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诗词知识填空竞赛(二) [打印本页]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4:23
诗词知识填空竞赛(二)
填空题,每空一分。题目要答得尽量精确。这些题目都很简单,希望大家诚实答题,不要参考任何资料,能答多少就多少。注意:一、每题已答错者,不可再答。二、每道题要全对才算对。填空题竞赛一里面的没答出来的题目,也可以在那个帖子里继续回答。
26、沈约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是讲求声律的“(永明体)”的创始人之一。人在江湖
27、(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 南阳新野县人,南北朝后期优秀的辞赋家。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年),元帝因慑于西魏的强大,派他出使西魏讲和,结果被扣留在长安。后因生活和环境的变迁,使他的文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给北方将兴的文学以很大的推动。他颇有国亡家破的感慨,自称凡有造作,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经历西魏、周二朝,所作诗赋,辞采靡丽,情感充溢,如《咏怀诗》、《哀江南赋》等篇,华实相扶,文情并茂,卓然超轶南北两朝众文士,成为当时的文宗。上集六朝精华,下启唐人风气,在文学史上地位,堪与屈原、宋玉启汉相比拟。唐朝的(杜甫)对他极为推崇,说他“文章老更成”。赏新晴
28、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请别说出他们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军行》)、(《长安古意》)、(《咏蝉》)。人在江湖
29、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歌从先秦时(屈原)的作品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赏新晴
30、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和李白是一对好朋友,在李白晚年获罪时曾写过两首梦见李白的诗,这两首诗的开头是两句是(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人在江湖
31、王维是唐朝著名山水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闲远,和唐朝另一位山水诗人并称(王孟)。赏新晴
32、王昌龄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作七言绝句,因此被称为(七绝圣手)。人在江湖
33、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词藻华美,擅长使用典故,耐人寻味,广有名句流传。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两句诗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是(庄子梦见自己化蝶)、(古蜀帝杜宇死后化杜鹃)。赏新晴
34、杜牧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写出了很多历代传唱不衰的作品。他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取青楼薄幸名“后来被北宋的(秦观)化用进(满庭芳-山抹微云)一词中。人在江湖
35、温庭筠是唐代大量创作词的第一人,他的词绮丽悱恻,香浓流腻,后来被收进(花间)集中。赏新晴
36、(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乾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赏新晴
37、王国维说,词到(李煜),其境始阔。人在江湖
38、(冯延巳)词风清丽,善写离情别绪,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认为开创“以景写情”的手法,直接影响了北宋以来的词风。最能代表其特色的则是十四首(《鹊踏枝》)。人在江湖
39、(柳永)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人在江湖
40、(晏殊)和(晏几道)是北宋著名的父子词人。其中父亲字(同叔)、儿子字(叔原)。人在江湖
(以上蒹葭苍苍出题)
下一批题目,将会与下午18点发放,届时欢迎大家作答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4:24
26、沈约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是讲求声律的“(四声八病说)”的创始人之一。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4:26
27、(庾信),字子山,小字兰成, 南阳新野县人,南北朝后期优秀的辞赋家。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年),元帝因慑于西魏的强大,派他出使西魏讲和,结果被扣留在长安。后因生活和环境的变迁,使他的文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给北方将兴的文学以很大的推动。他颇有国亡家破的感慨,自称凡有造作,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经历西魏、周二朝,所作诗赋,辞采靡丽,情感充溢,如《咏怀诗》、《哀江南赋》等篇,华实相扶,文情并茂,卓然超轶南北两朝众文士,成为当时的文宗。上集六朝精华,下启唐人风气,在文学史上地位,堪与屈原、宋玉启汉相比拟。唐朝的(杜甫)对他极为推崇,说他“文章老更成”。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4:27
29、李白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歌从先秦时(屈原)的作品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4:28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4:24:39发表
26、沈约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是讲求声律的“(四声八病说)”的创始人之一。
须答体裁.题目没有说明,允许答第二次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4:29
30、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圣)。他和李白是一对好朋友,在李白晚年获罪时曾写过两首梦见李白的诗,这两首诗的开头是两句是(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4:30
31、王维是唐朝著名山水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意境闲远,和唐朝另一位山水诗人并称(王孟)。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4:31
40、晏殊和晏几道是北宋著名的父子词人。其中父亲字同叔、儿子字叔原。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4:32
39、柳永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乐章集》。
作者:
chouba 时间: 2005-2-23 14:33
28、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请别说出他们代表作《滕王阁序》《从军行》《长安古意》《帝京篇》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4:34
33、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词藻华美,擅长使用典故,耐人寻味,广有名句流传。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这两句诗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是(庄子梦为蝴蝶,醒来后不知是蝴蝶化为庄子,还是庄子化为蝴蝶)、(蜀国望帝杜宇,死后化为杜鹃,啼血怅恨不已)。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4:35
35、温庭筠是唐代大量创作词的第一人,他的词绮丽悱恻,香浓流腻,后来被收进(花间)集中。
或:金筌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4:35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4:29:38发表
