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打印本页]
作者:
渔江秋月 时间: 2005-9-11 02:52
夏完淳怒斥洪承畴
弘光政权瓦解以后,东南沿海一带的抗清力量继续战斗。1645年六月,明朝官员黄道周、郑子龙在福州另立明朝宗室、唐王朱聿键(聿音yù)即位,历史上称为隆武帝。另一部分官员张国维、张煌言在绍兴拥戴鲁王朱以海监国。这样,就同时出现了两个南明政权。
为了对付抗清力量,清朝廷派了在松山战役中投降清朝的洪承畴总督军事,招抚江南。
这时候,在松江(在今上海市)有一批读书人也在酝酿抗清,领头的是夏允彝(音yí)和陈子龙。夏允彝有个年才十五岁的儿子叫夏完淳(音chún),又是陈子龙的学生。夏完淳自小就读了不少书籍,能诗善文,在他的父亲、老师影响下,也参加了抗清斗争。
靠几个读书人要组织义军是不行的。夏允彝有个学生吴志葵,是吴淞总兵,手下还有一些兵力。他们说服吴志葵一起抗清。吴志葵答应了,派出一支人马担任先锋队攻打苏州。一开始打得挺顺利,先锋队攻进了苏州城,但是吴志葵临阵犹豫,没有及时增援,结果进诚的义军被围牺牲,吴志葵的主力在城外也被击败。
不久,清军围攻松江,夏允彝父子和陈子龙冲出清兵包围,到乡下隐蔽起来。清兵到处搜捕,还想引诱夏允彝出来自首。夏允彝不愿落在清兵手里,投到河塘里自杀。他留下遗嘱,要夏完淳继承他的抗清遗志。
父亲的牺牲引起夏完淳万分悲痛,也激起他对清朝的仇恨。他和陈子龙秘密回到松江,准备再组织起义军。这时候,他们打听到太湖长白荡有一支由吴易领导的抗清义军,正在重整旗鼓。夏完淳把家产全变卖了,捐献给义军做军饷,在吴易手下当了参谋。他还写了一道奏章,派人到绍兴送给鲁王,请鲁王坚持抗清。鲁王听说上书的是个少年,十分赞赏,封给夏完淳一个中书舍人的官衔。
吴易的水军在太湖边出没,把清军打得晕头转向。但是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义军失败,吴易也牺牲了。
过了一年,陈子龙又秘密策动清朝的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这次兵变不幸又失败了,吴胜兆被杀害,陈子龙也被清军逮捕。陈子龙不愿受辱,在被押解到南京的船上,挣脱绳索,跳河自杀。
夏完淳正在为失去他的老师而悲痛,因为叛徒告密,他自己也被捕了。清军派重兵把他押到南京。
夏完淳在监狱里被关押了八十天。他给他亲友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诗篇和书信。死亡的威胁并没有使他恐惧,他感到伤心的就是没有实现他保卫民族、恢复中原的壮志。
对夏完淳的审讯开始了,主持审讯的正是招抚江南的洪承畴。洪承畴知道夏完淳是江南出名的"神童",想用软化的手段使夏完淳屈服。他问夏完淳说:"听说你给鲁王写过奏章,有这事吗?"
夏完淳昂着头回答:"正是我的手笔。"
洪承畴装出一副温和的神气说:"我看你小小年纪,未必会起兵造反,想必是受人指使。只要你肯回头归顺大清,我给你官做。"
夏完淳假装不知道上面坐的是洪承畴,厉声说:"我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的字)先生,是个豪杰人物,当年松山一战,他以身殉国,震惊中外。我钦佩他的忠烈。我年纪虽然小,但是杀身报国,怎能落在他的后面。"
这番话把洪承畴说得啼笑皆非,满头是汗。旁边的兵士以为夏完淳真的不认识洪承畴,提醒他说:"别胡说,上面坐的就是洪大人。"
夏完淳"呸"了一声说:"洪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谁不知道。崇祯帝曾经亲自设祭,满朝官员为他痛哭哀悼。你们这些叛徒,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
说完,他指着洪承畴骂个不停。洪承畴被骂得脸色像死灰一样,不敢再审问下去,一拍惊堂木,喝令兵士把夏完淳拉出去。
公元1647年九月,这位年才十七岁的少年英雄在南京西市被害。他的朋友把他的尸体运回松江,葬在他父亲的墓旁。到现在,在松江城西,还留着夏允彝。夏完淳英雄父子的合墓。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9-11 09:37
观夏存古《大哀赋》《狱中上母书》,皆欲坠泪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5-9-11 09:39
是《上下五千年》的原文吧?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9-11 09:44
是《上下五千年》的原文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9-11 09:44
这个MM好象是夏存古的FANS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05-9-11 10:21
............
