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历史上是否真有“草船借箭”? [打印本页]

作者: tyzhbaomi    时间: 2015-8-25 10:30     标题: 历史上是否真有“草船借箭”?


在中国湖北省赤壁市的赤壁古战场遗址,有一座“武侯宫”,武侯是指诸葛亮的谥号,因诸葛亮生前功劳大,死后被刘禅封为忠武侯,宫则是道教建筑名词。武侯宫初建于宋朝,相传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借东风的地方,因此又称“拜风台”。

现在的武侯宫是经历现代人修建而成,1936年重建时还发掘出土了一件残字石碑,据专家考证,残碑上原本应刻有“祭风台”三个大字。这似乎更加证实,这里就是诸葛亮借东风的地方。



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描写成一位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呼风唤雨的神奇人物。那么,在现实中,诸葛亮果然借来东风了吗?



其实,在赤壁当地,冬天起东风,是尽人皆知的常识。即使是小孩子,也能随口背上几句天气谚语。“夏天蚂蝗水面浮,天变不会过中午;冬天泥鳅翻肚皮,不等鸡叫东风起,傍晚天空出现豆腐块云彩,两三天定有东风起。”
赤壁地处江南,而江南多暖冬,冬至后起东南风较为常见。诸葛亮只不过是善于收集信息而已。那么诸葛亮知道东南风必起之后,为何还要搭土台、祭东风呢?


关于《三国演义》中的这段故事,有一种说法认为,诸葛亮借东风的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金蝉脱壳,他知道周瑜很嫉妒他的才能,周瑜曾说过,此人东吴不能用,东吴之患也,还悲叹“既生瑜,何生亮”。
诸葛亮也知道,在他借到东南风之后,周瑜一定会过河拆桥,将他杀掉。于是,在借东风时,诸葛亮要求士兵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东南风起后,由小道童代替继续表演,他则由台边的小道绕至江边,周瑜赶忙派人追赶,结果也无济于事了。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草船借箭”,也是一段家喻户晓的故事,那么,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事呢?
专家告诉我们,在各种史料的记载中,并没有找到关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记载。但草船借箭却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


在《三国志·吴主传》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权,指的就是孙权。公,就是曹操。


这段文字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曹操与孙权在安徽巢湖附近对垒。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曹操决定让军队坚守不出。

这一天,孙权借水面有雾,乘战船闯入曹军前沿,打算观察曹军的部署。当战船行驶到曹军附近时,不料被曹军发现。曹操生性多疑,由于水面雾大,他怕有埋伏,不敢出战。于是曹操下令弓弩齐发,乱箭射向孙权的战船。
不一会,孙权的战船就因中箭太多,船身逐渐倾斜,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就在这一危急时刻,孙权果断下令:调转船头,使船身的另一侧受箭。不一会,船身两侧就被射满了箭,船只也恢复了平衡,并安全返航。
曹操对孙权的英明赞叹不已,并留下了“生子当如孙仲谋”的一句名言。


原来,“草船借箭”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但并不是在赤壁之战中,故事的主角也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诸葛亮,而是孙权。而孙权的初衷也并不是为了“借箭”,只是为了刺探军情。


原来,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以这段史实为基础,经过自己的改编和艺术加工,才创作出我们熟知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在赤壁之战中,箭和弩是最重要的作战工具。在中国湖北省咸宁市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在赤壁古战场出土的兵器,其中,就有曾在赤壁战场上,使用过的青铜弩机。弩在魏晋时期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远程武器,三国时,已经开始在战争中大规模使用。


这些铁箭镞,就是搭配弩机使用的,箭镞成褐色,表面锈迹斑斑,专家说,铁质的箭镞因为容易腐烂,很难保存下来。


这件青铜弩机,不仅保存完好,更难得的是上面还刻有十四字铭文:“上大将军吕侯都尉陈文和弩一张”,铭文中上大将军吕侯,指的是东吴名将吕岱。弩的主人陈文和则是吕岱手下的一名都尉武官。


这件弩机也是赤壁古战场出土的,它上面有一只朱雀图案,在目前考古发现中,在弩机上出现朱雀的形象,仅此一件,十分罕见。


赤壁之战后,东吴派兵驻守赤壁,并先后由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吕岱等将领,屯驻重兵在此,大量三国时期的兵器在赤壁出土,也印证了这一历史。

欢迎关注“宝秘”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历史小故事


作者: pan851206    时间: 2015-9-11 16:25

我觉得没有
作者: 冲天飞    时间: 2015-9-19 18:44

LZ说的确实没错,草船借箭是存在的,
而且是孙权做的!
4楼正解: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所以,草船借箭是孙权干的,而且是在赤壁之战5年后



不过,LZ一开始说诸葛亮“借东风”是为了逃跑,我不这么认为,我倒是觉得诸葛亮是为了鼓舞士气,使东吴士兵觉得有“天助”,从而奋勇杀敌,所以演了一出:借东风!

[ 本帖最后由 冲天飞 于 2015-9-20 07:48 编辑 ]
作者: 稀里哗啦    时间: 2015-9-19 21:05

有是有,不过是在赤壁之后孙权干的这事
作者: noagrubby    时间: 2015-10-2 01:30

历史上的事情谁也说不好
作者: 天笑徒    时间: 2015-10-3 19:47

就算诸葛亮当时借箭,曹操一火箭不烧死他
作者: 冲天飞    时间: 2015-10-4 17:32     标题: 回复 #6 天笑徒 的帖子

说不定曹操没那么多火……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