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街机,那个彩版的想必大家也猜出来了,就是著名的《魔界村》。)
就说“玩。”于是阿姨就拿出了一个黑色的小方盒子(上面连着两个手柄,这手柄是一个方块上面一个摇杆和一个红色的按钮),把线接到电视上,不知道怎么弄的画面上就出现了一个小飞机,阿姨给弄了个双打的让我和她家的小妹妹一起玩,其实这个双打不是同时玩的,是player1(白色)死了,player2(黑色)玩的那种替换的,玩法是用子弹打前面的物体(有敌飞机和油桶,油桶可加油,该游戏为竖版,至今不知道其名称,谁知道告诉我)。这一天玩的真是不亦乐乎,临走了还不想松开那个手柄
。(这是第一次接触电视游戏,唉,这次又是被强行拉走了)。
。当时有个叫“老伟”的大人,真是个高手,玩魂斗罗一个币子到头
(当然也不是第一次就能这样,熟能生巧嘛,中间也是画了不少钱买币子的),至今还记得他的游戏过程,第一关和第二关什么枪都不吃,只用普通子弹(其实街机的第一关非常短,不像任天堂的),只有保持是普通枪,到了第三关才能出保险(B)让你吃去打本关的boss,否则就得死几个人,不合算,而往往到这的时候分数刚好够加一条命的,同时在这关要吃个霰弹枪(S)。中间略过,到最后一关的时候,打吐怪物的那个大脑袋的时候是个难点,我就见过他在那个地方总是死个人,最后的boss倒是好打,结尾的动画也见得多了。渐渐的我也成了这里的常客,老板也不坏,小孩随便看,从来都不撵的
。(这个是我第一个常驻的游戏厅——勇士电子游戏厅)。这期间,我还到家附近的工人文化宫去玩,二楼也有个游戏厅,不过不常去,最经典的游戏就是《飞狼》(只有一架直升飞机的那个)《战场之狼》和《兽王记》。
》一代。这时勇士那里也换了游戏了,有《机械战警》(老伟还是一个币子到头,太强了,那几关有大枪的都是用拳头打小兵,最后用大枪打boss的)还有一个我第一次接触到的三国游戏(可以选刘关张三人,刘备红色,关羽蓝色射箭,张飞绿色扔斧子,还可以骑马(抵命),最终关是长安,这个也是不知道名字的,谁知道告诉我)。这时我就总在这两个游戏厅呆着看别人玩。其间勇士也搬了一次家,引进了新的游戏热血系列的第一代《热血硬派》(单人玩,不像任天堂的那么复杂要走好多门,虽然只有四关,不过玩起来也不容易,最后一关的老头给你一下就死了)。
为什么我有这么多时间看游戏呢,其实也不是我贪玩逃课(俺是好学生啊,从来不逃课的),主要是新的一年级增加到七个班(我们这届和下一届都是两个班),教室不够用了,于是我们就不得不改为二部制上学了,两个星期休息上午,两个星期换成下午休息,巨爽啊(到了初中更狠,我们这届十个班,下届五个班,再下届就是刚才提到的那拨增加到二十二个班
,呵呵,这回初中的教室也不够用了,不过只是把初一的调整为二部制)。后来我的活动范围也渐渐扩大了,又到了别的游戏厅,接触到了第一个格斗类游戏《街头霸王》,这个是只能选白人和红人的(红人是player2),要打四个国家,每个国家两个人,最后的国家是泰国。
原来是《魂斗罗》,可是看起来和街机又不是太一样,但是这个可以不用花钱玩的,于是我们三个就换着班玩,直到晚上他弟弟回家。从这一天起我就梦想着将来我也能拥有一台游戏机,去玩我的《魂斗罗》。
,另外还买个一个8IN1的卡带,至今还记得顺序,《绿色兵团》,《彩虹岛》,《1944》,《热血硬派》,《翼人》,《恶魔城》,《魔界村》和《神鹰一号》,从此便开始了我的任天堂之旅。开始是和同学交换着,后来又买了两盘自己喜欢的,直到初中三年级。呵呵,返回头再提街机,到了四年级,我终于开始玩了,不过大多数的时候都不是自己花钱玩的,有个同学喜欢玩,可是自己玩的又不是很厉害,于是就找我去和他打双打,自然就不用我掏钱了,
。第一个玩的就是《战斧》,他选男的,我选女的,两个人配合的倒还真的不错,没有玩几次就闯关成功了。后来又玩过《双截龙II》,《快打旋风》和《雷电》(这个没玩几次,玩飞机的我反应慢
,除了《威虎战机》)等等,一直到上了初中,我们分开。上了初中,我就不是花太多的时间去玩街机了,主要是没钱,只能偶尔的拿着储蓄罐里攒的那点硬币去玩,当然为了玩的尽兴,像《街头霸王II》这样的格斗游戏是不能玩了,就只能选择比较长时间进行的横版动作类游戏(三个经典《三国志II》,《名将》和《恐龙快打》),这样一直持续到初二时发生的一件事。
),我爸啥也没说,把我胖揍了一顿
(这是我爸最后一次打我,他从来没有因为学习打过我,都是因为我淘气、贪玩
),我也什么都没说,只是自己发誓从此再也不进游戏厅,我的街机生涯到此结束。当然,任天堂游戏还在继续,不过也像临死前回光返照一样,刚刚熟悉了两个比较经典的游戏(《冒险四人组》和我接触的第一策略游戏《三国志II——霸王的大陆》),便要中考了。为了不让我分心,我爸把我的游戏机给了我堂弟(
