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大家来讨论一下“水”做为能源的可行性及其意义! [打印本页]

作者: 断-浪    时间: 2005-10-20 15:14

“水”电解生成氢和氧,氢和氧反应有生成水,任何一个普通的中学生都知道的。
只要能找到一种催化剂,“水”作为能源应该问题不大。可是全世界的科学家、政客、商人好象重没有在这方面下工夫,而一味的迷恋于石油,现在更是到了疯狂的地步了。但总有1天石油会用完了,如果到那时再考虑的话,是不是已经晚了呢?
作者: 幽浪    时间: 2005-10-20 15:19

根据能量守恒的定理。有点麻烦啊。。。。。。。。。。。。
作者: 断-浪    时间: 2005-10-20 15:31

是麻烦,可决不会比石油麻烦,由太阳能变成石油,最少要10万年吧。
作者: 幽浪    时间: 2005-10-20 16:01

NO。太阳经过柳树。这一案例不会不知道吗?
作者: zeroideal    时间: 2005-10-20 16:25

现在一般说预想水能作为能源是指利用其中的氢的同位素进行核聚变。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0-20 16:43

把水分解成氢和氧,一直就有人在尝试,而且还有很多种方式。最近听广播说,微生物法制造氢的成本还是比汽油高两倍,所以暂时得不到推广。
作者: 冰祁步    时间: 2005-10-20 20:59

这方面的研究一定是在进行的
只是目前还很不成熟罢了

比如大家都知道太阳也是一种可以无限利用的资源
但是目前还是很难得到真正得到运用
这需要一个过程的吧

历史就是这样进步发展的……
作者: zeroideal    时间: 2005-10-21 10:17

光有催化剂还不行,还要求水分解过程需要的能量,只能找某种我们直接使用很困难的能量来提供,
否则,如果真用商业电去电解的话,必然是得不偿失的
寻找这种提供水分解的能量,好像目前没有看到什么契机,而且,即使寻找到了,使用水解来利用这种能量也不见得会是最好的方法。
作者: 穆成雪    时间: 2005-10-21 10:27

偶隔壁实验室是做产氢菌的,现在还在筛基因,2~3年以后应该会有成果,用氢做能源的话,这才是正道啊
作者: 轩辕2    时间: 2005-10-21 10:39

氢气+氧气->水——放出能量
水->氢气+氧气——吸收能量
自然界没有“独立的”氢气,用水分解的话,能量守恒,除非用太阳能这样不要钱的资源,不然赚不到什么的。
作者: 断-浪    时间: 2005-10-21 11:11

我觉得这不是科学技术的原因而是政治原因。

其实只要有电荷容量大而体积又轻小的蓄电池,加上催化剂,水就是汽油。蓄电池里的化学能可以用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来转变。以目前的科技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但如此一来,美国不会答应、俄罗斯不会答应、所有产油国不会答应。因为你断了他们的财路。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5-10-21 15:49

楼主的意思是燃料电池吧。燃料电池最大的技术问题就是氢气如何储存。因为在常温下无论加多大的压力,氢气都不会被液化。德国的212型和俄国的“拉达”级潜艇的燃料电池不得不用大量的冷冻的铜来储存氢气。使用时要把同加热,氢气从中逸出。即使如此铜所吸收的氢气很少效率不高,而且还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作者: 秋月枫舞    时间: 2005-10-21 17:17

氢气一方面难以贮存,一方面不稳定,目前最关键的就是经济性,任何一种新型燃料的开发都不能不考虑这一点,就是经济性.当然可能就日后石油天然气短缺的情况来说,这种可能将来会变得反而比石油更便宜,但就目前而言,要将其作为民用燃料显然困难太大了.真要到了石油枯竭的那一天,我想人类总会有更简单的应对方法的.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10-21 17:21

石油之所以现在是主要能源,是因为一是经济,二是高效,其他能源要么还是不经济要么是效率低。

所以石油用光了并不是世界末日,因为还是可以用其他代替的,就是成本高一些麻烦一些罢了。
作者: 断-浪    时间: 2005-10-21 17:28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5-10-21, 17:21:17发表
石油之所以现在是主要能源,是因为一是经济,二是高效,其他能源要么还是不经济要么是效率低。

所以石油用光了并不是世界末日,因为还是可以用其他代替的,就是成本高一些麻烦一些罢了。

这决不是成本原因,而是政治原因。
因为美国现在决不会让一种能源来代替石油。那美国掌握世界的两大武器石油和美圆,一旦“水”成了石油,美国帝国就会有崩盘的危险

所以如果中国的领导人聪明的话,就应该利用新能源来对付美国。
作者: 小海    时间: 2005-10-21 20:27

我觉的酒精比水更可行,酒精毕竟是可再生的.
作者: Sphynxyu    时间: 2005-10-22 09:53



QUOTE:
原帖由轩辕2于2005-10-21, 10:39:15发表
氢气+氧气->水——放出能量
水->氢气+氧气——吸收能量
自然界没有“独立的”氢气,用水分解的话,能量守恒,除非用太阳能这样不要钱的资源,不然赚不到什么的。

他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楼主显然犯了个根本错误:吸收能量水->氢气+氧气,然后氢气+氧气=水放出能量推动车子,再用水吸收能量水->氢气+氧气.....这不是永动机??
现实中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现代以水为燃料指的是可控制核聚变技术.
作者: 占卜者艾玛    时间: 2005-10-22 09:59

引进太阳能电解水,得到H2与O2.^^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5-10-22 10:18



QUOTE:
原帖由占卜者艾玛于2005-10-22, 9:59:24发表
引进太阳能电解水,得到H2与O2.^^

太阳能的麻烦在于收藏不易
看看那些太阳能驱动的汽车,几乎是满车覆盖太阳能板,实际使用就不现实了
现在看来现实点的应该是酒精类,通过各种作物制得,然后作为燃料电池或者直接使用
不过目前成本还是高,而且对于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粮食少的国家更困难一些
将来也许可以用核能分解水,不过那也是将来的事情,目前的科技真的没什么办法
作者: 占卜者艾玛    时间: 2005-10-22 13:26

忽忽哈~~
我说太阳能只8过是随口说说罢了.权当玩笑挖.

老实说,偶个人比较倾向于酒精作替代品.因为在生产上难度8大,
也可以做到大规模生产!主要的原料是富含糖类的作物或农业副产品.
原料供应还是可以在一定时期内解决的.此外,生成的产物还可以返田,
提供肥力,等于是间接的利用太阳能和水来生产能源.
如果可以实现那么我们的能源问题可以大大缓解.

