

占算的結果, 梁苍 的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作者: 司马一神    时间: 2008-7-1 21:01

曹植》。


  曹植 (公元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國有名的文學家。天資聰穎,舉筆成文,甚為操所鍾愛,原擬立為世子,後見其自恃文才,嗜酒放縱,輕挑少禮,非政治良材,頗類詞林人物,故而中沮。其兄丕繼位,忌植,欲尋事殺之,遂令其七步成文,植七步未完已成豆箕篇,藝驚四座,丕亦為之流涕,故而有「曹七步」之稱。植長年淹留外籓,鬱鬱而終。位至陳王,諡曰思王。
作者: liahfy    时间: 2008-7-6 20:20

占算的結果, 我 的代表武將是《呂蒙》。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東吳國大將。呂蒙原本只是一武夫,少年時不喜讀書,經孫權勸告,發奮讀書。後來成為三國時代智勇兼備的名將。魯肅死後,呂蒙升任東吳都督,與陸遜合謀收復了荊州,殺了守將關羽父子,使其威名遠播。後於一場酒宴中暴斃死亡。
作者: bear2000    时间: 2008-7-11 13:13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521kty    时间: 2008-7-12 22:57

我的是赵云~
作者: 凝鉬盻絔頭    时间: 2008-7-12 23:03

占算的結果, ** 的代表武將是《甘寧》。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氣力過人,頗通史書,好遊俠。初縱橫江湖,劫掠為生,人稱「錦帆賊」,後改 前愆往依劉表,見表無遠志,遂投江東。濡須之役,寧以百騎直貫曹營,往來馳驟,無人敢當,歸寨不折一人一騎,聞者無不咋舌驚嘆。後於劉備伐吳之役,為番王沙摩柯所射,死於富池口。官至折衝將軍。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8-7-12 23:35

占算的結果, ** 的代表武將是《孫堅》。


  孫堅,字文臺,兵法家孫子的後裔,曾助朝廷伐黃巾。 後在參加伐董卓軍時擔任先鋒,連董卓亦懼其勇武欲向他求和。 他第一個攻進洛陽城,得到傳國玉璽。後在攻打劉表時, 中埋伏而戰死,死時才三十七歲。孫堅從少年時便獨自創立基業, 可說是戰必勝、攻必克,全國都對他很重視。 可惜在還沒完成他偉大的抱負前就已逝世,相當可惜。

[ 本帖最后由 实干司马 于 2008-7-12 23:38 编辑 ]
作者: andyyang041    时间: 2008-7-15 10:57

  占算的結果, 俺 的代表武將是《呂蒙》。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東吳國大將。呂蒙原本只是一武夫,少年時不喜讀書,經孫權勸告,發奮讀書。後來成為三國時代智勇兼備的名將。魯肅死後,呂蒙升任東吳都督,與陸遜合謀收復了荊州,殺了守將關羽父子,使其威名遠播。後於一場酒宴中暴斃死亡。
作者: 576489167    时间: 2008-7-17 17:21

大侨..郁闷
作者: everlone    时间: 2008-7-25 12:46     标题: 袁紹

代表武將是《袁紹》。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商水)人。漢靈帝時為中軍校尉,領導皇宮禁衛軍,靈帝死後,他帶兵進宮殺盡了宮中宦官。董卓控制國家大權時,他從冀州發兵討伐董卓,成為諸侯軍的盟主,在諸侯混戰中勢力進一步擴大,成為當時兵將最多的豪強。但在與曹操決戰時,因不聽謀士的良言,在官渡被曹操擊敗,不久病死。
作者: yangyukaif    时间: 2008-7-28 17:19     标题: 占卜

黃忠,字漢升,蜀國五虎大將最後一位,南陽(今河南省南陽)人。最初在劉表屬下任中郎將鎮守長沙攸縣。當曹操南下時,仍忠守長沙。後劉備派關羽攻長沙時,城破被困,降了劉備。劉備平荊南四郡後,隨其進取四川,常打先鋒,勇冠三軍。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取漢中時,黃忠在定軍山用計斬曹軍大將夏侯淵,大敗曹軍,被封為征西大將軍。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發百中,年歲雖大,卻常不服老。劉備為漢中王後,拜忠為後將軍,後賜關內侯。 220年,黃忠病逝于營寨中,享年七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老將說黃忠,收川立大功。
重披金鎖甲,雙挽鐵胎弓。
膽氣驚河北,威名鎮蜀中。
臨亡頭似雪,猶自顯英雄。
..............
作者: beehk    时间: 2008-7-28 17:30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西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西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西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作者: 巍巍大唐    时间: 2008-7-31 21:21

《馬超》。


  馬超,生於西元一七六年,死於西元二二二年,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出身於涼州豪強家庭。 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後,領兵為父報仇。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於潼關,後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後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用一杆長槍,有神威將軍的美名,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勇有餘,謀不足。後病死。
作者: chenyufenghe    时间: 2008-8-6 16:47     标题: 无语

偶怎么会是刘备呢
作者: 火凤凰    时间: 2008-8-6 17:52

占算的結果, 火凤凰 的代表武將是《陸遜》。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是一個文武雙全,性情雍雅,具有雄才大略,深明軍機的大將軍。劉備伐吳時,孫權拜為鎮西將軍大都督以抗蜀師,陸遜用計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大破蜀軍於猇亭,蜀軍全軍覆沒,劉備棄甲拋戈,倉皇西奔,僅得以身免。之後治軍於荊襄以當魏,東吳賴以為安。後以諫阻廢嫡之事為權所斥,鬱憤成疾而死。官至丞相,封江陵侯,追諡昭侯。

看来,我果然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可惜未遇明主,可谓明珠暗投,惜哉!

[ 本帖最后由 火凤凰 于 2008-8-6 17:54 编辑 ]
作者: zidaneluo    时间: 2008-8-6 18:25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

作者: 太虚一羽    时间: 2008-10-17 16:24

占算的結果, 太虚一羽 的代表武將是《張飛》。


  張飛,生於一六六年。個性勇毅剛直,原以宰豬賣酒為生。後與劉備結義三弟,為五虎大將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阪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百萬軍。葭萌關夜戰馬超,巴西大戰張飛,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軍。劉備入川以後拜為本騎將軍,封西鄉侯。西元二二一年為替二哥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鞭撻士卒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後人有詩歎道:

安喜曾聞鞭督郵,黃巾掃盡佐炎劉。
虎牢關上聲先震,長阪橋邊水逆流。
義釋嚴顏安蜀境,智欺張飛定中州。
伐吳未克身先死,秋草長遺閬地愁。
作者: 宇文    时间: 2008-10-20 15:02

代表武將是《孫策》。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作者: 茅十八    时间: 2008-10-30 13:07

占算结果:代表武将《馬超》
馬超,生於西元一七六年,死於西元二二二年,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出身於涼州豪強家庭。 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後,領兵為父報仇。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於潼關,後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後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用一杆長槍,有神威將軍的美名,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勇有餘,
作者: 454696963    时间: 2008-11-4 12:22

