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讨论】乱侃足球记者 [打印本页]

作者: 何足道    时间: 2005-9-27 22:22

当学生的时候就比较喜欢看,<足球><球报><体坛周报>这些报纸.而且每周末也总要去现场看比赛,周六,日晚的德甲和意甲更不能错过.某次和一个高中同学一起聊天,我这个哥们在<辽沈晚报>当编辑,我们一起聊到了<球报>,因为<球报>和<辽沈晚报>都属于辽报集团,所以都很熟识.我问他,说球报的金焱为何去了<体坛周报>.俺同学说,南方的报纸效益远远好于我们啊,象金在辽报月收入5000,到体坛每月10000,外加1部汽车.当时是99年,我听了这个吐了吐舌头,好多啊.
  
  金焱和马德兴,周文渊是<体坛周报>最早挖来的3个大腕人物.但金在<体坛>的地位却始终不如那两个人,这也是他后来出走<足球>的原因.突出表现是,金在<球报>时是采访国家队的,但到了<体坛>却只能采访辽宁队.金的英语非常好.但因为马德兴的存在,马肯定要采访国家队的.所以只好委屈了金.而且金,一般只采访世界杯,欧洲杯这类足球比赛,而马不仅仅这样,还去奥运会,亚运会.圈内人士都知道,两人始终关系不好.终于在2001年印尼采访世界杯足球预选赛,两人发生了肢体冲突,虽然直接原因众说纷纭,但导火索其实早在开始就埋下了.
  
  马德兴是我比较早接触到的几个足球写手,以前在<足球><球迷><中国足球报>等多家媒体上都见过他的文章,那时他属于自由撰稿人.后来<体坛>高薪把他请去.,从此他就开始了采访国家队的经历.我在网上下围棋认识了一个<体坛周报>的编辑,在2000,2001年时,我总在周日,周二,周四晚上和他通电话(因为第二天出报,他肯定在报社),那哥们就说,马德就是一游神,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马德采访国家队也比较有料,而且他和霍顿,哈恩的关系都非常不错.但只有一个人,却让马德载了跟头,就是博拉.米卢蒂诺维奇.马德没想到,连卡佩罗那样的大牌教练自己都能采访,但对米卢却无计可施,马和米卢关系一度很僵,甚至米拒绝接受马的采访.没奈何,<体坛>的老总翟优远花了150万元从<足球>挖;来了李响.说到马德,还有件事,98年马去德国采访,可能施拉普纳对他礼数上有些不周,结果在<体坛周报>上,老纳成了搧客,生意人.到了02年,马又去欧洲采访,这会老纳对马非常热情,于是在<体坛周报>上,老纳的称谓又变为前中国足球队主教练.
  
  周文渊的评论很好看的,有人买<体坛>就是为了看周的社评.周的文风比较犀利,而且看法独到,很有见地.可以说是一位天才的外行.而且他有时也给人落井下石的感觉.比如说中科之战后对哈恩的评价和亚洲杯时的大相径庭.周在今年年初时,曾经有<体坛>的读者向他提抗议.主要是受不了他的文字,但抗议无效,周的评论还是依旧.
  
  许绍涟和宋青云都是<体坛>的记者,都一度跳槽去了<南方体育>,后来宋回来,而许没回来.主要原因是,宋是朝鲜族人,他的韩语在采访足球,围棋方面用处还是很大的.而许虽然精通印尼文,但<体坛>报道羽毛球的力度还是不算太大的,而且羽球的受关注程度也不如足球和围棋.
  