但有一点,8知道这样的方式对面积狭小的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作者: harryxing    时间: 2005-10-22 16:29

太阳能在月球上比较容易收集一些
至于氢气,好象与氧气比重在百分之4~75就会爆炸,不安全啊
作者: 秋月枫舞    时间: 2005-10-22 17:04

问题是既然酒精如此简单易行而一直却没有用作燃料,估计和它的动力性与石油类燃料无法比拟有相当大的关系.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5-10-22 20:16

酒晶需要造,石油挖就行了。那个便宜那个贵一目了然。
作者: 小海    时间: 2005-10-22 20:18



QUOTE:
原帖由金蛇郎君于2005-10-22, 17:04:58发表
问题是既然酒精如此简单易行而一直却没有用作燃料,估计和它的动力性与石油类燃料无法比拟有相当大的关系.

我估计是技术上没深入.曾经看到过酒精做为飞机燃料的记录.如果好好在技术上改进,不会比水水为燃料难吧.
作者: XM8    时间: 2005-10-22 23:11

和用水或是酒精做燃料比还是用天然气做燃料现实一点.想的再远点,可以在太空建立电站
作者: 门清    时间: 2005-10-23 00:38

即使使用催化剂,也不能使氧化还原反应自发地从低能量态向高能量态方向发生,要使这个反应发生必须给反应提供能量——而且一定是远远超出得到的氢氧燃烧所能提供的能量,因为能量是不可能100%转化的。

现在使用水作为能源一般都是考虑可控低温核聚变。从海水里提取氘和氚作为原料。

俺很小时候倒是有过一个关于制造“烧水”汽车的设想,就是在汽车上装电解器,使用蓄电池发动汽车和分解水,氢气作为燃料又能生成部分水,汽车运动时由车轮带动的发电机(现在的车用电也都是这么来的)提供分解所需的部分电能延长汽车行驶时间。这样的车只需要补充在反应过程中损耗的水与电池消耗的电,节约能源倒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彻底根绝了尾气问题= =

PS 太空电站的电怎么输送回来才好
作者: XM8    时间: 2005-10-23 00:44

可以通过微波传输,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深入了,当然实际上还有很多问题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05-10-23 20:27

本来中国的水就不多了,现在水做了原料,那南美就是另外一个中东了,因为南美的降雨量是最BT的,我想,美国不希望自己后院出现一个“南美帝国”吧!呵呵,笑,那时,中东的将指狂降到0,YY一下,某龙笑鸟^^……
作者: 秋月枫舞    时间: 2005-10-23 20:34



QUOTE:
原帖由门清于2005-10-23, 0:38:46发表
即使使用催化剂,也不能使氧化还原反应自发地从低能量态向高能量态方向发生,要使这个反应发生必须给反应提供能量——而且一定是远远超出得到的氢氧燃烧所能提供的能量,因为能量是不可能100%转化的。

现在使用水作为能源一般都是考虑可控低温核聚变。从海水里提取氘和氚作为原料。

俺很小时候倒是有过一个关于制造“烧水”汽车的设想,就是在汽车上装电解器,使用蓄电池发动汽车和分解水,氢气作为燃料又能生成部分水,汽车运动时由车轮带动的发电机(现在的车用电也都是这么来的)提供分解所需的部分电能延长汽车行驶时间。这样的车只需要补充在反应过程中损耗的水与电池消耗的电,节约能源倒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彻底根绝了尾气问题= =

PS 太空电站的电怎么输送回来才好  

门MM这部烧水车估计速度比自行车快不了多少
作者: 鸾舞碧霄    时间: 2005-10-23 22:23

酒精现在只要4000+就可以拿下一吨
暂时来说是比较便宜了
作者: radiowave21    时间: 2005-10-23 22:46

目前能看到的,应用广泛的就是核能了吧
作者: XM8    时间: 2005-10-23 23:04



QUOTE:
原帖由鸾舞碧霄于2005-10-23, 22:23:54发表
酒精现在只要4000+就可以拿下一吨
暂时来说是比较便宜了

是不贵,不过需要粮食来制造,比如玉米,现在需求量少还好办,如果需求量增大100倍,有那么多玉米吗?
作者: 门清    时间: 2005-10-24 00:06



QUOTE:
原帖由XM8于2005-10-23, 23:04:42发表
是不贵,不过需要粮食来制造,比如玉米,现在需求量少还好办,如果需求量增大100倍,有那么多玉米吗?

貌似用玉米杆也能制?
作者: 一壶美酒    时间: 2005-10-24 00:19



QUOTE:
原帖由门清于2005-10-23, 0:38:46发表
俺很小时候倒是有过一个关于制造“烧水”汽车的设想,就是在汽车上装电解器,使用蓄电池发动汽车和分解水,氢气作为燃料又能生成部分水,汽车运动时由车轮带动的发电机(现在的车用电也都是这么来的)提供分解所需的部分电能延长汽车行驶时间。这样的车只需要补充在反应过程中损耗的水与电池消耗的电,节约能源倒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彻底根绝了尾气问题= =

跟俺上学时候想的差不多,怀念啊!可惜俺不是搞化学的,一直在想一些也许很简单的化学问题,水的电解速度是多少?(氢和氧的分离量/单位时间内),有可能将过程加速吗?氢氧在高温高压下燃烧是否正常?产生不可控制的爆炸的可能性有多少?多少比例才是安全域?根据能量守恒氢氧经过燃烧做功之后会产生什么新的东西?安全吗?能有多大比例继续还原成水?水的成分会不会改变?  问号多着呢!先问这些,哪位有答案的请教我……
作者: 门清    时间: 2005-10-24 01:05

(续)等到俺上了高中之后,俺发现要给水的电解找一个催化剂很困难,因为水貌似不能与碱金属与生石灰以外的东西发生快反应,而与碱金属和生石灰发生反应之后生成物又不能自发地产生氧气= =

不过这些问题俺还是能回答的:俺小时候那个设想是燃烧纯氢而产生能的,不是电解出来的氢氧再混合,要不真成永动机了。电解出的氢氧本来就是分开的。氢在空气中含量达到4~75%的时候爆炸。理论上水是都能还原的,使用冷凝装置即可,但回收过程中一定有损耗。水的成分不会变。

然则俺好像记得一升氢完全燃烧时产生的能量好像高于一升汽油啊。也就是说,如果这能源被充分利用,车绝对能跑起来。但是水的电解速度成问题。就像开头说的那样,没有两个高速间接反应来代替一个低速的直接反应。

好了,YY完毕,请各位自动脱离我11岁时候的智商,否则后果自负- -b
作者: 一壶美酒    时间: 2005-10-24 01:53

隔行如隔山啊…… 问号被解决掉的感觉真不错

QUOTE:
原帖由门清于2005-10-24, 1:05:54发表
氢在空气中含量达到4~75%的时候爆炸。

氢氧在高温高压下燃烧是否正常,稳定?产生破坏性爆炸的可能性有多少?