占算的结果是,      周瑜,生於西元一七五年,死於西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錶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西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但有人批評其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事實上,從諸葛亮用計激周瑜的情形來看,不僅周瑜有瑜亮情結,諸葛亮也有亮瑜情節呢!所以,對周瑜的這番批評,實在非常不公允!
作者: 情人劫    时间: 2009-1-22 21:44

占算的結果,~~~的代表武將是《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俺竟然是老关
作者: b__w1    时间: 2009-2-1 23:18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真开心
作者: suhu7447    时间: 2009-2-8 15:31

我的是华佗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華陀》。


  華陀,字元化,東漢末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華陀精於養性之術,少年時立志行醫,以救世人。華陀行醫並無師傳,精研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以及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的運用。無論內、外、婦、小兒各科的疾病,只見他用藥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多隨手而癒。

  華陀特別擅長外科手術,他發明的「麻沸散」,更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最早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陀晚了一千六百餘年。

  在「世界藥學史」中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陀最精此術」!

  華陀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關羽下棋飲酒談笑自若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華佗也很重視養生,創立五禽戲,即模仿虎、鹿、熊、猴、鳥的動作做運動,以預防疾病。

  世人以為華陀因為不肯為曹操醫病而被賜死!其實是因為華陀認為曹操腦中有瘤(曹操本有頭痛的毛病),本來想為曹操開腦取瘤,但曹操以為華陀要砍曹操的腦袋而遭囚禁,後死於牢中!華陀死後,其醫術也隨之失傳。曹操死時,也因為自己不信華陀之言而後悔莫及!
作者: mq8000021077    时间: 2009-2-8 16:28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卓年幼時已勇武非常。漢桓帝末年,卓官拜羽林郎。當黃巾起義時,朝廷任命卓為中郎將,以平民變。但兵敗,被革職。後因西涼韓遂起兵,朝廷再命卓為將討之。

  當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時,卓應進之請入京協助。但卓未至而何進先被殺害。當京城大亂時,卓乘勢以勤王的名義入洛陽。為了樹立威信,卓決定廢少帝而另立陳留王為天子。大部分王公大臣敢怒而不敢言,唯獨執金吾丁原反對。董卓遂以利誘其部下呂布殺原。原死後,董卓吞併其軍,至此京城兵權唯在卓手。

  董卓大權在握後只懂淫亂宮廷、殘害百姓。他喜用殘酷手段對抗異己。當山東諸侯聯軍討卓時,他決定焚燒洛陽,遷都長安。有千年歷史的洛陽便成為一片頹垣敗瓦。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呂布設計暗殺董卓,結束其殘暴的一生。
作者: 在人间    时间: 2009-2-11 01:11

竟然是关羽。。。我不怎么喜欢这个人的说。。。
作者: 车夫    时间: 2009-2-11 01:20

占算的結果, 村夫 的代表武將是《曹植》。


  曹植 (公元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國有名的文學家。天資聰穎,舉筆成文,甚為操所鍾愛,原擬立為世子,後見其自恃文才,嗜酒放縱,輕挑少禮,非政治良材,頗類詞林人物,故而中沮。其兄丕繼位,忌植,欲尋事殺之,遂令其七步成文,植七步未完已成豆箕篇,藝驚四座,丕亦為之流涕,故而有「曹七步」之稱。植長年淹留外籓,鬱鬱而終。位至陳王,諡曰思王。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9-2-15 17:00

  華陀,字元化,東漢末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華陀精於養性之術,少年時立志行醫,以救世人。華陀行醫並無師傳,精研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以及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的運用。無論內、外、婦、小兒各科的疾病,只見他用藥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多隨手而癒。

  華陀特別擅長外科手術,他發明的「麻沸散」,更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最早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陀晚了一千六百餘年。

  在「世界藥學史」中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陀最精此術」!

  華陀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關羽下棋飲酒談笑自若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華佗也很重視養生,創立五禽戲,即模仿虎、鹿、熊、猴、鳥的動作做運動,以預防疾病。

  世人以為華陀因為不肯為曹操醫病而被賜死!其實是因為華陀認為曹操腦中有瘤(曹操本有頭痛的毛病),本來想為曹操開腦取瘤,但曹操以為華陀要砍曹操的腦袋而遭囚禁,後死於牢中!華陀死後,其醫術也隨之失傳。曹操死時,也因為自己不信華陀之言而後悔莫及!
作者: 晓晓乐    时间: 2009-2-15 18:33

占算的結果, 晓晓 的代表武將是《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曹操起兵時為裨將,從征伐。曹操東征陶謙時,惇留守濮陽。後張邈叛變迎呂布,攻陷濮陽。而夏侯惇為敵偽降將領所捉,以為要挾。後部將韓浩終把惇救出。當夏侯惇從曹操攻打呂布時為流矢所中,失一目。從此軍中稱惇為盲夏侯。其後因屢立軍功而拜為前將軍。文帝即位後,拜惇為大將軍。數月後病死。
作者: Ecko    时间: 2009-3-11 23:24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呂布》。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後人有詩歎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竟然是小强
作者: 云隐风流    时间: 2009-3-15 17:33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張角》。


  張角,河北鉅鹿人氏。原為秀才,後應進士不第,遂棄秀才而就黃學。某日入山採藥,遇一老人,稱為南華老仙,老人見張角聰穎,便傳授他三卷『太平要術』天書。張角自得天書後,便努力鑽研, 待學有所成,便向民眾傳教,自任太平道教主,稱大賢良師。 後趁人心浮動時, 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為口號發動『黃巾之亂』, 自稱『天公將軍』,想推翻東漢政權,得到廣大民眾積極響應。 但他率眾四處搶奪民財,荼毒人民。於其病死後,屍體被得勝的漢軍挖出毀屍。

  張角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物,可以從他在為人治病時就可以看出:他先命來人坦誠談論自己的過錯,再施以符咒之水,來人的疾病便立刻痊癒。從現在的眼光來看,張角可說是一位技術高明的心理醫師!
作者: 快哉此风    时间: 2009-5-13 17:17

曹植
作者: hogo    时间: 2009-5-14 00:00

占算的結果,代表武將是《曹植》


  曹植 (公元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國有名的文學家。天資聰穎,舉筆成文,甚為操所鍾愛,原擬立為世子,後見其自恃文才,嗜酒放縱,輕挑少禮,非政治良材,頗類詞林人物,故而中沮。其兄丕繼位,忌植,欲尋事殺之,遂令其七步成文,植七步未完已成豆箕篇,藝驚四座,丕亦為之流涕,故而有「曹七步」之稱。植長年淹留外籓,鬱鬱而終。位至陳王,諡曰思王。
作者: 烦闷    时间: 2009-5-14 19:25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張昭》。