  现在象李成鹏这样的足球记者,月收入已超过两万了,这比起足球运动员的数百万年收入,当然算不了什么.但比起大多数的中低层收入者,无疑是天价了.但他们写的东西怎么样呢?我现在是只买<体坛周报>了,别的报纸几乎不看.因为现在假新闻,恶意炒作的东西太多.最主要的是对足球的兴趣也很淡了.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5-9-27 22:31

足坛名妓的职业道德恐怕还不如青楼名妓,张晓舟之流是其中典范,现在终于把开始前途似乎不错的南方体育搞垮了。我现在也只看体坛周报,前段时间同学聚会碰到一个足球报工作的同学,我说我很久没看足球报了,他说——我也是。
作者: 关内侯    时间: 2005-9-27 22:38

记得当年足球好象有个贾岩峰,名副其实的“名妓”
作者: 天若·风扬    时间: 2005-9-27 22:41

此帖令人大开眼界。

我在国内比较佩服的记者主要有:《足球》的李承鹏和刘晓新,《体坛》的林良锋。我对马德兴的印象着实不好,呵呵。

以前初中的时候还看《南方体育》的,后来就一直捧《足球》的场,也偶尔买买体坛。
个人不喜欢专门的战报和转载国外媒体新闻,比较喜欢专门的评论性文章。但是现在在联赛期间的这方面的文章确实少了,所以偶尔看到一篇也很兴奋。即使评论水平或有不足。

足球在B2版长期有一块地方写评论的,加上家乡报纸的缘故,我很是喜爱;体坛现在似乎也有学习足球的趋势,也在相同地方写评论。可见两家的竞争还是对对方有所帮助的啊。

PS:原来某些记者待遇这么好,看来要成为足记是颇有难度的,我要再加油才是。
作者: 弓骑步    时间: 2005-9-28 08:28

《体坛周报》也一年不如一年了,信息传递的作用远大于舆论导向的意义,感觉里面很多人就是墙头草,没有一点儿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某家比较喜欢程征,因为他负责报道南美足球。
作者: 天若·风扬    时间: 2005-9-28 08:36

原来弓公公喜欢专门报道的南美足球呀……
可惜一般南美的比赛没有转播,影响力低,所以报纸只肯给一版的篇幅。某也对南美足球了解不够,仅靠几个战报是远远不能满足球迷的需求的。

还是喜欢以前的《足球》,全无杂质,完整地报道足球消息,内容比现在充实多了。
可惜《足球》为了和《体坛》竞争,硬是改名为《足球·全体育》平白地多出一些文章,原来的足球部分质量也下降。而多出来的那部分某也只是略略看看而已……可能也会有不少读者不满意吧,但这确实是两家竞争的必然结果,无法避免。

喜欢国外的《队报》、《踢球者》、《米兰体育报》等等,比国内专业多了……  不识外文,遗憾。
作者: 慕容翩翩    时间: 2005-9-28 10:20

体育报道本就需要墙头草~~这就是职业传媒~~不喜欢就不看,不过想必还是习惯性的看吧~~职业这个东西和普通不一样,职业的就要写职业的东西.和我们的工作一样,也许你不喜欢,也许你还不得心应手,但你还是要工作么~~媒体被人炮轰,那么他们的目的也算达到了~~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9-28 10:30

读书的时候看的最多的是《足球》,后来听说《体坛周报》也不错,也常看,但销量最大的还是《足球》。

当时的媒体不发达啊,所以报纸的销量好,现在可不行了,网络的资讯量非平面媒体所及,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去看专业报纸。《南方体育》已经倒闭了,

李成鹏原来是成都晚报的吧,因为当时四川足球火,经常在央视路面,就红起来了。但我一贯不喜欢此人,喜欢煽风点火的一个人,一点小事可以被他吹上天。

大学毕业以后《足球》就开始衰落了,好像有一件什么事情是导火索,跟央视还是足协斗了一次?
作者: 天若·风扬    时间: 2005-9-28 10:48

足球报两年前的七月份,采访一次国家队比赛。

具体出了什么事情忘了,似乎和国家队某教练还怎么的矛盾了,结果被中国足协封杀掉国家队的采访权。
后来足球请律师上述了,但是也似乎没有用。

足球现在确实销量不如体坛了。在我学校里,到处到卖体坛,弄得我不爱看也得看  

PS:记得当时我和同学说笑,说足球被封杀了中国体育采访权更好,整版整版的世界足球,真正像《队报》等靠拢了,嘿……
作者: 店小二    时间: 2005-9-28 12:13

cctv5诞生之初有《美洲足球集锦》,我对南美足球的了解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可惜早就没有了。

