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古代一匹马大概值多少钱? [打印本页]
作者:
XM8 时间: 2006-1-28 00:03
我随便找了找,唐代一匹马大概值绢帛35匹左右,一匹绢帛又值多少钱呢?这里的绢帛是指棉布还是丝绸,尺寸大概是多大?
作者:
西陵松柏 时间: 2006-1-29 21:03
顺便问一下,现在一匹马能值多少钱?
现在农民有没有养马种地的?
现在普通的马和以前的战马有没有可比性?
作者:
古墓丝绸 时间: 2006-1-29 21:14
个人猜测,古时候一匹一般的马差不多就是现在一辆电瓶车或者小50摩托吧。特别上好的马估计就是宝马一个档次了吧。
PS 论坛又开张了真是太兴奋了
作者:
XM8 时间: 2006-1-29 21:39
原帖由西陵松柏于2006-01-29, 21:03:38发表
顺便问一下,现在一匹马能值多少钱?
现在农民有没有养马种地的?
现在普通的马和以前的战马有没有可比性?
那要看是用来做什么的马了,马会里的那种就比较贵了。一般农民不会用马种地的,不如牛好使。说实话我的脑子里对于现在的普通马实在没概念
作者:
古墓丝绸 时间: 2006-1-29 21:47
对啊,现在的普通马是个什么概念。内蒙古旅游景点的?马戏团里的?还是动物园里的?…………
作者:
慕容十二郎 时间: 2006-1-29 21:50
新疆伊犁哈薩克族自治州昭蘇縣——烏孫故地,天馬之鄉,成年騎乘馬3000~4000元人民幣一匹,賽馬大約20000元人民幣(2003~2004年)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06-1-29 21:55
咳,跑题了,…………古代一匹马值多少钱?
作者:
XM8 时间: 2006-1-29 22:04
<水浒>第三十八回写西门庆骑的一匹高头点子青马,夏提刑佑计为七八十两银子;第四十三回写云离寺的两匹马,是他兄长云参将从边疆捎来的,西门庆相了一回说不是好马,即便马不太好,这两匹马也要值七十两银子。一个丫环的价格远远抵不上一匹马的价格,按四十三回的行情,一匹普通的马约三十五两银子
以上仅供参考
作者:
慕容十二郎 时间: 2006-1-29 22:07
原帖由古墓丝绸于2006-01-29, 21:47:36发表
对啊,现在的普通马是个什么概念。内蒙古旅游景点的?马戏团里的?还是动物园里的?…………
現在的馬一般主要用於速度競賽、旅遊和食用
我所接觸的新疆牧民傢中馬就像内地的摩托車一樣——當然,現在牧民傢中也都有了摩托車,甚至汽車。
哈薩克族被稱爲馬背上的民族,哈薩克小孩長到5~7嵗,傢中就要為他舉行騎馬禮(比割禮稍早),從此開始馬背生活。
雖然騎兵已經退出歷史舞臺,但是軍馬依然是邊防軍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在邊防巡邏、清山等工作中仍然發揮招重要的作用。
作者:
虎豹狼 时间: 2006-1-29 23:54
在《通鉴纪事本末》中记载,公元一一一年冬季,为了对付西羌的叛军,怀县县令虞诩建议中郎将任尚让各郡民兵复员,代价是每人缴纳数千钱,每二十人缴纳的钱共买一匹战马。如果以每人缴纳三千铜钱计算,一匹战马价值六万铜钱!
作者:
慕容十二郎 时间: 2006-1-30 00:08
原帖由虎豹狼于2006-01-29, 23:54:50发表
在《通鉴纪事本末》中记载,公元一一一年冬季,为了对付西羌的叛军,怀县县令虞诩建议中郎将任尚让各郡民兵复员,代价是每人缴纳数千钱,每二十人缴纳的钱共买一匹战马。如果以每人缴纳三千铜钱计算,一匹战马价值六万铜钱!
物價指數,實際購買力是多少
而且數千這個數目太不精確的——還有個20倍的常數在那裏啊
作者:
dage 时间: 2006-1-30 13:31
现在很少人买马了。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6-1-30 15:21
如果是35两,按照吴思先生的折算,应当合14400元(1两400元购买力)。
作者:
寂寞的烟 时间: 2006-1-30 15:41
有人用当时和现在地粮食价格换算过 大致一部廉价摩托车价格
作者:
XM8 时间: 2006-1-30 15:43
原帖由tiger1970于2006-01-30, 15:21:26发表
如果是35两,按照吴思先生的折算,应当合14400元(1两400元购买力)。
小说里的东西只有参考价值啦,而且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不断变化的
作者:
雲中 时间: 2006-1-30 17:14
时间不同,马价差很远的
孝灵皇帝中光和四年(辛酉,公元一八一年)
春,正月,初置騄骥厩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榷,马一匹至二百万。
二百万在那时又值多少呢?呵呵,再看下面:
孝灵皇帝中中平二年(乙丑,公元一八五年)
三月,以廷尉崔烈为司徒。烈,寔之从兄也。是时,三公往往因常侍、阿保入钱西园而得之,段颖、张温等虽有功勤名誉,然皆行输货财,乃登公位。烈因傅母入钱五百万,故得为司徒。及拜日,天子临轩,百僚毕会,帝顾谓亲幸者曰:“悔不小靳,可至千万!”程夫人于傍应曰:“崔公,冀州名士,岂肯买官!赖我得是,反不知姝邪!”烈由是声誉顿衰。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