30、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圣)。他和李白是一对好朋友,在李白晚年获罪时曾写过两首梦见李白的诗,这两首诗的开头是两句是(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诗句错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4:36
36、(韦庄),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乾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氏建立前蜀,他做过宰相。终于蜀。他的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与温庭筠同为“花间”重要词人。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4:37
37、王国维说,词到李煜,其境始阔。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4:37
32、王昌龄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作七言绝句,因此被称为(七言长城)。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4:38
26、沈约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是讲求声律的“永明体”的创始人之一。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4:39
26、沈约是南朝著名文学家。是讲求声律的“(永明体)”的创始人之一。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4:40
原帖由chouba于2005-02-23, 14:33:31发表
28、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请别说出他们代表作《滕王阁序》《从军行》《长安古意》《帝京篇》
代表作都要是诗作.因题目未曾说明,允许答第二次.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4:41
38、(秦观)词风清丽,善写离情别绪,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认为开创“以景写情”的手法,直接影响了北宋以来的词风。最能代表其特色的则是十四首(鹊踏枝)。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4:42
34、杜牧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写出了很多历代传唱不衰的作品。他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取青楼薄幸名“后来被北宋的秦观化用进满庭芳(山抹微云)词中。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4:45
32、王昌龄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作七言绝句,因此被称为七绝圣手。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4:46
原帖由人在江湖于2005-02-23, 14:42:24发表
34、杜牧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写出了很多历代传唱不衰的作品。他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取青楼薄幸名“后来被北宋的秦观化用进满庭芳(山抹微云)词中。
找对了,但是应答词牌名,算对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4:47
30、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他和李白是一对好朋友,在李白晚年获罪时曾写过两首梦见李白的诗,这两首诗的开头是两句是死别已吞声, 生别常恻恻。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4:48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2-23, 14:46:09发表
找对了,但是应答词牌名,算对
我答了词牌名啊~~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4:49
原帖由人在江湖于2005-02-23, 14:48:40发表
我答了词牌名啊~~
只看空去了,看错了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4:52
28、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请别说出他们代表作《滕王阁诗》、《从军行》、《长安古意》、《咏蝉》。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4:54
38、冯延巳词风清丽,善写离情别绪,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认为开创“以景写情”的手法,直接影响了北宋以来的词风。最能代表其特色的则是十四首《鹊踏枝》。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4:58
28、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请别说出他们代表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从军行》、《长安古意》、《在狱咏蝉》。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5:07
下一批题目,将会与下午18点发放,届时欢迎大家作答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5:08
原帖由人在江湖于2005-02-23, 14:58:44发表
28、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请别说出他们代表诗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从军行》、《长安古意》、《在狱咏蝉》。
答案更好,也算对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5:18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2-23, 15:08:09发表
答案更好,也算对
马儿哥哥啊~~~不是也算对~~是本来就是对的~~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所以代表作的选取~~不是随便挑首有名的诗就行了~~王勃的代表诗作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因为这首诗能够最好的反映出他的风格~~而滕王阁诗则不然~~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5:20
原帖由人在江湖于2005-02-23, 15:18:55发表
马儿哥哥啊~~~不是也算对~~是本来就是对的~~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所以代表作的选取~~不是随便挑首有名的诗就行了~~王勃的代表诗作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因为这首诗能够最好的反映出他的风格~~而滕王阁诗则不然~~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哦。原来如此,我错了,我改正
没有领会出题人的意图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5:27
原帖由人在江湖于2005-02-23, 15:18:55发表
马儿哥哥啊~~~不是也算对~~是本来就是对的~~
初唐四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集团。作为一个集团,他们反对六朝以来颓废绮丽的风气,提出一些革新意见,开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较清新刚健,对于革除齐梁余风、开创唐诗新气象,起了重要的作用。讲中国文学史,尤其是唐代文学史,没有不讲到王杨卢骆的。
所以代表作的选取~~不是随便挑首有名的诗就行了~~王勃的代表诗作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因为这首诗能够最好的反映出他的风格~~而滕王阁诗则不然~~比较一下就清楚了~~~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司马说姐姐也算正确者,是因姐姐稍晚一步而已,并不是说姐姐有什么差~
王勃的风格究竟为何,不好一言以蔽之的,有多元的思考未必不好~~~王勃有清新刚健的一面,何尝没有绮丽风华的另一面,两首诗可为双璧,答案何必厚此而薄彼?