夏某没想过占南洋/稳根基/修身养性/反攻大陆/?
............
我还以为是三国的独眼夏侯跟洪XX起哄呢
原来是看标题错了,闪
作者:
赢任好 时间: 2005-9-11 10:38
“ 或死耶?或未死耶?”。 好好象原文应该是这样吧?
作者:
anglely168 时间: 2005-9-11 15:20
才十七岁啊?有志不在年高啊! 古人是不是早熟?康熙好象16岁就施计杀了熬拜呢!
作者:
渔江秋月 时间: 2005-9-13 07:12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9-11, 9:44:55发表
这个MM好象是夏存古的FANS
是!我最爱夏完淳!他写的的诗真棒!
作者:
吕布貂蝉 时间: 2005-9-13 07:29
好像在什么书上看过几次啊~~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5-9-13 08:13
汗... 猛一看以为是在说夏侯淳... 呵呵
洪承畴和汪精卫没什么区别.
作者:
渔江秋月 时间: 2005-9-14 03:40
原帖由天宫公主于2005-09-13, 8:13:41发表
洪承畴和汪精卫没什么区别.
作者:
小马爱犬屋 时间: 2005-9-14 09:45
有区别.
一个是战败而降.
一个是未战便降.
作者:
yanhy 时间: 2005-9-16 12:32
汪是伪政府首脑,洪不是。
作者:
我不是迭戈 时间: 2005-9-16 19:27
一个人只要能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一个脚印就不枉此生了.
作者:
洗甲狼河 时间: 2005-9-16 19:36
陈子龙、夏完淳都是云间派早期领袖。清词五大流派之一。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9-16 19:46
原帖由洗甲狼河于2005-09-16, 19:36:30发表
陈子龙、夏完淳都是云间派早期领袖。清词五大流派之一。
夏应该是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第一神童吧,我觉得
作者:
渔江秋月 时间: 2005-9-17 05:35
因该吧
作者:
轮回 时间: 2005-9-18 12:14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每到民族危亡的关头,总是英才辈出,却也总是英年早逝。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5-9-19 20:54
兵荒马乱之际,尚有此等神童,叹一个。
可惜呀,明之必亡,贤愚所知。一个神童也不能改变什么,白白被杀,徒增伤悲。其实隐居最好。
作者:
轩辕苍龙 时间: 2005-9-19 21:32
神童不一定是大军事家大政治家,至少,在当时儒家思想下没有人会知道“逃台湾,霸南洋”的~
天朝上国,嘿,如此如此....
作者:
门清 时间: 2005-9-19 22:34
细林夜哭也算千古绝唱了
作者:
渔江秋月 时间: 2005-9-21 00:16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9-11, 9:37:40发表
观夏存古《大哀赋》《狱中上母书》,皆欲坠泪
我觉得是夏完淳写得吧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5-9-21 18:27
原帖由渔江秋月于2005-09-21, 0:16:14发表
我觉得是夏完淳写得吧
这位MM,夏完淳字存古,夏存古就是夏完淳,身为他的fans你该不会不知道吧?
作者:
王佐之才 时间: 2005-9-21 18:47
余早年读明史,每当读到史可法、张煌言、李定国、夏完淳、郑成功、这些人英勇抗清的事迹之时,都有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虽然已过了六个甲子,但他们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依然栩栩如生。
七个世纪以来,在抗金、抗元、抗清、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民族英雄。这些民族英雄给人一种无穷的力量,他们背后所代表的是一种精忠报国、不屈不挠的民族魂魄。他们的故事,决不会因为他们最终的失败,而黯然失色。他们的道义,决不因为三百年后的民族融合,而失去意义!
我们的民族,正是有了这些人,才会绵绵不息;我们的历史,正因为有了这些人,才变得灿灿生辉。
作者:
冰祁步 时间: 2005-9-21 19:20
民族英雄的光芒永远辉映
也希望王佐之才能够将这段历史以自己的手笔写出来哦
作者:
王佐之才 时间: 2005-9-21 20:02
原帖由冰祁步于2005-09-21, 19:20:33发表
民族英雄的光芒永远辉映
也希望王佐之才能够将这段历史以自己的手笔写出来哦
一直以来,有这种创作的欲望,但是深恐写不好,有辱先烈!
作者:
渔江秋月 时间: 2005-9-22 08:05
原帖由张建昭于2005-09-21, 18:27:05发表
这位MM,夏完淳字存古,夏存古就是夏完淳,身为他的fans你该不会不知道吧?
忘记啦~~~哈哈~~~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