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七律·夜宿衡山 [打印本页]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13 11:20

深宵梦觉近三更,乍起秋风宿雁惊。
牛去马来山色异,星移云改月华清。
一家弦语颇萧瑟,举国笙歌似太平。
遥望李公殉难处,喧嚣无复铁州城。

注:
牛去马来:《晋书》:“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后晋室江山果归刘裕,其事甚可笑,此以喻人事变换。

李芾:宋末,湖南安抚使李芾守潭州抗元,因弹尽粮绝而城破,李芾杀全家老小19人后自尽殉国,守军皆战死,无一降者。

铁州城:郑思肖诗曰:“举家自杀尽忠臣,仰面青天哭断云。 听到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铁州城。 ”
作者: 花影吹笙    时间: 2004-12-13 11:41

意思大变啊,这才是将军本色~~我比较喜欢这一首的说,意韵更深了一层~~
作者: 疯剑狂刀    时间: 2004-12-13 15:52

好。笔墨自深,不与凡娇争艳。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12-14 03:36

一家弦语颇萧瑟,举国笙歌似太平
------------------楼主可谓擅长咏史者矣。

聂绀弩句:春雷隐隐全中国,玉雪霏霏一小楼
皆是大小对比,“一”“国”两制也。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12-14 03:38


司马懿杀牛金,我以前在什么地方的野史看到过,印象很模糊了。原来晋书里面就有,呵呵,又多了一条反对简单否定晋书的证据!

查了一下,出自晋书-卷六-元帝纪:

帝性简俭冲素,容纳直言,虚己待物。初镇江东,颇以酒废事,王导深以为言,
帝命酌,引觞覆之,于此遂绝。有司尝奏太极殿广室施绛帐,帝曰:“汉文集上书
皁囊为帷。”遂令冬施青布,夏施青綀帷帐。将拜贵人,有司请市雀钗,帝以烦费
不许。所幸郑夫人衣无文彩。从母弟王暠为母立屋过制,流涕止之。然晋室遘纷,
皇舆播越,天命未改,人谋叶赞。元戎屡动,不出江畿,经略区区,仅全吴楚。终
于下陵上辱,忧愤告谢。恭俭之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始秦时望气者云“五百年
后金陵有天子气”,故始皇东游以厌之,改其地曰秣陵,堑北山以绝其势。及孙权
之称号。自谓当之。孙盛以为始皇逮于孙氏四百三十七载,考其历数,犹为未及;
元帝之渡江也,乃五百二十六年,真人之应在于此矣。咸宁初,风吹太社树折,社
中有青气,占者以为东莞有帝者之祥。由是徙封东莞王于琅邪,即武王也。及吴之
亡,王濬实先至建鄴,而皓之降款,远归玺于琅邪。天意人事,又符中兴之兆。太
安之际,童谣云:“五马浮渡江,一马化为龙。”及永嘉中,岁、镇、荧惑、太白
聚斗、牛之间,识者以为吴越之地当兴王者。是岁,王室沦覆,帝与西阳、汝南、
南顿、彭城五王获济,而帝竟登大位焉。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
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而恭王
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云。
    史臣曰:晋氏不虞,自中流外,五胡扛鼎,七庙隳尊,滔天方驾,则民怀其旧
德者矣。昔光武以数郡加名,元皇以一州临极,岂武宣余化犹暢于琅邪,文景垂仁
传芳于南顿,所谓后乎天时,先诸人事者也。驰章献号,高盖成阴,星斗呈祥,金
陵表庆。陶士行拥三州之旅,郢外以安;王茂弘为分陕之计,江东可立。或高旌未
拂,而遐心斯偃,回首朝阳,仰希乾栋,帝犹六让不居,七辞而不免也。布帐綀帷,
详刑简化,抑扬前轨,光启中兴。古首私家不蓄甲兵,大臣不为威福,王之常制,
以训股肱。中宗失驭强臣,自亡齐斧,两京胡羯,风埃相望。虽复六月之驾无闻,
而鸿雁之歌方远,享国无几,哀哉!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12-14 03:55

受忌餐槽马,蒙冤饮酒牛。
汗青空毁誉,未改水东流。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14 14:05



QUOTE:
原帖由陆逊少年时于2004-12-14, 3:38:31发表
初,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遂为二榼,共一口,以贮酒焉,帝先饮佳者,而以毒酒鸩其将牛金。而恭王妃夏侯氏竟通小吏牛氏而生元帝,亦有符云。

晕,搞错了,不是刘裕,是牛睿(司马睿)  

不好意思~  不过好在无害诗意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14 14:07

伯言兄的签名诗偶很喜欢  

另外小声说一句:三国人物里某家最喜欢的是陆逊
作者: 易非    时间: 2004-12-15 09:53

下次修衡山志时帮你记下了。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15 19:32



QUOTE:
原帖由易非于2004-12-15, 9:53:34发表
下次修衡山志时帮你记下了。

没想到偶还真能“彪炳史册”呀,呵呵~
作者: 庞桶    时间: 2004-12-15 22:37

一家弦语颇萧瑟,举国笙歌似太平。

确是借古讽今的好句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4-12-15 22:45

司马出手不凡啊。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