《体坛》6角一份的时候含量还是相当丰富的,欧洲联赛只用相连的两个版面。现在一周好几份,尽是广告什么的,内容越来越空洞。能自由上网之后,再看《体坛》就没什么意义了
作者: 天若·风扬    时间: 2005-9-28 13:03



QUOTE:
原帖由苏晴于2005-09-28, 10:20:43发表
体育报道本就需要墙头草~~这就是职业传媒~~不喜欢就不看,不过想必还是习惯性的看吧~~职业这个东西和普通不一样,职业的就要写职业的东西.和我们的工作一样,也许你不喜欢,也许你还不得心应手,但你还是要工作么~~媒体被人炮轰,那么他们的目的也算达到了~~

刚才忘了看这段话了,苏苏说得确实在理。墙头草怎么啦?有更好的收入和工作环境,更能发挥自己的才干的话,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如果透露商业机密等等,那就另当别论了。职业的人的想法和我们确实很不一样。

媒体有时候也确实喜欢被炮轰,造势呀。

苏苏看人生经验远在我身上,再次佩服一个。希望以后多多指导。

QUOTE:
但我一贯不喜欢此人,喜欢煽风点火的一个人

确实有这方面的缺点,我记得2年前《实话实说》,把足球和体坛的人都叫上去了。结果却演变成互相攻击,李承鹏和马德兴的辩论更是焦点。无非都为了争中国第一把交椅罢了。

后来的《实话实说》删了很大一块才放出,我有幸买下了当天的足球报,看到了全部内容。唉……无奈呀。不过李承鹏写的东西还是很对大部分人的胃口的,也就是那种四面讨好的人吧。里面其实也有点内容的,我还比较欣赏;如果是我认识肤浅,随大流了,大家别怪我哦。

QUOTE:
能自由上网之后,再看《体坛》就没什么意义了

我觉得不是的:
自由上网,但是我看新闻却失去了那种认真度了……很多都是一扫而过,远没有看轩辕的帖子这么认真。
网上都是以战报等等(或者说是废话等)居多,看了也没什么意思,各个网站都差不多。如果说到评论,综述等,网站的水平明显和足球体坛不是一个水准。我上网看体育新闻纯粹为了它的即时性,也不深看。

自然,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喜欢看报纸的确实是少了,毕竟时代在变么不是?也许只有我算老古董……看黑白的东西……
作者: 店小二    时间: 2005-9-28 13:17

http://www.titansports.cn/

在报纸上看的到的,在网上基本都可以看到,只要你愿意。

说起对《体坛》的感情,当初可能我比你还深,有好几年我几乎一份不差的全买过。这几年有些失望了。
作者: 会州隐    时间: 2005-9-29 00:11

《体坛》现在抄袭现象严重,好多文章都是新浪上的帖子,乍一看还以为是网络文摘类报纸呢。
作者: 慕容翩翩    时间: 2005-9-29 00:14

对了奉养,偶在体坛上发现他们主编的email就印在上头,你给他发些球评试试~~反正不吃亏~~最好把他引到这来~~^O^

偶说的是那个欧洲足球版的,好象是有,你看看哈~~
作者: 我自横刀向天笑    时间: 2005-9-29 00:18

以前上高中时电脑还是386的档次,每周买体坛是全体男生最大的乐趣之一了,那时后体坛还只有一张呢。

现在的体坛每周出三期,每期8张,实际上值得看的内容综合到一起还是只有一张那么多。

在中国高尔夫属于贵族运动吧,可是体坛居然拿出一整版来进行报道,为什么呢?我想大概是因为体坛的记者编辑们比较喜欢打高尔夫吧。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5-9-29 00:36