QUOTE:
原帖由门清于2005-10-24, 1:05:54发表
低速的直接反应

电解平台对稳定性的要求高吗(比如晃动)?必须是玻璃容器吗(低智商的问题 )?
作者: 秋月枫舞    时间: 2005-10-24 07:49



QUOTE:
原帖由鸾舞碧霄于2005-10-23, 22:23:54发表
酒精现在只要4000+就可以拿下一吨
暂时来说是比较便宜了

不能单纯这样算,要考虑到一吨酒精在气缸爆炸产生的能量和一吨汽油是否相当?不然单比价格毫无意义.


还要考虑的是由于燃料的改变,对其燃烧要求的一些外围设备的改装,这些也都要考虑到成本里去.
作者: 夏侯征西    时间: 2005-10-24 08:30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5-10-20, 16:43:05发表
把水分解成氢和氧,一直就有人在尝试,而且还有很多种方式。最近听广播说,微生物法制造氢的成本还是比汽油高两倍,所以暂时得不到推广。

这个比较有前途,看看3年前的油价
作者: mf48    时间: 2005-10-24 10:06

酒精是C2H6O,那个O不能带来能量,白占重量,汽油是“纯”C和H,效率不同。
作者: 华岳孙武    时间: 2005-10-24 10:58

有一件事大家应该很清楚,氢和氧在同一器皿里不会发生反应,但如果放入一块铂,两者剧烈反应,生成水,我们要得到氢另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找出可以使水分解的催化剂,至于储存,可以把氢加压降温变成液态,利用一个热循环装置,将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加压降温即可。外行之见,不要笑我。
作者: 西晋羊牯    时间: 2005-10-24 11:32



QUOTE:
原帖由华岳孙武于2005-10-24, 10:58:28发表
有一件事大家应该很清楚,氢和氧在同一器皿里不会发生反应,但如果放入一块铂,两者剧烈反应,生成水,我们要得到氢另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找出可以使水分解的催化剂,至于储存,可以把氢加压降温变成液态,利用一个热循环装置,将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加压降温即可。外行之见,不要笑我。

比较汗,第一次听说加入铂常温下就能剧烈反应。即使是这样反应也不好控制,一般来说是通电燃烧,为了保证安全性加入一定MOL不参加反应的惰性气体。其实这个问题最麻烦的是氢气的来源。
还有就是生成一MOL水可以放出多少热,还得算一算,不然为了让一辆汽车跑一公里得弄个撒水车似的储氢罐那不是很搞。
作者: 西晋羊牯    时间: 2005-10-24 11:49

其实我也觉得通过物理反应产生能量比较合适,可能这也是基于化学反应产生热量的方法没有推广的原因
作者: Phil    时间: 2005-10-24 12:23

水,是地球表面储量最多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80%被水覆盖,而且人体的80%也是或者含有水分。

所以,包括楼主在内的各位想想,如果真有那么简易且经济的可以催化水分解成氢氧元素的方法或者物质,其对地球表面的环境的破坏和人体结构的破坏,也绝对是巨大的,粗点说:把那玩意儿制成药片,给谁吞了,那人立马就被焦化了!

另外,各位说了很多了,能量守恒定律至少在这个物理世界还是很管用的,否则,核聚变早八百年就搞定了,还用我们发愁找水做能源?

至于酒精,楼上有谁说了:其中的氧元素根本就是占掉了很大的比例,所以,究竟虽然可以烧,但是酒精的热值不高,也就是说用酒精作燃料,功率不够,且酒精比先用石油制品的燃油挥发性能更好,更不稳定,不能用作高效能的燃料。最后,能用来做燃料的东西,纯度要求必然很高,高纯度酒精自然界是没有的,都必须通过人工方法来获得,所以,你要拿酒精作燃料,本身就要消耗大量能源来提纯,得不偿失。

有些想法是好的,但是还需要更多的理化知识来支撑才行。
作者: XM8    时间: 2005-10-24 15:29

酒精作为发动机燃料是不成问题的,汽车直线竞速赛里专门有一个等级"TAFC"其发动机就是用的酒精燃料.不到9升的排量,功率可以高达2500马力.而在巴西用含水酒精作燃料的汽车达220万辆.酒精需要加工,汽油,柴油,煤油一样需要加工.酒精作为汽油的补充完全是可行的.只是巴西有的是耕地,而且他们不用玉米而是用甘蔗来制酒精.
作者: 秋月枫舞    时间: 2005-10-24 15:37



QUOTE:
原帖由XM8于2005-10-24, 15:29:29发表
酒精作为发动机燃料是不成问题的,汽车直线竞速赛里专门有一个等级"TAFC"其发动机就是用的酒精燃料.不到9升的排量,功率可以高达2500马力.而在巴西用含水酒精作燃料的汽车达220万辆.酒精需要加工,汽油,柴油,煤油一样需要加工.酒精作为汽油的补充完全是可行的.只是巴西有的是耕地,而且他们不用玉米而是用甘蔗来制酒精.

价格呢?这种酒精应该不是我们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酒精吧?

还有九升的排量啊,你以为很小啊,大切诺基也只不过四点几的排量啊.

你仔细看看路上跑的基本都是一点几,二点几的.
作者: 绝世BABY    时间: 2005-10-24 15:51


我觉得可能性较大啊
水的利用价值有待高层次的挖掘啊
水能带动电力这一发展已经是最好的证明了
它的作用实在是没有边际
作者: XM8    时间: 2005-10-24 15:54



QUOTE:
原帖由金蛇郎君于2005-10-24, 15:37:51发表
价格呢?这种酒精应该不是我们熟知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酒精吧?

还有九升的排量啊,你以为很小啊,大切诺基也只不过四点几的排量啊.

你仔细看看路上跑的基本都是一点几,二点几的.