作者:
雷动于九天之上 时间: 2005-2-23 15:29
开了个会回来, 发现连骨头也没剩下
作者:
月满拦江 时间: 2005-2-23 15:30
是不是已经完了,来晚了……哎……灌水一回……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5:32
为了说清楚,不得不翻一下书。“代表作”,〈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具有时代意义的或最能体现作者的水平、风格的著作或艺术作品”。一个“或”字说明了问题可以有多方面的思考。读〈滕王阁序〉及其诗,为什么〈滕王阁诗〉不能体现王勃的水平、风格?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5:43
赏兄明鉴:此处出题人把初唐四杰并列在一起出题,那么代表作似也应当代表四杰的整体风貌~ 四杰可贵处在于初摈六朝绮靡之习,而滕王阁序虽千古扬名,却是六朝之当行文体骈文,其诗似未脱六朝之习气.王勃诚然不止一种风格,但此处代表作,按出题人的意图,应是初唐四杰得以并称的风格的趋向刚健的代表作~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5:44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5:32:24发表
文学史有权威,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未必一定好于六朝文章。这一题无关重要,借此为六朝文学鸣一声耳~~
某酷嗜骈文\六朝抒情小赋
然骈文难,古文尤难,前人似有斯言~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5:45
那〈长安古意〉怎讲,难道没有所谓的“六朝风习”么?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5:48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2-23, 15:44:21发表
某酷嗜骈文\六朝抒情小赋
然骈文难,古文尤难,前人似有斯言~
“前人”也生活于文学史的覆盖之下呀。难与不难,在乎每个作者自身的才质特点,从文体分倒未必恰切~~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5:49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5:45:37发表
那〈长安古意〉怎讲,难道没有所谓的“六朝风习”么?
这个......某家无言以答.卢诗有名的太少 题目有争议,先搁置此题,待出题人解答.
鄙人向赏兄与江湖姐姐道歉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5:51
原帖由
赏新晴于2005-02-23, 15:48:36发表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2-23, 15:44:21发表
某酷嗜骈文\六朝抒情小赋
然骈文难,古文尤难,前人似有斯言~
“前人”也生活于文学史的覆盖之下呀。难与不难,在乎每个作者自身的才质特点,从文体分倒未必恰切~~
赏兄可试观本版蒹葭苍苍<论君子安贫>
某读之有此感觉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5:52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5:32:24发表
为了说清楚,不得不翻一下书。“代表作”,〈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具有时代意义的或最能体现作者的水平、风格的著作或艺术作品”。一个“或”字说明了问题可以有多方面的思考。读〈滕王阁序〉及其诗,为什么〈滕王阁诗〉不能体现王勃的水平、风格?
晴兄所查不是已经说了么~~~“最能体现作者”~~~滕王阁诗不是不能体现~~而并非最能体现~~~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5:59
题目矛盾在于卢照邻<长安古意>也富六朝习气,似乎并不能代表四杰的风貌.窃以为,还是等蒹葭兄来定夺吧.不过长安古意的末几句似乎有别于六朝风习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6:00
原帖由人在江湖于2005-02-23, 15:52:28发表
晴兄所查不是已经说了么~~~“最能体现作者”~~~滕王阁诗不是不能体现~~而并非最能体现~~~
“最能体现作者的水平、风格的著作或艺术作品”,王勃的〈滕王阁序〉倘若是千古名文,甚至一提起王勃,人们最先想起的就是这篇文章,那么〈滕王阁诗〉能不能说最能体现王勃的水平、风格?
何况这里的“最”字也并不是坐死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呵~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6:05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6:00:24发表
“最能体现作者的水平、风格的著作或艺术作品”,王勃的〈滕王阁序〉倘若是千古名文,甚至一提起王勃,人们最先想起的就是这篇文章,那么〈滕王阁诗〉能不能说最能体现王勃的水平、风格?
何况这里的“最”字也并不是坐死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呵~
突然想笑~~~刘翔短跑得了第一~~一提起男子跨栏~~就知道他是冠军~~那是不是也能推论他5000米也是冠军~~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6:10
题目原意应该是要写四杰别于六朝风习的代表作,其中卢照邻长安古意,虽与六朝诗歌小有差异,然差异不甚大.似乎就与题目矛盾了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6:13
原帖由
人在江湖于2005-02-23, 16:05:07发表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6:00:24发表
“最能体现作者的水平、风格的著作或艺术作品”,王勃的〈滕王阁序〉倘若是千古名文,甚至一提起王勃,人们最先想起的就是这篇文章,那么〈滕王阁诗〉能不能说最能体现王勃的水平、风格?