曾经看南方体育,因为那时中间页有大幅漂亮MM照片。

现在也只看足球与体坛。感觉足球报现在还可以呀。
作者: 天若·风扬    时间: 2005-9-29 04:41



QUOTE:
说起对《体坛》的感情,当初可能我比你还深

不好意思,你误会了,我对体坛没有感情……我一直看足球的。
不喜欢体坛的版式和文章,是买不到足球的情况下才买体坛的。

QUOTE:
《体坛》现在抄袭现象严重,好多文章都是新浪上的帖子,乍一看还以为是网络文摘类报纸呢。

体坛还有一点我很不满意,每次有冠军杯,都搞个“周四提前出报”。毫无有价值的新闻,仅仅是赶工赶出一堆战报,再转载几个新闻了事,我们不会上网自己看比分么?需要它这么赶么?

QUOTE:
对了奉养,偶在体坛上发现他们主编的email就印在上头,你给他发些球评试试~~反正不吃亏~~最好把他引到这来~~^O^

总算看懂了,再次感谢苏苏……^O^ 会考虑的……
作者: 店小二    时间: 2005-9-29 07:50

最早也是买《足球》的,后来知道有《体坛》,于是比较了一下,《足球》一周两份每份1元,《体坛》每周一份每份6角;而从容量上看,《体坛》字比较小,密度大,没多少广告,对我这个穷人来说显得实惠一些。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足球》报道甲A的篇幅很大,而我对甲A兴趣不大。

当初作出了选择,后来就基本没有再买其他报纸。
作者: Roalfan    时间: 2005-9-29 08:15



QUOTE:
原帖由会州隐于2005-09-29, 0:11:17发表
《体坛》现在抄袭现象严重,好多文章都是新浪上的帖子,乍一看还以为是网络文摘类报纸呢。

这个不敢苟同,新浪的体育版引用报纸文章很多。不妨看看新浪文章标题下方的材料来源,引用《体坛》的文字好像是最多的。现在网络发达了,上网看新闻的多了,所以可能会有此感觉。

QUOTE:
以前上高中时电脑还是386的档次,每周买体坛是全体男生最大的乐趣之一了,那时后体坛还只有一张呢。

现在的体坛每周出三期,每期8张,实际上值得看的内容综合到一起还是只有一张那么多。

是啊,作为一个体坛十年的读者,体坛的几次改版我都经历过。世界杯一出现体坛就改版,98年世界杯一周改双份,02年又改成三份。可惜版面大了,内容却没增多多少,再也没有以前高中时报纸那种整张精华的品质了。而体坛当初很多有价值的小板块如资料阁什么的也都没有了,客观性的东西少了,带有记者个人情绪的东西却明显多了,还有网络文章,真是良莠不齐。
作者: 远舟    时间: 2005-9-29 09:44

从俺会上网之后基本上就没买过体坛了
有限的几次也多是等火车或住酒店实在无聊的时候

从前的体坛浓缩而纯朴的感觉现在完全找不到了
记得96年体坛一跃而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类报纸
俺当时觉得简直就是太应该了~~~

现在的记者似乎不用所谓的"流行语"就写不出东西来
嘴是越来越刁,心却离普通球迷越来越远......
作者: 五饼二鱼    时间: 2005-9-29 10:45

以前看足球报,中国足球报,体育时报(好像是江苏的,经常有翻译法国足球世界的文章),97左右开始开始看体坛周报
现在什么都没兴趣看了
作者: 老顽童    时间: 2005-9-29 11:24

偶跟楼上的经历类似.

最开始看<足球>,后来看体坛,现在什么报都不买了,上网看......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5-9-30 09:24

有各类社会版面记者,兢兢业业,甚至如同战地记者一样出生入死(报道地方环境状态遭遇地方保护主义),收入呢……
而足记、娱记……撇开一小部分人,其他真是社会的怪胎、毒瘤。
作者: 萧香剑雨    时间: 2005-9-30 11:08

原来很喜欢看《足球》的李承鹏的文章,现在什么都不看了,虽然一周有3版,但很多都是在写战报,太乏味了
现在什么也不买了,就在网上看,除非出差在外,在车上时。。。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