  張昭是三國有名的軍師,字子布。是孫策、孫權二代位高權重的謀臣,凡文武之事都由他經辦。與張紘一起被孫策聘用。孫策臨終時,把孫權託付給張昭,並對孫權說道: 「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可見其地位之高。孫權經常向他徵求意見,並視之如父。張昭率領群臣輔佐孫權,不管上朝或私下,常對孫權直言進諫,孫權對他心存敬畏,不敢任意妄為。魏國遣使拜孫權為吳王,使者舉止狂傲,被張昭言語折之而收斂。81歲高齡逝世,被謚為文侯。
作者: 菊露凝秋    时间: 2009-5-15 19:48

代表武將是《甄姬》。


  甄姬,甄逸之女,與曹植曾有過一段戀情,後嫁給袁紹之子袁熙。曹軍破冀州城後,世子曹丕闖入袁紹府中抄家,發現一女蓬頭垢面,拖近擦乾淨臉一看,原來是個大美女,深受曹丕喜愛,後來曹操遂為曹丕迎娶,並且立為夫人。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因為寵愛郭后,次年六月便遣使賜甄氏死。不過後來即位的魏明帝曹睿卻是甄氏所生。據說曹子建《洛神賦》中的洛水之神,就是這位嫂嫂甄氏。

  《關於洛神賦》
  《洛神賦》原名《感甄賦》,曹植在這篇賦文中以神話的方式來寄托他思念甄氏的哀淒。魏明帝繼帝位後,為避其母諱,乃改名《洛神賦》。

  以下註解取自承甫先生的文章:
  原先, 甄姬( 這樣的講法有點不太習慣, 通常是日本人才會用這樣的 term ) 甄氏是許配給袁紹的二兒子袁尚, 但是在官渡之戰後, 袁家敗退到烏丸族的土地上, 而袁尚拋棄家眷與小弟袁熙準備聯合烏丸族報仇。

  是因為如此, 曹操在接收鄴城的時候就順便把這些家眷據為己有 ( 孔融還用過諷刺的典故 : " 他虛構了在周建國之初, 周武王把妲己賜給周公 " - 這是影射曹操把甄氏嫁給曹丕 )
  孔融後來受到曹操的憤恨而被殺 ( 當然不止這一件事, 但是孔融與禰衡的高傲卻是三國人物中比較著名的 )
  ( 離題太遠了 ) 好, 就這樣甄氏嫁給曹丕, 可是又有一說是, 曹操年少時與袁紹交好那一段時光, 兩家小孩也玩在一起, 所以曹植早就暗戀甄氏

  總之, 甄氏代表的大概是指 "身不由己" 無法愛真正愛的人的那種情況吧...
作者: 6014590    时间: 2009-5-16 12:26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作者: 包大人    时间: 2009-5-17 00:05

我的是华佗……

 華陀,字元化,東漢末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華陀精於養性之術,少年時立志行醫,以救世人。華陀行醫並無師傳,精研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以及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的運用。無論內、外、婦、小兒各科的疾病,只見他用藥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多隨手而癒。

  華陀特別擅長外科手術,他發明的「麻沸散」,更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最早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陀晚了一千六百餘年。

  在「世界藥學史」中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陀最精此術」!

  華陀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關羽下棋飲酒談笑自若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華佗也很重視養生,創立五禽戲,即模仿虎、鹿、熊、猴、鳥的動作做運動,以預防疾病。

  世人以為華陀因為不肯為曹操醫病而被賜死!其實是因為華陀認為曹操腦中有瘤(曹操本有頭痛的毛病),本來想為曹操開腦取瘤,但曹操以為華陀要砍曹操的腦袋而遭囚禁,後死於牢中!華陀死後,其醫術也隨之失傳。曹操死時,也因為自己不信華陀之言而後悔莫及!
作者: guymagi    时间: 2009-5-18 18:19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老关,高兴
作者: ma9999    时间: 2009-5-19 21:43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華陀》。


  華陀,字元化,東漢末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華陀精於養性之術,少年時立志行醫,以救世人。華陀行醫並無師傳,精研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以及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的運用。無論內、外、婦、小兒各科的疾病,只見他用藥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多隨手而癒。

  華陀特別擅長外科手術,他發明的「麻沸散」,更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最早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陀晚了一千六百餘年。

  在「世界藥學史」中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陀最精此術」!

  華陀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關羽下棋飲酒談笑自若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華佗也很重視養生,創立五禽戲,即模仿虎、鹿、熊、猴、鳥的動作做運動,以預防疾病。

  世人以為華陀因為不肯為曹操醫病而被賜死!其實是因為華陀認為曹操腦中有瘤(曹操本有頭痛的毛病),本來想為曹操開腦取瘤,但曹操以為華陀要砍曹操的腦袋而遭囚禁,後死於牢中!華陀死後,其醫術也隨之失傳。曹操死時,也因為自己不信華陀之言而後悔莫及!
作者: 杀意隆    时间: 2009-5-19 22:38

  占算的結果, 杀意隆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倒是很认同这个人物,无愧于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
作者: 凝望云涛    时间: 2009-5-19 23:00

占算的結果, 凝望云涛 的代表武將是《龐統》。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人稱鳳雛先生,與臥龍諸葛亮齊名。劉備守衛荊州時,以龐統為耒陽令。在縣裏不理政務,因而被免職。後來東吳的軍師魯肅在給劉備的信中提及龐統非一般只能統治一個小地方的人,應該委以重任才可顯示其才能。從此,劉備以龐統為軍師中郎將,對他的信任僅遜於諸葛亮。後來龐統隨劉備入蜀。在劉備與劉璋會面時,力勸劉備取代劉璋成為漢中王,但劉備以種種理由推掉。劉璋返回成都後,龐統再次勸說劉備偷襲成都,這次劉備以時機已成為理由,聽從龐統的計策,出征成都。可惜龐統在圍攻雒城時,他為流矢所中,傷重不治,為國捐軀,享年三十六歲。追賜關內侯。
作者: 托塔李天王    时间: 2009-5-19 23:10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这个帖子有好几年了吧,我自己都忘了以前有没有测过了
作者: 大米    时间: 2009-5-20 09:58

占算的結果, (真实姓名-大米)的代表武將是《小喬》。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小喬與周郎實為三國裏第一佳配。曹操對喬公的二女也頗有想法。曹子建賦雲:“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我晕,怎么是“小乔”?女的!
作者: 快哉此风    时间: 2009-5-21 09:23

张昭
作者: 太平清领道人    时间: 2009-5-21 09:58

 占算的結果, 太平清领道人 的代表武將是《典韋》。


  典韋,陳留巴丘人。勇力絕人,事主忠謹,善使雙鐵戟,重八十斤,挾之上馬,往來驟馳,運使如飛。操命為帳前都尉,倚為心腹,信任頗專。宛城之役,張繡夜襲曹營,曹軍大亂,曹操倉皇逃奔,賴典韋死守轅門始得走脫,韋亦身披重創,血流滿地而死,壯烈殉主,操為之號泣設祭,養其子典滿於府中,並於許昌立祀享祭。
----------------------------------------------------------------------------------------------------------