就是普通的酒精,分两种无水的含水,220W辆用的是无水,含水的需要添加到汽油里一起使用.
       大切诺基多少马力?MT88025升排量也只有1500马力
作者: 断-浪    时间: 2005-10-24 16:50

能源只不过是能量转化的载体。在转化过程中环节越多成本就越高,能量损失也越多。

“石油成本底”这种话都是石油寡头们宣传,其实石油是最昂贵的能源。
植物(二氧化碳、水、太阳能)--->动物--->尸体---->石油--->各种成品油(燃烧)=二氧化碳+水,这一反应不仅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而且是几乎不可逆的。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能量损失。

再看看水:
水+电能=氢+氧,氢+氧(燃烧)=水 这一反应不仅不需要时间,而且是可逆反映。也就是说,是单纯的能量转换,几乎不存在能量的损失。电能的来源,以现在的科技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转化为电能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至于电能的存储和运输现在更不是什么难事。

成本到底谁高谁底呢?

不管是谁,只要能找到可控的催化剂,不仅会成为全球首富、获得诺贝尔几乎所有领域的大奖,而且你还会主宰全世界。(说句提外话,到那时,一定要小心安全那,因为那些产石油的国家决不会放过你的。)
作者: Phil    时间: 2005-10-24 18:53

同意楼主的这个说法:这时候的确要小心一点,因为那个催化剂一不小心就可以被拿来当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呵呵。
作者: 门清    时间: 2005-10-25 00:05



QUOTE:
原帖由断-浪于2005-10-24, 16:50:54发表
水+电能=氢+氧,氢+氧(燃烧)=水 这一反应不仅不需要时间,而且是可逆反映。也就是说,是单纯的能量转换,几乎不存在能量的损失

严重不同意,呵呵。

1反应需要时间
2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正方向反方向同时进行并不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3能量损失大大的,燃烧肯定产生大量的熵,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的效率也很低。

那个分解水的催化剂……实在是比较汗,我觉得用无机物没戏。
作者: 吕布貂蝉    时间: 2005-10-25 00:26

如果水分解成的H2是直接拿来氧气中燃烧~~那么得到的能量还是远不够分解水的~ 不是亏本了么~~
作者: 穆成雪    时间: 2005-10-25 00:43



QUOTE:
原帖由门清于2005-10-25, 0:05:58发表
严重不同意,呵呵。

1反应需要时间
2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正方向反方向同时进行并不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3能量损失大大的,燃烧肯定产生大量的熵,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的效率也很低。

那个分解水的催化剂……实在是比较汗,我觉得用无机物没戏。

用微生物,原理和操作流程还是非常清楚明白的,关键就是具体的实践了,等着吧,过两三年~
作者: 西晋羊牯    时间: 2005-10-25 01:11

用微生物的是可以的,虽然效率低下规模大的话还是不错,总的来说微生物也是利用光能的一种。
作者: 鸾舞碧霄    时间: 2005-10-25 17:04

酒精的原料门槛很低,工业酒精原料的门槛更低
凡是含糖的物质几乎都可做酒精原料
玉米、甜菜、包括地瓜、土豆、大枣
工业酒精甚至可以用具墨子、各种腐烂变质的蔬菜、水果
而且在生产酒精的同时还可以出酒糟和二氧化碳
目前食用酒精一吨4500左右,工业酒精要便宜大概1000左右
如果以最贵的玉米为原料,出酒率大概是38%,也就是一吨酒精大概要2吨半左右的玉米。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5-10-25 22:08



QUOTE:
原帖由断-浪于2005-10-24, 16:50:54发表


再看看水:
水+电能=氢+氧,氢+氧(燃烧)=水 这一反应不仅不需要时间,而且是可逆反映。也就是说,是单纯的能量转换,几乎不存在能量的损失。电能的来源,以现在的科技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转化为电能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至于电能的存储和运输现在更不是什么难事。


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这些都说过了,都不是很理想
太阳能风能收集都不是很容易,无法成为主要能源,满足需求
核能也需要铀矿,并且有一定安全隐患(不过总的说希望大一些)
水力发电需要建大坝,甚至更破坏环境

电能储蓄和运输可是大难题呢!尤其是储蓄,你以为用什么储蓄?电池?如果容易储蓄大街上电车也不用带两根“辫子”了,运输由于常温超导体还没发现,也有很多损耗

现实点,楼主,比如你想怎么驱动一个汽车?用氢气?可是氢气哪里来?水分解?水分解所需要的能源又哪里来?(上面分析过,唯一希望比较大的就是核能,还有不少顾忌)分解之后的氢气又如何储存?(特别是如何保证安全)

所以,短时间人们根本离不开石油或者煤
作者: 断-浪    时间: 2005-10-26 01:33



QUOTE:
原帖由门清于2005-10-25, 0:05:58发表
严重不同意,呵呵。

1反应需要时间
2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正方向反方向同时进行并不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3能量损失大大的,燃烧肯定产生大量的熵,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的效率也很低。

那个分解水的催化剂……实在是比较汗,我觉得用无机物没戏。

太阳能通过植物以二氧化碳、水为载体的能源方式。首先必须需要植物的生长时间,并且在提炼的过程中又有大量的能量损失,最重要的是伴随着的是环境污染、温室效应。

和这些比起来,你的问题根本可以忽略不记。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5-10-26 07:55



QUOTE:
原帖由断-浪于2005-10-26, 1:33:21发表

QUOTE:
原帖由门清于2005-10-25, 0:05:58发表
严重不同意,呵呵。

1反应需要时间
2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正方向反方向同时进行并不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3能量损失大大的,燃烧肯定产生大量的熵,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的效率也很低。

那个分解水的催化剂……实在是比较汗,我觉得用无机物没戏。

太阳能通过植物以二氧化碳、水为载体的能源方式。首先必须需要植物的生长时间,并且在提炼的过程中又有大量的能量损失,最重要的是伴随着的是环境污染、温室效应。

和这些比起来,你的问题根本可以忽略不记。

您还是谈点实际的吧,比如电解水的最初能源采用什么?电能如何储藏?以及如何储藏氢气?
这些问题根本连个影子都没有,还说什么水能源啊
作者: 以水为镜    时间: 2005-10-26 10:10

还是怀疑用催化剂分解水的这种说法。这与能量守恒是矛盾的。利用水能是积极的,但理论一定要可行。就象永动机样,做了许多尝试都是徒劳。我们需要开发能源事实,我坚信世界上蕴藏着大量的能量。但这个能量应该是核能。
核能:物质转化为能量。
如果宇宙大爆炸理论成立。那么空间。时间。物质。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相信以后发现的能量的来源会很多。
说白了,目前所发电利用的水能是太阳能以及地球内部的能量。水只是一个载体。而分解水利用氢原子知道能量就是在利用核能。
利用核能将标志着人类改造太空的开始。
                  