何况这里的“最”字也并不是坐死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呵~
突然想笑~~~刘翔短跑得了第一~~一提起男子跨栏~~就知道他是冠军~~那是不是也能推论他5000米也是冠军~~
江湖姐姐的这个比方好像不太妥当~~倘若刘翔跨栏长跑都是冠军,为什么不能说长跑代表他的风格和水平?
我只想说王勃的风格比较复杂,决不能以清新刚健凌驾于奇丽高华之上而已~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6:15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2-23, 16:10:42发表
题目原意应该是要写四杰别于六朝风习的代表作,其中卢照邻长安古意,虽与六朝诗歌小有差异,然差异不甚大.似乎就与题目矛盾了
请教桓桓,何以见得题目原意如此呢?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6:16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6:13:47发表
我只想说王勃的风格比较复杂,决不能以清新刚健凌驾于奇丽高华之上而已~
同意
但是我们现在认为他的可贵,应该是在于他敢在绮靡的风气中写清新刚健的诗歌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6:16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6:15:53发表
请教桓桓,何以见得题目原意如此呢?
因为把四杰并称啊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6:19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2-23, 16:16:37发表
因为把四杰并称啊
初唐四杰当时享有大名,何以见得一定是因为“有别于六朝婉丽”呢?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6:22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2-23, 16:16:05发表
同意
但是我们现在认为他的可贵,应该是在于他敢在绮靡的风气中写清新刚健的诗歌
我觉得不完全呵,在当时,也许也因为他们婉丽的作品写得比别人更美~~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6:22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6:19:14发表
初唐四杰当时享有大名,何以见得一定是因为“有别于六朝婉丽”呢?
据某家看的书上,是这么说
杨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其余三人似有类似话语,可惜某家忘记了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6:27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2-23, 16:22:23发表
据某家看的书上,是这么说
杨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其余三人似有类似话语,可惜某家忘记了
桓桓倘有空,帮助找一找罢,多谢桓桓 我觉得可以分析他为什么这么说,他是什么时代的人,他的看法是不是有不妥处~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6:27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6:19:14发表
初唐四杰当时享有大名,何以见得一定是因为“有别于六朝婉丽”呢?
以诗文见得~~~~晴兄不妨将六朝文集读过一遍~~再将四杰文集亦读过一遍~~我们再烹茶细论如何~~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6:31
原帖由人在江湖于2005-02-23, 16:27:55发表
以诗文见得~~~~晴兄不妨将六朝文集读过一遍~~再将四杰文集亦读过一遍~~我们再烹茶细论如何~~
说“初唐四杰”是将他们与初唐人比,不是与六朝比呵。
作者:
人在江湖 时间: 2005-2-23 16:38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6:31:27发表
说“初唐四杰”是将他们与初唐人比,不是与六朝比呵。
唉~~~所以请晴兄先去看书~~~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6:41
原帖由人在江湖于2005-02-23, 16:38:37发表
唉~~~所以请晴兄先去看书~~~
确未完整读过〈六朝文集〉和〈四杰文集〉,然读过庾信的抒情小赋,窃以为在清新刚健方面四杰未必及得~~~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6:45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6:41:24发表
确未完整读过〈六朝文集〉和〈四杰文集〉,然读过庾信的抒情小赋,窃以为在清新刚健方面四杰未必及得~~~
老兄,后期的庾信是六朝的特例啊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17:00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5-02-23, 16:45:50发表
老兄,后期的庾信是六朝的特例啊
还有鲍照和〈颜氏家训〉呢?
如果认为“四杰”之称的得来只是因为他们“清新刚健”了,我觉得有问题~
今天也算“穷形尽相”,丝毫不肯退一点,可笑可叹之处,自顾不暇了~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3 17:51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17:00:22发表
还有鲍照和〈颜氏家训〉呢?