好歹命啊。别人嘿咻,替人站岗,被人砍死。。。

[ 本帖最后由 太平清领道人 于 2009-5-21 10:04 编辑 ]
作者: 5875591    时间: 2009-5-21 18:42

我晕。。。。怎么是大乔我是纯爷们啊
作者: 宇文    时间: 2009-5-24 10:05

本名:
   曹植 (公元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魏国有名的文学家。天资聪颖,举笔成文,甚为操所钟爱,原拟立为世子,后见其自恃文才,嗜酒放纵,轻挑少礼,非政治良材,颇类词林人物,故而中沮。其兄丕继位,忌植,欲寻事杀之,遂令其七步成文,植七步未完已成豆箕篇,艺惊四座,丕亦为之流涕,故而有「曹七步」之称。植长年淹留外籓,郁郁而终。位至陈王,谥曰思王。

宇文: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气力过人,颇通史书,好游侠。初纵横江湖,劫掠为生,人称「锦帆贼」,后改 前愆往依刘表,见表无远志,遂投江东。濡须之役,宁以百骑直贯曹营,往来驰骤,无人敢当,归寨不折一人一骑,闻者无不咋舌惊叹。后于刘备伐吴之役,为番王沙摩柯所射,死于富池口。官至折冲将军。

[ 本帖最后由 宇文 于 2009-5-24 10:21 编辑 ]
作者: pany888cn    时间: 2009-5-26 14:31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周娜娜    时间: 2009-5-26 17:06

占算的結果, 刘 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lixin7939    时间: 2009-5-27 11:30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初為郡吏,察孝廉。從孫堅起兵。堅死,隨孫策定江東,平山越。蓋愛惜部下,每戰,士卒皆爭先恐後。赤壁之戰,蓋詐降曹操,乘風放火,燒曹軍連環船,立殊功,拜武鋒中郎將。後平武陵蠻,領太守,又加偏將軍,病卒於官。
我真的老了= =
作者: 逍遥love麦    时间: 2009-5-31 21:10

曹操呀
作者: 长空飞翔    时间: 2009-6-1 22:56

占算的結果, 陈俊 的代表武將是《華陀》。


  華陀,字元化,東漢末年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華陀精於養性之術,少年時立志行醫,以救世人。華陀行醫並無師傳,精研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以及望、聞、問、切四診原則和導引、針灸、藥物等診治手段的運用。無論內、外、婦、小兒各科的疾病,只見他用藥不過數種,針灸不過數處,多隨手而癒。

  華陀特別擅長外科手術,他發明的「麻沸散」,更開創了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最早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陀晚了一千六百餘年。

  在「世界藥學史」中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陀最精此術」!

  華陀本是士人,一身書生風骨。華陀為關羽刮骨療毒,關羽下棋飲酒談笑自若的故事至今仍被傳為佳話。華佗也很重視養生,創立五禽戲,即模仿虎、鹿、熊、猴、鳥的動作做運動,以預防疾病。

  世人以為華陀因為不肯為曹操醫病而被賜死!其實是因為華陀認為曹操腦中有瘤(曹操本有頭痛的毛病),本來想為曹操開腦取瘤,但曹操以為華陀要砍曹操的腦袋而遭囚禁,後死於牢中!華陀死後,其醫術也隨之失傳。曹操死時,也因為自己不信華陀之言而後悔莫及!
作者: 亂堂和樹    时间: 2009-6-7 17:10

開啟不了
不然還真的想玩看看
作者: 爱上三国的女人    时间: 2009-6-7 17:18

的代表武將是《張郃》。


  張郃,字雋乂,河間鄚縣人。文武兼備,好儒士,善於治軍,有古將之風。初為袁紹部將,後為郭圖所譖,遂降於曹操。歷經三代,前後征戰,多有功績,累遷至鄚侯征西車騎將軍。後於劍閣中諸葛亮之計,伏殺於木門道口,諡曰壯侯。

作者: 背嵬军    时间: 2009-6-7 18:29

張郃,字雋乂,河間鄚縣人。文武兼備,好儒士,善於治軍,有古將之風。初為袁紹部將,後為郭圖所譖,遂降於曹操。歷經三代,前後征戰,多有功績,累遷至鄚侯征西車騎將軍。後於劍閣中諸葛亮之計,伏殺於木門道口,諡曰壯侯。
作者: 疾速火轮    时间: 2009-6-7 23:05

占算的結果, 疾速火轮 的代表武將是《黃蓋》。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零陵北)人。初為郡吏,察孝廉。從孫堅起兵。堅死,隨孫策定江東,平山越。蓋愛惜部下,每戰,士卒皆爭先恐後。赤壁之戰,蓋詐降曹操,乘風放火,燒曹軍連環船,立殊功,拜武鋒中郎將。後平武陵蠻,領太守,又加偏將軍,病卒於官。
作者: 文烈    时间: 2009-6-7 23:27

换个名字结果就会不同,于是用三国人物的名字算了算,
刘备/张飞/孙权=陸遜,陆逊=陸遜
曹操/关羽/马超/赵云/黄忠/孙策/周瑜=司马懿,司马懿=大喬,大喬=司馬懿。。。
作者: huiyu91444    时间: 2009-6-12 16:52

我测了个 曹操~  带个书名号我靠~~
作者: 119110112    时间: 2009-6-12 17:01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作者: 蒋子翼    时间: 2009-6-13 14:20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為人慷慨忠烈,善撫士卒,深通韜略。原為呂布部將,布敗後為曹操所擒,雖刀斧加頸,全無懼色,操甚奇之,遂延為上坐,優禮相待,遼感其意,始歸曹操。赤壁戰後,鎮守合淝以當東吳,孫權數攻合淝皆為張遼所阻,致使江南小兒聞其名而不敢夜啼,威震吳邦。後隨曹丕征吳,為吳將丁奉射傷,至江都不治而亡。官至前將軍晉陽侯,諡曰剛侯。
作者: 蒋子翼    时间: 2009-6-13 14:21

占算的結果, 蒋子翼 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weijnan    时间: 2009-6-14 16:53

代表武將是《董卓》。


  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卓年幼時已勇武非常。漢桓帝末年,卓官拜羽林郎。當黃巾起義時,朝廷任命卓為中郎將,以平民變。但兵敗,被革職。後因西涼韓遂起兵,朝廷再命卓為將討之。

  當大將軍何進與袁紹謀誅宦官時,卓應進之請入京協助。但卓未至而何進先被殺害。當京城大亂時,卓乘勢以勤王的名義入洛陽。為了樹立威信,卓決定廢少帝而另立陳留王為天子。大部分王公大臣敢怒而不敢言,唯獨執金吾丁原反對。董卓遂以利誘其部下呂布殺原。原死後,董卓吞併其軍,至此京城兵權唯在卓手。