------一个非专业人员的个人看法。
作者: zeroideal    时间: 2005-10-27 23:05

核原料、太阳辐射,这两个是可预见的将来的替代能源的来源,
前者较有前途的是核聚变,水在此蕴含非常大的潜能
后者趋向采用的方式为:通过物理设备进行光电转换变为电能,通过生化作用转为化学能,
电能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没有多大必要从中间加一个水来作为中介,
至于化学能,由植物制造乙醇是可行的,前面网友提到的微生物制造h2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作者: 轩辕2    时间: 2005-10-28 10:31

其实能量是守恒的。电解水除非是特殊需要。石油那是几十万年积累的财富,被人类几百年就用完了。

大自然的能源是很多的,但可以直接利用就不同了:比如植物也是可以燃烧的,但只适合烧火,不便用于汽车等,所以将其造成乙醇。能量上不赚的,只是用起来方便。

此外,有些能量如太阳能是免费的,不用也是浪费。(将来枯竭了人类也无法控制)

再有就是利用质能守恒了。而核能,大自然里重氢比例是很少的!铀更是有限。

不过不用担心,随着科技的发展,会发现新能源的。
作者: Sphynxyu    时间: 2005-10-28 11:00



QUOTE:
原帖由断-浪于2005-10-24, 16:50:54发表


再看看水:
水+电能=氢+氧,氢+氧(燃烧)=水 这一反应不仅不需要时间,而且是可逆反映。也就是说,是单纯的能量转换,几乎不存在能量的损失。电能的来源,以现在的科技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转化为电能已经是很成熟的技术了;至于电能的存储和运输现在更不是什么难事。


都懒的驳斥你,居然还有这么多人跟风.
假设推动汽车的动力值为K,且能源利用率为100%,那么电解水需要的电能最起码要K,有那么大的电能,直接电能驱动不就结了?干吗还电解水,在用氢来做动力?
还:
管是谁,只要能找到可控的催化剂,不仅会成为全球首富、获得诺贝尔几乎所有领域的大奖,而且你还会主宰全世界。
牙都笑掉了
作者: 小海    时间: 2005-10-30 08:52

我说的酒精到底可行不可行啊?其实物理我外行的,只是觉的酒精可再生而且环保.
作者: zsxmmhd    时间: 2005-10-30 10:50



QUOTE:
原帖由小海于2005-10-30, 8:52:41发表
我说的酒精到底可行不可行啊?其实物理我外行的,只是觉的酒精可再生而且环保.

够戗,需要的植物(玉米甘蔗等)太多,对于巴西应该差不多,对于中国或者日本韩国英国沙特等很多国家是不成的
我觉得未来比较可行的就是主力能源可控核聚变,汽车方面可以使用氢储存电能
至于太阳能、风能都不看好,毕竟本身能源有限,很难成主力(也许沙特可以用太阳能作主力),水力发电同样破坏环境,应该限制规模
其实另一方面,与其想如何开发能源,不如考虑如何节约以及降低人口,如果世界上只有10亿人,并且节省,估计单单太阳能就足够了
作者: 门清    时间: 2005-10-30 15:25



QUOTE:
原帖由断-浪于2005-10-26, 1:33:21发表

QUOTE:
原帖由门清于2005-10-25, 0:05:58发表
严重不同意,呵呵。

1反应需要时间
2不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正方向反方向同时进行并不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3能量损失大大的,燃烧肯定产生大量的熵,电能转换成化学能的效率也很低。

那个分解水的催化剂……实在是比较汗,我觉得用无机物没戏。

太阳能通过植物以二氧化碳、水为载体的能源方式。首先必须需要植物的生长时间,并且在提炼的过程中又有大量的能量损失,最重要的是伴随着的是环境污染、温室效应。

和这些比起来,你的问题根本可以忽略不记。

???????????您在说什么?


PS 能量是守恒,但是熵增不可逆,鉴定完毕

PS2 秸秆什么的不能做酒精么……虽然淀粉含量低,但是数量绝对大
作者: KE53066    时间: 2007-12-5 15:12     标题: 氢能,正在朝我们走来



氢能,正在朝我们走来


生命的源头——取之不尽的氢

我们都知道,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相结合便构成了一个水分子。氢气在氧气中易燃烧释放热量,然后氢便和氧结合并生成水。由于氢、氧结合不会产生CO2SO2、烟尘等污染物,所以氢被看作是未来理想的洁净能源,有“未来石油”之称。也可用于燃料电池中,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将会彻底改变全球能源系统的发展方向。

氢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元素,它存在于淡水、海水之中,也存在于碳氢化合物和一切生命物质中。我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而水的源头便是氢,氢是“水之源”, 追本溯源,氢才是我们这个星球中一切生命的真正源头。地球表层三分之二的面积,都由水覆盖着、主宰着,而其中的三分之二都由氢构成。因此,氢能若能加以开发利用,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所以,国内外对氢能的开发研究正方兴未艾,将其作为一个国家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措施来看待。可以这样说:氢能将是本世纪能源发展的一大方向。

现有制氢技术之弊

就目前而言,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国际上的氢能制备来自于矿石燃料、生物质和水,工艺主要有电解制氢、热解制氢、光化制氢、放射能水解制氢、等离子电化学法制氢和生物制氢等。在这些方法中,除了生物制氢技术外。其它方法都是通过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碳氢化合物——天然气、煤、石油等一次能源中提取出来的,这种方法制取所得的氢,已经成为了二次能源,它不仅消耗掉了相当大的能量,而且所得效率相当低;并且在其制取过程还对环境产生了污染。

烃类水蒸汽重整制氢。烃类水蒸汽重整制氢反应是强吸热反应,反应时需外部供热。热效率较低,反应温度较高,反应过程中水大量过量,能耗较高,造成资源的浪费。  

重油氧化制氢重整方法,反应温度较高,制得的氢纯度低,也不利于能源的综合利用。

因此,用这些方式来制取氢,不仅要付出很高的制造成本,还要付出环境代价,而利用效率却相当低。假如用这种形式来满足我们对能量的需求,而仅仅为了达到在对能源的末端消费中避免污染,则无疑是舍近求远,得不偿失,是绝对不可取的,还不如直接利用这些化石能源的好。

