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七律·秋尽 [打印本页]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1-27 08:24

秋尽天寒万木枯,苍烟影里半平芜。
荒疏墙畔青苔冷,黯淡天涯倦影孤。
古道西风千里是,扬州明月一分无。
江山望极无归处,止有斜阳伴旅途。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4-11-27 09:57

“古道西风千里是,扬州明月一分无”这句不错。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4-11-27 12:10



QUOTE:
原帖由三国飞行者于2004-11-27, 9:57:29发表
“古道西风千里是,扬州明月一分无”这句不错。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1-28 23:19

谢谢二位的夸奖,某家这两句是突然间福至心灵,自我感觉还好
作者: 独孤烈云    时间: 2004-11-28 23:52

好诗!~
欣赏中!~
作者: 黑十字    时间: 2004-12-2 20:57

江山望极无归处,止有斜阳伴旅途。

改成

江山望极无去处,止有斜阳伴归途。

如何?

偶新人,请多指教。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2 20:59



QUOTE:
原帖由落叶_fd2于2004-12-02, 20:57:17发表
江山望极无归处,止有斜阳伴旅途。

改成

江山望极无去处,止有斜阳伴归途。

如何?

偶新人,请多指教。

先谢谢兄台的指点

不过如果这里改成“去”字,就失粘了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4-12-2 21:02

要考律到韵律
作者: 黑十字    时间: 2004-12-2 23:17

失粘是什么意思,有人可以教我吗,谢谢。
作者: 花影吹笙    时间: 2004-12-3 02:00

是指诗的格律,诗的平仄上讲究“二四六分明”。原诗“江山望极无归处”第二四六个字是“平仄平”是合律的,但你改了后的“江山望极无去处”却成了“平仄仄”,没有形成平仄相间的韵律,所以失粘了。

你可以看看置顶的《律诗绝句格律对照》和《学诗习词之体会》的第七篇,这两个都是针对格律诗的格律来谈的。
作者: 王嫱    时间: 2004-12-11 10:26

诗词最重要的就是平仄。字谁不会写啊。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11 10:29



QUOTE:
原帖由王嫱于2004-12-11, 10:26:46发表
诗词最重要的就是平仄。字谁不会写啊。

MM说得不对哦。最重要的是意境、然后是布局谋篇、炼字。平仄相比之下只是细枝末节,当然没有也不行,没有的话就不叫近体诗了
作者: 关毛    时间: 2004-12-11 12:21

大司马还会这玩意儿???

佩服佩服
作者: 花影吹笙    时间: 2004-12-11 13:02

“倦客孤”及尾联不好,还须斟酌一下。

“倦客孤”落了俗套。

尾联,尤其是尾句结得太弱,其意不及全诗。

同意三国飞行者的话,颈联实在是好,成了全诗的题眼了。也由于颈联立意太强,使尾联越发显得弱了。

给将军一个建议,不妨专攻七律。我看将军的诗作,以七律为最佳,扬长避短,当专攻七律。昔蒹葭看我的诗词,也是说我诗不如词,须专攻方有成效,是故后来我有心多填小令。也不是说专攻就不能作其它的,只是要于专攻上多用些心、多用些功夫,将来未必无成。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11 14:36

谢谢花影姐姐指教,兄弟定会铭记于心
作者: 玉堂风    时间: 2004-12-11 15:21

古道西风千里是,扬州明月一分无]

化用得宜,更润诗色,此联可传世!
作者: 陆逊少年时    时间: 2004-12-11 19:39

楼主也是个作手阿
作者: 桓大司马    时间: 2004-12-11 21:59



QUOTE:
原帖由陆逊少年时于2004-12-11, 19:39:28发表
楼主也是个作手阿

伯言兄,作手不敢当啊,不过很有兴趣,呵呵
作者: ken-sky    时间: 2004-12-12 01:57

厉害哦
再接再厉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