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又坐在电脑前,把很多起了头的稿子翻出来期望可以写下去,等到屋里已满是烟味,也还是没有什么头绪。音箱里的窦唯唱着《艳阳天》,一遍接一遍,不厌其烦。其实一开始放的是Enya的《A Day Without Rain》和《Only Time》,太过伤感就换了。谈一些回不去的东西本身就很伤感,写的时候就不能再自虐了。
百无聊赖之时,想起以前用手机上网在一个论坛发的帖子,一两百字,只记得一个题目,《一个地方,一段流年》,总觉得这个题目很能打动我,现在看来至少也打动了灵感,最终还是眷顾了我。那是在那个论坛里第一篇加精的文章,很短,想到上次敲了大半夜的东西却少人问津就唏嘘不已,可能用手机上网的都不愿看长篇大论。
就个人而言,那个院子确实有很多回忆,不仅仅是童年。再走进去,感慨万千,看来“物是人非”不仅仅是写在纸上的。院子在文章里作为一个过去存在着,而老人本身就是很时间的东西,二者放在一起就像过去连结着现在一样,这是一开始写的时候的线索。整篇文章无非就是写了走进过去和摆脱过去。
老人和过去的关系只是就我个人而言,自觉应该算是自圆其说了,也不知道读这篇文章的人怎么想。夹杂了太多宿命论在里面,所幸最后多少算是励了点志,算是和以前不一样的。其实真正没有被遗忘的还是那个小院,没有遗忘或许说不想忘记所以才走了进去。
写完才发现我又在写过去,木已成舟,随它去吧。人或多或少都是怀旧的。
Special Thanks To : David
Written By Camus
2004.12.2. 3:52 AM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4-12-2 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