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人最不认真——栈道何时被明修
[打印本页]
作者:
菜九段
时间:
2005-11-10 12:38
老共产党人菜九段有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中国人就最不讲认真。
一般来说,只要给出一个说法,中国人往往就认了这个说法而不去较真。所以伟大领袖说得好,中国的事常常是挂起来,不行的话,可以挂个一万年嘛。(此话是针对罗瑞卿事件而发)但伟大领袖又说了,一万年太久。那么,中国的事老是这样挂着,也总不是个事。如果像菜九一样,不轻易认可现行说法,而想较个真,就可能发现事情并不像人们以前认定的那样。于是那些本可挂上万把年的事,或者也挂不下去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非常有名。各种成语词典包括现代汉语词典都将其解释为,楚汉战争中,刘邦在进军南郑途中烧掉栈道,表示不再返回关中,用以打消项羽的疑虑;随后率兵偷度陈仓,打败楚将,又回到咸阳。
但这个解释不对。因为这个事根本没有发生过。原来刘邦是准备从栈道返回关中的,但栈道对岸三秦军严阵以待,没法子过去。这时有人指出,还另有一条路可通关中。于是,这个计划外的道路成了刘邦走向胜利的道路。所以这个事情,并非原先设计,而是在计划不成时,临时出来的应急措施。此事记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须昌侯赵衍,以谒者汉王元年初起汉中。雍军塞陈,谒上。上计欲还。衍言从他道。道通。后为河间守。陈豨反,诛都尉相如。功侯。千四百户。”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赵衍在整个楚汉战争中只有这一条功劳,而就凭这条功劳,论功行赏时,位次不低。说明刘邦赏罚分明,于人之功无所忘的特性。所以菜九做成语词典时,对这个条目下的措辞是传说,与其它辞典均不同。如果读者诸君在《简明成语词典》以外的成语词典上看到了与菜九相同的措辞,肯定是抄了菜九。因此上,如果不是赵衍指出一条暗道,刘邦就是想出川也办不到。什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都是后人敷演出的鬼话,当不得真。这也是中国人最不讲认真的典型事件。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5-11-10 18:16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事实上应该是“明烧栈道,暗度陈仓”吧
作者:
占卜者艾玛
时间:
2005-11-10 18:34
明烧应该表示自己并8想出川,同时也8想别人入川吧...
但是陈仓有道自己一开始8知道不一定对方也8知道挖.
所以不知道要修,知道了也还要修.(要么强攻要么作掩护)
聪明在修而不在烧啊.
一烧一修,一条小路被人家抄作了两次,注意力都被吸引到这里来了.
ps:以上属于个人YY,达人勿骂......飘走...
作者:
晴雪飞滩
时间:
2005-11-11 16:18
看了 老菜的几篇觉得你实在太认死理.
艺术和现实的关系以及他们二者的差距,我想不用在你面前来卖弄,
你非要继续你这个系列,我相信在你有生之年,是写不完的.
作者:
上善如水
时间:
2005-11-14 17:57
自己最不认真,却硬说中国人不认真。
中国人这三个字,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好认真对待。
历史古籍也好,文学作品也好,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去观察。
切忌一叶障目。
作者:
義経と静御前
时间:
2005-11-14 19:03
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刘邦故意要樊哙去修栈道,才能吸引项羽的部队,自己却带兵绕到奔袭陈仓,否则项羽见刘邦退兵,必然派出哨探侦察,若得知刘邦部队并未回川地,必然也会找到刘邦所取道路,刘邦如何能取得胜利?