  董卓大權在握後只懂淫亂宮廷、殘害百姓。他喜用殘酷手段對抗異己。當山東諸侯聯軍討卓時,他決定焚燒洛陽,遷都長安。有千年歷史的洛陽便成為一片頹垣敗瓦。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呂布設計暗殺董卓,結束其殘暴的一生。




怎么会是董老大呢···················
作者: zd19851113    时间: 2009-6-14 17:29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作者: a117398902    时间: 2009-6-14 21:25

占算的結果, 未具名 的代表武將是《許褚》。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縣人。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勇猛過人,力大如牛,素有虎痴之稱。與典韋同為曹操心腹猛將。其人忠謹自持,沉默寡言,面惡心善,樸實敦厚,雖屢立戰功,猶恭儉謙遜,未嘗驕矜放縱,為時人所稱頌。病卒,官至武衛將軍牟鄉侯,諡曰壯侯。
我没那么勇吧
作者: 油墨南海    时间: 2009-6-15 14:30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是一個文武雙全,性情雍雅,具有雄才大略,深明軍機的大將軍。劉備伐吳時,孫權拜為鎮西將軍大都督以抗蜀師,陸遜用計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大破蜀軍於猇亭,蜀軍全軍覆沒,劉備棄甲拋戈,倉皇西奔,僅得以身免。之後治軍於荊襄以當魏,東吳賴以為安。後以諫阻廢嫡之事為權所斥,鬱憤成疾而死。官至丞相,封江陵侯,追諡昭侯。
作者: lymanl    时间: 2009-6-16 11:10

我的是孙策。。。。小霸王其乐无穷
作者: hmilycp    时间: 2009-6-22 11:43

为啥我是张鲁.....
有一样的么
作者: stevenyhs    时间: 2009-6-22 11:55

占算的結果, 代表武將是《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為人慷慨忠烈,善撫士卒,深通韜略。原為呂布部將,布敗後為曹操所擒,雖刀斧加頸,全無懼色,操甚奇之,遂延為上坐,優禮相待,遼感其意,始歸曹操。赤壁戰後,鎮守合淝以當東吳,孫權數攻合淝皆為張遼所阻,致使江南小兒聞其名而不敢夜啼,威震吳邦。後隨曹丕征吳,為吳將丁奉射傷,至江都不治而亡。官至前將軍晉陽侯,諡曰剛侯。

作者: 天天都是早上好    时间: 2009-6-22 14:01

  占算的結果, 天天都是早上好 的代表武將是《夏侯惇》。


  夏侯惇字元讓,沛國譙人。曹操起兵時為裨將,從征伐。曹操東征陶謙時,惇留守濮陽。後張邈叛變迎呂布,攻陷濮陽。而夏侯惇為敵偽降將領所捉,以為要挾。後部將韓浩終把惇救出。當夏侯惇從曹操攻打呂布時為流矢所中,失一目。從此軍中稱惇為盲夏侯。其後因屢立軍功而拜為前將軍。文帝即位後,拜惇為大將軍。數月後病死。
作者: ManUtd_7    时间: 2009-6-23 16:01

馬超,生於西元一七六年,死於西元二二二年,蜀國五虎大將第四位。字孟起,右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出身於涼州豪強家庭。東漢末年隨父親馬騰起兵打仗,任偏安將軍、封都亭侯。父親馬騰被曹操用計殺害後,領兵為父報仇。建安十六年(西元二一一年)進攻曹操,與許褚大戰於潼關,後被曹操用反間計打敗,逃回涼州,又被揚阜等殺敗,逃往漢中歸附張魯。後投歸劉備,攻取成都時立下大功,拜驃騎將軍,領涼州牧。用一杆長槍,有神威將軍的美名,是三國時期的名將。勇有餘,謀不足。後病死。
作者: 471074270    时间: 2009-6-23 16:20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甘寧》。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氣力過人,頗通史書,好遊俠。初縱橫江湖,劫掠為生,人稱「錦帆賊」,後改 前愆往依劉表,見表無遠志,遂投江東。濡須之役,寧以百騎直貫曹營,往來馳驟,無人敢當,歸寨不折一人一騎,聞者無不咋舌驚嘆。後於劉備伐吳之役,為番王沙摩柯所射,死於富池口。官至折衝將軍。
作者: konghaijun    时间: 2009-6-24 22:19

占算的結果, XXX的代表武將是《孫策》。
作者: 不说春秋    时间: 2009-6-25 04:14     标题: ——

我 的代表武將是《關羽》。


  關羽,劉備的義弟,五虎大將排名第一位。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今山西省臨猗西南)人。因戰亂而逃亡至涿郡。其後與張飛一起追隨劉備。曾在汜水關前斬華雄,虎牢關前戰呂布而聞名天下。官渡之戰前被俘,被曹操拜為偏軍,封漢壽亭侯,為曹操殺了袁紹名將顏良、文醜。後千里走單騎,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月刀,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回到劉備身邊。後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軍,收降曹操大將于禁,殺龐德,讓華陀刮骨療毒,威名遠揚。但終因驕傲輕敵,剛愎自用,兵敗麥城,被孫權所殺,死時五十八歲。一生重情義,智勇雙全,武藝絕倫。後人有詩歎道:

漢末才無敵,雲長獨出群,
神威能奮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鏡,《春秋》義薄雲,
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作者: 叶无花    时间: 2009-7-17 22:37

占算的結果, 叶无花 的代表武將是《許褚》。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縣人。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勇猛過人,力大如牛,素有虎痴之稱。與典韋同為曹操心腹猛將。其人忠謹自持,沉默寡言,面惡心善,樸實敦厚,雖屢立戰功,猶恭儉謙遜,未嘗驕矜放縱,為時人所稱頌。病卒,官至武衛將軍牟鄉侯,諡曰壯侯。
占算的結果, 叶无花 的代表武將是《許褚》。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縣人。身長八尺,腰大十圍,勇猛過人,力大如牛,素有虎痴之稱。與典韋同為曹操心腹猛將。其人忠謹自持,沉默寡言,面惡心善,樸實敦厚,雖屢立戰功,猶恭儉謙遜,未嘗驕矜放縱,為時人所稱頌。病卒,官至武衛將軍牟鄉侯,諡曰壯侯。
作者: 34370421    时间: 2009-7-19 17:10

占算的結果, XXX 的代表武將是《司馬懿》。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溫縣人。其人鷹視狼顧,陰沉內斂,權術之深不亞於曹操,復深通韜略,極善用兵,諸葛亮數次北伐,皆為所阻而未竟其功,文、明二帝倚為股肱。後誅曹爽獨秉魏政,擅斷萬機之情頗類曹操。位至丞相,加九錫。其孫司馬炎篡位後,追諡為大晉高祖宣皇帝。
作者: spcaokai6    时间: 2009-7-20 14:27