实际上我看电视他不反对,87集的《三国演义》一集也没落下),从此任天堂游戏也离我远去。
。但是随着硬盘被不同游戏的侵蚀,原来装的那些学习软件就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了。也许是出于对《射雕英雄传》的喜爱,我在电脑里装的第一个游戏就是《金庸群侠传》,为了玩这个游戏,我和同学把金庸全集租来从头看了一遍(其实我在这之前一本金庸的小说都没有看过,只是看过电视剧
),然后才开始玩,开始的时候真是摸不着头绪(我玩新游戏向来都是不看功略的),有的时候为了走到一个地方要绕好大的一个圈子,打通关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不要说玩的时间长啊,你想想,总不能天天都是我用电脑不是,总不能我不学习了不是)。后来对面寝室有一个同学给了我一个杂志,好像是《电脑报》的合订本,上面把《金庸群侠传》各个场景的坐标都给写了出来,并且说可以用修改器来修改。可是当时我并不知道修改器为何物,为此还单独买了一张盗版的《金山游侠II》来学习修改(这张碟里还有《决战朝鲜》,不过好在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就没有安装,不然我们那个电脑就废了,那是可怕的CIH啊
)。那个同学也帮了我不少忙,指导我怎样修改,并且给了我一个存档文件,在这个存档文件里,小虾米刚开始就学会了葵花神功和左右互搏,而且还带着东方不败,令我十分惊奇,问他是怎么弄的,他说是用fpe 5.0改的,当时由于要继续走玩《金庸群侠传》坏人那条线,就没有继续问他具体怎么改了。这回用了游侠果然提高了游戏速度,不到几天就通关了,从此我对修改器这个东东算是结下缘了。之后是每遇到一个新游戏就先不看功略玩一遍,然后再用修改器改了玩。直到遇上了一个棘手的家伙。
,当时的感觉真是欲哭无泪啊,可叹我几个小时的功夫全都白费。后来重新来过就有了经验,通关时刘备63级。虽然以后还玩过几次,不过多数的时候就修改了玩了,有时是调等级,有时是改改装备,或者是把对方的人改过来玩玩。也就是因为那次停电,我对英杰传不能存盘这个所谓的缺点一直心有余悸,所以才让我更多的倾向于它的续作——曹操传。曹操传差不多是和英杰传同一时期玩的,大概是第一次打完英杰传之后,开始也是自己摸索,先打通了蓝线,又打通了黄线,最后才打了红线出来。可是一直都没有集齐宝物(差了一个爪黄飞电,不想让妙才死啊),直到我想看看所有的情节时才集齐,在许子将给我全部宝物的时候我真的是兴奋啊,没想到曹操传还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说真的,这时断断续续都已经玩过十多遍了,于是就开始对其更深入的研究了。这改改那改改,在我找到轩辕之前,估计我已经玩过不下二十五遍的曹操传了。去年四月吧,我在google上搜索三国游戏,找到了一个网站是三国游戏大全,在那里把猎雕的版本下来了玩(好在我的版本还是那个没有地图的繁体版,玩这个正合适),发现剧情原来也可以这样改,于是就对剧本研究起来(因为不太懂编程,对里面的数据只能猜,所以研究起来比较慢)。在三国志游戏大全上无意中点了一个图画,就进了一个论坛(
,不是轩辕啊,是琅邪),看到van给一个人的回帖在研究破解曹操传的data文件,说到了五一会把其他的也给总结出来,当时不太清楚是什么,但是看了是和曹操传有关的就很感兴趣,于是就用了ssbye注册了一个ID,可是注册了以后登陆反倒不能看贴了,十分郁闷
(当时不知道琅邪已经不能用英文注册了,因为自己比较固执不想换网名,网名来历见个人资料),所以后来在五一之前就没有再去琅邪。在随后几天的一次搜索中,我又找到一个链接,点了一下,
,终于找到家了——轩辕春秋文化论坛。在这里我先学习了几周,一直没有回帖(个人习惯,回帖也是水帖,不如不回)。直到看到修改方面的文章,眼前一亮,呵呵,我全都改过的哦(学范伟打劫时说的后半句“你让我摸的哦”)。于是就把自己知道的其他方面的修改也都拿了出来和大家分享(这段时间可真是以“步步”为营了,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其间,以游客的身份到琅邪问了van很多问题,他都细心的解答,直到后来游客不能回帖后,借了吕貂的号问了几个问题感觉不便,才不得不在琅邪注册了一个中文ID,这个时候我已经在轩辕呆了好长一段时间了,早已把这里当作家了。其实在van的那个琅邪的打造自己的曹操传的帖子里就可以看到我在琅邪的发展历程。(偷偷说一句,也许第一次在琅邪注册成功后,我可能就不会来轩辕了
)。


|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