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清政府没有尝试过调解洋教与民众之间的矛盾 [打印本页]

作者: 三鬼夏树    时间: 2014-9-26 21:43     标题: 清政府没有尝试过调解洋教与民众之间的矛盾

清末重要的几次教案,爆发的主要原因都是地方知识分子和官员刻意利用民众对洋教未知的恐惧以达到自己的政治利益所造成

教案的结果,基本是洋人以军队武力驱逐暴乱民众,清政府被迫屈服赔款

清政府没有主动向农民们解释洋教的意义,也没有主动去调解之间的纠纷使这种情况不再出现

反而在各种地方默许和煽动农民对洋教予以暴力,屈服赔款,让民众觉得是洋教在中国做了坏事还要我们赔款

举个例子,天津教案,由于人民对于育婴堂的不理解,对之扭曲化为“拐小孩做药”之类的地方,于是动手打人啦。

好吧,出人命了,朝廷让特派员调查调查。

大家说洋人的瓶子里装的是小朋友的眼珠子,特派员闻着瓶子挺臭的,打碎了一看,卧槽满满一瓶腌大蒜

大家傻了眼了,特派员一看,赔钱吧,处置凶手吧。

大家不干了,“诟詈之声大作,卖国贼之徽号竟加于国藩。京师湖南同乡尤引为乡人之大耻”

是不是因为清政府不想让洋人文化渗透进内陆,于是故意不主动调节,就是要让农民们和洋人们打起来?
作者: 小贩    时间: 2014-9-26 22:19

洋人能站住脚,首先冲击的就是乡绅的利益。乡绅传点谣言,煽动一下暴民闹事很正常。

至于,死了几个教士还是暴民,或赔点银子,这都是题中之意。

中书以上基本上从来就没把洋鬼子当回事过,所以谈不上有什么想法。
作者: alance1981    时间: 2014-9-27 08:11

说实话,洋人不远万里来到天朝,其目的归纳起来,不外乎两条,一是物质性的经商挣钱,一是精神性的传教布道。经商就不用细说了,公平竞争,各显神通呗,即便是布道,传不传在教士,信不信在个人,和大清来说,本没什么关系

可若是站在衙门的立场,那是十分不爽。因为任何朝廷都不希望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有一股不受自己控制的体制外力量存在。因为朝廷要让自己的子民生下来就有当奴才的觉悟,现在倒好,有了租界,教堂,吃惯了大葱蘸酱,猛一见黄油面包,这不等于让那些奴才们有了开眼的机会,长此以往,要是草民们慢慢知道了世上还有别的活法,生活能有新的选择,那朝廷的铁桶江山不就悬了。所以大清要反制,要把危险压制在萌芽状态。

当然,直接出面和洋人硬碰硬,朝廷没那个实力,可是鼓动民粹,曲线反制的本事,衙门还是有的。理论层面,让御用笔杆子,炮制文宣,说洋人盗拐婴儿,挖眼炼银之类等等,目的无非是妖魔化教会,引导不明真相的愚民仇恨洋人,操作层面,唆使一批觊觎教堂财物的土棍地痞,让这些大师兄站到一线,带领群氓去冲击教堂,给教会点颜色看看。

这些都是朝廷常规技术套路,结果不过两种,控制的好,分寸拿捏到位,例如天津那些教案,朝廷借民粹主义,让愚民自发运动先给洋人好看,返回头来自己再出面收拾,赔偿一些经济上的好处给洋人,看起来好像出了血,可朝廷实际上不在乎钱,要的是政治效果,隔绝洋人与百姓之间正常沟通交流的渠道,造成排外思潮,这个目的达到,江山就稳了。当然也有过了火候,引火烧身的时候,例如义和拳变,把洋人给惹毛了,朝廷自己差点完蛋。
作者: KYOKO    时间: 2014-9-27 11:49     标题: 回复 #3 alance1981 的帖子

任何朝廷都要学会愚民介一条啊
作者: 关内侯    时间: 2014-9-29 16:27

你让对西洋世界几乎一无所知的满清统治者去调解洋教和民众的矛盾?
作者: 朕即太阳    时间: 2014-9-29 16:30

估计清朝那时候统治意识没那么高,遇到这类突发事件大多也是息事宁人或者偏袒洋人。
作者: zhwenh_0421    时间: 2014-9-29 18:45     标题: 回复 #6 朕即太阳 的帖子

  【愿赌服输】大清和现代的朝鲜国风格不一样,打不过就臣服,这不丢人。

PS:

  你想想吧,以卵击石的买卖谁干呐!