占算结果·······ME——赵云······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 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 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 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作者: 青龙白虎    时间: 2009-7-21 17:20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西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西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西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作者: 霹雳火裴元庆    时间: 2009-7-23 11:02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為人慷慨忠烈,善撫士卒,深通韜略。原為呂布部將,布敗後為曹操所擒,雖刀斧加頸,全無懼色,操甚奇之,遂延為上坐,優禮相待,遼感其意,始歸曹操。赤壁戰後,鎮守合淝以當東吳,孫權數攻合淝皆為張遼所阻,致使江南小兒聞其名而不敢夜啼,威震吳邦。後隨曹丕征吳,為吳將丁奉射傷,至江都不治而亡。官至前將軍晉陽侯,諡曰剛侯。
作者: kenjicn    时间: 2009-7-23 12:52

占算的結果, XX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 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 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 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 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 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 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 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 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 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9-7-23 13:26

占算的結果, XX的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作者: wang0414    时间: 2009-8-2 10:25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小喬》。


  東漢末年,東吳世家喬玄,即後世所稱之「喬國老」,家業豐實,與孫堅家為世交,往來頻仍,相互支援結親。

  喬玄生有兩位出水芙蓉般美麗的女兒,皆有沉魚落雁之容,姐妹倆兒都知書達禮,通音律,曉詩文,尤其女紅一事更是名聞遐邇。後來喬家大姑娘(世稱大喬)嫁給孫策,二姑娘(小喬)嫁給周瑜!

  小喬與周郎實為三國裏第一佳配。曹操對喬公的二女也頗有想法。曹子建賦雲:“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作者: 清水咬雪    时间: 2009-8-2 11:09

以前算出来 白马将军公孙瓒
现在算出来的是典军校尉夏侯渊   纠结ing
PS:昨天玩乱世群英  刚把秒才斩了
作者: aoxiao_1974    时间: 2009-8-4 22:37     标题: 11

占算的結果, 敖晓滢 的代表武將是《陸遜》。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是一個文武雙全,性情雍雅,具有雄才大略,深明軍機的大將軍。劉備伐吳時,孫權拜為鎮西將軍大都督以抗蜀師,陸遜用計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大破蜀軍於猇亭,蜀軍全軍覆沒,劉備棄甲拋戈,倉皇西奔,僅得以身免。之後治軍於荊襄以當魏,東吳賴以為安。後以諫阻廢嫡之事為權所斥,鬱憤成疾而死。官至丞相,封江陵侯,追諡昭侯。
作者: aoxiao_1974    时间: 2009-8-4 22:40     标题: 11

占算的結果, 敖晓滢 的代表武將是《陸遜》。


  陸遜,字伯言,吳郡吳縣人。是一個文武雙全,性情雍雅,具有雄才大略,深明軍機的大將軍。劉備伐吳時,孫權拜為鎮西將軍大都督以抗蜀師,陸遜用計火燒劉備連營七百里,大破蜀軍於猇亭,蜀軍全軍覆沒,劉備棄甲拋戈,倉皇西奔,僅得以身免。之後治軍於荊襄以當魏,東吳賴以為安。後以諫阻廢嫡之事為權所斥,鬱憤成疾而死。官至丞相,封江陵侯,追諡昭侯。
作者: 战棋达人    时间: 2009-8-4 22:48

晕怎么算都是曹子建。。。。。
作者: mym0126    时间: 2009-8-4 23:00

我竟然是典韦。。。。
作者: jinhai1    时间: 2009-8-5 15:22

占算的結果, 我是《袁紹》。嘿嘿。牛比!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商水)人。漢靈帝時為中軍校尉,領導皇宮禁衛軍,靈帝死後,他帶兵進宮殺盡了宮中宦官。董卓控制國家大權時,他從冀州發兵討伐董卓,成為諸侯軍的盟主,在諸侯混戰中勢力進一步擴大,成為當時兵將最多的豪強。但在與曹操決戰時,因不聽謀士的良言,在官渡被曹操擊敗,不久病死。
作者: 失败者    时间: 2009-8-5 20:20

夏侯淵,字妙才,夏侯惇之弟。與其兄皆以勇猛著稱。深通韜略,善曉兵機,隨操征戰,多有戰功。操平漢中後,使淵據守,倚為西籓重鎮。定軍山之役,為蜀將黃忠所殺,追贈征西將軍,諡曰愍侯。
作者: 崔浩    时间: 2009-8-5 20:27

 占算的結果, 崔浩 的代表武將是《孫策》。


  孫策,字伯符,孫堅長子,勇猛無比,廣交英傑,如周瑜即乃其義弟。孫堅於討伐劉表時戰死,他便往投袁術,後以傳國玉璽作抵押借兵,短短八年間,平定了整個江東, 並使其迅速蓬勃發展,打下了吳國的基礎。曾挾死一將、喝死一將, 故被人稱為「小霸王」。可惜在他事業如日方中時被刺身亡,功敗垂成,死時才二十六歲,甚惜。


靠我没那么短命吧。这些儿人里面我最喜欢钟繇,起码活的对得起自己的身体!

有兄弟是钟繇的吗?我跟他换!
作者: wctwct    时间: 2009-8-17 15:37

狂汗
竟然是华佗
作者: 虽远必诛    时间: 2009-8-21 21:01

还是三11PK里带的那个测试比较准。
作者: 叛逆x小軒    时间: 2009-8-22 18:44

張魯》。


  張魯(?~216)字公祺(一作"公旗"),沛國豐縣(江蘇豐縣)人,為東漢大科學家張衡的兒子,其祖張陵為五斗米道的創始人。因此,張魯是五斗米道的第三代傳人。
作者: bluesea_xue523    时间: 2009-8-22 20:59

日,甄姬
作者: 999admin    时间: 2009-9-15 11:53

刚才测试了一下,徐晃,还行
作者: galilean    时间: 2009-9-15 12:20

晕,我推算出来居然是大乔
作者: q7376753    时间: 2009-9-15 12:26     标题: fewf

fwefwe
作者: 4762016    时间: 2009-11-22 22:39

周瑜,生於西元一七五年,死於西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錶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西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但有人批評其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事實上,從諸葛亮用計激周瑜的情形來看,不僅周瑜有瑜亮情結,諸葛亮也有亮瑜情節呢!所以,對周瑜的這番批評,實在非常不公允!
作者: 时间轴空转    时间: 2009-11-22 22:45

9KimUng-YongIQ=200
作者: 时间轴空转    时间: 2009-11-22 22:47

fuck!!!
貂嬋,東漢司徒王允之養女,能歌善舞,乃一名絕代美人。因不忍見養父終日為除董卓而煩惱,遂自薦幫助,不惜犧牲自己身體,深入虎穴,使用美人計離間董卓和呂布二人之感情,結果真的建立奇功, 把暴虐不仁、人人早已得而誅之,卻又一直沒他奈何的董卓害死,這功績可連戰將也比不上。她亦因此名留青史。

 王昭君、西施、貂蟬和楊貴妃四大美人中,要數貂蟬最迷人,因爲她竟使英雄豪傑爲之神魂顛倒。也數她最不可捉摸,因爲人們至今還不清楚她的真面目。比較接近的說法,似有以下四種。