国外制氢技术

为了寻求经济实用的制氢方法,各国科学家正在努力探索。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如:
1、用氧化亚铜做催化剂从水中制氢气。
2、用新型的钼的化合物从水中制氢气。
3、用光催化剂反应和超声波照射把水完全分解的方法。
4、陶瓷跟水反应制取氢气。
5、甲烷制氢气。
6、从微生物中提取的酶制氢气。
7、从细菌制取氢气。
8、用绿藻生产氢气。

1.用氧化亚铜做催化剂从水中制氢气
有研究人员将0.5氧化亚铜粉末添加入200立方厘米的蒸馏水中,然后用一盏玻璃灯泡中发出的460纳米~650纳米的可见光进行照射,在氧化亚铜催化剂的作用下,水分解成氢和氧。用这种方法共进行了30次实验,从分解的水中得到了不同比例的氢和氧。试验中发现,如果得到的氧的压力增加到500帕斯卡,水的分解过程就减慢。氧化亚铜粉末的使用寿命可达1 900小时之久。东京技术研究所计划进一步研究如何提高氢的产生效率,同时研制能够在波长更长的可见光照射下发挥活性的催化剂,该研究所正在试验一种新的含铜铁合金的氧化物。
2)、用新型的钼的化合物从水中制氢
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低成本的从水中制取氢的方法。他们对催化转化器进行改造,使水分解时仅需很少的成本。他们用一种从钼中获取的化学产品做催化剂,而不使用电能。他们说,如果用氢作原料,从半升水中制得的氢足以使一辆小汽车行驶633公里
3)、用光催化剂反应和超声波照射把水完全分解法制氢
有人发现二氧化钛经光(紫外线)照射可分解水的现象。他们本拟应用这一方法制氢,但由于氢和氧的生成量较少,在经济上不合算而中断了这一研究。据最近报道,当同时使用光催化剂反应和超声波照射的方法能够把水完全分解。这种“超声波光催化剂反应”所以能使水完全分解,是由于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水可被分解为氢和双氧水,而双氧水经光催化反应又可分解成氧和氢。不过超声波照射和二氧化钛光催化剂虽然获得了完全分解水的结果,但氢的生成量却较少。在添加二氧化锰后,再用超声波照射,二氧化锰分解后的锰离子可溶解到溶液中,使双氧水产生大量的氢。
4)、陶瓷跟水反应制氢
有人在300 下,使陶瓷跟水反应制得了氢。他们在氩和氮的气流中,将炭的镍铁氧体(CNF)加热到300,然后用注射针头向CNF上注水,使水跟热的CNF接触,就制得氢。由于在水分解后CNF又回到了非活性状态,因而铁氧体能反复使用。在每一次反应中,平均每克CNF能产生2立方厘米~3立方厘米的氢气。
5)、甲烷制氢气
1.用镍铂稀土元素氧化物制氢
有人用镍铂稀土元素氧化物多孔催化剂,使甲烷、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氢气。催化剂中镍、稀土元素氧化物和铂的组成比例为10:65:0.5。其制备过程是,先将镍、稀土元素氧化物等原料加热熔解,然后导入氨气,使熔解物成为凝胶状,再进行干燥、热处理。这种催化剂微粒孔径为2纳米~100纳米,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乾智行教授将该催化剂装进反应塔,然后加入二氧化碳、甲烷和水蒸气。结果,在常压及550 ℃~600 条件下,生成物为氢气和一氧化碳,升温至650 ,其转化率为80%;温度为700 时,转化率几乎达到100%
2.C60作催化剂从甲烷制氢
有人用C60作催化剂,从甲烷制得氢气。在现阶段,C60在高温条件下才能发挥功能,不能立刻达到实用,必须加以改良,制成在低温条件下也能工作的节能催化剂。他们开发的催化剂,是在碳粉里掺10%C60。在加热到1 000 的容器里,放入0.1催化剂,以1分钟流入20毫升甲烷的速度作实验,结果90%的甲烷分解成氢和碳。C60用作催化剂,可用水洗净表面,除去附着的残存碳素,理论上可半永久使用。由于形状独特,粒子表面面积为活性炭的5倍到10倍,因而作催化剂用时功能较强。
6)、用微生物提取酶制氢
1.葡萄糖脱氧酶。
美国橡树岑国家实验室从热原体乳酸菌中提取葡萄糖脱氧酶。热原体乳酸菌首先是在美国矿井中的低温干馏煤渣中发现的。葡糖脱氧酶在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的帮助下,能从葡萄糖中提取氢。在制取氢的过程中,NADP从葡萄糖中剥取一个氢原子,使剩余物质变成氢原子溶液。
2.氢化酶。
这种酶是从曾在海底火山口附近发现的一种微生物中提取的。氢化酶的作用是使NADP携载的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而NADP还原为它原来的状态继续再次被利用。除美国发现这种酶外,俄罗斯的科学家也在湖沼里发现了这种微生物。他们把这种微生物放在适合于它生存的特殊器皿里,然后将微生物产出的氢气收集在氢气瓶里。
7)、用细菌制取氢
1.许多原始的低等生物在其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也可放出氢气。例如,许多细菌可在一定条件下放出氢气。日本已发现一种名为“红极毛杆菌”的细菌,就是制氢的能手。在玻璃器皿里,以淀粉作原料,掺入一些其他营养素制成培养液,就可以培养出这种细菌。每消耗5毫米淀粉营养液,就可以产生出25毫升的氢气。
2.美国宇航部门准备把一种光合细菌—红螺菌带到太空去,用它放出的氢气作为能源供航天器使用。
8)、用绿藻生产氢
科学家们已发现一种新方法,使绿藻按要求生产氢气。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科学家说,绿藻属于人类已知的最古老植物之一,通过进化形成了能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的本领。当绿藻生活在平常的空气和阳光中时,它像其他植物一样具有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和植物维持生命所需要的化学物质。然而当绿藻缺少硫这种关键性的营养成分,并且被置于无氧环境中时,绿藻就会回到另一种生存方式中以便存活下来,在这种情况下,绿藻就会产生氢气。科学家介绍,1绿藻培养液每小时可以产生出3毫升氢气,但研究人员认为,绿藻生产氢气的效率至少可以提高100倍。
  
我国生物制氢技术领先国际

生物制氢思路1966年提出,90年代受到空前重视。从90年代开始,德、日、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成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生物制氢发展计划,以期通过对生物制氢技术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在21世纪中叶实现工业化生产。但时至今日,研究进程并不理想,许多研究还都集中在细菌和酶固定化技术上,离工业化生产还有很大差距,迄今尚无一例中试结果。