作者: lhl704625    时间: 2014-9-30 09:01

老佛爷心里清楚的很,洋人图的是利,不是要推翻老佛爷。中国这么大,洋鬼子的这点人马管不过来。
只要能保住权力,洋大人的勒索更本无所谓。反正有四万万屁民可以压榨。
而屁民就不一样了,屁民始终是老佛爷统治的最大威胁。被压迫的屁民需要有发泄渠道,洋大人就是最好的选择。
保持双方对立,既能继续压榨屁民,又能保住江山。   老佛爷怎么会有动力去费力不讨好的事呢?

看看后来的义和团就知道了,屁民只是老佛爷的一颗棋子而已。
作者: hahaku719    时间: 2014-10-6 18:51



QUOTE:
原帖由 alance1981 于 2014-9-27 08:11 发表
说实话,洋人不远万里来到天朝,其目的归纳起来,不外乎两条,一是物质性的经商挣钱,一是精神性的传教布道。经商就不用细说了,公平竞争,各显神通呗,即便是布道,传不传在教士,信不信在个人,和大清来说,本 ...

经商?哪有直接抢来钱快?
洋鬼子一般都是抢不过才和你谈,被老百姓和清政府误解也是咎由自取。


至于传道,也和抢差不多,强行将自己的思想灌输给别人。强的不行才和你慢慢坐下来谈,然后才知道学。西教望自遵大得很。


晚明时的中西接触才是对等的,晚清已经完全不行了,谈输了直接揍你。

讲个例子,晚明时万历期间利玛窦来华传教,与儒释道接触后发现强推不行,只能谈。有些明人对西教不感兴趣,只喜欢他们的科学技术,利玛窦只能回去把那些资料带来,变成主传西方科学,布道竟然成了副业。谈判辩论的结果是在尊重中国传统儒释道信仰的基础上,传播基督教。
康熙时传教士也来,那时他们已经看不起中国,原先物产丰饶的中国已经变成了哀嚎遍野的辫子国,人家自然看不起。康熙要求他们尊重中国信仰,改变传教方式。西教根本理都不理你,让布吗?不行的话直接绕过你皇帝,去民间布。于是康熙下禁令,驱逐传教士。康熙还傻乎乎的一直等待罗马教会做出转变,不过等死了都没理你,根本原因就是看不起。明朝则完全不一样,完全是由民间主导,政府则很少参于。大会地点在上海嘉定,主持大会的是佛门禅宗德高望重的雪浪大师。
另外注意,康熙对科学也有兴趣,不过学着学着发现这玩意儿不好使,能使汉人拿起武器赶走野猪皮,于是对科学下了禁令。康熙与传教士的接触,只限于基督教。
作者: zeloti    时间: 2014-10-7 00:11



QUOTE:
当然,直接出面和洋人硬碰硬,朝廷没那个实力,可是鼓动民粹,曲线反制的本事,衙门还是有的。理论层面,让御用笔杆子,炮制文宣,说洋人盗拐婴儿,挖眼炼银之类等等,目的无非是妖魔化教会,引导不明真相的愚民仇恨洋人,操作层面,唆使一批觊觎教堂财物的土棍地痞,让这些大师兄站到一线,带领群氓去冲击教堂,给教会点颜色看看。

类似事情一直延续至今,让我想起某些反转派为反转而炮制的“理据”:

http://tieba.baidu.com/p/3322587 ... p;cid=0#58196844500

见12楼,这种低级笑话并不好笑。
作者: 临川介甫    时间: 2015-1-4 18:31

无论台湾还是大陆学者都对清末教案做过量化分析,结果得出的结论是70%的清末教案是由中方引起的,是由士绅主使下挑动愚昧民众的盲目排外的行径。
作者: qj1818    时间: 2015-3-14 13:26

清政府是恨洋人,不在乎老百姓,所以利用百姓和洋人的矛盾,怎么会去调解呢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www.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