 一說她是王允的歌妓。王允,東漢太原祁縣(今屬山西)人,字子師。初爲郡吏,靈帝時,任豫州刺史,獻帝即位任司徒。王允爲了剪除董卓,想用美人計來達到目的。可是一時又找不到合適的物件,因此常常悶悶不樂。歌妓貂蟬爲了使王允開心,每每使勁歌舞,但也無濟於事。後來,王允對她說明了其中情由,並要求她助一臂之力。貂蟬知情後,表示願爲王允效勞。她按王允連環計的要求,以她的姿色挑起了呂布和董卓的矛盾,最後,借呂布之手殺了董卓,爲王允排除異已力量立下了汗馬功勞。事成後,貂蟬在花園裏爲王允祈禱拜月,時值有一片彩雲遮月。王允見之曰:《貂蟬美色使月亮躲到雲後面去了》。據此,後人都傳說貂蟬有"閉月"之容。


 一說她是董卓的婢女。董卓,東漢隴西臨洮(今甘肅岷縣)人,字仲穎。本爲涼州豪強,靈帝時,任並州牧。昭甯元年(一八九年),率兵入洛陽,廢少帝,立獻帝,專斷朝政。曹操與袁紹等起兵反對,他挾獻帝西遷長安,自爲太師。後來爲呂布所殺。據《後漢書·呂布傳》載:"卓以布爲騎都尉,誓爲父子,甚愛信之。常小失意,卓拔戟擲之,布拳捷得免。布由是陰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閣,而私與傅婢情通,益不自安。"這段記載,就是平常傳說的鳳儀亭擲戟之事。可見,貂蟬是與呂布情通的董卓婢女。

 一說她是呂布之妻。呂布,東漢末五原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南)人,字奉先。初從並州刺史丁原,繼殺原歸董卓,又與王允合謀殺董卓,後任奮威將軍,封溫侯。最後爲曹操所擒殺。呂布之妻,據《三國志·呂布傳》注引《英雄記》載:"布見備甚敬之,請備於帳中坐婦床上,令婦向拜,酌酒飲食。"從這段記載來看,呂布的妻子是隨軍生活的。上書又載:"建安(漢獻帝年號)元年六月,夜半時,布將河內郝萌反,將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詣廳事閣外,同聲大呼,布不知反將爲誰,直牽婦,科頭,袒衣,相將從溷上排壁出,詣都督高順營。"又載:"布欲令陳宮、高順守城,自將騎斷太祖(曹操)糧道,布妻謂曰:'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守城也,如有蹉跌,將軍當于何自立乎?妾昔在長安,已爲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布得妻言,愁悶不能自決"。這裏記述的這位科頭袒衣的婦人,應是呂布之妻貂蟬。

 還有一說她是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據《三國志·關雲長傳》注引《蜀記》曰:"曹公與劉備圍布於下邳,雲長啓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啓於公,公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雲長心不自安"。從這段記載中可以看出秦宜祿的妻子是很有姿色的。另外,因爲關羽原先想娶其爲妻的,可是因爲曹操"自留之",因此引起關羽的妒恨。關羽畢竟是個烈性子,他火冒三丈,一刀便把秦宜祿的妻子給殺了。元人雜劇《關公月下斬貂蟬》就是以此事附會而成。因此,秦宜祿之妻也成了傳說中的貂蟬。


 四大美人各人都因其有姿色而得寵于一時,但是她們都處在統治者爭鬥的鋒芒上,因此都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她們的死,都不是壽終正寢。貂蟬也應了自古紅顔多薄命之說。


 貂蟬的結局如何呢?貂蟬作爲王允爲剪除董卓的連環計中的美人,她正好是政治權勢鬥爭中的一個風雲人物。處於這樣地位的人,用"危在旦夕"這個詞是不會過分的。如果說貂蟬是董卓的婢女,且與呂布情通已被董卓發現,那麽她也不會有好結果的。因爲董卓既能對呂布擲戟,當然也會對傅婢飛刀。因此,貂蟬的性命遲早是難保的。若以呂布之妻作貂蟬推之,她過的是危險的軍營生活,最後也是香消玉殞。若以貂蟬是秦宜祿之妻推之,她引起了曹操和關羽不和,被關羽一刀結果了性命,成了屈死的刀下魂。
作者: 江雨豪    时间: 2009-11-22 23:03

占算的結果, 糧膘弊 的代表武將是《周瑜》。


  周瑜,生於西元一七五年,死於西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錶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西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但有人批評其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事實上,從諸葛亮用計激周瑜的情形來看,不僅周瑜有瑜亮情結,諸葛亮也有亮瑜情節呢!所以,對周瑜的這番批評,實在非常不公允!
作者: 天外人    时间: 2009-11-22 23:09

我是张鲁
作者: jfffabc    时间: 2009-12-24 14:53

  占算的結果, XX 的代表武將是《劉備》。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作者: ymxl00000    时间: 2009-12-26 09:56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氣力過人,頗通史書,好遊俠。初縱橫江湖,劫掠為生,人稱「錦帆賊」,後改 前愆往依劉表,見表無遠志,遂投江東。濡須之役,寧以百騎直貫曹營,往來馳驟,無人敢當,歸寨不折一人一騎,聞者無不咋舌驚嘆。後於劉備伐吳之役,為番王沙摩柯所射,死於富池口。官至折衝將軍。
作者: 江寒    时间: 2009-12-26 21:15

  曹植 (公元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國有名的文學家。天資聰穎,舉筆成文,甚為操所鍾愛,原擬立為世子,後見其自恃文才,嗜酒放縱,輕挑少禮,非政治良材,頗類詞林人物,故而中沮。其兄丕繼位,忌植,欲尋事殺之,遂令其七步成文,植七步未完已成豆箕篇,藝驚四座,丕亦為之流涕,故而有「曹七步」之稱。植長年淹留外籓,鬱鬱而終。位至陳王,諡曰思王。
作者: 哈哈在世    时间: 2009-12-31 16:30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作者: zjmayihua520    时间: 2010-1-31 17:09

占算的結果, 马义 的代表武將是《趙雲》。


  趙雲(?-229)三國時蜀國將領,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戰著稱。初從公孫瓚,後來歸順劉備,為主騎。西元208年,曹操取荊州,劉備敗于當陽長阪,棄妻子南逃。趙雲身抱劉備弱子劉禪,奮力救出甘夫人,當他身負重傷,沖出重圍,見到劉備時,劉備把嬰兒扔在地上,說:"為一孺子,險折我一員大將!"劉備念其功,封為牙門將軍。不久,又隨劉備奪取成都,平定益州,歷任翊軍將軍、中護軍、征南將軍,封為博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隨諸葛亮駐漢中。第二年,隨軍取關中,分兵拒曹真主力,寡不敵眾,退回漢中,一年後病死。他曾以數十騎拒曹操大軍,被譽為"一身是膽"。
作者: f19930803    时间: 2010-1-31 22:38