所以——菜九段应该没什么可说的……
作者:
菜九段
时间:
2005-11-22 13:44
不认真的传统是很难改变的。但犯不着生气冒火。
中国人最不认真
老共产党人菜九段有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中国人就最不讲认真。
一般来说,只要给出一个说法,中国人往往就认了这个说法而不去较真。所以伟大领袖说得好,中国的事常常是挂起来,不行的话,可以挂个一万年嘛。(此话是针对罗瑞卿事件而发)但伟大领袖又说了,一万年太久。那么,中国的事老是这样挂着,也总不是个事。如果像菜九一样,不轻易认可现行说法,而想较个真,就可能发现事情并不像人们以前认定的那样。于是那些本可挂上万把年的事,或者也挂不下去了。
迟泽厚访谈(节录) 叶曙明
问:文革中有很多事情至今仍讲不清。
迟:能讲得清,怎么讲不清?是不想讲清。现在有档案在,有人在,怎么会弄不清呢?有很多禁区不想弄清。九·一三事件搞不清?林彪事件那么多活口都在,那么多材料都在,怎么搞不清?搞得清,就是不想搞清。我举个例子来讲。1975年由《南方日报》发起,批判前省委主要领导人,实际是指刘兴元,说他反对江青同志,反对由江青倡导的样板戏创作路线,提出要走自己的路。谁打头呢?把红线女推到了第一线。
有这事情吗?根本没有。刘政委在省委会议上讲过要走自己的路?刘兴元是非常谨慎的,他能这么说吗?哪有这个事情啊?有没有在军队讲过?军队也没有!军区文化部长都很熟啊,哪有这事?可当时铺天盖地,《南方日报》连篇累牍,发表文章,批前省委的主要领导,就是配合四人帮的政治需要,要整广州军区的某些领导。半年以后,四人帮垮台了,江青的三突出也受了批判了。如果刘兴元当年有这个发明创造的话,刘兴元不就成反江青的英雄了吗?可刘兴元照样臭。你说想不想搞清?肯定是不想搞清,需要就给你扣上去。江青倒了,刘兴元还是无声无息的,也没说他反对过江青,倒是说刘兴元他们在林彪垮台以后,又一头扎进了江青的怀抱。
比如七·二○事件以后,8月13日我到了北京。杨成武和黄永胜关系很好,都是原来红一军团的嘛。杨成武那时是军委办事组组长,跟毛泽东到南方巡视。中央文件他都看了,他悄悄地把他的情况简报给黄永胜看——黄永胜经常往杨成武那儿跑——黄永胜拿回来看,我就看到其中一份,是反映广州军区对七·二○事件的反应。七·二○事件是个测温表啊,你什么态度?对武汉事件你拥护谁?是拥护三钢造反派,还是拥护百万雄师?是同情陈再道,还是拥护谢富治、王力?这是不能含糊的。这个驻广州记者写得很厉害,说七·二○事件传到广州后,广州革命群众组织——就是说旗派了——怎么样同仇敌忾啦、义愤填膺啦,对百万雄师反革命保守组织怎么样愤慨啦,怎么样对谢富治、王力同志表示敬佩啦,什么慰问啦等等。“我们也到了广州军区大院,令人不解的是,广州军区营房的墙上,却见不到一张拥护中央对七·二○事件指示的大标语。”
这家伙没有直接说你广州军区怎么样坏,就像说廉颇一饭三矢,一顿饭拉三泡屎,还能上阵吗?这廉颇的前途就被葬送了。我很纳闷,广州军区表了态了呀,不对呀。我回来一看,(军区)墙上还写着“向谢富治同志、王力同志致敬”、“拥护中央对七·二○事件的英明指示”呢,敢不表态吗?
问:是新华社记者写的?
就是中央文革的记者,刚才说了,来自四面八方,有新华社的,也有从一些大学调来的,也有从军队调来的,都打着中央文革记者站的名义,其实什么人都有。哪个人写的我不知道,但像这样的简报报上去,让上面的人看了作何感想?这不是害了你吗?记者就干这种事。
菜九按,事情只要一认真,结论就会不一样。但谁肯认真呢?
作者:
风云再起
时间:
2007-5-21 12:19
看了菜九一大堆“中国人最不认真”,不知道菜九段是哪国人。
还想知道菜九的“中国人最不认真”,发了多少个论坛。
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始终把”中国人“的大帽子扣上好象有点哗众了
作者:
星义
时间:
2007-5-21 21:03
烧栈道之事我也心存怀疑。原因是在萧何追韩信的时候,刘备以为萧何也跑了,当时跑的人很多,刘备很伤心,后来和萧何说一番话,也有气馁的感觉。如果烧栈道是为了迷惑项羽将来再打出来,刘备不应该如此消积。所以不管烧栈道是否有其实,肯定应该不是为了将来打回来而有心为之。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7-5-21 21:12
QUOTE:
原帖由
星义
于 2007-5-21 21:03 发表
烧栈道之事我也心存怀疑。原因是在萧何追韩信的时候,刘备以为萧何也跑了,当时跑的人很多,刘备很伤心,后来和萧何说一番话,也有气馁的感觉。如果烧栈道是为了迷惑项羽将来再打出来,刘备不应该如此消积 ...
谁告诉你烧栈道是“为了迷惑项羽将来再打出来”?
这不过是可怜的刘邦是自保之计而已,一方面防止项羽失信,尾随攻打汉中,“
以备诸侯盗兵袭之
”,一方面是迷惑项羽,告诉他“我刘邦胸无大志,您就不要再惦记偶了”。
虽然刘邦这时野心仍再,但具体策略,恐怕还八字没一撇吧。
作者:
星义
时间:
2007-5-22 11:27
我怎么觉得你就像拿着棍子乱敲人一样?看到不同见解上去就一棍?我又没说肯定是为了迷惑项羽,只是说“如果”。别气势汹汹,有理不在声高。
作者:
菜九段
时间:
2007-5-23 12:20
梁遇春 加贴:愿心化做铮铮铁,成仁取义有天知——再谈众芳摇落独喧妍
Netor网同纪念(
http://cn.netor.com)
好久没写贴,主要是心情不妙,而且分寸难以掌握,写文章,不是为了让谁高兴,也不是为了让谁不高兴,兄弟活着也不是为了让谁高兴,高不高兴,随便。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