而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教授突破了生物制氢技术必须采用纯菌种和固定技术的局限,开创了利用非固定化菌种生产氢气的新途径,并在2000年首次实现了中试规模连续流长期持续产氢。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先后发现了产氢能力很高的乙醇发酵类型,发明了连续流生物制氢技术反应器,初步建立了生物产氢发酵理论,提出了最佳工程控制对策。该项技术和理论成果在中试研究中得到了充分验证:氢气产率比国外同类的小试研究高几十倍;开发的工业化生物制氢系统工艺运行稳定可靠,且生产成本明显低于目前广泛采用的水电解法制氢成本。该项研究在国内外首创并实现了中试规模连续非固定化菌种长期持续生物制氢技术,是生物制氢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世界首例生物制氢生产线在我国启动  

由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教授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生产性示范工程”,于20056月,已经在哈尔滨国际科技城——日产1200立方米氢气生产示范基地一次启动成功。该工艺具有运行稳定可靠、产氢能力大等优点。

我国的“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不仅取得了生物制氢的国际领先地位,这项技术的另一特点,就是可以利用“含碳水化合物的有机废水进行生物发酵”,能够直接用污水来生产清洁能源──氢气,对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做到了一举两得、并驾齐驱。
电解水制氢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且比较成熟的方法之一。以水为原料制氢过程是氢与氧燃烧生成水的逆过程,因此只要提供一定形式一定的能量,则可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提供电能使水分解制得的氢气的效率一般在75%-85%。其中工艺过程比较简单,也不会产生污染,但消耗电量大,因此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电解水的工艺、设备均在不断的改进,我们现在最新的小型氢气发生器,制取1立方的氢气只要26KWH的电能,而鞍山制氢大型设备制取1立方的氢气能耗降到只要24KWH的电能。
电解水制氢——必将会是未来制氢的发展方向!

氢能,正在朝我们走来

氢能,离我们还有多远?
200619,国内第一艘以氢为能源的燃料电池船在上海海事大学问世。这一与国际研究同步的成果,零污染、低噪声。
集成在系统中的安全装置将随时监控舱内空气的含氢量,万一钢瓶泄漏,立刻蜂鸣报警。这艘船“吸入”的是氢气,“吐出”的是氢氧经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纯净水”。只要船上的排废管道洁净,这些“吐出”的水就可以直接饮用。随着氢生产、加氢等能源供应链日益完善,燃料电池船的成本将大幅下降。
    燃料电池船在科学、工业领域有很大作用。科考船通过探测深海动态了解海底未知世界,可柴油发电机的噪声和振动往往会使探测数据不尽精确,低噪声的燃料电池驱动技术则可避免这个问题。在专运液化天然气的LNG船上应用该技术,则更加安全、环保。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低排放氢内燃机618在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成功实现点火
研究表明,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氢气发动机热效率比汽油机高15%至50%;接近理论循环比成分的氢和空气混合气的燃烧速度比其他气体和汽油的燃烧速度高出78倍;氢和空气混合气体的点火能量是其他可燃气体的1316。此外,氢燃烧的产物主要是水和极少量氮氧化物,不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含碳化物和其他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极小。
目前,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以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做能源的燃气发动机”专利并经审核得到了通过,于2006年12月14日得到正式受理,颁发了专利号20000620022600.9 ;综合了现有高效率氢气发生器和高效率氢气爆炸发动机技术。利用氢气爆炸产生的分子能,使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做能源的技术变成了实际可行;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希望有远见的企业家能够抢占先机,投身到这一前景广阔的事业中来,早日开拓,运用这项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去抢占国际市场。让这项领先世界的技术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氢能,正在朝我们走来,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他的到来吧!
联系邮箱:KE53066163.CO
作者: an老忘密码    时间: 2007-12-5 17:35

楼上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呀。


鉴于我国实际情况,还是要直持一下。
作者: 靓坤    时间: 2007-12-7 11:25

两年前的帖子还有挖,佩服佩服!!
我敢保证只要小布仕一下台,油价立马下跌!

[ 本帖最后由 靓坤 于 2007-12-7 11:34 编辑 ]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12-13 22:13

现在市场上能买到的工业酒精根本不是由粮食精酿而成的而是由石油中提炼的!只有食用酒精才是用粮食酿造在提炼的。
现阶段来说石油的确是成本低、高效和广泛应用的能源。
虽然石油的形成需要古代生物的残骸经过几十万年的地下压力形成的。但这部工序并不需要花费人类社会的任何一分钱人类只需支付其开采的费用就够了。
但如果使用生物能源的话还得需要种植农作物,待其成熟后再提炼。
你认为人工种植才一年的植物所蕴含的能量能比在地层压力经过数十万年的所加压的能量要高吗?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12-13 22:16

现阶段工业燃料电池中的“氢”并不是以气态方式储存的。而是以氢离子或氢化合物储存,待需要的时候才通过化学的方法释放“氢”然后少量混合燃烧。
作者: 星义    时间: 2007-12-13 23:43

酒精方面情况还是乐观的,俺这边已经在汽油里加了30%酒精了。想想每年那么多秸秆,烧了也是烧了,拿来制酒精好了,总比烧了好吧。
作者: t2008qaz    时间: 2008-2-4 21:44

以后够不够喝还是个问题
作者: 真理无常    时间: 2008-2-5 13:12



QUOTE:
原帖由 断-浪 于 2005-10-21 11:11 发表
我觉得这不是科学技术的原因而是政治原因。

其实只要有电荷容量大而体积又轻小的蓄电池,加上催化剂,水就是汽油。蓄电池里的化学能可以用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来转变。以目前的科技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

“只要.....就.....”假如换成”只有......才......“才能比较符合现实情况
接下来,这种理想电池也没有(貌似有篇网文YY过一种金龙电池,有了这电池,中华立即就腾飞了,原理欠奉),
高效催化剂呢?也没有

好吧,不是很想这么评价,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最终还是在YY
作者: ifever    时间: 2008-2-13 19:15

关于水,水电站实际上就是地球重力发电,利用的是下坠的重力。

如果制造一套重力发电的机器该多好,往下扔东西就能发电。。

难题就在于,你把它扔下去了,总不能再拣回来接着扔,这就需要巧妙的办法了。。

[ 本帖最后由 ifever 于 2008-2-13 19:19 编辑 ]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8-2-14 17:42

永动机?