占算的結果,我的代表武將是《曹植》。
  曹植 (公元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國有名的文學家。天資聰穎,舉筆成文,甚為操所鍾愛,原擬立為世子,後見其自恃文才,嗜酒放縱,輕挑少禮,非政治良材,頗類詞林人物,故而中沮。其兄丕繼位,忌植,欲尋事殺之,遂令其七步成文,植七步未完已成豆箕篇,藝驚四座,丕亦為之流涕,故而有「曹七步」之稱。植長年淹留外籓,鬱鬱而終。位至陳王,諡曰思王。
作者: 无敌马孟起    时间: 2010-1-31 22:50

占算的結果, 无敌' 的代表武將是《徐晃》。


  徐晃,字公明,河東楊群人。性勇猛剛烈,頗諳戎機,治軍嚴明,曹操稱其有周亞夫之風。初隨楊奉,復歸曹操,從操征戰,積功無數。後關羽圍樊城,徐晃奉命往救,大破關羽於偃城,猶見勇烈。孟達反,晃隨司馬懿往征,於新城為孟達射中頭額,傷重不治而卒。官至右將軍,封楊平侯,諡曰壯侯。
作者: zhouc0719    时间: 2010-1-31 22:59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父孫堅,自稱為春秋時大軍事家孫武之後。曾任長沙太守,封破虜將軍。兄孫策,為討逆將軍,封吳侯。

  孫權15歲被舉為孝廉、秀才,任陽羨(今宜興)長,代行奉義校尉。西元200年其兄孫策遇害,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西元229年,曹丕死,孫權即正式建立吳國,稱帝,都建業。西元252年病逝。

  孫權是三國時期一個重要的政治人物,智勇兼備的英雄。他從兄長孫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時間內據有江東。其最大功績就是開發了東南地區,促進丁東南地區經濟的繁榮發展。
作者: 万手    时间: 2010-1-31 23:11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作者: qlocqloc    时间: 2010-2-2 00:35

曹植 (公元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個兒子,魏國有名的文學家。天資聰穎,舉筆成文,甚為操所鍾愛,原擬立為世子,後見其自恃文才,嗜酒放縱,輕挑少禮,非政治良材,頗類詞林人物,故而中沮。其兄丕繼位,忌植,欲尋事殺之,遂令其七步成文,植七步未完已成豆箕篇,藝驚四座,丕亦為之流涕,故而有「曹七步」之稱。植長年淹留外籓,鬱鬱而終。位至陳王,諡曰思王。
作者: xuflf1111    时间: 2010-2-2 10:08

用我的真实数据测了,问题也答了,测出是武侯诸葛孔明,但我是支持曹家的说。



占算的結果, 许桐 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zhangx0520    时间: 2010-2-9 01:13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kenan19    时间: 2010-2-9 14:14

占算的結果, 孙维杰 的代表武將是《劉備》。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作者: 85163239    时间: 2010-2-16 16:49

呂布,東漢末年董卓部將。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人。素以勇武著稱,使一枝方天畫戟,箭法高超,號稱為飛將軍,三國時代最優秀的武將。原為荊州刺史丁原的義子,後投靠董卓為義子。王允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西元一九八年在徐州被曹操擒殺。一生有勇無謀,反復無常,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後人有詩歎道:

洪水滔滔淹下邳,當年呂布受擒時。
空余赤兔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縛虎望寬今太懦,養鷹休飽昔無疑。
戀妻不納陳宮諫,枉罵無恩大耳兒。
作者: dsldhmznj    时间: 2010-2-16 17:14

占算的結果, 贾世新 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作者: 597922794    时间: 2010-2-20 17:28

占算的結果, 桲赽集 的代表武將是《劉備》。


  劉備,西元二二一年至二二三年在位。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席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西元二○七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於西元二二一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稱他劉先主。後來杜甫作詩說:

蜀主窺吳向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外,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長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晕,怎么是他啊,孙家的曹家的都可以啊
作者: 中獄天皇    时间: 2010-2-23 11:09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作者: lmccr    时间: 2010-2-25 15:43

占算的結果,        的代表武將是《曹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年輕時與袁紹是好友。曹操之父曹嵩是桓帝時大宦官曹騰的養子。董卓入京後,他逃至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聚兵五千,參與討伐董卓的行動。初平三年(一九二年),曹操在青州誘降黃巾餘部三十多萬,收編為自己的主要隊伍,號為「青州兵」。建安元年(一九六年),曹操以兗州牧而迎漢獻帝,建都於許,「奉天子以令不臣」。同時,他打敗袁術,把勢力擴展到豫州。當時曹操雖然只佔有兗、豫二州,實力又遠遜於袁紹,不過曹操在許縣等地實行屯田,廣招人材,又因為奉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因此成了可與袁紹相抗衡的唯一勢力。

  由於曹操很有才華,又足智多謀,善於隨機應變。當年,汝南有個善於評論人物的名士,名叫許劭,評論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作者: xiaodimimi    时间: 2010-3-1 21:32

的代表武將是《諸葛亮》。


  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漢末徐州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南縣)人,父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叔父諸葛玄為當時名士。諸葛亮兄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吳孫權,拜大將軍、左都護,領豫州牧。亮從弟諸葛誕仕于魏,為吏部郎,累遷揚州刺吏、鎮東將軍、司空。兄弟三人"並有盛名,各在一國。于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說新語.品藻》注意:狗乃"功狗"之狗,雖非龍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並有盛名。)。

  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為志向所屈,故結廬於襄陽城西隆中山中隱居待時。西元207年,思賢若渴的劉備三顧茅廬,請計於諸葛亮,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天下形勢,提出了統一天下應走鼎足三分,聯吳抗曹的道路,也稱"隆中對策"。這是諸葛亮為劉備提出的一條正確的政治路線相軍事路線,也是諸葛亮一生的行動綱領。從此,劉備的事業才出現了轉機。

  西元208年曹操率三十萬大軍南下荊州,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東吳,說服東吳抗擊曹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為劉備取得立足之地。劉備稱帝後,諳葛亮任丞相。西元223年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他勵精圖治,賞罰嚴明,推行屯田政策,並改善西南各族與蜀漢的關係,有利於當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西元234年,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於定軍山(今陝西勉縣東南)。

  諸葛亮的一生共兩個二十七年。西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養性立志用世的準備階段。他學有所成後沒有北走曹操,也沒有南歸孫權,而是輔佐了"名微眾寡"的劉備,這固然有客觀原田,但也並非出於偶然。他之所以要選擇興復漢室的道路,說明他是一個維護封建綱常、崇尚儒家忠義道德的正統思想家。西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諸葛亮盡忠蜀漢的階段。無論先主、後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沒有恪守儒家教條,他尊王而不攘夷,進兵南中,和撫夷越,在三國中執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吳、治軍,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無私奉獻精神戰鬥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他的忠公體國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愛戴,死後更長期受到後人的敬仰,已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份遺產。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