如果认为“四杰”之称的得来只是因为他们“清新刚健”了,我觉得有问题~
今天也算“穷形尽相”,丝毫不肯退一点,可笑可叹之处,自顾不暇了~
呵呵,鲍照和颜延之都属于在六朝不吃香的那种啊
作者:
花影吹笙 时间: 2005-2-23 22:03
晕死~~居然结束了? 才从诗词联句和对联添字的苦海里解脱出来,这边就结束了啊~~
诗词知识填空竞赛第二轮已经结束,现在开始进行本轮的结果统计~~
本轮共计15题:
人在江湖:8题
赏新晴:6题
另,第28题因有争议,搁置~~
晕死~~就两个人抢来抢去,好歹给别人一点水喝啊~~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22:21
原帖由花影吹笙于2005-02-23, 22:03:56发表
诗词知识填空竞赛第二轮已经结束,现在开始进行本轮的结果统计~~
本轮共计15题:
人在江湖:8题
赏新晴:6题
另,第28题因有争议,搁置~~
晕死~~就两个人抢来抢去,好歹给别人一点水喝啊~~
西西,江湖jj答的都是比较难地
花影可是预先知道答案不能一起抢呢?可惜! ~~~
因为据说好多人去开会了
作者:
花影吹笙 时间: 2005-2-23 22:36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22:21:50发表
西西,江湖jj答的都是比较难地
花影可是预先知道答案不能一起抢呢?可惜! ~~~
因为据说好多人去开会了
其实我开始只是知道题目,不知道答案的,可是当时光顾着联句和到对联版玩添字联去了,等偶再看过来,前两轮的题目都答完了~~到后来出第三轮的题目时,司马说要下线了,非把答案传给了偶,可怜偶当时正打算来答题挣点点数换卡的啊~~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22:43
原帖由
花影吹笙于2005-02-23, 22:36:26发表
原帖由赏新晴于2005-02-23, 22:21:50发表
西西,江湖jj答的都是比较难地
花影可是预先知道答案不能一起抢呢?可惜! ~~~
因为据说好多人去开会了
其实我开始只是知道题目,不知道答案的,可是当时光顾着联句和到对联版玩添字联去了,等偶再看过来,前两轮的题目都答完了~~到后来出第三轮的题目时,司马说要下线了,非把答案传给了偶,可怜偶当时正打算来答题挣点点数换卡的啊~~
司马实在太过分了,哼 (司马说,姓赏的你再说一句…… )
开始为花影担心,希望mm联版的点数赚得还成,否则万一收到非分的卡卡怎么办,怎得不愁杀人也么哥…………
作者:
花影吹笙 时间: 2005-2-23 23:42
这个语气好象是论坛的老人啊~~
不会是谁的马甲吧?
喜欢吴文英?
作者:
赏新晴 时间: 2005-2-23 23:55
原帖由花影吹笙于2005-02-23, 23:42:16发表
这个语气好象是论坛的老人啊~~
不会是谁的马甲吧?
喜欢吴文英?
花花你别诱我,我不是喜欢吴文英的弓骑步
作者:
花影吹笙 时间: 2005-2-23 23:58
“赏新晴”我只在吴文英的《风入松》一词中见过啊,如果这位GG不喜欢这首词的话,怎么会把自己的ID叫这个名字呢?
要不“赏新晴”还有别的出处,是我孤陋寡闻了?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4 00:00
原帖由花影吹笙于2005-02-23, 23:58:14发表
“赏新晴”我只在吴文英的《风入松》一词中见过啊,如果这位GG不喜欢这首词的话,怎么会把自己的ID叫这个名字呢?
要不“赏新晴”还有别的出处,是我孤陋寡闻了?
陈与义:闲登小阁看新晴
作者:
花影吹笙 时间: 2005-2-24 00:07
原帖由
桓大司马于2005-02-24, 0:00:19发表
原帖由花影吹笙于2005-02-23, 23:58:14发表
“赏新晴”我只在吴文英的《风入松》一词中见过啊,如果这位GG不喜欢这首词的话,怎么会把自己的ID叫这个名字呢?
要不“赏新晴”还有别的出处,是我孤陋寡闻了?
陈与义:闲登小阁
看新晴
你自己先看看,是“看新晴”,不是“赏”啊,偶就说偶哪能那么容易被你找到空子~~居然还想找我的麻烦,简直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5-2-24 00:59
关于初唐四杰的题目,我裁定人在江湖胜。我出题时预先已做好答案。江湖的回答是和答案一致的。致于比赛过程中,有些东西并没有说清楚,我向大家道歉
作者:
kesin 时间: 2005-2-24 19:44
原帖由
赏新晴于2005-02-23, 23:55:26发表
原帖由花影吹笙于2005-02-23, 23:42:16发表
这个语气好象是论坛的老人啊~~
不会是谁的马甲吧?
喜欢吴文英?
花花你别诱我,我不是喜欢吴文英的弓骑步
你可真是低调阿
偶尔八卦一次的朋友,最近好么
没想到把偶自己给八卦进去了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5-2-25 09:20
统计:
人在江湖9题25空
赏新晴6题10空
江湖姐姐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