看来回帖的理工科的人较少啊!!
作者: 疯猫    时间: 2008-2-14 18:20

水现在是重要资源,单纯作为能源使用,还早.如果想通过化学反应来在水中寻找能源,恐怕难以实现,因为首先要给这个化学反应提供能源,既然能提供能源了,为何还要用水的化学反应来产出能源呢,唯一的解释就是水通过输入能源,再输出能源,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 本帖最后由 疯猫 于 2008-2-14 18:23 编辑 ]
作者: 柒号    时间: 2008-2-14 22:44

上帝给了我们很多水,同时留下了很多很大的难题。水的廉价分解算是难题中的难题。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8-2-15 20:03

水中还是有不少H的同位素搞核聚变看有没有点前途!!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8-2-19 15:20



QUOTE:
原帖由 zsxmmhd 于 2005-10-30 10:50 发表

够戗,需要的植物(玉米甘蔗等)太多,对于巴西应该差不多,对于中国或者日本韩国英国沙特等很多国家是不成的
我觉得未来比较可行的就是主力能源可控核聚变,汽车方面可以使用氢储存电能
至于太阳能、风能都不 ...

铀矿还是太少,可能要用其他原子材料。
作者: phoenixdaizy    时间: 2008-2-19 15:20

风能,潮汐能,日光,地热是不错的资源。
作者: tskywalker    时间: 2008-2-19 15:25     标题: 我学历不高

可行性我不清楚。一旦水成为能源,人类马上就要面临缺水的危险,大家开始疯狂储备水之源。
作者: 大风车    时间: 2008-3-20 14:11

由水分解反应产氢
申请号: 01817285 申请日: 2001/08/01  
公开日: 2004/01/21  公告日: 2006/08/30  
公开号: 1469841 公告号: 1272236
授权日: 2006-8-30 授权公告日: 2006-8-30
专利类别: 发明  国别省市代码: CA[加拿大]
代理机构代码: 72001[对照表] 代理人: 王其灏
发明名称: 由水分解反应产氢
国际分类号: C01B 3/08
范畴分类号: 19A19B19C
发明人: A.C.D.查克拉德
申请人: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申请人地址: 加拿大温哥华
邮编:  
文摘:
一种产生氢的方法,该方法使选自铝(Al)、镁(Mg)、硅(Si)和锌(Zn)的金属与水在有效量催化剂存在下、pH4-10之间反应产生氢。选择催化剂或其它添加剂以防止或减慢钝化所述金属的所述反应产物在所述金属上的沉积(削弱所述金属的反应),因此促进所述氢的产生。?
主权利要求:
一种产生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选自铝(Al)、镁(Mg)、硅(Si)和锌(Zn)的金属与水在有效量催化剂存在下、pH4-10时反应产生包括氢的反应产物,所述催化剂防止或减慢钝化所述金属的所述反应产物在所述金属上的沉积(削弱反应),因此促进所述金属与所述水的所述反应,并改善所述氢的产生。
优先权项:
US 2000-8-14 09/637,930;US 2001-2-7 09/778,091
PCT 项
进入国家阶段日: 2003年4月11日 国际申请号: PCT/CA2001/001115
国际申请日: 2001年8月1日 国际公布日: 2002年2月21日
国际公布号: WO2002/014213 国际公布语言: 英
作者: 紫霞仙子    时间: 2008-3-20 14:20

水,是比较清洁的能源!可行性还有的!但也考虑当时当地的情况!!
作者: sos2290    时间: 2008-3-20 14:51

90年代初期,大概是92年前后,某神仙就拿出了这样一瓶神水,影响颇大,此人姓王。后来由ZF出面辟谣,说他是骗子,真相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8-3-22 00:39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08-3-20 14:51 发表
90年代初期,大概是92年前后,某神仙就拿出了这样一瓶神水,影响颇大,此人姓王。后来由ZF出面辟谣,说他是骗子,真相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那要说到中顾委某常委的作用了~
作者: zhoujunallen    时间: 2008-3-23 12:00

水的吉佈斯自由能很低的。。。除非找到自由能更低化合物。。。。。。目前稍微有點希望的還是利用氘資源。
作者: 正版商    时间: 2008-4-1 08:02

聚变反应堆做好了就可以这么干了,为氢聚变反应堆提供氘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纯氢气和纯氧气……
作者: bon889111    时间: 2008-4-2 18:07

最近中国盲目追求 氢动力 能源,使中科院数名科学家上书,称不要中了西方的计,固然氢动力是未来的趋势,但在目前不成熟的技术下,盲目追求高新技术肯定要付出很大代价,这是批评那些汽车生产厂商的,,,事实上,西方也有用这种方法拖累中国经济的意图
作者: chuhun989    时间: 2008-4-9 19:59

水分解所需的能量,真正可行的只有利用太阳能,可是,这个太阳能这么分散,那个收集过程简直叫做不可能。未来最有效的就是种植作物,再把作物制成酒精,这绝对比用太阳能分解水划算简单。
作者: 暮楚情人    时间: 2008-5-17 07:00

其实我觉得现行最实际的办法:沼气+酒精作为目前或者以后的机器能源和生活燃料。
特别是沼气,现在很多地方都是白白浪费。
作者: sqmhj007    时间: 2008-5-17 08:20

如果未来仍然电池蓄能少,燃料电池发展,我觉得用电解水分成H还是有意义的。
作者: ≮迹部☆景吾≯    时间: 2008-5-17 22:46

用水做能源的话很麻烦的,氢气很容易与其他元素结合的,石油作为能源来说办事效率高,所以就是第一位了。
作者: 客上天然居    时间: 2008-5-19 08:59

如果石油价格升到150美元并高位运行的话,估计很快有新能源出来了。比如核聚变技术。
作者: LXR    时间: 2008-5-26 13:25

支持电解水制氢作燃料(不是氢电池)的人,不是没读过高中,就是学文科的,或高中时读书不认真。原因是电能本向就是非常方便使用的通用能源,利用的方便性几乎是现在常用能源中最方便的。

我支持太阳能-->植物-->植物油、酒精、沼气 的新能源发展模式。
酒精、沼气-->电能 我支持发展燃料电池。
现在热机的机械效率太低了,根据热机理论,50%的效率都难实现。发动机要承受高温就压,现在的材料不允许,燃料燃烧的温度也不够高。燃气喷气发动机可能有接近50%的机会,但那只能转换成直线前进的动能,不能用来发电,能转换成轴转动的涡轮发动机的效率还是差了些。
作者: congwanshui    时间: 2008-5-28 13:17

我看很多连高中都没有读过!!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